專利名稱:一種治療高血壓的中藥制劑及其制備方法
技術(shù)領(lǐng)域:
本發(fā)明屬于中藥制劑領(lǐng)域,涉及一種治療高血壓的制劑及其制備方法,其劑型包括片劑、膠囊劑、顆粒劑、口服液、糖漿、注射劑、滴丸劑以及其他劑型。
我國自20世紀50~70年代每年新發(fā)高血壓病人100多萬,到80~90年代每年新發(fā)300多萬,患病人數(shù)已逾1億,并且有加劇的趨勢。原發(fā)性高血壓病不僅是常見的心血管疾病之一,而且是腦卒中、冠心病、腎功能衰竭和眼底病變的重要危險因素,具有患病率高,知曉率低,致殘率高的特點,積極有效的治療高血壓目的不僅在于控制血壓,更重要的還在于降低心腦血管并發(fā)病的發(fā)生率和死亡率,所以,控制高血壓作為有效的一級預(yù)防措施,不論對于高血壓患者的家庭幸福來講,還是對于國家沉重的醫(yī)療負擔(dān)而言,都是一件非常有意義的事情。
本發(fā)明正是針對高血壓,證屬陰虛陽亢者而設(shè),具有平肝潛陽,清熱活血的功效,可用于高血壓引起的眩暈、頭痛、腰酸、膝軟、五心煩熱、心悸、失眠、耳鳴、健忘、舌紅少苔、脈弦細而數(shù)者。通過臨床觀察,本發(fā)明降壓總有效率為84.6%,在改善中醫(yī)單項癥狀方面總有效為96.2%,這表明本發(fā)明在有效降壓的同時,亦能明顯改善癥狀,且未發(fā)現(xiàn)不良反應(yīng),臨床效果滿意。目前,臨床上對療效顯著,安全性好,使用方便的中藥制劑仍為急需。通過本發(fā)明與治療高血壓的同類藥對比后,我們認為本發(fā)明療效可靠,并在組方用藥上有獨到之處,是多年臨床經(jīng)驗的結(jié)晶。因此,本發(fā)明的開發(fā)有望為臨床提供一個安全、有效、價格低廉、使用方便的理想降血壓的中藥制劑,推廣應(yīng)用后可望取得較好的經(jīng)濟、社會效益。
本發(fā)明的目的是提供一種治療高血壓具有明顯療效的中藥制劑。
本發(fā)明的技術(shù)方案是一種治療高血壓的中藥制劑,其特征是由平肝潛陽,清熱活血的中藥組方而成,包括鉤藤(10~38%),牡丹皮(10~35%),夏枯草(5~25%),向日葵葉(5~32%),葛根(4~30%)。
本發(fā)明治療高血壓的中藥制劑,其特征在于對本發(fā)明中各味中藥進行提取,提取液減壓濃縮成濃縮液;將濃縮液通過不同方法干燥成提取物干粉后,通過分別加入不同輔料,可制成顆粒劑、膠囊劑、片劑等固體制劑;還可將濃縮液中加入適量蒸餾水,水沉過濾后,加入輔料和防腐劑制成口服液和注射液等液體制劑。本發(fā)明不同劑型中加入不同輔料,并不影響本發(fā)明的臨床效果,這些輔料包括淀粉、微晶纖維素、硬脂酸鎂、糊精、乳糖、蔗糖、防腐劑、聚乙二醇等。因此本發(fā)明可以滿足廣大高血壓患者對不同劑型的要求。
本制劑的主要藥效學(xué)試驗結(jié)果表明一定劑量單次給藥對麻醉犬具有明顯的降血壓作用;單次給藥,對清醒自發(fā)性高血壓大鼠及腎性高血壓大鼠具有良好的急性降壓作用,尤其對腎性高血壓大鼠的降壓作用更大、量-效關(guān)系明顯;連續(xù)15~21天長期給藥,對清醒自發(fā)性高血壓大鼠及腎性高壓大鼠也具有良好的治療性降壓作用,且停藥后有數(shù)日的維持降壓療效,尤其對腎性高血壓大鼠降壓作用更大、量-效關(guān)系明顯。天葵降壓連續(xù)15天給藥可使腎性高血壓大鼠血液中血管緊張素、皮質(zhì)醇濃度明顯下降。天葵降壓對麻醉犬血流動力學(xué)指標有明顯的影響,一定劑量給藥時可使左室內(nèi)壓、左室舒張末期壓、射血時間、總耗氧指數(shù)和血管總外周阻力下降,并可增加冠脈流量,增加動脈血氧含量。本發(fā)明急性毒性試驗及長期毒性試驗結(jié)果表明未見明顯毒性反應(yīng)。
