亚洲成年人黄色一级片,日本香港三级亚洲三级,黄色成人小视频,国产青草视频,国产一区二区久久精品,91在线免费公开视频,成年轻人网站色直接看

一種對上行控制信息進行編碼的方法和裝置與流程

文檔序號:12067749閱讀:332來源:國知局
一種對上行控制信息進行編碼的方法和裝置與流程

本發(fā)明涉及通信領(lǐng)域,尤其涉及一種對上行控制信息進行編碼的方法和裝置。



背景技術(shù):

在信息論的指引下,信道編碼的理論研究獲得了迅速發(fā)展,人們研究出了許多性能出色的編碼技術(shù),包括分組碼、卷積碼和級聯(lián)碼等,例如,Turbo碼是一種級聯(lián)碼,而RM碼和Polar碼則屬于分組碼,其中Polar碼作為一種接近信道容量的新型編碼技術(shù),受到了廣泛的關(guān)注和研究。Polar碼的編碼基本原理是根據(jù)特定的條件,采用Bhattacharyya參數(shù)或者對稱容量(symmetric capacity)來確定編碼矩陣的行向量(或者列向量)。另外,也可以采用誤碼率來確定相應的編碼矩陣。如此,Polar碼能夠通過編碼矩陣的行向量(或者列向量)的特殊選取,獲得較優(yōu)的性能。在長期演進(Long Term Evolution,LTE)和高級長期演進(Advanced LTE)系統(tǒng)中,通常也采用Turbo碼或RM碼對上行控制信息,例如信道質(zhì)量指示(Channel Quality Indicator,CQI)進行編碼。

現(xiàn)有技術(shù)提供的一種采用RM碼對上行控制信息進行編碼的方法是:LTE系統(tǒng)和LTE-Advanced系統(tǒng)的物理上行控制信道(Physical Uplink Control CHannel,PUCCH)采用編碼矩陣LTE RM(20,A)對CQI進行編碼,其編碼過程為:

其中,Mi,k是編碼矩陣M的第i行第k列元素,編碼矩陣M,其行數(shù)和列數(shù)分別為N和K,編碼器的輸入為CQI信息比特序列a0,a1,a2,a3,...,aA-1,輸出為碼字比特序列b0,b1,b2,b3,...,bB-1,A為CQI信息比特數(shù)目,B為碼字比特數(shù)目,1≤A≤K,B=N。

對于上述現(xiàn)有技術(shù)提供的采用RM碼對上行控制信息進行編碼的方法,LTE和LTE-Advanced系統(tǒng)所采用的編碼矩陣LTE RM(20,A)沒有根據(jù)控制信息(例如CQI)的比特數(shù)目A的變化來合理地確定編碼矩陣的列向量,即無論控制信息的比特數(shù)目A是多大,始終采用同樣的編碼矩陣,如此導致上行控制信息的傳輸性能不優(yōu)以及相應的下行鏈路傳輸效率不高。



技術(shù)實現(xiàn)要素:

本發(fā)明實施例提供一種對上行控制信息進行編碼的方法和裝置,以優(yōu)化上行控制信息的傳輸性能。

本發(fā)明實施例提供一種對上行控制信息進行編碼的方法,所述方法包括:

對預定義的編碼矩陣M的列向量進行移位生成新的編碼矩陣M′;

使用所述新的編碼矩陣M′對上行控制信息進行編碼。

本發(fā)明實施例提供一種對上行控制信息進行編碼的裝置,所述裝置包括:

編碼矩陣生成模塊,用于對預定義的編碼矩陣M的列向量進行移位生成新的編碼矩陣M′;

編碼模塊,用于使用所述新的編碼矩陣M′對上行控制信息進行編碼。

本發(fā)明實施例還提供一種編碼矩陣,所述編碼矩陣為M′,所述編碼矩陣M′由預定義的編碼矩陣M的列向量進行移位生成,所述對預定義的編碼矩陣M的列向量進行移位生成新的編碼矩陣M′包括:

