亚洲成年人黄色一级片,日本香港三级亚洲三级,黄色成人小视频,国产青草视频,国产一区二区久久精品,91在线免费公开视频,成年轻人网站色直接看

一種信道狀態(tài)信息反饋和接收方法、裝置與流程

文檔序號:12889803閱讀:224來源:國知局
一種信道狀態(tài)信息反饋和接收方法、裝置與流程

本發(fā)明涉及通信技術領域,特別涉及一種信道狀態(tài)信息反饋和接收方法、裝置。



背景技術:

多天線系統(tǒng)中,基站(enb)側需要可靠的(channelstateinformation,簡稱csi)信道信息進行數(shù)據(jù)調度、信令傳輸?shù)忍幚怼si是由用戶設備(ue)通過下行導頻信號測量得到的,并通過反饋方式通知給enb。假設一個多輸入多輸出(multipleinputmultipleoutput,簡稱mimo)系統(tǒng)中包括nt個傳輸天線和nr個接收天線,則mimo信號為nt×nr的復數(shù)矩陣。在實際通信系統(tǒng)中,ue并不反饋nt×nr個復數(shù)信息給enb側來實現(xiàn)csi反饋。mimo反饋賦形技術大多數(shù)基于隱式(implicit)反饋方案,系統(tǒng)預先定義一組可能的預編碼矩陣(precodingmatrix,也稱為賦形矩陣),稱為碼本(codebook),ue從codebook中選擇最佳的賦形矩陣并反饋其索引,即預編碼矩陣指示(precodingmatrixindicator,簡稱pmi),并同時反饋在使用該pmi對應的賦形矩陣進行賦形時接收到的信道質量指示(channelqualityindicator,簡稱cqi)。

可選的,ue也可以反饋秩指示(rankindication,簡稱ri)用于通知enb可以接收數(shù)據(jù)流數(shù)的信息。例如,ue反饋ri值為r,pmi值為k,代表ue建議enb使用rank-r的codebook中的第k個賦形矩陣進行賦形,rank-r的codebook包括一組維度為nt×r的賦形矩陣。

現(xiàn)有的mimo反饋方案(feedback)基于閉環(huán)(closed-loop)設計,針對每一個反饋的時頻資源,比如子帶(subband),包含一組物理資源塊對(prbpairs;physicalresourceblock,簡稱prb),ue反饋最佳的pmi/cqi/ri。 closed-loopfeedback中假設系統(tǒng)信道較為穩(wěn)定,這樣在子幀n(subframen)反饋的信道,可以在k個subframe之后enb進行實際數(shù)據(jù)發(fā)送的時刻較好的反映子幀n+k的信道信息。如果subframen的信道h(n)和subframen+k的信道h(n+k)相差不大,則closed-loopmimo的性能較為理想。但是在現(xiàn)實系統(tǒng)中,這個假設不一定成立,導致mimo性能有很大下降。例如,信道變化快慢和ue移動速度相關,當ue速度較大時(比如在汽車、或高速鐵路上),信道在每個子幀變化都很大,導致h(n)和h(n+k)相關性下降。又如,ue測量下行信道,反饋csi,enb使用該csi進行調度傳輸存在一定的延時,總共為k個子幀,長期演進(longtermevolution,簡稱lte)系統(tǒng)中每個子幀為1ms,所以總共延時為kms。當k較大時候,closed-loopmimo系統(tǒng)性能下降明顯。

綜上所述,現(xiàn)有mimo反饋方案在ue速度較大時,可靠性不高,并且反饋時刻和數(shù)據(jù)傳輸時刻之間存在時延,從而導致mimo系統(tǒng)性能下降。



技術實現(xiàn)要素:

本發(fā)明實施例提供了一種信道狀態(tài)信息反饋和數(shù)據(jù)傳輸方法、裝置,用于解決現(xiàn)有mimo反饋方案在ue速度較大時,可靠性不高,并且反饋時刻和數(shù)據(jù)傳輸時刻之間存在時延,從而導致mimo系統(tǒng)性能下降的問題。

第一方面,一種信道狀態(tài)信息反饋方法,包括:

終端根據(jù)確定的賦形模式,使用所述賦形模式對應的預編碼矩陣組中的不同預編碼矩陣,在至少一個時頻資源中的預編碼單元上進行賦形,其中,所述時頻資源被劃分為i個預編碼單元,所述賦形模式對應一個預編碼矩陣組,所述賦形模式表征時頻資源中的i個預編碼單元與賦形模式對應的預編碼矩陣組中的預編碼矩陣之間的映射關系,i為大于1的整數(shù);

所述終端對賦形后的時頻資源進行信道測量,得到所述時頻資源對應的信道質量指示cqi;

所述終端反饋所述時頻資源對應的cqi。

一種可能的實現(xiàn)方式中,若賦形模式的個數(shù)n大于1,所述終端反饋所述時頻資源對應的cqi,還包括:

所述終端反饋所述賦形模式的索引信息。

一種可能的實現(xiàn)方式中,所述i個預編碼單元為所述時頻資源在時域上劃分得到的;或者

所述i個預編碼單元為所述時頻資源在頻域上劃分得到的;或者

所述i個預編碼單元為所述時頻資源在時域和頻域上聯(lián)合劃分得到的。

一種可能的實現(xiàn)方式中,所述i個預編碼單位中的每個預編碼單元包括至少一個正交頻分復用ofdm符號、或者至少一個物理資源塊prb;或者

所述i個預編碼單位中的每個預編碼單元包括至少一個子載波、或者至少一個prb對prbpair;或者

所述i個預編碼單位中的每個預編碼單元包括至少一個資源粒re。

一種可能的實現(xiàn)方式中,所述i個預編碼單位中的每個預編碼單元包括一組子載波,其中,每個子載波包括至少一個解調參考信號dmrs符號。

一種可能的實現(xiàn)方式中,賦形模式的個數(shù)n,n個賦形模式,每個賦形模式對應的預編碼矩陣組包含的預編碼矩陣中的至少一項信息為預先約定的、或者通過半靜態(tài)信令或動態(tài)信令獲取到的;或者所述至少一項信息與除所述至少一項信息之外的系統(tǒng)參數(shù)之間存在設定的對應關系;

至少一個時頻資源中的預編碼單元的個數(shù)i為預先約定的、或者通過半靜態(tài)信令或動態(tài)信令獲取到的;或者時頻資源中的預編碼單元的個數(shù)i與除預編碼單元的個數(shù)之外的系統(tǒng)參數(shù)之間存在設定的對應關系。

一種可能的實現(xiàn)方式中,所述賦形模式指示在時域上,使用所述賦形模式對應的預編碼矩陣組中的不同預編碼矩陣,在至少一個時頻資源中的i個預編碼單元上進行賦形;或者

所述賦形模式指示在頻域上,使用所述賦形模式對應的預編碼矩陣組中的 不同預編碼矩陣,在所述i個預編碼單元上進行賦形;或者

所述賦形模式指示按照先時域后頻域的順序,使用所述賦形模式對應的預編碼矩陣組中的不同預編碼矩陣,在所述i個預編碼單元上進行賦形;或者

所述賦形模式指示按照先頻域后時域的順序,使用所述賦形模式對應的預編碼矩陣組中的不同預編碼矩陣,在所述i個預編碼單元上進行賦形。

一種可能的實現(xiàn)方式中,所述賦形模式對應的預編碼矩陣組中的預編碼矩陣是根據(jù)第一碼本中的第一預編碼矩陣和第二碼本中的第二預編碼矩陣通過函數(shù)運算得到的;

所述賦形模式指示使用相同的第一預編碼矩陣和不同的第二預編碼矩陣,分別在所述i個預編碼單元上進行賦形;或者

所述賦形模式指示使用不同的第一預編碼矩陣和不同的第二預編碼矩陣,分別在所述i個預編碼單元上進行賦形。

一種可能的實現(xiàn)方式中,若所述賦形模式指示使用相同的第一預編碼矩陣和不同的第二預編碼矩陣,分別在所述i個預編碼單元上進行賦形,所述終端根據(jù)所述賦形模式,使用所述賦形模式對應的預編碼矩陣組中的不同預編碼矩陣,在至少一個時頻資源中的i個預編碼單元上進行賦形,包括:對于所述第一碼本中的每個第一預編碼矩陣,所述終端使用所述第一預編碼矩陣和不同的第二預編碼矩陣,分別在所述i個預編碼單元上進行賦形;

所述終端對賦形后的時頻資源進行信道測量,確定出所述時頻資源對應的信道質量指示cqi,包括:對于所述第一碼本中的每個第一預編碼矩陣,所述終端對賦形后的時頻資源進行信道測量,確定出所述時頻資源對應的m個cqi,m為所述第一碼本中第一預編碼矩陣的數(shù)量;從所述m個cqi中選擇一個cqi確定為所述時頻資源對應的cqi;

