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發(fā)明涉及通信技術領域,特別是指一種上行傳輸方法及裝置。
背景技術:
現(xiàn)有l(wèi)tefdd(頻分雙工)系統(tǒng)使用幀結構(framestructuretype1,簡稱fs1),其結構如圖1所示。在fdd系統(tǒng)中,上行和下行傳輸使用不同的載波頻率,上行和下行傳輸均使用相同的幀結構。在每個載波上,一個10ms長度的無線幀包含有10個1ms子幀,每個子幀內又分為0.5ms長的時隙,上行和下行數(shù)據發(fā)送的傳輸時間間隔(tti,transmissiontimeinterval)時長為1ms。
現(xiàn)有l(wèi)tetdd(時分雙工)系統(tǒng)使用幀結構(framestructuretype2,簡稱fs2),其結構如圖2所示。在tdd系統(tǒng)中,上行和下行傳輸使用相同的頻率上不同子幀或不同時隙。fs2中每個10ms無線幀由兩個5ms半幀構成,每個半幀中包含5個1ms長度的子幀。fs2中的子幀分為三類:下行子幀、上行子幀和特殊子幀,每個特殊子幀由下行傳輸時隙(dwpts,downlinkpilottimeslot)、保護間隔(gp,guardperiod)和上行傳輸時隙(uppts,uplinkpilottimeslot)三部分構成。其中,dwpts可以傳輸下行導頻、下行業(yè)務數(shù)據和下行控制信令;gp不傳輸任何信號;uppts僅傳輸隨機接入和探測參考信號(srs,soundingreferencesymbol),不能傳輸上行業(yè)務或上行控制信息。每個半幀中包含至少1個下行子幀和至少1個上行子幀,以及至多1個特殊子幀。fs2中執(zhí)行的7種上下行子幀配置方式如表1所示。
表1
ltepusch(physicaluplinksharedcontrolchannel,物理上行共享信道)在一個子幀內的數(shù)據和導頻(即參考符號,或dmrs,用于數(shù)據解調)結構如圖3a和圖3b所示。在常規(guī)cp(循環(huán)前綴,cyclicprefix)下,每個子幀中的每個時隙中的第4個符號用于傳輸導頻,其余符號用于傳輸數(shù)據,在擴展cp下,每個子幀中的每個時隙中的第3個符號用于傳輸導頻,其余符號用于傳輸數(shù)據。上行導頻為終端專屬的導頻,按照pusch所調度的實際帶寬大小產生。為了支持上行mu-mimo(多用戶多輸入多輸出,multi-usermultiple-inputmultiple-output),每列導頻可以通過對同一個導頻基序列進行循環(huán)移位來實現(xiàn)對共享相同資源的多個終端的導頻的正交傳輸,從而使接收端可以通過循環(huán)移位區(qū)分不同終端的導頻信息。
在lte系統(tǒng)中,現(xiàn)有的信道傳輸都是以子幀為單位來定義的,并不涉及短于1ms的傳輸結構。
但是,隨著移動通信業(yè)務需求的發(fā)展變化,itu(國際電信聯(lián)盟,internationaltelecommunicationunion)等多個組織對未來移動通信系統(tǒng)都定義了更高的用戶面延時性能要求??s短用戶時延性能的主要方法之一是降低tti長度。當傳輸tti縮短后,如何進行數(shù)據傳輸還沒有明確方法。
技術實現(xiàn)要素:
本發(fā)明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種上行傳輸方法及裝置,解決現(xiàn)有技術中傳輸時間間隔縮短后,沒有明確的數(shù)據傳輸方法導致數(shù)據傳輸后可能無法正確解調的問題。
為了解決上述技術問題,本發(fā)明實施例提供一種上行傳輸方法,包括:
接收第一下行控制信道,所述第一下行控制信道用于承載第一上行共享信 道的調度信息,根據所述第一下行控制信道所承載的調度信息確定用于傳輸?shù)谝簧闲泄蚕硇诺赖牡谝活l域資源;
根據預先約定和/或配置信令的指示,確定用于傳輸導頻的第二頻域資源;
在所述第一頻域資源上傳輸所述第一上行共享信道,在所述第二頻域資源上傳輸所述第一上行共享信道的導頻;
其中,所述第二頻域資源的大小大于或等于所述第一頻域資源的大小。
可選地,所述第二頻域資源為:
系統(tǒng)上行傳輸帶寬,或系統(tǒng)上行傳輸帶寬所包含的資源塊個數(shù),或系統(tǒng)上行傳輸帶寬所包含的子載波個數(shù),或系統(tǒng)上行傳輸帶寬所包含的資源單元個數(shù);
其中所述資源單元為預先定義的一個符號上的一個子載波,或者一個符號上的連續(xù)的x2個子載波,x2為大于0的正整數(shù)。
可選地,所述第二頻域資源為:
系統(tǒng)上行傳輸帶寬中的m個資源塊/子載波/資源單元,且所述第二頻域資源小于所述系統(tǒng)上行傳輸帶寬;
其中,所述m個資源塊/子載波/資源單元在頻域上是連續(xù)的或者不連續(xù)的,m為預定義或者配置的大于等于1的正整數(shù),所述資源單元為預先定義的一個符號上的一個子載波,或者一個符號上的連續(xù)的x2個子載波,x2為大于0的正整數(shù)。
可選地,所述第二頻域資源為:
共享相同頻域資源進行導頻傳輸?shù)亩鄠€第一上行共享信道所對應的第一頻域資源的并集。
可選地,所述配置信令為:
高層信令或者所述第一下行控制信道中的指示域。
可選地,在所述第二頻域資源上傳輸所述導頻之前,所述上行傳輸方法還包括:
獲取所述第一下行控制信道中攜帶的循環(huán)移位指示;
根據所述循環(huán)移位指示確定所述導頻的循環(huán)移位值,根據所述循環(huán)移位值產生與所述第二頻域資源的大小對應的所述導頻。
本發(fā)明還提供了一種上行傳輸裝置,包括:
第一處理模塊,用于接收第一下行控制信道,所述第一下行控制信道用于承載第一上行共享信道的調度信息,根據所述第一下行控制信道所承載的調度信息確定用于傳輸?shù)谝簧闲泄蚕硇诺赖牡谝活l域資源;
第一確定模塊,用于根據預先約定和/或配置信令的指示,確定用于傳輸導頻的第二頻域資源;
第一傳輸模塊,用于在所述第一頻域資源上傳輸所述第一上行共享信道,在所述第二頻域資源上傳輸所述第一上行共享信道的導頻;
其中,所述第二頻域資源的大小大于或等于所述第一頻域資源的大小。
可選地,所述第二頻域資源為:
系統(tǒng)上行傳輸帶寬,或系統(tǒng)上行傳輸帶寬所包含的資源塊個數(shù),或系統(tǒng)上行傳輸帶寬所包含的子載波個數(shù),或系統(tǒng)上行傳輸帶寬所包含的資源單元個數(shù);
其中所述資源單元為預先定義的一個符號上的一個子載波,或者一個符號上的連續(xù)的x2個子載波,x2為大于0的正整數(shù)。
可選地,所述第二頻域資源為:
系統(tǒng)上行傳輸帶寬中的m個資源塊/子載波/資源單元,且所述第二頻域資源小于所述系統(tǒng)上行傳輸帶寬;
其中,所述m個資源塊/子載波/資源單元在頻域上是連續(xù)的或者不連續(xù)的,m為預定義或者配置的大于等于1的正整數(shù),所述資源單元為預先定義的一個符號上的一個子載波,或者一個符號上的連續(xù)的x2個子載波,x2為大于0的正整數(shù)。
可選地,所述第二頻域資源為:
共享相同頻域資源進行導頻傳輸?shù)亩鄠€第一上行共享信道所對應的第一頻域資源的并集。
可選地,所述配置信令為:
高層信令或者所述第一下行控制信道中的指示域。
可選地,所述上行傳輸裝置還包括:
第一獲取模塊,用于所述第一傳輸模塊在所述第二頻域資源上傳輸所述導頻之前,獲取所述第一下行控制信道中攜帶的循環(huán)移位指示;
第二處理模塊,用于根據所述循環(huán)移位指示確定所述導頻的循環(huán)移位值, 根據所述循環(huán)移位值產生與所述第二頻域資源的大小對應的所述導頻。
本發(fā)明還提供了一種上行傳輸方法,包括:
確定用于終端傳輸?shù)谝簧闲泄蚕硇诺赖牡谝活l域資源,向所述終端發(fā)送第一下行控制信道,所述第一下行控制信道用于承載所述第一上行共享信道的調度信息,所述第一頻域資源包含在所述調度信息中;
根據預先約定確定用于終端傳輸導頻的第二頻域資源;或者,確定用于終端傳輸導頻的第二頻域資源,并通過配置信令將所述第二頻域資源通知給所述終端;
在所述第一頻域資源上接收所述終端發(fā)送的所述第一上行共享信道,在所述第二頻域資源上接收所述終端發(fā)送的所述第一上行共享信道的導頻;
其中,所述第二頻域資源的大小大于或等于所述第一頻域資源的大小。
可選地,所述第二頻域資源為:
系統(tǒng)上行傳輸帶寬,或系統(tǒng)上行傳輸帶寬所包含的資源塊個數(shù),或系統(tǒng)上行傳輸帶寬所包含的子載波個數(shù),或系統(tǒng)上行傳輸帶寬所包含的資源單元個數(shù);
其中所述資源單元為預先定義的一個符號上的一個子載波,或者一個符號上的連續(xù)的x2個子載波,x2為大于0的正整數(shù)。
可選地,所述第二頻域資源為:
系統(tǒng)上行傳輸帶寬中的m個資源塊/子載波/資源單元,且所述第二頻域資源小于所述系統(tǒng)上行傳輸帶寬;
其中,所述m個資源塊/子載波/資源單元在頻域上是連續(xù)的或者不連續(xù)的,m為預定義或者配置的大于等于1的正整數(shù),所述資源單元為預先定義的一個符號上的一個子載波,或者一個符號上的連續(xù)的x2個子載波,x2為大于0的正整數(shù)。
可選地,共享相同頻域資源進行導頻傳輸?shù)亩鄠€第一上行共享信道所對應的第一頻域資源包含在所述第二頻域資源中。
可選地,所述第二頻域資源為:
共享相同符號位置進行導頻傳輸?shù)亩鄠€第一上行共享信道所對應的第一頻域資源的并集。
可選地,所述配置信令為:
高層信令或者所述第一下行控制信道中的指示域。
可選地,所述第一下行控制信道中攜帶有循環(huán)移位指示,所述循環(huán)移位指示用來提供循環(huán)移位值,以產生與所述第二頻域資源的大小對應的所述導頻。
本發(fā)明還提供了一種上行傳輸裝置,包括:
第三處理模塊,用于確定用于終端傳輸?shù)谝簧闲泄蚕硇诺赖牡谝活l域資源,向所述終端發(fā)送第一下行控制信道,所述第一下行控制信道用于承載所述第一上行共享信道的調度信息,所述第一頻域資源包含在所述調度信息中;
第四處理模塊,用于根據預先約定確定用于終端傳輸導頻的第二頻域資源;或者,確定用于終端傳輸導頻的第二頻域資源,并通過配置信令將所述第二頻域資源通知給所述終端;