對所述預定義的編碼矩陣M的列向量進行循環(huán)移位,使得所述編碼矩陣M的第k個列向量Mk被所述編碼矩陣M的第f(k)個列向量Mf(k)替換,所述第f(k)個列向量Mf(k)構(gòu)成所述新的編碼矩陣M′的第k個列向量Mk′,所述f(k)=(f0(A)+f1×k)mod K,所述f0(A)為A的整數(shù)函數(shù),所述f1為整數(shù),所述k=0,1,…,K,所述K為所述預定義的編碼矩陣M的列數(shù),所述A為所述上行控制信息的比特數(shù),所述mod為取模運算;或者

所述對預定義的編碼矩陣M的列向量進行移位生成新的編碼矩陣M′包括:

對所述預定義的編碼矩陣M的列向量進行固定移位,使得所述編碼矩陣M的第k個列向量Mk被所述編碼矩陣M的第f(k)個列向量Mf(k)替換,所述第f(k)個列向量Mf(k)構(gòu)成所述新的編碼矩陣M′的第k個列向量M′k,所述f(k)=(f0+f1×k)mod K,所述f0和所述f1為整數(shù),所述k=0,1,…,K,所述K為所述預定義的編碼矩陣M的列數(shù);

所述預定義的編碼矩陣M為

所述編碼矩陣M′為

本發(fā)明實施例還提供一種對上行控制信息進行編碼的方法,所述方法包括:

使用編碼矩陣M′對上行控制信息進行編碼;

其中,所述編碼矩陣M′為

本發(fā)明實施例還提供一種對上行控制信息進行編碼的裝置,所述裝置包括:

編碼器:用于使用編碼矩陣M′對上行控制信息進行編碼;

其中所述編碼矩陣M′為

從上述本發(fā)明實施例可知,由于對上行控制信息進行編碼所采用的編碼矩陣不再是固定的預定義的編碼矩陣,而是采用對預定義的編碼矩陣的列向量進行移位后所生成的新的編碼矩陣。與現(xiàn)有技術(shù)無論控制信息的比特數(shù)目是多大均采用同樣的編碼矩陣來對上行控制信息進行編碼的方法相比,本發(fā)明實施例提供的方法可以根據(jù)上行控制信息來確定相應的編碼矩陣,因此,可以優(yōu)化上行控制信息的傳輸性能,從而提高下行鏈路傳輸?shù)男省?/p>

附圖說明

為了更清楚地說明本發(fā)明實施例的技術(shù)方案,下面將對現(xiàn)有技術(shù)或?qū)嵤├枋鲋兴枰褂玫母綀D作簡單地介紹,顯而易見地,下面描述中的附圖僅僅是本發(fā)明的一些實施例,對于本領(lǐng)域技術(shù)人員來講,還可以如這些附圖獲得其他的附圖。

圖1是本發(fā)明實施例提供的對上行控制信息進行編碼的方法流程示意圖;

圖2是本發(fā)明實施例提供的對上行控制信息進行編碼的裝置結(jié)構(gòu)示意圖;

圖3是本發(fā)明另一實施例提供的對上行控制信息進行編碼的裝置結(jié)構(gòu)示意圖;

圖4是本發(fā)明另一實施例提供的對上行控制信息進行編碼的裝置結(jié)構(gòu)示意圖;

圖5是本發(fā)明另一實施例提供的對上行控制信息進行編碼的裝置結(jié)構(gòu)示意圖;

圖6是本發(fā)明另一實施例提供的對上行控制信息進行編碼的裝置結(jié)構(gòu)示意圖;

圖7是本發(fā)明另一實施例提供的對上行控制信息進行編碼的裝置結(jié)構(gòu)示意圖。

具體實施方式

下面將結(jié)合本發(fā)明實施例中的附圖,對本發(fā)明實施例中的技術(shù)方案進行清楚、完整地描述,顯然,所描述的實施例僅僅是本發(fā)明一部分實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實施例。基于本發(fā)明中的實施例,本領(lǐng)域技術(shù)人員所獲得的所有其他實施例,都屬于本發(fā)明保護的范圍。

請參閱附圖1,是本發(fā)明實施例提供的對上行控制信息進行編碼的方法流程示意圖,主要包括步驟S101和步驟S102,詳細說明如下:

S101,對預定義的編碼矩陣M的列向量進行移位生成新的編碼矩陣M′。

在本發(fā)明實施例中,預定義的編碼矩陣M是在對上行控制信息進行編碼前,按照特定的條件預先定義的編碼矩陣。例如,按照LTE系統(tǒng)碼長為20,A在1和13之間取值這一特定條件,預定義里德-穆勒碼(Reed-Muller code,RM)編碼矩陣RM(20,A),其中,A是上行控制信息,例如,信道質(zhì)量指示(Channel Quality Indicator,CQI)信息比特數(shù)目。與現(xiàn)有技術(shù)始終采用預定義的編碼矩陣對上行控制信息進行編碼不同,在本發(fā)明實施例中,所使用的編碼矩陣是通過對預定義的編碼矩陣的列向量進行移位后生成。

作為對預定義的編碼矩陣M的列向量進行移位生成新的編碼矩陣M′的一個實施例,可以對預定義的編碼矩陣M的列向量進行循環(huán)移位,使得編碼矩陣M的第k個列向量Mk被編碼矩陣M的第f(k)個列向量Mf(k)替換,替換后,編碼矩陣M變成新的編碼矩陣M′,編碼矩陣M的第f(k)個列向量Mf(k)構(gòu)成新的編碼矩陣M′的第k個列向量M′k,即對于新的編碼矩陣M′,M′k=Mf(k),其中,f(k)=(f0(A)+f1×k)mod K,f0(A)為A的整數(shù)函數(shù),f1為整數(shù),k=0,1,…,K-1,K為預定義的編碼矩陣M的列數(shù),而A為上行控制信息的比特數(shù),符號“mod”為取模運算,表示f0(A)+f1×k對K求模。在本實施例中,f0(A)可以為1-A,f1可取為1,即f(k)=(1-A+k)mod K。函數(shù)f(k)也表明了對預定義的編碼矩陣M的列向量進行移位生成新的編碼矩陣M′的過程中,每個列向量向右循環(huán)移位的次數(shù)。例如,Polar(20,A)編碼矩陣M′由LTE RM(20,A)編碼矩陣M的前6個列向量按照采用函數(shù)f(k)=(1-A+k)mod K時的循環(huán)移位而產(chǎn)生,N=20,K=6,每個列向量向右循環(huán)移位的次數(shù)F=A-1。

作為對預定義的編碼矩陣M的列向量進行移位生成新的編碼矩陣M′的另一個實施例,可以對預定義的編碼矩陣M的列向量進行固定移位,使得編碼矩陣M的第k個列向量Mk被編碼矩陣M的第f(k)個列向量Mf(k)替換,替換后,編碼矩陣M變成新的編碼矩陣M′,編碼矩陣M的第f(k)個列向量Mf(k)構(gòu)成新的編碼矩陣M′的第k個列向量M′k,即對于新的編碼矩陣M′,M′k=Mf(k),其中,f(k)=(f0+f1×k)mod K,而f0和f1為整數(shù),k=0,1,…,K-1,K為預定義的編碼矩陣M的列數(shù)。在本實施例中,f0可以取為K,f1可以取為-1,即f(k)=(K-k)mod K。

S102,使用新的編碼矩陣M′對上行控制信息進行編碼。

相應于上述對預定義的編碼矩陣M的列向量進行循環(huán)移位,使得編碼矩陣M的第k個列向量Mk被編碼矩陣M的第f(k)個列向量Mf(k)替換,而f(k)=(f0(A)+f1×k)mod K的實施例,作為本發(fā)明使用新的編碼矩陣M′對上行控制信息進行編碼的一個實施例,可以對上行控制信息,例如,CQI信息的比特序列a0,a1,a2,a3,...,aA-1按照的編碼方式進行編碼,其中,M′i,k為新的編碼矩陣M′的第i行第k列元素,aA-1-k為比特序列a0,a1,a2,a3,...,aA-1中與下標對應的比特,bi為按照的編碼方式對上行控制信息的比特序列a0,a1,a2,a3,...,aA-1進行編碼后所得碼字比特序列b0,b1,b2,b3,...,bB-1中與下標對應的一個碼字,其中,B為碼字比特數(shù)目。

