專利名稱:具有攝影范圍標示的攝影裝置的制作方法
技術領域:
本實用新型有關一種具有攝影范圍標示的攝影裝置,特別是指一種可以投射出標
示光束以顯示出近乎實際攝影范圍位置的攝影裝置,避免安裝攝影裝置方向發(fā)生錯誤,進 而提高安裝效率。
背景技術:
為了節(jié)省人力并且減少在各個攝影地點間來回移動所耗用的時間,或是作為搜證 檢查的作用,人們常常使用具有錄像功能的攝影系統來達成上述目的。也因此在現代社會 中攝影系統的使用越來越普遍,無論是在居家環(huán)境中作為保全系統,在公共場合中作為錄 像搜證,使用于行車狀態(tài)紀錄或是使用于其它的用途,攝影系統的使用均越來越廣泛。 而在一個常見的攝影系統中通常包含著中控主機,用來查看畫面的顯示器,一紀 錄攝影數據的儲存單元,以及在攝影地點的攝影裝置;而當需要攝影的地點越多則需裝設 的攝影裝置也就越多。 在目前裝設攝影裝置的方式中卻存有問題,請參考圖l所示,于圖中所希望攝影 的范圍是以花瓶13為中心的預期攝影范圍12,但是現有的攝影裝置10在安裝當下,并無法 得知攝影裝置10的鏡頭是否正確無誤的指向預期拍攝范圍12,只能夠憑著經驗做大略的 指向,若要確實得知鏡頭的拍攝位置,則必須要將整組攝影裝置系統安裝完成,才能由顯示 器中得知攝影裝置10鏡頭的攝影范圍11是否恰當,故經常發(fā)生安裝攝影裝置10完成后才 發(fā)覺攝影范圍11與預期攝影范圍12不同,如此即需要再次調整攝影裝置IO方位。 因此若是一次需要安裝許多個攝影裝置,或是攝影裝置設置的地點遠離顯示器 時,則此一安裝的過程勢必將費時又費工。 然隨著攝影技術的發(fā)展,目前已有許多可以遠程操控鏡頭指向以及望遠變焦倍率 的高階機型。然而在許多場合中為了經濟性或是由于設置地點狹小限制了機器體型的緣 故,簡便型的攝影裝置仍然繼續(xù)大量的被使用。 現請參閱圖2所示,如圖標中將攝影系統作為行車紀錄器使用時,整個攝影系統 為了配合裝設空間大小,而被精簡設為只有一紀錄監(jiān)看數據的儲存單元以及一攝影裝置 10,因此所有攝影數據都存入一個可卸除的儲存單元中。在此一實施例中,架設于擋風玻璃 201上的行車紀錄器包含有一支撐架22以及一固接于支撐架22上的攝影單元(圖未示), 上述攝影單元(圖未示)所錄制的數據皆存入一記憶卡14中,在安裝過程中并無法直接顯 示。因此若要確定安裝角度是否洽當,則必須另外使用一計算機15將記憶卡14的數據讀 出,不但于安裝時極為不便,且安裝完成后行車紀錄器若是遭意外碰撞而改變了拍攝范圍 時,其再次調整的動作同樣非常費時。 因此為了提高攝影裝置的安裝效率,減少事后調整鏡頭指向的作業(yè),目前習用的 攝影裝置實有進一步改進的需要。
發(fā)明內容本實用新型的主要目的在于提供一種具有攝影范圍標示的攝影裝置,藉由一裝設
于攝影裝置前端的標示模塊,在安裝攝影裝置時以標示光束顯示出攝影范圍或中心,方便安
裝者調整攝影裝置的擺設方向,進而減少鏡頭指向錯誤的情形并提高攝影裝置裝設的效率。 為達上述目的,本實用新型包含一配合墻面定位的支撐結構,并于支撐結構一側
連設一外殼體,上述外殼體內部設有一攝影單元,并于前端處設置一標示模塊,上述標示模
塊為一光源投射裝置,且上述光源投射裝置的投射方向與投射范圍對應于上述攝影單元的
