專利名稱:天然植物源殺菌劑及其制法的制作方法
(一)所屬領域本發(fā)明屬于一種殺菌劑及其制法,特別涉及一種天然植物源殺菌劑及其制法。
背景技術:
農(nóng)藥,目前世界上統(tǒng)一的英文名為“Pesticide”,即為殺害物質,但實際上所謂的農(nóng)藥系指用于防治危害農(nóng)林牧生產(chǎn)的有害生物(包括害蟲、害螨、線蟲、病原菌、雜草及鼠類),在這中間防治病蟲害的殺菌劑占了相當大的比例。長期以來,人們大量使用化學農(nóng)藥防治病蟲害,尤其是一些巨毒、高殘留的農(nóng)藥,對環(huán)境及人、畜都有很大的危害。同時,由于長期大量使用單一組成的藥劑,使得病菌產(chǎn)生了抗藥性,如當今世界上采用的化學殺菌劑抗枯寧、百菌清、波爾多液等,對植物的防病率僅達30%。我國對中草藥防治病蟲害有著悠久的歷史,來源于天然植物的殺菌劑克服了化學農(nóng)藥對環(huán)境的危害,而且易降解、無殘留、不易產(chǎn)生抗藥性,這些優(yōu)點是化學農(nóng)藥所不具備的。國內已有人進行了植物殺菌劑的研究,如CN1102056A公開了“一種植物殺菌劑”,特點是采用醫(yī)學真菌木霉和中藥黃桕、青蒿等,用于防治霜霉??;另有CN1064214C公開了“中草藥植物殺菌劑的制備方法”,選用苦參、黃岑、白癬皮、艾葉、小薊、蛇床子等,其配方復雜,僅對植物腐爛病、斑點落葉病有效。
發(fā)明內容
本發(fā)明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種天然植物源殺菌劑及其制法,它能夠克服已有技術的缺點,防治多種作物病蟲害。
本發(fā)明的技術方案一種天然植物源殺菌劑,其特征在于該殺菌劑的配方是由百步、青蒿、苦豆子、山倉子油、松針油、迷迭香油所組成;其有效成分比例為35-25%∶5-15%∶20-30%∶10-20%∶5-15%∶5-15%。
一種上述配方的天然植物源殺菌劑的制法,其特征在于所說的天然植物源殺菌劑的制法由下列步驟組成(以下均為重量份)①百步100份粉碎,加入500-1500份95%的乙醇中,于75-85℃浸提4-8小時,過濾、濃縮至原藥重量的0.5-2倍重量;②青蒿100份,粉碎加入500-1500份95%的乙醇中,于30-60℃浸取15-30小時,過濾、濃縮至原藥重量的0.5-3倍重量;③苦豆子100份粉碎,加入600-1500份甲醇于50-80℃浸泡4-10小時,過濾、濃縮至原料重的0.5-3倍重量;④將上述①、②和③濃縮液與山倉子油、松針油、迷迭香油按重量比35-25%∶5-15%∶20-30%∶10-20%∶15-5%∶15-5%的比例混合,再加入混合后藥劑總重量0.4-1.2%的表面活性劑,再加入混合后藥劑總重量40-50%的溶劑均勻混合。
上述所說的0.4-1.2%的表面活性劑可以是十二烷基苯磺酸鈣、烷基酚聚氧乙烯醚、脂肪醇聚氧乙烯醚、烷基苯磺酸鈉及吐溫-80。
上述所說的40-50%的溶劑可以是甲苯、二甲苯、溶劑汽油、柴油、煤油、乙醇及去離子水。
本發(fā)明的優(yōu)越性在于1、資源廣泛;2、生產(chǎn)中無環(huán)境污染;3、殺菌譜廣,試驗證明,本案藥劑能防治真菌、細菌所引起的植物病害,能防治番茄葉霉病、甘藍軟腐病、絲瓜褐霉病、黃瓜霜霉病、蘋果炭疽病、辣椒疫霉病等多種作物病害;4、具有低殘留,對人、畜安全的特點,是一種無公害植物源殺菌劑,可用于有機產(chǎn)品的生產(chǎn)。
