專利名稱:移栽機的栽植臂的制作方法
技術領域:
本實用新型涉及一種水稻移栽機,特別涉及一種移栽機的栽植臂。
背景技術:
目前,現(xiàn)有移栽機栽植臂的結構是左取秧夾和右取秧夾之間沒有推秧機構,僅依靠取秧夾的張開來栽植秧苗,如此,有時導致被夾持的秧苗不能完全與取秧夾脫離,而不能將秧苗移栽到田地里;另外,現(xiàn)有移栽機栽植臂之取秧夾的開合機構設計不合理,致使張開不順暢,取秧夾的夾持力不足,有時夾不住秧苗;再者,現(xiàn)有移栽機栽植臂震動和噪音較大。
發(fā)明內(nèi)容本實用新型的目的是為了解決現(xiàn)有移栽機栽植臂存在的上述問題,而提供一種改進的移栽機的栽植臂。本實用新型是由取秧夾機構和擺動機構構成,所述的取秧夾機構是由左取秧夾、右取秧夾、推秧桿、二個滾輪、聯(lián)軸、彈簧、推桿、兩只扭簧、秧夾固定座、秧夾臂、導向塊、推桿彈簧、撥叉、撥叉彈簧、緩沖墊、緊固調(diào)節(jié)螺釘、端蓋、凸輪、凸輪銷軸和長曲柄組成,左取秧夾和右取秧夾相對設置,左取秧夾和右取秧夾的中間位置內(nèi)側各以銷軸鉸接在秧夾固定座上,左取秧夾和右取秧夾的尾部穿設在聯(lián)軸的二端,聯(lián)軸的中間套設彈簧,彈簧的二端推頂左取秧夾和右取秧夾尾部向外施力,推秧桿位于左取秧夾和右取秧夾的中間,推秧桿與推桿的下端固定在一起,推秧桿的二側各具有滾輪,兩只扭簧以軸鉸接在推秧桿上,二個滾輪分別于左取秧夾和右取秧夾的內(nèi)側壁接觸,秧夾固定座以螺栓固定在秧夾臂上,秧夾臂的上部扣合有端蓋,推桿滑動穿設在秧夾臂中,推桿與秧夾臂之間設有導套,推桿上段設有扁面的導向塊,推桿的頂端套設推桿彈簧,推桿彈簧位于端蓋的彈簧孔中,推桿彈簧的頂端套設在彈簧座中,二個銷軸的下端各鉸接有扭簧,兩只扭簧的外端分別扣在左取秧夾和右取秧夾的外側,將持左取秧夾和右取秧夾向內(nèi)夾緊,撥叉的撥頭位于導向塊間,撥叉的上方設有撥叉彈簧,撥叉彈簧的下端抵頂撥叉,撥叉彈簧的上端位于彈簧孔中并抵頂端蓋,端蓋上設有緊固調(diào)節(jié)螺釘,緊固`調(diào)節(jié)螺釘能調(diào)節(jié)撥叉彈簧對撥叉的壓力大小,撥叉以撥叉銷軸鉸接在秧夾臂上,凸輪穿套并固定在凸輪銷軸上,凸輪銷軸鉸接在秧夾臂上,長曲柄與凸輪銷軸固定在一起,撥叉的偏心弧端包覆在凸輪外。所述撥叉下方設置有緩沖墊,減小撥叉的沖擊力和震動。取秧夾機構的工作過程是:夾秧:取秧夾機構被帶到取秧位置,長曲柄帶動凸輪始終逆時針轉動轉動,當凸輪與撥叉的偏心弧端接觸后,向下壓撥叉的偏心弧端并使偏心弧端下行,此時,撥叉的撥頭上行,撥叉的撥頭同時帶動推桿上行,推桿帶動推秧桿和二個滾輪上行,使推秧桿內(nèi)縮,二個滾輪脫離對左取秧夾和右取秧夾的向外推頂,左取秧夾和右取秧夾在彈簧和兩只扭簧的作用下,向內(nèi)夾緊,進而夾住秧苗。栽秧:取秧夾機構被帶到栽秧位置,此時,凸輪脫離對偏心弧端的下壓,撥叉處于自由狀態(tài),撥叉彈簧下壓撥叉,撥叉和彈簧同時下壓推桿,推桿帶動二個滾輪和推秧桿下行,二個滾輪將左取秧夾和右取秧夾推頂左右分開,左取秧夾和右取秧夾解除對秧苗的夾持,同時推秧桿將解除夾持的秧苗推出栽植在田地里。