專利名稱:型煤蒸煮灶的制作方法
技術領域:
本實用新型涉及一種改進的飯店、食堂及賓館使用的蒸煮灶。
現(xiàn)有的一種型煤蒸煮灶采用由爐口放入的方法加型煤,當煤塊要燃盡時,將底部的已燃盡型煤再從爐口處依次夾出或從爐箅處用工具碰碎,使其落入爐底,這樣不僅使灶具火勢變化大,不能連續(xù)使用,而且污染工作間環(huán)境。
本實用新型的任務是提供一種蒸煮灶,它能連續(xù)加煤確保了火力均勻,而且對工作間環(huán)境也無粉灰污染的衛(wèi)生灶。
本實用新型的任務是以如下方式完成的,將原灶具的死爐箅改為活動爐排,使新的型煤依次排列進入燃燒室,同時燃盡的型煤落入密閉的卸灰室。由于型煤是連續(xù)進入燃燒室,從而爐口火力均勻猛烈,可整班連續(xù)使用,卸灰時間集中,對當班工作間環(huán)境不構成污染。
以下將結合附圖
對本實用新型作一步的披露。
本實用新型型煤蒸煮灶由風擋[1]煙道[2]鍋室[3]燃燒室[4]珍珠巖[5]進煤爐門[6]排灰爐門[7]灰室[8]進風口[9]爐排軌道[10]活動爐排[11]灶壁[12]集灰室[13]卸灰室[14]及灶墻[15]組成。其工作過程是將型煤分層依次排列整齊放在進煤爐門[6]處的鑄鐵活動爐排[11]上面,用附帶推煤工具將其沿鑄鐵爐排軌道[10]推入空出一個活動爐排[11]的空檔時,再放入另一個活動爐排[11]再將型煤分層依次排列整齊放在這個活動爐排[11]上面,再用附帶推煤工具,將其和已推入的活動爐排[11]一起推動,使爐門口處又空出一個活動爐排[11]的位置,這樣不斷從進煤爐門[6]處推進新型煤,同時燃盡的型煤連同活動爐排[11]一起掉入卸灰室[14]待集灰室[13]填滿后,將灰渣和活動爐排[11]一起從排灰爐門[7]內取出。灶具內部空間分配是鍋室[3]與煙道[2]相通鍋具放在鍋室[3]上,煙氣由煙道[2]排出,燃燒室[4]與鍋室[3]相通,整個燃燒過程發(fā)生在這里,灰室[8]與燃燒室[4]相通外界空氣從這里預熱后進入燃燒室[4]卸灰室[14]與燃燒室[4]相連,燃盡的型煤由此進入集灰室[13]集灰室[13]與灰室[8]相通,是出灰的必經之道。進風口[9]是連接外部鼓風機與灰室[8]的風道。通過上述結構的爐具及操作方法,就可完成本實用新型所提出的任務灶具外形尺寸1250mm×1250mm×870mm。
權利要求由風檔、煙道、鍋室、燃燒室、珍珠巖、進煤爐門、排灰爐門、灰室、進風口、爐箅、灶壁、集灰室、卸灰室及灶墻組成的型煤蒸煮灶,其特征是爐箅改用鑄鐵活動爐排,使送煤卸灰同時進行。
專利摘要型煤蒸煮灶是一種飯店、食堂及單位使用的灶具,它由風擋、煙道、鍋室、燃燒室、珍珠巖、進煤爐門、排灰爐門、灰室、進風口、爐排軌道、活動爐排、灶壁、集灰室、卸灰室和灶墻組成,解決了目前此類灶具添煤影響火力,污染工作間環(huán)境的不足,采用活動爐排作為爐箅,用其將型煤送入燃燒室的方式,達到了火力猛烈、持久不變、操作方便和不污染工作間環(huán)境的目的。其外形尺寸1250mm×1250mm×870mm。
文檔編號F24B1/00GK2117538SQ9122144
公開日1992年9月30日 申請日期1991年8月2日 優(yōu)先權日1991年8月2日
發(fā)明者馬素謙, 董長嶺 申請人:濟南市槐蔭興華五金加工制造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