攝影方向與攝影范圍。 上述攝影單元包含一 電路基板,所述電路基板上設有控制電路與一感光耦合組件,以及設置有一與上述感光耦合組件感光面處相匹配的鏡頭模塊;且上述攝影單元設置于所述外殼體內部后,使所述鏡頭模塊指向外殼體前端。 上述光源投射裝置設為至少一個激光二極管,所述激光二極管電性相接電源開關,并藉上述激光二極管所投射出的標示光束界定出一標示范圍或標示目標,所述激光二極管設置于上述電路基板上并與電路基板電性相接,并由上述電路基板進行供電以及上述電源開關進行控制。 于一較佳實施例中,上述光源投射裝置為單一個激光二極管,上述激光二極管的
投射方向平行于上述鏡頭單元的指向,并使上述激光二極管所投射出的標示光束標示出接
近所述攝影單元攝影范圍中心,作為確認攝影范圍是否正確指向所要拍攝物體的標記。 于另一較佳實施例中,本實用新型攝影裝置設為一行車紀錄器,包含一外殼體,于
外殼體內部設有一控制電路以及一供電單元,并于所述外殼體前方設有一鏡頭模塊,一設
于外殼體側面處的記憶卡存取接口,以及一光源投射裝置,所述行車紀錄器由內部供電單
元進行供電,因而可獨立運作并將錄像數據存入記憶卡中,上述光源投射裝置為復數個激
光二極管,上述激光二極管的設置指向使其投射的標示光束分別平行于上述鏡頭模塊的最
大攝影角度邊線方向,并使上述標示光束界定出一標示范圍。 于另一較佳實施例中,上述光源投射裝置中的激光二極管投射方向對應于攝影單元的指向,但向外小幅度偏轉,并使上述激光二極管所投射的標示光束各自平行于最大攝影角度邊線,藉以標示出攝影范圍。 于又一較佳實施例中,在外殼體容置空間較小或是欲使標示范圍小于實際攝影范圍時,可使上述光源投射裝置中的激光二極管投射方向對應于攝影單元的指向,但向內小幅度偏轉,并使上述激光二極管所投射的標示光束各自平行于對向最大攝影角度邊線,藉以標示出攝影范圍。 本實用新型的特點在于在攝影裝置外殼體前端以適當角度裝設至少一個激光二極管,并藉由所述激光二極管所發(fā)出的標示光束標示出近乎實際的攝影范圍或攝影范圍中心,使得在安裝攝影裝置當時便可清楚掌握攝影單元的拍攝范圍,減少誤裝狀況并進一步提高攝影裝置裝設的效率。
圖1是習用攝影裝置安裝時的實施例圖;[0019] 圖2是習用行車紀錄器安裝時的實施例4[0020] 圖3是本實用新型具有攝影范圍標示的攝影裝置的立體圖; 圖4是本實用新型的分解圖; 圖5是本實用新型以激光二極管光束標定攝影目標的示意圖; 圖6是本實用新型使用于行車紀錄器的立體圖; 圖7是本實用新型激光二極管組裝于攝影單元一較佳實施例的示意圖; 圖8是本實用新型激光二極管組裝于攝影單元另一較佳實施例的示意圖; 圖9是本實用新型組裝攝影裝置調整攝影范圍的示意圖;以及 圖10是本實用新型組裝行車紀錄器調整攝影范圍的示意圖。[0028]主要組件符號說明10-—攝影裝置16-—記憶卡存取接口32-—電路基板11一-攝影范圍17-—光源投射裝置開關33-—控制電路11 I'--攝影范圍中心20-—支撐結構34-—感光耦合組件ll 2—-最大攝影角度邊線201—_擋風玻璃40-—標示模塊12—-預期攝影范圍21-—外殼體41-—光源投射裝置13—-花瓶22-—支撐架42-—激光二極管14—-記憶卡30-—攝影單元43-—標示光束15——計算機31-—鏡頭模塊
