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一種恢復海三棱藨草自然種群的種植方法,其特征在于,包含以下步驟:
種植區(qū)域的預處理:對種植區(qū)域進行翻耕,翻耕后地勢落差小于5cm;
海三棱藨草的催芽:將海三棱藨草種子冷藏預處理一段時間之后,置于適宜條件下催芽萌發(fā);
海三棱藨草的種植:在預處理后的所述種植區(qū)域內播撒發(fā)芽的海三棱藨草種子,其芽長不小于1mm;
種植區(qū)域的水位控制和后期管理:播種已發(fā)芽的海三棱藨草種子時,水位不宜超過1cm;當海三棱藨草苗高為10~15cm,水位不宜超過5cm;當海三棱藨草苗高大于20cm,水位不宜超過10cm;淹水時間不宜超過2天。
2.根據權利要求1所述的恢復海三棱藨草自然種群的種植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海三棱藨草的催芽的步驟包含:
將海三棱藨草種子加水浸泡5分鐘,保持種子濕潤,置于1~4℃儲藏室下保存;存放時間為20周;中途如有種子發(fā)霉,用清水洗后繼續(xù)存放;
將上述存放的海三棱藨草種子加水,以剛好淹沒種子為宜,置于20~30℃溫室內萌發(fā);萌發(fā)時間為5~15天。
3.根據權利要求1所述的恢復海三棱藨草自然種群的種植方法,其特征在于,在所述種植區(qū)域的預處理步驟中,翻耕后對種植區(qū)域以預設水位淹水1~3天后進行播種。
4.根據權利要求1所述的恢復海三棱藨草自然種群的種植方法,其特征在于,在所述種植區(qū)域的預處理步驟中,翻耕的深度為5~15cm。
5.根據權利要求1所述的恢復海三棱藨草自然種群的種植方法,其特征在于,在所述海三棱藨草的種植步驟中,其中,所述海三棱藨草的種植時間為4~5月。
6.根據權利要求5所述的恢復海三棱藨草自然種群的種植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海三棱藨草的播種量為50~100粒/m2。
7.根據權利要求1所述的恢復海三棱藨草自然種群的種植方法,其特征在于,在所述海三棱藨草的種植步驟中,所述海三棱藨草在每個種植區(qū)域上的播種面積大于20000m2。
8.根據權利要求1所述的恢復海三棱藨草自然種群的種植方法,其特征在于,在所述海三棱藨草的種植步驟中,每個種植區(qū)域之間的距離為2~8m。
9.根據權利要求1所述的恢復海三棱藨草自然種群的種植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恢復海三棱藨草自然種群的種植方法還包括定期檢測步驟,所述定期檢測的步驟包括:
待播種完已發(fā)芽的海三棱藨草后,監(jiān)測種植區(qū)域的種子萌發(fā)率;如果每平方米的種子萌發(fā)率小于播種量的10%,則需補種;其中,補種量為10~30粒/m2。
10.根據權利要求1所述的恢復海三棱藨草自然種群的種植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恢復海三棱藨草自然種群的種植方法還包括栽后管理的步驟,所述栽后管理的步驟包括:
待播種完已發(fā)芽的海三棱藨草后,及時清除互花米草,每隔1~2周,拔除其他雜草,所述其他雜草的總比例小于1‰;且不施撒肥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