專利名稱:一種用于現場維護風力發(fā)電機的輔助吊裝工具的制作方法
技術領域:
本實用新型涉及風力發(fā)電機維護保養(yǎng)領域,具體涉及一種用于現場維護風力發(fā)電機的輔助吊裝工具。
背景技術:
風力發(fā)電機常年在野外工作,工況條件比較惡劣,故風力發(fā)電機需要定期進行維護。由于在風場的高空機艙內沒有吊裝設備,風力發(fā)電機的集電環(huán)罩無法拆除,因此要更換風力發(fā)電機內部的軸承或者集電環(huán),以及要進行其他內部維修前,得先將風力發(fā)電機用大型吊車從約70m高空機艙吊至地面,將集電環(huán)罩拆除后才能對其進行檢查維修。而目前風力發(fā)電機吊運一次成本約20萬,且受天氣等環(huán)境因素的影響,因此風力發(fā)電機的維修成本一直居高不下。
發(fā)明內容本實用新型的目的是為了克服現有技術的不足,提供一種用于現場維護風力發(fā)電機的輔助吊裝工具,它解決了要使用大型吊車將風力發(fā)電機從高空機艙吊至地面才能拆卸集電環(huán)罩的問題,實現了在風場高空機艙內直接拆卸集電環(huán)罩,顯著降低了風力發(fā)電機的維修成本。為實現上述目的,本實用新型采用如下技術方案:一種用于現場維護風力發(fā)電機的輔助吊裝工具,安裝在所述風力發(fā)電機的機座上,所述輔助吊裝工具包括基座、可旋轉懸臂和起重設備,其中:所述基座包括直角連接板、一個帶有鎖緊螺母的圓筒和一根支撐桶,所述直角連接板中段內側連接所述圓筒,所述圓筒安裝在所述機座的吊耳孔中并依靠所述的鎖緊螺母將所述基座固定在電機機座外側,所述直角連接板的水平部的左右兩側分別開設一個定位孔,所述支撐桶下端與所述直角連接板外側連接;所述可旋轉懸臂包括第一轉動部分、第二轉動部分、第一軸承、第二軸承、第三軸承和一根工字鋼,所述第一轉動部分為圓柱,所述第二轉動部分為三角形的鋼板,所述第一轉動部分和所述第二轉動部分分別連接在所述工字鋼一頭的下端面兩側,所述第一軸承安裝在第一轉動部分的底部,所述第二軸承安裝在第一轉動部分的中上部,所述第三軸承安裝在第二轉動部分的底部,所述第一轉動部分插入所述基座上的支撐桶內,使所述第一軸承和第二軸承與所述支撐桶內圓面相切,并使所述第三軸承正好與所述支撐桶外圓面相切;所述起重設備可移動地安裝在所述工字鋼上。上述基座還包括第一加強筋、第二加強筋和一塊支撐板,所述第一加強筋連接在所述直角連接板的水平部中間與所述支撐桶之間,所述支撐板連接在所述直角連接板垂直部的中部外側,該支撐板上端面與所述支撐桶底部連接,下面與所述第二加強筋連接。上述工字鋼的另一頭中間開設有一個限位孔。[0011 ] 上述起重設備包括工字鋼夾持器和電動葫蘆。采用了本實用新型技術方案的用于現場維護風力發(fā)電機的輔助吊裝工具,解決了在對其進行維修前要使用大型吊車將風力發(fā)電機從高空機艙吊至地面才能拆卸集電環(huán)罩的問題,實現了在風場高空機艙內直接拆卸集電環(huán)罩,以便更換軸承、集電環(huán)及進行其它內部維修。即使遇到其它問題,也可以先作初步檢查,判斷是否需吊運至地面維修,從而顯著降低了風力發(fā)電機的維修成本。此外本實用新型借助發(fā)電機機座吊裝孔作為支撐點,有效地節(jié)省了配套工具和場地,同時操作簡便,不受天氣等環(huán)境因素的影響。
圖1為本實用新型的用于現場維護風力發(fā)電機的輔助吊裝工具的結構示意圖;圖2為本實用新型的輔助吊裝工具上的基座的結構示意圖;圖3為本實用新型的輔助吊裝工具上的可旋轉懸臂的結構示意具體實施方式
下面將結合附圖對本實用新型作進一步說明。請參閱圖1、圖2和圖3,本實用新型一種用于現場維護風力發(fā)電機的輔助吊裝工具,安裝在風力發(fā)電機的機座上,該輔助吊裝工具包括基座1、可旋轉懸臂2、起重設備3,其中:基座I包括直角連接板14、一個帶有鎖緊螺母的圓筒12和一根支撐桶11,直角連接板14中段內側連接圓筒12,圓筒12安裝在機座的吊耳孔中并依靠鎖緊螺母將基座I固定在電機機座外側,直角連接板14的水平部的左右兩側分別開設一個定位孔13,兩個定位孔13內分別安裝有一個平面止動螺栓,支撐桶11下端與直角連接板14外側連接;可旋轉懸臂2包括第一轉動部分25、第二轉動部分26、第一軸承21、第二軸承22、第三軸承23和一根工字鋼24,第一轉動部分25為圓柱,第二轉動部分26為三角形的鋼板,第一轉動部分25和第二轉動部分26分別連接在工字鋼24 —頭的下端面兩側,第一軸承21安裝在第一轉動部分25的底部,第二軸承22安裝在第一轉動部分25的中上部,第三軸承23安裝在第二轉動部分26的底部,第一轉動部分25插入基座上的支撐桶11內,使第一軸承21和第二軸承22與支撐桶11內圓面相切,并使第三軸承23正好與支撐桶11外圓面相切;懸臂2可以支撐桶11為支點旋轉270°,便于選擇合適的吊裝角度及位置;起重設備3可移動地安裝在工字鋼24上,沿著工字鋼24前后向滑動;基座I還包括第一加強筋15、第二加強筋16和一塊支撐板17,第一加強筋15連接在直角連接板14的水平部中間與支撐桶11之間,支撐板17連接在直角連接板14垂直部的中部外側,該支撐板17上端面與支撐桶11底部連接,下面與第二加強筋16連接;工字鋼24的另一頭中間開設有一個限位孔27,并在該限位孔27中安裝限位螺栓,避免在吊裝過程中起重設備3從工字鋼24上滑出;起重設備3包括工字鋼夾持器31和電動葫蘆32,工字鋼夾持器31安裝在工字鋼24上,電動葫蘆32安裝在工字鋼夾持器31的底部。用安全繩將集電環(huán)罩上的兩個吊裝孔與電動葫蘆32吊鉤進行連接固定。操作電動葫蘆32,連接后并收緊安全繩。檢查安全繩與電動葫蘆32之間是否鎖緊,鎖緊并牢靠后,開始拆卸集電環(huán)罩與風力發(fā)電機的機座部分的連接螺栓,邊拆卸邊觀察安全繩的吊裝情況,若發(fā)現安全繩過松,要及時收緊安全繩,保證所有螺栓拆卸完畢時,集電環(huán)罩被吊裝工具吊起。通過工字鋼夾持器31的移動將集電環(huán)罩吊裝至安全位置。通過操作電動葫蘆32,將安全繩放松,使集電環(huán)罩緩慢放下。以上實施例僅供說明本實用新型之用,而非對本實用新型的限制,有關技術領域的技術人員,在不脫離本實用新型的精神和范圍的情況下,還可以作出各種變換或變型,因此所有等同的技術方案也應該屬于本實用新型的范疇,應由各權利要求所限定。
權利要求1.一種用于現場維護風力發(fā)電機的輔助吊裝工具,安裝在所述風力發(fā)電機的機座上,其特征在于,所述輔助吊裝工具包括基座(I )、可旋轉懸臂(2)和起重設備(3),其中: 所述基座(I)包括直角連接板(14)、一個帶有鎖緊螺母的圓筒(12)和一根支撐桶(11),所述直角連接板(14)中段內側連接所述圓筒(12),所述圓筒(12)安裝在所述機座的吊耳孔中并依靠所述的鎖緊螺母將所述基座(I)固定在電機機座外側,所述直角連接板(14)的水平部的左右兩側分別開設一個定位孔(13),所述支撐桶(11)下端與所述直角連接板(14)外側連接; 所述可旋轉懸臂(2)包括第一轉動部分(25)、第二轉動部分(26)、第一軸承(21)、第二軸承(22)、第三軸承(23)和一根工字鋼(24),所述第一轉動部分(25)為圓柱,所述第二轉動部分(26)為三角形的鋼板,所述第一轉動部分(25)和所述第二轉動部分(26)分別連接在所述工字鋼(24) —頭的下端面兩側,所述第一軸承(21)安裝在第一轉動部分(25)的底部,所述第二軸承(22)安裝在第一轉動部分(25)的中上部,所述第三軸承(23)安裝在第二轉動部分(26 )的底部,所述第一轉動部分(25 )插入所述基座上的支撐桶(11)內,使所述第一軸承(21)和第二軸承(22 )與所述支撐桶(11)內圓面相切,并使所述第三軸承(23 )正好與所述支撐桶(11)外圓面相切; 所述起重設備(3)可移動地安裝在所述工字鋼(24)上。
2.根據權利要求1所述的用于現場維護風力發(fā)電機的輔助吊裝工具,其特征在于,所述基座(I)還包括第一加強筋(15)、第二加強筋(16)和一塊支撐板(17),所述第一加強筋(15)連接在所述直角連接板(14)的水平部中間與所述支撐桶(11)之間,所述支撐板(17)連接在所述直角連接板(14)垂直部中部外側,該支撐板(17)上端面與所述支撐桶(11)底部連接,下面與所述第二加強筋(16)連接。
3.根據權利要求1所述的用于現場維護風力發(fā)電機的輔助吊裝工具,其特征在于,所述工字鋼(24)的另一頭中間開設有一個限位孔(27)。
4.根據權利要求1所述的用于現場維護風力發(fā)電機的輔助吊裝工具, 其特征在于,所述起重設備(3)包括工字鋼夾持器(31)和電動葫蘆(32)。
專利摘要本實用新型公開了一種用于現場維護風力發(fā)電機的輔助吊裝工具,包括基座、可旋轉懸臂和起重設備。本實用新型解決了要使用大型吊車將風力發(fā)電機從高空機艙吊至地面才能拆卸集電環(huán)罩的問題,實現了在風場高空機艙內直接拆卸集電環(huán)罩,以便更換軸承、集電環(huán)及進行其它內部維修,顯著降低了風力發(fā)電機的維修成本。
文檔編號B66C23/16GK203006789SQ201220474330
公開日2013年6月19日 申請日期2012年9月17日 優(yōu)先權日2012年9月17日
發(fā)明者馮寅, 吳基華, 劉斌, 朱俊華 申請人:上海南洋電機有限公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