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發(fā)明涉及農業(yè)科研場所的種子包衣技術領域,具體為一種批量式均勻包裹的種衣機。
背景技術:
在科研院所,技術人員在對各種農作物進行研究時,無法避免的都有對種子進行包衣,種子包衣是指利用粘著劑或成膜劑,將殺菌劑、殺蟲劑、微肥、植物生長調節(jié)劑、著色劑或填充劑等非種子材料,包裹在種子外面,以達到種子成球形或者基本保持原有形狀,而后在種衣劑的層在噴灑上干粉形成包衣,提高抗逆性、抗病性,加快發(fā)芽,促進成苗,增加產量,提高質量的一項種子技術;而在進行種子包衣實驗時卻沒有專業(yè)的科研用小型批量包衣機,很多技術人員采用不銹鋼盆等裝置手動轉動對種子進行包衣,這種方式不僅不衛(wèi)生,而且包衣的質量差,對實驗結果影響較大。
在專利號為cn205670940u的中國專利中,公開了一種新型的批次式種子包衣機,包括種子倉、計量倉和壓縮空氣,特點是設置種子包衣室,包衣室內設置空心軸,空心軸的上下端分別噴灑藥劑與干粉實現種子的先藥劑后干粉的有序包衣,但是其仍存在以下問題:
1、在噴灑干粉時,干粉的噴灑不均勻、存在結塊現象,并且種子均是沿絞龍片螺旋輸送,無法全面均勻受粉;
2、種子包裹干粉時未停留充分接觸干粉,易造成部分部位未包裹干粉。
技術實現要素:
針對以上問題,本發(fā)明提供了一種批量式均勻包裹的種衣機,利用驅動電機通過空心軸同步帶動干粉噴灑機構與藥劑噴灑機構同步運轉,種子依次經過藥劑噴灑機構與干粉噴灑機構,并且當種子到達干粉噴灑機構時,空心軸帶動干粉噴灑組件均勻出粉同時,對干粉進行一次性粉碎,使干粉均勻包裹停留在旋轉出料組件內的種子,實現種子干粉包裹的均勻性與充分性,同時在干粉出料的同時對干粉進行粉碎,避免了干粉結塊。
為實現上述目的,本發(fā)明提供如下技術方案:
一種批量式均勻包裹的種衣機,包括倉體、干粉噴灑機構、藥劑噴灑機構、驅動電機以及空心軸,所述倉體為圓筒形設置,其上端設置有干粉噴灑機構,且其內設置有藥劑噴灑機構;所述干粉噴灑機構與藥劑噴灑機構通過空心軸連接;所述驅動電機與空心軸連接,其通過該空心軸帶動所述干粉噴灑機構與藥劑噴灑機構同步運轉;
所述干粉噴灑機構包括干粉噴灑組件與旋轉出料組件,所述干粉噴灑組件設置于所述空心軸的頂端,所述旋轉出料組件設置于所述藥劑噴灑機構的下端;
所述藥劑噴灑機構包括若干氣囊藥劑噴灑組件,該氣囊藥劑噴灑組件均沿所述倉體的周向等距設置,其內設置有氣囊,擠壓該氣囊形成間歇式氣流噴灑藥劑;
所述空心軸為中空圓形鋼軸,其上端與所述干粉噴灑組件連接,其下端分別穿過所述干粉噴灑機構以及藥劑噴灑機構與所述述驅動電機連接,其上端處設置有若干干粉進口,其下端處設置有干粉出口,所述干粉進口位于所述干粉噴灑組件內,其沿所述空心軸的軸向等距設置,所述干粉出口位于所述旋轉出料組件內,其沿所述空心軸的軸向等距設置;
干粉噴灑組件噴灑出的干粉動空隙軸的干粉進口進入,由空心軸的干粉出口流出進入到旋轉出料組件內,對種子進行干粉包裹。
作為改進,所述干粉噴灑組件包括風罩、送風扇葉、干粉盒以及若干送粉扇葉,所述風罩設置于所述倉體的上方,所述送風扇葉設置于所述風罩內側上部,其與所述空心軸的頂端處連接;所述干粉盒為環(huán)形設置,其設置于所述送風扇葉的下側,且其內壁下端轉動設置有所述送粉扇葉,該送粉扇葉均沿所述干粉盒的內圓周壁周向等距設置,且正對該送粉扇葉的中心處還設置有所述干粉進口。
