專利名稱:改善款式性的丙烯酸系合成纖維的制作方法
技術領域:
本發(fā)明涉及假發(fā)、假發(fā)片、駁發(fā)(織發(fā)),與玩具娃娃用頭發(fā)等使用的人造毛發(fā)用纖維,涉及款式性、耐熱性好的人造毛發(fā)用纖維。
背景技術:
作為人造毛發(fā)用纖維一般有市售的丙烯酸系纖維、氯乙烯系纖維、聚酰胺纖維或聚酯纖維等眾多的纖維。然而,這些纖維由于不同時具有耐熱性、卷曲性、觸感等作為人造毛發(fā)用纖維所需的全部特性,故不同的材料有不同的適合的款式。例如,以往的纖維分成適用于卷發(fā)型的合成纖維,或適用于直發(fā)型的合成纖維等,但款式性(Styability)范圍寬(做假發(fā)時可以做種種的發(fā)型的纖維功能)的合成纖維少,有待開發(fā)。因此,為了改善款式性,例如特開昭55-158322號公報、特開昭56-63006號公報、特開昭58-4809號公報公開了采用使纖維表面出現(xiàn)特有的凹凸方法達到目的。使纖維表面出現(xiàn)特有的凹凸的方法確實是改善款式性的有效方法,但只單一地呈現(xiàn)表面凹凸時,由于纖維的剛性弱故不能充分地滿足直發(fā)型的商品性。另外,耐熱性低故不能使用吹風機等熱器具,不易作成符合個人喜好的發(fā)型,用戶渴望要求改善這些性能。
發(fā)明內容
本發(fā)明目的在于解決前述問題,使用在纖維表面有繩結狀的凹凸,且有特定范圍的彎曲剛性、有扭轉剛性值的丙烯酸系合成纖維,提供用于假發(fā)、假發(fā)片、駁發(fā)(織發(fā))與玩具娃娃頭發(fā)等的人造毛發(fā)用纖維束,并且提供款式性、耐熱性好的人造毛發(fā)用纖維。
本發(fā)明者們發(fā)現(xiàn)通過使丙烯酸系共聚物制的丙烯酸系合成纖維的纖維表面有繩結狀的凹凸,使彎曲剛性與扭轉剛性在某特定的范圍,可以解決上述課題。
即,本發(fā)明涉及在纖維表面有繩結狀的凹凸、凹凸差為5.0~15.0μm、凹凸間隔為0.05~0.5mm,且纖維的彎曲剛性值為7.0×10-7~10.0×10-7N·m2/m,扭轉剛性值為5.0×10-9~10.0×10-9N·m2的丙烯酸系合成纖維。
優(yōu)選丙烯酸系共聚物中丙烯腈的含量為60mol%以上,來自含磺酸基的乙烯系單體的硫含量為0.15~0.50重量%,比粘度為0.20~0.50的丙烯酸系共聚物制的丙烯酸系合成纖維。
優(yōu)選前述丙烯酸系合成纖維的10%收縮起始溫度為150℃以上。
優(yōu)選人造毛發(fā)由前述丙烯酸系合成纖維構成。
以下詳細地說明本發(fā)明。本發(fā)明涉及纖維表面上有繩結狀的凹凸、凹凸差為5.0~15.0μm、凹凸間隔為0.05~0.5mm,且纖維的彎曲剛性值為7.0×10-7~10.0×10-7N·m2/m、扭轉剛性值為5.0×10-9~10.0×10-9N·m2的丙烯酸系合成纖維。
本發(fā)明所謂的丙烯酸系合成纖維是指,如
圖1所示,在纖維表面有繩結狀的凹凸,凹凸差(纖維表面的凹部與凸部之差)為5.0~15.0μm,優(yōu)選為6.0~12.0μm。另外,凹凸間隔(纖維表面的凸部與凸部的間隔)為0.05~0.5mm,優(yōu)選為0.06~0.40mm。前述凹凸差小于5.0μmm時,不能獲得所期望的款式性,大于15.0μm時,纖維表面的摩擦嚴重,假發(fā)在加工過程中產(chǎn)生斷絲等的故障。另外,前述凹凸間隔小于0.05mm時,纖維表面的摩擦變得嚴重,假發(fā)在加工過程中產(chǎn)生斷絲等的故障,大于0.5mm時不能獲得所期望的款式性。