所述終端反饋所述時頻資源對應的cqi,還包括:所述終端反饋所選擇的cqi對應的第一預編碼矩陣的索引信息。

第二方面,一種信道狀態(tài)信息接收方法,包括:

基站接收到至少一個時頻資源對應的信道質量指示cqi;

所述基站確定出終端信道測量時在所述時頻資源中的i個預編碼單元賦形所使用的賦形模式,其中,所述時頻資源被劃分為i個預編碼單元,所述賦形模式對應一個預編碼矩陣組,所述賦形模式表征時頻資源中的i個預編碼單元與賦形模式對應的預編碼矩陣組中的預編碼矩陣之間的映射關系,i為大于1的整數(shù)。

一種可能的實現(xiàn)方式中,所述i個預編碼單元為所述時頻資源在時域上劃分得到的;或者

所述i個預編碼單元為所述時頻資源在頻域上劃分得到的;或者

所述i個預編碼單元為所述時頻資源在時域和頻域上聯(lián)合劃分得到的。

一種可能的實現(xiàn)方式中,所述i個預編碼單位中的每個預編碼單元包括至少一個正交頻分復用ofdm符號、或者至少一個物理資源塊prb;或者

所述i個預編碼單位中的每個預編碼單元包括至少一個子載波、或者至少一個prb對prbpair;或者

所述i個預編碼單位中的每個預編碼單元包括至少一個資源粒re。

一種可能的實現(xiàn)方式中,所述i個預編碼單位中的每個預編碼單元包括一組子載波,其中,每個子載波包括至少一個解調參考信號dmrs符號。

一種可能的實現(xiàn)方式中,所述賦形模式的個數(shù)n,n個賦形模式,每個賦形模式對應的預編碼矩陣組包含的預編碼矩陣中的至少一項信息為預先約定的、或者由所述基站確定后通過半靜態(tài)信令或動態(tài)信令通知的;或者所述至少一項信息與除所述至少一項信息之外的系統(tǒng)參數(shù)之間存在設定的對應關系;

至少一個時頻資源中的預編碼單元的個數(shù)i為預先約定的、或者由所述基站確定后通過半靜態(tài)信令或動態(tài)信令通知的;或者時頻資源中的預編碼單元的個數(shù)i與除預編碼單元的個數(shù)之外的系統(tǒng)參數(shù)之間存在設定的對應關系。

一種可能的實現(xiàn)方式中,所述基站接收到至少一個時頻資源對應的cqi,還包括:所述基站接收到用于表示終端信道測量時在所述時頻資源中的i個預 編碼單元賦形所使用的賦形模式的索引信息;

所述基站確定出終端信道測量時在所述時頻資源中的i個預編碼單元賦形所使用的賦形模式,包括:所述基站根據(jù)所述索引信息,確定出終端信道測量時在所述時頻資源中的i個預編碼單元賦形所使用的賦形模式。

一種可能的實現(xiàn)方式中,所述賦形模式指示在時域上,使用所述賦形模式對應的預編碼矩陣組中的不同預編碼矩陣,在至少一個時頻資源中的i個預編碼單元上進行賦形;或者

所述賦形模式指示在頻域上,使用所述賦形模式對應的預編碼矩陣組中的不同預編碼矩陣,在所述i個預編碼單元上進行賦形;或者

所述賦形模式指示按照先時域后頻域的順序,使用所述賦形模式對應的預編碼矩陣組中的不同預編碼矩陣,在所述i個預編碼單元上進行賦形;或者

所述賦形模式指示按照先頻域后時域的順序,使用所述賦形模式對應的預編碼矩陣組中的不同預編碼矩陣,在所述i個預編碼單元上進行賦形。

一種可能的實現(xiàn)方式中,所述賦形模式指示使用相同的第一預編碼矩陣和不同的第二預編碼矩陣,分別在所述i個預編碼單元上進行賦形;或者

所述賦形模式指示使用不同的第一預編碼矩陣和不同的第二預編碼矩陣,分別在所述i個預編碼單元上進行賦形。

一種可能的實現(xiàn)方式中,所述基站接收到至少一個時頻資源對應的cqi,還包括:所述基站接收到第一預編碼矩陣的索引信息;

所述基站確定出終端信道測量時在所述時頻資源中的i個預編碼單元賦形所使用的賦形模式,包括:所述基站根據(jù)接收到的第一預編碼矩陣的索引信息,確定出終端信道測量時在所述時頻資源中的i個預編碼單元賦形所使用的賦形模式。

第三方面,提供了一種計算機可讀存儲介質,其中存儲有可執(zhí)行的程序代碼,該程序代碼用以實現(xiàn)第一方面所述的方法。

第四方面,提供了一種計算機可讀存儲介質,其中存儲有可執(zhí)行的程序代 碼,該程序代碼用以實現(xiàn)第二方面所述的方法。

第五方面,一種信道狀態(tài)信息反饋裝置,包括:

賦形模塊,用于根據(jù)確定的賦形模式,使用所述賦形模式對應的預編碼矩陣組中的不同預編碼矩陣,在至少一個時頻資源中的預編碼單元上進行賦形,其中,所述時頻資源被劃分為i個預編碼單元,所述賦形模式對應一個預編碼矩陣組,所述賦形模式表征時頻資源中的i個預編碼單元與賦形模式對應的預編碼矩陣組中的預編碼矩陣之間的映射關系,i為大于1的整數(shù);

測量反饋模塊,用于對賦形后的時頻資源進行信道測量,得到所述時頻資源對應的信道質量指示cqi,并反饋所述時頻資源對應的cqi。

一種可能的實現(xiàn)方式中,若賦形模式的個數(shù)n大于1,所述反饋模塊還用于:反饋所述賦形模式的索引信息。

一種可能的實現(xiàn)方式中,賦形模式的個數(shù)n,n個賦形模式,每個賦形模式對應的預編碼矩陣組包含的預編碼矩陣中的至少一項信息為預先約定的、或者通過半靜態(tài)信令或動態(tài)信令獲取到的;或者所述至少一項信息與除所述至少一項信息之外的系統(tǒng)參數(shù)之間存在設定的對應關系;

至少一個時頻資源中的預編碼單元的個數(shù)i為預先約定的、或者通過半靜態(tài)信令或動態(tài)信令獲取到的;或者時頻資源中的預編碼單元的個數(shù)i與除預編碼單元的個數(shù)之外的系統(tǒng)參數(shù)之間存在設定的對應關系。

一種可能的實現(xiàn)方式中,所述賦形模式指示在時域上,使用所述賦形模式對應的預編碼矩陣組中的不同預編碼矩陣,在至少一個時頻資源中的i個預編碼單元上進行賦形;或者

所述賦形模式指示在頻域上,使用所述賦形模式對應的預編碼矩陣組中的不同預編碼矩陣,在所述i個預編碼單元上進行賦形;或者

所述賦形模式指示按照先時域后頻域的順序,使用所述賦形模式對應的預編碼矩陣組中的不同預編碼矩陣,在所述i個預編碼單元上進行賦形;或者

所述賦形模式指示按照先頻域后時域的順序,使用所述賦形模式對應的預 編碼矩陣組中的不同預編碼矩陣,在所述i個預編碼單元上進行賦形。

一種可能的實現(xiàn)方式中,所述賦形模式對應的預編碼矩陣組中的預編碼矩陣是根據(jù)第一碼本中的第一預編碼矩陣和第二碼本中的第二預編碼矩陣通過函數(shù)運算得到的;

所述賦形模式指示使用相同的第一預編碼矩陣和不同的第二預編碼矩陣,分別在所述i個預編碼單元上進行賦形;或者

所述賦形模式指示使用不同的第一預編碼矩陣和不同的第二預編碼矩陣,分別在所述i個預編碼單元上進行賦形。

一種可能的實現(xiàn)方式中,若所述賦形模式指示使用相同的第一預編碼矩陣和不同的第二預編碼矩陣,分別在所述i個預編碼單元上進行賦形,

所述賦形模塊具體用于:對于所述第一碼本中的每個第一預編碼矩陣,使用所述第一預編碼矩陣和不同的第二預編碼矩陣,分別在所述i個預編碼單元上進行賦形;

測量模塊具體用于:對于所述第一碼本中的每個第一預編碼矩陣,對賦形后的時頻資源進行信道測量,確定出所述時頻資源對應的m個cqi,m為所述第一碼本中第一預編碼矩陣的數(shù)量;從所述m個cqi中選擇一個cqi確定為所述時頻資源對應的cqi;

所述反饋模塊還用于:反饋所選擇的cqi對應的第一預編碼矩陣的索引信息。

第六方面,一種信道狀態(tài)信息接收裝置,包括:

接收模塊,用于接收到至少一個時頻資源對應的信道質量指示cqi;

