專利名稱:直流交流轉換器的制作方法
技術領域:
本發(fā)明是有關于一種轉換器,且特別是有關于一種直流交流轉換器。
背景技術:
近年來由于工商發(fā)達、社會進步,相對提供的產(chǎn)品亦主要針對便利、確實、經(jīng)濟實惠為主旨,因此,當前開發(fā)的產(chǎn)品亦比以往更加進步,而得以貢獻社會。將傳統(tǒng)全橋逆變器應用于非隔離型太陽光并網(wǎng)系統(tǒng)中,在全橋逆變器的PWM調(diào)變方式上存在若干缺點逆變器的PWM調(diào)變方式若采用雙極性切換(bipolar),則存在切換損失較大,逆變器效率差的缺點;此外,逆變器的PWM調(diào)變方式若采用單極性切換(unipolar),則存在漏電流較大的缺點。
由此可見,上述現(xiàn)有的方式,顯然仍存在不便與缺陷,而有待加以進一步改進。為了解決上述問題,相關領域莫不費盡心思來謀求解決之道,但長久以來一直未見適用的方式被發(fā)展完成。因此,如何能避免逆變器采用雙極性切換時,切換損失較大與效率差的問題,以及如何能避免逆變器采用單極性切換時,漏電流較大的問題,實屬當前重要研發(fā)課題之一,亦成為當前相關領域亟需改進的目標。
發(fā)明內(nèi)容
本發(fā)明內(nèi)容的一目的是在提供一種直流交流轉換器,借以改善逆變器采用雙極性切換時,切換損失較大與效率差的問題,以及改善逆變器采用單極性切換時,漏電流較大的問題。為達上述目的,本發(fā)明內(nèi)容的一技術方案是關于一種直流交流轉換器。直流交流轉換器包含第一開關、第二開關、第一半橋逆變器以及第二半橋逆變器。第一開關包含第一端與第二端。第二開關包含第一端與第二端,第一開關的第一端與第二開關的第一端之間用以接收直流電源。第一半橋逆變器包含第一端、第二端以及輸出端,其中第一半橋逆變器的第一端電性耦接于第一開關的第二端,第一半橋逆變器的第二端電性耦接于第二開關的第二端。第二半橋逆變器包含第一端、第二端以及輸出端,其中第二半橋逆變器的第一端電性耦接于第一開關的第二端,第二半橋逆變器的第二端電性耦接于第二開關的第二端,其中第一半橋逆變器的輸出端與第二半橋逆變器的輸出端之間用以輸出交流電源。根據(jù)本發(fā)明一實施例,第一半橋逆變器包含第三開關以及第四開關。第三開關包含第一端與第二端,其中第三開關的第一端為第一半橋逆變器的第一端。第四開關包含第一端與第二端,其中第四開關的第一端電性耦接于第三開關的第二端,第四開關的第二端為第一半橋逆變器的第二端。其中第三開關的第二端與第四開關的第一端交接在第一節(jié)點,第一節(jié)點為第一半橋逆變器的輸出端。根據(jù)本發(fā)明另一實施例,第二半橋逆變器包含第五開關以及第六開關。第五開關包含第一端與第二端,其中第五開關的第一端為第二半橋逆變器的第一端。第六開關包含第一端與第二端,其中第六開關的第一端電性耦接于第五開關的第二端,第六開關的第二端為第二半橋逆變器的第二端。其中第五開關的第二端與第六開關的第一端交接在第二節(jié)點,第二節(jié)點為第二半橋逆變器的輸出端。根據(jù)本發(fā)明再一實施例,直流交流轉換器還包含第一電容以及第二電容。第一電容包含第一端與第二端,其中第一電容的第一端電性稱接于第一開關的第一端。第二電容包含第一端與第二端,其中第二電容的第一端電性耦接于第一電容的第二端,第二電容的第二端電性耦接于第二開關的第一端。根據(jù)本發(fā)明又一實施例,直流交流轉換器還包含第一電感以及第二電感。第一電感包含第一端與第二端,其中第一電感的第一端電性耦接于第一半橋逆變器的輸出端。第二電感包含第一端與第二端,其中第二電感的第一端電性耦接于第二半橋逆變器的輸出端。根據(jù)本發(fā)明另再一實施例,直流交流轉換器還包含第三電容以及第四電容。