本發(fā)明的丙烯酸系合成纖維的彎曲剛性值是7.0×10-7~10.0×10-7N·m2/m,優(yōu)選是7.0×10-7~9.0×10-7N·m2/m,更優(yōu)選是7.5×10-7~8.5×10-7N·m2/m。彎曲剛性值小于7.0×10-7N·m2/m時,纖維的彎曲剛性差、缺乏款式性,大于10.0×10-7N·m2/m時纖維的觸感硬不適用于人造毛發(fā)。
另外,本發(fā)明的丙烯酸系合成纖維的扭轉剛性值是5.0×10-9~10.0×10-9N·m2以下,優(yōu)選是5.0×10-9~9.6×10-9N·m2,更優(yōu)選是5.0×10-9~9.3×10-9N·m2。扭轉剛性值小于5.0×10-9N·m2時,纖維的扭轉剛性差、缺乏款式性,大于10.0×10-9N·m2時纖維的觸感硬,不適用于人造毛發(fā)用。
本發(fā)明所說的纖維的彎曲剛性和扭轉剛性如后述使用彎曲剛性測定儀(KES-FB2-S、Kato Tech公司制)利用將丙烯酸系合成纖維彎曲時的各曲率下的排斥力測定彎矩。另外,扭轉剛性使用扭轉剛性測定機(KES-YN1、Kato Tech公司制)利用旋轉丙烯酸系合成纖維時的排斥力測定扭矩。
本發(fā)明構成丙烯酸系合成纖維的丙烯酸系共聚物中的丙烯腈含量優(yōu)選60mol%以上,更優(yōu)選65mol%以上。上限優(yōu)選90mol%以下,更優(yōu)選85mol%以下。丙烯腈的含量小于60mol%時,丙烯酸系合成纖維存在缺乏耐熱性的傾向。而,丙烯腈的含量大于90mol%時,存在破壞作為丙烯酸系合成纖維特征的手感或阻燃性的傾向。本發(fā)明所要求的所謂耐熱性意味著丙烯酸系合成纖維可以耐吹風機的熱,在此方面丙烯酸系合成纖維的10%收縮起始溫度優(yōu)選為150℃以上,更優(yōu)選為155℃以上。10%收縮起始溫度小于150℃時,由于纖維收縮產(chǎn)生卷曲與熔接存在降低商品價值的傾向。另外,10%收縮起始溫度的上限值優(yōu)選180℃。大于180℃時雖然耐熱性提高,但存在卷兒難固定的傾向。
這里,所謂10%收縮起始溫度是指采用下述方法求出的溫度。首先,在任意的溫度條件下不拉伸而對纖維束熱處理30分鐘,測定冷卻到室溫后的試樣長LD(mm),用下式求相對于熱處理前的試樣長L(mm)的干熱收縮率。然后,由各溫度與干熱收縮率的關系外推求出10%收縮起始溫度(T10)。
干熱收縮率(%)=[L(20.0cm)-LD]/L(20.0cm)]×100另外,構成本發(fā)明丙烯酸系合成纖維的丙烯酸系共聚物,作為其共聚成分使用含磺酸基的乙烯基系單體,該單體的使用比例優(yōu)選使丙烯酸系共聚物中來自含磺酸基的乙烯基系單體的硫含量為0.15~0.50重量%,更優(yōu)選為0.20~0.40重量%。來自含磺酸基的乙烯基系單體的硫含量小于0.15重量%時,如后述難呈現(xiàn)對纖維表面賦予凹凸所需要的纖維的空孔且存在染色性降低的傾向,大于0.50重量%時無望進一步提高本發(fā)明的效果,在成本上不利。
