專利名稱:電池盒形成片和電池組件的制作方法
技術領域:
本發(fā)明涉及電池組件以及用于形成容納電池元件的電池盒的電池盒形成片。
大多數(shù)用于容納電池元件的傳統(tǒng)電池盒為金屬盒。包括筆記本電腦和可攜帶電話的電子設備已經(jīng)得到發(fā)展并廣泛應用,近年來已經(jīng)作了努力使上述電子設備的重量和厚度減小。隨著上述電子設備的重量和厚度逐漸減小,發(fā)展占較小空間的輕質(zhì)、薄型電池的需要也在增加。
為了滿足這種需要,已經(jīng)進行了許多活動,用于研究和開發(fā)各種采用聚合材料電極和電解質(zhì)的輕質(zhì)、薄片型電池。然而,還沒有提供任何用于片型電池的輕質(zhì)、薄型電池盒,這種電池盒滿足于包括強度、不透水和氣性能、密封性能以及與電極和端子粘結的所有需要特性。
本發(fā)明根據(jù)上述問題而設計,于是本發(fā)明的目的是提供一種用于輕質(zhì)、薄型電池盒的輕質(zhì)薄片,該電池盒在強度、耐久性、不透水和氣性能、密封性能和與電極和端子粘結方面具有極好的特性,本發(fā)明還提供一種電池組件。
本發(fā)明提供一種形成電池盒的電池盒形成疊片,該疊片包括第一基膜和形成在第一基膜內(nèi)側上的熱粘性樹脂層。
電池組件包括電池、裝有電池的電池盒以及連接到電池并從電池盒伸出到外面的接頭,以及電池組件包括電池、連接到電池上的接頭以及裝有電池和接頭的電池盒,其中電池盒的周圍部分密封,在對應于接頭的密封周圍部上形成有凹槽。
圖1到圖5為本發(fā)明第一實施例的典型剖面圖;圖6到圖9為本發(fā)明第二實施例的典型剖面圖;圖10到圖12為本發(fā)明第三實施例的典型剖面圖;圖13到圖16為本發(fā)明第四實施例的典型剖面圖;圖17到圖20為本發(fā)明第五實施例的典型剖面圖;圖21到圖23為本發(fā)明第六實施例的典型剖面圖24到圖28為本發(fā)明第七實施例的典型剖面圖;圖29到圖33為本發(fā)明第八實施例的典型剖面圖;圖34到圖36為本發(fā)明第九實施例的典型剖面圖;圖37到圖44為本發(fā)明第十實施例的典型剖面圖;圖45到圖48為本發(fā)明第十一實施例的典型剖面圖;圖49到圖54為本發(fā)明第十二實施例的典型剖面圖;圖55到圖57為本發(fā)明第十三實施例的典型剖面圖;圖58到圖60為本發(fā)明第十四實施例的典型剖面圖;圖61到圖64為本發(fā)明第十五實施例的典型剖面圖;圖65到圖69為本發(fā)明第十六實施例的典型剖面圖;圖70和圖71為本發(fā)明第十七實施例的典型剖面圖;圖72和圖73為本發(fā)明第十八實施例的典型剖面圖;圖74和圖75為本發(fā)明第十九實施例的典型剖面圖;圖76和圖77為本發(fā)明第二十實施例的典型剖面圖;及圖78為本發(fā)明第二十一實施例的典型剖面圖。
第一實施例下面參照圖1到5來描述本發(fā)明的第一實施例。參照圖5來描述聚合物電池組件50。
聚合物電池組件50包括電池盒51、裝在電池盒51內(nèi)的聚合物電池50a和一對連接到聚合物電池50a并從電池盒51伸出到外面的接頭59和60。
電池盒51通過熱封疊片而形成,這將在后面描述。
聚合物電池50a具有含有機電解質(zhì)的電解凝膠層53、上覆在電解凝膠層53的正極55、在電解凝膠層53下面的負極56以及分別連接到正極55和負極56的集電極57和58。連接到正極55上的集電極57由Al制成,而連接到負極56上的集電極58由Cu制成。
連接到正極55的接頭59為Al或不銹鋼制成的金屬接頭,而連接到負極56的接頭60為Cu、Ni或不銹鋼制成的金屬接頭。
通過切割多孔膜而形成的隔離件54埋在含有有機電解質(zhì)的電解凝膠層53中。隔離件54不必埋在電解凝膠層53中。
聚合物電池50a可以是盤狀結構、疊片結構或是折疊結構。
聚合物電池50a可以是鋰聚合物電池。鋰離子聚合物電池(LIP)和鋰金屬聚合物電池(LP)的成分列表如下。
在圖5中示出的聚合物電池組件50中,在從聚合物電池50a伸出的接頭59和60之間產(chǎn)生了電位差,電能可經(jīng)過接頭59和60導出。
現(xiàn)在描述電池盒51。電池盒51通過熱封疊片(電池盒形成片)形成。
在下面(1)到(4)描述的任何一個疊片用于形成電池盒51。在疊片(1)到(4)中,每個第一、第二和第三基膜為雙軸取向的聚乙烯對苯二酸鹽膜(后面稱為“PET膜”)或雙軸取向尼龍膜(后面稱為“ON膜”)。
(1)第一基膜層/金屬薄片層/熱粘樹脂層(2)第一基膜層/第二基膜層/金屬薄片層/熱粘樹脂層(3)第一基膜層/金屬薄片層/第三基膜層/熱粘樹脂層(4)第一基膜層/第二基膜層/金屬薄片層/第三基膜層/熱粘樹脂層這些電池盒形成片彼此接觸地與熱粘樹脂層疊加在一起,電池盒形成片的側邊緣部和端邊緣部通過熱封而粘合在一起,以形成具有一個開口端的袋子的形狀的電池盒51,包括正極55、負極56和電解凝膠層53的電池50a的元件放入到電池盒51中,接頭59和60從電池盒51中伸出到外面,開口端的形成片的邊緣部熱粘樹脂層、形成片的邊緣部熱粘樹脂層和接頭59和60通過熱封而結合在一起。
由熱粘樹脂形成的形成片的熱粘樹脂層不僅與其本身粘結,而且也與由導電材料形成的接頭59和60粘結,該導電材料例如為銅片或鋁片。
金屬薄片層夾在基膜層之間或夾在基膜層和作為水和氣的良好屏障的熱粘樹脂層之間,并由第一、第二和/或第三基膜層和/或熱粘樹脂層來保護。于是,金屬薄片不會裂開以及在金屬薄片層上不會形成任何針孔,于是金屬薄片層可保持其良好的不透氣特性。
疊加在金屬薄片層的外表面或內(nèi)表面上的第一、第二或第三基膜層保護著金屬薄片層,增加了強度并避免了各種外界的危險影響到形成片上,作為最內(nèi)層的熱粘樹脂層為形成片提供了熱封性能。
至少第一基膜層形成在金屬薄片層的一個表面上,至少熱粘樹脂形成在金屬薄片層的另一個表面上。由于第一基膜層和熱封樹脂層為電的非導體,因此電池盒形成片也為不導電片。
疊片的熱粘樹脂層為酸改性聚烯烴樹脂,其中酸的含量范圍為占重量的0.01到10%。
形成熱粘樹脂層的酸性聚烯烴樹脂不僅能很好地與本身粘結,而且也與銅或鋁的接頭59和60粘結。于是,類似具有一個開口的袋狀的電池盒很輕易地通過熱封來形成,如銅或鋁片等金屬片制成的接頭59和60可經(jīng)過開口端延伸,在把電池的元件放置到電池盒中后,該開口端可通過熱封而良好及密封地封住。
下面描述本發(fā)明的電池盒形成片的材料以及處理該材料的方法。
本發(fā)明的電池盒形成片具有良好的阻水或氣的作為中間層的金屬薄片層,第一、第二和第三基膜層中的一些層壓在金屬薄片層一個或兩個表面上,熱粘樹脂層作為最內(nèi)層。
鋁片和銅片為形成作為中間層的不透氣金屬薄片層的適合材料。因為鋁片便宜,容易處理并且容易與膜結合,所以鋁片為用于形成金屬薄片層的最佳材料。金屬薄片層的適當厚度為在5到25μm范圍之間。
第一、第二和第三基膜層中的每個例如可以為PET膜、ON膜、聚乙烯萘二甲酸酯膜或聚碳酸酯膜??紤]耐久性、穩(wěn)定性、可加工性和經(jīng)濟性,PET膜和ON膜是特別合適的。
雖然PET膜和ON膜之間在性能上沒有明顯差別,但是PET膜具有較低的吸濕性能,而在硬度、抗磨損和耐熱方面很好,而ON膜具有相對較高的吸濕性能,在柔性、刺穿強度、彎曲強度和耐低溫方面很好。