第三電容包含第一端與第二端,其中第三電容的第一端電性耦接于第一電感的第二端,第三電 容的第二端電性耦接于第一電容的該第二端。第四電容包含第一端與第二端,其中第四電容的第一端電性耦接于第二電容的第一端,第四電容的第二端電性耦接于第二電感的第二端。其中第一電感的第二端與第三電容的第一端交接于第三節(jié)點,而第二電感的第二端與第四電容的第二端交接于第四節(jié)點,借使第三節(jié)點與第四節(jié)點之間輸出交流電源。根據(jù)本發(fā)明另又一實施例,第一開關用以接收第一開關信號,第二開關用以接收第二開關信號,第一開關與第二開關分別受第一開關信號與第二開關信號的控制而同時開啟或關閉。根據(jù)本發(fā)明再另一實施例,第三開關用以接收第三開關信號,第四開關用以接收第四開關信號,第三開關與第四開關分別受第三開關信號與第四開關信號的控制,使得第三開關開啟時,第四開關關閉。根據(jù)本發(fā)明再又一實施例,第一開關信號、第二開關信號與第三開關信號由第一參考電壓與三角波比較所產(chǎn)生,當?shù)谝粎⒖茧妷禾幱谡胫軙r,第一開關、第二開關與第三開關分別受第一開關信號、第二開關信號與第三開關信號的控制而同時開啟或關閉。根據(jù)本發(fā)明又另一實施例,第五開關用以接收第五開關信號,第六開關用以接收第六開關信號,第五開關與第六開關分別受第五開關信號與第六開關信號的控制,使得第五開關開啟時,第六開關關閉。根據(jù)本發(fā)明又再一實施例,第五開關信號由第二參考電壓與三角波比較所產(chǎn)生,第二參考電壓與第一參考電壓的相位相差180度,當?shù)谝粎⒖茧妷禾幱谪摪胫軙r,第一開關、第二開關與第五開關分別受第一開關信號、第二開關信號與第五開關信號的控制而同時開啟或關閉。為達上述目的,本發(fā)明內(nèi)容的一技術方案是關于一種直流交流轉換器。直流交流轉換器包含第一開關、第二開關、第一半橋逆變器以及第二半橋逆變器。第一開關用以接收第一開關信號以進行切換。第二開關用以接收第二開關信號以進行切換。第一半橋逆變器用以將直流電源轉換為輸出電源,并提供輸出電源予交流電源。第二半橋逆變器用以將直流電源轉換為輸出電源,并提供輸出電源予交流電源。此外,第一半橋逆變器包含第三開關、第四開關以及第一輸出端。第三開關電性耦接于第一開關,并用以接收第三開關信號以進行切換。第四開關電性耦接于第三開關以及第二開關,并與第三開關交接于第一節(jié)點,第四開關用以接收第四開關信號以進行切換。第一輸出端電性耦接于第一節(jié)點,并用以輸出輸出電源。第二半橋逆變器包含第五開關、第六開關以及第二輸出端。第五開關電性耦接于第一開關,并用以接收第五開關信號以進行切換。第六開關電性耦接于第五開關以及第二開關,并與第五開關交接于第二節(jié)點,第六開關用以接收第六開關信號以進行切換。第二輸出端電性耦接于第二節(jié)點,并用以輸出輸出電源。根據(jù)本發(fā)明一實施例,第一開關與第二開關分別受第一開關信號與第二開關信號的控制而同時開啟或關閉。根據(jù)本發(fā)明另一實施例,第三開關與第四開關分別受第三開關信號與第四開關信號的控制,使得第三開關開啟時,第四開關關閉。根據(jù)本發(fā)明再一實施例,第一開關信號、第二開關信號與第三開關信號由第一參考電壓與三角波比較所產(chǎn)生,當?shù)谝粎⒖茧妷禾幱谡胫軙r,第一開關、第二開關與三開關分別受第一開關信號、第二開關信號與三開關信號的控制而同時開啟或關閉。 根據(jù)本發(fā)明又一實施例,第五開關與第六開關分別受第五開關信號與第六開關信號的控制,使得第五開關開啟時,第六開關關閉。根據(jù)本發(fā)明另再一實施例,第五開關信號由第二參考電壓與三角波比較所產(chǎn)生,第二參考電壓與第一參考電壓的相位相差180度,當?shù)谝粎⒖茧妷禾幱谪摪胫軙r,第一開關、第二開關與第五開關分別受第一開關信號、第二開關信號與第五開關信號的控制而同時開啟或關閉。