電機用端子及定子的制作方法
【專利摘要】本發(fā)明提供了一種電機用端子,端子包括第一板體、由第一板體彎折延伸的第二板體及由第二板體彎折延伸的第三板體,第一板體設置有用以裝設于電機內(nèi)的插入部及與所述插入部相連的焊接部,焊接部與插入部分別位于第二板體的兩側(cè),第三板體設置有用于纏繞線圈的繞線部。由于繞線部與焊接部未設置于同一平面內(nèi),可以摒棄傳統(tǒng)的手工焊接或浸錫焊接方式,而采用專用超聲波焊接設備方式焊接,以提高焊接可靠性,并實現(xiàn)自動化焊接,降低人工成本,提高生產(chǎn)效率,使焊接過程可控性高且防止虛焊。本發(fā)明還提供一種電機定子。
【專利說明】電機用端子及定子
【技術領域】
[0001] 本發(fā)明屬于電機領域,尤其涉及一種電機用端子及定子。
【背景技術】
[0002] 目前,無刷直流電機繞組焊接方式基本為手工焊接或浸錫方式焊接,其焊接端子 結構一般如圖1或圖2所示的兩種結構,即圖1所示的扁平型結構、圖2所示的圓柱型結 構。扁平型端子100包括插入電機的絕緣體內(nèi)的第一插入部101、與PCB板焊接的第一焊接 部102及位于第一插入部101與第一焊接部102之間且用于繞線的第一繞線部103,其中 第一焊接部102與第一繞線部103在同一平面上,使其無法滿足超聲波焊接要求,第一焊接 部102與第一繞線部103的焊接部分只能采用手工焊接或浸錫方式焊接,從而導致繞組在 第一繞線部103處的焊接易虛焊、焊接過程可控性差,且生產(chǎn)效率低。對于圓柱型端子104 也是一樣的,其第二焊接部105與第二繞線部106也在同一平面上,也會出現(xiàn)上述問題。
【發(fā)明內(nèi)容】
[0003] 本發(fā)明實施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種電機用端子,旨在提高焊接過程的可控性及生 產(chǎn)效率。
[0004] 本發(fā)明實施例是這樣實現(xiàn)的,一種電機用端子,所述端子包括第一板體、由所述第 一板體彎折延伸的第二板體及由所述第二板體彎折延伸的第三板體,所述第一板體設置有 用以裝設于所述電機內(nèi)的插入部及與所述插入部相連的焊接部,所述焊接部與所述插入部 分別位于所述第二板體的兩側(cè),所述第三板體設置有用于纏繞線圈的繞線部。
[0005] 進一步地,所述第三板體與所述插入部位于所述第二板體的同一側(cè)。
[0006] 進一步地,所述第三板體與所述第二板體位于所述第一板體的同一側(cè)。
[0007] 進一步地,所述第二板體的第一側(cè)連接于所述第一板體的所述插入部的上緣,所 述第三板體的一端上緣連接于所述第二板體的第二側(cè),所述第三板體的另一端延伸超出所 述第二板體并設置有所述繞線部。
[0008] 進一步地,所述繞線部上設置有波浪式幾何結構。
[0009] 進一步地,所述第三板體的一端部超出所述第二板體,所述第三板體的超出所述 第二板體的板體部分的根部的寬度小于所述繞線部的寬度。
[0010] 進一步地,所述第一板體與所述第三板體均垂直于所述第二板體。
[0011] 進一步地,所述第一板體垂直于所述第三板體。
[0012] 本發(fā)明實施例的另一目的在于提供一種電機定子,其包括鐵芯及包裹所述鐵芯的 絕緣體,所述定子還包括上述電機用端子,所述插入部插設于所述絕緣體內(nèi),所述第二板體 側(cè)向穿過所述絕緣體并延伸至所述絕緣體的外圍,所述第三板體延伸至所述絕緣體的外 圍。
[0013] 進一步地,所述絕緣體開設有插孔,所述插孔由淺至深逐漸變窄。
[0014] 由于上述端子的繞線部與焊接部通過第二板體的連接而未設置于同一平面內(nèi),可 以摒棄傳統(tǒng)的手工焊接或浸錫焊接方式,而采用專用超聲波焊接設備方式焊接,以提高焊 接可靠性,并實現(xiàn)自動化焊接,降低人工成本,提高生產(chǎn)效率,使焊接過程可控性高且防止 虛焊。
【專利附圖】
【附圖說明】
[0015] 圖1是現(xiàn)有技術提供的扁平型端子的結構圖。
[0016] 圖2是現(xiàn)有技術提供的圓柱型端子的結構圖。
[0017] 圖3是本發(fā)明實施例提供的電機的定子的立體圖,其中未纏繞線圈。
