專利名稱:自熟式雙螺旋單螺桿米粉(面)加工機的制作方法
技術領域:
本實用新型是屬于一種對大米、玉米和淀粉類進行深度加工的米粉(面)加工機。
現(xiàn)有米粉加工機因為其推進原料方式為單一螺桿推進,出料口為圓孔,而只能生產米粉,不能生產出米面,且加工效率很低,不適應市場發(fā)展的需要;目前新出現(xiàn)的米粉(面)加工機,推進原料的部件由2~8根螺桿在同一水平面內平行排列而成,動力與螺桿之間設計有傳動齒輪箱,所以,這種加工機雖然加工效率高,能生產出米粉、米面,但是生產出的米粉、米面質量差,結構太復雜,制造困難,笨重,浪費了原材料,而耗電量大,維修困難等問題。
本實用新型的目的是為克服上述缺點而提供一種加工效率更高,生產出的米粉、面質量好,結構簡單,維修容易的自熟式雙螺旋單螺桿米粉(面)加工機。
以下結合附圖對本實用新型加以詳細敘述如下所提出的自熟式雙螺旋單螺桿米粉(面)加工機,它包括皮帶輪〔1〕、轉動軸〔2〕、機殼〔3〕、進料口〔4〕、出料彎頭〔8〕、成形片〔9〕、壓板〔10〕。基本技術方案為用于推進原料粉的螺桿是由推進器一〔5〕、阻尼圈〔6〕、推進器二〔7〕組合而成,且三者是均安裝在轉動軸〔2〕上的。
所述的推進器一〔5〕、推進器二〔7〕均呈圓管形,圓管外法面為雙螺旋,雙螺旋角度為10~35度,雙螺旋的起始點離端面5~17mm,且雙螺旋齒的橫截面為梯形,圓管內孔均開有與轉動軸〔2〕連接的鍵槽。
所述的阻尼圈〔6〕為一臺階形金屬圓片,其中央有一與轉動軸〔2〕連接的圓孔和鍵槽,在外圓周與臺階外圓之間的一周均勻分布有小孔,且阻尼圈〔6〕外徑與推進器一〔5〕、推進器二〔7〕螺旋外徑相等,其臺階外徑與推進器一〔5〕、推進器二〔7〕螺旋底徑相等。
本實用新型與現(xiàn)有的米粉加工機相比具有明顯優(yōu)點,不但保持了現(xiàn)有米粉加工機結構簡單、造價低廉的優(yōu)點,而且制造、維修容易,耗電量小,加工效率高,生產出的米粉、米面質量好,真正能便于實現(xiàn)工業(yè)化生產。
圖1 本實用新型的總體結構示意圖圖2 本實用新型的推進器外形示意圖圖3 推進器雙螺旋旋向示意圖圖4 阻尼圈的示意圖圖5 圖4的右視圖實施例按附圖將鑄造加工成皮帶輪直徑290mm,厚85mm,材料為HT20-40轉動軸長780mm,直徑54mm,材料為45號鋼;機殼總長654mm,材料為HT20-40;推進器一、推進器二和阻尼圈總長281mm,直徑均為200mm,材料為HT20-40;以及進料口、出料彎頭、成形片、壓板等部件加工并組裝成總長為997mm的這種自熟式雙螺旋單螺桿米粉(面)加工機,經(jīng)實用完全達到了設計的要求。使用時,動力帶動皮帶輪〔1〕、轉動軸〔2〕旋轉,同時帶動安裝在轉動軸〔2〕上的推進器一〔5〕、阻尼圈〔6〕、推進器二〔7〕旋轉,原料粉從進料口〔4〕進入機內,原料粉在雙螺旋螺桿的作用下向出料彎頭〔8〕端推進,原料與螺桿旋轉摩擦產生高溫高壓而自熟,然后從出料口強行擠出通過成形片〔9〕即可生產出不同規(guī)格的米粉或米面。
權利要求1.一種自熟式雙螺旋單螺桿米粉(面)加工機,它包括皮帶輪[1]、轉動軸[2]、機殼[3]、進料口[4]、出料彎頭[8]、成形片[9]、壓板[10],其特征是用于推進原料粉的螺桿是由推進器一[5]、阻尼圈[6]、推進器二[7]組合而成,且三者是均安裝在轉動軸[2]上的。
2.根據(jù)權利要求1所述的加工機,其特征是推進器一〔5〕、推進器二〔7〕均呈圓管形,圓管外法面為雙螺旋,雙螺旋角度為10~35度,雙螺旋的起始點離端面5~17mm,且雙螺旋的橫截面為梯形,圓管內孔均開有與轉動軸〔2〕連接的鍵槽。
3.根據(jù)權利要求1所述的加工機,其特征是阻尼圈〔6〕為一臺階形金屬圓片,其中央有一與轉動軸〔2〕連接的圓孔和鍵槽,在外圓周與臺階外圓之間的一周均勻分布有小孔,且阻尼圈〔6〕外徑與推進器一〔5〕、推進器二〔7〕螺旋外徑相等,其臺階外徑與推進器一〔5〕、推進器二〔7〕螺旋底徑相等。
專利摘要一種自熟式雙螺旋單螺桿米粉(面)加工機,它包括皮帶輪(1)、轉動軸(2)、機殼(3)、進料口(4)、出料彎頭(8)、成型片(9)、壓板(10),其特征是用來推進原料粉的螺桿是由推進器一(5)、阻尼圈(6)、推進器二(7)組合而成的。該種加工機不但結構簡單,造價低廉,制造、維修容易,耗電量小等優(yōu)點,而且可連續(xù)加工,加工效率更高,生產出的米粉、米面質量好,真正能便于實現(xiàn)工業(yè)化生產。
文檔編號A21C11/00GK2070099SQ902129
公開日1991年1月30日 申請日期1990年6月1日 優(yōu)先權日1990年6月1日
發(fā)明者張炳林 申請人:張炳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