具體實施方式為便于更進一步對本實用新型的構造、使用及其特征有更深一層明確、詳實的認識與了解,現舉出較佳實施例,配合圖式詳細說明如下 現請參閱圖3及圖4,于圖示一較佳實施例中,本實用新型包含一配合墻面定位的支撐結構20,并于支撐結構20 —側連設一外殼體21,上述外殼體21內部設有一搭配顯示屏幕使用的攝影單元30 ;上述外殼體21前端處設置一標示模塊40,上述標示模塊40為一光源投射裝置41,且上述光源投射裝置41的投射方向與投射范圍對應于上述攝影單元30的攝影方向與攝影范圍。 上述攝影單元30包含一 電路基板32,所述電路基板32上設有控制電路33與一感光耦合組件34,以及設置有一與上述感光耦合組件34感光面處相匹配的鏡頭模塊31 ;上述攝影單元30設置于外殼體21內部后使所述鏡頭模塊31指向外殼體21前端而達拍攝攝影的目的。 上述光源投射裝置41為至少一個激光二極管42,所述激光二極管42電性相接光源投射裝置開關17,并藉上述激光二極管42所投射出的標示光束43界定出一標示范圍或標示目標,所述激光二極管42設置于上述電路基板32上并與電路基板32電性相接,而可以由上述電路基板32供應電力以及上述光源投射裝置開關17進行控制。[0041] 現請參閱圖4以及圖5,于圖示一較佳實施例中,上述光源投射裝置41為單一個激光二極管42,上述激光二極管42的投射方向平行于上述鏡頭單元31的指向,并使上述激光二極管42所投射出的標示光束43接近于上述攝影單元30攝影范圍中心lll,作為確認攝影范圍11是否正確指向所要拍攝物體的標記。 現請參閱圖6,于圖示另一較佳實施例中,本實用新型攝影裝置IO設為一行車紀錄器,包含一外殼體21,于外殼體21內部設有一控制回路以及一供電單元(圖未示),并于所述外殼體21前端設有一鏡頭模塊31,一設于外殼體21側面處的記憶卡存取接口 16, 一光源投射裝置開關17,以及一設于所述外殼體21前端的光源投射裝置41,上述供電單元,記憶卡存取接口 16,鏡頭模塊31以及光源投射裝置41經由控制回路彼此電性連接,且上述光源投射裝置41藉由所述光源投射裝置開關17控制;上述光源投射裝置41為復數個激光二極管42,上述激光二極管42的投射指向分別平行于上述鏡頭模塊31的最大攝影角度邊線方向,并使上述激光二極管42所投射出的光束界定出一拍攝范圍。 現請參閱圖7,于圖示一較佳實施例中,上述光源投射裝置41中的激光二極管42投射方向對應于攝影單元30的指向,但向外小幅度偏轉,并使上述激光二極管42所投射的標示光束43各自平行于最大攝影角度邊線112,藉以標示出攝影范圍。[0044] 現請參閱圖8,于圖示一較佳實施例中,在機殼容置空間較小或是欲使標示范圍小于實際攝影范圍時,可使上述光源投射裝置41中的激光二極管42投射方向對應于攝影單元30的指向,但向內小幅度偏轉,并使上述激光二極管42所投射的標示光束43各自平行于對向最大攝影角度邊線112,藉以標示出攝影范圍。 現請參閱圖9以及圖IO,本實用新型具有攝影范圍標示裝置的攝影裝置在安裝時,先啟動激光二極管42 (圖未示)投射出標示攝影范圍中心111的標示光束43,并于安裝攝影裝置10時,參考標示光束43所投射的位置而調整攝影裝置10的指向,例如于圖9中所示,標示光束43標示出攝影范圍中心(圖未示),故使用時將標示光束43對準所欲拍攝的主體花瓶13便可確保拍攝范圍正確;又如圖10所示,于圖示一較佳實施例中,由光源投射裝置(圖未示)中所投射出的復數個標示光束43標示出攝影范圍(圖未示)上下以及左右的邊界,故于裝設時可藉標示光束43投射于擋風玻璃201上的投影位置判斷并校正鏡頭指向,以達確保拍攝范圍正確的效果。 