[0018] 圖4是圖3的定子的局部放大圖。
[0019] 圖5是圖3的定子的俯視圖,其中纏繞了線圈。
[0020] 圖6是圖3的定子的立體分解圖。
[0021] 圖7是圖5的定子的側(cè)視圖。
[0022] 圖8是圖3的定子的端子的立體圖。
[0023] 圖9是圖8的端子的正視圖。
[0024] 圖10是圖8的端子的側(cè)視圖。
[0025] 圖11是圖8的端子的俯視圖。
[0026] 圖12示出了圖8的端子的第一板體與定子的絕緣體的插孔之間的位置關系。
[0027] 圖13示出了形成圖3的定子之前的結構圖,其中條狀鐵芯包裹好絕緣體并插入圖 8所示的端子。
【具體實施方式】
[0028] 為了使本發(fā)明的目的、技術方案及優(yōu)點更加清楚明白,以下結合附圖及實施例,對 本發(fā)明進行進一步詳細說明。應當理解,此處所描述的具體實施例僅僅用以解釋本發(fā)明,并 不用于限定本發(fā)明。
[0029] 本發(fā)明實施例提供的無刷直流電機包括定子10、設置于所述定子10內(nèi)的轉(zhuǎn)子(圖 未示)及用以提供該電機的電力驅(qū)動及控制的PCB板(圖未示)。
[0030] 請參閱圖3至圖7,所述定子10包括鐵芯20、包裹所述鐵芯20的絕緣體30及若 干端子40,圖中僅示出了其中幾個端子40,并未示出所有的端子40。所述鐵芯20包括若干 齒體21,這些齒體21的根部連接在一起而圍成一圈,使得鐵芯20形成圓圈狀結構。這些齒 體21的自由端部朝向所述鐵芯20的中心聚攏。每一齒體21具有較細的頸部22。
[0031] 所述絕緣體30包括上絕緣部31及下絕緣部32。上絕緣部31與下絕緣部32分別 與鐵芯20的上下部相結合,以環(huán)繞住鐵芯20。上絕緣部31與下絕緣部32包裹于每一齒體 21的頸部22而形成卷線部33。在每一個齒體21的頸部22處包裹絕緣物質(zhì)是為了使纏繞 于卷線部33的線圈與鐵芯20絕緣。在本實施例中,上絕緣部31與下絕緣部32這兩部分 通過注塑的方式形成于鐵芯20上,在其他實施例中,上絕緣部31與下絕緣部32可一體形 成于鐵芯20上,上絕緣部31與下絕緣部32形成一體的絕緣件注塑成型于鐵芯20上。
[0032] 在本實施例中,所述上絕緣部31設置有供各個端子40安裝的安裝部34。這些安 裝部34位于所述定子10的最外側(cè),所述安裝部34上開設有插孔35,并于插孔35的外側(cè)部 開設有避讓槽36,該避讓槽36貫穿插孔35處的外側(cè)壁37。
[0033] 請同時參閱圖8至圖11,所述端子40包括第一板體50、由所述第一板體50彎折 延伸的第二板體44及由所述第二板體44彎折延伸的第三板體41。所述第一板體50設置 有用以裝設于所述電機內(nèi)的插入部51及與所述插入部相連的焊接部52。在本實施例中,所 述插入部51設置于所述第一板體50的底部,所述插入部51具體插入電機的絕緣體30內(nèi); 焊接部52用以與電機的PCB板焊接,焊接部52設置于所述第一板體50的頂部。所述焊接 部52與所述插入部51分別位于所述第二板體的兩側(cè),所述第三板體41設置有用于纏繞線 圈的繞線部42。
[0034] 所述第三板體41與所述插入部51位于所述第二板體44的同一側(cè)。所述第三板 體41與所述第二板體44位于所述第一板體50的同一側(cè)。
[0035] 所述第二板體44的第一側(cè)45連接于所述第一板體50的所述插入部51的上緣。 所述第三板體41的一端上緣連接于所述第二板體44的第二側(cè)46。所述第三板體41的另 一端延伸超出所述第二板體44并設置有用以供線圈纏繞的繞線部42。
[0036] 由于繞線部42與焊接部52通過第二板體44的連接而未設置于同一平面內(nèi),可以 摒棄傳統(tǒng)的手工焊接或浸錫焊接方式,而采用專用超聲波焊接設備方式焊接,以提高焊接 可靠性,并實現(xiàn)自動化焊接,降低人工成本,提高生產(chǎn)效率,使焊接過程可控性高、操作方便 且防止虛焊。