這些基膜的厚度在5到100μm范圍之間,最好在12到30μm范圍之間。
如上所述,作為最內(nèi)層的熱粘樹脂層最好不僅對本身熱粘結,而且也熱粘結在形成接頭59和60的金屬上,同時具有較低的吸濕性能和較低的吸水性,以限制水最小程度地滲漏到聚合物電池50a的電解質(zhì)中。另外最好熱粘樹脂層很穩(wěn)定,不易膨脹,對電解質(zhì)的腐蝕作用不敏感。
滿足上述需要的熱粘樹脂例如為乙烯-乙酸乙烯基酯共聚物、乙烯-丙烯酸酯共聚物、乙烯-甲基丙烯酸酯共聚物以及通過把聚乙烯樹脂與上述共聚物中一個或一些混合而制備的聚烯烴樹脂和把聚丙烯樹脂與上述共聚物中一個或一些混合而制備的聚烯烴樹脂。特別地,熱粘樹脂最好為酸改性聚烯烴樹脂,該樹脂由乙烯-丙烯酸共聚物、乙烯-異丁烯酸共聚物、聚乙烯樹脂、聚丙烯樹脂和由接枝共聚產(chǎn)生的樹脂進行改性而形成,接枝共聚產(chǎn)生的樹脂包括乙烯-丙烯共聚物、乙烯-α-烯烴共聚物、丙烯-α-烯烴共聚物、乙烯-乙酸乙烯酯共聚物、乙烯-丙烯酸酯共聚物、乙烯-甲基丙烯酸酯共聚物和通過不飽和羧酸和不飽和羧酸的酸酐而得到的這些樹脂的三元共聚物,這些不飽和羧酸和不飽和羧酸的酸酐例如為丙烯酸、異丁烯酸、馬來酸、馬來酸酐、檸康酸酐、衣康酸和衣康酸酐。
通過把帶羧基的樹脂交聯(lián)產(chǎn)生的離聚物通過Na+離子或Zn2+離子而含在樹脂中,這些離聚物是用于形成熱粘樹脂層的合適材料。
酸改性的聚烯烴樹脂的酸含量最好在0.01到10%重量比的范圍內(nèi)。如果酸含量小于0.01%重量比,那么樹脂不足以熱粘結在金屬上,而如果酸含量大于10%重量比,那么樹脂的膜形成性能不好。
熱粘樹脂層的適當厚度在10到100μm的范圍內(nèi)。
各個分層可通過已知的使用兩組分(two-component)聚氨酯粘結劑的干壓方法或擠壓的方法(也稱為夾壓方法)來疊加,擠壓方法擠壓在兩層膜之間的熔化的熱粘樹脂,如聚乙烯樹脂,并壓縮膜層和夾在膜之間的熱粘樹脂層。
最內(nèi)層的熱粘樹脂層可通過干壓方法或擠壓方法通過把熱粘樹脂膜固定到其它膜上而形成。如果必要的話,熔化的熱粘樹脂可施加到膜表面,該膜通過擠壓涂層涂有固定涂覆材料(AC材料,如底漆)。
下面參照附圖更具體地描述本發(fā)明。
圖1、2、3和4為本發(fā)明的用于形成電池盒51的在實例中的電池盒形成片典型剖面圖。
參見圖1,電池盒形成片10通過把第一基膜層1a、金屬薄片層2和熱粘樹脂層3依次疊加而形成。第一基膜層1a為PET膜或ON膜,作為最外層。金屬薄片層2為鋁片。熱粘樹脂層3最好為酸含量在0.01到10%重量比范圍內(nèi)的酸改性聚烯烴樹脂。
例如為PET膜或ON膜的第一基膜層1a形成電池盒形成片10的最外層,該膜為電池盒形成片10提供了各種機械強度和各種抵抗性,該機械強度包括抗拉強度、刺穿強度和抗彎強度;抵抗性包括耐磨性、防水性、耐化學性、耐熱性和耐低溫性等。作為中間層的例如為鋁片層的金屬薄片層作為防水和氣的阻礙層。作為最內(nèi)層的熱粘樹脂層為含量最好在0.01到10%重量比的范圍內(nèi)的酸改性聚烯烴樹脂層,并可提供具有良好隔熱性的電池盒形成片10。
如果金屬薄片層為9μm厚的鋁片,那么在40℃溫度和90%的相對濕度下,金屬薄片具有0.01g/m2·24hr或更低的水蒸氣滲透性。
下面為上述疊片的典型例子。
①PET膜(12μm厚)/鋁片(9μm厚)/酸改性聚烯烴樹脂層(40μm厚)②ON膜(15μm厚)/鋁片(9μm厚)/酸改性聚烯烴樹脂層(40μm厚)。
參見圖2,電池盒形成片10通過把第一基膜層1a、第二基膜層1b、金屬薄片層2和熱粘樹脂層3依次疊加而形成。第一基膜層1a為最外層。
與圖1中所示的形成片10相比,圖2的電池盒形成片10另外帶有第二基膜1b以提高在金屬薄片層2外側上第一基膜1a的性能,第一基膜層1a和第二基膜層1b形成了雙層基膜。
第一基膜層1a和第二基膜層1b均為PET膜或ON膜。
雖然第一基膜層1a和第二基膜層1b可以是同一類型的膜,但是考慮到使第一基膜層1a和第二基膜層1b的各自性能互補,最好采用不同類型的膜,例如PET膜或ON膜可分別作為第一基膜層1a和第二基膜層1b。
下面為上述疊片的典型例子。
①PET膜(12μm厚)/ON膜(15μm厚)/鋁片(9μm厚)/酸改性的聚烯烴樹脂層(40μm厚)②ON膜(15μm厚)/PET膜(12μm厚)/鋁片(9μm厚)/酸改性的聚烯烴樹脂層(40μm厚)。
參見圖3,電池盒形成片10通過把第一基膜層1a、金屬薄片層2、第三基膜層1c和熱粘樹脂層3依次疊加而形成。第一基膜層1a作為最外層。
與圖1中所示的電池盒形成片10相比,圖3中的電池盒形成片10另外帶有夾在中間金屬薄片層2和熱粘樹脂層3之間的第三膜1c,以通過增強金屬薄片層保護效應而提供具有穩(wěn)定阻礙效果的形成片10。
第一基膜層1a和第二基膜層1b均為PET膜或ON膜。
下面為上述疊片的典型例子。
①PET膜(12μm厚)/鋁片(9μm厚)/PET膜(12μm厚)/酸改性的聚烯烴樹脂層(40μm厚)②PET膜(12μm厚)/鋁片(9μm厚)/ON膜(15μm厚)/酸改性的聚烯烴樹脂層(40μm厚)。
③ON膜(15μm厚)/鋁片(9μm厚)/PET膜(12μm厚)/酸改性的聚烯烴樹脂層(40μm厚)。
④ON膜(15μm厚)/鋁片(9μm厚)/ON膜(15μm厚)/酸改性的聚烯烴樹脂層(40μm厚)。
與圖1所示的電池盒形成片10相比,圖3中的電池盒形成片10另外帶有第三基膜1c,以提供具有各種提高的機械強度和抵抗不良影響能力的形成片10。由于金屬薄片層2夾在第一基膜層1a和第三基膜層1c之間,那么金屬薄片層2可更有效地抵抗外界和內(nèi)部的震動、磨損、物理作用和化學作用,形成片10具有更穩(wěn)定的阻礙作用。
參見圖4,電池盒形成片10通過把第一基膜層1a、第二基膜層1b、金屬薄片層2、第三基膜層1c和熱粘樹脂層3依次疊加而形成。第一基膜層1a作為最外層。
與圖2所示的電池盒形成片10相比,圖4的電池盒形成片10另外帶有夾在金屬薄片層2和熱粘樹脂層3之間的第三基膜1c。
第一、第二和第三基膜層1a、1b和1c提供具有各種提高的機械強度和抵抗不良影響的能力。由于金屬薄片層2夾在第一基膜層1a、第二基膜層1b和第三基膜層1c的疊層之間,于是起穩(wěn)定阻礙作用的金屬薄片層2更有效地得到保護。
當在圖1到4中示出的每個電池盒形成片10中的表面上印制字母和圖畫的圖案時,圖案印制在待粘結到相鄰層表面上的第一基膜層的內(nèi)表面上,用于第二次表面裝飾,接著第一基膜層疊加到相鄰層。這樣即使形成片10的表面磨損,印制的圖案也不會被破壞。
從上面的描述中很明顯地看出,本發(fā)明提供輕質(zhì)、薄型、柔性的電池盒形成片,該形成片在各種機械強度、抵抗不良影響的能力、不透水和氣、隔熱性和可加工性以及可高效生產(chǎn)方面良好。
第二實施例下面參照圖6到9來描述本發(fā)明的第二實施例。在第二實施例中的電池盒形成片10為下面疊片(1)到(4)中任何一個。除了第二實施例中的疊片具有由聚烯烴樹脂層和酸改性聚烯烴樹脂層組成的疊加熱粘樹脂層外,第二實施例中的疊片在結構上基本上與第一實施例中的相同。
