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發(fā)明屬于經濟林種植技術領域,具體涉及一種干熱河谷困難立地滇橄欖寬深槽淺填土整地抗旱造林方法。
背景技術:
立地是指造林地的具體環(huán)境,具體是指與樹木或林木生長發(fā)育密切相關并能為其所利用的水分、光熱、土壤等條件的總和;構成立地的各個水分、光熱、土壤等因子稱為立地條件。生產上,通常把適合于種植林木的立地類型稱為宜林地,如采伐跡地、火燒跡地、林中空地以及適宜林木生長的荒山荒地;而把種植苗木難以成活、直播難以出苗、幼苗存活率低的造林困難立地類型稱為困難立地,如沙化石化瘠薄地、高寒區(qū)地、干熱缺水地。
1980年代以來,我國以造林為代表的生態(tài)建設取得長足進展,宜林地基本實現了滅荒造林,但以干熱河谷困難立地為代表的困難地造林工作舉步維艱。在干熱河谷困難地植被恢復方面,除飛播雜灌木、封山育林之外,目前這一地區(qū)仍然缺乏經濟利用價值較高的中大型喬木及經濟林造林技術及成功范例。為此,云南省委、省政府將干熱河谷困難立地造林作為造林攻堅克難及增加植被總量的重點工作之一進行安排部署,以期實現干熱河谷造林困難地區(qū)生態(tài)建設與產業(yè)效益雙贏發(fā)展。
干熱河谷造林的最大障礙是缺水,在具備一定水的條件下,干熱河谷豐富的光熱因子對植物生長及經濟林栽培十分有利;反之,干熱河谷豐富的光熱因子對植株造成致命傷害而導致造林成效較差或失敗。目前,干熱河谷困難立地造林多采用封山育林、選擇抗旱樹種造林、魚鱗坑及倒坡臺地等高標準整地造林,保水劑造林等方法。封山育林具有造林成本低廉、規(guī)模化大面積實施造林的優(yōu)點,缺點是林地利用效益低、中型及大型喬木類植被恢復需要100年甚至更長時間。選擇抗旱樹種、魚鱗坑倒坡臺地整地及使用保水劑造林等方法對干熱河谷造林最關鍵立地條件因子——水分——的改善和利用效率不高,這些方法雖然對干熱河谷地區(qū)相對較好立地造林起到了積極的作用,但在困難立地條件下植苗造林保存率一般不足30%,且造林成活保存下來的植株生長表現不良。
本發(fā)明人的發(fā)明專利“夏雨春旱干熱河谷地區(qū)滇橄欖早實豐產園快速營建技術”(專利號:201410272089.7)解決了干熱河谷地區(qū)宜林地滇橄欖造林成活率低及豐產栽培的技術難題。在上述方法中,種植地選擇的條件為年降雨量≥700mm或具有灌溉水源,與之對應的整地方法為改土回填面應高出地面0.2~0.4m,造林種植的苗木為實生苗。
鑒于以上造林技術的不足,申請人在廣泛調查研究干熱河谷困難立地下植被殘存、生長及其特點的基礎上,開展了干熱河谷困難立地造林樹種選擇及抗旱造林技術研究工作,形成了滇橄欖寬深槽淺填土整地抗旱造林技術方法。
技術實現要素:
本發(fā)明的目的是為了解決現有技術的不足,提供一種干熱河谷困難立地滇橄欖寬深槽淺填土整地抗旱造林方法,以填補目前生產上干熱河谷困難立地滇橄欖造林技術的空白,實現干熱河谷困難立地滇橄欖有效造林及其產業(yè)的發(fā)展壯大。
為實現上述目的,本發(fā)明采用的技術方案如下:
干熱河谷困難立地滇橄欖寬深槽淺填土整地抗旱造林方法,包括如下步驟:
步驟(1),造林地選擇與規(guī)劃:在干熱河谷造林困難立地地區(qū),選擇土層厚度≥1m,土壤pH為5~6.5,海拔1300m以下,年降雨量300~1000mm,年均氣溫15℃~23℃,平地或坡度≤25度的坡地作為造林地;按株距2~3m、行距4~5m進行造林規(guī)劃;
