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發(fā)明屬于水稻栽培技術領域,具體涉及一種利用細綠萍配施調控稻田氮肥緩釋的栽培方法。
背景技術:
當年水稻種植以傳統(tǒng)速效肥為主,肥料施用以農民的經驗為主,普遍存在著過量施用、肥效低下、增加勞力等問題。近年來通過開發(fā)緩釋化肥一定程度上彌補了這方面的不足,但緩釋肥價格昂貴,成本是常規(guī)肥料的1-4倍,致使該種肥料只用于花卉、草坪等經濟價值較高的植物中;此外緩釋肥肥力釋放前期多,后期少,無法滿足水稻齊穗后期的養(yǎng)分需求。因此,減少施肥次數(shù)與滿足水稻氮肥生理需求之間仍存在著不可調和的矛盾。
細綠萍屬于滿江紅科蕨類植物,萍體漂浮水面,常與藍藻中的項圈藻(魚腥藻)共生,項圈藻能固定大氣中的氮氣。因此,綠萍可以作為水稻的優(yōu)良綠肥,是優(yōu)良水生飼料植物和著名綠肥植物。此外,綠萍能抑制藻類繁殖引起的稻田田面水 pH 的上升,有效減少稻田氨揮發(fā)損失,還能抑制雜草生長。已有溫室實驗表明,綠萍覆蓋水稻田的表層能減少 N 的流失,提高N的利用率。另一方面,綠萍的生長對水分非常敏感,輕度的干旱脅迫就能導致綠萍大面積死亡。
技術實現(xiàn)要素:
針對現(xiàn)有技術存在的問題,本發(fā)明的目的在于設計提供一種利用細綠萍配施調控稻田氮肥緩釋的栽培方法的技術方案。
所述的一種利用細綠萍配施調控稻田氮肥緩釋的栽培方法,其特征在于在水稻移栽前施基肥時同步均勻播灑細綠萍每畝20-50kg;分蘗中期擱田后,根據(jù)細綠萍敗亡效果噴施除草劑,加速綠萍死亡,促進綠肥養(yǎng)分釋放。
所述的一種利用細綠萍配施調控稻田氮肥緩釋的栽培方法,其特征在于具體包括以下步驟:
1)秧田期
a水稻種子處理;
b細綠萍培育;
2)本田期
a施肥
每畝總氮9kg,N:P2O5:K2O按質量比1:0.5:1配置;80%氮肥、100%磷肥和50%鉀肥作為基肥在移栽前一次性施入,20%氮肥和50%鉀肥作為穗肥,在灌漿期看苗追施;
b水漿管理
移栽至出苗:保持田間濕潤至2葉1心;苗期:2葉1心結合施肥除草,灌淺水層2-3cm,分蘗中期開始擱田,直至拔節(jié);孕穗期:保持田間薄水層0-5cm;抽穗揚花期:保持田間濕潤;灌漿期:干干濕濕,間歇灌溉;斷水期:收獲前7天斷水;
c細綠萍管理
移栽前一周,大田灌水泡田,然后機耕攤平,移栽前施基肥時同步均勻播灑細綠萍每畝20-50kg;分蘗中期擱田后,根據(jù)細綠萍敗亡效果噴施除草劑,加速綠萍死亡,促進綠肥養(yǎng)分釋放。
所述的一種利用細綠萍配施調控稻田氮肥緩釋的栽培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的水稻種子處理具體為:浸種前選晴天曬種1-2天,再浸足48小時,浸后用清水沖洗干凈,催芽至根長一粒谷,芽長半粒谷即可播種。
所述的一種利用細綠萍配施調控稻田氮肥緩釋的栽培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的細綠萍培育具體為:利用現(xiàn)有的稻田蓄水放養(yǎng),在東北中部和北部地區(qū),5月上、中旬即可放萍;在華北和華中地區(qū),4月中、下旬即可放萍,按照秧本比1:100培育。