(1)第一基膜層/金屬薄片層/熱粘樹脂層(2)第一基膜層/第二基膜層/金屬薄片層/熱粘樹脂層(3)第一基膜層/金屬薄片層/第三基膜層/熱粘樹脂層(4)第一基膜層/第二基膜層/金屬薄片層/第三基膜層/熱粘樹脂層最內(nèi)層熱粘樹脂層通過把聚烯烴樹脂層和酸改性聚烯烴樹脂層疊加而形成,酸改性聚烯烴樹脂的酸含量在0.01到10%重量比的范圍內(nèi),熱粘樹脂層疊壓到鄰近層,于是酸改性聚烯烴樹脂層形成了最內(nèi)層表面。由于酸改性聚烯烴樹脂層不僅對本身有熱粘性,而且對如銅和鋁等金屬也有熱粘性,于是通過加工電池盒形成片并使其具有帶一個開口端的袋子形狀而形成電池盒,端接頭59和60經(jīng)過所述開口從電池盒內(nèi)向外伸出,該電池盒可通過良好熱封電池盒的開口端而達到密封。
由于聚烯烴樹脂層和酸改性樹脂均作為熱粘樹脂層,于是電池盒的熱封部分具有足夠的粘結強度。酸改性聚烯烴的吸濕性能和吸水性能與例如為聚乙烯和聚丙烯的聚烯烴樹脂相比相對較高,因此酸改性聚烯烴樹脂易于持水。然而,由于熱粘樹脂層的酸改性聚烯烴樹脂層可以較小厚度形成,于是熱粘樹脂層的水含量可限制到最小可能的程度,并且可阻止在電解質(zhì)中的熱粘樹脂層中含有水份的影響。
由于至少第一基膜層和熱粘樹脂層分別固定到金屬薄片層的相對兩側,并且第一基膜層和熱粘樹脂層均為電的非導體,因此電池盒形成片用作為不導電片。
疊片的第一、第二和第三基膜層為雙軸取向的聚乙烯對苯二酸鹽膜(后面稱為“PET膜”)或雙軸取向尼龍膜(后面稱為“ON膜”)。
由于PET膜和ON膜為柔性的,于是具有良好強度、抵抗性能和疊壓的可加工性與經(jīng)濟性,強度包括抗拉強度、抗彎強度和抗沖壓強度,抵抗性能包括抗磨損、耐熱、抗低溫性和抗化學性,具有良好性能的電池盒形成片可高效并且低成本地生產(chǎn)。
下面將描述本發(fā)明的電池盒形成片的材料和加工該材料的方法。
本發(fā)明的電池盒形成片具有良好不透水氣的作為中間層的金屬層,在具有各種良好的強度和抵抗不良影響性能方面良好的第一、第二和第三基膜層中一個或幾個疊壓在金屬薄片層的一個或兩個表面,由聚烯烴樹脂和酸改性聚烯烴樹脂組成的疊壓熱粘樹脂層為最內(nèi)層。
鋁片和銅片是用于制作作為中間層的不透氣金屬薄片層的合適材料。鋁片是用于形成金屬薄片層的最佳材料,因為鋁片便宜,方便加工并且容易與膜結合。金屬薄片層的適當厚度為5到25μm范圍內(nèi)。
第一、第二和第三基膜層例如可以是PET膜、ON膜、聚乙烯萘二甲酸酯膜、聚酰亞胺膜或聚碳酸酯膜??紤]到耐久性、穩(wěn)定性、可加工性和經(jīng)濟性,PET膜和ON膜特別合適。
雖然PET膜和ON膜之間在性能上沒有明顯差別,但是PET膜具有較低的吸濕性能,而在硬度、抗拉強度、抗磨損和耐熱方面很好,而ON膜具有相對較高的吸溫性能,在柔性、刺穿強度、彎曲強度和抗低溫方面很好。
這些基膜的厚度在5到100μm范圍之間,最好在12到30μm范圍之間。
如上所述,作為最內(nèi)層的熱粘樹脂層最好不僅對本身熱粘結,而且也可熱粘結在金屬接頭上,同時具有較低的吸濕性能和較低的吸水性,以限制水最小程度地滲漏到聚合物電池的電解質(zhì)中。另外最好熱粘樹脂層很穩(wěn)定,不易膨脹,對電解質(zhì)的腐蝕作用不敏感。
為了滿足上述需要,本發(fā)明使用由聚烯烴樹脂層和酸改性聚烯烴樹脂層疊壓的熱粘樹脂層,其中酸改性樹脂層中酸的含量范圍為占重量的0.01到10%。
酸改性聚烯烴樹脂層以需要的厚度形成,并疊壓到聚烯烴樹脂層上,以形成最內(nèi)層,于是熱粘樹脂層可較好地熱粘結到通過加工金屬薄片而形成的端子上,并限制熱粘樹脂層水含量到最小可能程度。
滿足上述需要的適合于形成熱粘樹脂的聚烯烴樹脂層的聚烯烴樹脂例如為聚乙烯樹脂、聚丙烯樹脂、乙烯-丙烯共聚物、乙烯-α-烯烴共聚物、乙烯-乙酸乙烯基酯共聚物、乙烯-丙烯酸酯共聚物、乙烯-甲基丙烯酸酯共聚物、上述樹脂的三元共聚物以及通過把上述某些樹脂混合而制備的樹脂。
酸改性樹脂中酸的含量在熱粘樹脂層的0.01到10%重量比的范圍內(nèi),用于形成酸改性聚烯烴樹脂層的適當樹脂例如為由乙烯-丙烯酸共聚物、乙烯-異丁烯酸共聚物、聚乙烯樹脂、聚丙烯樹脂和由接枝共聚產(chǎn)生的樹脂進行改性而形成的樹脂,接枝共聚產(chǎn)生的樹脂包括乙烯-丙烯共聚物、乙烯-α-烯烴共聚物、丙烯-α-烯烴共聚物、乙烯-乙酸乙烯酯共聚物、乙烯-丙烯酸酯共聚物、乙烯-甲基丙烯酸酯共聚物和通過不飽和羧酸和不飽和羧酸的酸酐而得到的這些樹脂的三元共聚物,這些不飽和羧酸和不飽和羧酸的酸酐例如為丙烯酸、異丁烯酸、馬來酸、馬來酸酐、檸康酸酐、衣康酸和衣康酸酐。酸含量在0.01到10%重量比范圍內(nèi)的樹脂可較好地熱粘結到金屬上。
通過把帶羧莖的樹脂交聯(lián)產(chǎn)生的離聚物通過Na+離子或Zn2+離子而含在樹脂中,這些離聚物是用于形成熱粘樹脂層的合適材料。
酸改性的聚烯烴樹脂的酸含量最好在0.01到10%重量比的范圍內(nèi)。如果酸含量小于0.01%重量比,那么樹脂不足以熱粘結在金屬上,而如果酸的含量高于10%重量比,那么樹脂的膜形成性能較差。
酸改性聚烯烴樹脂相對金屬具有較高熱粘性,同時該樹脂具有相對較高的吸濕性能和相對較高的吸水性能。
因此,本發(fā)明使用由聚烯烴樹脂層和酸改性聚烯烴樹脂層組成疊片的熱粘樹脂層,以發(fā)揮酸改性聚烯烴樹脂的最大優(yōu)點,使聚烯烴樹脂層和酸改性聚烯烴樹脂層互補,形成了最小可能厚度的酸改性聚烯烴樹脂層的最內(nèi)片層,以最小程度地抑制水分的影響。
熱粘樹脂層的適當厚度在10到100μm的范圍內(nèi)。酸改性聚烯烴樹脂層的厚度在1到50μm的范圍內(nèi),最好在5到25μm的范圍內(nèi)。
本發(fā)明的電池盒形成片可通過把第一、第二和第三基膜層、金屬薄片層和由聚烯烴樹脂和酸改性聚烯烴樹脂層疊壓而形成的熱粘樹脂層進行正確地疊壓而形成。第一到第三基膜層和金屬薄片層可通過已知的例如利用兩組分聚氨酯粘結劑的干壓方法或擠壓的方法疊壓,擠壓方法擠壓在兩層膜之間的熔化的熱粘樹脂,如聚乙烯樹脂,并壓縮膜層和夾在膜之間的熱粘樹脂層。
熱粘樹脂層可通過把預定厚度的聚烯烴樹脂膜和預定厚度的酸改性聚烯烴樹脂膜放置在一起,并且把聚烯烴樹脂膜和酸改性聚烯烴樹脂膜采用干壓方法或擠壓方法而疊壓后形成,該預定厚度通過多層管狀膜擠壓方法而得到。熱粘樹脂層還可通過對基片表面涂有固定涂覆材料(AC材料,如底漆),并且把預定厚度的聚烯烴樹脂層和預定厚度的酸改性聚烯烴樹脂層疊壓到涂有固定涂覆材料基片的表面上而形成,這種疊壓是通過利用混合擠壓機進行擠壓進行的,而基片是通過正確地把一些第一到第三基膜層和金屬薄片層進行疊壓而形成。
下面參照附圖來具體描述第二實施例的例子。
圖中所示的例子是示意性的,而不是限定性的。在所有附圖中類似或相應的部分用相同的標號來表示。
圖6到圖9為本發(fā)明的電池盒形成片例子的典型剖面圖。
參見圖6,電池盒形成片10通過把第一基膜層1a、金屬薄片層2和熱粘樹脂層3依次疊加而形成,熱粘樹脂層3由聚烯烴樹脂層3a和酸改性聚烯烴樹脂層3b組成。第一基膜層1a作為最外層。