根據(jù)本發(fā)明另又一實施例,直流交流轉換器還包含第一電感電容濾波電路。第一電感電容濾波電路電性耦接于第一輸出端,并用以對輸出電源進行濾波。根據(jù)本發(fā)明再另一實施例,直流交流轉換器還包含第二電感電容濾波電路。第二電感電容濾波電路電性耦接于第二輸出端,并用以對輸出電源進行濾波。因此,根據(jù)本發(fā)明的技術內(nèi)容,本發(fā)明實施例通過提供一種直流交流轉換器,借以改善逆變器采用雙極性切換時,切換損失較大與效率差的問題,以及改善逆變器采用單極性切換時,漏電流較大的問題。
為讓本發(fā)明的上述和其它目的、特征、優(yōu)點與實施例能更明顯易懂,所附附圖的說明如下圖I是繪示依照本發(fā)明一實施例的一種直流交流轉換器的電路示意圖;圖2是繪示依照本發(fā)明另一實施例的一種直流交流轉換器的電路示意圖;圖3是繪示依照本發(fā)明再一實施例的一種驅動信號架構的示意圖;圖4是繪示依照本發(fā)明圖3的一種開關信號的波形示意圖;主要組件符號說明100 :直流交流轉換器112 :第一開關的第一端、第一電容的第一端114 :第一電容的第二端、第二電容的第一端、第三電容的第二端、第四電容的第一端
116 :第二電容的第二端、第二開關的第一端118 :第一開關的第二端、第三開關的第一端、第五開關的第一端122 :第二開關的第二端、第四開關的第二端、第六開關的第二端130 :第一半橋逆變器140 :第二半橋逆變器150 :第一電感電容濾波電路160 :第二電感電容濾波電路200 :直流交流轉換器
300 :驅動信號架構310:第一比較器320:第二比較器330 :第三比較器340 :絕對值編碼器
具體實施例方式為了使本發(fā)明的敘述更加詳盡與完備,可參照所附的附圖及以下所述各種實施例,附圖中相同的號碼代表相同或相似的組件。但所提供的實施例并非用以限制本發(fā)明所涵蓋的范圍,而結構運作的描述非用以限制其執(zhí)行的順序,任何由組件重新組合的結構,所產(chǎn)生具有均等功效的裝置,皆為本發(fā)明所涵蓋的范圍。其中附圖僅以說明為目的,并未依照原尺寸作圖。另一方面,眾所周知的組件與步驟并未描述于實施例中,以避免對本發(fā)明造成不必要的限制。圖I是依照本發(fā)明一實施例繪示一種直流交流轉換器100的電路示意圖。如圖I所示,直流交流轉換器100包含第一開關SI、第二開關S2、第一半橋逆變器130以及第二半橋逆變器140。第一開關SI包含第一端112與第二端118。第二開關S2包含第一端116與第二端122,第一開關SI的第一端112與第二開關的第一端116之間用以接收直流電源DC。在此需說明的是,為求簡潔各組件的端點會出現(xiàn)兩組件共享同一端點的狀況。當單看一個組件時,前述組件的兩端點分別以不同標號來標示;但就兩交接的組件而言,第一個組件與第二個組件的交接點,會發(fā)生標號共享的狀況。例如單看第一電容Cl時,其具有第一端點112與第二端點114,而就交接的第一電容Cl與第一開關SI而言,第一電容Cl與第一開關SI交接的端點為端點112,在此端點112可表示為第一電容Cl的第一端點,且端點112亦可表示為第一開關SI的第一端點,然其只是在表述上有所不同,并不會造成理解各原件連接關系上的歧異,而能為所屬技術領域中具有通常知識者所理解。在本實施例中,第一半橋逆變器130包含第一端118、第二端122以及輸出端node1,其中第一半橋逆變器130的第一端118電性耦接于第一開關SI的第二端118,第一半橋逆變器130的第二端122電性耦接于第二開關的第二端122。