第一接收模塊,用于在所述第一頻域資源上接收所述終端發(fā)送的所述第一上行共享信道,在所述第二頻域資源上接收所述終端發(fā)送的所述第一上行共享信道的導頻;
其中,所述第二頻域資源的大小大于或等于所述第一頻域資源的大小。
可選地,所述第二頻域資源為:
系統(tǒng)上行傳輸帶寬,或系統(tǒng)上行傳輸帶寬所包含的資源塊個數(shù),或系統(tǒng)上行傳輸帶寬所包含的子載波個數(shù),或系統(tǒng)上行傳輸帶寬所包含的資源單元個數(shù);
其中所述資源單元為預先定義的一個符號上的一個子載波,或者一個符號上的連續(xù)的x2個子載波,x2為大于0的正整數(shù)。
可選地,所述第二頻域資源為:
系統(tǒng)上行傳輸帶寬中的m個資源塊/子載波/資源單元,且所述第二頻域資源小于所述系統(tǒng)上行傳輸帶寬;
其中,所述m個資源塊/子載波/資源單元在頻域上是連續(xù)的或者不連續(xù)的,m為預定義或者配置的大于等于1的正整數(shù),所述資源單元為預先定義的一個符號上的一個子載波,或者一個符號上的連續(xù)的x2個子載波,x2為大于0的正整數(shù)。
可選地,共享相同頻域資源進行導頻傳輸?shù)亩鄠€第一上行共享信道所對應的第一頻域資源包含在所述第二頻域資源中。
可選地,所述第二頻域資源為:
共享相同符號位置進行導頻傳輸?shù)亩鄠€第一上行共享信道所對應的第一頻域資源的并集。
可選地,所述配置信令為:
高層信令或者所述第一下行控制信道中的指示域。
可選地,所述第一下行控制信道中攜帶有循環(huán)移位指示,所述循環(huán)移位指示用來提供循環(huán)移位值,以產生與所述第二頻域資源的大小對應的所述導頻。
本發(fā)明的上述技術方案的有益效果如下:
上述方案中,所述上行傳輸方法通過根據預先約定和/或配置信令的指示調配用于傳輸導頻的第二頻域資源,使得共享相同頻域資源進行導頻傳輸?shù)亩鄠€第一上行共享信道的導頻在映射后能夠對齊,保證各個導頻之間的正交性,從而保證上行數(shù)據的正確傳輸和解調。
附圖說明
圖1為現(xiàn)有技術中頻分雙工系統(tǒng)使用的幀結構1的結構示意圖;
圖2為現(xiàn)有技術中時分雙工系統(tǒng)使用的幀結構2的結構示意圖;
圖3a為現(xiàn)有技術中物理上行共享信道的常規(guī)cp導頻結構示意圖;
圖3b為現(xiàn)有技術中物理上行共享信道的擴展cp導頻結構示意圖;
圖4為本發(fā)明中采用短于1ms的tti長度傳輸?shù)亩鄠€pusch共享dmrs符號位置,破壞各個dmrs之間正交性的示意圖;
圖5為本發(fā)明實施例一的上行傳輸方法流程示意圖;
圖6為本發(fā)明實施例二的上行傳輸方法流程示意圖;
圖7為本發(fā)明實施例的具體應用的第一例的上行傳輸示意圖;
圖8為本發(fā)明實施例的具體應用的第二例的上行傳輸示意圖;
圖9為本發(fā)明實施例的具體應用的第三例的上行傳輸示意圖;
圖10為本發(fā)明實施例三的上行傳輸裝置結構示意圖;
圖11為本發(fā)明實施例五的上行傳輸裝置結構示意圖。
具體實施方式
為使本發(fā)明要解決的技術問題、技術方案和優(yōu)點更加清楚,下面將結合附 圖及具體實施例進行詳細描述。
鑒于現(xiàn)有技術中不涉及短于1ms的傳輸結構,縮短后的tti仍需在1ms的傳輸結構上傳輸,且考慮到實際傳輸情況,提出了如下想法:
當采用短于1ms的tti長度傳輸pusch時,重用lte系統(tǒng)中對1ms子幀設計的dmrs結構,即不改變lte系統(tǒng)中對一個子幀中所定義的dmrs傳輸符號位置,在同一個子幀中的使用短于1ms的tti長度傳輸?shù)亩鄠€pusch可以共享lte系統(tǒng)中的dmrs符號位置;
但是,這多個pusch具有獨立的調度信息,其調度帶寬可能僅部分重疊,因此,如果按照現(xiàn)有機制中的定義,根據各自的調度帶寬和對應的dmrs循環(huán)移位(cs,cyclicshift)產生其dmrs序列,當映射到同一個符號上時,由于調度帶寬部分重疊,dmrs序列不對齊,將破壞映射在相同頻域資源上的對應不同pusch的dmrs序列之間的正交性,即如圖4所示,虛線1和虛線2框中傳輸?shù)姆謩e對應tti1和tti2的dmrs僅在部分頻域資源上重疊,導致dmrs的正交性被破壞,從而使基站無法區(qū)分tti1和tti2的dmrs。因此,需要定義新的dmrs產生和映射方式以保證對應不同數(shù)據傳輸?shù)膁mrs之間的正交性。
故本發(fā)明提供如下方案來解決傳輸時間間隔縮短后,沒有明確的數(shù)據傳輸方法導致數(shù)據傳輸后可能無法正確解調的問題。
實施例一
如圖5所示,本發(fā)明實施例一提供的上行傳輸方法,應用于終端,包括:
步驟51:接收第一下行控制信道,所述第一下行控制信道用于承載第一上行共享信道的調度信息,根據所述第一下行控制信道所承載的調度信息確定用于傳輸?shù)谝簧闲泄蚕硇诺赖牡谝活l域資源;
步驟52:根據預先約定和/或配置信令的指示,確定用于傳輸導頻的第二頻域資源;
步驟53:在所述第一頻域資源上傳輸所述第一上行共享信道,在所述第二頻域資源上傳輸所述第一上行共享信道的導頻;
其中,所述第二頻域資源的大小大于或等于所述第一頻域資源的大小,即第二頻域資源所包含的子載波個數(shù)大于或等于第一頻域資源所包含的子載波個數(shù)。