臨床上應(yīng)用本發(fā)明片劑對26例肝陽上亢型原發(fā)性高血壓病患者進行臨床觀察,并與全天麻膠囊作對照。結(jié)果顯示試驗血降壓總有效率為84.6%,對照組降壓總有效率為65%,兩組相比有明顯著性差異(P<0.05),這表明天葵降壓片具有良好的降壓作用;在改善中醫(yī)單項癥狀方面,試驗組總有效率為96.2%,對照組總有率為70%,兩組相比有顯著性差異(P<0.05),這表明天葵降壓片在有效降壓的同時,亦能明顯改善癥狀。臨床試驗過程中同時還觀察了本發(fā)明片劑對血、尿常規(guī)、肝、腎功能等安全性指標的影響,發(fā)現(xiàn)治療前后無明顯異常變化。臨床服用過程中亦未報告有胃腸道及其它不良反應(yīng),說明本發(fā)明服用安全。
本發(fā)明中醫(yī)療效分析1 材料與方法1.1 一般資料診斷標準及分期標準原發(fā)性高血壓病的診斷標準及分級標準均參照1999年WHO關(guān)于高血壓病的診斷標準[1],中醫(yī)診斷標準參照中藥新藥治療眩暈的臨床研究指導(dǎo)原則中之肝陽上亢型。46例患者均來源于山東中醫(yī)藥大學(xué)附屬醫(yī)院心內(nèi)科門診,隨機分為治療組和對照組。試驗組26例,其中男12例,女14例,平均年齡55.14±11.45歲,平均病程10.87±7.13年;對照組20例,其中男11例,女9例,平均年齡55.97±10.85,平均病程11.46±6.98年。兩組在性別、年齡、病程、治療前血壓值、中醫(yī)單項癥狀比較等方面均無顯著差異(P<0.05)。
1.2治療方法 試驗組用本發(fā)明片劑,每次4片,每日3次。對照組服用全天麻膠囊(貴州神奇制藥有限公司生產(chǎn)),每日3次,每次4丸,兩組均以4周為一療程,1療程結(jié)束后,統(tǒng)計療效。
1.3觀察項目 觀察兩組治療前后的血壓水平及眩暈、頭痛、頭昏頭脹、頸項強、面紅目赤、急躁易怒、心慌、胸悶胸痛、失眠、耳鳴、視物模糊與便秘溲赤12項癥狀表現(xiàn)。
1.4療效評定標準 降壓療效評定標準參照1979年全國心血管流行病學(xué)和人群防治座談會制定的標準;中醫(yī)癥狀總療效判定標準參照1993年衛(wèi)生部頒布的《中藥新藥臨床研究指導(dǎo)原則》中的規(guī)定進行評定。
1.5統(tǒng)計學(xué)處理 采用Ridit分析和t檢驗對相關(guān)數(shù)據(jù)進行統(tǒng)計學(xué)處理。
2結(jié)果2.1兩組降壓療效及降壓幅度比較見表1~3。
表1兩組降壓療效比較N 顯效有效 無效總有效率試驗組 26 56 2 84.6%對照組 20 58 7 65%經(jīng)Ridit分析,P<0.05,試驗組優(yōu)于對照組。
表2兩組收縮壓降低幅度比較(kPa)治療前 治療后試驗組 22.9±2.6 18.7±2.1*#對照組 22.8±2.5 12.1±1.2*表示與治療前比較P<0.01,#表示與對照組比較P<0.01。
表3兩組舒張壓降低幅度比較(kPa)治療前 治療后試驗組 13.8±1.2 11.2±1.0*#對照組 13.9±0.3 12.1±1.2*表示與治療前比較P<0.01,#表示與對照組比較P<0.01。