另外,丙烯酸系共聚物的比粘度,是控制纖維彎曲剛性與扭轉剛性的因素。比粘度優(yōu)選0.20~0.50,更優(yōu)選0.22~0.45,進一步優(yōu)選0.25~0.40。比粘度小于0.20時,彎曲剛性與扭轉剛性降低、存在難獲得所期望款式性的傾向,大于0.50時,丙烯酸系共聚物溶解于溶劑中得到的紡絲原液的粘度太高、存在生產(chǎn)上不利的傾向。
這里,比粘度的測定使用丙烯酸系共聚物2g/二甲基甲酰胺1L的聚合物溶液,使用奧斯特瓦爾德型粘度計在30℃下進行測定。
以下對本發(fā)明的丙烯酸系合成纖維的一般制造法進行說明。
制造丙烯酸系合成纖維使用的丙烯酸系共聚物的制造方法和裝置等,可以使用公知的一般的聚合方法、后處理方法。
作為丙烯腈的共聚成分可列舉含鹵素的乙烯基單體、單烯烴系單體等,丙烯酸系共聚物中丙烯腈的含量只要是60mol%以上,則可以使用公知的乙烯基單體。其中含鹵素的乙烯基單體,在將丙烯酸系聚合物制成纖維時作為賦予阻燃性的成分而有效。這種含鹵素的乙烯基單體只要是可與丙烯腈共聚的單體則沒有特殊限定。作為具體例,可列舉偏氯乙烯、氯乙烯、偏溴乙烯、溴乙烯等,但不限定于這些物質。其中,著眼于容易獲得而優(yōu)選偏氯乙烯、氯乙烯。另外,在不影響本發(fā)明的情況下,也可以根據(jù)需要使用可與這些單體共聚的其他單烯烴系單體。作為其他的單烯烴性單體,例如可列舉丙烯酸、甲基丙烯酸及它們的酯、丙烯酰胺、醋酸乙烯酯等,但不限定于這些。其中,著眼于良好的反應性、提高染色性而優(yōu)選丙烯酸甲酯、甲基丙烯酸甲酯。
另外,作為含磺酸基的乙烯基系單體,例如,可列舉對苯乙烯磺酸鈉、甲基烯丙基磺酸鈉、異戊二烯磺酸鈉(2-甲基-1,3-丁二烯-1-磺酸鈉)、2-丙烯酰胺-2-甲基丙磺酸鈉(丙烯酰胺-叔丁基磺酸鈉)、對苯乙烯磺酸、甲基烯丙基磺酸、異戊二烯磺酸(2-甲基-1,3-丁二烯-1-磺酸)、2-丙烯酰胺-2-甲基丙磺酸(丙烯酰胺-叔丁基磺酸)等,但不限定于這些。其中,著眼于良好的反應性、容易獲得方面,優(yōu)選對苯乙烯磺酸鈉、甲基烯丙基磺酸鈉或異戊二烯磺酸鈉、2-丙烯酰胺-2-甲基丙磺酸(丙烯酰胺-叔丁基磺酸)。
作為使丙烯酸系合成纖維表面呈現(xiàn)繩結狀凹凸的優(yōu)選方法可列舉以下的方法。例如,使用可溶于丙酮的丙烯酸系共聚物的場合,將丙烯腈含量60mol%以上的丙烯酸系共聚物溶解于作為溶劑的丙酮中,制成樹脂濃度20~35重量%,優(yōu)選25~32重量%的紡絲原液。前述紡絲原液的粘度,使用TOKIMEC公司制的B型粘度計測定的粘度(12rpm、30秒)的值,濕式紡絲的場合優(yōu)選40~50℃時為40泊以上,更優(yōu)選50~70泊。使用前述紡絲原液采用濕式紡絲法進行制造。前述紡絲原液在不影響本發(fā)明的范圍內可以使用紫外線吸收劑等其他的添加劑。
這里使用的噴頭的孔形狀可列舉圓型、啞鈴型、*型的形狀,但不限定于這些。另外,噴頭牽引系數(shù)(所謂噴頭牽引系數(shù)指噴孔噴出的紡絲原液的速度與纏繞速度的比)是控制丙烯酸系合成纖維的表面凹凸差與凹凸間隔的因數(shù)。例如使用前述*型異型噴頭的紡絲噴頭時的噴頭牽引系數(shù)優(yōu)選至少0.7以上,更優(yōu)選0.80~1.3的范圍。噴頭牽引系數(shù)小于0.7時,不僅丙烯酸系合成纖維的表面凹凸差小,而且存在凹凸間隔變長而成為不利的傾向。