具體實施例方式實施例1一種天然植物源殺菌劑,其特征在于該殺菌劑的配方是由百步、青蒿、苦豆子、山倉子油、松針油、迷迭香油所組成;其有效成分比例為30%∶10%∶25%∶15%∶10%∶10%。
一種上述配方的天然植物源殺菌劑的制法,其特征在于所說的天然植物源殺菌劑的制法由下列步驟組成(1千克/每份)①百步100千克粉碎,加入800千克95%的乙醇中,于80℃浸泡5小時,過濾、濃縮至原藥重量的等重倍量,即100千克百步濃縮液;
②青蒿100千克,粉碎加入1000千克95%的乙醇中,于40℃浸取20小時,過濾、濃縮至原藥重量的0.5倍重量,即50千克青蒿濃縮液;③苦豆子100千克粉碎,加入1000千克甲醇于65℃浸泡6小時,過濾、濃縮至原料重的0.5倍重量,即50千克苦豆子濃縮液;④將上述①、②和③濃縮液與山倉子油、松針油、迷迭香油按重量比的30%∶10%∶25%∶15%∶10%∶10%比例混合,再加入混合后藥劑總重量的表面活性劑十二烷基苯磺酸鈣0.2%與烷基酸聚氧乙烯醚0.2%、溶劑二甲苯49.6%、混合后藥劑總重量為50%,得到天然植物源殺菌劑乳油。
實施例2一種天然植物源殺菌劑,其特征在于該殺菌劑的配方是由百步、青蒿、苦豆子、山倉子油、松針油、迷迭香油所組成;其有效成分比例為30%∶10%∶25%∶15%∶10%∶10%。
一種上述配方的天然植物源殺菌劑的制法,其特征在于所說的天然植物源殺菌劑的制法由下列步驟組成(1千克/每份)①百步100千克粉碎,加入800千克95%的乙醇中,于80℃浸泡5小時,過濾、濃縮至原藥重量的等重倍量,即100千克百步濃縮液;②青蒿100千克,粉碎加入1000千克95%的乙醇中,于40℃浸取20小時,過濾、濃縮至原藥重量的0.5倍重量,即50千克青蒿濃縮液;③苦豆子100千克粉碎,加入1000千克甲醇于65℃浸泡6小時,過濾、濃縮至原料重的0.5倍重量,即50千克苦豆子濃縮液;④將上述①、②和③濃縮液與山倉子油、松針油、迷迭香油按重量比的30%∶10%∶25%∶15%∶10%∶10%比例混合,再加入混合后藥劑總重量的表面活性劑脂肪醇聚氧乙烯醚0.5%、烷基苯磺酸鈉0.3%及吐溫-80 0.4%,去離子水48.8%、混合后藥劑總重量為50%,得到天然植物源殺菌劑微乳液。
權利要求
1.一種天然植物源殺菌劑,其特征在于該殺菌劑的配方是由百步、青蒿、苦豆子、山倉子油、松針油、迷迭香油所組成;其有效成分比例為35-25%∶5-15%∶20-30%∶10-20%∶15-5%。
2.一種上述配方的天然植物源殺菌劑的制法,其特征在于所說的天然植物源殺菌劑的制法由下列步驟組成(以下均為重量份)①百步100份粉碎,加入500-1500份95%的乙醇中,于75-85℃浸提4-8小時,過濾、濃縮至原藥重量的0.5-2倍重量;②青蒿100份,粉碎加入500-1500份95%的乙醇中,于30-60℃浸取15-30小時,過濾、濃縮至原藥重量的0.5-3倍重量;③苦豆子100份粉碎,加入600-1500份甲醇于50-80℃浸泡4-10小時,過濾、濃縮至原料重的0.5-3倍重量;④將上述①、②和③濃縮液與山倉子油、松針油、迷迭香油按重量比35-25%∶5-15%∶20-30%∶10-20%∶15-5%∶15-5%的比例混合,再加入混合后藥劑總重量0.4-1.2%的表面活性劑,再加入混合后藥劑總重量40-50%的溶劑均勻混合。