第一基膜層1a最好為PET膜或ON膜。金屬薄片層2最好為鋁片。熱粘樹脂層3的酸改性聚烯烴樹脂層3b為其中酸含量在0.01到10%重量比范圍內(nèi)的酸改性聚烯烴樹脂層。
例如為PET膜或ON膜的第一基膜層1a形成了電池盒形成片10的最外層,為電池盒形成片10提供了各種機械強度和各種抵抗性能,機械強度包括抗拉強度、刺穿強度和彎曲強度;抵抗性包括耐磨性、防水性、耐化學性、耐熱性和耐低溫性等。例如作為中間層例如為鋁片層的金屬薄片層2作為防水和氣的阻礙層。如上所述,聚烯烴樹脂層3a和酸含量最好在熱粘樹脂層3的0.01到10%重量范圍內(nèi)的酸改性聚烯烴樹脂層3b同時提供了具有良好隔熱性和較低含水量的電池盒形成片10。
如果金屬薄片層為9μm厚的鋁片,那么在40℃溫度和90%的相對溫度下,金屬薄片具有0.01g/m2·24hr或更低的水蒸氣滲透性。防水蒸氣滲透性可輕易地增強。
下面為上述疊片的典型例子。
①PET膜(12μm厚)/鋁片(9μm厚)/聚乙烯層(30μm厚)/酸改性的聚烯烴樹脂層(10μm厚)②ON膜(15μm厚)/鋁片(9μm厚)/聚乙烯層(30μm厚)/酸改性的聚烯烴樹脂層(10μm厚)。
參見圖7,電池盒形成片10通過把第一基膜層1a、第二基膜層1b、金屬薄片層2和熱粘樹脂層3依次疊加而形成,熱粘樹脂層由聚烯烴樹脂層3a和酸改性聚烯烴樹脂層3b組成。第一基膜層1a為最外層。
與圖6中所示的形成片10相比,電池盒形成片10另外帶有第二膜1b以提高在金屬薄片層2外側上的第一基膜1a的性能,第一基膜層1a和第二基膜層1b形成了雙層基膜。
第一基膜層1a第二基膜層1b均為PET膜或ON膜。
雖然第一基膜層1a和第二基膜層1b可以是同一類型的膜,但是考慮到使第一基膜層1a和第二基膜層1b的各自性能互補,最好采用不同類型的膜,例如PET膜或ON膜可分別作為第一基膜層1a和第二基膜層1b。
下面為上述疊片的典型例子。
①PET膜(12μm厚)/ON膜(15μm厚)/鋁片(9μm厚)/聚乙烯層(30μm厚)/酸改性的聚烯烴樹脂層(10μm厚)②ON膜(15μm厚)/PET膜(12μm厚)/鋁片(9μm厚)/聚乙烯層30μm厚)/酸改性的聚烯烴樹脂層(10μm厚)。
這種結構的電池盒形成片10在鋁片外側的基膜層除了圖6中所示的電池盒形成片10的效果外,還具有PET膜和ON膜的優(yōu)點。這樣,電池盒形成片10的外表面提高了各種機械強度和抵抗性能,并具有突出的性能。
參見圖8,電池盒形成片10通過把第一基膜層1a、金屬薄片層2、第三基膜層1c和熱粘樹脂層3依次疊加而形成,熱粘樹脂層3由聚烯烴樹脂層3a和酸改性聚烯烴樹脂層3b組成。第一基膜層1a作為最外層。
與圖6中所示的電池盒形成片10相比,圖8的電池盒形成片10另外帶有夾在中間金屬薄片層2和熱粘樹脂層3(具體地說是聚烯烴樹脂層3a)之間的第三基膜1c,以把金屬薄片層2夾在第一基膜層1a和第三基膜層1c之間通過增強金屬薄片層保護效應而提供具有穩(wěn)定阻礙效果的形成片10。
第一基膜層1a和第三基膜層1c均為PET膜或ON膜。
下面為上述疊片的典型例子。
①PET膜(12μm厚)/鋁片(9μm厚)/PET膜(12μm厚)/聚乙烯層(30μm厚)/酸改性的聚烯烴樹脂層(10μm厚)②PET膜(12μm厚)/鋁片(9μm厚)/ON膜(15μm厚)/聚乙烯層(30μm厚)/酸改性的聚烯烴樹脂層(10μm厚)。
③ON膜(15μm厚)/鋁片(9μm厚)/PET膜(12μm厚)/聚乙烯層(30μm厚)/酸改性的聚烯烴樹脂層(10μm厚)。
④ON膜(15μm厚)/鋁片(9μm厚)/ON膜(15μm厚)/聚乙烯層(30μm厚)/酸改性的聚烯烴樹脂層(10μm厚)。
與圖6所示的電池盒形成片10相比,圖8的電池盒形成片10另外帶有第三基膜1c,以提供具有各種提高的機械強度和抵抗不良影響的能力的形成片10。由于金屬薄片層2夾在第一基膜層1a和第三基膜層1c之間,那么金屬薄片層2可更有效地抵抗外界和內(nèi)部的震動、磨損、物理作用和化學作用,形成片10具有更穩(wěn)定的阻礙作用。
參見圖9,電池盒形成片10通過把第一基膜層1a、第二基膜層1b、金屬薄片層2、第三基膜層1c和熱粘樹脂層3依次疊加而形成,熱粘樹脂層3由聚烯烴樹脂層3a和酸改性聚烯烴樹脂層3b組成。第一基膜層1a作為最外層。
與圖7所示的電池盒形成片10相比,圖9的電池盒形成片10另外帶有夾在金屬薄片層2和熱粘樹脂層3(具體地說是聚烯烴樹脂層3a)之間的第三基膜1c。
于是,如圖9所示,第一基膜層1a和第二基膜層1b疊加到金屬薄片層2的外表面上,第三基膜層1c夾在金屬薄片層2和熱粘樹脂層3之間。
另外帶有第三基膜層1c的電池盒形成片10除了具有圖7中所示的電池盒形成片10的功能和效果外,還具有各種提高的機械強度和抵抗不良影響的能力。由于金屬薄片層2夾在第一基膜層1a、第二基膜層1b和第三基膜層1c的疊層之間,于是起穩(wěn)定阻礙作用的金屬薄片層2更有效地得到保護。
當在圖6到9中示出的每個電池盒形成片10中的表面上印制字母和圖畫的圖案時,圖案印制在待粘結到相鄰層表面上的第一基膜層的內(nèi)表面上,用于第二次表面裝飾,接著第一基膜層疊加到相鄰層。這樣即使形成片10的表面磨損,印制的圖案也不會被破壞。
從上面的描述中很明顯地看出,本發(fā)明提供了輕質(zhì)、薄型、柔性的電池盒形成片,該形成片在各種機械強度、抵抗不良影響的能力、不透水和氣、隔熱性和可加工性以及可高效生產(chǎn)方面良好。
第三實施例下面參照圖10到12來描述本發(fā)明的第三實施例。在第三實施例中的電池盒形成片10為下面疊片(1)到(3)中任何一個。第三實施例中的疊片在結構上除了下面不同外基本上與第一實施例中的相同,這些不同是,在第三實施例的疊片中,第一基膜層和第二基膜層為雙軸取向的聚乙烯對苯二酸鹽膜(后面稱為“PET膜”)、雙軸取向尼龍膜(后面稱為“ON膜”)或雙軸取向聚丙烯膜(后面稱為“OPP膜”),該PET膜、ON膜和OPP膜均涂有二氧化硅薄膜、氧化鋁薄膜或聚偏二氯乙烯薄膜,以及熱粘樹脂層為酸改性聚烯烴樹脂層的單層結構,或者是聚烯烴樹脂層和酸改性聚烯烴樹脂層疊片的雙層結構。
(1)第一基膜層/熱粘樹脂層(2)第一基膜層/第二基膜層/熱粘樹脂層(3)第一基膜層/皂化乙烯-乙酸乙烯酯共聚物層/第二基膜層/熱粘樹脂層在疊片(1)的電池盒形成片中,第一基膜層通過對PET膜、ON膜和OPP膜的表面涂覆二氧化硅薄膜、氧化鋁薄膜或聚偏二氯乙烯薄膜而形成。PET膜、ON膜和OPP膜為電池盒形成片提供了各種機械強度和各種抵抗性能,機械強度包括抗拉強度、彎曲強度和刺穿強度;抵抗性能包括耐磨性、耐熱性、耐低溫性和耐化學性等,同時PET膜、ON膜和OPP膜的二氧化硅薄膜、氧化鋁薄膜或聚偏二氯乙烯薄膜涂覆表面作為不透水和氣的阻礙層。
PET膜與ON膜相比具有較低的吸濕性能,而且在硬度、抗拉強度、抗磨損和耐熱方面很好。ON膜與PET膜相比具有相對較高的吸濕性能,在柔性、刺穿強度、彎曲強度和抗低溫方面很好。OPP膜具有特別低的吸濕性能,具有較好的防水性能、較高的抗拉強度和較高硬度。