步驟(2),造林地清理:對步驟(1)所選的造林地按造林地清理常規(guī)技術進行除雜,清除造林地整地帶內的雜物、林木、灌木及多年生雜草;
步驟(3),種植槽開挖:依據步驟(1)規(guī)劃的行距,平地沿南北向開挖寬80-100cm、深60-80cm的種植槽,并將表層土與下層生土分開堆放在種植槽的兩邊;坡地沿等高線水平開挖寬100-120cm、深60-80cm的種植槽,深度以種植槽的下坡側深度為準;種植槽開挖長度依據地形而定,無具體限制;
步驟(4),種植槽改土淺填:種植槽挖好的30天后,進行改土回填;回填時,將表層土、腐熟農家肥和磷肥混勻后,回填至種植槽,邊回填邊踏實,平地回填至低于地平面8-12cm,坡地回填至低于種植槽下坡側的頂部邊緣8-12cm,以保證在填入的有機物分解及雨水進一步壓實回填土壤后回填槽的表面平均低于地平面18-25cm;
其中,每米長種植槽內施放腐熟農家肥20-50kg、磷肥1-2kg;
平地回填用的表層土為步驟(3)種植槽開挖時分開堆放的表層土;
坡地回填用的表層土為位于該種植槽的上坡的表層土;
步驟(5),苗木選擇:選擇滇橄欖優(yōu)良無性系容器苗造林;苗木標準為苗齡0.2-0.6(1.5),地徑≥0.3cm,苗高≥25cm,育苗容器袋直徑7-8cm、高20-22cm、厚度0.04-0.08mm;
步驟(6),雨季定植:苗木定植須在種植槽完成步驟(4)30天以后進行;選擇雨季的晴天或陰天定植,定植時,先按步驟(1)設定的株距沿種植槽挖定植穴,將去除容器袋、解綁、帶完整營養(yǎng)土的苗木放入定植穴中,使苗木直立后回土,邊回土邊壓實,回土至高于苗木營養(yǎng)土1-2cm,此時嫁接部位應已經被露出;澆足定根水,每株澆水量為5-40kg;
步驟(7),覆蓋保水:按常規(guī)覆蓋技術,采用稻草、秸稈、山草和闊葉樹落葉中的一種或幾種作為覆蓋物對苗木的周圍進行覆蓋保墑;覆蓋物壓實后的厚度要求≥6cm,單株樹盤覆蓋面積≥4m2或沿種植槽表面滿覆蓋;
步驟(8),補植:如發(fā)現定植的苗木死亡,則應按常規(guī)技術及時用步驟(5)所述的相同的苗木進行補植。
本發(fā)明步驟(8)補植后應加強管理,使補植的苗木與原造林苗木均衡生長。
本發(fā)明相鄰兩個種植槽中心間隔距離等于行距。
本發(fā)明覆蓋物當為幾種的混合物時,每種的所占比例沒有具體限制。
進一步,優(yōu)選的是步驟(3)坡地開挖種植槽時,所有的土均堆在該種植槽的下坡處。
進一步,優(yōu)選的是步驟(4)種植槽挖好的30天后,采用混勻的表層土、腐熟農家肥和磷肥回填之前,先利用闊葉樹落葉、玉米秸稈、腐殖土、雜草中的一種或幾種作為填充物填入種植槽底部,填充物壓實后的厚度應≤10cm,然后在填充物之上均勻施放尿素25-50g,之后再采用混勻的表層土、腐熟農家肥和磷肥回填。均勻撒放尿素的作用是避免有機物分解時爭奪土壤氮素,造成土壤臨時性缺氮而影響種植木對氮素的吸收。
本發(fā)明填充物當為幾種的混合物時,每種的所占比例沒有具體限制。
步驟(4)回填時,將腐熟農家肥替換為腐熟糖廠淤泥,用量和用法均保持不變。
進一步,優(yōu)選的是如果無步驟(6)所述澆定根水條件的話,則應選擇降雨前進行定植。
種植槽的寬度直接影響滇橄欖種植后撫育管理的方便程度和對土壤水分的利用程度。種植槽越窄、越有利于滇橄欖根系自種植槽周圍的深層土壤中吸收水分,抗旱效果越好,但不利于撫育管理;反之亦然。經過試驗驗證,種植槽寬度以80-120cm為適宜。