此外,第二半橋逆變器140包含第一端118、第二端122以及輸出端node2,其中第二半橋逆變器140的第一端118電性耦接于第一開關SI的第二端118,第二半橋逆變器140的第二端122電性耦接于第二開關S2的第二端122,其中第一半橋逆變器130的輸出端node I與第二半橋逆變器140的輸出端node2之間用以輸出交流電源。于操作上,第一半橋逆變器130可用以將直流電源DC轉換為輸出電源,并由第一半橋逆變器130的輸出端node I提供輸出電源予交流電源。第二半橋逆變器140可用以將直流電源DC轉換為輸出電源,并由第二半橋逆變器140的輸出端node 2提供輸出電源予交流電源。在另一實施例中,第一半橋逆變器130包含第三開關S3以及第四開關S4。第三開關S3包含第一端118與第二端node I,其中第三開關S3的第一端118為第一半橋逆變器130的第一端118。第四開關S4包含第一端node I與第二端122,其中第四開關S4的第一端node I電性稱接于第三開關S3的第二端node I,第四開關S4的第二端122為第一半橋逆變器130的第二端122。其中第三開關S3的第二端node I與第四開關S4的第一端node I交接在第一節(jié)點node I,第一節(jié)點node I為第一半橋逆變器130的輸出端node
Io
在任選的一實施例中,第二半橋逆變器140包含第五開關S5以及第六開關S6。第五開關S5包含第一端118與第二端node 2,其中第五開關S5的第一端118為第二半橋逆變器140的第一端118。第六開關S6包含第一端node 2與第二端122,其中第六開關S6的第一端node 2電性耦接于第五開關S5的第二端node 2,第六開關S6的第二端122為第二半橋逆變器140的第二端122。其中第五開關S5的第二端node 2與第六開關S6的第一端node 2交接在第二節(jié)點node 2,第二節(jié)點node 2為第二半橋逆變器140的輸出端node2。于再一實施例中,直流交流轉換器100還包含第一電容Cl以及第二電容C2。第一電容Cl包含第一端112與第二端114,其中第一電容Cl的第一端112電性稱接于第一開關SI的第一端112。第二電容C2包含第一端114與第二端116,其中第二電容C2的第一端114電性耦接于第一電容Cl的第二端114,第二電容C2的第二端116電性耦接于第二開關S2的第一端116。在又一實施例中,直流交流轉換器100還包含第一電感LI以及第二電感L2。第一電感LI包含第一端node I與第二端node 3,其中第一電感LI的第一端node I電性I禹接于第一半橋逆變器130的輸出端node I。第二電感L2包含第一端node 2與第二端node4,其中第二電感L2的第一端node 2電性稱接于第二半橋逆變器140的輸出端node 2。在另再一實施例中,直流交流轉換器100還包含第三電容C3以及第四電容C4。第三電容C3包含第一端node 3與第二端114,其中第三電容C3的第一端node 3電性耦接于第一電感LI的第二端node 3,第三電容C3的第二端114電性稱接于第一電容Cl的第二端114。第四電容C4包含第一端114與第二端node 4,其中第四電容C4的第一端114電性耦接于第二電容C2的第一端114,第四電容C4的第二端node 4電性耦接于第二電感L2的第二端node 4。其中第一電感LI的第二端node 3與第三電容C3的第一端node 3交接于第三節(jié)點node 3,而第二電感L2的第二端node 4與第四電容C4的第二端node 4交接于第四節(jié)點node 4,借使第三節(jié)點node 3與第四節(jié)點node之間輸出交流電源。于操作上,第一電感LI與第三電容C3組成第一電感電容濾波電路150。第一電感電容濾波電路150電性I禹接于第一半橋逆變器130的輸出端node I,并用以對第一半橋逆變器130的輸出端node I所輸出的輸出電源進行濾波。