本發(fā)明針對綠肥的吸收特性與生長限制,結合水稻的生長需求,本發(fā)明將細綠萍作為一種共生作物,與水稻共同栽培。利用細綠萍的吸肥特性,在水稻移栽期固定速效氮肥減少一次性施肥帶來的氮肥損失;分蘗中后期,通過高強度擱田/化學除草劑結合,在齊穗期釋放固定在細綠萍群體內的氮素,起到分段緩釋效果。
附圖說明
圖1為實施例2中移栽后土壤銨態(tài)氮動態(tài)變化圖。
具體實施方式
以下結合實施例來進一步說明本發(fā)明。
實施例1:一種利用細綠萍配施調控稻田氮肥緩釋的栽培方法
品種和肥料用量根據(jù)當?shù)貙嶋H選擇;選用常規(guī)細綠萍品種(Azolla filiculoides Lamk)。
1)秧田期
a水稻種子處理:浸種前選晴天曬種1-2天,可提高發(fā)芽率和發(fā)芽整齊度,曬種時注意防止大熱天高溫傷種。浸足48小時,浸后用清水沖洗干凈,催芽至根長一粒谷,芽長半粒谷即可播種。
b細綠萍培育:利用現(xiàn)有的稻田蓄水放養(yǎng),水源充足,水層較淺而穩(wěn)定,在東北中部和北部,5月上、中旬即可放萍;在華北和華中, 4月中、下旬即可放萍。放萍越早,種萍對大地環(huán)境的適應越快,養(yǎng)萍期也長,產量也高。按照秧本比1:100培育。
2)本田期
a施肥:每畝總氮15kg,N:P2O5:K2O按1:0.5:1配置;80%氮肥、100%磷肥和50%鉀肥作為基肥在移栽前一次性施入,20%氮肥和50%鉀肥作為后期粒肥,在灌漿期看苗追施。
b水漿管理:
移栽至出苗:保持田間濕潤至2葉1心;苗期:2葉1心結合施肥除草,灌淺水層2-3cm,分蘗中期(行株間封壟達到90%左右)開始擱田,直至拔節(jié)(前水不見后水,田間出現(xiàn)細裂縫后再適度灌水,保持田面無水);孕穗期:保持田間薄水層(0-5cm);抽穗揚花期:保持田間濕潤;灌漿期:干干濕濕,間歇灌溉;斷水期:收獲前7天斷水。
c細綠萍管理:
移栽前一周,大田灌水泡田,然后機耕攤平。移栽前施基肥的同步均勻播灑細綠萍每畝20-50kg。分蘗中期擱田后,視細綠萍敗亡效果適度噴施除草劑(可選晴天采用20%克無蹤按20~30ml/667㎡用量兌水50kg噴霧殺滅),加速綠萍死亡,促進綠肥養(yǎng)分釋放。
實施例2:田間試驗
試驗于2016年在中國水稻研究所試驗場進行,供試品種嘉58;氮肥9kg N/畝;氮肥運籌(基蘗穗肥比例):常規(guī)多次施肥(T1): 4:3:3;高比例基肥,即簡化施肥(T2):8:0:2;簡化施肥配施綠萍(T3):8:0:2+綠萍;綠萍鮮樣按照60g/m2的標準添加。水稻移栽后2周,開始調查稻田水體銨態(tài)氮釋放情況,以及最終的產量差異。
結果表明,配施綠萍能夠調節(jié)稻田氮素的釋放進度(圖1),尤其是后期土壤的氮素供應。苗期土壤NH4-N平均濃度T3比T1提高29.8%-56.9%,但是和T2無顯著差異。進入分蘗盛期,不同處理差異顯著,T3和T1土壤供氮能力相近,但T2的土壤有效氮濃度顯著降低。生育期后期尤其是齊穗后,T3表現(xiàn)出較強的土壤供氮能力,而相對的T1和T2均有所下降。結果表明,簡化施肥配施綠肥能夠有效調節(jié)速效氮肥的供給速度,減少氮肥損失。
產量結果表明,多次施肥(T1)和簡化施肥配施綠肥(T3),產量無顯著差異。但是相對簡化施肥(T2),T3產量顯著提高12.8%,而農學氮肥利用率提高35.2%。
表1 添加綠萍對水稻產量與農學氮肥利用率的影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