本發(fā)明回填時間在種植槽開挖好30天以后進行,是為了保證種植槽土壤經過充分日曬而熟化。
本發(fā)明步驟(4)所述的腐熟農家肥、磷肥與回填土混合均勻,其目的是避免肥料集中產生肥害,且肥料均勻分布有利于滇橄欖生長。
種植槽回填的高度直接影響滇橄欖種植后撫育管理的方便程度、土壤水分含量保持度及對種植槽周圍土壤水分的利用程度。回填高度越低,越有利于滇橄欖根系從種植槽周圍的深層土壤中吸收水分,土壤水分含量保持度越高,抗旱效果越好,但不利于撫育管理;反之亦然。經過試驗驗證,種植槽回填后,3個月左右,經過雨水進一步壓實土壤,以及有機物分解等,回填槽面高度以低于地平面(坡地為種植槽的下坡側頂部邊緣)18-25cm為適宜。
本發(fā)明方法的作用機理:一是,深挖種植槽及改土有利于土壤水分保持、有利于滇橄欖根系生長量的快速增加及向深生長。二是,干熱河谷區(qū)的土壤含水量與土層深淺有關;一般情況下,土層越深含水量越高;淺填土技術人為促使滇橄欖植株根系至少比正常種植的根系分布深20cm以上,從而有利于滇橄欖根系從種植槽周邊的深層土壤中獲得其生長發(fā)育所需要的水分。三是,種植槽淺回填能夠減少陽光對種植面的日曬時間長度,從而有利于減少種植槽土壤的水分蒸發(fā)量。四是淺回填有利于杜絕干熱河谷地區(qū)存在的單點或局部大雨或暴雨形成的地表徑流,有效集聚有限降水供滇橄欖生存、生長之需要。
本發(fā)明與現有技術相比,其有益效果為:
(1)本發(fā)明方法的應用,能夠實現干熱河谷困難立地條件下滇橄欖有效造林。與傳統植苗造林技術(對照組)比較,其植株保存率、樹高、地徑、冠幅及果實產量皆成倍提高(詳見表1)。以3年齡植株為例,其保存率94.1%、為對照33.9%的2.78倍,植株高4.7m、為對照1.15m的4.09倍,地徑6.2cm、為對照1.4cm的4.43倍,冠幅9.7m2、為對照1.6m2的6.06倍,結果植株率79.6%,為對照6.4%的12.44倍。
表1本發(fā)明方法與常規(guī)植苗造林方法干熱河谷困難立地滇橄欖造林成效
(2)本發(fā)明與常規(guī)造林技術及其它滇橄欖造林技術比較,具有有效蓄積雨水、減少水分蒸發(fā)、創(chuàng)造植物根系自土壤深層吸收水分的便利條件、造林效果好、清潔環(huán)保等優(yōu)勢,有效解決了干熱河谷困難立地造林成活率低、保存率低等技術難題,對干熱河谷困難立地地區(qū)生態(tài)與經濟建設雙贏可持續(xù)發(fā)展、農戶增收具有重要意義,在生產中具有廣闊的應用前景。
具體實施方式
下面結合實施例對本發(fā)明作進一步的詳細描述。
本領域技術人員將會理解,下列實施例僅用于說明本發(fā)明,而不應視為限定本發(fā)明的范圍。實施例中未注明具體技術或條件者,按照本領域內的文獻所描述的技術或條件或者按照產品說明書進行。所用試劑或儀器未注明生產廠商者,均為可以通過購買獲得的常規(guī)產品。
本發(fā)明所用的磷肥的有效磷含量為16%、尿素的有效氮含量為46%(均指質量分數)。
實施例1
一種干熱河谷地區(qū)滇橄欖寬深槽淺填土整地抗旱造林方法,包括如下步驟:
步驟(1),種植地選擇與規(guī)劃:種植地選擇在云南省隆陽區(qū)潞江鎮(zhèn)勐柳村干溝地,面積260畝,荒坡困難立地,赤紅壤、土壤厚度大于1m、土壤pH6.2;平均海拔820m;年均降雨量769mm;年均氣溫22℃;平均坡度23度。
2013年2月進行造林規(guī)劃設計,設計株距2m、行距5m。
