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種gis配電裝置與主變壓器的連接結構的制作方法
【專利摘要】本實用新型公開了一種GIS配電裝置與主變壓器的連接結構,采用架空四分裂軟導線將主變壓器和GIS配電裝置之間的電氣距離拉大,通過增大電氣距離,使得VFTO在傳輸過程中衰減,并結合避雷器對過電壓的抑制作用,有效地抑制了VFTO,避免了VFTO對主變壓器帶來的危害,且無需對GIS隔離開關并聯(lián)阻尼電阻,節(jié)省了工程投資。
【專利說明】—種GIS配電裝置與主變壓器的連接結構
【技術領域】
[0001]本實用新型涉及變電站【技術領域】,更具體地說,涉及一種GIS配電裝置與主變壓器的連接結構。
【背景技術】
[0002]目前GIS (Gas-1nsulated Metal-enclosed Switchgear,氣體絕緣金屬封閉開關設備)配電裝置以其占地面積小、安全可靠性高、維護工作量小等優(yōu)點被廣泛應用于變電站工程。
[0003]在特高壓變電站中,1000kV的GIS配電裝置中的隔離開關切合空載母線時,由于隔離開關的觸頭運動速度慢、隔離開關滅弧能力弱等原因,會引起觸頭間的多次預擊穿或重擊穿,從而產(chǎn)生波頭很陡的行波。并且由于GIS配電裝置的隔離開關和斷路器之間的連線很短,其電容很小,產(chǎn)生的行波在GIS配電裝置內(nèi)發(fā)生多次折反射的時間很短,故而形成快速暫態(tài)過電壓(Very Fast Transient Overvoltage, VFTO)。由于現(xiàn)有的GIS配電裝置和主變壓器之間距離緊湊,VFTO經(jīng)由GIS配電裝置套管與主變壓器套管之間的連接線傳遞到主變壓器,對主變壓器的絕緣造成威脅。
實用新型內(nèi)容
[0004]有鑒于此,本實用新型提供一種GIS配電裝置與主變壓器的連接結構,有效地抑制了 VFTO對主變壓器帶來的危害,并且無需對GIS配電裝置中的GIS隔離開關并聯(lián)阻尼電阻,節(jié)省了工程投資。
[0005]為實現(xiàn)上述目的,本實用新型提供如下技術方案:
[0006]一種GIS配電裝置與主變壓器的連接結構,包括主變壓器、避雷器、電壓互感器和GIS配電裝置,所述主變壓器、避雷器、電壓互感器和GIS配電裝置依次設置,所述主變壓器與所述GIS配電裝置采用架空四分裂軟導線連接,且由所述GIS配電裝置的套管引下線至所述主變壓器的套管引下線的架空四分裂軟導線依次為:第一軟導線、第二軟導線、第三軟導線和第四軟導線;
[0007]所述避雷器通過第五軟導線與所述第四軟導線采用人字形連接結構相連接,以及所述電壓互感器通過第六軟導線與所述第一軟導線采用人字形連接結構相連接。
[0008]優(yōu)選的,所述第一軟導線、第二軟導線、第三軟導線、第四軟導線均為JLHN58K-1600 軟導線。
[0009]優(yōu)選的,所述第一軟導線的長度范圍為13m_14m,包括端點值;所述第二軟導線的長度范圍為12m-14m,包括端點值;所述第三軟導線的長度范圍為14m_16m,包括端點值;所述第四軟導線的長度范圍為12m-13m,包括端點值。
[0010]優(yōu)選的,所述第一軟導線的長度為13.5m ;所述第二軟導線的長度為13m ;所述第三軟導線的長度范圍為15m ;所述第四軟導線的長度范圍為12.5m。
[0011]優(yōu)選的,所述第五軟導線的長度為IOm ;所述第六軟導線的長度為9m。[0012]優(yōu)選的,所述主變壓器的套管與所述避雷器之間的距離為9m ;所述避雷器與所述電壓互感器之間的距離為16.5m ;所述電壓互感器與所述GIS配電裝置的套管之間的距離為 7.5m。
[0013]與現(xiàn)有技術相比,本實用新型所提供的技術方案具有以下優(yōu)點:
[0014]本實用新型所提供的GIS配電裝置與主變壓器的連接結構,包括主變壓器、避雷器、電壓互感器和GIS配電裝置。所述主變壓器、避雷器、電壓互感器和GIS配電裝置依次設置,所述主變壓器與所述GIS配電裝置采用架空四分裂軟導線連接,且由所述GIS配電裝置的套管引下線至所述主變壓器的套管引下線的架空四分裂軟導線依次為:第一軟導線、第二軟導線、第三軟導線和第四軟導線;所述避雷器通過第五軟導線與所述第四軟導線采用人字形連接結構相連接,以及所述電壓互感器通過第六軟導線與所述第一軟導線采用人字形連接結構相連接。
[0015]本實用新型提供的GIS配電裝置與主變壓器的連接結構,采用架空四分裂軟導線將主變壓器和GIS配電裝置之間的電氣距離拉大,通過增大電氣距離,使得VFTO在傳輸過程中衰減,并結合避雷器對過電壓的抑制作用,有效地抑制了 VFT0,避免了 VFTO對主變壓器帶來的危害,且無需對GIS隔離開關并聯(lián)阻尼電阻,節(jié)省了工程投資。
【專利附圖】
【附圖說明】
[0016]為了更清楚地說明本實用新型實施例或現(xiàn)有技術中的技術方案,下面將對實施例或現(xiàn)有技術描述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圖作簡單地介紹,顯而易見地,下面描述中的附圖僅僅是本實用新型的一些實施例,對于本領域普通技術人員來講,在不付出創(chuàng)造性勞動的前提下,還可以根據(jù)這些附圖獲得其他的附圖。
[0017]圖1為本申請實施例提供的一種GIS配電裝置與主變壓器的連接結構的示意圖?!揪唧w實施方式】
[0018]正如【背景技術】所述,現(xiàn)有的GIS配電裝置和主變壓器之間距離緊湊,VFTO經(jīng)由GIS配電裝置套管與主變壓器套管之間的連接線傳遞到主變壓器,對主變壓器的絕緣造成威脅。
[0019]另外,晉東南變電站IOOOkV配電裝置采用的GIS配電裝置,GIS配電裝置中的GIS隔離開關采用并聯(lián)阻尼電阻的方法限制VFT0。即GIS隔離開關操作時,并聯(lián)電阻實際接入時間根據(jù)GIS隔離開關的觸頭的運行時間確定,利用阻尼電阻限制VFT0。但是采用GIS隔離開關并聯(lián)阻尼電阻的方法,增加了工程投資。
[0020]基于此,本實用新型提供了一種GIS配電裝置與主變壓器的連接結構,以克服現(xiàn)有技術存在的上述問題,包括:主變壓器、避雷器、電壓互感器和GIS配電裝置,所述主變壓器、避雷器、電壓互感器和GIS配電裝置依次設置,所述主變壓器與所述GIS配電裝置采用架空四分裂軟導線連接,且由所述GIS配電裝置的套管引下線至所述主變壓器的套管引下線的架空四分裂軟導線依次為:第一軟導線、第二軟導線、第三軟導線和第四軟導線;
[0021]所述避雷器通過第五軟導線與所述第四軟導線采用人字形連接結構相連接,以及所述電壓互感器通過第六軟導線與所述第一軟導線采用人字形連接結構相連接。
[0022]本實用新型提供的GIS配電裝置與主變壓器的連接結構,采用架空四分裂軟導線將主變壓器和GIS配電裝置之間的電氣距離拉大,通過增大電氣距離,使得VFTO在傳輸過程中衰減,并結合避雷器的對過電壓的抑制作用,有效地抑制了 VFT0,避免了 VFTO對主變壓器帶來的危害,且無需對GIS隔離開關并聯(lián)阻尼電阻,節(jié)省了工程投資。
[0023]以上是本實用新型的核心思想,為使本實用新型的上述目的、特征和優(yōu)點能夠更加明顯易懂,下面結合附圖對本實用新型的【具體實施方式】做詳細的說明。
[0024]在下面的描述中闡述了很多具體細節(jié)以便于充分理解本實用新型,但是本實用新型還可以采用其他不同于在此描述的其它方式來實施,本領域技術人員可以在不違背本實用新型內(nèi)涵的情況下做類似推廣,因此本實用新型不受下面公開的具體實施例的限制。
