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發(fā)明涉及一種口紅旋殼機。
背景技術:
口紅灌注完畢后一般料體是裸露于殼體外的,因此需要人工一個一個將裸露在殼體外的口紅料體旋擰進去;但是在人工操作過程中,不僅效率及其底下,而且過程中經(jīng)常會損壞口紅,造成成本浪費,也間接的影響了生產(chǎn)效率;而目前市場上很少見旋殼機,而專利號:zl201510284676.2公開了一種口紅旋殼機構,其有如下缺點:1、繁雜笨重,需要至少1個氣缸和兩個電機才能完成旋殼,三者之一如有問題配合失誤,那么造成損失的概率會很大。2、工作效率低,由兩個滾輪進行旋殼,只能每次只旋擰一個,如果并排設置多個,則機位又放不下,因此只能單獨一個完成,效率低下。3、其主要靠兩個滾輪之間的夾力,因此步驟繁瑣,很容易將口紅夾掉。4、時間長了以后,滾輪之前間隙變大,影響旋殼,因此需要另外一種思路設計一款旋殼機構。
技術實現(xiàn)要素:
本發(fā)明的目的在于克服以上所述的缺點,提供一種口紅旋殼機。
為實現(xiàn)上述目的,本發(fā)明的具體方案如下:一種口紅旋殼機,包括有一個底座,底座上設有至少一組旋殼機構,每組旋殼機構包括有一個機架,機架固定有第一驅(qū)動電機,第一驅(qū)動電機動力輸出端連接有一個循環(huán)旋轉機構;
每個循環(huán)旋轉機構包括有u形夾臂,u形夾臂的兩端向?qū)Ψ窖由斐鲇袑П?,還包括有一個旋轉板,旋轉板的頂面和底面均開設有導槽,導壁位于對應導槽內(nèi);旋轉板背面設有齒條,還包括有一個固定在u形夾臂上的第二驅(qū)動電機,第二驅(qū)動電機動力輸出端設有與齒條配合的齒輪;旋轉板的正面的兩端凸出有掛耳,兩個掛耳之間設有一個彈性片,彈性片的外側面設有一層防滑貼合層,彈性片的內(nèi)側面設有一層壓電材料層。所述第一驅(qū)動電機靠近u形夾臂的一面上設有兩個對稱設置的第一導電臂,所述u形夾臂上設有兩個與第一導電臂配合的第一導電柱,第一導電臂和第一導電柱的一端接觸時抵靠在一起;所述兩個導槽內(nèi)底面貼設有第二導電臂,兩個第二導電臂分別與壓電材料層的兩端連接,所述導壁均為導體,兩個導壁分別與兩個第一導電柱的另一端電性連接;
所述第一驅(qū)動電機靠近u形夾臂的一面上還設有兩個對稱設置的第三導電臂,所述u形夾臂上設有兩個與第三導電臂配合的第二導電柱,第三導電臂和第二導電柱的一端接觸時抵靠在一起,兩個第二導電柱的另一端分別與第二驅(qū)動電機相連。
其中,所述底座上設有五組旋殼機構。
其中,防滑貼合層為橡膠材質(zhì)。
其中,所述第一驅(qū)動電機的動力輸出端與u形夾臂的背面固接。
其中,所述導壁的自由端為圓弧面。
其中,所述第一驅(qū)動電機和第二驅(qū)動電機均為伺服電機。
所述第一導電臂和第三導電臂均為扇形。
本發(fā)明的有益效果為:通過簡單合理的設置,創(chuàng)新性的將壓電材料的特性融入到該機器,使得旋殼速度快,方便操作,同一工位可以設置多個旋殼機構。
附圖說明
圖1是本發(fā)明的立體圖;
圖2是旋殼機構的立體圖;
圖3是旋轉板的局部立體圖;
圖4是旋殼機構左視圖;
圖5旋殼機構的局部剖視圖;
圖6是旋殼機構的另一視角的立體圖;
圖7是旋轉板旋轉方式的流程示意圖;
圖8是口紅置放盒的立體圖;
圖1至圖8中的附圖標記說明:
a3-傳送鋼片;a4-口紅置放盒;a5-夾緊氣缸;a6-口紅置放孔;a7-鉸鏈板;
11-底座;12-機架;21-第一驅(qū)動電機;22-第二驅(qū)動電機;31-u形夾臂;32-導壁;4-齒輪;51-旋轉板;52-導槽;53-齒條;54-掛耳;55-彈性片;56-防滑貼合層;57-壓電材料層;61-第一導電臂;62-第三導電臂;63-第一導電柱;64-第二導電柱。
具體實施方式
下面結合附圖和具體實施例對本發(fā)明作進一步詳細的說明,并不是把本發(fā)明的實施范圍局限于此。
實施例1。
如圖1至圖8所示,本實施例所述的一種口紅旋殼機,還包括有一個底座11,底座11上設有至少一組旋殼機構,每組旋殼機構包括有一個機架12,機架12固定有第一驅(qū)動電機21,第一驅(qū)動電機21動力輸出端連接有一個循環(huán)旋轉機構;