此外,第二電感L2與第四電容C4組成第二電感電容濾波電路160。第二電感電容濾波電路160電性耦接于第二半橋逆變器140的輸出端node 2,并用以對第二半橋逆變器140的輸出端node 2所輸出的輸出電源進行濾波。圖2是依照 本發(fā)明另一實施例繪示一種直流交流轉換器200的電路示意圖。由圖2可知,本發(fā)明實施例的第一至第六開關SI S6可采用功率開關,例如雙極性晶體管(Bipolar Junction Transistor, BJT)、金屬氧化物半導體場效應晶體管(M0SField-Effect Transistor, M0SFET)、絕緣柵雙極型晶體管(Insulated Gate BipolarTransistor, IGBT)……等,然本發(fā)明實施例并不以此為限,任何熟悉此技藝者,在不脫離本發(fā)明的精神和范圍內(nèi),當可選擇性地采用適當?shù)慕M件來作為開關組件。在此需說明的是,在圖I與圖2中皆使用將第一半橋逆變器130與第二半橋逆變器140串聯(lián)的方式,來形成直流交流轉換器100、200。這是由于單獨使用一個半橋逆變器來進行直流交流的轉換的話,則半橋逆變器的輸出電壓僅為其輸入電壓的一半,因此,需要使用兩個半橋逆變器串聯(lián),透過兩個半橋逆便器一同來進行直流交流的轉換,而輸出完整的電壓。圖3是依照本發(fā)明再一實施例繪不一種驅動信號架構300不意圖。請參照圖3,驅動信號架構300包含第一比較器310、第二比較器320、第三比較器330以及一絕對值編碼器340。第一比較器310的非反相端透過絕對值編碼器340電性耦接于第一參考電壓源Vrefl,第一比較器310的反相端用以接收三角波Vtri,并經(jīng)由第一比較器310進行比較后輸出第一開關信號Signal I與第二開關信號Signal 2。此外,第二比較器320的非反相端電性耦接于第一參考電壓源Vrefl,第二比較器320的反相端用以接收三角波Vtri,并經(jīng)由第二比較器320進行比較后輸出一第一輸出信號為第三開關信號Signal 3,前述第一輸出信號經(jīng)由反相器后輸出第四開關信號Signal4。再者,第三比較器330的非反相端電性耦接于第二參考電壓源Vref2,第三比較器330的反相端用以接收三角波Vtri,并經(jīng)由第三比較器330進行比較后輸出一第二輸出信號為第五開關信號Signal 5,前述第二輸出信號經(jīng)由反相器后輸出第六開關信號Signal6。其中第二參考電壓源Vref2所提供的第二參考電壓Vsin2與第一參考電壓源Vrefl所提供的第一參考電壓Vsinl的相位相差180度。于操作上,圖3中驅動信號架構300所輸出的第一至第六開關信號Signall Signal 6的波形如圖4所示。本發(fā)明圖I與圖2中的直流交流轉換器100、200中的第一至第六開關SI S6即由第一至第六開關信號Signal I Signal 6所控制。請一并參考圖I與圖4,在任選的一實施例中,第一開關SI用以接收第一開關信號Signal I以進行切換,第二開關S2用以接收第二開關信號Signal 2以進行切換,第一開關SI與第二開關S2分別受第一開關信號Signal I與第二開關信號Signal 2的控制而同時開啟或關閉。在另又一實施例中,第三開關S3用以接收第三開關信號Signal 3以進行切換,第四開關S4用以接收第四開關信號Signal 4以進行切換,第三開關S3與第四開關S4分別受第三開關信號Signal 3與第四開關信號Signal 4的控制,使得第三開關S3開啟時,第四開關S4關閉,而第三開關S3關閉時,第四開關S4開啟。