凝固浴是丙酮的水溶液,優(yōu)選丙酮濃度為30~50重量%浴溫調節(jié)到15~30℃,更優(yōu)選丙酮濃度為35~40重量%浴溫調節(jié)到20~25℃。通過在這種條件下紡出可以對丙烯酸系合成纖維的截面賦予空孔。脫離前述凝固浴條件的范圍時不能對丙烯酸系合成纖維的截面賦予空孔,存在不能利用干燥賦予空孔崩潰形成的表面凹凸的傾向。制得的絲條經(jīng)水洗使用溫度100℃以上,濕球溫度60℃以上的濕熱風進行干燥、恢復消光處理。然后對實施拉伸處理后的纖維實施熱處理制得丙烯酸系合成纖維。此時通過在松弛率為5~30%條件下進行處理,可以降低熱收縮率。脫離前述松弛率的范圍時作為人造毛發(fā)用纖維有質量降低的傾向而不優(yōu)選。此外,本發(fā)明的丙烯酸系合成纖維的纖度優(yōu)選25~75dtex、更優(yōu)選是40~60dtex。丙烯酸系合成纖維的纖度小于25dtex時存在卷兒的保持力弱的傾向,大于75dtex時剛直性增大,存在破壞作為人造毛發(fā)的款式性的傾向。作為丙烯酸系合成纖維的截面形狀優(yōu)選馬蹄型、啞鈴形、圓形等,但不限定于這些。
使用丙烯腈含量高的丙烯酸系共聚物的場合,溶解于二甲基甲酰胺(DMF)、二甲基乙酰胺(DMAc)等的溶劑中,使紡絲原液濃度為20~35重量%、使用圓型或*型異型噴頭,噴頭牽引系數(shù)為0.5~1.2,使用DMF、DMAc等的水溶液,在DMF、DMAc等的濃度為30~90重量%、浴溫調節(jié)到15~30℃的凝固浴中將前述紡絲原液進行紡絲,然后通過采用公知的方法進行處理等可以制得所期望的纖維。這里,所謂丙烯腈含量高的丙烯酸系共聚物,指丙烯酸系共聚物中的丙烯腈含量70~90mol%的丙烯酸系共聚物。
采用公知的方法將這樣制得的丙烯酸系合成纖維用于生產(chǎn)假發(fā)、假發(fā)片、駁發(fā)(織發(fā))、與玩具娃娃用頭發(fā)等的頭飾制品。
附圖簡要說明圖1是表示實施例1中丙烯酸系合成纖維的表面凹凸的照片。
圖2是表示比較例1中丙烯酸系合成纖維的表面凹凸的照片。
圖3是表示比較例3中丙烯酸系合成纖維的表面的照片。
具體實施例方式
以下,通過實施例更詳細地說明本發(fā)明,但本發(fā)明并不限于這樣的實施例。此外,在實施例之前,先對測定法的定義進行說明。
(來自含磺酸基的乙烯基系單體的硫含量的測定方法)來自含磺酸基的乙烯基單體的硫含量的測定采用以下的方法實施。使用試樣燃燒裝置(QF-02、株式會社三菱化學制)、在氬/氧=100/100的環(huán)境氣氛,加熱溫度900℃,加熱時間35分鐘的條件下使丙烯酸系共聚物樹脂0.1g燃燒,使燃燒得到的氣體在0.3重量%的過氧化氫水溶液中吸收成為硫酸根離子,使用離子色譜儀(IC-7000、株式會社橫河分析系統(tǒng)制)、由硫酸根離子的含量計算出硫含量。然后減去來自聚合引發(fā)劑的硫含量,算出來自含磺酸基的乙烯基系單體的硫含量。此外,來自聚合引發(fā)劑的硫含量使用完全不含磺酸基的乙烯基單體的丙烯酸系共聚物,采用前述的方法進行計算。
(樹脂組成的測定方法)樹脂組成使用CHN Corder(株式會社Yanaco制)測定樹脂中的氮含量,該氮比例作為來自丙烯腈的氮比例、計算丙烯腈含量。