其中,所述第一下行控制信道用于承載所述第一上行共享信道的上行調度許可;所述第一下行控制信道和/或所述第一上行共享信道的tti長度可小于1ms。
上述第二頻域資源可存在如下三種情況:
第一種,所述第二頻域資源為:系統(tǒng)上行傳輸帶寬,或系統(tǒng)上行傳輸帶寬所包含的資源塊個數(shù),或系統(tǒng)上行傳輸帶寬所包含的子載波個數(shù),或系統(tǒng)上行傳輸帶寬所包含的資源單元個數(shù);
其中所述資源單元為預先定義的一個符號上的一個子載波,或者一個符號上的連續(xù)的x2個子載波,x2為大于0的正整數(shù)。
第二種,所述第二頻域資源為:系統(tǒng)上行傳輸帶寬中的m個資源塊/子載波/資源單元,且所述第二頻域資源小于所述系統(tǒng)上行傳輸帶寬;
其中,所述m個資源塊/子載波/資源單元在頻域上是連續(xù)的或者不連續(xù)的,m為預定義或者配置的大于等于1的正整數(shù),所述資源單元為預先定義的一個符號上的一個子載波,或者一個符號上的連續(xù)的x2個子載波,x2為大于0的正整數(shù)。
此時要求基站側通過調度限制,保證共享dmrs頻域資源的多個第一上行共享信道所對應的第一頻域資源包含在所述第二頻域資源中;較優(yōu)的,可以預先將系統(tǒng)上行傳輸帶寬分為若干個部分,每個部分包含特定的mi個資源塊prb/子載波sc/資源單元,在每個部分中按照上述方式工作。
第三種,所述第二頻域資源為:共享相同頻域資源進行導頻傳輸?shù)亩鄠€第一上行共享信道所對應的第一頻域資源的并集。
此時,由調度該終端的第一下行控制信道通知該終端第二頻域資源;基站在產生第一下行控制信道時,需考慮與該終端共享頻域資源傳輸dmrs的其他終端的調度帶寬。
下面對預先約定和信令配置與第二頻域資源的結合進行具體說明:
第一種結合方式,根據預先約定,確定用于傳輸導頻的第二頻域資源,具體包括:
預先約定所述第二頻域資源為系統(tǒng)上行傳輸帶寬,或系統(tǒng)上行傳輸帶寬所包含的資源塊個數(shù),或系統(tǒng)上行傳輸帶寬所包含的子載波個數(shù),或系統(tǒng)上行傳輸帶寬所包含的資源單元個數(shù),其中所述資源單元為預先定義的一個符號上的 一個子載波,或者一個符號上的連續(xù)的x2個子載波,x2為大于0的正整數(shù);或者,
預先約定所述第二頻域資源為系統(tǒng)上行傳輸帶寬中的m個資源塊/子載波/資源單元,且所述第二頻域資源小于所述系統(tǒng)上行傳輸帶寬,其中,所述m個資源塊/子載波/資源單元在頻域上是連續(xù)的或者不連續(xù)的;或者,
預先約定所述第二頻域資源為共享相同頻域資源進行導頻傳輸?shù)亩鄠€第一上行共享信道所對應的第一頻域資源的并集。
第二種結合方式,根據配置信令的指示,確定用于傳輸導頻的第二頻域資源,具體包括:
所述配置信令指示預先定義或者配置的多個第二頻域資源中的一個;其中,所述預先定義或者配置的多個第二頻域資源包括:一個第二頻域資源為系統(tǒng)上行傳輸帶寬,或系統(tǒng)上行傳輸帶寬所包含的資源塊個數(shù),或系統(tǒng)上行傳輸帶寬所包含的子載波個數(shù),或系統(tǒng)上行傳輸帶寬所包含的資源單元個數(shù),其中所述資源單元為預先定義的一個符號上的一個子載波,或者一個符號上的連續(xù)的x2個子載波,x2為大于0的正整數(shù),其余第二頻域資源為系統(tǒng)上行傳輸帶寬中的m個資源塊/子載波/資源單元,且所述第二頻域資源小于所述系統(tǒng)上行傳輸帶寬,其中,所述m個資源塊/子載波/資源單元在頻域上是連續(xù)的或者不連續(xù)的,所述m為一個或多個值;或者,
所述預先定義或者配置的多個第二頻域資源包括:系統(tǒng)上行傳輸帶寬中的m個資源塊/子載波/資源單元,且所述第二頻域資源小于所述系統(tǒng)上行傳輸帶寬,其中,所述m個資源塊/子載波/資源單元在頻域上是連續(xù)的或者不連續(xù)的,所述m為多個值;或者,
所述配置信令直接指示第二頻域資源,所述第二頻域資源為共享相同頻域資源進行導頻傳輸?shù)亩鄠€第一上行共享信道所對應的第一頻域資源的并集。
第三種結合方式,根據預先約定以及配置信令的指示,確定用于傳輸導頻的第二頻域資源,具體包括:
所述配置信令指示與所述第一上行共享信道共享相同頻域資源進行導頻傳輸?shù)钠渌谝簧闲泄蚕硇诺浪鶎牡谝活l域資源,預先約定所述第二頻域資源為共享相同頻域資源進行導頻傳輸?shù)亩鄠€第一上行共享信道所對應的第一頻 域資源的并集,根據預先約定確定所述第二頻域資源為所述第一頻域資源與所述其他上行共享信道所對應的第一頻域資源的并集。
具體的,所述配置信令為:高層信令或者所述第一下行控制信道中的指示域。此處的該指示域不同于所述第一下行控制信道中的用于指示第一頻域資源的指示域。
進一步的,在所述第二頻域資源上傳輸所述導頻之前,所述上行傳輸方法還包括:獲取所述第一下行控制信道中攜帶的循環(huán)移位指示;根據所述循環(huán)移位指示確定所述導頻的循環(huán)移位值,根據所述循環(huán)移位值產生與所述第二頻域資源的大小對應的所述導頻。