確定模塊,用于確定出終端信道測量時在所述時頻資源中的i個預編碼單元賦形所使用的賦形模式,其中,所述時頻資源被劃分為i個預編碼單元,所述賦形模式對應一個預編碼矩陣組,所述賦形模式表征時頻資源中的i個預編碼單元與賦形模式對應的預編碼矩陣組中的預編碼矩陣之間的映射關系,i為大于1的整數(shù)。

一種可能的實現(xiàn)方式中,賦形模式的個數(shù)n,n個賦形模式,每個賦形模式對應的預編碼矩陣組包含的預編碼矩陣中的至少一項信息為預先約定的、或者由所述確定模塊確定并通過半靜態(tài)信令或動態(tài)信令通知的;或者所述至少一項信息與除所述至少一項信息之外的系統(tǒng)參數(shù)之間存在設定的對應關系;

至少一個時頻資源中的預編碼單元的個數(shù)i為預先約定的、或者由所述確定模塊確定并通過半靜態(tài)信令或動態(tài)信令通知的;或者時頻資源中的預編碼單元的個數(shù)i與除預編碼單元的個數(shù)之外的系統(tǒng)參數(shù)之間存在設定的對應關系。

一種可能的實現(xiàn)方式中,所述接收模塊還用于:接收到用于表示終端信道測量時在所述時頻資源中的i個預編碼單元賦形所使用的賦形模式的索引信息;

所述確定模塊具體用于:根據(jù)所述索引信息,確定出終端信道測量時在所述時頻資源中的i個預編碼單元賦形所使用的賦形模式。

一種可能的實現(xiàn)方式中,所述賦形模式指示在時域上,使用所述賦形模式對應的預編碼矩陣組中的不同預編碼矩陣,在至少一個時頻資源中的i個預編碼單元上進行賦形;或者

所述賦形模式指示在頻域上,使用所述賦形模式對應的預編碼矩陣組中的不同預編碼矩陣,在所述i個預編碼單元上進行賦形;或者

所述賦形模式指示按照先時域后頻域的順序,使用所述賦形模式對應的預編碼矩陣組中的不同預編碼矩陣,在所述i個預編碼單元上進行賦形;或者

所述賦形模式指示按照先頻域后時域的順序,使用所述賦形模式對應的預編碼矩陣組中的不同預編碼矩陣,在所述i個預編碼單元上進行賦形。

一種可能的實現(xiàn)方式中,所述賦形模式指示使用相同的第一預編碼矩陣和不同的第二預編碼矩陣,分別在所述i個預編碼單元上進行賦形;或者

所述賦形模式指示使用不同的第一預編碼矩陣和不同的第二預編碼矩陣,分別在所述i個預編碼單元上進行賦形。

一種可能的實現(xiàn)方式中,所述接收模塊還用于:接收到第一預編碼矩陣的 索引信息;

所述確定模塊具體用于:根據(jù)接收到的第一預編碼矩陣的索引信息,確定出終端信道測量時在所述時頻資源中的i個預編碼單元賦形所使用的賦形模式。

第七方面,提供了一種終端,包括:收發(fā)機、以及與該收發(fā)機連接的至少一個處理器,其中:

處理器,用于讀取存儲器中的程序,執(zhí)行下列過程:

根據(jù)確定的賦形模式,使用所述賦形模式對應的預編碼矩陣組中的不同預編碼矩陣,在至少一個時頻資源中的預編碼單元上進行賦形,其中,所述時頻資源被劃分為i個預編碼單元,所述賦形模式對應一個預編碼矩陣組,所述賦形模式表征時頻資源中的i個預編碼單元與賦形模式對應的預編碼矩陣組中的預編碼矩陣之間的映射關系,i為大于1的整數(shù);對賦形后的時頻資源進行信道測量,得到所述時頻資源對應的信道質量指示cqi;控制所述收發(fā)機反饋所述時頻資源對應的cqi;

收發(fā)機,用于在所述處理器的控制下接收和發(fā)送數(shù)據(jù)。

一種可能的實現(xiàn)方式中,若賦形模式的個數(shù)n大于1,所述處理器讀取所述存儲器中的程序,還執(zhí)行:反饋所述賦形模式的索引信息。

一種可能的實現(xiàn)方式中,若所述賦形模式指示使用相同的第一預編碼矩陣和不同的第二預編碼矩陣,分別在所述i個預編碼單元上進行賦形,

所述處理器讀取所述存儲器中的程序,具體執(zhí)行:對于所述第一碼本中的每個第一預編碼矩陣,使用所述第一預編碼矩陣和不同的第二預編碼矩陣,分別在所述i個預編碼單元上進行賦形;對于所述第一碼本中的每個第一預編碼矩陣,對賦形后的時頻資源進行信道測量,確定出所述時頻資源對應的m個cqi,m為所述第一碼本中第一預編碼矩陣的數(shù)量;從所述m個cqi中選擇一個cqi確定為所述時頻資源對應的cqi;控制所述收發(fā)機反饋所選擇的cqi對應的第一預編碼矩陣的索引信息。

第八方面,提供了一種基站,包括:收發(fā)機、以及與該收發(fā)機連接的至少一個處理器,其中:

處理器,用于讀取存儲器中的程序,執(zhí)行下列過程:

通過所述收發(fā)機接收到至少一個時頻資源對應的信道質量指示cqi;確定出終端信道測量時在所述時頻資源中的i個預編碼單元賦形所使用的賦形模式,其中,所述時頻資源被劃分為i個預編碼單元,所述賦形模式對應一個預編碼矩陣組,所述賦形模式表征時頻資源中的i個預編碼單元與賦形模式對應的預編碼矩陣組中的預編碼矩陣之間的映射關系,i為大于1的整數(shù);

所述收發(fā)機,用于在所述處理器的控制下接收和發(fā)送數(shù)據(jù)。

一種可能的實現(xiàn)方式中,賦形模式的個數(shù)n,n個賦形模式,每個賦形模式對應的預編碼矩陣組包含的預編碼矩陣中的至少一項信息為預先約定的、或者由所述處理器確定并通過半靜態(tài)信令或動態(tài)信令通知的;或者所述至少一項信息與除所述至少一項信息之外的系統(tǒng)參數(shù)之間存在設定的對應關系;

至少一個時頻資源中的預編碼單元的個數(shù)i為預先約定的、或者由所述處理器并通過半靜態(tài)信令或動態(tài)信令通知的;或者時頻資源中的預編碼單元的個數(shù)i與除預編碼單元的個數(shù)之外的系統(tǒng)參數(shù)之間存在設定的對應關系。

一種可能的實現(xiàn)方式中,所述處理器讀取所述存儲器中的程序,具體執(zhí)行:

通過所述收發(fā)機接收到用于表示終端信道測量時在所述時頻資源中的i個預編碼單元賦形所使用的賦形模式的索引信息;

根據(jù)所述索引信息,確定出終端信道測量時在所述時頻資源中的i個預編碼單元賦形所使用的賦形模式。

一種可能的實現(xiàn)方式中,所述處理器讀取所述存儲器中的程序,具體執(zhí)行:

通過所述收發(fā)機接收到第一預編碼矩陣的索引信息;

根據(jù)接收到的第一預編碼矩陣的索引信息,確定出終端信道測量時在所述時頻資源中的i個預編碼單元賦形所使用的賦形模式。

本發(fā)明實施例提供的方法和裝置中,終端使用確定的賦形模式對應的預編 碼矩陣組中的不同預編碼矩陣,在至少一個時頻資源中的i個預編碼單元上進行賦形;對賦形后的時頻資源進行信道測量,得到所述時頻資源對應的信道質量指示cqi,并反饋所述時頻資源對應的cqi。由于本發(fā)明實施例中,一個時頻資源被劃分成了i個預編碼單元,且時頻資源中的不同預編碼單元采用不同的預編碼矩陣賦形,即一個時頻資源中采用多個不同的預編碼矩陣進行賦形,信道由多個預編碼矩陣實現(xiàn)了平均,即使信道在時域上發(fā)生變化,由于cqi是終端遍歷了不同的預編碼矩陣測量得到的,因此,cqi仍能較準確反映信道的實際狀況,在高速場景或其他信道不穩(wěn)定的場景下,反饋時延的影響很小,提高了系統(tǒng)魯棒性。

附圖說明

圖1為本發(fā)明實施例中提供的一種信道狀態(tài)信息反饋方法的示意圖;

圖2為本發(fā)明實施例中提供的一種賦形方式的示意圖;

圖3為本發(fā)明實施例中提供的另一種賦形方式的示意圖;

圖4為本發(fā)明實施例中提供的一種信道狀態(tài)信息接收方法的示意圖;

圖5為本發(fā)明實施例提供的一種信道狀態(tài)信息反饋裝置的示意圖;

圖6為本發(fā)明實施例提供的一種信道狀態(tài)信息接收裝置的示意圖;