(比粘度的測定方法)比粘度使用奧斯特瓦爾德型粘度計在30℃下測定丙烯酸系共聚物2g/二甲基甲酰胺1L的聚合物溶液。
(紡絲原液的粘度測定方法)使用B型粘度計(TOKIMEC公司制)、在40℃的條件下測定粘度(12rpm、30秒)(表面凹凸測定)使用放大纖維倍率100倍的光學顯微鏡觀察凹凸差與凹凸間隔、進行測量算出。
(彎曲剛性測定方法)彎曲剛性使用彎曲剛性測定機(KES-FB2-S、Kato Tech公司制),將長度1cm的丙烯酸系合成纖維每間隔1mm作成49根并排的試樣,在彎曲曲率±2.5cm的條件下進行測定,算出測定3次的平均值為彎曲剛性值(單位N·m2/m)。
(扭轉剛性測定方法)扭轉剛性使用扭轉剛性測定機(KES-YN1、Kato Tech公司制),在捻旋轉數(shù)±3轉、捻速度12°/秒的條件下測定長度2cm的試樣的扭轉剛性,算出測定10次的平均值為扭轉剛性值(單位N·m2)。
(干熱收縮率測定方法)所謂干熱收縮率,是指在任意的溫度條件下,不拉伸而對纖維束熱處理30分鐘,測定冷卻到室溫后的試樣長LD(mm),按下式求出相對于熱處理前試樣長L(mm)的收縮率的值。另外,由各溫度與干熱收縮率的關系外推算出10%收縮起始溫度,定為T10。
干熱收縮率(%)=[L(20.0cm)-LD]/L(20.0cm)]×100(款式性的評價方法)
款式性的評價方法,由5名從事假發(fā)等美容評價的一般技術人員,制作內卷式齊肩發(fā)型、分別對卷兒的保持性、卷兒的穩(wěn)定性、膨松性、表面的整齊進行5個等級的評價,所有的項目都在4分以上為合格。
5非常好4好3一般2不好1很不好(吹發(fā)性的評價方法)吹發(fā)性(耐熱性)的評價方法,與款式性的評價方法同樣地由5名從事假發(fā)等美容評價的一般技術人員,使用市售的吹風機(120~140℃)、從毛端的卷曲、熔接的角度進行評價。將這些綜合進行以下所示的5個等級評價,4分以上為合格。
5完全沒有毛發(fā)損傷4基本上沒有毛發(fā)損傷3毛發(fā)損傷為毛端的一部分卷曲2毛發(fā)損傷有毛端的卷曲和熔接1毛發(fā)損傷為幾乎所有的毛端都有卷曲和熔接。
實施例1由丙烯腈52重量%、氯乙烯4重量%、偏氯乙烯42.6重量%、苯乙烯磺酸鈉1.4重量%制成的丙烯酸系聚合物樹脂的丙烯腈的含有率為66mol%,來自含磺酸基的乙烯基系單體的硫含量為0.22重量%,比粘度為0.26。將前述樹脂溶解于丙酮中制備紡絲原液使樹脂濃度為26.0重量%。紡絲原液的粘度是55泊。使用*型異型截面噴頭(孔徑0.3mm、孔數(shù)25個)在噴頭牽引系數(shù)0.90的條件下,丙酮濃度為36重量%,且在25℃的水溶液中將前述紡絲原液進行紡絲。
再將紡出絲條導入50~60℃的水洗浴中,邊水洗邊拉伸1.93倍,然后在干燥溫度125℃與濕球溫度70℃下進行干燥恢復消光,按2.0倍進行熱拉伸后,再進行160℃的熱處理與8%的松弛處理。制得單絲纖度51dtex的丙烯酸系合成纖維。
這樣制得的丙烯酸系合成纖維的截面形狀是近圓形,且表面有繩結狀的凹凸,凹凸差為7.0μm、凹凸間隔為0.25mm。另外,彎曲剛性值為7.5×10-7N·m2/m、扭轉剛性值為5.0×10-9N·m2、10%收縮起始溫度(T10)為156℃。使用前述丙烯酸系合成纖維制作內卷式齊肩發(fā)型,將進行評價的結果示于表1。圖1是表示實施例1中的丙烯酸系合成纖維1的表面凹凸的照片。纖維表面有繩結狀的凹凸。再者,表1中VC表示氯乙烯、VD表示偏氯乙烯。