熱粘樹脂層為酸改性聚烯烴樹脂層的單層結構,或者是聚烯烴樹脂層和酸改性聚烯烴樹脂層疊片的雙層結構。如果采用了雙層結構的熱粘樹脂層,那么聚烯烴樹脂層在第一基膜層的一側,而酸改性樹脂層作為電池盒形成片的最內(nèi)層。在兩種情況下,酸改性聚烯烴樹脂層均為最內(nèi)層。由于酸改性樹脂層不僅對本身有熱粘性,而且對如銅和鋁的金屬也有熱粘性,于是通過對電池盒形成片進行加工并使其具有帶一個開口端的袋子形狀而形成電池盒,接頭59和60經(jīng)過開口端從電池盒向外伸出,通過對電池盒的開口端良好地熱封而可對電池盒密封。
酸改性聚烯烴樹脂形成了電池盒形成片的最外層,其吸溫性能和吸水性能與如聚乙烯和聚丙烯的聚烯烴樹脂相比相對較高,因此酸改性聚烯烴樹脂可吸收含在空氣中的水分。酸改性聚烯烴樹脂的這種吸濕性能對電解質(zhì)是不良的。
然而,當酸改性聚烯烴樹脂層和聚烯烴樹脂層一起使用時,由于熱粘樹脂層的酸改性聚烯烴樹脂層可以較小厚度形成,于是含在熱粘樹脂層中的水分含量如果有的話也很少。這樣,水分的作用可限制到最小程度,同時可保持熱粘性。
疊片(2)的電池盒形成片具有由第一基膜層和第二基膜層組成的雙層結構的基膜層?;永缈梢允荘ET膜和ON膜的結合,除了有疊片(1)的電池盒形成片的效果外,該膜可使PET膜和ON膜的各自特點得到最大利用。第一和第二基膜層提供增強的機械強度和抵抗不良影響的能力。電池盒形成片具有涂有兩層薄膜的第一和第二基膜層,該薄膜例如為二氧化硅薄膜、氧化鋁薄膜和/或聚偏二氯乙烯薄膜,即使在兩層薄膜中一層損壞時,另一層仍可作為水和氣的阻礙層。于是,電池盒形成片具有增強的防透水和氣性能。
疊片(3)的電池盒形成片通過疊片(2)的電池盒形成片的第一和第二基膜層之間另外插入皂化乙烯-乙酸乙烯酯共聚物層而形成。疊片(3)的電池盒形成片具有更加增強和穩(wěn)定的防透水和氣的性能。
疊片(3)的電池盒形成片具有防透水和氣的三個阻礙層,除了有疊片(2)的電池盒形成片的作用外,該電池盒形成片還具有較高的、穩(wěn)定的防透水和氣的性能。
如上所述,本發(fā)明的電池盒形成片沒有利用如鋁片的導電金屬薄片作為阻礙層,疊片的所有分層均由非電的導體材料制成。這樣,即使在從電池盒50中伸出的接頭59和60折彎時,也不會出現(xiàn)意外的短路,確保了較高的安全性。
形成酸改性聚烯烴樹脂層的酸改性樹脂中酸的含量在0.01到10%重量比的范圍內(nèi)。
酸改性聚烯烴樹脂層很容易形成并且不僅對本身有熱粘性,而且對如銅和鋁的金屬也有熱粘性,通過對電池盒形成片進行加工并使具有帶一個開口端的袋子形狀而形成電池盒,接頭59和60經(jīng)過開口端從電池盒向外伸出,通過對電池盒的開口端良好熱封而可對電池盒密封。
下面將描述本發(fā)明的電池盒形成片的材料和加工該材料的方法。
第一基膜層和第二基膜層均為其作為防透氣阻礙層的表面涂有二氧化硅薄膜、氧化鋁薄膜或聚偏二氯乙烯薄膜的PET膜、ON膜或OPP膜。
二氧化硅、氧化鋁薄膜可通過真空蒸發(fā)方法或濺射方法而形成在PET膜、ON膜或OPP膜的表面上。必要時,在形成二氧化硅薄膜或氧化鋁薄膜之前,在PET膜、ON膜或OPP膜的表面上涂有已知的底漆涂料。
二氧化硅薄膜或氧化鋁薄膜的厚度在150到2000的范圍內(nèi),最好在300到800的范圍內(nèi)。
聚偏二氯乙烯薄膜可通過已知的涂覆方法形成在作為基膜層的PET或ON膜上。聚偏二氯乙烯薄膜的適當厚度為1到10μm范圍內(nèi)。
皂化乙烯-乙酸乙烯酯共聚物膜用作防透氣的阻礙層。可通過已知的干壓方法或擠壓方法使皂化乙烯-乙酸乙烯酯共聚物膜形成在基膜層上。
皂化乙烯-乙酸乙烯酯共聚物膜的適當厚度在10到40μm范圍內(nèi)。
如上所述,形成電池盒形成片最內(nèi)層的熱粘樹脂層最好不僅滿足對本身有熱粘性,而且也可熱粘結在金屬制成的接頭上,同時具有較低的吸濕性能和較低的吸水性,以限制水最小程度地滲漏到電解質(zhì)中,并且很穩(wěn)定,可抵抗膨脹和電解質(zhì)的腐蝕作用。
熱粘樹脂層可由酸改性聚烯烴樹脂形成。合適的酸改性聚烯烴樹脂為那些由乙烯-丙烯酸共聚物、乙烯-異丁烯酸共聚物、聚乙烯樹脂、聚丙烯樹脂和由接枝共聚產(chǎn)生的樹脂進行改性而形成,接枝共聚產(chǎn)生的樹脂包括乙烯-丙烯共聚物、乙烯-α-烯烴共聚物、丙烯-α-烯烴共聚物、乙烯-乙酸乙烯酯共聚物、乙烯-丙烯酸酯共聚物、乙烯-甲基丙烯酸酯共聚物和通過不飽和羧酸和不飽和羧酸的酸酐而得到的這些樹脂的三元共聚物,這些不飽和羧酸和不飽和羧酸的酸酐例如為丙烯酸、異丁烯酸、馬來酸、馬來酸酐、檸康酸酐、衣康酸和衣康酸酐。
通過把帶羧基的樹脂交聯(lián)產(chǎn)生的離聚物通過Na+離子或Zn2+離子而含在樹脂中,這些離聚物是用于形成熱粘樹脂層的合適材料。
酸改性的聚烯烴樹脂的酸含量最好在0.01到10%重量比的范圍內(nèi)。如果酸含量小于0.01%重量比,那么樹脂不足以熱粘結在金屬上,而如果酸的含量高于10%重量比,那么樹脂的膜形成性能較差。
熱粘樹脂層可以為上述酸改性聚烯烴樹脂其中之一的單層結構,或者為由聚烯烴樹脂層和上述其中一種酸改性聚烯烴樹脂層組成的雙層疊片。
疊片的熱粘樹脂層可以由聚乙烯樹脂、聚丙烯樹脂、乙烯-丙烯共聚物、乙烯-α-烯烴共聚物、乙烯-乙酸乙烯酯共聚物、乙烯-丙烯酸酯共聚物、乙烯-甲基丙烯酸酯共聚物、乙烯-丙烯共聚物或這些樹脂中某些的三元共聚物的聚烯烴樹脂層組成。這些樹脂可單獨或在把上述樹脂中的某些混合制備的樹脂中應用。
熱粘樹脂層的適當厚度在10到100μm的范圍內(nèi)。酸改性聚烯烴樹脂層的適當厚度在1到50μm的范圍內(nèi),最好在5到25μm的范圍內(nèi)。
本發(fā)明的電池盒形成片可由這些層來組成,例如,這些層為第一基膜層、第二基膜層、皂化乙烯-乙酸乙烯酯共聚物層以及具有酸改性聚烯烴樹脂層或者具有聚烯烴樹脂層和酸改性聚烯烴樹脂層兩者的熱粘樹脂層需要的某些結合。
這些層可通過已知的干壓方法、已知的擠壓疊壓方法或擠壓涂覆方法而疊壓。
當形成疊片(1)時,第一基膜層涂有固定涂料(底漆),接著通過擠壓方法或多層擠壓方法可在第一基膜層上形成有酸改性聚烯烴樹脂層或聚烯烴樹脂層和酸改性聚烯烴樹脂層組。熱粘樹脂層可通過把預定厚度的樹脂膜放置在一起,采用干壓方法通過管狀膜擠壓方法利用例如兩組分聚氨酯粘結劑而形成,或者通過擠壓聚乙烯樹脂或樹脂層之間的其它熱粘樹脂并壓縮樹脂層而形成。
疊片(2)的第一和第二基膜層可通過干壓方法或擠壓方法而疊壓。熱粘樹脂層可通過在形成疊片(1)中的熱粘樹脂層中使用的方法來形成。
皂化乙烯-乙酸乙烯酯共聚物層可通過以預定厚度形成皂化乙烯-乙酸乙烯酯共聚物膜,同時第一基膜層、皂化乙烯-乙酸乙烯酯共聚物層和第二基膜層可通過干壓方法或擠壓方法而疊加。熱粘樹脂層可通過在形成疊片(1)的熱粘樹脂層中使用的方法來形成。
下面參照附圖來具體描述第二實施例的例子。
圖中所示的例子是示意性的,而不是限定性的。在所有附圖中類似或相應的部分用相同的標號來表示。
圖10到圖12為本發(fā)明的電池盒形成片例子的典型剖面圖。
圖10(a)中示出的電池盒形成片10通過把作為外層的第一基膜層1a、作為熱粘樹脂層3的酸改性聚烯烴樹脂層疊加而形成。
第一基膜層1a最好為涂有二氧化硅薄膜、氧化鋁薄膜或聚偏二氯乙烯薄膜的PET膜或ON膜。熱粘樹脂層3最好固定到第一基膜層1a的涂覆表面上,以阻止通過磨損或類似情況下而破壞涂有二氧化硅薄膜、氧化鋁薄膜或聚偏二氯乙烯薄膜的第一基膜層1a。
