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7、機構裝配板19以及第二側罩21。這里,通過第一側罩13、側板15、多個連結部17以及機構裝配板19構成框架11。
[0043]第一側罩13與側板15隔開預定的間隔地配置。第一側罩13將后述的卷筒軸20的左端支承為旋轉自如。
[0044]側板15配置于第一側罩13與機構裝配板19之間。側板15具有側板主體15a和筒狀部16。側板主體15a實質上形成為圓板狀,在其中心部具有孔部。
[0045]筒狀部16 —體地形成于側板主體15a的外周部。筒狀部16具有第一筒狀部16a和第二筒狀部16b。第一筒狀部16a是向卷筒5側延伸的部分。在第一筒狀部16a的內周部配置有防水結構50 (后述)。第二筒狀部16b是向手柄3側延伸的部分。在第二筒狀部16b的內周部配置有機構裝配板19。
[0046]多個連結部17與第一側罩13以及側板15形成為一體,并連結第一側罩13和側板15。在形成于下方的連結部17上裝配有用于將雙軸承繞線輪裝配于釣竿的竿裝配腳部4。
[0047]機構裝配板19在第二筒狀部16b的內周側配置于側板15與第二側罩21之間。機構裝配板19裝配于側板15例如側板主體15a。
[0048]第二側罩21將手柄軸7支承為旋轉自如。第二側罩21裝配于機構裝配板19。在第二側罩21的后部裝配有離合器桿18。
[0049]手柄軸7旋轉自如地裝配于機構裝配板19和第二側罩21。手柄軸7向線放出方向的旋轉(反轉)被禁止。
[0050]在上述的框架11與卷筒5之間配置有防水結構50。具體來說,在框架11的機構裝配板19和卷筒5之間且在框架11的第一筒狀部16a的內周部配置有防水結構50。關于防水結構50的構成在后面進行敘述。
[0051]在第二側罩21與機構裝配板19之間主要配置有齒輪機構23、離合器機構25、離合器控制機構27、曳力機構29以及拋投控制機構31。
[0052]齒輪機構23經(jīng)由手柄軸7將來自手柄3的旋轉力傳遞至卷筒5。齒輪機構23具有主齒輪24。主齒輪24固定于手柄軸7。
[0053]離合器機構27連結和切斷手柄3與卷筒5。離合器控制機構25對應于離合器桿18的操作使小齒輪33沿軸向移動。由此,將離合器機構25設定為離合器接合狀態(tài)(連結狀態(tài))與離合器分離狀態(tài)。
[0054]曳力機構29對卷筒5向線放出方向的旋轉進行制動。拋投控制機構31對卷筒5旋轉時的阻力進行調節(jié)。
[0055]卷筒5設置成能夠相對于繞線輪主體I以卷筒軸20的旋轉軸心C為中心旋轉。具體來說,卷筒5經(jīng)由卷筒軸20旋轉自如地裝配于繞線輪主體I的內部。卷筒5以不能旋轉的方式固定于卷筒軸20。
[0056]卷筒5具有繞線體部5a和一對凸緣部5b。繞線體部5a是卷繞釣線的部分。繞線體部5a設置于一對凸緣部5b之間。
[0057]—對凸緣部5b—體地形成于繞線體部5a的兩端部。在一個凸緣部5b的外周面(圖2左側的凸緣部5b的外周面)與第一側罩13的外周部之間形成有微小的間隙。并且,在另一凸緣部5b的外周面(圖2右側的凸緣部5b的外周面)與側板15的第一筒狀部16a之間也形成有微小的間隙。
[0058]卷筒軸20配置成與手柄軸7平行。卷筒軸20旋轉自如地支承于繞線輪主體I,例如支承于第一側罩13和機構裝配板19。卷筒軸20具有邊緣狀的定位部20a。定位部20a用于對防水結構50的第二抵接部件61 (后述)進行定位。定位部20a沿卷筒軸20的周向延伸,并一體地形成于卷筒軸20。
[0059]小齒輪33與齒輪機構23的主齒輪24嚙合。小齒輪33是供卷筒軸20貫通的筒狀部件。小齒輪33旋轉自如地支承于繞線輪主體I例如機構裝配板19和第二側罩21。小齒輪33相對于卷筒軸20裝配成沿軸向移動自如。利用小齒輪33和卷筒軸20構成離合器機構25。
[0060]<防水結構的結構>
如圖2-圖4所示,防水結構50包括繞線輪主體1、卷筒5、第一抵接部件51、第二抵接部件61、密封部件71以及排出孔部73。
[0061]這里,第一抵接部件51和第二抵接部件61配合,限制水向(流體的一例)繞線輪主體I的內部結構的侵入。例如,利用第一抵接部件51和第二抵接部件61構成迷宮結構。對于迷宮結構在后面進行敘述。
[0062]另外,在圖2-圖4中示出了第一至第三防水間隙B1、B2、B3 (后述),不過這些第一至第三防水間隙B1、B2、B3為了容易說明而被放大表示。
[0063]如上所述,卷筒5相對于繞線輪主體I能夠旋轉地設置。如圖3所示,第一抵接部件51配置成與繞線輪主體I例如框架11抵接,且與第二抵接部件61對置。具體來說,第一抵接部件51裝配于繞線輪主體I例如框架11。對第一抵接部件51實施了疏水處理。
[0064]第一抵接部件51具有第一主體部53和多個第一凸部55。第一主體部53能夠與繞線輪主體I抵接。