實施例2由丙烯腈63重量%、偏氯乙烯35.5重量%、苯乙烯磺酸鈉1.5重量%制成的丙烯酸系聚合物樹脂的丙烯腈含有率為76mol%、來自含磺酸基的乙烯基系單體的硫含量為0.23重量%,比粘度為0.40。將前述樹脂溶解于二甲基乙酰胺中制備紡絲原液使樹脂濃度為20.0重量%。紡絲原液的粘度為70泊。使用圓型噴頭(孔徑0.3mm、孔數(shù)25個)在噴頭牽引系數(shù)0.81的條件下,二甲基乙酰胺濃度為60重量%、25℃的水溶液中將前述紡絲原液進行紡絲。再將紡出絲條導入50~60℃的水洗浴中,邊水洗邊拉伸1.93倍,然后在干燥溫度125℃與濕球溫度70℃下進行干燥恢復消光,按2.5倍進行熱拉伸后,再進行160℃的熱處理與8%的松弛處理。制得單絲纖度51dtex的丙烯酸系合成纖維。
這樣制得的丙烯酸系合成纖維的截面形狀是近圓形,且表面有繩結狀的凹凸、凹凸差為8.0μm、凹凸間隔為0.27mm。另外,彎曲剛性值為8.4×10-7N·m2/m,扭轉剛性值為9.2×10-9N·m2、10%收縮起始溫度(T10)為165℃。將與實施例1同樣地對前述丙烯酸系合成纖維進行評價的結果示于表1。
比較例1由丙烯腈48重量%、氯乙烯51重量%、苯乙烯磺酸鈉1.0重量%制的丙烯酸系聚合物樹脂的丙烯腈含有率為53mol%,來自含磺酸基的乙烯基系單體的硫含量為0.16重量%,比粘度為0.18。將前述樹脂溶解于丙酮中制備紡絲原液使樹脂濃度為29.0重量%。紡絲原液的粘度為40泊。使用*型異型噴頭(孔徑0.3mm,孔數(shù)25個)在噴頭牽引系數(shù)0.80的條件下,丙酮濃度為38重量%的25℃的水溶液中將前述紡絲原液進行紡絲。再將紡出絲條導入50~60℃的水洗浴中,邊水洗邊拉伸1.9倍,然后在干燥溫度125℃及濕球溫度70℃下進行干燥恢復消光,按2.0倍進行熱拉伸后,再進行160℃的熱處理與8%的松弛處理。制得單絲纖度53dtex的丙烯酸系合成纖維。
這樣制得的丙烯酸系合成纖維的截面形狀是近圓形,且表面有繩結狀的凹凸,凹凸差為5.5μm,凹凸間隔為0.30mm。另外,彎曲剛性值為6.5×10-7N·m2/m,扭轉剛性值為4.7×10-9N·m2,10%收縮起始溫度(T10)為138℃。將與實施例1同樣地對丙烯酸系合成纖維進行評價的結果示于表1。圖2是表示比較例1中的丙烯酸系合成纖維2的表面凹凸的照片。纖維表面有繩結狀的凹凸。
比較例2由丙烯腈48重量%、氯乙烯51.5重量%、苯乙烯磺酸鈉0.5重量%制的丙烯酸系聚合物樹脂的丙烯腈含有率為53mol%、來自含磺酸基的乙烯基系單體的硫含量為0.078重量%、比粘度為0.17。將前述樹脂溶解于丙酮中制備紡絲原液使樹脂濃度為28.0重量%。紡絲原液的粘度為45泊。使用圓型噴頭(孔徑0.3mm,孔數(shù)25個)在噴頭牽引系數(shù)0.82的條件下,濃度為20重量%、25℃的丙酮水溶液中將該紡絲原液進行紡絲。再將紡出絲條導入50~60℃的水洗浴中,邊水洗邊拉伸1.9倍,然后在干燥溫度125℃及濕球溫度70℃下進行干燥恢復消光,按2.0倍進行熱拉伸后,再進行160℃的熱處理與8%的松弛處理。制得單絲纖度55dtex的丙烯酸系合成纖維。
