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發(fā)明涉及家禽養(yǎng)殖技術領域,具體涉及一種肉牛的養(yǎng)殖方法。
背景技術:
一般肉牛的飼養(yǎng)程序如《河南畜牧獸醫(yī)》所記載的肉牛育肥技術,有均衡飼養(yǎng)育肥技術和前低后高飼養(yǎng)育肥技術,但由于不同的低于和環(huán)境對肉牛的影響較大,因此導致同樣飼養(yǎng)的肉牛在不同環(huán)境之下的存活率偏差較大。目前,國內關于肉牛的飼喂方式也有一定研究,但高成活率的肉牛飼喂方法鮮有報道。
研究表明,影響肉牛的存活率的幾大因素包括:溫度、配料、飲水以及空氣等,但是其中配料是影響肉牛存活率的即為重要的因素。肉牛的配料分為青貯料、干草料和精料,一般大量采用的是青貯料與干草料的搭配方式構成肉牛的配料。一般情況下,肉牛食用青貯料過多,會造成肉牛對干物攝入不足,就會造成肉牛拉出的糞便的濕度升高;肉牛食用干草料過多,則容易引起肉牛的消化系統疾病,同時肉牛拉出的糞便的濕度降低;而上述兩種后果均給肉牛的存活造成較大的影響,一旦飼養(yǎng)方法不當,則會降低肉牛牛犢的存活率。
技術實現要素:
本發(fā)明的目的針對現有技術的不足,提供一種可提高肉牛的存活率的肉牛的養(yǎng)殖方法。
為達到上述目的,本發(fā)明的基礎方案為:一種肉牛的養(yǎng)殖方法,包括在牛犢出生后半小時內灌服第一次初乳,第一次初乳使用經產牛的初乳,飼喂量為體重的10%,最多不超過4kg;從第二次初乳開始,采用奶瓶飼喂,喂足三天初乳,1.5-2kg/次/頭,3次/日,所述初乳采用水浴間隔加熱至38℃時飼喂;從出生第4天開始飼喂常乳、開食料以及水,常乳用水浴間接加熱至75℃,然后降溫至39℃時飼喂,1.5-2.0kg/次/頭,3次/日,開食料的飼喂為自由采食,水溫不高于34℃;出生第10天開始飼喂干草,自由采食,充足供應,直至牛犢達到3月斷奶齡;還包括如下飼喂步驟:
步驟一:用溫度為30℃的檸檬水沖洗牛犢全身,其中檸檬水由檸檬汁與清水按照質量比為1:5混合均勻制得;步驟二:在牛犢的3~6個月期間,以每天給每只牛犢喂青貯料和干草料共計:4kg/次/頭、3次/天、飲水充足供應為食料飼喂基準量,然后每隔24小時對每頭牛犢拉出的牛糞的濕度進行檢測,以30%RH為牛糞的濕度基準值,同時按照牛犢糞濕度增每增加3~5個百分點、則青貯料與干草料的質量比下降2~3個百分點;牛犢的糞便濕度每減少3~5個百分點調整牛犢的喂食量。
本方案主要是對3~10個月的牛犢的飼喂方式進行了優(yōu)化,以提高牛犢的存活率。步驟一使用檸檬水對牛犢進行清洗是為了給牛犢殺菌消毒,因為檸檬水不但呈酸性、而且其富含維生素,可用于抑制牛犢皮膚表層的細菌。而本方案中的步驟二實為本發(fā)明的核心技術,步驟二中通過對牛犢的牛糞的濕度進行實時監(jiān)測,然后根據牛糞的濕度來對牛犢的食物進行調整:一是因為牛犢產生的糞便可直接示出牛犢對于食物的攝入量、二是因為僅對牛糞進行檢測不會影響到牛犢的生長。而且,每隔24小時對牛糞進行實時檢測,可與牛犢食用食物的時間相對應,均為24小時,可對牛犢的飼喂形成快速反應機制。而且,在牛犢正常引用水的條件下,也基本無其它外部因素可對牛犢糞便的濕度產生影響,這也進一步提高了檢測結果的準確性,利于牛犢的生產,提高了牛犢的存活率。而且,即使不診斷也可達到技術效果,而且根據現有技術中的醫(yī)學知識和該專利申請公開的內容從所獲得的信息本身不能夠直接得出牛犢的健康狀況。