由上可知,本發(fā)明實施例一提供的所述上行傳輸方法通過根據預先約定和/或配置信令的指示調配用于傳輸導頻的第二頻域資源,使得共享相同頻域資源進行導頻傳輸?shù)亩鄠€第一上行共享信道的導頻在映射后能夠對齊,保證各個導頻之間的正交性,從而保證上行數(shù)據的正確傳輸和解調。
實施例二
為了更好的描述該上行傳輸方法,如圖6所示,本發(fā)明的實施例二從基站側對該上行傳輸方法進行描述,具體的,該上行傳輸方法包括:
步驟61:確定用于終端傳輸?shù)谝簧闲泄蚕硇诺赖牡谝活l域資源,向所述終端發(fā)送第一下行控制信道,所述第一下行控制信道用于承載所述第一上行共享信道的調度信息,所述第一頻域資源包含在所述調度信息中;
步驟62:根據預先約定確定用于終端傳輸導頻的第二頻域資源;或者,確定用于終端傳輸導頻的第二頻域資源,并通過配置信令將所述第二頻域資源通知給所述終端;
步驟63:在所述第一頻域資源上接收所述終端發(fā)送的所述第一上行共享信道,在所述第二頻域資源上接收所述終端發(fā)送的所述第一上行共享信道的導頻;
其中,所述第二頻域資源的大小大于或等于所述第一頻域資源的大小,即第二頻域資源所包含的子載波個數(shù)大于或等于第一頻域資源所包含的子載波個數(shù)。
步驟62中的“確定用于終端傳輸導頻的第二頻域資源,并通過配置信令將所述第二頻域資源通知給所述終端”可以為:根據本地配置或共享相同頻域資 源進行導頻傳輸?shù)亩鄠€第一上行共享信道所對應的第一頻域資源,確定用于終端傳輸導頻的第二頻域資源;并根據所述第二頻域資源生成配置信令發(fā)送至所述終端。
其中,所述第一下行控制信道用于承載所述第一上行共享信道的上行調度許可;所述第一下行控制信道和/或所述第一上行共享信道的tti長度可小于1ms。
上述第二頻域資源可存在如下三種情況:
第一種,所述第二頻域資源為:系統(tǒng)上行傳輸帶寬,或系統(tǒng)上行傳輸帶寬所包含的資源塊個數(shù),或系統(tǒng)上行傳輸帶寬所包含的子載波個數(shù),或系統(tǒng)上行傳輸帶寬所包含的資源單元個數(shù);
其中所述資源單元為預先定義的一個符號上的一個子載波,或者一個符號上的連續(xù)的x2個子載波,x2為大于0的正整數(shù)。
第二種,所述第二頻域資源為:系統(tǒng)上行傳輸帶寬中的m個資源塊/子載波/資源單元,且所述第二頻域資源小于所述系統(tǒng)上行傳輸帶寬;
其中,所述m個資源塊/子載波/資源單元在頻域上是連續(xù)的或者不連續(xù)的,m為預定義或者配置的大于等于1的正整數(shù),所述資源單元為預先定義的一個符號上的一個子載波,或者一個符號上的連續(xù)的x2個子載波,x2為大于0的正整數(shù)。
此時進行帶寬調度時需限定,共享相同頻域資源進行導頻傳輸?shù)亩鄠€第一上行共享信道所對應的第一頻域資源包含在所述第二頻域資源中。
第三種,所述第二頻域資源為:共享相同符號位置進行導頻傳輸?shù)亩鄠€第一上行共享信道所對應的第一頻域資源的并集。
其中預先約定和信令配置與第二頻域資源的結合可參考實施例一中的相關內容,在此不再贅述。
具體的,所述配置信令為:高層信令或者所述第一下行控制信道中的指示域。此處的該指示域不同于所述第一下行控制信道中的用于指示第一頻域資源的指示域。
進一步的,所述第一下行控制信道中攜帶有循環(huán)移位指示,所述循環(huán)移位指示用來提供循環(huán)移位值,以產生與所述第二頻域資源的大小對應的所述導頻。
由上可知,本發(fā)明實施例二提供的所述上行傳輸方法通過調整dmrs傳輸 帶寬,可保證數(shù)據傳輸?shù)念l域資源不同但共享dmrs資源的多個第一上行共享信道的dmrs的正交性傳輸,從而保證上行數(shù)據的正確傳輸和解調。
下面結合幾個具體的例子對本發(fā)明的上行傳輸方法進行描述:
首先聲明,本發(fā)明中所述資源單元被定義為一個符號上的一個子載波,即re,或者被定義為一個符號上的頻域上連續(xù)的x2個re/sc,簡稱ru,x2為大于0的正整數(shù)。
第一例
預先約定無論終端被調度的進行數(shù)據傳輸?shù)膶嶋H頻域資源為多大,其dmrs都按照系統(tǒng)上行傳輸帶寬的大小進行傳輸;
如圖7所示,以長度為4個符號的兩個tti共享同一列dmrs,系統(tǒng)上行帶寬為20mhz為例,假設系統(tǒng)上行帶寬包含100個prb即子載波編號為0~1199或ru編號為0~99(以ru為單位,假設每個ru包含12個sc,從最小sc側開始定義,以ru0開始,下同);
終端1的調度信令所指示的數(shù)據傳輸所占用的頻域資源為子載波12~35或者ru1~ru2,終端2的調度信令所調度的數(shù)據傳輸所占用的頻域資源為子載波24~59或者ru2~ru4,則:終端1在子載波12~35或ru1~ru2上傳輸其數(shù)據信息,在系統(tǒng)帶寬長度上,即子載波0~1199或ru0~ru99中傳輸其dmrs,且其dmrs為對dmrs基序列經過cs=0的循環(huán)移位之后得到的;終端2在子載波24~59或ru2~ru4上傳輸其數(shù)據信息,在系統(tǒng)帶寬長度上,即子載波0~1199或ru0~ru99中傳輸其dmrs,且其dmrs為對dmrs基序列經過cs=3的循環(huán)移位之后得到的;由于這兩個終端的dmrs序列長度相同,且映射位置完全相同,則基站側可以通過使用對應的循環(huán)移位分離映射在相同資源上的終端1和終端2的dmrs。