所述擺動機構是由秧夾臂、擺桿軸、擺桿、轉軸和短曲柄組成,秧夾臂的懸臂通過擺桿軸和二個緊固螺母與擺桿的一端固定在一起,懸臂與擺桿之間的角度能夠根據(jù)需要進行調(diào)整,擺桿的另一端與轉軸固定在一起,短曲柄與轉軸固定在一起,轉軸鉸接在移栽機上,轉動短曲柄,短曲柄能帶動擺桿往復擺動固定的角度,擺桿帶動取秧夾機構上下往復擺動,取秧夾機構上至頂點時取秧苗,下至最低點時栽植秧苗。本實用新型的工作過程是:擺動機構帶動取秧夾機構往復上下擺動,取秧夾機構上至頂點時取秧苗,下至最低點時栽植秧苗。本實用新型的特點和有益效果:1、在取秧夾機構中的左取秧夾和右取秧夾之間設置推秧桿及推動推秧桿的相關機構,使被夾持的秧苗能完全與取秧夾脫離,秧苗能順利地移栽到田地里。2、在取秧夾機構中的左取秧夾和右取秧夾之間設置有二個滾輪及其帶動二個滾輪移動的機構,使取秧夾能順暢地張開,將秧苗移栽到田地里。3、設有兩只扭簧,兩只扭簧的內(nèi)端由銷軸鉸接,兩只扭簧的外端分別扣在左取秧夾和右取秧夾的外側,將持左取秧夾和右取秧夾向內(nèi)夾緊,提高了取秧夾的夾持力,能將秧苗夾住,不會發(fā)生秧苗脫落的現(xiàn)象。4、撥叉下方設置了緩沖墊,以及擺動機構的優(yōu)化設計,使本實用新型的震動和噪音大大降低。
圖1是本實用新型的側視圖。
圖2是本實用新型的俯視圖。圖3是圖1中的A向視圖。
具體實施方式
請參閱圖1、圖2和圖3所示,本實用新型是由取秧夾機構B和擺動機構C構成,所述的取秧夾機構B是由左取秧夾1、右取秧夾2、推秧桿3、二個滾輪4、聯(lián)軸5、彈簧6、推桿
7、兩只扭簧8、秧夾固定座9、秧夾臂10、導向塊11、推桿彈簧12、撥叉13、撥叉彈簧14、緩沖墊15、緊固調(diào)節(jié)螺釘16、端蓋17、凸輪19、凸輪銷軸20和長曲柄22組成,左取秧夾I和右取秧夾2相對設置,左取秧夾I和右取秧夾2的中間位置內(nèi)側各以銷軸21鉸接在秧夾固定座9上,左取秧夾I和右取秧夾2的尾部穿設在聯(lián)軸5的二端,聯(lián)軸5的中間套設彈簧6,彈簧6的二端推頂左取秧夾I和右取秧夾2尾部向外施力,推秧桿3位于左取秧夾I和右取秧夾2的中間,推秧桿3與推桿7的下端固定在一起,推秧桿3的二側各具有滾輪4,兩只扭簧8以軸41鉸接在推秧桿3上,二個滾輪4分別于左取秧夾I和右取秧夾2的內(nèi)側壁接觸,秧夾固定座9以螺栓91固定在秧夾臂10上,秧夾臂10的上部扣合有端蓋17,推桿7滑動穿設在秧夾臂10中,推桿7與秧夾臂10之間設有導套18,推桿7上段設有導向塊11,推桿7的頂端套設推桿彈簧12,推桿彈簧12位于端蓋17的彈簧孔中,推桿彈簧12的頂端套設在彈簧座121中,二個銷軸21的下端各鉸接有扭簧8,兩只扭簧8的外端分別扣在左取秧夾I和右取秧夾2的外側,將持左取秧夾I和右取秧夾2向內(nèi)夾緊,撥叉13的撥頭131夾于導向塊11上,撥叉13的上方設有撥叉彈簧14,撥叉彈簧14的下端抵頂撥叉13,撥叉彈簧14的上端位于彈簧孔中并抵頂端蓋17,端蓋17上設有緊固調(diào)節(jié)螺釘16,緊固調(diào)節(jié)螺釘16能調(diào)節(jié)撥叉彈簧14對撥叉13的壓力大小,撥叉13以撥叉銷軸132鉸接在秧夾臂10上,凸輪19穿套并固定在凸輪銷軸20上,凸輪銷軸20鉸接在秧夾臂10上,長曲柄22與凸輪銷軸20固定在一起,撥叉13的偏心弧端133包覆在凸輪19外。