作為改進,所述送粉扇葉的邊緣處設置有若干粉勾,該粉勾均沿所述送粉扇葉的長度方向等距設置;所述干粉盒與所述送粉扇葉配合位置處設置有若干漏粉槽,該漏粉槽與所述粉勾一一對應配合。
進一步的,由驅動電機通過空心軸帶動送風扇葉旋轉,形成氣流,氣流向下吹動,帶動送粉扇葉旋轉,送粉扇葉的粉勾穿過漏粉槽勾動粉盒內的干粉,并對干粉結塊的進行打散。
作為改進,所述旋轉送料組件包括料倉、旋轉送料槳以及若干送料彎管,所述料倉固定設置于所述倉體內,其為圓臺形設置,且其位于所述氣囊藥劑噴灑組件的下端;所述旋轉送料槳連接設置于所述空心軸上,其位于所述干粉出口處,且其與該干粉出口成交替設置;所述送料彎管均的上端與所述料倉連通,其沿該料倉的周向等距設置。
作為改進,所述旋轉送料槳的邊緣與所述料倉的內側面斜度一致,且彼此貼合。
作為改進,所述空心軸上還設置有加壓噴嘴,該加壓噴嘴設置于所述干粉出口的上端處,其為上寬下窄的錐形設置。
作為改進,所述藥劑噴灑機構還包括離心圓盤、出料單元以及若干的擠壓單元,所述離心圓盤轉動設置于所述倉體內,其位于所述旋轉送料組件的上方,且其中心處設置有所述空心軸,該離心圓盤通過空心軸與所述驅動電機連接;
所述出料單元位于所述離心圓盤與旋轉送料組件的之間,且其與所述倉體固定連接;
所述擠壓單元均固定設置于離心圓盤的邊緣處,其沿該離心圓盤的周向等距排列,且相鄰兩擠壓單元之間對應設置有一個氣囊藥劑噴灑組件。
作為改進,所述驅動電機通過電機安裝板與所述倉體固定連接。
作為改進,還包括設置于所述料倉外側的加濕機構,所述加濕機構包括環(huán)形加濕器與所述若干通氣管,所述環(huán)形加濕器固定設置于所述倉體的外側壁上,其通過所述通氣管與所述料倉連通;所述通氣管均沿所述環(huán)形加濕器的周向等距設置。
作為改進,還包括設置于所述倉體底部的盛料加熱機構,所述盛料加熱機構包括盛料盤與加熱絲,所述盛料盤設置于所述送料彎管的下方;所述加熱絲設置于所述盛料盤的底部。
本發(fā)明的有益效果在于:
(1)本發(fā)明較傳統的種子包衣設備,利用驅動電機通過空心軸同步帶動干粉噴灑機構與藥劑噴灑機構同步運轉,種子依次經過藥劑噴灑機構與干粉噴灑機構,并且當種子到達干粉噴灑機構時,空心軸帶動干粉噴灑組件均勻出粉同時,對干粉進行一次粉碎,使干粉均勻包裹停留在旋轉出料組件內的種子,實現種子干粉包裹的均勻性與充分性,同時在干粉出料的同時對干粉進行粉碎,避免了干粉結塊;
(2)本發(fā)明設置干粉噴灑組件時,在干粉盒的下側內壁上轉動設置了若干送粉扇葉,利用空心軸轉動時形成的氣流帶動送粉扇葉旋轉,送粉扇葉旋轉通過粉勾勾動干粉盒內的干粉,干粉從漏粉槽內漏出,漂浮空氣中,形成均勻的干粉塵霧,避免了干粉輸送不均勻的情況;
(3)本發(fā)明在設置空心軸進行干粉輸送時,在干粉出口的上方設置了加壓噴嘴,當干粉塵霧隨送風扇葉送出的氣流進入空心軸后,干粉塵霧要經干粉出口進入料倉對種子進行干粉包裹時,干粉塵霧先經加壓噴嘴進行加壓,使干粉塵霧加壓變成噴射使干粉覆蓋范圍更廣;
(4)本發(fā)明在料倉的外側還設置了加濕機構,利用空氣加濕器的原理將水分打散通過通氣管,將打散的水氣輸送到接料倉內,對從料倉內的種子進行加濕,使種子在料倉內能更容易裹住干粉,形成有效的干粉包裹層;