圖7為本發(fā)明實施例提供的一種終端的示意圖;

圖8為本發(fā)明實施例提供的一種基站的示意圖。

具體實施方式

為使本發(fā)明實施例的目的、技術方案和優(yōu)點更加清楚,下面將結合本發(fā)明實施例中的附圖,對本發(fā)明實施例中的技術方案進行清楚、完整地描述,顯然,所描述的實施例是本發(fā)明一部分實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實施例?;诒景l(fā)明中的實施例,本領域普通技術人員在沒有作出創(chuàng)造性勞動前提下所獲得的所有其他實施例,都屬于本發(fā)明保護的范圍。

下面結合說明書附圖對本發(fā)明實施例作進一步詳細描述。應當理解,此處 所描述的實施例僅用于說明和解釋本發(fā)明,并不用于限定本發(fā)明。

本發(fā)明實施例提供了終端側的一種信道狀態(tài)信息反饋方法,如圖1所示,所述方法包括:

s11、終端根據(jù)確定的賦形模式,使用所述賦形模式對應的預編碼矩陣組中的不同預編碼矩陣,在至少一個時頻資源中的i個預編碼單元(英文:precodingunits)上進行賦形,其中,所述時頻資源被劃分為i個預編碼單元,所述賦形模式表征時頻資源中的i個預編碼單元與賦形模式對應的預編碼矩陣組中的預編碼矩陣之間的映射關系,i為大于1的整數(shù)。

本步驟中,一個時頻資源被劃分成i個預編碼單元,終端根據(jù)確定的賦形模式,在不同的預編碼單元上采用不同的預編碼矩陣進行賦形。

本發(fā)明實施例中,每個賦形模式對應一個預編碼矩陣組,記為v={v1,v2,...,vm},m表示預編碼矩陣組中包含的預編碼矩陣的個數(shù);若n賦形模式的個數(shù)大于1,不同賦形模式可以對應相同的預編碼矩陣組,也可以對應不同的預編碼矩陣組;

若賦形模式的個數(shù)n大于1,不同的賦形模式可以對應不同的預編碼矩陣組,且所表征的時頻資源中的i個預編碼單元與賦形模式對應的預編碼矩陣組中的預編碼矩陣之間的映射關系相同;不同的賦形模式也可以對應相同的預編碼矩陣組,且所表征的時頻資源中的i個預編碼單元與賦形模式對應的預編碼矩陣組中的預編碼矩陣之間的映射關系不同;不同的賦形模式還可以對應不同的預編碼矩陣組,且所表征的時頻資源中的i個預編碼單元與賦形模式對應的預編碼矩陣組中的預編碼矩陣之間的映射關系不同。

可選的,至少一個時頻資源中的預編碼單元的個數(shù)i為預先約定的、或者通過半靜態(tài)信令或動態(tài)信令獲取到的;或者時頻資源中的預編碼單元的個數(shù)i與除預編碼單元的個數(shù)之外的系統(tǒng)參數(shù)之間存在設定的對應關系。

例如,網(wǎng)絡側(如基站)對時頻資源進行動態(tài)劃分,并通過半靜態(tài)信令或動態(tài)信令將所劃分的時頻資源包括的預編碼單元的個數(shù)i通知給終端。

又如,不同子幀對應不同的個數(shù)i,可以根據(jù)時頻資源所在的子幀,確定出該時頻資源中包括的預編碼單元的個數(shù)i。

可選的,所述至少一個時頻資源的位置可以為預先約定的、或者通過半靜態(tài)信令或動態(tài)信令獲取到的;或者需要根據(jù)賦形模式進行賦形的時頻資源的位置與系統(tǒng)參數(shù)之間存在設定的對應關系。

例如,網(wǎng)絡側(如基站)選擇需要根據(jù)賦形模式進行賦形的時頻資源,并通過半靜態(tài)信令或動態(tài)信令將所選擇的時頻資源的位置通知給終端。

又如,預先設定子幀0對應的時頻資源需要根據(jù)賦形模式進行賦形,或者預先設定載波1對應的時頻資源需要根據(jù)賦形模式進行賦形,等等。

s12、所述終端對賦形后的時頻資源進行信道測量,得到所述時頻資源對應的cqi;

s13、所述終端反饋所述時頻資源對應的cqi。

具體的,所述至少一個時頻資源中的每個時頻資源對應一個cqi。

本發(fā)明實施例中,終端使用確定的賦形模式對應的預編碼矩陣組中的不同預編碼矩陣,在至少一個時頻資源中的i個預編碼單元上進行賦形;對賦形后的時頻資源進行信道測量,得到所述時頻資源對應的信道質量指示cqi,并反饋所述時頻資源對應的cqi。由于本發(fā)明實施例中,一個時頻資源被劃分成了i個預編碼單元,且時頻資源中的不同預編碼單元采用不同的預編碼矩陣賦形,即一個時頻資源中采用多個不同的預編碼矩陣進行賦形,信道由多個預編碼矩陣實現(xiàn)了平均,即使信道在時域上發(fā)生變化,由于cqi是終端遍歷了不同的預編碼矩陣測量得到的,因此,cqi仍能較準確反映信道的實際狀況,在高速場景或其他信道不穩(wěn)定的場景下,反饋時延的影響很小,提高了系統(tǒng)魯棒性。

本發(fā)明實施例中,所述時頻資源中包括的i個預編碼單元在劃分時,包括以下三種可選的劃分方式:

方式一、所述i個預編碼單元為所述時頻資源在時域上劃分得到的。

該方式下,一種可能的實現(xiàn)方式為:所述i個預編碼單位中的每個預編碼 單元包括至少一個正交頻分復用(orthogonalfrequencydivisionmultiplex,簡稱ofdm)符號。

可選的,所述i個預編碼單位中的每個預編碼單元包括的ofdm符號的個數(shù)可以相同,也可以不同。

可選的,若每個預編碼單元包括至少兩個ofdm符號,則所述至少兩個ofdm符號可以是連續(xù)的ofdm符號,也可以是不連續(xù)的ofdm符號。

舉例說明,以長期演進(longtermevolution,簡稱lte)系統(tǒng)為例,lte系統(tǒng)中一個子幀(subframe)包括14個ofdm符號(ofdmsymbol),其中,至少有11個ofdmsymbol用于數(shù)據(jù)傳輸。這些ofdmsymbol可以劃分為不同的ofdmsymbolgroup(組),每個ofdmsymbolgroup包括至少一個ofdmsymbol,且不同的ofdmsymbolgroup對應預編碼矩陣組v中不同的預編碼矩陣(precodingmatrix),即v中的預編碼矩陣在不同的ofdmsymbolgroup中循環(huán)遍歷。例如,一個ofdmsymbolgroup包括一個ofdmsymbol,且v={v1,v2,v3,v4},則symbol1對應v1,symbol2對應v2,symbol3對應v3,symbol4對應v4,symbol5對應v1,symbol6對應v2,symbol7對應v3,依此類推,如圖2所示。

另一種可能的實現(xiàn)方式為:所述i個預編碼單位中的每個預編碼單元包括至少一個物理資源塊(physicalresourceblock,簡稱prb)。

可選的,所述i個預編碼單位中的每個預編碼單元包括的prb的個數(shù)可以相同,也可以不同。

可選的,若每個預編碼單元包括至少兩個prb,則所述至少兩個prb可以是在時域上連續(xù)的prb,也可以是在時域上不連續(xù)的prb。

方式二、所述i個預編碼單元為所述時頻資源在頻域上劃分得到的。

該方式下,一種可能的實現(xiàn)方式為:所述i個預編碼單位中的每個預編碼單元包括至少一個子載波(subcarrier)。

可選的,所述i個預編碼單位中的每個預編碼單元包括的子載波個數(shù)可以 相同,也可以不同。

可選的,若每個預編碼單元包括至少兩個子載波,則所述至少兩個子載波可以是連續(xù)的子載波,也可以是不連續(xù)的子載波。

可選的,所述i個預編碼單位中的每個預編碼單元包括一組子載波,其中,每個子載波包括一個解調參考信號(demodulationreferencesignal,簡稱dmrs)符號。

舉例說明,仍以lte系統(tǒng)為例,lte系統(tǒng)中一個prb中包括12個子載波,這些子載波可以劃分為不同的子載波組(subcarrier-group),每個子載波組包括至少一個子載波,且不同的子載波組對應預編碼矩陣組v中不同的預編碼矩陣,即v中的預編碼矩陣在不同的子載波組中循環(huán)遍歷。例如,一個子載波組包括一個子載波,且v={v1,v2,v3,v4},則subcarrier1對應v1,subcarrier2對應v2,subcarrier3對應v3,subcarrier4對應v4,subcarrier5對應v1,subcarrier6對應v2,subcarrier7對應v3,依此類推,如圖3所示。