進一步,步驟二中牛犢糞便的濕度檢測的時機為牛犢排出牛糞后的3~5小時之間。牛犢在排出牛糞以后,牛糞會與周圍空氣接觸,但是牛糞又具有一定的溫度,因此需要一段時間進行冷卻,避免溫度對檢測濕度造成影響。而在此時間段內,牛糞一直處于降溫狀態(tài),因此周圍空氣很難影響到牛糞的濕度,因此對于牛糞的濕度檢測結果更為有利。
進一步,步驟二中牛犢糞便的濕度檢測的時機為牛犢排出牛糞后3.5小時。在上述時刻,牛糞與周圍環(huán)境溫度基本無差別,此時牛糞的濕度能維持一定的平衡,對于牛糞的檢測最為有利。
進一步,步驟二中喂食牛犢的青貯料和干草料的比例按照牛犢糞便濕度每增加3個百分點、則青貯料與干草料的質量比下降2個百分點;牛犢的糞便濕度每減少3個百分點、則青貯料與干草料的質量比升高2個百分點進行調整。按照本優(yōu)化方案中的條件對牛犢進行的食物比例進行調整,可進一步提高牛犢的存活率。
進一步,步驟二中喂食牛犢的青貯料和干草料的比例按照糞便濕度每增加5百分點、則青貯料與干草料的質量比下降3分點;牛犢的糞便濕度每減少5分點、則青貯料與干草料的質量比升高3百分點進行調整。按照本優(yōu)化方案中的條件對牛犢進行的食物比例進行調整,可進一步提高牛犢的存活率。
具體實施方式
下面通過具體實施方式對本發(fā)明作進一步詳細的說明:
下面以實施例1為例詳細描述一種肉牛的養(yǎng)殖方法,其他實施例和對比例在表1以及表2中體現,未示出的部分與實施例1相同:
實施例1
一種肉牛的養(yǎng)殖方法,選擇新出生的肉牛牛犢1000頭,分為第一組和第二組,每組500頭,采用如下方法進行飼喂,具體包括:
出生后半小時內灌服第一次初乳,第一次初乳使用經產牛的初乳,飼喂量為體重的10%,最多不超過4kg;從第二次初乳開始,采用奶瓶飼喂,喂足三天初乳,1.5-2kg/次/頭,3次/日,所述初乳采用水浴間隔加熱至38℃時飼喂;從出生第4天開始飼喂常乳、開食料以及水,常乳用水浴間接加熱至75℃,然后降溫至39℃時飼喂,1.5-2.0kg/次/頭,3次/日,開食料的飼喂為自由采食,水溫不高于34℃;出生第10天開始飼喂干草,自由采食,充足供應,直至牛犢達到3月斷奶齡。
步驟一:選取身體健壯的3個月大的牛犢,用溫度為30℃的檸檬水沖洗牛犢全身,其中檸檬水由檸檬汁與清水按照1:5(質量比)混合均勻制得,同時每隔24小時對每頭牛犢拉出的牛糞的濕度進行檢測,檢測的時機為牛犢排出牛糞后的3~5小時之間,具體為3.5小時,在每個月月末對牛犢的存活數量進行排查。
步驟二:在牛犢的3~6個月期間,每天給每只牛犢喂青貯料和干草料共計:4kg/次/頭,3次/天,飲水充足供應,同時每隔24小時對每頭牛犢拉出的牛糞的濕度進行檢測,檢測的時機為牛犢排出牛糞后的3~5小時之間,具體為3.5小時,在每個月月末對牛犢的存活數量進行排查。
步驟三:在牛犢的6~10個月期間,每天給每只牛犢喂青貯料和干草料共計:5kg/次/頭,1次/天,干草料自由采食,飲水充足供應,同時每隔24小時對每頭牛犢拉出的牛糞的濕度進行檢測,檢測的時機為牛犢排出牛糞后的3~5小時之間,具體為3.5小時,在每個月月末對牛犢的存活數量進行排查。
上述青貯料主要包括:玉米、麥麩以及膨化大豆等,其中,在牛犢的3~6個月期間喂食粗蛋白含量≥20%的青貯料,在牛犢的6~10個月期間喂食粗蛋白含量≥18%的青貯料。而上述甘草由羊草和稻草組成,羊草和稻草的重量比例為9:1。上述喂食采用自動喂食機,如自動放料機,先將青貯料和干草料放入自動放料機內,根據對牛糞監(jiān)測的濕度進行調整放料,每對牛糞的濕度檢測一次,隨機調整一次放料,其中跳的的為青貯料與干草料的放料比例,每次調整比例為:牛犢的糞便濕度每增加3個百分點、則青貯料與干草料的質量比下降2個百分點;以30%RH為牛糞的濕度基準值(此為正常生長牛犢的糞便濕度值),牛犢的糞便濕度每減少3個百分點、則青貯料與干草料的質量比升高2個百分點。上述濕度以干草料為檢測的過程為采用濕度傳感器,將濕度傳感器插入到牛糞中,然后利用控制器直接對濕度進行讀取,以牛犢的3~6個月期間:每日飼喂青貯料2.5kg/次/頭、3次/天、余下為干草料為調整基準,和以牛犢的6~10個月期間:每日飼喂青貯料4kg/次/頭、3次/天、余下為干草料為調整基準,實驗過程如下:
表1第一組500頭牛犢飼養(yǎng)過程
表2第二組500頭牛犢飼養(yǎng)過程
結論說明:
通過表1和表2對比可以看出,當通過對牛犢的糞便的濕度進行檢測,并根據檢測的糞便的濕度調整牛犢的喂食量,即以牛犢的3~6個月期間:每日飼喂青貯料2.5kg/次/頭、3次/天、余下為干草料為調整基準,以30%RH為牛糞的濕度基準值和以牛犢的6~10個月期間:每日飼喂青貯料4kg/次/頭、3次/天、余下為干草料為調整基準,按照糞便濕度每增加3個百分點、則青貯料與干草料的質量比下降2個百分點;牛犢的糞便濕度每減少3個百分點、則青貯料與干草料的質量比升高2個百分點進行調整,牛犢的存活頭數明顯每增加,死亡率下降顯著。
實施例2
實施例2中的牛犢的選取數量、分組、喂食方式等與實施例1均相同,唯一不同之處在于:本實施例中以牛犢的3~6個月期間:每日飼喂青貯料2.5kg/次/頭、3次/天、余下為干草料為調整基準,以30%RH為牛糞的濕度基準值和以牛犢的6~10個月期間:每日飼喂青貯料4kg/次/頭、3次/天、余下為干草料為調整基準,按照的糞便濕度每增加5百分點、則青貯料與干草料的質量比下降3分點;牛犢的糞便濕度每減少5分點、則青貯料與干草料的質量比升高3百分點進行調整,實驗過程如下:
表3第三組500頭牛犢飼養(yǎng)過程
結論說明:
通過表3和表1單獨對比可以看出,當通過對牛犢的糞便的濕度進行檢測,并根據檢測的糞便的濕度調整牛犢的喂食量,即以牛犢的3~6個月期間:每日飼喂青貯料2.5kg/次/頭、3次/天、余下為干草料為調整基準,以30%RH為牛糞的濕度基準值和以牛犢的6~10個月期間:每日飼喂青貯料4kg/次/頭、3次/天、余下為干草料為調整基準,按照的糞便濕度每增加5個百分點、則青貯料與干草料的質量比下降2個百分點;牛犢的糞便濕度每減少5個百分點、則青貯料與干草料的質量比升高2個百分點進行調整,牛犢的存活頭數明顯每增加,死亡率下降顯著。
通過表3和表2單獨對比可以看出,當通過對牛犢的糞便的濕度進行檢測,并根據檢測的糞便的濕度調整牛犢的喂食量,即以牛犢的3~6個月期間:每日飼喂青貯料2.5kg/次/頭、3次/天、余下為干草料為調整基準,以30%RH為牛糞的濕度基準值和以牛犢的6~10個月期間:每日飼喂青貯料4kg/次/頭、3次/天、余下為干草料為調整基準,按照的糞便濕度每增加5個百分點、則青貯料與干草料的質量比下降2個百分點;牛犢的糞便濕度每減少5個百分點、則青貯料與干草料的質量比升高2個百分點進行調整,表3中的存活頭數與表2中的存活頭數基本相當,牛犢的存活率均較高。
總結:通過上述實施例1和實施例2可以看出,肉牛的存活率與肉牛在生長時段食用的青貯料和干草料的數量有著明顯的關系,同時通過檢測肉牛的糞便以調整青貯料和干草料的飼喂比例,可以顯著提高牛犢(即肉牛)的成活率。
注:生長10個月后的牛犢一般情況下很難發(fā)生死亡。
以上所述的僅是本發(fā)明的實施例,本申請要求的保護范圍應當以其權利要求的內容為準,說明書中的具體實施方式等記載可以用于解釋權利要求的內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