第二例
無論終端被調度的進行數(shù)據傳輸?shù)膶嶋H頻域資源為多大,其dmrs都按照預先約定或者配置系統(tǒng)上行傳輸帶寬的部分資源大小進行傳輸;
如圖8所示,以長度為4個符號的兩個tti共享同一列dmrs,系統(tǒng)上行帶寬為20mhz為例,假設系統(tǒng)上行帶寬包含100個prb即子載波編號為0~1199或ru編號為0~99(以ru為單位,假設每個ru包含12個sc,從最小sc側 開始定義,以ru0開始,下同);
假設約定或者配置終端1和終端2的dmrs都在子載波0~119或者ru0~ru9,終端1的調度信令所指示的數(shù)據傳輸所占用的頻域資源為子載波12~35或者ru1~ru2,終端2的調度信令所調度的數(shù)據傳輸所占用的頻域資源為子載波24~59或者ru2~ru4,則:終端1在子載波12~35或ru1~ru2上傳輸其數(shù)據信息,在子載波0~119或者ru0~ru9上傳輸其dmrs,且其dmrs為對dmrs基序列經過cs=0的循環(huán)移位之后得到的;終端2在子載波24~59或ru2~ru4上傳輸其數(shù)據信息,在子載波0~119或者ru0~ru9上傳輸其dmrs,且其dmrs為對dmrs基序列經過cs=3的循環(huán)移位之后得到的;由于這兩個終端的dmrs序列長度相同,且映射位置完全相同,則基站側可以通過使用對應的循環(huán)移位分離映射在相同資源上的終端1和終端2的dmrs;此時,基站在調度終端1和2時,其數(shù)據傳輸帶寬不能在子載波0~119或者ru0~ru9之外。
第三例
無論終端被調度的進行數(shù)據傳輸?shù)膶嶋H頻域資源為多大,其dmrs都按照預先約定或者配置系統(tǒng)上行傳輸帶寬的部分資源大小進行傳輸;
如圖9所示,以長度為4個符號的兩個tti共享同一列dmrs,系統(tǒng)上行帶寬為20mhz為例,假設系統(tǒng)上行帶寬包含100個prb即子載波編號為0~1199或ru編號為0~99(以ru為單位,假設每個ru包含12個sc,從最小sc側開始定義,以ru0開始,下同);
終端1的調度信令所指示的數(shù)據傳輸所占用的頻域資源為子載波12~35或者ru1~ru2,終端2的調度信令所調度的數(shù)據傳輸所占用的頻域資源為子載波24~59或者ru2~ru4,終端1和終端2的調度信令中還包含指示域指示這兩個終端的dmrs都在子載波12~59或ru1~ru4中傳輸,則:終端1在子載波12~35或ru1~ru2上傳輸其數(shù)據信息,在子載波12~59或ru1~ru4上傳輸其dmrs,且其dmrs為對dmrs基序列經過cs=0的循環(huán)移位之后得到的;終端2在子載波24~59或ru2~ru4上傳輸其數(shù)據信息,在子載波12~59或ru1~ru4上傳輸其dmrs,且其dmrs為對dmrs基序列經過cs=3的循環(huán)移位之后得到的;由于這兩個終端的dmrs序列長度相同,且映射位置完全相同,則基站側可以通過使用對應的循環(huán)移位分離映射在相同資源上的終端1和終端2的dmrs。
綜上所述,本發(fā)明提供的方案是通過調整dmrs傳輸帶寬,保證數(shù)據傳輸?shù)念l域資源不同但共享dmrs資源的多個第一上行共享信道的dmrs的正交性傳輸,從而保證上行數(shù)據的正確傳輸和解調。
也可以說,本發(fā)明提供的方案是:當不同ul(上行,uplink)tti共享相同符號位置用作dmrs時,不同ultti的dmrs在頻域上按照特定長度產生和傳輸,data按照實際調度的頻域資源大小傳輸。
實施例三
如圖10所示,本發(fā)明實施例三提供的上行傳輸裝置,應用于終端,包括:
第一處理模塊101,用于接收第一下行控制信道,所述第一下行控制信道用于承載第一上行共享信道的調度信息,根據所述第一下行控制信道所承載的調度信息確定用于傳輸?shù)谝簧闲泄蚕硇诺赖牡谝活l域資源;
第一確定模塊102,用于根據預先約定和/或配置信令的指示,確定用于傳輸導頻的第二頻域資源;
第一傳輸模塊103,用于在所述第一頻域資源上傳輸所述第一上行共享信道,在所述第二頻域資源上傳輸所述第一上行共享信道的導頻;
其中,所述第二頻域資源的大小大于或等于所述第一頻域資源的大小,即第二頻域資源所包含的子載波個數(shù)大于或等于第一頻域資源所包含的子載波個數(shù)。
其中,所述第一下行控制信道用于承載所述第一上行共享信道的上行調度許可;所述第一下行控制信道和/或所述第一上行共享信道的tti長度可小于1ms。
上述第二頻域資源可存在如下三種情況:
第一種,所述第二頻域資源為:系統(tǒng)上行傳輸帶寬,或系統(tǒng)上行傳輸帶寬所包含的資源塊個數(shù),或系統(tǒng)上行傳輸帶寬所包含的子載波個數(shù),或系統(tǒng)上行傳輸帶寬所包含的資源單元個數(shù);
其中所述資源單元為預先定義的一個符號上的一個子載波,或者一個符號上的連續(xù)的x2個子載波,x2為大于0的正整數(shù)。