酸改性聚烯烴樹脂層3最好由酸含量在0.01到10%重量比范圍內(nèi)的酸改性聚烯烴樹脂形成。
在該電池盒形成片10中,PET膜、ON膜或OPP膜作為最外層第一基膜層1a,為形成片10提供了包括抗拉強度、刺穿強度和抗彎強度的機械強度以及包括耐磨損、防水性、抗化學性、耐熱性和抗低溫性的抵抗性能。二氧化硅薄膜、氧化鋁薄膜或聚偏二氯乙烯薄膜涂覆的第一基膜層1a為形成片10提供了具有良好的不透水和氣的性能。熱粘樹脂層3為形成片10提供了良好的熱封性。
與聚烯烴樹脂相比,酸改性聚烯烴樹脂在吸濕性能和吸水性能方面相對較高。然而,當通過加工形成片10形成的電池盒不在高溫高溫度處存放較長時間時,酸改性聚烯烴樹脂層中的含水量較少,某些實際問題不會出現(xiàn)。
圖10(b)中示出的電池盒形成片10通過把作為外層的第一基膜層1a和熱粘樹脂層3疊壓而形成,熱粘樹脂層3由聚烯烴樹脂層3a和酸改性聚烯烴樹脂層3b組成,而不是圖10(a)中示出的電池盒形成片10的熱粘樹脂層3。
雖然固定涂料層或用于干壓的粘結劑的粘結層在第一基膜層1a和圖10(a)和10(b)中示出的每個形成片10中的熱粘樹脂層3之間形成,這種固定涂料或粘結層為輔助部分,因此在圖10、11和12中省略。
圖10(b)中電池盒形成片10的熱粘樹脂層3的酸改性聚烯烴樹脂層3b形成厚度可比圖10(a)中示出的作為形成片10的熱粘樹脂層3的酸改性聚烯烴樹脂層的厚度較小。這樣,即使在酸改性聚烯烴樹脂層3b吸水,那么在酸改性聚烯烴樹脂層3b中含水量也較少,因此圖10(b)中示出的形成片10的熱粘樹脂層3具有較低的吸濕性能。
下面為圖10(a)和10(b)中示出的疊片的典型例子。
①PET膜(16μm厚)/二氧化硅薄膜層(500厚)/酸改性聚烯烴樹脂層(40μm厚)②PET膜(16μm厚)/二氧化硅薄膜層(500厚)/聚乙烯層(30μm厚)/酸改性聚烯烴樹脂層(10μm厚)③ON膜(16μm厚)/聚偏二氯乙烯薄膜層(30μm厚)/聚乙烯層(30μm厚)/酸改性聚烯烴樹脂層(10μm厚)圖11(a)中示出的電池盒形成片10通過把第二基膜1b加在圖10(a)中示出的電池盒形成片10上而形成。圖11(a)中示出的形成片10通過把第一基膜層1a、第二基膜層1b和酸改性聚烯烴樹脂的熱粘樹脂層3依次疊加而形成。第一基膜層1a為最外層。
雖然第一基膜層1a和第二基膜層1b可以是同一類型的膜,但是考慮到使第一基膜層1a和第二基膜層1b的各自性能互補,最好采用不同類型的膜,例如PET膜或ON膜可分別作為第一基膜層1a和第二基膜層1b。圖11(a)中示出的電池盒形成片10除了具有圖10(a)中示出的電池盒形成片10的作用外,還具有各種增強的機械強度和抵抗能力,并由于形成片10帶有二氧化硅薄膜、氧化鋁薄膜和/或聚偏二氯乙烯薄膜的兩層阻礙層,而具有提高的不透水和氣性能。
圖11(b)中示出的電池盒形成片10與圖11(a)中示出的電池盒形成片10的結構相同,并帶有由聚烯烴樹脂層3a和酸改性聚烯烴樹脂層3b組成的熱粘樹脂層3,而代替了圖11(a)中示出的電池盒形成片10的酸改性聚烯烴樹脂的熱粘樹脂層3。
圖11(b)中示出的電池盒形成片10的熱粘樹脂層3的酸改性聚烯烴樹脂層3b可以較小的厚度來形成。這樣,圖11(b)中示出的電池盒形成片10的熱粘層3具有良好的熱粘性能和較低的吸濕性能。
下面為圖11(a)和11(b)中示出的疊片的典型例子。
①帶二氧化硅薄膜層(500厚)的ON膜(15μm厚)/帶二氧化硅薄膜層(500厚)的PET膜(12μm厚)/酸改性聚烯烴樹脂層(40μm厚)②帶二氧化硅薄膜層(500厚)的PET膜(12μm厚)/帶二氧化硅薄膜層(500厚)的ON膜(12μm厚)/聚乙烯層(30μm厚)/酸改性聚烯烴樹脂層(10μm厚)圖12(a)中示出的電池盒形成片10通過在圖11(a)中示出的電池盒形成片10的第一基膜層1a和第二基膜層1b之間另外插入作為阻礙層的皂化乙烯-乙酸乙烯酯共聚物層9而形成。也就是說,圖12(a)中示出的電池盒形成片10通過把第一基膜層1a、皂化乙烯-乙酸乙烯酯共聚物層9、第二基膜層1b和酸改性聚烯烴樹脂的熱粘樹脂層3依次疊加而形成。
于是帶有三個阻礙層的電池盒形成片10的防透水和氣性能比圖11(a)中示出的電池盒形成片10的要好。
圖12(b)中示出的電池盒形成片10在結構上與圖12(a)中示出的電池盒形成片相似,同時帶有由聚烯烴樹脂層3a和酸改性聚烯烴樹脂層3b組成的熱粘樹脂層3,而取代了圖12(a)中示出的電池盒形成片的酸改性聚烯烴樹脂的熱粘樹脂層3。
圖12(b)中示出的電池盒形成片10通過把第一基膜層1a、皂化乙烯-乙酸乙烯酯共聚物層9、第二基膜層1b和聚烯烴樹脂層3a和酸改性聚烯烴樹脂層3b依次疊加而形成。第一基膜層1a為最外層。
圖12(b)中示出的電池盒形成片10的熱粘樹脂層3的酸改性聚烯烴樹脂層3b可以較小的厚度形成。這樣,圖12(b)中示出的電池盒形成片10的熱粘樹脂層3具有滿意的熱粘性能和較低的吸濕性能,同時電池盒形成片10具有更加突出的復合性能。
下面是圖12(a)和12(b)中示出的疊片的典型例子。
①帶二氧化硅薄膜層(500厚)的PET膜(12μm厚)/皂化乙烯-乙酸乙烯酯共聚物層(25μm厚)/帶二氧化硅薄膜層(500厚)的PET膜(12μm厚)/酸改性聚烯烴樹脂層(40μm厚)②帶二氧化硅薄膜層(500厚)的PET膜(12μm厚)/皂化乙烯-乙酸乙烯酯共聚物層(25μm厚)/帶二氧化硅薄膜層(500厚)的PET膜(12μm厚)/聚乙烯層(30μm厚)/酸改性聚烯烴樹脂層(10μm厚)
③帶二氧化硅薄膜層(500厚)的PET膜(12μm厚)/皂化乙烯-乙酸乙烯酯共聚物層(25μm厚)/帶二氧化硅薄膜層(500厚)的ON膜(15μm厚)/聚乙烯層(30μm厚)/酸改性聚烯烴樹脂層(10μm厚)當在圖10到12中示出的每個電池盒形成片10中的表面上印制字母和圖畫的圖案時,圖案印制在待粘結到相鄰層表面上的第一基膜層的內(nèi)表面上,用于第二次表面裝飾,接著第一基膜層疊加到相鄰層。這樣即使形成片10的表面磨損,印制的圖案也不會被破壞。
從上面的描述中很明顯地看出,本發(fā)明提供輕質(zhì)、薄型、柔性的電池盒形成片,該形成片在各種機械強度、抵抗不良影響的能力、不透水和氣、隔熱性和可加工性以及可高效生產(chǎn)方面很出色;適合用于形成可良好地密封電池內(nèi)元件的電池盒,并可避免電池元件受水潮的不良影響,同時阻止即使在從電池盒內(nèi)伸出的導電金屬接頭折彎時也不會出現(xiàn)短路,確保了安全。
第四實施例下面參照圖13到16來描述本發(fā)明的第四實施例。在第四實施例中的電池盒形成片10為下面疊片(1)到(4)中任何一個。電池盒形成片的第一基膜層、第二基膜層和第三基膜層為雙軸取向聚乙烯對苯二酸鹽膜、雙軸取向尼龍膜或雙軸取向聚丙烯膜,電池盒形成片的熱粘樹脂層為酸改性樹脂層的單層結構,或者是聚烯烴樹脂層和酸改性聚烯烴樹脂層疊片的雙層結構。電池盒形成片帶有比其它層較小的金屬薄片層,并具有至少一個端部邊緣,該邊緣位于另一層相應的端部邊緣的內(nèi)側,同時不暴露在電池盒形成片的邊緣。第四實施例中的電池盒形成片在其它方面與第一實施例相同。