由表1可知,試驗組26例中顯效5例,有效6例,總有效率為84.6%,優(yōu)于對照組,兩組療效相比經(jīng)Ridit分析有顯著性差異(P<0.05)。由表2、表3可見兩組患者治療前后的收縮壓及舒張壓分別自身比較均極顯著性差異(P<0.01)。
2.2中醫(yī)癥狀療效見表4~5。由表4可知治療組與對照組兩組療效相比,經(jīng)Ridit分析有顯著性差異(P<0.05);由表5可知,治療組在改善中醫(yī)單項癥狀方面,除“急躁易怒”和“視物模糊”外,均優(yōu)于對照組,兩組相比有顯著性差異(P<0.05或P<0.01)。
表4 兩組中醫(yī)癥狀總療效比較N 痊愈 顯效 有效 無效 總有效率試驗組 26 3 7 2 1 96.2%對照組 20 0 4 106 70%經(jīng)Ridit分析,P<0.05,試驗組優(yōu)于對照組。
表5 兩組中醫(yī)單項癥狀療效比較試驗組 對照組N 痊愈顯效有效無效總有效率N 痊愈顯效有效無效總有效率P眩暈 266 14 60 100% 171 2 10 4 76.5% <0.05頭痛 1610 6 00 100% 192 2 8 7 63.2% <0.05頭昏頭脹 168 8 00 100% 121 1 6 4 66.7% <0.05頸項強 8 4 4 00 100% 151 2 8 4 73.3% <0.05面紅目赤 102 6 20 100% 131 1 6 5 61.5% <0.05急躁易怒 8 0 6 02 75%7 1 1 2 3 57.1% >0.05心慌 144 6 40 100% 4 0 1 2 1 75%<0.05胸悶胸痛 182 10 60 100% 103 0 4 3 70%<0.05失眠 1210 0 20 100% 5 0 0 2 3 40%<0.01耳鳴 106 2 20 100% 4 0 0 1 3 25%<0.01視物模糊 104 4 02 80%9 1 2 3 3 66.7% >0.05便秘溲赤 8 2 2 40 100% 7 0 2 1 4 42.9% <0.01本發(fā)明的組方在上述五味藥的基礎(chǔ)上,還可加入其他具有平肝潛陽,清熱活血的中藥。
本發(fā)明的使用方法口服,每日三次,每次3~4片(或4~6粒膠囊,或1袋顆粒劑,或1~2支口服液,或10~20ml糖漿,或滴丸10~15粒)。4周為一療程;或每天注射注射液1支,10天為一療程。
以下為本發(fā)明的具體實施方式
。
實施例1取鉤藤1800g、葛根650g加80%乙醇提取二次,第一次2小時,第二次1小時,合并提取液,濾過,濾液回收乙醇,并濃縮成相對密度為1.16~1.18(60℃)的濃縮液;再取牡丹皮1300g,蒸餾丹皮酚;藥渣與夏枯草700g加水煎煮二次,每次1小時,合并提取液,濾過,濾液濃縮;另取向日葵葉1000g加水煎煮二次,每次1小時,合并提取液,濾過,濾液濃縮,取上述牡丹皮、向日葵葉二種濃縮液合并,加入乙醇使含醇量達60%,冷藏(-2~2℃)24小時,濾過,濾液回收乙醇并濃縮成相對密度為1.16~1.18(60℃)的濃縮液;取上述二種濃縮液,合并,繼續(xù)濃縮成稠膏,干燥,加入丹皮酚,粉碎,即為本發(fā)明的提取干藥粉;或取上述二種濃縮液合并,加入200ml蒸餾水使溶解,水沉(-2~2℃)24小時,過濾,加入丹皮酚,濾液即為本發(fā)明的提取藥液。