相應于上述對預定義的編碼矩陣M的列向量進行固定移位,使得編碼矩陣M的第k個列向量Mk被編碼矩陣M的第f(k)個列向量Mf(k)替換,而f(k)=(f0+f1×k)mod K的實施例,作為本發(fā)明使用新的編碼矩陣M′對上行控制信息進行編碼的另一實施例,可以對上行控制信息,例如,CQI信息的比特序列a0,a1,a2,a3,...,aA-1按照的編碼方式進行編碼,其中,M′i,k為新的編碼矩陣M′的第i行第k列元素,ak為比特序列a0,a1,a2,a3,...,aA-1中與下標對應的比特,bi為按照的編碼方式對上行控制信的比特序列a0,a1,a2,a3,...,aA-1進行編碼后所得碼字比特序列b0,b1,b2,b3,...,bB-1中的任意一個碼字,其中,B為碼字比特數(shù)目。

作為本發(fā)明一個實施例,附圖1示例的對上行控制信息進行編碼的方法中,對預定義的編碼矩陣M的列向量進行移位生成新的編碼矩陣M′,所述預定義的編碼矩陣M可以是

新的編碼矩陣M′可以是

從上述本發(fā)明實施例提供的對上行控制信息進行編碼的方法可知,由于對上行控制信息進行編碼所采用的編碼矩陣不再是固定的預定義的編碼矩陣,而是采用對預定義的編碼矩陣的列向量進行移位后所生成的新的編碼矩陣。與現(xiàn)有技術(shù)無論控制信息的比特數(shù)目是多大均采用同樣的編碼矩陣來對上行控制信息進行編碼的方法相比,本發(fā)明實施例提供的方法可以根據(jù)上行控制信息來確定相應的編碼矩陣,因此,可以優(yōu)化上行控制信息的傳輸性能,從而提高下行鏈路傳輸?shù)男省?/p>

作為對預定義的編碼矩陣M的列向量進行移位生成新的編碼矩陣M′的一個實施例,還可以是:對所述預定義的編碼矩陣M的列向量進行移位生成中間矩陣R,將所述中間矩陣R按照M′i,k=Rpm(i),k的方式進行行交織處理,得到所述新的編碼矩陣M′,所述Rpm(i),k為所述中間矩陣R第pm(i)行第k列元素,所述M′i,k為所述新的編碼矩陣M′第i行第k列元素,所述pm(i)為進行交織處理時的交織向量pm的第i個元素,所述i=0,1,…,B-1,所述B為對上行控制信息進行編碼后所得碼字比特序列的碼字比特數(shù)目,其中,對預定義的編碼矩陣M的列向量進行移位生成中間矩陣R可以采用前述實施例提供的對預定義的編碼矩陣M的列向量進行循環(huán)移位或者對預定義的編碼矩陣M的列向量進行固定移位得到中間矩陣R。

例如,以對預定義的編碼矩陣M的列向量進行循環(huán)移位為例,生成中間矩陣R的過程是:使得編碼矩陣M的第k個列向量Mk被編碼矩陣M的第f(k)個列向量Mf(k)替換,替換后,編碼矩陣M變成中間矩陣R,編碼矩陣M的第f(k)個列向量Mf(k)構(gòu)成中間矩陣R的第k個列向量Rk,即對于中間矩陣R,Rk=Mf(k),其中,f(k)=(f0(A)+f1×k)mod K,f0(A)為A的整數(shù)函數(shù),f1為整數(shù),k=0,1,…,K,K為預定義的編碼矩陣M的列數(shù),而A為上行控制信息的比特數(shù),符號“mod”為取模運算,表示f0(A)+f1×k對K求模。在本實施例中,f0(A)可以為1-A,f1可取為1,即f(k)=(1-A+k)mod K。函數(shù)f(k)也表明了對預定義的編碼矩陣M的列向量進行移位生成中間矩陣R的過程中,每個列向量向右循環(huán)移位的次數(shù)。例如,Polar(20,A)中間矩陣R由LTE RM(20,A)編碼矩陣M的前6個列向量按照采用函數(shù)f(k)=(1-A+k)mod K時的循環(huán)移位而產(chǎn)生,N=20,K=6,每個列向量向右循環(huán)移位的次數(shù)F=A-1。又如,以對預定義的編碼矩陣M的列向量進行固定移位為例,生成中間矩陣R的過程是:使得編碼矩陣M的第k個列向量Mk被編碼矩陣M的第f(k)個列向量Mf(k)替換,替換后,編碼矩陣M變成中間矩陣R,編碼矩陣M的第f(k)個列向量Mf(k)構(gòu)成中間矩陣R的第k個列向量M′k,即對于中間矩陣R,Rk=Mf(k),其中,f(k)=(f0+f1×k)mod K,而f0和f1為整數(shù),k=0,1,…,K,K為預定義的編碼矩陣M的列數(shù)。在本實施例中,f0可以取為K,f1可以取為-1,即f(k)=(K-k)mod K。