步驟(2),造林地清理:按5m行距,于2013年2月下旬清除造林地整地帶內的多年生雜草、雜物及少量灌木。
步驟(3),種植槽開挖:按5m行距,于2013年3月沿等高線水平開挖寬100cm、深80cm的種植槽;挖槽取出的土壤堆放在種植槽的下坡位置。
步驟(4),種植槽改土淺填:于2013年5月進行改土回填?;靥钋埃冒葪U填入種植槽底部厚度為4cm,之后每米種植槽包谷桿上均勻撒放尿素50g。再按每米種植槽施腐熟糖廠淤泥約20kg、磷肥1kg,與上坡表層土混勻后回填,邊回土邊踏實,回填至低于種植槽下坡側的頂部邊緣10cm。
至2013年7月18日種植時,回填土經過壓實后種植槽平面比種植槽下坡側的頂部邊緣低約25cm。
步驟(5),苗木選擇:選擇高黎貢山糯滇橄欖優(yōu)良無性系容器苗造林;其苗木苗齡為0.2-0.6(1.5),平均地徑0.38cm,平均苗高36cm,育苗容器直徑8cm、高20cm、厚度0.04mm。
步驟(6),雨季定植:于2013年7月18-22日種植,此種植期為雨季的晴天或陰天。定植時,按2m株距沿定植槽挖直徑約9cm、深約25cm的定植穴,將去除容器袋、解綁、帶完整營養(yǎng)土的苗木放入定植穴,使苗木直立后回土,邊回土邊壓實,回土至高于營養(yǎng)土1-2cm,露出嫁接部位。因無澆水條件,故沒有澆定根水,但定植后一周有降雨過程。
步驟(7),覆蓋保水:按常規(guī)覆蓋技術,采用稻草作為覆蓋物對苗木的周圍進行覆蓋保墑;覆蓋物壓實后的厚度約為7cm,單株樹盤覆蓋面積≥4m2;
步驟(8),補植:于2013年8月7日用預備的同齡壯苗補植死亡植株。
步驟(9),撫育管理:按常規(guī)經濟林栽培技術進行撫育管理。
設置對照栽培面積2畝,對照組采用常規(guī)造林技術、相同苗木、相同定植時間、相同撫育管理技術進行栽培。
2016年5月30日進行造林成效調查,結果詳見表2。
表2本發(fā)明方法與對照滇橄欖造林成效
實施例2
一種干熱河谷地區(qū)滇橄欖寬深槽淺填土整地抗旱造林方法,包括如下步驟:
步驟(1),種植地選擇與規(guī)劃:種植地選擇在云南省龍陵縣碧寨鄉(xiāng)三江口林場大壩,為平地荒山,造林面積35畝,赤紅壤、土壤厚度大于1m、土壤pH6.1;海拔590m;年均降雨量710mm;年均氣溫23℃。
2013年12月進行造林規(guī)劃設計,設計株距3m、行距5m。
步驟(2),造林地清理:按5m行距,于2013年12月下旬清除造林地整地帶內的多年生雜草及雜物。
步驟(3),種植槽開挖:按5m行距,于2014年1月沿南北向開挖寬80cm、深80cm的種植槽;挖槽取出的表層土與下層生土分開堆放在種植槽的兩邊;
步驟(4),種植槽改土淺填:于2014年4月進行改土回填。回填前,用包谷桿、山草填入種植槽底部厚度約4cm,之后每米種植槽包谷桿及山草上均勻撒放尿素50g。再按每米種植槽施腐熟糖廠淤泥約25kg、磷肥1kg,與上層表土混勻后回填,邊回土邊踏實,回填至低于種植槽下坡側的頂部邊緣約10cm。
至2014年7月30日種植時,回填土經過壓實后種植槽平面比地平面低約22cm。
步驟(5),苗木選擇:選擇高黎貢山糯滇橄欖優(yōu)良無性系容器苗造林;其苗木苗齡為0.2-0.6(1.5),平均地徑0.4cm,平均苗高34cm,育苗容器直徑8cm、高20cm、厚度0.04mm。
