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實用新型涉及旋轉傘,更具體的是涉及到旋轉傘的旋轉結構。
背景技術:
雨傘是人們生活常備用品,常用于擋雨、遮陽、擋風等情形。人們很容易遇到一個問題,當大風天氣時撐傘,當傘面受強風會帶動傘骨支架相對中棒產生一定的扭轉,風力越大,扭轉越嚴重,很容易導致傘骨支架或者中棒損壞;另外,當在街上行走時,傘面可能會碰撞到其他物體時,同樣也會使傘面受扭力作用,造成傘骨支架或者中棒的損壞。
因此,市面上便出現(xiàn)了傘面可相對中棒可以旋轉的旋轉傘,其中旋轉結構由可以相對轉動的蜂巢和旋轉頭構成,靠旋轉頭與蜂巢的凸凹卡合實現(xiàn)傘的旋轉。這種結構在裝配時是利用旋轉頭具有一定的彈性,用外力把旋轉頭強壓進蜂巢,使得旋轉頭和蜂巢卡合在一起,很容易對旋轉頭或者蜂巢造成損害,而且一旦傘骨出現(xiàn)問題,就沒辦法修理,導致成本增加。
有鑒于此,本設計人針對上述旋轉結構設計上未臻完善所導致的諸多缺失及不便,而深入構思,且積極研究改良試做而開發(fā)設計出本實用新型。
技術實現(xiàn)要素:
本實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種減少裝配時對旋轉頭或者蜂巢造成的損害,且便于傘具的拆卸組合裝的旋轉傘的旋轉結構。
為了達成上述目的,本實用新型的解決方案是:
一種旋轉傘的旋轉結構,包括中棒、蜂巢以及連接中棒和蜂巢的旋轉頭,所述旋轉頭和蜂巢可拆裝的配合在一起。
進一步,所述旋轉頭包括旋轉軸及定位銷,所述中棒的頂部及旋轉軸的下部分別設有一相對應的通孔,通過所述定位銷穿過中棒及旋轉軸的通孔將旋轉軸固定在中棒上,該旋轉軸的頂部外延一環(huán)形突出部;所述蜂巢內部設有一中心孔,中心孔下部形成一階梯凸沿,旋轉軸的突出部與該蜂巢中心孔的階梯凸沿相互配合。
進一步,所述旋轉軸還包括一固定套,固定套固定在中棒內的頂部位置,且該固定套上有與中棒及旋轉軸的通孔相對應的插銷孔。
進一步,所述蜂巢的下部對應中棒通孔的側壁上設有供所述定位銷穿過的讓位通孔。
進一步,所述蜂巢由左蜂巢及右蜂巢相互對接固定而成,該蜂巢中心具有一通孔,通孔的上部形成與蜂巢內壁形成上臺階,通孔的下部與蜂巢內壁形成下臺階,所述旋轉頭的上部形成一縮頸,該旋轉頭的縮頸對應設置在蜂巢的上臺階與下臺階之間,使旋轉頭的縮頸上部與下部分別對應卡在該蜂巢的上臺階與下臺階。
進一步,所述左蜂巢及右蜂巢相互對接的一面上,至少設有一組相互配合的凸塊及插槽。
進一步,所述旋轉頭與中棒為一體結構。
采用上述結構后,本實用新型為一種旋轉傘的旋轉結構,包括中棒、蜂巢以及連接中棒和蜂巢的旋轉頭,該旋轉頭與蜂巢為可拆裝的配合在一起,裝配時只需要對旋轉頭與蜂巢進行拆裝,將現(xiàn)有的硬壓入方式改成可拆分的兩件式套入組裝,可減少旋轉結構在裝配時對蜂巢和旋轉頭造成的損傷,并且組裝簡單,可便于該旋轉傘維修,降低損耗。
附圖說明
圖1為本實用新型第一實施方式的組合剖視圖;
圖2為本實用新型第一實施方式的部件分解立體圖;
圖3為本實用新型第二實施方式的組合剖視圖;
圖4為本實用新型第二實施方式的部件分解立體圖。
具體實施方式
為了進一步解釋本實用新型的技術方案,下面通過具體實施例來對本實用新型進行詳細闡述。