在上述將中間矩陣R按照M′i,k=Rpm(i),k的方式進行行交織處理,得到新的編碼矩陣M′的實施例中,預定義的編碼矩陣M可以是

中間矩陣R可以是交織向量pm可以是

[1 11 6 16 2 12 7 17 3 13 8 18 4 14 9 19 5 15 10 20],

新的編碼矩陣M′可以是

請參閱附圖2,是本發(fā)明實施例提供的對上行控制信息進行編碼的裝置結(jié)構(gòu)示意圖。為了便于說明,僅僅示出了與本發(fā)明實施例相關(guān)的部分。附圖2示例的對上行控制信息進行編碼的裝置包括編碼矩陣生成模塊201和編碼模塊202,其中:

編碼矩陣生成模塊201,用于對預定義的編碼矩陣M的列向量進行移位生成新的編碼矩陣M′;

編碼模塊202,用于使用所述新的編碼矩陣M′對上行控制信息進行編碼。

需要說明的是,以上對上行控制信息進行編碼的裝置的實施方式中,各功能模塊的劃分僅是舉例說明,實際應用中可以根據(jù)需要,例如相應硬件的配置要求或者軟件的實現(xiàn)的便利考慮,而將上述功能分配由不同的功能模塊完成,即將所述對上行控制信息進行編碼的裝置的內(nèi)部結(jié)構(gòu)劃分成不同的功能模塊,以完成以上描述的全部或者部分功能。而且,實際應用中,本實施例中的相應的功能模塊可以是由相應的硬件實現(xiàn),也可以由相應的硬件執(zhí)行相應的軟件完成,例如,前述的編碼矩陣生成模塊,可以是對預定義的編碼矩陣M的列向量進行移位生成新的編碼矩陣M′的硬件,例如編碼矩陣生成器,也可以是能夠執(zhí)行相應計算機程序從而完成前述功能的一般處理器或者其他硬件設(shè)備;再如前述的編碼模塊,可以是具有執(zhí)行前述使用所述新的編碼矩陣M′對上行控制信息進行編碼功能的硬件,例如編碼器,也可以是能夠執(zhí)行相應計算機程序從而完成前述功能的一般處理器或者其他硬件設(shè)備(本說明書提供的各個實施例都可應用上述描述原則)。

附圖2示例的編碼矩陣生成模塊201可以包括循環(huán)移位單元301,如附圖3所示本發(fā)明另一實施例提供的對上行控制信息進行編碼的裝置。循環(huán)移位單元301用于對所述預定義的編碼矩陣M的列向量進行循環(huán)移位,使得所述編碼矩陣M的第k個列向量Mk被所述編碼矩陣M的第f(k)個列向量Mf(k)替換,所述第f(k)個列向量Mf(k)構(gòu)成所述新的編碼矩陣M′的第k個列向量M′k,所述f(k)=(f0(A)+f1×k)mod K,所述f0(A)為A的整數(shù)函數(shù),所述f1為整數(shù),所述k=0,1,…,K-1,所述K為所述預定義的編碼矩陣M的列數(shù),所述A為所述上行控制信息的比特數(shù),所述mod為取模運算。

附圖3示例的編碼模塊202可以包括第一編碼單元401,如附圖4所示本發(fā)明另一實施例提供的對上行控制信息進行編碼的裝置。第一編碼單元401用于對所述上行控制信息的比特序列a0,a1,a2,a3,...,aA-1按照的編碼方式進行編碼,所述M′i,k為所述新的編碼矩陣M′的第i行第k列元素,所述aA-1-k為所述比特序列a0,a1,a2,a3,...,aA-1中與下標對應的比特,所述bi為編碼后所得碼字比特序列b0,b1,b2,b3,...,bB-1中的任意一個碼字,所述B為碼字比特數(shù)目。