這樣制得的丙烯酸系合成纖維是馬蹄形、表面未見凹凸。另外,彎曲剛性為6.5×10-7N·m2/m、扭轉剛性為4.5×10-9N·m2,10%收縮起始溫度(T10)為138℃。將與實施例1同樣地對丙烯酸系合成纖維進行評價的結果示于表1。
比較例3由丙烯腈52重量%、氯乙烯4重量%、偏氯乙烯42.6重量%、苯乙烯磺酸鈉1.4重量%制的丙烯酸系聚合物樹脂的丙烯腈含有率為66mol%、來自含磺酸基的乙烯基系單體的硫含量為0.22重量%、比粘度為0.26。將前述樹脂溶解于丙酮中制備紡絲原液使樹脂濃度為26.0重量%。紡絲原液的粘度為55泊。使用*型異型截面噴頭(孔徑0.4mm,孔數(shù)25個)在噴頭牽引系數(shù)1.30的條件下,丙酮濃度25重量%、25℃的水溶液中將前述紡絲原液進行紡絲。再將紡出絲條導入50~60℃的水洗浴中,邊水洗邊拉伸2.0倍,然后在干燥溫度125℃及濕球溫度70℃下進行干燥恢復消光,按2.4倍進行熱拉伸后,再進行160℃的熱處理與8%的松弛處理。制得單絲纖度51dtex的丙烯酸系合成纖維。
這樣制得的丙烯酸系合成纖維的截面形狀是近圓形、表面沒有繩結狀的凹凸。另外,彎曲剛性值為7.5×10-7N·m2/m,扭轉剛性值為5.0×10-9N·m2、10%收縮起始溫度(T10)為156℃。將與實施例1同樣地對丙烯酸系合成纖維進行評價的結果示于表1。圖3是表示比較例3中的丙烯酸系合成纖維3的表面凹凸的照片。纖維表面沒有繩結狀的凹凸。
(注)wt%=重量%、份=重量份由表1可以清楚地看出實施例1與2的款式性和吹發(fā)性(耐熱性)好。
工業(yè)實用性使用纖維表面有繩結狀的凹凸、凹凸差為5.0~15.0μm、凹凸間隔為0.05~0.5mm、且纖維的彎曲剛性值為7.0×10-7~10.0×10-7N·m2/m、扭轉剛性值為5.0×10-9~10.0×10-9N·m2的丙烯酸系合成纖維、可提供款式性、耐熱性好的丙烯酸系合成纖維制的人造毛發(fā)。
權利要求
1.丙烯酸系合成纖維,纖維表面有繩結狀的凹凸,凹凸差為5.0~15.0μm,凹凸間隔為0.05~0.5mm,且纖維的彎曲剛性值為7.0×10-7~10.0×10-7N·m2/m,扭轉剛性值為5.0×10-9~10.0×10-9N·m2。
2.權利要求1所述的丙烯酸系合成纖維,其中,由丙烯酸系共聚物中丙烯腈的含量為60mol%以上、來自含磺酸基的乙烯基系單體的硫含量為0.15~0.50重量%、比粘度為0.20~0.50的丙烯系共聚物制成。
3.權利要求1或2所述的丙烯酸系合成纖維,其中,前述丙烯酸系合成纖維的10%收縮起始溫度為150℃以上。
4.由權利要求1、2或3所述的丙烯酸系合成纖維制的人造毛發(fā)。
全文摘要
本發(fā)明課題為提供款式性、耐熱性好的丙烯酸系合成纖維,通過制成纖維表面有繩結狀的凹凸、凹凸差為5.0~15.0μm、凹凸間隔為0.05~0.5mm、纖維的彎曲剛性值為7.0×10
文檔編號A41G3/00GK1671896SQ03818389
公開日2005年9月21日 申請日期2003年7月14日 優(yōu)先權日2002年8月1日
發(fā)明者吉村悟, 藤原一晃 申請人:株式會社鐘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