(5)本發(fā)明在盛料機構中的盛料盤內部設置了加熱絲,利用隔套加熱的方式對旋轉出料組件中輸出的種子進行加熱,使種子上的水分迅速揮發(fā),進而使干粉層快速地形成一層有效的不易脫落的包衣,對種子形成保護;
綜上所述,本發(fā)明具有包衣均勻,種子批量包衣工作效率高,結構穩(wěn)定等特點,尤其適用于種子的包衣領域。
附圖說明
圖1為本發(fā)明等軸測結構示意圖;
圖2為本發(fā)明剖視結構示意圖;
圖3為圖2中a處放大結構示意圖;
圖4為圖2中b處放大結構示意圖;
圖5為本發(fā)明氣囊藥劑噴灑組件結構示意圖;
圖6為本發(fā)明單向氣閥阻氣原理示意圖;
圖7為本發(fā)明單向氣閥通氣原理示意圖;
圖8為本發(fā)明干粉噴灑組件結構示意圖;
圖9為本發(fā)明干粉噴灑組件部分結構示意圖;
圖10為圖9中c處放大結構示意圖;
圖11為本發(fā)明旋轉出料組件結構意圖;
圖12為本發(fā)明空心軸部分結構示意圖;
圖13為本發(fā)明藥劑噴灑機構接結構示意圖;
圖14為本發(fā)明出料單元結構示意圖;
圖15為圖14中d處放大結構示意圖;
圖16為本發(fā)明出料閥門與回復彈簧連接結構示意圖;
圖17為本發(fā)明出料管與出料安裝板連接結構示意圖;
圖18為擠壓單元結構示意圖;
圖19為本發(fā)明加濕機構與盛料加熱機構結構示意圖。
具體實施方式
下面將結合本發(fā)明實施例中的附圖,對本發(fā)明實施例中的技術方案進行清楚、完整地描述,顯然,所描述的實施例僅僅是本發(fā)明一部分實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實施例。基于本發(fā)明中的實施例,本領域普通技術人員在沒有做出創(chuàng)造性勞動前提下所獲得的所有其他實施例,都屬于本發(fā)明保護的范圍。
在本發(fā)明的描述中,需要理解的是,術語“中心”、“縱向”、“橫向”、“長度”、“寬度”、“厚度”、“上”、“下”、“前”、“后”、“左”、“右”、“豎直”、“水平”、“頂”、“底”、“內”、“外”、“順時針”、“逆時針”等指示的方位或位置關系為基于附圖所示的方位或位置關系,僅是為了便于描述本發(fā)明和簡化描述,而不是指示或暗示所指的設備或元件必須具有特定的方位、以特定的方位構造和操作,因此不能理解為對本發(fā)明的限制。
此外,術語“第一”、“第二”僅用于描述目的,而不能理解為指示或暗示相對重要性或者隱含指明所指示的技術特征的數量。由此,限定有“第一”、“第二”的特征可以明示或者隱含地包括一個或者更多個該特征。在本發(fā)明的描述中,“多個”的含義是兩個或兩個以上,除非另有明確具體的限定。
實施例1:
如圖1、圖2、圖3與圖4所示,一種批量式均勻包裹的種衣機,包括倉體1、干粉噴灑機構2、藥劑噴灑機構3、驅動電機4以及空心軸5,所述倉體1為圓筒形設置,其上端設置有干粉噴灑機構2,且其內設置有藥劑噴灑機構3;所述干粉噴灑機構2與藥劑噴灑機構3通過空心軸5連接;所述驅動電機4與空心軸5連接,其通過該空心軸5帶動所述干粉噴灑機構2與藥劑噴灑機構3同步運轉;
所述干粉噴灑機構2包括干粉噴灑組件21與旋轉出料組件22,所述干粉噴灑組件21設置于所述空心軸5的頂端,所述旋轉出料組件22設置于所述藥劑噴灑機構3的下端;