于再另一實施例中,第一開關信號Signal I、第二開關信號Signal 2與第三開關信號Signal 3由第一參考電壓Vsinl與三角波Vtri比較所產(chǎn)生,當?shù)谝粎⒖茧妷篤sinl處于正半周時,第一開關SI、第二開關S2與第三開關S3分別受第一開關信號Signal I、第二開關信號Signal 2與第三開關信號Signal 3的控制而同時開啟或關閉。于再又一實施例中,第五開關S5用以接收第五開關信號Signal 5以進行切換,第六開關S6用以接收第六開關信號Signal 6以進行切換,第五開關S5與第六開關S6分別受第五開關信號Signal 5與第六開關信號Signal 6的控制,使得第五開關S5開啟時,第六開關S6關閉,而第五開關S5關閉時,第六開關S6開啟。在任選的一實施例中,第五開關信號Signal 5由第二參考電壓Vsin2與三角波Vtri比較所產(chǎn)生,當?shù)谝粎⒖茧妷篤sinl處于負半周時,第一開關SI、第二開關S2與第五開關S5分別受第一開關信號Signal I、第二開關信號Signal2與第五開關信號Signal 5的控制而同時開啟或關閉。通過上述本發(fā)明實施例的驅動方式,直流交流轉換器100、200的工作模式如下所·述當?shù)谝粎⒖茧妷篤sinl處于正半周時,第一開關SI、第二開關S2、第三開關S3以及第六開關S6導通,此時第一電感LI與第二電感L2進行儲能,并將輸入端的能量傳送至輸出端;當?shù)谝婚_關SI、第二開關S2以及第三開關S3截止時,電感電流會流經(jīng)第四開關S4 (若第四開關S4為IGBT,則電感電流流經(jīng)其體二極管)以及第六開關S6,而持續(xù)將輸入端的能量傳送至輸出端。再者,當?shù)谝粎⒖茧妷篤sinl處于負半周時,第一開關SI、第二開關S2、第四開關S4以及第五開關S5導通,此時第一電感LI與第二電感L2進行儲能,并將輸入端的能量傳送至輸出端;當?shù)谝婚_關SI、第二開關S2以及第五開關S5截止時,電感電流會流經(jīng)第六開關S6 (若第六開關S6為IGBT,則電感電流流經(jīng)其體二極管)以及第四開關S4,而持續(xù)將輸入端的能量傳送至輸出端。請參照圖1,直流交流轉換器100、200使用上述驅動方式可得以下結果經(jīng)測試圖I所示的Van與Vbn,可得Van與Vbn的數(shù)值相加為零,因此,產(chǎn)生漏電流的準位維持在一定值,不會隨著驅動方式的改變而有所變動,如此一來,即可減少漏電流的產(chǎn)生。此外,直流交流轉換器100、200使用兩個半橋逆變器各自以180度的相位移做PWM調(diào)變,并配合各自旁路開關(第一半橋逆變器130的旁路開關為第一開關SI,而第二半橋逆變器140的旁路開關為第二開關S2)來降低逆變器的切換損失。由上述本發(fā)明實施方式可知,應用本發(fā)明具有下列優(yōu)點。本發(fā)明實施例通過提供一種直流交流轉換器,借以改善逆變器采用雙極性切換時,切換損失較大與效率差的問題,以及改善逆變器采用單極性切換時,漏電流較大的問題。雖然本發(fā)明已以實施方式揭露如上,然其并非用以限定本發(fā)明,任何熟悉此技藝者,在不脫離本發(fā)明的精神和范圍內(nèi),當可作各種的更動與潤飾,因此本發(fā)明的保護范圍當視所附的權利要求書所界定的范圍為準。
權利要求
1.一種直流交流轉換器,其特征在于,包含 一第一開關,包含一第一端與一第二端; 一第二開關,包含一第一端與一第二端,該第一開關的該第一端與該第二開關的該第一端之間用以接收一直流電源; 一第一半橋逆變器,包含一第一端、一第二端以及一輸出端,其中該第一半橋逆變器的該第一端電性耦接于該第一開關的該第二端,該第一半橋逆變器的該第二端電性耦接于該第二開關的該第二端;以及 一第二半橋逆變器,包含一第一端、一第二端以及一輸出端,其中該第二半橋逆變器的該第一端電性耦接于該第一開關的該第二端,該第二半橋逆變器的該第二端電性耦接于該第二開關的該第二端,其中該第一半橋逆變器的該輸出端與該第二半橋逆變器的該輸出端之間用以輸出一交流電源。