(1)第一基膜層/金屬薄片層/熱粘樹脂層(2)第一基膜層/第二基膜層/金屬薄片層/熱粘樹脂層(3)第一基膜層/金屬薄片層/第二基膜層/熱粘樹脂層(4)第一基膜層/第二基膜層/金屬薄片層/第三基膜層/熱粘樹脂層電池盒形成片的作為中間層的金屬薄片層比其它層較小,同時至少一個端部邊緣位于另一層端部邊緣的內(nèi)側,同時不暴露在電池盒形成片的邊緣。電池盒51具有接頭59和60可從電池盒中伸向外面的開口端,在第四實施例中該電池盒通過兩個電池盒形成片而熱封,于是其中金屬薄片層的端部邊緣處于每個電池盒形成片另一層邊緣內(nèi)側的端部形成了電池盒51的開口端。金屬薄片層的尺寸是這樣確定的,以使金屬薄片層的端部邊緣不能達到通過熱封電池盒51的開口端形成的熱封部。當電池盒51這樣形成后,即使接頭59和60折彎時,接頭59和60不會被電池盒所短路。金屬薄片層作為防止透水和氣的良好阻礙層。
由于金屬薄片層夾在第一、第二和第三基膜層以及熱粘樹脂層某些中的中間,金屬薄片層可有效地得到保護,在金屬薄片層上不會形成裂縫和針孔,因此可保持金屬薄片層良好的不透性。
第一基膜層、第二基膜層和在金屬薄片層相對兩側的第三基膜層均為雙軸取向聚乙烯對苯二酸鹽膜(后面稱為“PET膜”)、雙軸取向尼龍膜(后面稱為“ON膜”)或雙軸取向聚丙烯膜(后面稱為“OPP膜”)。第一、第二和第三基膜層保護金屬薄片層,并為電池盒形成片提供強度、功能和各種抵抗不良影響的能力。
作為最內(nèi)層的熱粘樹脂層為酸改性聚烯烴樹脂層的單層結構,或者是聚烯烴樹脂層和酸改性聚烯烴樹脂層疊片的雙層結構。帶單層結構或雙層疊片的電池盒形成片的最內(nèi)層為酸改性聚烯烴樹脂層。酸改性樹脂層不僅對本身有良好的熱粘性,而且對如銅和鋁的金屬也有熱粘性。因此通過對電池盒形成片進行加工并使其具有帶一個開口端的袋子形狀而形成電池盒,接頭59和60經(jīng)過開口端從電池盒向外伸出,通過對電池盒的開口端良好熱封而可對電池盒密封。
雖然形成電池盒形成片最內(nèi)層的酸改性聚烯烴樹脂比如聚乙烯樹脂和聚丙烯樹脂的聚烯烴樹脂在對金屬熱粘性方面優(yōu)越,但是酸改性聚烯烴樹脂具有相對較高的吸濕性能和吸水性能,并且在有些時候,可能吸收含在空氣中的一些水分。
雖然酸改性聚烯烴樹脂層吸水程度不會產(chǎn)生實際問題,但是本發(fā)明采用了由聚烯烴樹脂層和酸改性聚烯烴樹脂層組成的熱粘樹脂層,同時形成的酸改性聚烯烴樹脂層的厚度較小,以提高電池盒形成片的質(zhì)量。
當使用這種熱粘樹脂層時,如果在熱粘樹脂層中含有水分,那么也只有一點。這樣,水分的作用可限制到最小可能的程度,并可保持良好的熱粘性能。
熱粘樹脂層的酸改性聚烯烴樹脂層的酸含量在0.01到10%范圍內(nèi)。
具有這種性能的酸改性聚烯烴樹脂層建立了膜形成的良好特征,不僅對本身有熱粘性,而且對如銅或鋁的金屬有熱粘性。因此,通過對電池盒形成片進行加工并使其具有帶一個開口端的袋子形狀而形成電池盒,接頭59和60經(jīng)過開口端從電池盒向外伸出,通過對電池盒的開口端良好熱封而可對電池盒密封。
下面將描述本發(fā)明的電池盒形成片的材料和加工該材料的方法。
如上所述,本發(fā)明的電池盒形成片采用不透水氣的作為中間層的金屬層,同時是通過下面方法形成的通過把具有各種良好的強度和抵抗不良影響性能的第一、第二和第三基膜層中一個或幾個正確地疊壓在金屬薄片層的外表面或相對的兩個表面,并形成作為最內(nèi)層的熱粘樹脂層,該熱粘樹脂層為酸改性聚烯烴樹脂層的單層結構或聚烯烴樹脂層和酸改性聚烯烴樹脂層的雙層疊片,于是金屬薄片層的至少一個端部邊緣位于另一層相應的端部邊緣的內(nèi)側,同時不暴露在電池盒形成片的邊緣。
鋁片和銅片是用于制作作為中間層的不透氣金屬薄片層的合適材料。鋁片是用于形成金屬薄片層的最佳材料,因為鋁片便宜,方便加工并且容易與膜結合。金屬薄片層的適當厚度為5到25μm范圍內(nèi)。
第一、第二和第三基膜層例如可以是PET膜、ON膜、OPP膜、聚乙烯萘二甲酸酯膜、聚酰亞胺膜或聚碳酸酯膜。考慮到耐久性、穩(wěn)定性、可加工性和經(jīng)濟性,PET膜和ON膜及OPP膜特別合適。
雖然PET膜和ON膜之間在性能上沒有明顯差別,但是PET膜具有較低的吸濕性能,而在硬度、抗拉強度、抗磨損和耐熱方面很好,而ON膜具有相對較高的吸濕性能,在柔性、刺穿強度、彎曲強度和抗低溫方面很好。
這些膜的厚度在5到100μm范圍內(nèi),最好在12到30μm范圍內(nèi)。
如上所述,作為最內(nèi)層的熱粘樹脂層最好不僅對本身熱粘結,而且也熱粘結在形成接頭59和60的金屬上,同時具有較低的吸濕性能和較低的吸水性,以限制水最小程度地滲漏到聚合物電池50a的電解質(zhì)中。另外最好熱粘樹脂層很穩(wěn)定,不易膨脹,對電解質(zhì)的腐蝕作用不敏感。
為滿足上述需要,熱粘樹脂層為酸改性聚烯烴樹脂層的單層結構或聚烯烴樹脂層和酸改性樹脂層的雙層疊片。
形成酸改性聚烯烴樹脂層的酸改性樹脂的酸含量在0.01到10%重量比的范圍內(nèi)。
適合形成熱粘樹脂層的聚烯烴樹脂的材料例如為聚乙烯樹脂、聚丙烯樹脂、乙烯-丙烯共聚物、乙烯-α-烯烴共聚物、上述樹脂的三元共聚物。這些材料可單獨或在通過把上述樹脂中的某些相混合而制備的樹脂中應用。
用于形成熱粘樹脂的酸改性聚烯烴樹脂層的樹脂為乙烯-丙烯酸共聚物、乙烯-異丁烯酸共聚物和對聚乙烯樹脂、聚丙烯樹脂進行改性而形成的樹脂、和由接枝共聚產(chǎn)生的樹脂,接枝共聚產(chǎn)生的樹脂包括乙烯-丙烯共聚物、乙烯-α-烯烴共聚物、丙烯-α-烯烴共聚物、乙烯-乙酸乙烯酯共聚物、乙烯-丙烯酸酯共聚物、乙烯-甲基丙烯酸酯共聚物和通過不飽和羧酸和不飽和羧酸的酸酐而得到的這些樹脂的三元共聚物,這些不飽和羧酸和不飽和羧酸的酸酐例如為丙烯酸、異丁烯酸、馬來酸、馬來酸酐、檸康酸酐、衣康酸和衣康酸酐。
通過把帶羧基的樹脂交聯(lián)產(chǎn)生的離聚物通過Na+離子或Zn2+離子而含在樹脂中,這些離聚物是用于形成熱粘樹脂層的合適材料。
具有酸含量在0.01到10%重量比范圍內(nèi)的酸改性聚烯烴樹脂在膜形成特性方面是令人滿意的,并且不僅對本身有熱粘性,而且對金屬也有熱粘性。
如果酸含量小于0.01%重量比,那么樹脂不足以熱粘結在金屬上,而如果酸的含量高于10%重量比,那么樹脂的膜形成性能較差。
雖然酸改性聚烯烴樹脂具有對金屬的較高熱粘性,但是同時該樹脂具有相對較高的吸濕性能和相對較高的吸水性能。
因此,取代了酸改性聚烯烴樹脂層的單層結構,本發(fā)明使用由聚烯烴樹脂層和作為最內(nèi)層的酸改性聚烯烴樹脂層的雙層疊片熱粘樹脂層。該酸改性聚烯烴樹脂層以最小可能厚度形成以最小程度地減小水分的影響。
熱粘樹脂層的適當厚度在10到100μm的范圍內(nèi)。當熱粘樹脂層為雙層疊片時,酸改性聚烯烴樹脂層的厚度最好在1到50μm的范圍內(nèi),在5到25m的范圍內(nèi)更好。
本發(fā)明的電池盒形成片通過把第一到第三基膜層、金屬薄片層和熱粘樹脂層的某些正確疊加而形成,于是作為中間層的金屬薄片層的一個端部邊緣位于另一層端部邊緣的內(nèi)側。
當形成疊片時,第一到第三基膜層和金屬薄片層可通過已知的干壓方法和擠壓方法而疊加,該干壓方法利用已知的例如兩組分聚氨酯粘結劑,擠壓方法擠壓在兩層膜之間的熔化的熱粘樹脂,如聚乙烯樹脂,并壓縮膜層和夾在膜之間的熱粘樹脂層。