[0065]第一主體部53具有第一圓板部53a和第一抵接部53b。第一圓板部53a形成為圓板狀,在其中心部形成有第一孔部53c。在第一孔部53c的內周側貫穿插入卷筒軸20。第一孔部53c的內周面配置成從卷筒軸20的外周面隔開預定的間隔。
[0066]第一抵接部53b是與繞線輪主體I抵接的部分。第一抵接部53b —體地形成于第一圓板部53a。具體來說,第一抵接部53b形成為圓筒狀,其內周部構成上述的第一孔部53c。第一抵接部53b在沿著卷筒軸20的第一方向(沿著卷筒軸20的軸心的方向)上,從第一圓板部53a朝向繞線輪主體I突出。第一抵接部53b與繞線輪主體I的側板15(側板主體15a)抵接。第一抵接部53b和第一圓板部53a的內周部通過固定部件例如螺釘部件56(參照圖2)而固定于側板15。
[0067]在第一抵接部53b上設置有第一階梯部54 (流動引導部的一例;第二流動引導部的一例)。第一階梯部54能夠使侵入到繞線輪主體I與卷筒5之間的空間S中的水沿重力方向流動而不滯留。
[0068]第一階梯部54具有第一對置部54a (第三壁部的一例)和第一底部54b。第一對置部54a與第一圓板部53a的繞線輪主體I側的側面對應。第一對置部54a與繞線輪主體I在第一方向上形成預定的第一引導間隙Al。具體來說,第一對置部54a配置成在第一方向上與繞線輪主體I例如側板15對置。由此,在第一對置部54a與側板15之間形成預定的第一引導間隙Al。
[0069]第一底部54b設置于第一抵接部53b的外周部。即,第一底部54b與第一抵接部53b的外周面對應。通過第一底部54b、第一對置部54a和繞線輪主體I的側板15 (側板主體15a)構成第一槽部Ml。第一槽部Ml向遠離卷筒軸20的第二方向(遠離卷筒軸20的軸心的方向)開口,并沿著第一抵接部53b的外周部設置成槽狀。利用該第一槽部Ml將侵入到空間S中的水引導至卷筒軸20的周圍。
[0070]多個(例如四個)第一凸部55—體地形成于第一主體部53。具體來說,多個第一凸部55分別從第一主體部53的第一圓板部53a突出。多個第一凸部55分別配置成與第二抵接部件61的第二主體部63 (第二圓板部63a;后述)隔開預定的第一防水間隙BI (第一間隙的一例)。
[0071]多個第一凸部55分別形成為圓環(huán)狀。多個第一凸部55各自的旋轉軸心C是同心,且彼此直徑不同。即,多個第一凸部55分別形成為異徑同心圓環(huán)狀。
[0072]多個第一凸部55分別在第二方向上隔開預定的間隔地一體地形成于第一主體部53的第一圓板部53a。在第二方向上彼此相鄰的第一凸部55之間相鄰配置有第二抵接部件61的第二凸部65 (后述)。由此,在第二方向上彼此相鄰的第一凸部55和第二凸部65之間設置有預定的第二防水間隙B2 (第三間隙的一例)。
[0073]在第二方向上最外側的第一凸部55 (最大直徑的第一凸部55)上設置有向第二方向突出的第一壁部55a。換言之,在最大直徑的第一凸部55上設置有向遠離卷筒軸20的旋轉軸心C的放射方向突出的第一壁部55a。第一壁部55a對水向第一抵接部件51和第二抵接部件61之間的侵入進行限制。
[0074]具體來說,第一壁部55a呈邊緣狀地形成于最外徑的第一凸部55的外周部,并朝向卷筒5延伸。利用該第一壁部55a來限制水向第二引導間隙A2和/或第二以及第三防水間隙B2、B3的侵入。另外,在第一壁部55a的末端部和卷筒5 (凸緣部5b)之間設置有預定的間隙。
[0075]第二抵接部件61配置成與卷筒5抵接且與第一抵接部件51對置。具體來說,第二抵接部件61通過卷筒軸20的定位部20a和卷筒5來定位,并裝配于卷筒軸20。在該狀態(tài)下,第二抵接部件61配置成與第一抵接部件51隔開預定的間隔,例如預定的第一至第三防水間隙B1、B2、B3。對第二抵接部件61實施了疏水處理。
[0076]第二抵接部件61具有第二主體部63和多個第二凸部65。第二主體部63能夠與卷筒5抵接。
[0077]第二主體部63具有第二圓板部63a和第二抵接部63b。第二圓板部63a形成為圓板狀,在其中心部形成有第二孔部63c。第二孔部63c的內周部被壓入固定于卷筒軸20的外周部。
[0078]第二抵接部63b是與卷筒5抵接的部分。第二抵接部63b —體地形成于第二圓板部63a。具體來說,第二抵接部63b形成為圓筒狀,其內周部構成上述的第二孔部63c。第二抵接部63b在第一方向上從第二圓板部63a朝向卷筒5突出。第二抵接部63b通過卷筒軸20的定位部20a來定位,并與卷筒5的凸緣部5b抵接。
[0079]在第二抵接部63b上設置有第二階梯部64 (流動引導部的一例;第二流動引導部的一例)。第二階梯部64能夠使侵入到空間S中的水沿重力方向流動。具體來說,第二階梯部64能夠將侵入到繞線輪主體I與卷筒5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