金屬化過孔;12B表示-45°金屬化過孔。
【具體實施方式】
[0023]下面結合實施例及附圖對本實用新型作進一步詳細的描述,但本實用新型的實施方式不限于此。
[0024]實施例
[0025]如圖1所示,本實用新型寬帶雙極化平面天線包括輻射單元1,反射板2,饋線3和支撐結構4 ;天線輻射單元I通過支撐結構4固定于反射板2的正上方,距離42mm。
[0026]如圖2所示,為寬帶雙極化平面天線輻射單元正面俯視圖,輻射單元I包括+45°極化振子5和-45°極化振子6,+45°極化振子5和-45°極化振子6相互正交,蝕刻于同一塊介質(zhì)基板7上;介質(zhì)基板7采用高頻板材R04350B,厚度1.52mm,相對介電常數(shù)3.48。一對+45°半波振子8A、+45°共面微帶線9A和+45°極化振子饋線10構成了+45°極化振子5,一對-45°半波振子8B、-45°共面微帶線9B和-45°極化振子饋線11構成了-45°極化振子6。一對+45°半波振子8A、+45°共面微帶線9A和-45°極化振子饋線11蝕刻于介質(zhì)基板的上表面,一對-45°半波振子8B、-45°共面微帶線9B和+45°極化振子饋線10蝕刻于介質(zhì)基板的下表面。一對+45°半波振子8A通過+45°共面微帶線9A并聯(lián)并由+45°極化振子饋線10直接饋電。一對-45°半波振子SB通過-45°共面微帶線9B并聯(lián)并由-45 °極化振子饋線11直接饋電。
[0027]如圖3所示,+45°極化振子饋線10的長度為8.8mm,其寬度為3.4mm,對應的特征阻抗50 Ω。+45°極化振子饋線10 —端通過金屬化過孔12A與+45°共面微帶線9A相連,另一端與第一饋線3A連接,第一饋線3A的內(nèi)芯穿過非金屬化通孔13A與+45°極化振子饋線10焊接,第一饋線3A的外導體與+45°共面微帶線9A焊接。-45°極化振子饋線11的長度為8.8mm,其寬度為3.4mm,對應的特征阻抗50 Ω。-45°極化振子饋線11 一端通過金屬化過孔12B與-45°共面微帶線9B相連,另一端與第一饋線3B連接,第一饋線3B的內(nèi)芯穿過非金屬化通孔13B與+45°極化振子饋線11焊接,第一饋線3B的外導體與-45°共面微帶線9B焊接。
[0028]反射板2的寬度為120_,可采用鋁板、銅板等板材。
[0029]如圖4所示,是本實施例實測所得天線帶寬,由此圖得出結論,本實用新型的寬帶雙極化平面天線具有1.7-2.7GHz的帶寬,回波損耗達_15dB,可完全覆蓋1710_2690ΜΗζ頻段,并且在該寬帶上,極化隔離度在35dB以上。
[0030]如圖5所示,是本實施例實測所得的天線水平面方向圖,由此圖得出結論,本實用新型的寬帶雙極化平面天線具有穩(wěn)定的輻射方向圖,輻射前后比也在15dB以上。
[0031]本實施例僅用一個輻射單元就可以實現(xiàn)±45°雙極化,緊湊的平面結構,制作簡單、有利于基站天線小型化;帶寬大、可完全覆蓋1710-2690MHZ,隔離度優(yōu)于35dB ;二種極化方式下水平面和垂直面輻射方向圖穩(wěn)定,增益高,十分合適用作移動通信基站天線。
[0032]上述實施例為本實用新型較佳的實施方式,但本實用新型的實施方式并不受上述實施例的限制,其他的任何未背離本實用新型的精神實質(zhì)與原理下所作的改變、修飾、替代、組合、簡化,均應為等效的置換方式,都包含在本實用新型的保護范圍之內(nèi)。
【主權項】
1.一種寬帶雙極化平面基站天線,包括:天線輻射單元、反射板、第一饋線和第二饋線,所述天線輻射單元通過支撐結構固定在反射板的上方,其特征在于,所述天線輻射單元為平面結構,所述天線輻射單元具有+45°極化振子、-45°極化振子和介質(zhì)基板,所述+45°極化振子與-45°極化振子相互正交;所述+45°極化振子包括一對+45°半波振子、+45°共面微帶線和+45°極化振子饋線,所述-45°極化振子包括一對-45°半波振子、-45°共面微帶線和-45°極化振子饋線;所述一對+45°半波振子、+45°共面微帶線和-45°極化振子饋線均蝕刻在介質(zhì)基板的正面,所述一對-45°半波振子、-45°共面微帶線和+45°極化振子饋線均蝕刻在介質(zhì)基板的背面;所述一對+45°半波振子通過+45°共面微帶線并聯(lián),所述一對-45°半波振子通過-45°共面微帶線并聯(lián)。
2.根據(jù)權利要求1所述的寬帶雙極化平面基站天線,其特征在于,所述天線輻射單元為并聯(lián)半波振子結構。
3.根據(jù)權利要求1所述的寬帶雙極化平面基站天線,其特征在于,所述+45°極化振子由+45°極化振子饋線直接饋電,-45°極化振子由-45°極化振子饋線直接饋電;+45°極化振子饋線的一端通過金屬化過孔與+45°共面微帶線相連,+45°極化振子饋線的另一端與第一饋線相連;-45°極化振子饋線的一端通過金屬化過孔與-45°共面微帶線相連,-45°極化振子饋線的另一端與第二饋線相連。
4.根據(jù)權利要求1所述的寬帶雙極化平面基站天線,其特征在于,所述支撐結構為絕緣支撐結構,所述反射板為平板結構。
5.根據(jù)權利要求4所述的寬帶雙極化平面基站天線,其特征在于,所述絕緣支撐結構為塑料棒。
6.根據(jù)權利要求1?5任一項所述的寬帶雙極化平面基站天線,其特征在于,所述+45°極化振子饋線和-45°極化振子饋線均為微帶線,所述+45°極化振子饋線的特征阻抗和-45°極化振子饋線的特征阻抗均為50歐姆。
【專利摘要】本實用新型公開了一種寬帶雙極化平面基站天線,包括:天線輻射單元、反射板、第一饋線和第二饋線,所述天線輻射單元通過支撐結構固定在反射板的上方,所述天線輻射單元為平面結構,所述天線輻射單元具有+45°極化振子、-45°極化振子和介質(zhì)基板,所述+45°極化振子與-45°極化振子相互正交;所述+45°極化振子包括一對+45°半波振子、+45°共面微帶線和+45°極化振子饋線,所述-45°極化振子包括一對-45°半波振子、-45°共面微帶線和-45°極化振子饋線。具有大帶寬、高隔離度、輻射方向圖穩(wěn)定和高增益、結構新穎簡單和便于大規(guī)模制造等優(yōu)點。
【IPC分類】H01Q21-24, H01Q1-36, H01Q19-10
【公開號】CN204375927
【申請?zhí)枴緾N201520064713
【發(fā)明人】李融林, 崔悅慧, 莫小龍
【申請人】華南理工大學
【公開日】2015年6月3日
【申請日】2015年1月29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