第二種,所述第二頻域資源為:系統(tǒng)上行傳輸帶寬中的m個資源塊/子載波/資源單元,且所述第二頻域資源小于所述系統(tǒng)上行傳輸帶寬;
其中,所述m個資源塊/子載波/資源單元在頻域上是連續(xù)的或者不連續(xù)的, m為預定義或者配置的大于等于1的正整數(shù),所述資源單元為預先定義的一個符號上的一個子載波,或者一個符號上的連續(xù)的x2個子載波,x2為大于0的正整數(shù)。
此時要求基站側通過調度限制,保證共享dmrs頻域資源的多個第一上行共享信道所對應的第一頻域資源包含在所述第二頻域資源中;較優(yōu)的,可以預先將系統(tǒng)上行傳輸帶寬分為若干個部分,每個部分包含特定的mi個資源塊prb/子載波sc/資源單元,在每個部分中按照上述方式工作。
第三種,所述第二頻域資源為:共享相同頻域資源進行導頻傳輸?shù)亩鄠€第一上行共享信道所對應的第一頻域資源的并集。
此時,由調度該終端的第一下行控制信道通知該終端第二頻域資源;基站在產生第一下行控制信道時,需考慮與該終端共享頻域資源傳輸dmrs的其他終端的調度帶寬。
具體的,所述配置信令為:高層信令或者所述第一下行控制信道中的指示域。此處的該指示域不同于所述第一下行控制信道中的用于指示第一頻域資源的指示域。
進一步的,所述上行傳輸裝置還包括:第一獲取模塊,用于所述第一傳輸模塊在所述第二頻域資源上傳輸所述導頻之前,獲取所述第一下行控制信道中攜帶的循環(huán)移位指示;第二處理模塊,用于根據所述循環(huán)移位指示確定所述導頻的循環(huán)移位值,根據所述循環(huán)移位值產生與所述第二頻域資源的大小對應的所述導頻。
由上可知,本發(fā)明實施例三提供的所述上行傳輸裝置通過根據預先約定和/或配置信令的指示調配用于傳輸導頻的第二頻域資源,使得共享相同頻域資源進行導頻傳輸?shù)亩鄠€第一上行共享信道的導頻在映射后能夠對齊,保證各個導頻之間的正交性,從而保證上行數(shù)據的正確傳輸和解調。
需要說明的是,本發(fā)明的實施例三提供的上行傳輸裝置是與上述實施例一提供的終端側的上行傳輸方法對應的上行傳輸裝置,故上述實施例一提供的上行傳輸方法的所有實施例均適用于該上行傳輸裝置,且均能達到相同或相似的有益效果。
實施例四
為了更好的實現(xiàn)上述目的,本發(fā)明的實施例四還提供一種上行傳輸裝置,包括:處理器;以及通過總線接口與所述處理器相連接的存儲器,所述存儲器用于存儲所述處理器在執(zhí)行操作時所使用的程序和數(shù)據,當處理器調用并執(zhí)行所述存儲器中所存儲的程序和數(shù)據時,實現(xiàn)如下的功能模塊:
第一處理模塊,用于接收第一下行控制信道,所述第一下行控制信道用于承載第一上行共享信道的調度信息,根據所述第一下行控制信道所承載的調度信息確定用于傳輸?shù)谝簧闲泄蚕硇诺赖牡谝活l域資源;
第一確定模塊,用于根據預先約定和/或配置信令的指示,確定用于傳輸導頻的第二頻域資源;
第一傳輸模塊,用于在所述第一頻域資源上傳輸所述第一上行共享信道,在所述第二頻域資源上傳輸所述第一上行共享信道的導頻;
其中,所述第二頻域資源的大小大于或等于所述第一頻域資源的大小。
需要說明的是,本發(fā)明的實施例四提供的上行傳輸裝置是與上述實施例一提供的終端側的上行傳輸方法對應的上行傳輸裝置,故上述實施例一提供的上行傳輸方法的所有實施例均適用于該上行傳輸裝置,且均能達到相同或相似的有益效果。
實施例五
為了更好的實現(xiàn)上述目的,如圖11所示,本發(fā)明實施例五還提供一種上行傳輸裝置,包括:
第三處理模塊111,用于確定用于終端傳輸?shù)谝簧闲泄蚕硇诺赖牡谝活l域資源,向所述終端發(fā)送第一下行控制信道,所述第一下行控制信道用于承載所述第一上行共享信道的調度信息,所述第一頻域資源包含在所述調度信息中;
第四處理模塊112,用于根據預先約定確定用于終端傳輸導頻的第二頻域資源;或者,確定用于終端傳輸導頻的第二頻域資源,并通過配置信令將所述第二頻域資源通知給所述終端;
第一接收模塊113,用于在所述第一頻域資源上接收所述終端發(fā)送的所述第一上行共享信道,在所述第二頻域資源上接收所述終端發(fā)送的所述第一上行共享信道的導頻;
其中,所述第二頻域資源的大小大于或等于所述第一頻域資源的大小,即 第二頻域資源所包含的子載波個數(shù)大于或等于第一頻域資源所包含的子載波個數(shù)。
第四處理模塊112執(zhí)行的“確定用于終端傳輸導頻的第二頻域資源,并通過配置信令將所述第二頻域資源通知給所述終端”的操作可以具體為:根據本地配置或共享相同頻域資源進行導頻傳輸?shù)亩鄠€第一上行共享信道所對應的第一頻域資源,確定用于終端傳輸導頻的第二頻域資源;并根據所述第二頻域資源生成配置信令發(fā)送至所述終端。
其中,所述第一下行控制信道用于承載所述第一上行共享信道的上行調度許可;所述第一下行控制信道和/或所述第一上行共享信道的tti長度可小于1ms。
上述第二頻域資源可存在如下三種情況:
第一種,所述第二頻域資源為:系統(tǒng)上行傳輸帶寬,或系統(tǒng)上行傳輸帶寬所包含的資源塊個數(shù),或系統(tǒng)上行傳輸帶寬所包含的子載波個數(shù),或系統(tǒng)上行傳輸帶寬所包含的資源單元個數(shù);