2.根據(jù)權利要求I所述的直流交流轉換器,其特征在于,該第一半橋逆變器包含 一第三開關,包含一第一端與一第二端,其中該第三開關的該第一端為該第一半橋逆變器的該第一端;以及 一第四開關,包含一第一端與一第二端,其中該第四開關的該第一端電性耦接于該第三開關的該第二端,該第四開關的該第二端為該第一半橋逆變器的該第二端, 其中該第三開關的該第二端與該第四開關的該第一端交接在一第一節(jié)點,該第一節(jié)點為該第一半橋逆變器的該輸出端。
3.根據(jù)權利要求2所述的直流交流轉換器,其特征在于,該第二半橋逆變器包含 一第五開關,包含一第一端與一第二端,其中該第五開關的該第一端為該第二半橋逆變器的該第一端;以及 一第六開關,包含一第一端與一第二端,其中該第六開關的該第一端電性稱接于該第五開關的該第二端,該第六開關的該第二端為該第二半橋逆變器的該第二端, 其中該第五開關的該第二端與該第六開關的該第一端交接在一第二節(jié)點,該第二節(jié)點為該第二半橋逆變器的該輸出端。
4.根據(jù)權利要求I所述的直流交流轉換器,其特征在于,還包含 一第一電容,包含一第一端與一第二端,其中該第一電容的該第一端電性稱接于該第一開關的該第一端;以及 一第二電容,包含一第一端與一第二端,其中該第二電容的該第一端電性稱接于該第一電容的該第二端,該第二電容的該第二端電性耦接于該第二開關的該第一端。
5.根據(jù)權利要求I所述的直流交流轉換器,其特征在于,還包含 一第一電感,包含一第一端與一第二端,其中該第一電感的該第一端電性稱接于該第一半橋逆變器的該輸出端;以及 一第二電感,包含一第一端與一第二端,其中該第二電感的該第一端電性稱接于該第二半橋逆變器的該輸出端。
6.根據(jù)權利要求5所述的直流交流轉換器,其特征在于,還包含 一第三電容,包含一第一端與一第二端,其中該第三電容的該第一端電性稱接于該第一電感的該第二端,該第三電容的該第二端電性耦接于該第一電容的該第二端;以及 一第四電容,包含一第一端與一第二端,其中該第四電容的該第一端電性I禹接于該第二電容的該第一端,該第四電容的該第二端電性耦接于該第二電感的該第二端, 其中該第一電感的該第二端與該第三電容的該第一端交接于一第三節(jié)點,而該第二電感的該第二端與該第四電容的該第二端交接于一第四節(jié)點,借使該第三節(jié)點與該第四節(jié)點之間輸出該交流電源。
7.根據(jù)權利要求3所述的直流交流轉換器,其特征在于,該第一開關用以接收一第一開關信號,該第二開關用以接收一第二開關信號,該第一開關與該第二開關分別受該第一開關信號與該第二開關信號的控制而同時開啟或關閉。
8.根據(jù)權利要求7所述的直流交流轉換器,其特征在于,該第三開關用以接收一第三開關信號,該第四開關用以接收一第四開關信號,該第三開關與該第四開關分別受該第三開關信號與該第四開關信號的控制,使得該第三開關開啟時,該第四開關關閉。
9.根據(jù)權利要求8所述的直流交流轉換器,其特征在于,該第一開關信號、該第二開關信號與該第三開關信號由一第一參考電壓與一三角波比較所產(chǎn)生,當該第一參考電壓處于正半周時,該第一開關、該第二開關與該第三開關分別受該第一開關信號、該第二開關信號與該第三開關信號的控制而同時開啟或關閉。
10.根據(jù)權利要求9所述的直流交流轉換器,其特征在于,該第五開關用以接收一第五開關信號,該第六開關用以接收一第六開關信號,該第五開關與該第六開關分別受該第五開關信號與該第六開關信號的控制,使得該第五開關開啟時,該第六開關關閉。