所述撥叉13下方設置有緩沖墊15,減小撥叉13的沖擊力和震動。取秧夾機構B的工作過程是:夾秧:取秧夾機構B被帶到取秧位置,長曲柄22帶動凸輪19始終逆時針轉動轉動,當凸輪19與撥叉13的偏心弧端133接觸后,向下壓撥叉13的偏心弧端133并使偏心弧端133下行,此時,撥叉13的撥頭131上行,撥叉13的撥頭131同時帶動推桿7上行,推桿7帶動推秧桿3和二個滾輪4上行,使推秧桿3內(nèi)縮,二個滾輪4脫離對左取秧夾I和右取秧夾2的向外推頂,左取秧夾I和右取秧夾2在彈簧6和兩只扭簧8的作用下,向內(nèi)夾緊,進而夾住秧苗。栽秧:取秧夾機構B被帶到栽秧位置,此時,凸輪19脫離對偏心弧端133的下壓,撥叉13處于自由狀態(tài),撥叉彈簧14下壓撥叉13,撥叉13和彈簧6同時下壓推桿7,推桿7帶動二個滾輪4和推秧桿3下行,二個滾輪4將左取秧夾I和右取秧夾2推頂左右分開,左取秧夾I和右取秧夾2解除對秧苗的夾持,同時推秧桿3將解除夾持的秧苗推出栽植在田地里。擺動機構C是由秧夾臂10、擺桿軸23、擺桿24、轉軸25和短曲柄26組成,秧夾臂10的懸臂101通過擺桿軸23和 二個緊固螺母與擺桿24的一端固定在一起,懸臂101與擺桿24之間的角度能夠根據(jù)需要進行調(diào)整,擺桿24的另一端與轉軸25固定在一起,短曲柄26與轉軸25固定在一起,轉軸25鉸接在移栽機上,轉動短曲柄26,短曲柄26能帶動擺桿24往復擺動固定的角度,擺桿24帶動取秧夾機構B上下往復擺動,取秧夾機構B上至頂點時取秧苗,下至最低點時栽植秧苗。本實用新型的工作過程是:擺動機構C帶動取秧夾機構B往復上下擺動,取秧夾機構B上至頂點時取秧苗,下至最低點時栽植秧苗。
權利要求1.一種移栽機的栽植臂,其特征在于:是由取秧夾機構(B)和擺動機構(C)構成,所述的取秧夾機構(B)是由左取秧夾(I)、右取秧夾(2)、推秧桿(3)、二個滾輪(4)、聯(lián)軸(5)、彈簧(6)、推桿(7)、兩只扭簧(8)、秧夾固定座(9)、秧夾臂(10)、導向塊(11)、推桿彈簧(12)、撥叉(13)、撥叉彈簧(14)、緊固調(diào)節(jié)螺釘(16)、端蓋(17)、凸輪(19)、凸輪銷軸(20)和長曲柄(22 )組成,左取秧夾(I)和右取秧夾(2 )相對設置,左取秧夾(I)和右取秧夾(2 )的中間位置內(nèi)側各以銷軸(21)鉸接在秧夾固定座(9)上,左取秧夾(I)和右取秧夾(2)的尾部穿設在聯(lián)軸(5 )的二端,聯(lián)軸(5 )的中間套設彈簧(6 ),彈簧(6 )的二端推頂左取秧夾(I)和右取秧夾(2 )尾部向外施力,推秧桿(3 )位于左取秧夾(I)和右取秧夾(2 )的中間,推秧桿(3 )與推桿(7)的下端固定在一起,推秧桿(3)的二側各具有滾輪(4),兩只扭簧(8)以軸(41)鉸接在推秧桿(3 )上,二個滾輪(4)分別于左取秧夾(I)和右取秧夾(2 )的內(nèi)側壁接觸,秧夾固定座(9 )以螺栓(91)固定在秧 夾臂(10 )上,秧夾臂(10 )的上部扣合有端蓋(17 ),推桿(7)滑動穿設在秧夾臂(10)中,推桿(7)上段設有扁面的導向塊(11),推桿(7)的頂端套設推桿彈簧(12),推桿彈簧(12)位于端蓋(17)的彈簧孔中,推桿彈簧(12)的頂端套設在彈簧座(121)中,二個銷軸(21)的下端各鉸接有扭簧(8),兩只扭簧(8)的外端分別扣在左取秧夾(I)和右取秧夾(2)的外側,將持左取秧夾(I)和右取秧夾(2)向內(nèi)夾緊,撥叉(13)的撥頭(131)夾于導向塊(11)上,撥叉(13)的上方設有撥叉彈簧(14),撥叉彈簧(14)的下端抵頂撥叉(13),撥叉彈簧(14)的上端位于彈簧孔中并抵頂端蓋(17),撥叉(13)以撥叉銷軸(132)鉸接在秧夾臂(10)上,凸輪(19)穿套并固定在凸輪銷軸(20)上,凸輪銷軸(20)鉸接在秧夾臂(10 )上,長曲柄(22 )與凸輪銷軸(20 )固定在一起,撥叉(13 )的偏心弧端(133 )包覆在凸輪(19)外;所述的擺動機構(C)是由秧夾臂(10)、擺桿軸(23)、擺桿(24)、轉軸(25)和短曲柄(26)組成,秧夾臂(10)的懸臂(101)通過擺桿軸(23)和二個緊固螺母與擺桿(24)的一端固定在一起,懸臂(101)與擺桿(24)之間的角度能夠根據(jù)需要進行調(diào)整,擺桿(24)的另一端與轉軸(25)固定在一起,短曲柄(26)與轉軸(25)固定在一起,轉軸(25)鉸接在移栽機上,短曲柄(26)能帶動擺桿(24)往復擺動固定的角度,擺桿(24)帶動取秧夾機構(B)上下往復擺動,取秧夾機構(B)上至頂點時取秧苗,下至最低點時栽植秧苗。
2.根據(jù)權利要求1所述的一種移栽機的栽植臂,其特征在于:所述的撥叉(13)下方設置有緩沖墊(15)。
3.根據(jù)權利要求1所述的一種移栽機的栽植臂,其特征在于:所述的端蓋(17)上設有緊固調(diào)節(jié)螺釘(16),緊固調(diào)節(jié)螺釘(16)能調(diào)節(jié)撥叉彈簧(14)對撥叉(13)的壓力大小。
4.根據(jù)權利要求1所述的一種移栽機的栽植臂,其特征在于:所述的推桿(7)與秧夾臂(10)之間設有導套(18)。
專利摘要本實用新型公開了一種移栽機的栽植臂,是由取秧夾機構和擺動機構構成,本實用新型在取秧夾機構中的左取秧夾和右取秧夾之間設置推秧桿及推動推秧桿的相關機構,使被夾持的秧苗能完全與取秧夾脫離,秧苗能順利地移栽到田地里;在取秧夾機構中的左取秧夾和右取秧夾之間設置有二個滾輪及其帶動二個滾輪移動的機構,使取秧夾能順暢地張開,將秧苗移栽到田地里;取秧夾機構設有兩只扭簧,兩只扭簧的內(nèi)端由銷軸鉸接,兩只扭簧的外端分別扣在左取秧夾和右取秧夾的外側,將持左取秧夾和右取秧夾向內(nèi)夾緊,提高了取秧夾的夾合力,能將秧苗夾住,不會發(fā)生秧苗脫落的現(xiàn)象;取秧夾機構的撥叉下方設置了緩沖墊,以及擺動機構的優(yōu)化設計,使本實用新型的震動和噪音大大降低。
文檔編號A01C11/02GK203086969SQ20132012839
公開日2013年7月31日 申請日期2013年3月20日 優(yōu)先權日2013年3月20日
發(fā)明者盧偉, 曲國生 申請人:吉林鑫華裕農(nóng)業(yè)裝備有限公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