步驟(6),雨季定植:于2014年7月30日晴天種植。定植時,按3m株距沿定植槽挖直徑約9cm、深約25cm的定植穴,將去除容器袋、解綁、帶完整營養(yǎng)土的苗木放入定植穴,使苗木直立后回土,邊回土邊壓實,回土至高于營養(yǎng)土1-2cm,露出嫁接部位,澆足定根水。
步驟(7),覆蓋保水:按常規(guī)覆蓋技術,采用秸稈作為覆蓋物對苗木的周圍進行覆蓋保墑;覆蓋物壓實后的厚度約為6cm,沿種植槽表面滿覆蓋;
步驟(8),補植:于2014年8月15日用預備的同齡壯苗補植死亡植株;之后按常規(guī)經濟林栽培技術進行撫育管理。
步驟(9),撫育管理:按常規(guī)經濟林栽培技術進行撫育管理。
設置對照栽培面積1畝,對照組采用常規(guī)造林技術、相同苗木、相同定植時間、相同撫育管理技術進行栽培。
2016年6月4日進行造林成效調查,結果詳見表3。
表3本發(fā)明方法與對照滇橄欖造林成效
實施例3
一種干熱河谷地區(qū)滇橄欖寬深槽淺填土整地抗旱造林方法,包括如下步驟:
步驟(1),種植地選擇與規(guī)劃:種植地選擇在云南省楚雄市元謀縣老城鄉(xiāng)丙月村丙嶺哨村民小組后山,為荒山坡地,造林面積120畝,燥紅壤、土壤厚度大于1m、土壤pH5.7;海拔1190m;年均降雨量613.8mm;年均氣溫21.9℃。
2015年3月進行造林規(guī)劃設計,設計株距3m、行距5m。
步驟(2),造林地清理:按5m行距,于2015年4月上旬清除造林地整地帶內的多年生雜草、雜物及少量灌木。
步驟(3),種植槽開挖:按5m行距,于2015年4月按5m行距沿等高線水平開挖寬110cm、深70cm種植槽;挖槽取出的土壤堆放在種植槽的下坡位置。
步驟(4),種植槽改土淺填:于2013年5月進行改土回填?;靥钋?,用雜草填入種植槽底部厚度約2cm,之后每米種植槽雜草上均勻撒放尿素50g。再按每米種植槽施腐熟農家肥35kg、磷肥1kg,與上坡表層土混勻后回填,邊回土邊踏實,回填至低于種植槽下坡側的頂部邊緣約10cm。
至2015年7月20日種植時,回填土經過壓實后種植槽平面比種植槽下坡側的頂部邊緣低約20cm。
步驟(5),苗木選擇:共選擇8個高黎貢山滇橄欖優(yōu)良無性系容器苗造林;其苗木苗齡為0.2-0.6(1.5),平均地徑0.33cm,平均苗高35cm,育苗容器直徑8cm、高20cm、厚度0.04mm。
步驟(6),雨季定植:于2015年7月20日陰天種植。定植時,按3m株距沿定植槽挖直徑約9cm、深約25cm的定植穴,將去除容器袋、解綁、帶完整營養(yǎng)土的苗木放入定植穴,使苗木直立后回土,邊回土邊壓實,回土至高于營養(yǎng)土1-2cm,露出嫁接部位。因無澆水條件,故沒有澆定根水,但定植后次日降雨。
步驟(7),覆蓋保水:按常規(guī)覆蓋技術,采用山草作為覆蓋物對苗木的周圍進行覆蓋保墑;覆蓋物壓實后的厚度約為8cm,單株樹盤覆蓋面積為6m2;
步驟(8),補植:于2013年8月19日用預備的同齡壯苗補植死亡植株,之后按常規(guī)經濟林栽培技術進行撫育管理。
步驟(9),撫育管理:按常規(guī)經濟林栽培技術進行撫育管理。
設置對照栽培面積2畝,對照組采用常規(guī)造林技術、相同苗木、相同定植時間、相同撫育管理技術進行栽培。
2016年6月9日進行造林成效調查,結果詳見表4。
表4本發(fā)明方法與對照滇橄欖造林成效
實施例4
一種干熱河谷地區(qū)滇橄欖寬深槽淺填土整地抗旱造林方法,包括如下步驟:
步驟(1),種植地選擇與規(guī)劃:種植地選擇在云南省楚雄市元謀縣老城鄉(xiāng)丙月村丙嶺哨村民小組后山,為荒山坡地,造林面積10畝,燥紅壤、土壤厚度大于1m、土壤pH5.7;海拔1190m;年均降雨量613.8mm;年均氣溫21.9℃。
2015年3月進行造林規(guī)劃設計,設計株距2.5m、行距4m。
步驟(2),造林地清理:按4m行距,于2015年4月上旬清除造林地整地帶內的多年生雜草、雜物及少量灌木。
步驟(3),種植槽開挖:按4m行距,于2015年4月按4m行距沿等高線水平開挖寬120cm、深60cm種植槽;挖槽取出的土壤堆放在種植槽的下坡位置。
步驟(4),種植槽改土淺填:于2013年5月進行改土回填。回填前,用雜草填入種植槽底部厚度約2cm,之后每米種植槽雜草上均勻撒放尿素25g。再按每米種植槽施腐熟農家肥50kg、磷肥2kg,與上坡表層土混勻后回填,邊回土邊踏實,回填至低于種植槽下坡側的頂部邊緣12cm。
至2015年7月20日種植時,回填土經過壓實后種植槽平面比種植槽下坡側的頂部邊緣低約20cm。
步驟(5),苗木選擇:選擇高黎貢山糯滇橄欖優(yōu)良無性系容器苗造林;其苗木苗齡為0.2-0.6(1.5),平均地徑0.33cm,平均苗高35cm,育苗容器直徑8cm、高20cm、厚度0.04mm。
步驟(6),雨季定植:于2015年7月20日陰天種植。定植時,按2.5m株距沿定植槽挖直徑約9cm、深約25cm的定植穴,將去除容器袋、解綁、帶完整營養(yǎng)土的苗木放入定植穴,使苗木直立后回土,邊回土邊壓實,回土至高于營養(yǎng)土1-1.5cm,露出嫁接部位。澆定根水,每株澆水量為10kg。
步驟(7),覆蓋保水:按常規(guī)覆蓋技術,采用稻草和秸稈(質量比為1:1)作為覆蓋物對苗木的周圍進行覆蓋保墑;覆蓋物壓實后的厚度要求≥6cm,單株樹盤覆蓋面積≥4m2或沿種植槽表面滿覆蓋;
步驟(8),補植:于2015年8月19日用預備的同齡壯苗補植死亡植株,之后按常規(guī)經濟林栽培技術進行撫育管理。
步驟(9),撫育管理:按常規(guī)經濟林栽培技術進行撫育管理。
實施例5
一種干熱河谷地區(qū)滇橄欖寬深槽淺填土整地抗旱造林方法,包括如下步驟:
步驟(1),種植地選擇與規(guī)劃:種植地選擇在云南省龍陵縣碧寨鄉(xiāng)三江口林場大壩,為平地荒山,造林面積20畝,赤紅壤、土壤厚度大于1m、土壤pH6.1;海拔590m;年均降雨量710mm;年均氣溫23℃。
2015年1月進行造林規(guī)劃設計,設計株距3m、行距4.5m。
步驟(2),造林地清理:按4.5m行距,于2015年2月上旬清除造林地整地帶內的多年生雜草、雜物及少量灌木。
步驟(3),種植槽開挖:按4.5m行距,于2015年3月按4.5m行距沿南北向開挖寬100cm、深60cm種植槽;挖槽取出的表層土與下層生土分開堆放在種植槽的兩邊;
步驟(4),種植槽改土淺填:于2013年4月進行改土回填?;靥钋?,用闊葉樹落葉填入種植槽底部厚度為6cm,之后每米種植槽闊葉樹落葉上均勻撒放尿素40g。再按每米種植槽施腐熟農家肥40kg、磷肥1.8kg,與表層土混勻后回填,邊回土邊踏實,回填至低于地平面8cm。
至2015年7月20日種植時,回填土經過壓實后種植槽平面比地平面低約22cm。
步驟(5),苗木選擇:選擇高黎貢山糯滇橄欖優(yōu)良無性系容器苗造林;其苗木苗齡為0.2-0.6(1.5),平均地徑0.33cm,平均苗高35cm,育苗容器直徑7cm、高21cm、厚度0.08mm。