另一種可能的實現(xiàn)方式為:所述i個預編碼單位中的每個預編碼單元包括至少一個prb對(prbpair)。

可選的,所述i個預編碼單位中的每個預編碼單元包括的prbpair個數(shù)可以相同,也可以不同。

可選的,若每個預編碼單元包括至少兩個prbpair,則所述至少兩個prbpair可以是在頻域上連續(xù)的prbpair,也可以是在頻域上不連續(xù)的prbpair。

方式三、所述i個預編碼單元為所述至少一個時頻資源在時域和頻域上聯(lián)合劃分得到的。

該方式下,所述i個預編碼單位中的每個預編碼單元包括至少一個資源粒(resourceelement,簡稱re)。

可選的,所述i個預編碼單位中的每個預編碼單元包括的re個數(shù)可以相同,也可以不同。

可選的,若每個預編碼單元包括至少兩個re,則所述至少兩個re可以是 在頻域和時頻上均連續(xù)的re,也可以是在頻域上連續(xù)且時頻上不連續(xù)的re,也可以是在頻域上不連續(xù)且時頻上連續(xù)的re,還可以是在頻域和時域上均不連續(xù)的re。

本發(fā)明實施例中,終端在進行信道測量時,對一個時頻資源包括的不同預編碼單元使用該終端確定的賦形模式對應的預編碼矩陣組中不同的預編碼矩陣(precodingmatrix)進行賦形,該過程中,可以采用輪詢方式(英文:precodingcycle或者precodercycling,即預編碼矩陣輪巡)。假設一個特定的時頻資源總共劃分為i>1個預編碼單元,則第i個預編碼單元上的接收信號表示為:yi=hivω(i)xi;

其中,hi為第i個預編碼單元的信道矩陣(大小為ntxnr,nt是傳輸天線數(shù)量,nr是接受天線數(shù)量),xi為第i個預編碼單元上傳輸?shù)奈促x形的信號(可以是信道狀態(tài)信息參考信號(channelstateinformation-referencesignals,簡稱csi-rs),或者是數(shù)據(jù)信號),v(i)為第i個預編碼單元上對應的預編碼矩陣,v(i)=vω(i)∈v={v1,v2,...vm},ω(i)為一個映射函數(shù),表示1≤i≤i個預編碼單元與m個預編碼矩陣的映射關系。可選的,ω(i)表示第i個預編碼單元上對應的預編碼矩陣的索引(index)。

本發(fā)明實施例中,若賦形模式的數(shù)量n大于1,一種可能的實現(xiàn)方式中,s11之前,還包括:終端從n個賦形模式中,確定一個賦形模式。

相應的,s13中所述終端反饋所述時頻資源對應的cqi,還包括:

所述終端反饋用于表示所述賦形模式的指示信息。

具體的,若只有一個賦形模式,即n=1,終端與網(wǎng)絡側對賦形模式的理解是一致的,因此終端只需要在該賦形模式下進行cqi反饋,不需要反饋用于表示該賦形模式的指示信息,也不需要反饋該賦形模式對應的預編碼矩陣組的相關信息。若存在多個賦形模式,即n>1,則ue可以在n個賦形模式中確定一個賦形模式,在所確定的賦形模式下進行cqi反饋,在反饋cqi的同時還需要反饋所述賦形模式。

其中,所述終端反饋的用于表示所述賦形模式的指示信息記為pmai(precodingmappingindicator)。

基于上述任一實施例,本發(fā)明實施例中的賦形模式包括以下四種實現(xiàn)方式:

方式1、所述賦形模式指示在時域上,使用所述賦形模式對應的預編碼矩陣組中的不同預編碼矩陣,在至少一個時頻資源中的i個預編碼單元上進行賦形。

該方式下,s12具體為:所述終端在時域上,使用所述賦形模式對應的預編碼矩陣組中的不同預編碼矩陣,在至少一個時頻資源中的i個預編碼單元上進行賦形。

方式2、所述賦形模式指示在頻域上,使用所述賦形模式對應的預編碼矩陣組中的不同預編碼矩陣,在所述i個預編碼單元上進行賦形。

該方式下,s12具體為:所述終端在頻域上,使用所述賦形模式對應的預編碼矩陣組中的不同預編碼矩陣,在至少一個時頻資源中的i個預編碼單元上進行賦形。

方式3、所述賦形模式指示按照先時域后頻域的順序,使用所述賦形模式對應的預編碼矩陣組中的不同預編碼矩陣,在所述i個預編碼單元上進行賦形。

該方式下,s12具體為:所述終端按照先時域后頻域的順序,使用所述賦形模式對應的預編碼矩陣組中的不同預編碼矩陣,在至少一個時頻資源中的i個預編碼單元上進行賦形。

方式4、所述賦形模式指示按照先頻域后時域的順序,使用所述賦形模式對應的預編碼矩陣組中的不同預編碼矩陣,在所述i個預編碼單元上進行賦形。

該方式下,s12具體為:所述終端按照先頻域后時域的順序,使用所述賦形模式對應的預編碼矩陣組中的不同預編碼矩陣,在至少一個時頻資源中的i個預編碼單元上進行賦形。

基于上述任一實施例,賦形模式的個數(shù)n,n個賦形模式,每個賦形模式 對應的預編碼矩陣組包含的預編碼矩陣中的至少一項信息可以是預先約定的,也可以是通過半靜態(tài)信令或動態(tài)信令獲取到的。

具體的,網(wǎng)絡側(如enb)可以根據(jù)系統(tǒng)的運行情況,比如信道狀況、天線配置、終端的移動速度等等,確定賦形模式的個數(shù)n、n個賦形模式、或者每個賦形模式對應的預編碼矩陣組包含的預編碼矩陣,并通過動態(tài)信令或半靜態(tài)信令通知給終端。

例如,假設預先設定的nt大小的碼本(codebook)中包含l個預編碼矩陣,則:網(wǎng)絡側可以從該l個預編碼矩陣中選擇m個預編碼矩陣,將所選擇的預編碼矩陣形成的集合確定為該賦形模式對應的v,并通過mlog2(l)比特,將所選擇的預編碼矩陣在codebook中的索引通知給終端。又如,假設預先設定的nt大小codebook中有k個可能的預編碼矩陣組,則:網(wǎng)絡側可以從該k個預編碼矩陣組中,選擇一個預編碼矩陣組作為該賦形模式對應的v,并通過log2(k)比特,將所選擇的預編碼矩陣組在codebook中的索引通知給終端。

基于上述任一實施例,可選的,所述賦形模式對應的預編碼矩陣組中的預編碼矩陣是由至少兩個預設的碼本中的預編碼矩陣進行函數(shù)運算得到的。

具體的,假設所述賦形模式對應的預編碼矩陣組v中的m個預編碼矩陣構成一個總體碼本(compositecodebook),而該compositecodebook由多個個體碼本(componentcodebook)產(chǎn)生,即compositecodebook可表示為v=f(w1,w2,…,ws),其中,v表示大小為nt×r的compositecodebook,r是該compositecodebook的秩(rank),w1,w2,…,ws為s個componentcodebook,f()表示從componentcodebook產(chǎn)生compositecodebook的函數(shù)。

下面以所述賦形模式對應的預編碼矩陣組中的預編碼矩陣是根據(jù)第一碼本中的第一預編碼矩陣和第二碼本中的第二預編碼矩陣通過函數(shù)運算得到的為例進行說明。

本發(fā)明實施例中的賦形模式還包括以下兩種可能的實現(xiàn)方式:

方式a、所述賦形模式指示使用相同的第一預編碼矩陣和不同的第二預編 碼矩陣,分別在所述i個預編碼單元上進行賦形。

具體的,指示進行賦形時在一個componentcodebook中進行遍歷,在其他的componentcodebook中不進行遍歷。

該方式下,s12進一步包括以下兩種可能的實現(xiàn)方式:

方式a1、所述終端使用指定的第一預編碼矩陣和不同的第二預編碼矩陣,分別在所述i個預編碼單元上進行賦形。

舉例說明,以lte系統(tǒng)中的8天線碼本為例,所述賦形模式對應的預編碼矩陣組v表示為v=w1×w2,其中,w1是寬帶componentcodebook,w2是窄帶componentcodebook。這里8tx只是一個例子,對于其他的天線配置和碼本配置,本發(fā)明實施例提供的方案同樣適用。終端進行賦形時,在第一碼本w1中采用固定的預編碼矩陣,在第二碼本w2中進行遍歷。即時頻資源中的所有預編碼單元上都對應相同的第一預編碼矩陣(即第一碼本中的預編碼矩陣,也稱為第一碼字),且時頻資源中的每個預編碼單元上對應的第一預編碼矩陣(即第二碼本中的預編碼矩陣,也稱為第二碼字)采用遍歷方式,則第i個預編碼單元對應的預編碼矩陣可表示為v(i)=vω(i)=w1w2,ω(i),1≤i≤i。終端針對所述時頻資源中的i個預編碼單元進行賦形,然后計算所述時頻資源的cqi,并反饋cqi。