3.根據(jù)權利要求2所說的一種天然植物源殺菌劑的制法,其特征在于所說的0.4-1.2%的表面活性劑可以是十二烷基苯磺酸鈣、烷基酸聚氧乙烯醚、脂肪醇聚氧乙烯醚、烷基苯磺酸鈉及吐溫-80。
4.根據(jù)權利要求2所說的一種天然植物源殺菌劑的制法,其特征在于所說的40-50%的溶劑可以是甲苯、二甲苯、溶劑汽油、柴油、煤油、乙醇及去離子水。
5.根據(jù)權利要求2、3、4所說的一種天然植物源殺菌劑的制法,其特征在于所說的制法由下列步驟組成(1千克/每份)①百步100千克粉碎,加入800千克95%的乙醇中,于80℃浸泡5小時,過濾、濃縮至原藥重量的等重倍量,即100千克百步濃縮液;②青蒿100千克,粉碎加入1000千克95%的乙醇中,于40℃浸取20小時,過濾、濃縮至原藥重量的0.5倍重量,即50千克青蒿濃縮液;③苦豆子100千克粉碎,加入1000千克甲醇于65℃浸泡6小時,過濾、濃縮至原料重的0.5倍重量,即50千克苦豆子濃縮液;④將上述①、②和③濃縮液與山倉子油、松針油、迷迭香油按重量比的30%∶10%∶25%∶15%∶10%∶10%比例混合,再加入混合后藥劑總重量的表面活性劑十二烷基苯磺酸鈣0.2%與烷基酸聚氧乙烯醚0.2%、溶劑二甲苯49.6%、混合后藥劑總重量為50%,得到天然植物源殺菌劑乳油。
6.根據(jù)權利要求2、3、4所說的一種天然植物源殺菌劑的制法,其特征在于所說的制法由下列步驟組成(1千克/每份)①百步100千克粉碎,加入800千克95%的乙醇中,于80℃浸泡5小時,過濾、濃縮至原藥重量的等重倍量,即100千克百步濃縮液;②青蒿100千克,粉碎加入1000千克95%的乙醇中,于40℃浸取20小時,過濾、濃縮至原藥重量的0.5倍重量,即50千克青蒿濃縮液;③苦豆子100千克粉碎,加入1000千克甲醇于65℃浸泡6小時,過濾、濃縮至原料重的0.5倍重量,即50千克苦豆子濃縮液;④將上述①、②和③濃縮液與山倉子油、松針油、迷迭香油按重量比的30%∶10%∶25%∶15%∶10%∶10%比例混合,再加入混合后藥劑總重量的表面活性劑脂肪醇聚氧乙烯醚0.5%、烷基苯磺酸鈉0.3%及吐溫-80 0.4%、去離子水48.8%,混合后藥劑總重量為50%,得到天然植物源殺菌劑微乳液。
全文摘要
一種天然植物源殺菌劑及其制法,其特征在于該殺菌劑的配方是由百步、青蒿、苦豆子、山倉子油、松針油、迷迭香油所組成;其有效成分比例為35-25%∶5-15%∶20-30%∶10-20%∶15-5%;其中還加入表面活性劑和溶劑。本發(fā)明的優(yōu)越性在于1.資源廣泛;2.生產(chǎn)中無環(huán)境污染;3.殺蟲譜廣,試驗證明能防治多種作物病害;4.具有低殘留,對人、畜安全的特點,是一種無公害植物源殺菌劑,可用于有機產(chǎn)品的生產(chǎn)。
文檔編號A01P3/00GK1596660SQ03144299
公開日2005年3月23日 申請日期2003年9月19日 優(yōu)先權日2003年9月19日
發(fā)明者武長安, 雷林, 高明, 武宏 申請人:武長安, 雷林, 高明, 武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