步驟(6),雨季定植:于2015年7月下旬陰天種植。定植時,按3m株距沿定植槽挖直徑約9cm、深約25cm的定植穴,將去除容器袋、解綁、帶完整營養(yǎng)土的苗木放入定植穴,使苗木直立后回土,邊回土邊壓實,回土至高于營養(yǎng)土1.4-1.7cm,露出嫁接部位。澆定根水,每株澆水量為50kg。
步驟(7),覆蓋保水:按常規(guī)覆蓋技術,采用稻草作為覆蓋物對苗木的周圍進行覆蓋保墑;覆蓋物壓實后的厚度約為6.5cm,沿種植槽表面滿覆蓋;
步驟(8),補植:于2015年8月中旬用預備的同齡壯苗補植死亡植株,之后按常規(guī)經濟林栽培技術進行撫育管理。
步驟(9),撫育管理:按常規(guī)經濟林栽培技術進行撫育管理。
實施例6
一種干熱河谷地區(qū)滇橄欖寬深槽淺填土整地抗旱造林方法,包括如下步驟:
步驟(1),種植地選擇與規(guī)劃:種植地選擇在云南省龍陵縣碧寨鄉(xiāng)三江口林場大壩,為平地荒山,造林面積15畝,赤紅壤、土壤厚度大于1m、土壤pH6.1;海拔590m;年均降雨量710mm;年均氣溫23℃。
2015年2月進行造林規(guī)劃設計,設計株距3m、行距4.5m。
步驟(2),造林地清理:按4.5m行距,于2015年3月上旬清除造林地整地帶內的多年生雜草、雜物及少量灌木。
步驟(3),種植槽開挖:按4.5m行距,于2015年3月中旬按4.5m行距沿南北向開挖寬90cm、深70cm種植槽;挖槽取出的表層土與下層生土分開堆放在種植槽的兩邊;
步驟(4),種植槽改土淺填:于2013年5月上旬進行改土回填?;靥钋埃糜衩捉斩捄透惩?玉米秸稈和腐殖土的質量比為1:1)填入種植槽底部厚度為10cm,之后每米玉米秸稈和腐殖土上均勻撒放尿素40g。再按每米種植槽施腐熟農家肥35kg、磷肥1.5kg,與表層土混勻后回填,邊回土邊踏實,回填至低于地平面11cm。
至2015年7月24日種植時,回填土經過壓實后種植槽平面比地平面低約25cm。
步驟(5),苗木選擇:共選擇8個高黎貢山滇橄欖優(yōu)良無性系容器苗造林;其苗木苗齡為0.2-0.6(1.5),平均地徑0.33cm,平均苗高35cm,育苗容器直徑7.5cm、高22cm、厚度0.06mm。
步驟(6),雨季定植:于2015年7月下旬陰天種植。定植時,按3m株距沿定植槽挖直徑約9cm、深約25cm的定植穴,將去除容器袋、解綁、帶完整營養(yǎng)土的苗木放入定植穴,使苗木直立后回土,邊回土邊壓實,回土至高于營養(yǎng)土1.8-2cm,露出嫁接部位,澆定根水,每株澆水量為5kg。
步驟(7),覆蓋保水:按常規(guī)覆蓋技術,采用山草作為覆蓋物對苗木的周圍進行覆蓋保墑;覆蓋物壓實后的厚度要求≥6cm,沿種植槽表面滿覆蓋;
步驟(8),補植:于2015年8月中旬用預備的同齡壯苗補植死亡植株,之后按常規(guī)經濟林栽培技術進行撫育管理。
步驟(9),撫育管理:按常規(guī)經濟林栽培技術進行撫育管理。
以上顯示和描述了本發(fā)明的基本原理、主要特征和本發(fā)明的優(yōu)點。本行業(yè)的技術人員應該了解,本發(fā)明不受上述實施例的限制,上述實施例和說明書中描述的只是說明本發(fā)明的原理,在不脫離本發(fā)明精神和范圍的前提下,本發(fā)明還會有各種變化和改進,這些變化和改進都落入要求保護的本發(fā)明范圍內。本發(fā)明要求保護范圍由所附的權利要求書及其等效物界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