本實用新型揭示一種旋轉傘的旋轉結構,其包括中棒1,蜂巢2以及連接中棒1和蜂巢2的旋轉頭3,所述旋轉頭3與蜂巢1為可拆分式配合。
圖1至圖2為本實用新型的第一種實施方式,其包括蜂巢1、旋轉頭2、中棒3。所述旋轉頭包括旋轉軸21、固定套22及定位銷23,所述中棒3的頂部及旋轉軸21的下部分別設有一相對應的通孔31、211,固定套22固定在中棒3內的頂部位置,且該固定套22上有與中棒3及旋轉軸21的通孔31、211相對應的插銷孔221,通過所述定位銷23穿過中棒3的通孔31、固定套22的插銷孔221及旋轉軸21的通孔211將旋轉軸21固定在中棒3上,該旋轉軸21的頂部外延一環(huán)形突出部212;所述蜂巢1的中心軸向設有一中心孔11,該蜂巢1中心孔的下部形成一階梯凸沿12,旋轉軸21的突出部212與該蜂巢1的階梯凸沿12相互配合。所述蜂巢1的下部對應中棒3通孔31的側壁上設有供所述定位銷23穿過的讓位通孔13,若中棒3的通孔設置在蜂巢底部,則無需在蜂巢1上設置讓位通孔。
裝配時,將固定套22由中棒3頂端塞入,使固定套22的插銷孔221與中棒3的通孔31相對應,該固定套22的外壁與中棒3的內壁為緊配合,將旋轉軸21的底部由蜂巢1的中心孔11頂部穿入,使旋轉軸21的突出部212卡在蜂巢1的階梯凸沿12上;在將旋轉軸21的底部插入固定在中棒3內的固定套22中,使旋轉軸21的通孔211與固定套22的插銷孔221及中棒3的通孔31相對應,最后將定位銷23蜂巢1的讓位通孔13插入旋轉軸21的通孔211、固定套22的插銷孔221以及中棒3的通孔中,將旋轉頭固定在該中棒上,從而使蜂巢1可相對中棒3旋轉。
如圖3及圖4所示,為本實用新型一種旋轉傘的旋轉結構的第二實施方式,本實施例中,該旋轉結構包括蜂巢4、旋轉頭5及中棒(圖中未示意),本實施例與第一實施例均是將蜂巢1、4與旋轉頭2、5采用可拆裝的方式進行連接,第一實施例中,是將旋轉頭2進行拆解,使旋轉頭2與蜂巢1形成分體式連接,而本實施例是將蜂巢4進行拆解。具體如下:
所述蜂巢4由左蜂巢41及右蜂巢42相互對接固定而成,如圖所示,本實施例是于左蜂巢41上設置一凸塊411及一插槽412,而于右蜂巢42上則設置與該凸塊411及插槽412配合的插槽及凸塊,左蜂巢41及右蜂巢42的對接方式可以有多種,并不以插槽及凸塊的配合方式為限。該蜂巢4的中心具有一通孔43,通孔43的上部形成與蜂巢內壁形成上臺階44,通孔43的下部與蜂巢內壁形成下臺階45,所述旋轉頭5的上部形成一縮頸51,該旋轉頭5的縮頸51對應設置在蜂巢4的上臺階44與下臺階45之間,使旋轉頭5的縮頸51上部與下部分別對應卡在該蜂巢的上臺階44與下臺階45。
該旋轉頭5與中棒可采用一體式結構。
組裝時,將蜂巢4的左蜂巢41及右蜂巢42分開,將旋轉頭5的縮頸51對應在左蜂巢41及右蜂巢42的上臺階44與下臺階45之間,使旋轉頭5的上部與下部分別對應卡在該蜂巢4的上臺階44與下臺階45,再將左蜂巢41及右蜂巢42對接,將旋轉頭固定在該蜂巢4內,從而使蜂巢4可相對中棒旋轉。
上述實施例和圖式并非限定本實用新型的產品形態(tài)和式樣,任何所屬技術領域的普通技術人員對其所做的適當變化或修飾,皆應視為不脫離本實用新型的專利范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