[0025]其次,本實用新型結合示意圖進行詳細描述,在詳述本實用新型實施例時,為便于說明,表示器件結構的剖面圖會不依一般比例作局部放大,而且所述示意圖只是示例,其在此不應限制本實用新型保護的范圍。此外,在實際制作中應包含長度、寬度及深度的三維空間尺寸。
[0026]本實施例提供了一種GIS配電裝置與主變壓器的連接結構,如圖1所示,為本申請實施例提供的一種GIS配電裝置與主變壓器的連接結構的示意圖,包括主變壓器1、避雷器
2、電壓互感器3和GIS配電裝置4。
[0027]其中,主變壓器1、避雷器2、電壓互感器3和GIS配電裝置4依次設置,所述主變壓器I的套管與所述避雷器2之間的距離為9m ;所述避雷器2與所述電壓互感器3之間的距離為16.5m ;所述電壓互感器3與所述GIS配電裝置4的套管之間的距離為7.5m。
[0028]所述主變壓器I與所述GIS配電裝置4采用架空四分裂軟導線連接,且由所述GIS配電裝置4的套管引下線至所述主變壓器I的套管引下線的架空四分裂軟導線依次為:第一軟導線11、第二軟導線12、第三軟導線13和第四軟導線14。
[0029]參考圖1所示,第一軟導線11的一端連接GIS配電裝置4的套管引下線,第一軟導線11的另一端連接第二軟導線12的一端,第二軟導線12的另一端連接第三軟導線13的一端,第三軟導線13的另一端連接第四軟導線14,第四軟導線14的另一端連接主變壓器I的套管引下線,采用塔架結構5輔助四分裂軟導線架空。其中,所述第一軟導線11、第二軟導線12、第三軟導線13、第四軟導線14均為JLHN58K-1600軟導線。
[0030]另外,所述第一軟導線11的長度范圍為13m_14m,包括端點值;所述第二軟導線12的長度范圍為12m-14m,包括端點值;所述第三軟導線13的長度范圍為14m_16m,包括端點值;所述第四軟導線14的長度范圍為12m-13m,包括端點值。本實施例優(yōu)選的,所述第一軟導線11的長度為13.5m ;所述第二軟導線12的長度為13m ;所述第三軟導線13的長度范圍為15m ;所述第四軟導線14的長度范圍為12.5m。
[0031]所述避雷器2通過第五軟導線15與所述第四軟導線14采用人字形連接結構相連接,以及所述電壓互感器3通過第六軟導線16與所述第一軟導線11采用人字形連接結構相連接。
[0032]參考圖1所示,第五軟導線15的一端與避雷器2相連,第五軟導線15的另一端與第四軟導線14連接,第四軟導線14與第五軟導線15為人字形結構,且第五軟導線15的長度為10m。第六軟導線16的一端連接電壓互感器3,第六軟導線16的另一端與第一軟導線11連接,第六軟導線16和第一軟導線11為人字形結構,且所述第六軟導線16的長度為9m。
[0033]本申請實施例所提供的GIS配電裝置與主變壓器的連接結構,包括主變壓器、避雷器、電壓互感器和GIS配電裝置。所述主變壓器、避雷器、電壓互感器和GIS配電裝置依次設置,所述主變壓器與所述GIS配電裝置采用架空四分裂軟導線連接,且由所述GIS配電裝置的套管引下線至所述主變壓器的套管引下線的架空四分裂軟導線依次為:第一軟導線、第二軟導線、第三軟導線和第四軟導線;所述避雷器通過第五軟導線與所述第四軟導線采用人字形連接結構相連接,以及所述電壓互感器通過第六軟導線與所述第一軟導線采用人字形連接結構相連接。
[0034]本實施例提供的GIS配電裝置與主變壓器的連接結構,采用架空四分裂軟導線將主變壓器和GIS配電裝置之間的電氣距離拉大,通過增大電氣距離,使得VFTO在傳輸過程中衰減,并結合避雷器的對過電壓的抑制作用,有效地抑制了 VFT0,避免了 VFTO對主變壓器帶來的危害,且無需對GIS隔離開關并聯(lián)阻尼電阻,節(jié)省了工程投資。