[0037] 另外,在生產(chǎn)過程中,焊接部52要與PCB板進行焊接,在繞線部42上纏線后還要 進行脫漆、焊錫過程,在同一端子40上需要進行兩次焊接過程,而這兩次焊接過程靠近絕 緣體30的不同位置,減少了焊接的熱量對絕緣體30的同一位置的加熱,避免熔化的可能, 提高產(chǎn)品的質(zhì)量。在現(xiàn)有技術中,由于焊接部52與繞線部42在同一平面上,使得兩次焊接 過程均靠近絕緣體30的同一位置,加快了絕緣體30的熔化,影響產(chǎn)品的質(zhì)量。
[0038] 所述插入部51插設于所述絕緣體30內(nèi)。所述第二板體44側(cè)向穿過所述絕緣體 30并延伸至所述絕緣體30的外圍。所述第三板體41延伸至所述絕緣體30的外圍。第三 板體41通過第二板體44而設置于所述絕緣體30的外圍。
[0039] 所述絕緣體30開設所述插孔35。所述端子40的插入部51插設于所述絕緣體30 的插孔35內(nèi),第二板體44設置于所述避讓槽36內(nèi)。通過避讓槽36,使得第二板體44由第 一板體50處延伸至絕緣體30的外部,進而于絕緣體30的外圍設置第三板體41。
[0040] 請同時參閱圖12,所述端子40的插入部51的表面設置有至少一個凸起54,當插 入部51插入絕緣體30的插孔35內(nèi)時,插入部51在插孔35內(nèi)牢固結合。在本實施例中, 凸起54的數(shù)量為至少二個,使得插入部51在插孔35內(nèi)受力更均勻,結合更牢固。更進一 步地,所述絕緣體30上的插孔35由淺至深逐漸變窄,當插入部51插入插孔35內(nèi)時,插入 部51的底端受到更大的擠壓,使插入部51在插孔35內(nèi)更牢固,后續(xù)在繞線部42上繞線時, 避免端子40在插入部51與插孔35之間松動,影響電機的生產(chǎn)。
[0041] 所述繞線部42上設置有波浪式幾何結構,使得線圈在繞線部42上的纏繞更有序, 牢固,避免線圈滑脫。進一步地,繞線部42的上緣和下緣均設置有波浪式幾何結構。在這 里所說的波浪式幾何結構是指在繞線部42上形成的若干相連的弧形面,并于相鄰弧形面 的連接處形成凹陷,進一步地,該波浪式幾何結構是指在繞線部42的上緣或/和下緣形成 的若干相連的所述弧形面,并于相鄰所述弧形面的連接處形成凹陷。
[0042] 所述第三板體41的超出所述第二板體44的板體部分的根部(即折彎的部分)的寬 度小于所述繞線部42的寬度,使該根部的強度比其他地方的強度弱,方便后續(xù)將繞線部42 彎向所述絕緣體30,節(jié)省電機的端子40所占的空間,使電機更小型化。另外,由于第三板體 41設置有折彎的部分,在繞線部42上纏繞線圈的長度可以適當加長,增加線圈在繞線部42 上的纏繞強度,降低虛焊的概率。在本實施例中,在第三板體41的折彎的部分的上緣和下 緣分別開設有一缺口 43 (如圖8所示),以減少該折彎處的寬度。
[0043] 具體地,所述第二板體44的第一側(cè)45垂直于所述第二側(cè)46 ;所述第一板體50與 所述第三板體41均垂直于所述第二板體44 ;所述第一板體50垂直于所述第三板體41。所 述第一板體50呈L型。所述第一板體50包括呈水平設置的所述插入部51及由所述插入 部51的頂部堅直向上延伸的板部53,所述板部53的頂端設置有所述焊接部52。
[0044] 所述焊接部52上開設有焊接孔55。所述焊接部52穿設于所述PCB板上。所述 PCB板開設有過孔(即過電孔)(圖未示)。外部電源線及所述焊接部52共同焊接于所述過 孔內(nèi),實現(xiàn)端子40、外部電源線及PCB板三者的電性連接。具體地,外部電源線穿設于焊接 孔55內(nèi),通過人工焊接方式將外部電源線及焊接部52焊接于過孔內(nèi)。外部電源線穿設于 焊接孔55內(nèi),使得外部電源線在過孔內(nèi)的焊接更牢固、更方便。
[0045] 定子10的繞線依次纏繞于所述齒體21的卷線部33及所述端子40的繞線部42 上,以完成定子10纏線工作。定子10的繞線是通過定子纏線機器來完成的,首先纏繞在卷 線部33上,然后纏繞至繞線部42上。所述第三板體41由其超出所述第二板體44的板體 部分的根部處朝向所述絕緣體30彎折,此時,所述卷線部33與所述繞線部42之間的一段 繞線處于松弛狀態(tài)。第三板體41的超出第二板體44的板體部分的彎折方向是使所述卷線 部33與所述繞線部42之間的一段繞線處于松弛狀態(tài)的方向。
