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專利所屬學科領域為農業(yè)科學,所屬技術領域為農業(yè),細分領域為植保。
背景技術:
噻蟲嗪,中文通用名阿克泰,化學名稱3-(2-氯-1,3-噻唑-5-基甲基)-5-甲基-1,3,5-惡二嗪-4-基叉(硝基)胺,是一種全新結構的第二代煙堿類高效低毒殺蟲劑,對害蟲具有胃毒、觸殺及內吸活性,用于葉面噴霧及土壤灌根處理。其施藥后迅速被內吸,并傳導到植株各部位,對刺吸式害蟲如蚜蟲、飛虱、葉蟬、粉虱等有良好的防效。
噻蟲嗪是1991年由諾華公司開發(fā)的新煙堿類殺蟲劑,其作用機理與吡蟲啉相似,可選擇性抑制昆蟲中樞神經系統(tǒng)煙酸乙酰膽堿酯酶受體,進而阻斷昆蟲中樞神經系統(tǒng)的正常傳導,造成害蟲出現麻痹機時死亡。不僅具有觸殺、胃毒、內吸活性,而且具有更高的活性、更好的安全性、更廣的殺蟲譜及作用速度快、持效期長等特點,是取代那些對哺乳動物毒性高、有殘留和環(huán)境問題的有機磷、氨基甲酸酯、有機氯類殺蟲劑的較好品種。對鞘翅目、雙翅目、鱗翅目,尤其是同翅目害蟲有高活性,可有效防治各種蚜蟲、葉蟬、飛虱類、粉虱、金龜子幼蟲、馬鈴薯甲蟲、線蟲、地面甲蟲、潛葉蛾等害蟲及結多種類型化學農藥產生抗性的害蟲。與吡蟲啉、啶蟲脒、烯啶蟲胺無交互抗性。既可用于莖葉處理、種子處理、也可用于土壤處理。適宜作物為稻類作物、甜菜、油菜、馬鈴薯、棉花、菜豆、果樹、花生、向日葵、大豆、煙草和柑桔等。在推薦劑量下使用對作物安全、無藥害。
技術實現要素:
本發(fā)明目的在于提供一種噻蟲嗪防治林業(yè)食葉害蟲。
為了實現上述發(fā)明目的,本發(fā)明采用技術方案如下:
噻蟲嗪防治林業(yè)食葉害蟲,采用第二代煙堿類殺蟲劑噻蟲嗪為主要原料,組成包括:噻蟲嗪8-20%、氯蟲苯甲酰胺1-10%,乙酰甲胺1-8%,助劑余量。
所述配方還含有0.2-10%啶蟲脒。
所述劑型可以是粉劑、也可以是可濕性粉劑。
本發(fā)明與現有技術相比具有以下有益效果,噻蟲嗪可選擇性抑制昆蟲中樞神經系統(tǒng)煙酸乙酰膽堿酯酶受體,進而阻斷昆蟲中樞神經系統(tǒng)的正常傳導,造成害蟲出現麻痹機時死亡。不僅具有觸殺、胃毒、內吸活性,而且具有更高的活性、更好的安全性、更廣的殺蟲譜及作用速度快、持效期長等特點,是取代那些對哺乳動物毒性高、有殘留和環(huán)境問題的有機磷、氨基甲酸酯、有機氯類殺蟲劑的較好品種。
具體實施例
下面結合實施例對本發(fā)明做進一步的說明。
實施例1
噻蟲嗪防治林業(yè)食葉害蟲,采用第二代煙堿類殺蟲劑噻蟲嗪為主要原料,組成包括:噻蟲嗪8%、氯蟲苯甲酰胺10%,乙酰甲胺2%,助劑余量。
所述配方還含有0.2%啶蟲脒。
所述劑型可以是粉劑、也可以是可濕性粉劑。
實施例2
噻蟲嗪防治林業(yè)食葉害蟲,采用第二代煙堿類殺蟲劑噻蟲嗪為主要原料,組成包括:噻蟲嗪20%、氯蟲苯甲酰胺2%,乙酰甲胺8%,助劑余量。
所述配方還含有6%啶蟲脒。
所述劑型可以是粉劑、也可以是可濕性粉劑。
實施例3
噻蟲嗪防治林業(yè)食葉害蟲,采用第二代煙堿類殺蟲劑噻蟲嗪為主要原料,組成包括:噻蟲嗪12%、氯蟲苯甲酰胺5%,乙酰甲胺4%,助劑余量。
所述配方還含有4.6%啶蟲脒。
所述劑型可以是粉劑、也可以是可濕性粉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