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實用新型涉及衰減電路,具體涉及應用于多頻率射頻信號源的衰減電路。
背景技術:
PIN二極管有一項已知且特殊的特性,那就是它在射頻下的電阻可以隨變偏置電流的變化而變化。單一的PIN二極管衰減器是非常簡單的,但是這樣簡單的設計很難達到良好的阻抗匹配,因為二極管的阻抗會隨著偏置電壓的變化而改變,多頻率射頻信號源中,衰減電路之前連接有濾波電路,它們之間不良的阻抗匹配會帶來問題,因為連接到衰減器的濾波器的響應通常會因負載的不同而改變。
技術實現要素:
本實用新型所要解決的技術問題是二極管的阻抗會隨著偏置電壓的變化而改變,衰減器與連接的濾波器之間不良的阻抗匹配會帶來問題,目的在于提供應用于多頻率射頻信號源的衰減電路,使用多個PIN二極管,組成兩條支路,使衰減電路的阻抗特性不變,使衰減電路對連接的濾波器的阻抗失配的影響降到最低程度。
本實用新型通過下述技術方案實現:
應用于多頻率射頻信號源的衰減電路,包括二極管衰減電路,二極管衰減電路包括信號輸入端IN、電阻R1、電阻R2、電阻R3、電阻R4、電容C5、電容C6、電容C7、二極管V8、二極管V9、二極管V10、信號輸出端OUT,所述信號輸入端IN與二極管V8的陽極連接,二極管V8的陰極與二極管V9的陽極連接,二極管V9的陰極與信號輸出端OUT連接;電容C5一端連接在二極管V8的陽極,其另一端與二極管V10的陽極連接,二極管V10的陰極與二極管V9的陰極連接;所述電阻R1一端與信號輸入端IN連接,其另一端接地;所述電阻R2一端連接在電阻R1與信號輸入端IN連接的線路上,其另一端接地;電阻R3一端連接在電阻R2接地的一端,其另一端與電容C6連接;電容C6與電阻R3連接的另一端接地,電容C6與電阻R3連接的線路上接正12V電壓。二極管V8、二極管V9、二極管V10均采用PIN二極管,使用多個PIN二極管,組成兩條支路,達到不變的阻抗特性,使衰減電路對連接的濾波器的阻抗失配的影響降到最低程度。
進一步地,應用于多頻率射頻信號源的衰減電路,還包括控制輸入端電路,所述控制輸入端電路包括電阻R5、電阻R6、電位器R7、電容C8、電感L2、控制輸入端ATT,所述電感L2一端連接在電容C5與二極管V10連接的線路上,其另一端與控制輸入端ATT連接,電容C8一端連接在電感L2與控制輸入端ATT連接的線路上,其另一端接地;電位器R7的中心抽頭連接在電感L2與電容C8連接的線路上,電阻R5的一端接正12V電壓,其另一端與電位器R7的固定上端連接,電位器R7的固定下端與電阻R6的一端連接,電阻R6的另一端接地。為了方便調試,電路中增加了一路由電位器R7的中心抽頭給出的控制電壓;當控制輸入端ATT電壓不夠高時,整個衰減電路的射頻衰減量很大,當控制輸入端ATT電壓較高時,整個衰減器的射頻衰減量減小,當控制輸入端ATT電壓控制在一定程度時,衰減電路的射頻衰減量可以達到最小。
進一步地,在信號輸入端IN與二極管V8之間還連接有輸入調理電路,所述輸入調理電路包括電阻R8、電阻R9、電阻R10、電阻R11、電阻R12、電容C3、晶振F1,信號輸入端IN與二極管V8連接的線路上依次連接有電阻R8、晶振F1、電阻R12、電容C3,所述電阻R11一端連接在電阻R8與晶振F1連接的線路上,其另一端接地;電阻R9一端連接在信號輸入端IN與電阻R8連接的線路上,其另一端與電阻R10的一端連接,電阻R10的另一端接地。使用晶振F1為衰減電路提供基本的時鐘信號,使用的電阻起到限流、降壓、升壓的作用。
本實用新型與現有技術相比,具有如下的優(yōu)點和有益效果:本實用新型使用多個PIN二極管,組成兩條支路,達到阻抗不變的特性,通過選擇合適的二極管偏置電流,使得上下兩條支路的阻抗從輸入端看進去始終保持在一定的阻值,從而使射頻信號源中衰減電路之前的濾波器的阻抗失配的影響降到最低。
附圖說明
此處所說明的附圖用來提供對本實用新型實施例的進一步理解,構成本申請的一部分,并不構成對本實用新型實施例的限定。在附圖中:
圖1為本實用新型結構示意圖。
具體實施方式
為使本實用新型的目的、技術方案和優(yōu)點更加清楚明白,下面結合實施例和附圖,對本實用新型作進一步的詳細說明,本實用新型的示意性實施方式及其說明僅用于解釋本實用新型,并不作為對本實用新型的限定。
實施例