實施例2取鉤藤1450g、葛根800g加80%乙醇提取二次,第一次2小時,第二次1小時,合并提取液,濾過,濾液回收乙醇,并濃縮成相對密度為1.18~1.20(60℃)的濃縮液;再取牡丹皮1700g,蒸餾丹皮酚;藥渣與夏枯草500g,加水煎煮二次,每次1小時,合并提取液,濾過,濾液濃縮;另取向日葵葉1600g,加水煎煮二次,每次1小時,合并提取液,濾過,濾液濃縮,取上述牡丹皮、向日葵葉二種濃縮液合并,加入乙醇使含醇量達70%,冷藏(-2~2℃)24小時,濾過,濾液回收乙醇并濃縮成相對密度為1.18~1.20(60℃)的濃縮液;取上述二種濃縮液合并,繼續(xù)濃縮成稠膏,減壓真空干燥,加入丹皮酚,粉碎,即為本發(fā)明的提取干藥粉;或取上述二種濃縮液合并,加入300ml蒸餾水使溶解,水沉(-2~2℃)24小時,濾過,加入丹皮酚,濾液即為本發(fā)明的提取藥液。
實施例3取鉤藤1200g,葛根1000g加70%乙醇提取二次,第一次2小時,第二次1小時,合并提取液,濾過,濾液回收乙醇,并濃縮成相對密度為1.20~1.22(60℃)的濃縮液;再取牡丹皮2000g,蒸餾丹皮酚;藥渣與夏枯草900g加水煎煮二次,每次1小時,合并提取液,濾過,濾液濃縮;另取向日葵葉1400g,加水煎煮二次,每次1小時,合并提取液,濾過,濾液濃縮,取上述牡丹皮、向日葵葉二種濃縮液合并,加入乙醇使含醇量達50%,冷藏(-2~2℃)24小時,濾過,濾液回收乙醇并濃縮成相對密度為1.20~1.24(60℃)的濃縮液;取上述二種濃縮液合并,繼續(xù)濃縮成稠膏,噴霧干燥,加入丹皮酚,粉碎,即為本發(fā)明的提取干藥粉;或取上述二種濃縮液合并,加入500ml蒸餾水使溶解,水沉(-2~2℃)24小時,濾過,加入丹皮酚,濾液即為本發(fā)明的提取液。
實施例4取鉤藤1000g、葛根500g加60%乙醇提取二次,第一次2小時,第二次1小時,合并提取液,濾過,濾液回收乙醇,并濃縮成相對密度為1.22~1.24(60℃)的濃縮液;再取牡丹皮1500g,蒸餾丹皮酚;藥渣與夏枯草1000g加水煎煮二次,每次1小時,合并提取液,濾過,濾液濃縮,加入乙醇使含醇量達60%,冷藏(-2~2℃)24小時,濾過,濾液回收乙醇,并濃縮成相對密度為1.22~1.24(60℃)的濃縮液;另取向日葵葉1800g,加水煎煮二次,每次1小時,合并提取液,濾過,濾液濃縮,加入乙醇使含醇量達60%,冷藏(-2~2℃)24小時,濾過,濾液回收乙醇,并濃縮成相對密度為1.22~1.24(60℃)的濃縮液;取上述三種濃縮液合并,繼續(xù)濃縮成稠膏,干燥,加入丹皮酚,粉碎,即為本發(fā)明的提取干藥粉;或取上述三種濃縮液合并,加入400ml蒸餾水使溶解,水沉(-2~2℃)24小時,濾過,加入丹皮酚,濾液即為本發(fā)明提取藥液。
實施例5膠囊劑將上述各實施例中任何一提取干藥粉中加入125g淀粉,混合,制粒,過篩,裝1000粒膠囊,即為本發(fā)明的膠囊劑。
實施例6顆粒劑將上述各實施例中任何一提取干藥粉中加入乳糖100g,糊精400g,制粒,整粒,過篩,制成1000g顆粒,即成本發(fā)明的顆粒劑。
實施例7片劑將上述各實施例中任何一提取干藥粉中加入130g淀粉,20g微晶纖維素,混勻,制粒,烘干,過篩,加入1.5g硬脂酸鎂,混勻,壓成1000片,即為本發(fā)明的片劑。
實施例8口服液將上述各實施例中任何一提取藥液中加入0.3%苯甲酸鈉,400ml蒸餾水,清毒,灌裝,制成1000ml口服液,即成本發(fā)明的口服液。
實施例9糖漿將上述各實施例中任何一提取藥液中加入0.3%苯甲酸鈉,加入蔗糖300g,黃原膠100g,制成1000ml糖漿,即成本發(fā)明的糖漿劑。
實施例10注射劑將上述實施例中任何一提取干藥粉中,加入400ml注射用水,水沉(0~-2℃)48小時,微孔濾膜濾過,灌裝,制成500ml注射液,即為本發(fā)明的注射液。