綜上所述,本實用新型具有攝影范圍標示的攝影裝置在攝影裝置前端處設有一個以上以預設角度裝置的激光二極管,藉由上述激光二極管所投射出的標示光束將攝影范圍或攝影范圍中心標示出來,因而于安裝架設攝影裝置時可以在不需實際檢查所錄制的影片情形下仍能確保攝影范圍正確,避免裝設方向錯誤,以及由于無法確實攝影到所預期的攝影范圍而重復調整攝影裝置擺向的動作,進而提高攝影裝置安裝效率,減少錯誤的發(fā)生。[0047] 以上所舉實施例,僅用為方便說明本實用新型并非加以限制,在不離本實用新型精神范疇,熟悉此一行業(yè)技藝人士依本實用新型申請專利范圍及發(fā)明說明所作的各種簡易變形與修飾,均仍應含括于以下申請專利范圍中。
權利要求一種具有攝影范圍標示的攝影裝置,包含一配合墻面定位的支撐結構,并于支撐結構一側連設一外殼體,上述外殼體內部設有一攝影單元,其特征在于上述外殼體前端處設置一標示模塊,上述標示模塊為一光源投射裝置,且上述光源投射裝置的投射方向與投射范圍對應于上述攝影單元的攝影方向與攝影范圍。
2. 根據權利要求1所述的具有攝影范圍標示的攝影裝置,其特征在于上述攝影單元 包含一電路基板,所述電路基板上設有控制電路與一感光耦合組件,以及設置有一與所述 感光耦合組件感光面處相匹配的鏡頭模塊。
3. 根據權利要求2所述的具有攝影范圍標示的攝影裝置,其特征在于上述光源投射 裝置設為至少一個激光二極管,所述激光二極管電性相接光源投射裝置開關,并藉上述激 光二極管所投射出的標示光束界定出一標示范圍或標示目標。
4. 根據權利要求3所述的具有攝影范圍標示的攝影裝置,其特征在于上述激光二極 管設置于所述電路基板上并與電路基板電性相接。
5. 根據權利要求3所述的具有攝影范圍標示的攝影裝置,其特征在于上述光源投射 裝置為單一個激光二極管,上述激光二極管的投射方向平行于上述鏡頭單元的指向,并使上述激光二極管所投射出的標示光束接近于所述攝影單元攝影范圍中心。
6. 根據權利要求3所述的具有攝影范圍標示的攝影裝置,其特征在于上述光源投射 裝置為復數個激光二極管,上述激光二極管的設置指向使其投射的標示光束分別平行于上 述鏡頭模塊的最大攝影角度邊線方向。
7. 根據權利要求6所述的具有攝影范圍標示的攝影裝置,其特征在于上述激光二極管投射方向對應于攝影單元的指向,但向外小幅度偏轉,并使上述激光二極管所投射的標 示光束各自平行于最大攝影角度邊線。
8. 根據權利要求6所述的具有攝影范圍標示的攝影裝置,其特征在于上述激光二極 管投射方向對應于攝影單元的指向,但向內小幅度偏轉,并使上述激光二極管所投射的標 示光束各自平行于對向最大攝影角度邊線。
專利摘要一種具有攝影范圍標示的攝影裝置,包含一配合墻面定位的支撐結構,并于支撐結構一側連設一外殼體,上述外殼體內部設有一攝影單元;上述外殼體前端處設置一標示模塊,上述標示模塊為一光源投射裝置,且上述光源投射裝置的投射方向與投射范圍對應于上述攝影單元的攝影方向與攝影范圍;本實用新型藉由標示模塊所投射出的定位光束標示出近乎實際的攝影范圍,于安裝架設攝影裝置時可以避免攝影裝置裝設方向錯誤,同時減少因攝影裝置無法確實拍攝到預期的攝影范圍而需要重復調整的動作,進而提高攝影裝置安裝效率,減少錯誤的發(fā)生。
文檔編號H04N5/232GK201523419SQ20092027910
公開日2010年7月7日 申請日期2009年11月13日 優(yōu)先權日2009年11月13日
發(fā)明者梁智銘 申請人:沁業(yè)科技有限公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