所述藥劑噴灑機構3包括若干氣囊藥劑噴灑組件31,該氣囊藥劑噴灑組件31均沿所述倉體1的周向等距設置,其內設置有氣囊311,擠壓該氣囊311形成間歇式氣流噴灑藥劑;
所述空心軸5為中空圓形鋼軸,其上端與所述干粉噴灑組件21連接,其下端分別穿過所述干粉噴灑機構2以及藥劑噴灑機構3與所述述驅動電機4連接,其上端處設置有若干干粉進口51,其下端處設置有干粉出口52,所述干粉進口51位于所述干粉噴灑組件21內,其沿所述空心軸5的軸向等距設置,所述干粉出口52位于所述旋轉出料組件22內,其沿所述空心軸5的軸向等距設置。
需要具體說明的是,所述驅動電機4通過空心軸5同步帶動干粉噴灑機構2與藥劑噴灑機構3同步運轉,種子依次經過藥劑噴灑機構2與干粉噴灑機構3,并且當種子到達干粉噴灑機構2時,空心軸帶動干粉噴灑組件21均勻出粉同時,對干粉進行一次粉碎,使干粉均勻包裹停留在旋轉出料組件22內的種子,實現種子干粉包裹的均勻性與充分性,同時在干粉出料的同時對干粉進行粉碎,避免了干粉結塊,同時,干粉出口52為傾斜設置,干粉從干粉出口52處直接對準種子進行噴灑。
如圖5所示,進一步說明的是,所述氣囊藥劑噴灑組件31包括氣囊311、風管312、藥盒313、送藥風扇314以及單向氣閥315,氣囊311固定設置于倉體1上,其上端開口穿過該倉體1與風管312連通,其下端開口穿過該倉體1的側壁;風管312的上端與藥盒313固定連通,其下端開口與氣囊311的上端開口對應連通;藥盒313為環(huán)形設置,其位于所述倉體1內,且其與該倉體1的上端面固定連接,該藥盒313的內側面的上半部均勻開設有若干的出粉孔;送藥風扇314轉動設置于所述藥盒313的兩側壁上,且其下部正對該藥盒313與風管312的連通口處;單向氣閥315設置于氣囊311的下端開口處以及該氣囊311與所述風管312的連通處。
更進一步說明的是,擠壓氣囊311,氣囊311內的空氣從風管312排出進入藥盒313內,帶動送藥風扇314旋轉,送藥風扇314從藥盒313內吹起藥粉,藥粉隨氣流吹出對種子進行包裹。
如圖6與圖7所示,值得具體說明的是,單向氣閥315使氣囊311內的空氣只能從上端開口吹出,且氣囊311的下端開口只能從外界吸取空氣,而無法從將空氣排出到外界。
如圖8與圖9所示,作為一種改進的技術方案,所述干粉噴灑組件21包括風罩211、送風扇葉212、干粉盒213以及若干送粉扇葉214,所述風罩211設置于所述倉體1的上方,所述送風扇葉212設置于所述風罩211內側上部,其與所述空心軸5的頂端處連接;所述干粉盒213為環(huán)形設置,其設置于所述送風扇葉212的下側,且其內壁下端轉動設置有所述送粉扇葉214,該送粉扇葉214均沿所述干粉盒213的內圓周壁周向等距設置,且正對該送粉扇葉214的中心處還設置有所述干粉進口51。
如圖10所示,進一步的,所述送粉扇葉214的邊緣處設置有若干粉勾2141,該粉勾2141均沿所述送粉扇葉214的長度方向等距設置;所述干粉盒213與所述送粉扇葉214配合位置處設置有若干漏粉槽2131,該漏粉槽2131與所述粉勾2141一一對應配合。
需要具體說明的是,所述風罩211內的送風扇葉212由空心軸5旋轉帶動,送風扇葉212攪動形成氣流前吹,在氣流吹動過程中,帶動送粉扇葉214旋轉,送粉扇葉214旋轉,其上的粉勾2141穿過漏粉槽2131勾動粉盒213內的干粉進行出料。