如圖1所示,應用于多頻率射頻信號源的衰減電路,包括二極管衰減電路,所述二極管衰減電路包括信號輸入端IN、電阻R1、電阻R2、電阻R3、電阻R4、電容C5、電容C6、電容C7、二極管V8、二極管V9、二極管V10、電容C9、信號輸出端OUT,所述信號輸入端IN與二極管V8的陽極連接,二極管V8的陰極與二極管V9的陽極連接,二極管V9的陰極與信號輸出端OUT連接,電容C9連接在二極管C9與信號輸出端OUT連接的線路上;電容C5一端連接在二極管V8的陽極,其另一端與二極管V10的陽極連接,二極管V10的陰極與二極管V9的陰極連接;所述電阻R1一端與信號輸入端IN連接,其另一端接地;所述電阻R2一端連接在電阻R1與信號輸入端IN連接的線路上,其另一端接地;電阻R3一端連接在電阻R2接地的一端,其另一端與電容C6連接;電阻R2和電阻R3接地的那一端還連接有電容C4的右端,電容C4左端接地;電容C6與電阻R3連接的另一端接地,電容C6與電阻R3連接的線路上接正12V電壓。控制輸入端電路,所述控制輸入端電路包括電阻R5、電阻R6、電位器R7、電容C8、電感L2、控制輸入端ATT,所述電感L2一端連接在電容C5與二極管V10連接的線路上,其另一端與控制輸入端ATT連接,電容C8一端連接在電感L2與控制輸入端ATT連接的線路上,其另一端接地;電位器R7的中心抽頭連接在電感L2與電容C8連接的線路上,電阻R5的一端接正12V電壓,其另一端與電位器R7的固定上端連接,電位器R7的固定下端與電阻R6的一端連接,電阻R6的另一端接地。在信號輸入端IN與二極管V8之間還連接有輸入調理電路,所述輸入調理電路包括電阻R8、電阻R9、電阻R10、電阻R11、電阻R12、電容C3、晶振F1,信號輸入端IN與二極管V8連接的線路上依次連接有電阻R8、晶振F1、電阻R12、電容C3,所述電阻R11一端連接在電阻R8與晶振F1連接的線路上,其另一端接地;電阻R9一端連接在信號輸入端IN與電阻R8連接的線路上,其另一端與電阻R10的一端連接,電阻R10的另一端接地。
控制輸入端ATT是衰減電路的控制電壓輸入端口,當控制輸入端ATT的電壓不夠高時,由于二極管V10處于反偏狀態(tài),所以流經二極管V10的電流極小,二極管V10的電阻很大,從而使電容C5和二極管V10的支路射頻通路的電阻很大,而此時二極管V8和二極管V9支路從電阻R1、電阻R2、電阻R3、電阻R4獲得直流正向偏置,有電流流過二極管V8和二極管V9,使二極管V8和二極管V9呈現較低的阻抗,從而使二極管V8、電容C7組成的射頻通路的阻抗很低,射頻功率從該支路旁路到地,使得整個衰減電路的射頻衰減量很大。
當控制輸入端口ATT的控制電壓較高時,二極管V10獲得正向偏置,從而有電流從上流過,該電流在降低二極管V10阻抗的同時會在電阻R4上提高其兩端的電壓,從而使二極管V8和二極管V9的直流偏置電流降低,提高二極管V8和二極管V9的阻抗,從而使二極管V8、電容C7組成的射頻通路的阻抗變高,使得整個衰減器的射頻衰減量減小。
當控制輸入端口ATT的控制電壓高到一定程度時,二極管V10上電流達到最大,二極管V10阻抗變到最小,而此時二極管V8和二極管V9的直流偏置變成反向偏置,阻抗變到最大,從而使二極管V8、電容C7組成的射頻通路的阻抗變到最高,從而使整個衰減電路的射頻衰減量達到最小。
綜上所述,兩條射頻通路的交流阻抗呈現負相關變化,總是在一條支路的阻抗變大時,另一條支路的阻抗變小,通過選擇合適的工作點,可以使整個衰減器的輸入輸出阻抗保持在一定阻值,使阻抗失配減到最小。
本實施例中采用的元器件型號如下所示:
電阻R1-39K歐姆、電阻R2-22K歐姆、電阻R3-12K歐姆、電阻R4-2.7K歐姆、電阻R5-4.7K歐姆、電阻R6-4.7K歐姆、電阻R8-10K歐姆、電阻R9-10K歐姆、電阻R10-10K歐姆、電阻R11-10K歐姆、電阻R12-10K歐姆、電容C3-100nF、電容C5-100nF、電容C6-100nF、電容C7-100nF、電容C8-100nF、二極管V8-2K4C、二極管V9-2K4C、二極管V10-2K4C、電位器R7-10K歐姆、電感L2-0.33H。
以上所述的具體實施方式,對本實用新型的目的、技術方案和有益效果進行了進一步詳細說明,所應理解的是,以上所述僅為本實用新型的具體實施方式而已,并不用于限定本實用新型的保護范圍,凡在本實用新型的精神和原則之內,所做的任何修改、等同替換、改進等,均應包含在本實用新型的保護范圍之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