可選的,所述指定的第一預編碼矩陣為預先設定的,或者通過半靜態(tài)信令或動態(tài)信令獲取到的,或者由終端確定。若由所述終端確定所使用的第一預編碼矩陣,則需要反饋所使用的第一預編碼矩陣在第一碼本中的索引信息。

方式a2、對于所述第一碼本中的每個第一預編碼矩陣,所述終端使用所述第一預編碼矩陣和不同的第二預編碼矩陣,分別在所述i個預編碼單元上進行賦形;

對于所述第一碼本中的每個第一預編碼矩陣,所述終端對賦形后的時頻資源進行信道測量,確定出所述時頻資源對應的m個cqi,m為所述第一碼本中第一預編碼矩陣的數(shù)量;從所述m個cqi中選擇一個cqi確定為所述時頻 資源對應的cqi。

具體的,若第一碼本w1中包含k1個第一預編碼矩陣,即第二碼本w2中包含k2個第二預編碼矩陣,即對于第一碼本w1中任意的第一預編碼矩陣,終端在所述i個預編碼單元中的每個預編碼單元上,都遍歷第一碼本w2中的所有第二預編碼矩陣進行賦形,即對時頻資源中的第i個預編碼單元上的賦形可表示為:v(i)=w1w2,ω(i),并計算該時頻資源的cqi。

舉例說明,假設時頻資源分為2個預編碼單元,第一碼本中包括兩個第一預編碼矩陣,表示為w11,w12,第二碼本中包括兩個第二預編碼矩陣,表示為w21,w22。則對于第一個預編碼單元,終端分別使用w11×w21、w11×w21、w21×w21、以及w21×w22進行賦形;對于第二個預編碼單元,終端分別使用w11×w21、w11×w21、w21×w21、以及w21×w22進行賦形。

該方式下,所述終端反饋所述時頻資源對應的cqi,還包括:

所述終端反饋所選擇的cqi對應的第一預編碼矩陣的索引信息,以使基站側能夠獲取值終端所選擇的第一預編碼矩陣。

方式b、所述賦形模式指示使用不同的第一預編碼矩陣和不同的第二預編碼矩陣,分別在所述i個預編碼單元上進行賦形。

具體的,指示進行賦形時在所有的componentcodebook中都進行遍歷。即所述終端使用不同的第一預編碼矩陣和不同的第二預編碼矩陣,分別在所述i個預編碼單元上進行賦形。

相應的,終端在時頻資源中的不同的預編碼單元上進行賦形時,每個預編碼單元對應的預編碼矩陣表示為v(i)=w1,ω1(i)w2,ω2(i),其中,w1,ω1(i)表示第i個預編碼單元對應的第一預編碼矩陣,w2,ω2(i)表示第i個預編碼單元對應的第二預編碼矩陣,ω1(i)表示第一碼本中的第一預編碼矩陣上與所述時頻資源中不同的預編碼單元的映射關系,ω2(i)表示第二碼本中的第二預編碼矩陣上與所 述時頻資源中不同的預編碼單元的映射關系。

舉例說明,假設時頻資源分為4個預編碼單元,第一碼本中包括兩個第一預編碼矩陣,表示為w11,w12,第二碼本中包括兩個第二預編碼矩陣,表示為w21,w22。則:終端可以采用w11×w21對第一個預編碼單元進行賦形,采用w11×w22對第二個預編碼單元進行賦形,采用w21×w21對第三個預編碼單元進行賦形,以及采用w21×w22對第四個預編碼單元進行賦形。

基于同一發(fā)明構思,本發(fā)明實施例還提供了基站側的一種信道狀態(tài)信息接收方法,與終端側中相同的部分,請參見圖1所示實施例中的相關描述,此處不再贅述,如圖4所示,所述方法包括:

s41、基站接收至少一個時頻資源對應的cqi;

s42、所述基站確定出終端信道測量時在所述時頻資源中的i個預編碼單元賦形所使用的賦形模式,其中,所述時頻資源被劃分為i個預編碼單元,所述賦形模式表征時頻資源中的i個預編碼單元與賦形模式對應的預編碼矩陣組中的預編碼矩陣之間的映射關系,i為大于1的整數(shù)。

一種可能的實現(xiàn)方式中,所述賦形模式的個數(shù)n,n個賦形模式,每個賦形模式對應的預編碼矩陣組包含的預編碼矩陣中的至少一項信息為預先約定的、或者由所述基站確定后通過半靜態(tài)信令或動態(tài)信令通知的;或者所述至少一項信息與除所述至少一項信息之外的系統(tǒng)參數(shù)之間存在設定的對應關系;

至少一個時頻資源中的預編碼單元的個數(shù)i為預先約定的、或者由所述基站確定后通過半靜態(tài)信令或動態(tài)信令通知的;或者時頻資源中的預編碼單元的個數(shù)i與除預編碼單元的個數(shù)之外的系統(tǒng)參數(shù)之間存在設定的對應關系。

一種可能的實現(xiàn)方式中,所述基站接收至少一個時頻資源對應的cqi,還包括:

所述基站接收到用于表示終端信道測量時在所述時頻資源中的i個預編碼單元賦形所使用的賦形模式的索引信息;

所述基站確定出終端信道測量時在所述時頻資源中的i個預編碼單元賦形 所使用的賦形模式,包括:所述基站根據(jù)所述索引信息,確定出終端信道測量時在所述時頻資源中的i個預編碼單元賦形所使用的賦形模式。

一種可能的實現(xiàn)方式中,所述基站接收到至少一個時頻資源對應的cqi,還包括:所述基站接收到第一預編碼矩陣的索引信息;

所述基站確定出終端信道測量時在所述時頻資源中的i個預編碼單元賦形所使用的賦形模式,包括:所述基站根據(jù)接收到的第一預編碼矩陣的索引信息,確定出終端信道測量時在所述時頻資源中的i個預編碼單元賦形所使用的賦形模式。

基于上述任一實施例,s42之后,該方法還包括:

所述基站從n個賦形模式中,選擇一個賦形模式;

所述基站根據(jù)所述賦形模式,使用所述賦形模式對應的預編碼矩陣組中的不同預編碼矩陣,對至少一個時頻資源中的i個預編碼單元上傳輸?shù)南滦袛?shù)據(jù),進行賦形。

可選的,所述基站根據(jù)所述賦形模式,使用所述賦形模式對應的預編碼矩陣組中的不同預編碼矩陣,對至少一個時頻資源中的i個預編碼單元上傳輸?shù)南滦袛?shù)據(jù),進行賦形,包括:

所述基站在時域上,使用所述賦形模式對應的預編碼矩陣組中的不同預編碼矩陣,對所述時頻資源包括的i個預編碼單元上傳輸?shù)臄?shù)據(jù)進行賦形;或者

所述基站在頻域上,使用所述賦形模式對應的預編碼矩陣組中的不同預編碼矩陣,對所述時頻資源包括的i個預編碼單元上傳輸?shù)臄?shù)據(jù)進行賦形;或者

所述基站按照先時域后頻域的順序,使用所述賦形模式對應的預編碼矩陣組中的不同預編碼矩陣,對所述時頻資源包括的i個預編碼單元上傳輸?shù)臄?shù)據(jù)進行賦形;或者

所述基站按照先頻域后時域的順序,使用所述賦形模式對應的預編碼矩陣組中的不同預編碼矩陣,對所述時頻資源包括的i個預編碼單元上傳輸?shù)臄?shù)據(jù)進行賦形。

可選的,所述賦形模式對應的預編碼矩陣組中的預編碼矩陣是根據(jù)第一碼本中的第一預編碼矩陣和第二碼本中的第二預編碼矩陣通過函數(shù)運算得到的;

所述基站根據(jù)所述賦形模式,使用所述賦形模式對應的預編碼矩陣組中的不同預編碼矩陣,對至少一個時頻資源中的i個預編碼單元上傳輸?shù)南滦袛?shù)據(jù),進行賦形,包括:

所述基站使用相同的第一預編碼矩陣和不同的第二預編碼矩陣,分別對所述時頻資源包括的i個預編碼單元上傳輸?shù)臄?shù)據(jù)進行賦形;或者

所述基站使用不同的第一預編碼矩陣和不同的第二預編碼矩陣,分別對所述時頻資源包括的i個預編碼單元上傳輸?shù)臄?shù)據(jù)進行賦形。

可選的,所述方法還包括:

所述基站通過下行信令,通知所述基站所選擇的賦形模式。

具體的,若只有一個賦形模式,即n=1,基站采用和時頻資源對應的cqi反饋所使用的賦形模式相同的賦形模式,對所述時頻資源包括的i個預編碼單元上傳輸?shù)臄?shù)據(jù)進行賦形;