每個循環(huán)旋轉機構包括有u形夾臂31,u形夾臂31的兩端向?qū)Ψ窖由斐鲇袑П?2,還包括有一個旋轉板51,旋轉板51的頂面和底面均開設有導槽52,導壁32位于對應導槽52內(nèi);旋轉板51背面設有齒條53,還包括有一個固定在u形夾臂31上的第二驅(qū)動電機22,第二驅(qū)動電機22動力輸出端設有與齒條53配合的齒輪4;旋轉板51的正面的兩端凸出有掛耳54,兩個掛耳54之間設有一個彈性片55,彈性片55的外側面設有一層防滑貼合層56,彈性片55的內(nèi)側面設有一層壓電材料層57,
所述第一驅(qū)動電機21靠近u形夾臂31的一面上設有兩個對稱設置的第一導電臂61,所述u形夾臂31上設有兩個與第一導電臂61配合的第一導電柱63,第一導電臂61和第一導電柱63的一端接觸時抵靠在一起;所述兩個導槽52內(nèi)底面貼設有第二導電臂,兩個第二導電臂分別與壓電材料層57的兩端連接,所述導壁32均為導體,兩個導壁32分別與兩個第一導電柱63的另一端電性連接;
所述第一驅(qū)動電機21靠近u形夾臂31的一面上還設有兩個對稱設置的第三導電臂62,所述u形夾臂31上設有兩個與第三導電臂62配合的第二導電柱64,第三導電臂62和第二導電柱64的一端接觸時抵靠在一起,兩個第二導電柱64的另一端分別與第二驅(qū)動電機22相連。
具體的,其運轉原理如下:灌裝好的口紅固定在旋殼區(qū)域,口紅的底殼固定,該方式為現(xiàn)有,不在贅述,現(xiàn)在要做的是將口紅的上殼旋轉,將口紅擰回去的效果。具體的,一個口紅到達了旋轉板51旁邊后,壓電材料層57通電并使得彈性片55彎曲,即向外呈拱形,使得防滑貼合層56與口紅的上殼抵靠,然后第二驅(qū)動電機22驅(qū)動齒輪4從而驅(qū)動齒條53運動,從而使得旋轉板51橫向運動,從而將口紅上殼旋動,然后達到旋殼的效果。到下一個灌裝好的口紅到達之前,第一驅(qū)動電機21驅(qū)動u形夾臂31順時針旋轉,即將旋轉板51旋轉180度,此時,旋轉板51又回到口紅上殼旁邊,然后壓電材料層57和第二驅(qū)動電機22又通電,給下一個口紅旋殼。依次類推,也就是如圖7,從上至下依次為旋殼、旋轉、再旋殼、再旋轉的效果示意圖。
具體第二驅(qū)動電機22和壓電材料層57的通電方式如下,每次第一驅(qū)動電機21驅(qū)動u形夾臂31旋轉都是旋轉180度,從而u形夾臂31一直是豎直狀態(tài),每次旋轉后到達固定位置時,第一導電柱63必定與第一導電臂61抵靠,第一導電臂61提供壓電材料層57的用電,第一導電柱63的另一端與導壁32電性連接,又因為導壁32與第二導電臂一直是抵靠狀態(tài),而第二導電臂又與壓電材料層57電性連接,而從而為壓電材料層57通電;而,第二導電柱64必定與第三導電臂62抵靠,第二導電柱64另一端又與第二驅(qū)動電機22電性連接,從而為第二驅(qū)動電機22通電,上述電性連接為導線或者pfc進行連接。本旋殼機構,通過簡單合理的設置,創(chuàng)新性的將壓電材料的特性融入到該機器,使得旋殼速度快,方便操作,同一工位可以設置多個旋殼機構。
實施例2。
一般情況下,還包括與其配合的傳送帶裝置,所述傳送帶裝置包括有多個依次樞接在一起的傳送鋼片a3,每個傳送鋼片a3上設有口紅置放盒a4,口紅置放盒a4頂面開設有口紅置放孔a6,還包括有一個設于傳送鋼片a3上的夾緊氣缸a5,口紅置放盒a4側面設有供夾緊氣缸a5動力輸出端穿過并夾緊口紅底殼的夾緊口;
本實施例所述的一種口紅旋殼機,所述底座11上設有五組旋殼機構。前方可以設置一次灌裝五個口紅,然后五組旋殼,方便清點還提高效率。
本實施例所述的一種口紅旋殼機,防滑貼合層56為橡膠材質(zhì)。本實施例所述的一種口紅旋殼機,所述第一驅(qū)動電機21的動力輸出端與u形夾臂31的背面固接。本實施例所述的一種口紅旋殼機,所述導壁32的自由端為圓弧面。提高接觸效率,方便安裝和拆卸。
本實施例所述的一種口紅旋殼機,所述第一驅(qū)動電機21和第二驅(qū)動電機22均為伺服電機。本實施例所述的一種口紅旋殼機,所述傳送鋼片a3之間連接有鉸鏈板a7,鉸鏈板a7一端與一個傳送鋼片a3樞接,另一端與相鄰的傳送鋼片a3樞接。
所述第一導電臂61和第三導電臂62均為扇形。
以上所述僅是本發(fā)明的一個較佳實施例,故凡依本發(fā)明專利申請范圍所述的構造、特征及原理所做的等效變化或修飾,包含在本發(fā)明專利申請的保護范圍內(nèi)。