實施便11滴丸將上述實施例中任何一提取藥液中,加入至已加熱熔融的聚乙二醇-6000 800g中,攪拌溶解,滴制成1000g丸,即為本發(fā)明的滴丸。
按照本發(fā)明的配方,還可以制成混懸劑等其他劑型的制劑。
高血壓病是我國的常見病、多發(fā)病。目前,我國高血壓患者已逾1億,涉及幾千萬個家庭。由高血壓引起的腦卒中、冠心病、腎功能衰竭、眼底病變已經(jīng)成為我國最常見的疾病,致死率、致殘率較高。本發(fā)明稟承了歷代醫(yī)家對高血壓病(中醫(yī)稱“眩暈”)的認識,吸取其中的精華所在,認為高血壓病的關(guān)鍵病機之一為肝陽上亢、瘀血阻絡(luò),故以平肝潛陽、清熱活血為治療大法。本發(fā)明的辨治思路緊扣病機,標本兼顧,內(nèi)外通治;而且藥味精煉,藥簡力專,是治療高血壓病肝陽上亢,或兼瘀血阻絡(luò)者的良方。
因此本發(fā)明的研制開發(fā)面臨著廣闊的市場,其中蘊含著重大的社會效益和巨大的經(jīng)濟效益。
權(quán)利要求
1.一種治療高血壓的中藥制劑,其特征在于所述的中藥制劑是由下列藥味提取制備而成,鉤藤(10~38%),牡丹皮(10~35%),夏枯草(5~32%),向日葵葉(5~28%),葛根(4~30%)。
2.權(quán)利要求1所述的中藥制劑提取液的制備方法,其特征在于取鉤藤、葛根加60~80%的乙醇提取二次,第一次2小時,第二次1小時,合并提取液,濾過,濾液回收乙醇并濃縮成相對密度1.16~1.25(60℃)的濃縮液;再取牡丹皮蒸餾丹皮酚;藥渣與夏枯草加水煎煮二次,每次1小時,合并提取液,濾過,濾液濃縮;另取向日葵葉加水煎煮二次,每次1小時,合并提取液,濾過,濾液濃縮,取上述牡丹皮及向日葵葉二種濃縮液合并,加入乙醇,使含醇量達50~70%,醇沉,冷藏24小時,濾過,濾液回收乙醇并濃縮成相對密度為1.16~1.25(60℃)的濃縮液;合并上述二種濃縮液,繼續(xù)濃縮成稠膏,可用不同方法干燥,粉碎,加入丹皮酚,混勻,過篩,即為本發(fā)明的提取干藥粉;或?qū)⑸鲜龆N濃縮液合并,加入100~600ml蒸餾水使溶解,加入丹皮酚,即為本發(fā)明的提取藥液。
3.權(quán)利要求1所述的中藥制劑,其特征在于所述的中藥制劑包含一種或多種輔料淀粉、糊精、微晶纖維素、硬脂酸鎂、乳糖、蔗糖、黃原膠、聚乙二醇。
4.權(quán)利要求1和3所述的中藥制劑,其特征在于在權(quán)利要求2的本發(fā)明提取藥液中加入一種或多種權(quán)利要求3所述的輔料,即可制成顆粒劑、膠囊劑、片劑、口服液、糖漿、混懸劑、注射劑或滴丸劑。
5.權(quán)利要求1至4所述的一種治療高血壓的中藥制劑,其特征在于所述配方中,可以加入其他平肝潛陽、清熱活血以及其他增強本方療效的中藥。
全文摘要
本發(fā)明是一種治療高血壓的中藥制劑,其特征在于是由牡丹皮、夏枯草、向日葵葉、鉤藤、葛根等藥味組成,其制劑包括顆粒劑、片劑、膠囊劑及口服液、注射劑、滴丸劑等劑型,具有平肝潛陽、清熱活血之功效。臨床治療高血壓26例,降壓總有效率84.6%,改善中醫(yī)單項癥狀方面總有效率為96.2%。
文檔編號A61K9/10GK1541681SQ200310105398
公開日2004年11月3日 申請日期2003年11月7日 優(yōu)先權(quán)日2003年11月7日
發(fā)明者張玲, 凌沛學(xué), 景瑞, 于盛茂, 尚立霞, 時延增, 張 玲 申請人:凌沛學(xu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