其中所述資源單元為預先定義的一個符號上的一個子載波,或者一個符號上的連續(xù)的x2個子載波,x2為大于0的正整數(shù)。
第二種,所述第二頻域資源為:系統(tǒng)上行傳輸帶寬中的m個資源塊/子載波/資源單元,且所述第二頻域資源小于所述系統(tǒng)上行傳輸帶寬;
其中,所述m個資源塊/子載波/資源單元在頻域上是連續(xù)的或者不連續(xù)的,m為預定義或者配置的大于等于1的正整數(shù),所述資源單元為預先定義的一個符號上的一個子載波,或者一個符號上的連續(xù)的x2個子載波,x2為大于0的正整數(shù)。
此時進行帶寬調度時需限定,共享相同頻域資源進行導頻傳輸?shù)亩鄠€第一上行共享信道所對應的第一頻域資源包含在所述第二頻域資源中。
第三種,所述第二頻域資源為:共享相同符號位置進行導頻傳輸?shù)亩鄠€第一上行共享信道所對應的第一頻域資源的并集。
其中預先約定和信令配置與第二頻域資源的結合可參考實施例一中的相關內容,在此不再贅述。
具體的,所述配置信令為:高層信令或者所述第一下行控制信道中的指示域。此處的該指示域不同于所述第一下行控制信道中的用于指示第一頻域資源 的指示域。
進一步的,所述第一下行控制信道中攜帶有循環(huán)移位指示,所述循環(huán)移位指示用來提供循環(huán)移位值,以產生與所述第二頻域資源的大小對應的所述導頻。
由上可知,本發(fā)明實施例五提供的所述上行傳輸裝置通過調整dmrs傳輸帶寬,可保證數(shù)據傳輸?shù)念l域資源不同但共享dmrs資源的多個第一上行共享信道的dmrs的正交性傳輸,從而保證上行數(shù)據的正確傳輸和解調。
需要說明的是,本發(fā)明的實施例五提供的上行傳輸裝置是與上述實施例二提供的基站側的上行傳輸方法對應的上行傳輸裝置,故上述實施例二提供的上行傳輸方法的所有實施例均適用于該上行傳輸裝置,且均能達到相同或相似的有益效果。
實施例六
為了更好的實現(xiàn)上述目的,本發(fā)明的實施例六還提供一種上行傳輸裝置,包括:處理器;以及通過總線接口與所述處理器相連接的存儲器,所述存儲器用于存儲所述處理器在執(zhí)行操作時所使用的程序和數(shù)據,當處理器調用并執(zhí)行所述存儲器中所存儲的程序和數(shù)據時,實現(xiàn)如下的功能模塊:
第三處理模塊,用于確定用于終端傳輸?shù)谝簧闲泄蚕硇诺赖牡谝活l域資源,向所述終端發(fā)送第一下行控制信道,所述第一下行控制信道用于承載所述第一上行共享信道的調度信息,所述第一頻域資源包含在所述調度信息中;
第四處理模塊,用于根據預先約定確定用于終端傳輸導頻的第二頻域資源;或者,確定用于終端傳輸導頻的第二頻域資源,并通過配置信令將所述第二頻域資源通知給所述終端;
第一接收模塊,用于在所述第一頻域資源上接收所述終端發(fā)送的所述第一上行共享信道,在所述第二頻域資源上接收所述終端發(fā)送的所述第一上行共享信道的導頻;
其中,所述第二頻域資源的大小大于或等于所述第一頻域資源的大小。
需要說明的是,本發(fā)明的實施例六提供的上行傳輸裝置是與上述實施例二提供的基站側的上行傳輸方法對應的上行傳輸裝置,故上述實施例二提供的上行傳輸方法的所有實施例均適用于該上行傳輸裝置,且均能達到相同或相似的有益效果。
其中,此說明書中所描述的許多功能部件都被稱為模塊/子模塊,以便更加特別地強調其實現(xiàn)方式的獨立性。
本發(fā)明實施例中,模塊/子模塊可以用軟件實現(xiàn),以便由各種類型的處理器執(zhí)行。舉例來說,一個標識的可執(zhí)行代碼模塊可以包括計算機指令的一個或多個物理或者邏輯塊,舉例來說,其可以被構建為對象、過程或函數(shù)。盡管如此,所標識模塊的可執(zhí)行代碼無需物理地位于一起,而是可以包括存儲在不同位里上的不同的指令,當這些指令邏輯上結合在一起時,其構成模塊并且實現(xiàn)該模塊的規(guī)定目的。
實際上,可執(zhí)行代碼模塊可以是單條指令或者是許多條指令,并且甚至可以分布在多個不同的代碼段上,分布在不同程序當中,以及跨越多個存儲器設備分布。同樣地,操作數(shù)據可以在模塊內被識別,并且可以依照任何適當?shù)男问綄崿F(xiàn)并且被組織在任何適當類型的數(shù)據結構內。所述操作數(shù)據可以作為單個數(shù)據集被收集,或者可以分布在不同位置上(包括在不同存儲設備上),并且至少部分地可以僅作為電子信號存在于系統(tǒng)或網絡上。
在模塊可以利用軟件實現(xiàn)時,考慮到現(xiàn)有硬件工藝的水平,所以可以以軟件實現(xiàn)的模塊,在不考慮成本的情況下,本領域技術人員都可以搭建對應的硬件電路來實現(xiàn)對應的功能,所述硬件電路包括常規(guī)的超大規(guī)模集成(vlsi)電路或者門陣列以及諸如邏輯芯片、晶體管之類的現(xiàn)有半導體或者是其它分立的元件。模塊還可以用可編程硬件設備,諸如現(xiàn)場可編程門陣列、可編程陣列邏輯、可編程邏輯設備等實現(xiàn)。
以上所述的是本發(fā)明的優(yōu)選實施方式,應當指出對于本技術領域的普通人員來說,在不脫離本發(fā)明所述原理前提下,還可以作出若干改進和潤飾,這些改進和潤飾也應視為本發(fā)明的保護范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