11.根據(jù)權利要求10所述的直流交流轉換器,其特征在于,該第五開關信號由一第二參考電壓與該三角波比較所產(chǎn)生,該第二參考電壓與該第一參考電壓的相位相差180度,當該第一參考電壓處于負半周時,該第一開關、該第二開關與該第五開關分別受該第一開關信號、該第二開關信號與該第五開關信號的控制而同時開啟或關閉。
12.—種直流交流轉換器,其特征在于,包含 一第一開關,用以接收一第一開關信號以進行切換; 一第二開關,用以接收一第二開關信號以進行切換; 一第一半橋逆變器,用以將一直流電源轉換為一輸出電源,并提供該輸出電源予一交流電源,包含 一第三開關,電性耦接于該第一開關,并用以接收一第三開關信號以進行切換; 一第四開關,電性耦接于該第三開關以及該第二開關,并與該第三開關交接于一第一節(jié)點,該第四開關用以接收一第四開關信號以進行切換;以及 一第一輸出端,電性I禹接于該第一節(jié)點,并用以輸出該輸出電源;以及一第二半橋逆變器,用以將該直流電源轉換為一輸出電源,并提供該輸出電源予該交流電源,包含 一第五開關,電性耦接于該第一開關,并用以接收一第五開關信號以進行切換; 一第六開關,電性耦接于該第五開關以及該第二開關,并與該第五開關交接于一第二節(jié)點,該第六開關用以接收一第六開關信號以進行切換;以及 一第二輸出端,電性I禹接于該第二節(jié)點,并用以輸出該輸出電源。
13.根據(jù)權利要求12所述的直流交流轉換器,其特征在于,該第一開關與該第二開關分別受該第一開關信號與該第二開關信號的控制而同時開啟或關閉。
14.根據(jù)權利要求13所述的直流交流轉換器,其特征在于,該第三開關與該第四開關分別受該第三開關信號與該第四開關信號的控制,使得該第三開關開啟時,該第四開關關閉。
15.根據(jù)權利要求14所述的直流交流轉換器,其特征在于,該第一開關信號、該第二開關信號與該第三開關信號由一第一參考電壓與一三角波比較所產(chǎn)生,當該第一參考電壓處于正半周時,該第一開關、該第二開關與該三開關分別受該第一開關信號、該第二開關信號與該三開關信號的控制而同時開啟或關閉。
16.根據(jù)權利要求15所述的直流交流轉換器,其特征在于,該第五開關與該第六開關分別受該第五開關信號與該第六開關信號的控制,使得該第五開關開啟時,該第六開關關閉。
17.根據(jù)權利要求16所述的直流交流轉換器,其特征在于,該第五開關信號由一第二參考電壓與該三角波比較所產(chǎn)生,該第二參考電壓與該第一參考電壓的相位相差180度,當該第一參考電壓處于負半周時,該第一開關、該第二開關與該第五開關分別受該第一開關信號、該第二開關信號與該第五開關信號的控制而同時開啟或關閉。
18.根據(jù)權利要求12所述的直流交流轉換器,其特征在于,還包含 一第一電感電容濾波電路,電性I禹接于該第一半橋逆變器的該第一輸出端,并用以對該輸出電源進行濾波。
19.根據(jù)權利要求12所述的直流交流轉換器,其特征在于,還包含 一第二電感電容濾波電路,電性耦接于該第二半橋逆變器的該第二輸出端,并用以對該輸出電源進行濾波。
全文摘要
本發(fā)明提供一種直流交流轉換器,其包含第一開關、第二開關、第一半橋逆變器以及第二半橋逆變器。第一開關包含第一端與第二端。第二開關包含第一端與第二端,第一開關的第一端與第二開關的第一端之間用以接收直流電源。第一半橋逆變器包含第一端、第二端以及輸出端。第二半橋逆變器包含第一端、第二端以及輸出端,其中第一半橋逆變器的輸出端與第二半橋逆變器的輸出端之間用以輸出交流電源。
文檔編號H02M7/48GK102882398SQ20111020504
公開日2013年1月16日 申請日期2011年7月13日 優(yōu)先權日2011年7月13日
發(fā)明者顧振維, 李雷鳴 申請人:臺達電子工業(yè)股份有限公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