附圖2示例的編碼矩陣生成模塊201可以包括固定移位單元501,如附圖5所示本發(fā)明另一實施例提供的對上行控制信息進行編碼的裝置。固定移位單元501用于對所述預定義的編碼矩陣M的列向量進行固定移位,使得所述編碼矩陣M的第k個列向量Mk被所述編碼矩陣M的第f(k)個列向量Mf(k)替換,所述第f(k)個列向量Mf(k)構(gòu)成所述新的編碼矩陣M′的第k個列向量M′k,所述f(k)=(f0+f1×k)mod K,所述f0和所述f1為整數(shù),所述k=0,1,…,K-1,所述K為所述預定義的編碼矩陣M的列數(shù)。

附圖5示例的編碼模塊202可以包括第二編碼單元601,如附圖6所示本發(fā)明另一實施例提供的對上行控制信息進行編碼的裝置。第二編碼單元601用于對所述上行控制信息的比特序列a0,a1,a2,a3,...,aA-1按照的編碼方式進行編碼,所述M′i,k為所述新的編碼矩陣M′的第i行第k列元素,所述ak為所述比特序列a0,a1,a2,a3,...,aA-1中與下標對應的比特,所述bi為編碼后所得碼字比特序列b0,b1,b2,b3,...,bB-1中與下標對應的一個碼字,所述B為碼字比特數(shù)目。

作為本發(fā)明一個實施例,附圖2至附圖6示例的對上行控制信息進行編碼的裝置中,所述預定義的編碼矩陣M可以是

新的編碼矩陣M′可以是

附圖2示例的編碼模塊202可以包括移位單元701和交織單元702,如附圖7所示本發(fā)明另一實施例提供的對上行控制信息進行編碼的裝置,其中:

移位單元701,用于對所述預定義的編碼矩陣M的列向量進行移位生成中間矩陣R,具體地,移位單元701可以使用附圖3示例的循環(huán)移位單元301或者附圖5示例的固定移位單元501實現(xiàn),即,移位單元701可以對預定義的編碼矩陣M的列向量進行循環(huán)移位,使得編碼矩陣M的第k個列向量Mk被編碼矩陣M的第f(k)個列向量Mf(k)替換,替換后,編碼矩陣M變成中間矩陣R,編碼矩陣M的第f(k)個列向量Mf(k)構(gòu)成中間矩陣R的第k個列向量Rk,即對于中間矩陣R,Rk=Mf(k),其中,f(k)=(f0(A)+f1×k)mod K,f0(A)為A的整數(shù)函數(shù),f1為整數(shù),k=0,1,…,K-1,K為預定義的編碼矩陣M的列數(shù),而A為上行控制信息的比特數(shù),符號“mod”為取模運算,表示f0(A)+f1×k對K求模。在本實施例中,f0(A)可以為1-A,f1可取為1,即f(k)=(1-A+k)mod K。函數(shù)f(k)也表明了對預定義的編碼矩陣M的列向量進行移位生成中間矩陣R的過程中,每個列向量向右循環(huán)移位的次數(shù)。例如,Polar(20,A)中間矩陣R由LTE RM(20,A)編碼矩陣M的前6個列向量按照采用函數(shù)f(k)=(1-A+k)mod K時的循環(huán)移位而產(chǎn)生,N=20,K=6,每個列向量向右循環(huán)移位的次數(shù)F=A-1,或者,移位單元701可以對預定義的編碼矩陣M的列向量進行固定移位,使得編碼矩陣M的第k個列向量Mk被編碼矩陣M的第f(k)個列向量Mf(k)替換,替換后,編碼矩陣M變成中間矩陣R,編碼矩陣M的第f(k)個列向量Mf(k)構(gòu)成中間矩陣R的第k個列向量M′k,即對于中間矩陣R,Rk=Mf(k),其中,f(k)=(f0+f1×k)mod K,而f0和f1為整數(shù),k=0,1,…,K-1,K為預定義的編碼矩陣M的列數(shù)。在本實施例中,f0可以取為K,f1可以取為-1,即f(k)=(K-k)mod K。