若存在多個賦形模式,即n>1,則基站可以根據(jù)時頻資源對應的cqi,并綜合天線配置、終端的移動速度等信息,從n個賦形模式中,選擇一個賦形模式,所選擇的賦形模式與時頻資源對應的cqi反饋所使用的賦形模式可能相同,也可能不同。

可選的,基站可以通過下行信令通知用于表示該基站所選擇的用于數(shù)據(jù)傳輸?shù)馁x形模式的指示信息。

例如,基站使用1bit信令通知是否使用了時頻資源對應的cqi反饋所使用的賦形模式對數(shù)據(jù)進行賦形,1代表enb使用了時頻資源對應的cqi反饋所使用的賦形模式對數(shù)據(jù)進行賦形,0代表enb沒有使用時頻資源對應的cqi反饋所使用的賦形模式對數(shù)據(jù)進行賦形。

又如,基站通過log2(n)bits信令,通知用于表示該基站所選擇的用于數(shù)據(jù)傳輸?shù)馁x形模式的指示信息。

上述方法處理流程可以用軟件程序實現(xiàn),該軟件程序可以存儲在存儲介質中,當存儲的軟件程序被調用時,執(zhí)行上述方法步驟。

基于同一發(fā)明構思,本發(fā)明實施例還提供了一種信道狀態(tài)信息反饋裝置,如圖5所示,所述裝置包括:

賦形模塊51,用于根據(jù)確定的賦形模式,使用所述賦形模式對應的預編碼矩陣組中的不同預編碼矩陣,在至少一個時頻資源中的預編碼單元上進行賦形,其中,所述時頻資源被劃分為i個預編碼單元,所述賦形模式對應一個預編碼矩陣組,所述賦形模式表征時頻資源中的i個預編碼單元與賦形模式對應的預編碼矩陣組中的預編碼矩陣之間的映射關系,i為大于1的整數(shù);

測量模塊52,用于對賦形后的時頻資源進行信道測量,得到所述時頻資源對應的信道質量指示cqi;

反饋模塊53,用于反饋所述時頻資源對應的cqi。

一種可能的實現(xiàn)方式中,若賦形模式的個數(shù)n大于1,所述反饋模塊還用于:反饋所述賦形模式的索引信息。

一種可能的實現(xiàn)方式中,賦形模式的個數(shù)n,n個賦形模式,每個賦形模式對應的預編碼矩陣組包含的預編碼矩陣中的至少一項信息為預先約定的、或者通過半靜態(tài)信令或動態(tài)信令獲取到的;或者所述至少一項信息與除所述至少一項信息之外的系統(tǒng)參數(shù)之間存在設定的對應關系;

至少一個時頻資源中的預編碼單元的個數(shù)i為預先約定的、或者通過半靜態(tài)信令或動態(tài)信令獲取到的;或者時頻資源中的預編碼單元的個數(shù)i與除預編碼單元的個數(shù)之外的系統(tǒng)參數(shù)之間存在設定的對應關系。

一種可能的實現(xiàn)方式中,所述賦形模式指示在時域上,使用所述賦形模式對應的預編碼矩陣組中的不同預編碼矩陣,在至少一個時頻資源中的i個預編碼單元上進行賦形;或者

所述賦形模式指示在頻域上,使用所述賦形模式對應的預編碼矩陣組中的不同預編碼矩陣,在所述i個預編碼單元上進行賦形;或者

所述賦形模式指示按照先時域后頻域的順序,使用所述賦形模式對應的預編碼矩陣組中的不同預編碼矩陣,在所述i個預編碼單元上進行賦形;或者

所述賦形模式指示按照先頻域后時域的順序,使用所述賦形模式對應的預編碼矩陣組中的不同預編碼矩陣,在所述i個預編碼單元上進行賦形。

一種可能的實現(xiàn)方式中,所述賦形模式對應的預編碼矩陣組中的預編碼矩陣是根據(jù)第一碼本中的第一預編碼矩陣和第二碼本中的第二預編碼矩陣通過函數(shù)運算得到的;

所述賦形模式指示使用相同的第一預編碼矩陣和不同的第二預編碼矩陣,分別在所述i個預編碼單元上進行賦形;或者

所述賦形模式指示使用不同的第一預編碼矩陣和不同的第二預編碼矩陣,分別在所述i個預編碼單元上進行賦形。

一種可能的實現(xiàn)方式中,若所述賦形模式指示使用相同的第一預編碼矩陣和不同的第二預編碼矩陣,分別在所述i個預編碼單元上進行賦形,

所述賦形模塊具體用于:對于所述第一碼本中的每個第一預編碼矩陣,使用所述第一預編碼矩陣和不同的第二預編碼矩陣,分別在所述i個預編碼單元上進行賦形;

測量模塊具體用于:對于所述第一碼本中的每個第一預編碼矩陣,對賦形后的時頻資源進行信道測量,確定出所述時頻資源對應的m個cqi,m為所述第一碼本中第一預編碼矩陣的數(shù)量;從所述m個cqi中選擇一個cqi確定為所述時頻資源對應的cqi;

所述反饋模塊還用于:反饋所選擇的cqi對應的第一預編碼矩陣的索引信息。

基于同一發(fā)明構思,本發(fā)明實施例還提供了一種信道狀態(tài)信息接收裝置,如圖6所示,所述裝置包括:

接收模塊61,用于接收到至少一個時頻資源對應的信道質量指示cqi;

確定模塊62,用于確定出終端信道測量時在所述時頻資源中的i個預編碼 單元賦形所使用的賦形模式,其中,所述時頻資源被劃分為i個預編碼單元,所述賦形模式對應一個預編碼矩陣組,所述賦形模式表征時頻資源中的i個預編碼單元與賦形模式對應的預編碼矩陣組中的預編碼矩陣之間的映射關系,i為大于1的整數(shù)。

一種可能的實現(xiàn)方式中,賦形模式的個數(shù)n,n個賦形模式,每個賦形模式對應的預編碼矩陣組包含的預編碼矩陣中的至少一項信息為預先約定的、或者由所述確定模塊確定并通過半靜態(tài)信令或動態(tài)信令通知的;或者所述至少一項信息與除所述至少一項信息之外的系統(tǒng)參數(shù)之間存在設定的對應關系;

至少一個時頻資源中的預編碼單元的個數(shù)i為預先約定的、或者由所述確定模塊確定并通過半靜態(tài)信令或動態(tài)信令通知的;或者時頻資源中的預編碼單元的個數(shù)i與除預編碼單元的個數(shù)之外的系統(tǒng)參數(shù)之間存在設定的對應關系。

一種可能的實現(xiàn)方式中,所述接收模塊還用于:接收到用于表示終端信道測量時在所述時頻資源中的i個預編碼單元賦形所使用的賦形模式的索引信息;

所述確定模塊具體用于:根據(jù)所述索引信息,確定出終端信道測量時在所述時頻資源中的i個預編碼單元賦形所使用的賦形模式。

一種可能的實現(xiàn)方式中,所述賦形模式指示在時域上,使用所述賦形模式對應的預編碼矩陣組中的不同預編碼矩陣,在至少一個時頻資源中的i個預編碼單元上進行賦形;或者

所述賦形模式指示在頻域上,使用所述賦形模式對應的預編碼矩陣組中的不同預編碼矩陣,在所述i個預編碼單元上進行賦形;或者

所述賦形模式指示按照先時域后頻域的順序,使用所述賦形模式對應的預編碼矩陣組中的不同預編碼矩陣,在所述i個預編碼單元上進行賦形;或者

所述賦形模式指示按照先頻域后時域的順序,使用所述賦形模式對應的預編碼矩陣組中的不同預編碼矩陣,在所述i個預編碼單元上進行賦形。

一種可能的實現(xiàn)方式中,所述賦形模式指示使用相同的第一預編碼矩陣和 不同的第二預編碼矩陣,分別在所述i個預編碼單元上進行賦形;或者

所述賦形模式指示使用不同的第一預編碼矩陣和不同的第二預編碼矩陣,分別在所述i個預編碼單元上進行賦形。

一種可能的實現(xiàn)方式中,所述接收模塊還用于:接收到第一預編碼矩陣的索引信息;

所述確定模塊具體用于:根據(jù)接收到的第一預編碼矩陣的索引信息,確定出終端信道測量時在所述時頻資源中的i個預編碼單元賦形所使用的賦形模式。

基于同一發(fā)明構思,本發(fā)明實施例還提供了一種終端,本實施例中與上述一種信道狀態(tài)信息反饋方法中相同的內容,請參見圖1所示的實施例中的相關描述,此處不再贅述。如圖7所示,該終端包括:收發(fā)機71、以及與該收發(fā)機71連接的至少一個處理器72,其中:

處理器72,用于讀取存儲器73中的程序,執(zhí)行下列過程:

根據(jù)確定的賦形模式,使用所述賦形模式對應的預編碼矩陣組中的不同預編碼矩陣,在至少一個時頻資源中的預編碼單元上進行賦形,其中,所述時頻資源被劃分為i個預編碼單元,所述賦形模式對應一個預編碼矩陣組,所述賦形模式表征時頻資源中的i個預編碼單元與賦形模式對應的預編碼矩陣組中的預編碼矩陣之間的映射關系,i為大于1的整數(shù);對賦形后的時頻資源進行信道測量,得到所述時頻資源對應的信道質量指示cqi;控制所述收發(fā)機反饋所述時頻資源對應的cqi;

收發(fā)機71,用于在處理器72的控制下接收和發(fā)送數(shù)據(jù)。

其中,在圖7中,總線架構可以包括任意數(shù)量的互聯(lián)的總線和橋,具體由處理器72代表的一個或多個處理器和存儲器73代表的存儲器的各種電路鏈接在一起??偩€架構還可以將諸如外圍設備、穩(wěn)壓器和功率管理電路等之類的各種其他電路鏈接在一起,這些都是本領域所公知的,因此,本文不再對其進行進一步描述。總線接口提供接口。收發(fā)機71可以是多個元件,即包括發(fā)送機 和接收機,提供用于在傳輸介質上與各種其他裝置通信的單元。針對不同的用戶設備,用戶接口74還可以是能夠外接內接需要設備的接口,連接的設備包括但不限于小鍵盤、顯示器、揚聲器、麥克風、操縱桿等。

處理器72負責管理總線架構和通常的處理,存儲器73可以存儲處理器72在執(zhí)行操作時所使用的數(shù)據(jù)。

一種可能的實現(xiàn)方式中,若賦形模式的個數(shù)n大于1,所述處理器讀取所述存儲器中的程序,還執(zhí)行:反饋所述賦形模式的索引信息。

一種可能的實現(xiàn)方式中,若所述賦形模式指示使用相同的第一預編碼矩陣和不同的第二預編碼矩陣,分別在所述i個預編碼單元上進行賦形,

所述處理器讀取所述存儲器中的程序,具體執(zhí)行:對于所述第一碼本中的每個第一預編碼矩陣,使用所述第一預編碼矩陣和不同的第二預編碼矩陣,分別在所述i個預編碼單元上進行賦形;對于所述第一碼本中的每個第一預編碼矩陣,對賦形后的時頻資源進行信道測量,確定出所述時頻資源對應的m個cqi,m為所述第一碼本中第一預編碼矩陣的數(shù)量;從所述m個cqi中選擇一個cqi確定為所述時頻資源對應的cqi;控制所述收發(fā)機反饋所選擇的cqi對應的第一預編碼矩陣的索引信息。

基于同一發(fā)明構思,本發(fā)明實施例還提供了一種基站,本實施例中與上述一種信道狀態(tài)信息接收方法中相同的內容,請參見圖4所示的實施例中的相關描述,此處不再贅述。如圖8所示,該基站包括:收發(fā)機81、以及與該收發(fā)機81連接的至少一個處理器82,其中:

處理器82,用于讀取存儲器83中的程序,執(zhí)行下列過程:

通過所述收發(fā)機接收到至少一個時頻資源對應的信道質量指示cqi;確定出終端信道測量時在所述時頻資源中的i個預編碼單元賦形所使用的賦形模式,其中,所述時頻資源被劃分為i個預編碼單元,所述賦形模式對應一個預編碼矩陣組,所述賦形模式表征時頻資源中的i個預編碼單元與賦形模式對應的預編碼矩陣組中的預編碼矩陣之間的映射關系,i為大于1的整數(shù);

收發(fā)機81,用于在處理器82的控制下接收和發(fā)送數(shù)據(jù)。

其中,在圖8中,總線架構可以包括任意數(shù)量的互聯(lián)的總線和橋,具體由處理器82代表的一個或多個處理器和存儲器83代表的存儲器的各種電路鏈接在一起??偩€架構還可以將諸如外圍設備、穩(wěn)壓器和功率管理電路等之類的各種其他電路鏈接在一起,這些都是本領域所公知的,因此,本文不再對其進行進一步描述。總線接口提供接口。收發(fā)機81可以是多個元件,即包括發(fā)送機和接收機,提供用于在傳輸介質上與各種其他裝置通信的單元。

處理器82負責管理總線架構和通常的處理,存儲器83可以存儲處理器82在執(zhí)行操作時所使用的數(shù)據(jù)。

一種可能的實現(xiàn)方式中,賦形模式的個數(shù)n,n個賦形模式,每個賦形模式對應的預編碼矩陣組包含的預編碼矩陣中的至少一項信息為預先約定的、或者由所述處理器確定并通過半靜態(tài)信令或動態(tài)信令通知的;或者所述至少一項信息與除所述至少一項信息之外的系統(tǒng)參數(shù)之間存在設定的對應關系;

至少一個時頻資源中的預編碼單元的個數(shù)i為預先約定的、或者由所述處理器并通過半靜態(tài)信令或動態(tài)信令通知的;或者時頻資源中的預編碼單元的個數(shù)i與除預編碼單元的個數(shù)之外的系統(tǒng)參數(shù)之間存在設定的對應關系。

一種可能的實現(xiàn)方式中,所述處理器讀取所述存儲器中的程序,具體執(zhí)行:

通過所述收發(fā)機接收到用于表示終端信道測量時在所述時頻資源中的i個預編碼單元賦形所使用的賦形模式的索引信息;

根據(jù)所述索引信息,確定出終端信道測量時在所述時頻資源中的i個預編碼單元賦形所使用的賦形模式。

一種可能的實現(xiàn)方式中,所述處理器讀取所述存儲器中的程序,具體執(zhí)行:

通過所述收發(fā)機接收到第一預編碼矩陣的索引信息;

根據(jù)接收到的第一預編碼矩陣的索引信息,確定出終端信道測量時在所述時頻資源中的i個預編碼單元賦形所使用的賦形模式。

本領域內的技術人員應明白,本發(fā)明的實施例可提供為方法、系統(tǒng)、或計 算機程序產(chǎn)品。因此,本發(fā)明可采用完全硬件實施例、完全軟件實施例、或結合軟件和硬件方面的實施例的形式。而且,本發(fā)明可采用在一個或多個其中包含有計算機可用程序代碼的計算機可用存儲介質(包括但不限于磁盤存儲器、cd-rom、光學存儲器等)上實施的計算機程序產(chǎn)品的形式。

本發(fā)明是參照根據(jù)本發(fā)明實施例的方法、設備(系統(tǒng))、和計算機程序產(chǎn)品的流程圖和/或方框圖來描述的。應理解可由計算機程序指令實現(xiàn)流程圖和/或方框圖中的每一流程和/或方框、以及流程圖和/或方框圖中的流程和/或方框的結合??商峁┻@些計算機程序指令到通用計算機、專用計算機、嵌入式處理機或其他可編程數(shù)據(jù)處理設備的處理器以產(chǎn)生一個機器,使得通過計算機或其他可編程數(shù)據(jù)處理設備的處理器執(zhí)行的指令產(chǎn)生用于實現(xiàn)在流程圖一個流程或多個流程和/或方框圖一個方框或多個方框中指定的功能的裝置。

這些計算機程序指令也可存儲在能引導計算機或其他可編程數(shù)據(jù)處理設備以特定方式工作的計算機可讀存儲器中,使得存儲在該計算機可讀存儲器中的指令產(chǎn)生包括指令裝置的制造品,該指令裝置實現(xiàn)在流程圖一個流程或多個流程和/或方框圖一個方框或多個方框中指定的功能。

這些計算機程序指令也可裝載到計算機或其他可編程數(shù)據(jù)處理設備上,使得在計算機或其他可編程設備上執(zhí)行一系列操作步驟以產(chǎn)生計算機實現(xiàn)的處理,從而在計算機或其他可編程設備上執(zhí)行的指令提供用于實現(xiàn)在流程圖一個流程或多個流程和/或方框圖一個方框或多個方框中指定的功能的步驟。

盡管已描述了本發(fā)明的優(yōu)選實施例,但本領域內的技術人員一旦得知了基本創(chuàng)造性概念,則可對這些實施例作出另外的變更和修改。所以,所附權利要求意欲解釋為包括優(yōu)選實施例以及落入本發(fā)明范圍的所有變更和修改。

顯然,本領域的技術人員可以對本發(fā)明進行各種改動和變型而不脫離本發(fā)明的精神和范圍。這樣,倘若本發(fā)明的這些修改和變型屬于本發(fā)明權利要求及其等同技術的范圍之內,則本發(fā)明也意圖包含這些改動和變型在內。

當前第1頁1 2 
網(wǎng)友詢問留言 已有0條留言
  • 還沒有人留言評論。精彩留言會獲得點贊!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