[0035]對所公開的實施例的上述說明,使本領域專業(yè)技術人員能夠實現(xiàn)或使用本實用新型。對這些實施例的多種修改對本領域的專業(yè)技術人員來說將是顯而易見的,本文中所定義的一般原理可以在不脫離本實用新型的精神或范圍的情況下,在其它實施例中實現(xiàn)。因此,本實用新型將不會被限制于本文所示的這些實施例,而是要符合與本文所公開的原理和新穎特點相一致的最寬的范圍。
【權利要求】
1.一種GIS配電裝置與主變壓器的連接結構,包括主變壓器、避雷器、電壓互感器和GIS配電裝置,其特征在于,所述主變壓器、避雷器、電壓互感器和GIS配電裝置依次設置,所述主變壓器與所述GIS配電裝置采用架空四分裂軟導線連接,且由所述GIS配電裝置的套管引下線至所述主變壓器的套管引下線的架空四分裂軟導線依次為:第一軟導線、第二軟導線、第三軟導線和第四軟導線; 所述避雷器通過第五軟導線與所述第四軟導線采用人字形連接結構相連接,以及所述電壓互感器通過第六軟導線與所述第一軟導線采用人字形連接結構相連接。
2.根據(jù)權利要求1所述的GIS配電裝置與主變壓器的連接結構,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軟導線、第二軟導線、第三軟導線、第四軟導線均為JLHN58K-1600軟導線。
3.根據(jù)權利要求1所述的GIS配電裝置與主變壓器的連接結構,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軟導線的長度范圍為13m-14m,包括端點值;所述第二軟導線的長度范圍為12m_14m,包括端點值;所述第三軟導線的長度范圍為14m-16m,包括端點值;所述第四軟導線的長度范圍為12m-13m,包括端點值。
4.根據(jù)權利要求3所述的GIS配電裝置與主變壓器的連接結構,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軟導線的長度為13.5m ;所述第二軟導線的長度為13m ;所述第三軟導線的長度范圍為15m ;所述第四軟導線的長度范圍為12.5m。
5.根據(jù)權利要求4所述的GIS配電裝置與主變壓器的連接結構,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五軟導線的長度為IOm ;所述第六軟導線的長度為9m。
6.根據(jù)權利要求5所述的GIS配電裝置與主變壓器的連接結構,其特征在于,所述主變壓器的套管與所述避雷器之間的距離為9m ;所述避雷器與所述電壓互感器之間的距離為16.5m ;所述電壓互感器與所述GIS配電裝置的套管之間的距離為7.5m。
【文檔編號】H02B5/00GK203632047SQ201320821503
【公開日】2014年6月4日 申請日期:2013年11月27日 優(yōu)先權日:2013年11月27日
【發(fā)明者】王剛, 王寧華, 孟軒, 馬棡, 馮春業(yè), 權白露, 樊玥, 陳宏明, 梁言橋, 張先偉, 趙麗華, 吳桐, 竇娟, 周國梁, 黃玲, 王佩芳, 韓迅利, 孫建平, 曹 盛, 王衛(wèi)華, 林偉明, 康鵬, 劉菲, 舒亮, 馮小明, 蔡德江, 伍曉倫, 趙衡, 何民, 楊仁花 申請人:國家電網(wǎng)公司, 中國電力工程顧問集團公司, 電力規(guī)劃設計總院, 中國電力工程顧問集團中南電力設計院, 中國電力工程顧問集團東北電力設計院, 中國電力工程顧問集團華東電力設計院, 中國電力工程顧問集團西北電力設計院, 中國電力工程顧問集團西南電力設計院, 中國電力工程顧問集團華北電力設計院工程有限公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