進一步說明的是,粉勾2141與漏粉槽2131穿插結合,能對粉盒213內結塊的干粉進行勾散,避免結塊的干粉噴出堵塞干粉進口與出口,同時影響種子的干粉包裹。
如圖11與圖12所示,作為一種改進的技術方案,所述旋轉送料組件22包括料倉221、旋轉送料槳222以及若干送料彎管223,所述料倉221固定設置于所述倉體1內,其為圓臺形設置,且其位于所述氣囊藥劑噴灑組件31的下端;所述旋轉送料槳222連接設置于所述空心軸5上,其位于所述干粉出口52處,且其與該干粉出口52成交替設置;所述送料彎管223均的上端與所述料倉221連通,其沿該料倉221的周向等距設置。
進一步的,所述旋轉送料槳222的邊緣與所述料倉221的內側面斜度一致,且彼此貼合。
值得具體說明的是,所述料倉221用于承載從藥劑噴灑機構3中輸出的種子,種子包裹藥劑后進入料倉221,干粉從空心軸5的干粉出口52處噴出對種子進行干粉包裹,同時,旋轉送料槳222旋轉對種子進行攪動,使干粉包裹的更加均勻,完成干粉包裹的種子從送料彎管223處送出。
如圖12所示,作為一種改進的技術方案,所述空心軸5上還設置有加壓噴嘴53,該加壓噴嘴53設置于所述干粉出口52的上端處,其為上寬下窄的錐形設置。
需要說明的是,加壓噴嘴53使經過此處的干粉塵霧加壓,使干粉塵霧從干粉出口52噴出時速度更快,覆蓋的面積更廣。
如圖13所示,作為一種優(yōu)選的實施方式,所述藥劑噴灑機構3還包括離心圓盤32、出料單元33以及若干的擠壓單元34,所述離心圓盤32轉動設置于所述倉體1內,其位于所述旋轉送料組件22的上方,且其中心處設置有所述空心軸5,該離心圓盤32通過空心軸5與所述驅動電機4連接;
所述出料單元33位于所述離心圓盤32與旋轉送料組件22的之間,且其與所述倉體1固定連接;
所述擠壓單元34均固定設置于離心圓盤32的邊緣處,其沿該離心圓盤32的周向等距排列,且相鄰兩擠壓單元34之間對應設置有一個氣囊藥劑噴灑組件31。
如圖14、圖15、圖16及圖17所示,需要具體說明的是,離心圓盤32上設置若干有腰形出料口321,該腰形出料口321均沿離心圓盤32周向等距設置;出料單元33包括若干出料管331、出料閥門332、回復彈簧333、限位塊334、復位彈簧335以及出料安裝板336,腰形出料管331的上端均設置于腰形出料口321的下端并與其連通,該腰形出料管331的下端均對準所述旋轉送料組件22,且該腰形出料管331的下端均通過所述出料安裝板336與倉體1固定連接,腰形出料管331的一側設置有安裝筒3311,該安裝筒3311用于安裝所述限位塊334;出料閥門332滑動設置于所述腰形出料口331的下端,其后端連接設置有所述回復彈簧333,該回復彈簧333的另一端與所述離心圓盤32固定連接;限位塊334滑動設置于安裝筒3311內,其用于控制出料閥門332的滑動;復位彈簧335的上端與限位塊334固定連接,其下端與出料管331固定連接。
如圖18所示,進一步說明的是,擠壓單元34包括主軸341以及若干滾輪342,所述主軸341與所述離心圓盤32固定連接,且其位于該離心圓盤32的下側;所述滾輪342均轉動設置于所述主軸341上,其與氣囊藥劑噴灑組件31中的氣囊311對應設置。