[0046] 請同時參閱圖13,在實際生產(chǎn)中,鐵芯20原料為長條狀結構,各個齒體21的根部 連接成近似直線。然后將絕緣體30成型于鐵芯20上。再將端子40的插入部51插入絕緣 體30的插孔35內(nèi),端子40的第二板體44設置于避讓槽36內(nèi),第三板體41設置于絕緣體 30的外圍,然后,將繞線纏繞于卷線部33及端子40的繞線部42上。然后,在超聲波焊接機 上對繞線部42的線圈進行脫漆及焊接,線圈的脫漆及焊接一次性完成。當焊接完成后,將 第三板體41沿其折彎部分彎折。折彎后進行定子組立彎型焊接,該定子組立彎型焊接是將 長條狀的包裹有絕緣體30及纏繞有線圈的鐵芯20首尾相焊接,而形成圓圈狀的定子組立, 其中,鐵芯20的一端設置有凹槽23,另一端設置有凸條24,鐵芯20首尾相接時,凸條24焊 接于凹槽23內(nèi)。由此完成了定子10的初步結構,然后,將PCB板與端子40的焊接部52及 外部電源線焊接于過孔內(nèi),完成電機的控制部分的安裝,轉(zhuǎn)子安裝于定子10的中間,基本 完成電機的安裝。
[0047] 以上所述僅為本發(fā)明的較佳實施例而已,并不用以限制本發(fā)明,凡在本發(fā)明的精 神和原則之內(nèi)所作的任何修改、等同替換和改進等,均應包含在本發(fā)明的保護范圍之內(nèi)。
【權利要求】
1. 一種電機用端子,其特征在于:所述端子包括第一板體、由所述第一板體彎折延伸 的第二板體及由所述第二板體彎折延伸的第三板體,所述第一板體設置有用以裝設于所述 電機內(nèi)的插入部及與所述插入部相連的焊接部,所述焊接部與所述插入部分別位于所述第 二板體的兩側(cè),所述第三板體設置有用于纏繞線圈的繞線部。
2. 如權利要求1所述的電機用端子,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三板體與所述插入部位于所 述第二板體的同一側(cè)。
3. 如權利要求1所述的電機用端子,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三板體與所述第二板體位于 所述第一板體的同一側(cè)。
4. 如權利要求1所述的電機用端子,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二板體的第一側(cè)連接于所述 第一板體的所述插入部的上緣,所述第三板體的一端上緣連接于所述第二板體的第二側(cè), 所述第三板體的另一端延伸超出所述第二板體并設置有所述繞線部。
5. 如權利要求1所述的電機用端子,其特征在于:所述繞線部上設置有波浪式幾何結 構。
6. 如權利要求1所述的電機用端子,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三板體的一端部超出所述第 二板體,所述第三板體的超出所述第二板體的板體部分的根部的寬度小于所述繞線部的寬 度。
7. 如權利要求1-6任一項所述的電機用端子,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板體與所述第三 板體均垂直于所述第二板體。
8. 如權利要求1-6任一項所述的電機用端子,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板體垂直于所述 第三板體。
9. 一種電機定子,其包括鐵芯及包裹所述鐵芯的絕緣體,其特征在于:所述定子還包 括如權利要求1-8任一頂所述的電機用端子,所述插入部插設于所述絕緣體內(nèi),所述第二 板體側(cè)向穿過所述絕緣體并延伸至所述絕緣體的外圍,所述第三板體延伸至所述絕緣體的 外圍。
10. 如權利要求9所述的電機定子,其特征在于:所述絕緣體開設有插孔,所述插孔由 淺至深逐漸變窄。
【文檔編號】H02K3/50GK104113155SQ201310169530
【公開日】2014年10月22日 申請日期:2013年5月9日 優(yōu)先權日:2013年5月9日
【發(fā)明者】黃成棟, 唐劍武, 高煊, 史國俊, 袁勇, 井赟 申請人:威靈(蕪湖)電機制造有限公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