交織單元702,用于將所述中間矩陣R按照M′i,k=Rpm(i),k的方式進行行交織處理,得到所述新的編碼矩陣M′,所述Rpm(i),k為所述中間矩陣R第pm(i)行第k列元素,所述M′i,k為所述新的編碼矩陣M′第i行第k列元素,所述pm(i)為進行交織處理時的交織向量pm的第i個元素,所述i=0,1,…,B-1,所述B為對上行控制信息進行編碼后所得碼字比特序列的碼字比特數(shù)目。

具體地,附圖7示例的對上行控制信息進行編碼的裝置中,預定義的編碼矩陣M可以是

中間矩陣R可以是交織向量pm可以是[1 11 6 16 2 12 7 17 3 13 8 18 4 14 9 19 5 15 10 20],新的編

碼矩陣M′可以是

本發(fā)明實施例還提供一種編碼矩陣,所述編碼矩陣為M′,所述編碼矩陣M′可以由預定義的編碼矩陣M的列向量進行附圖1示例的移位方法生成,即對預定義的編碼矩陣M的列向量進行循環(huán)移位,使得所述編碼矩陣M的第k個列向量Mk被所述編碼矩陣M的第f(k)個列向量Mf(k)替換,所述第f(k)個列向量Mf(k)構(gòu)成所述新的編碼矩陣M′的第k個列向量M′k,所述f(k)=(f0(A)+f1×k)mod K,所述f0(A)為A的整數(shù)函數(shù),所述f1為整數(shù),所述k=0,1,…,K-1,所述K為所述預定義的編碼矩陣M的列數(shù),所述A為所述上行控制信息的比特數(shù),所述mod為取模運算,或者,對預定義的編碼矩陣M的列向量進行固定移位,使得所述編碼矩陣M的第k個列向量Mk被所述編碼矩陣M的第f(k)個列向量Mf(k)替換,所述第f(k)個列向量Mf(k)構(gòu)成所述新的編碼矩陣M′的第k個列向量M′k,所述f(k)=(f0+f1×k)mod K,所述f0和所述f1為整數(shù),所述k=0,1,…,K-1,所述K為所述預定義的編碼矩陣M的列數(shù),其中,所述預定義的編碼矩陣M可以是

所述編碼矩陣M′可以是

需要說明的是,上述裝置各模塊/單元之間的信息交互、執(zhí)行過程等內(nèi)容,由于與本發(fā)明方法實施例基于同一構(gòu)思,其帶來的技術(shù)效果與本發(fā)明方法實施例相同,具體內(nèi)容可參見本發(fā)明方法實施例中的敘述,此處不再贅述。

本領(lǐng)域普通技術(shù)人員可以理解上述實施例的各種方法中的全部或部分步驟是可以通過程序來指令相關(guān)的硬件來完成,比如以下各種方法的一種或多種或全部:

對預定義的編碼矩陣M的列向量進行移位生成新的編碼矩陣M′;

使用所述新的編碼矩陣M′對上行控制信息進行編碼。

本領(lǐng)域普通技術(shù)人員可以理解上述實施例的各種方法中的全部或部分步驟是可以通過程序來指令相關(guān)的硬件來完成,該程序可以存儲于一計算機可讀存儲介質(zhì)中,存儲介質(zhì)可以包括:只讀存儲器(ROM,Read Only Memory)、隨機存取存儲器(RAM,Random Access Memory)、磁盤或光盤等。

以上對本發(fā)明實施例提供的一種對上行控制信息進行編碼的方法和裝置進行了詳細介紹,本文中應用了具體個例對本發(fā)明的原理及實施方式進行了闡述,以上實施例的說明只是用于幫助理解本發(fā)明的方法及其核心思想;同時,對于本領(lǐng)域的一般技術(shù)人員,依據(jù)本發(fā)明的思想,在具體實施方式及應用范圍上均會有改變之處,綜上所述,本說明書內(nèi)容不應理解為對本發(fā)明的限制。

當前第1頁1 2 3 
網(wǎng)友詢問留言 已有0條留言
  • 還沒有人留言評論。精彩留言會獲得點贊!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