更進一步說明的是,種子經倉體1上的進料口進入到內部的離心圓盤32上,離心圓盤32旋轉,對種子進行離心排序,同時離心圓盤32帶動擠壓單元34轉動,擠壓單元34中的滾輪342間歇的擠壓氣囊311,使氣囊藥劑噴灑組件31進行藥劑噴灑,種子包裹好藥劑后從腰形出料口321輸出。
值得具體說明的是,出料閥門332隨著離心圓盤321轉動,當轉動到限位塊334位置處時,出料閥門332的下方受到限位塊334的阻擋,出料閥門332被限制無法隨離心圓盤32轉動,回復彈簧333與復位彈簧335均被壓縮,出料口321打開,限位塊334壓縮到與出料閥門332錯開時,出料閥門332由回復彈簧333帶動復位,出料口321關閉。
如圖2所示,作為一種優(yōu)選的實施方式,所述驅動電機4通過電機安裝板41與所述倉體1固定連接。
實施例2:
圖19為本發(fā)明一種批量式均勻包裹的種衣機的實施例二的一種結構示意圖;如圖19所示,其中與實施例一中相同或相應的部件采用與實施例一相應的附圖標記,為簡便起見,下文僅描述與實施例一的區(qū)別點。該實施例二與圖2所示的實施例一的不同之處在于:
如圖19所示,一種批量式均勻包裹的種衣機,還包括設置于所述料倉221外側的加濕機構6,所述加濕機構6包括環(huán)形加濕器61與所述若干通氣管62,所述環(huán)形加濕器61固定設置于所述倉體1的外側壁上,其通過所述通氣管62與所述料倉221連通;所述通氣管62均沿所述環(huán)形加濕器61的周向等距設置。
值得說明的是,由于種子外層已經包裹了藥粉,種子再進行干粉包裹時,干粉不容易附著在種子上,利用環(huán)形加濕器61噴出的水霧對種子進行一定的加濕,使種子更加容易附著干粉。
作為一種優(yōu)選的實施方式,還包括設置于所述倉體1底部的盛料加熱機構7,所述盛料加熱機構7包括盛料盤71與加熱絲72,所述盛料盤71設置于所述送料彎管223的下方;所述加熱絲72設置于所述盛料盤71的底部。
值得說明的是,種子從料倉221進入盛料盤71后,由于種子經過加濕器61加濕,含有一定的水分,盛料盤71下方的加熱絲72可以對種子進行一定的烘干,使種子外層的干粉快速定型。
工作過程如下:
種子經進料口進入藥劑噴灑機構3中,種子在離心圓盤32上進行離心排序,同時離心圓盤32帶動擠壓單元34轉動,擠壓單元34中的滾輪342間歇的擠壓氣囊311,使氣囊藥劑噴灑組件31進行藥劑噴灑,種子包裹好藥劑后從腰形出料口321輸出,種子經腰形出料管331進入到料倉221內;風罩211內的送風扇葉212由空心軸5旋轉帶動,送風扇葉212攪動形成氣流前吹,在氣流吹動過程中,帶動送粉扇葉214旋轉,送粉扇葉214旋轉,其上的粉勾2141穿過漏粉槽2131勾動粉盒213內的干粉進行出料,干粉均勻的混在流動的氣流中,從空心軸5上端的干粉進口51進入從干粉出口52噴出,對種子進行干粉包裹,與此同時,加濕機構6對料倉221內噴灑水汽,使種子更好附著干粉,種子附著完干粉后經送料彎管223進入到盛料盤71,盛料盤71底部的加熱絲72對種子進行加熱烘干,使種子表面的干粉迅速固化。
以上所述僅為本發(fā)明的較佳實施例而已,并不用以限制本發(fā)明,凡在本發(fā)明的精神和原則之內所作的任何修改、等同替換和改進等,均應包含在本發(fā)明的保護范圍之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