基膜片的表面可涂有固定涂覆材料(AC材料,如底漆),然后把需要厚度的酸改性聚烯烴樹脂層或需要厚度的聚烯烴樹脂和需要厚度的酸改性聚烯烴樹脂層疊壓到基膜層的涂有固定涂覆材料的表面上,這種疊壓是通過擠壓方法或多層擠壓方法進行的。熱粘樹脂層可通過把預定厚度的樹脂膜放置在一起而形成,預定厚度是通過干壓方法采用管狀膜擠壓方法來形成。
不暴露邊緣的具有金屬薄片層的電池盒形成片可通過把作為第一到第三基膜層之一的基膜和金屬薄片疊加而可以方便地制造,于是金屬薄片層的相對端邊緣距基膜的相應端部邊緣的內(nèi)側為10到15mm,并且沿距金屬薄片的相對端部邊緣的外側1到2mm線把基膜的相對端邊緣部分剪去。
現(xiàn)在參照附圖來詳細描述第四實施例。
附圖中示出的例子是示意性的,而不是限定性的。在所有附圖中類似或相應的部分用相同的標號來表示。
圖13到圖16為本發(fā)明的電池盒形成片例子的典型剖面圖。
參見圖13,電池盒形成片10通過把第一基膜層1a、金屬薄片層2和熱粘樹脂層3依次疊加而形成,熱粘樹脂層3由聚烯烴樹脂層3a和酸改性聚烯烴樹脂層3b組成。第一基膜層1a作為最外層。如圖13所示,金屬薄片層2的右端邊緣位于其它層的端部邊緣的內(nèi)側,沒有暴露在電池盒形成片10的端部邊緣。
當使用電池盒形成片10并使得其中金屬薄片層的端部邊緣處在其它層邊緣內(nèi)側的端部邊緣部分對應于電池盒51的開口端時,即使接頭從電池盒51中伸出的59和60折彎,該接頭59和60也不會被金屬薄片層2所短路,提高了電池盒51的安全性。
第一基膜層1a最好為PET膜、ON膜或OPP膜。金屬薄片層2最好為鋁片。更優(yōu)選的是,熱粘樹脂層3的酸改性聚烯烴樹脂層3b(形成片的最內(nèi)層)為其中酸含量在0.01到10%重量比范圍內(nèi)的酸改性聚烯烴樹脂層。
第一基膜層1a形成了電池盒形成片10的最外層,為電池盒形成片10提供了具有各種機械強度和各種抵抗性能,機械強度包括抗拉強度、剌穿強度和彎曲強度;抵抗性能包括耐磨損性、防水性、抗化學性、耐熱性和耐低溫性等。例如作為中間層的金屬薄片層2(例如鋁片層)作為防水和氣的阻礙層。如上所述,熱粘樹脂層3的聚烯烴樹脂層3a和酸改性聚烯烴樹脂層3b同時為電池盒形成片10提供了良好隔熱性和較低含水量。
如果金屬薄片層為9μm厚的鋁片,那么在40℃溫度和90%的相對濕度下,金屬薄片具有0.01g/m2·24hr或更低的水蒸氣滲透性。防水蒸氣滲透性可輕易地增強。
下面為上述疊片的典型例子。
①PET膜(12μm厚)/鋁片層(9μm厚)/聚乙烯層(30μm厚)/酸改性聚烯烴樹脂層(10μm厚)②ON膜(15μm厚)/鋁片層(9μm厚)/聚乙烯層(30μm厚)/酸改性聚烯烴樹脂層(10μm厚)③OPP膜(25μm厚)/鋁片層(9μm厚)/聚乙烯層(30μm厚)/酸改性聚烯烴樹脂層(10μm厚)參見圖14,電池盒形成片10通過把第一基膜層1a、第二基膜層1b、金屬薄片層2和熱粘樹脂層3依次疊加而形成,熱粘樹脂層3由聚烯烴樹脂層3a和酸改性聚烯烴樹脂層3b組成。第一基膜層1a作為最外層。如圖14所示,金屬薄片層2的右端邊緣位于其它層的端部邊緣的內(nèi)側,沒有暴露在電池盒形成片10的端部邊緣。
與圖13中示出的形成片10相比,電池盒形成片10另外帶有第二基膜1b,以提高在金屬薄片層2的外側的第一基膜1a的性能,通過第一基膜層1a和第二基膜層1b形成雙層基膜。
第一基膜層1a和第二基膜層1b均為PET膜、ON膜或OPP膜。雖然第一基膜層1a和第二基膜層1b可以是同一類型的膜,但是考慮到使第一基膜層1a和第二基膜層1b的各自性能互補,最好采用不同類型的膜,例如PET膜或ON膜可分別作為第一基膜層1a和第二基膜層1b。
下面為上述疊片的典型例子。
①PET膜(12μm厚)/ON膜(15μm厚)/鋁片層(9μm厚)/聚乙烯層(30μm厚)/酸改性聚烯烴樹脂層(10μm厚)②ON膜(15μm厚)/PET膜(12μm厚)/鋁片層(9μm厚)/聚乙烯層(30μm厚)/酸改性聚烯烴樹脂層(10μm厚)③PET膜(12μm厚)/OPP膜(25μm厚)/鋁片層(9μm厚)/聚乙烯層(30μm厚)/酸改性聚烯烴樹脂層(10μm厚)④ON膜(15μm厚)/OPP膜(25μm厚)/鋁片層(9μm厚)/聚乙烯層(30μm厚)/酸改性聚烯烴樹脂層(10μm厚)在鋁片外側的這種結構的電池盒形成片10的基膜層具有PET膜和ON膜的優(yōu)點。于是,電池盒形成片10的外表面提供了各種機械強度和抵抗性,并具有良好的特性。
參見圖15,電池盒形成片10通過把第一基膜層1a、金屬薄片層2、第三基膜層1c和熱粘樹脂層3依次疊加而形成,熱粘樹脂層3由聚烯烴樹脂層3a和酸改性聚烯烴樹脂層3b組成。第一基膜層1a作為最外層。
與圖13中示出的電池盒形成片10相比,電池盒形成片10另外帶有夾在中間金屬薄片層2和熱粘樹脂層3(具體地說是聚烯烴樹脂層3a)之間的第三基膜1c,以通過在第一基膜層1a和第三基膜層1c之間夾有金屬薄片層2,通過增強保護金屬薄片層2的作用,而為形成片10帶來更穩(wěn)定的阻礙效果。
如圖15所示,金屬薄片層2的右端邊緣位于其它層的端部邊緣的內(nèi)側,而不暴露在電池盒形成片10的端部邊緣。
第一基膜層1a和第三基膜層1c均為PET膜、ON膜或OPP膜。
下面為上述疊片的典型例子。
①PET膜(12μm厚)/鋁片層(9μm厚)/PET膜(12μm厚)/聚乙烯層(30μm厚)/酸改性聚烯烴樹脂層(10μm厚)②PET膜(12μm厚)/鋁片層(9μm厚)/ON膜(15μm厚)/聚乙烯層(30μm厚)/酸改性聚烯烴樹脂層(10μm厚)③PET膜(12μm厚)/鋁片層(9μm厚)/OPP膜(25μm厚)/聚乙烯層(30μm厚)/酸改性聚烯烴樹脂層(10μm厚)④ON膜(15μm厚)/鋁片層(9μm厚)/PET膜(12μm厚)/聚乙烯層(30μm厚)/酸改性聚烯烴樹脂層(10μm厚)⑤ON膜(15μm厚)/鋁片層(9μm厚)/OPP膜(25μm厚)/聚乙烯層(30μm厚)/酸改性聚烯烴樹脂層(10μm厚)電池盒形成片10另外帶有第三基膜1c,以為形成片10提供各種提高的機械強度和抵抗不良影響能力。由于金屬薄片層2夾在第一基膜層1a和第三基膜層1c之間,那么金屬薄片層2可更有效地抵抗外界和內(nèi)部的震動、磨損、物理作用和化學作用,形成片10具有更穩(wěn)定的阻礙作用。
參見圖16,電池盒形成片10通過把第一基膜層1a、第二基膜層1b、金屬薄片層2、第三基膜層1c和熱粘樹脂層3依次疊加而形成。熱粘樹脂層3由聚烯烴樹脂層3a和酸改性樹脂層3b組成。第一基膜層1a作為最外層。
與圖14中示出的電池盒形成片10相比,本電池盒形成片10另外帶有夾在金屬薄片層2和熱粘樹脂層3(具體地說為聚烯烴樹脂層3a)之間的第三基膜1c。
如圖16所示,金屬薄片層2的右端邊緣位于其它層的端部邊緣的內(nèi)側,沒有暴露在電池盒形成片10的端部邊緣。第一基膜層1a、第二基膜層1b和第三基膜層1c均為PET膜、ON膜或OPP膜。
電池盒形成片10另外帶有第三基膜1c,以為形成片10提供各種提高的機械強度和抵抗不良影響能力。由于金屬薄片層2夾在第一基膜層1a和第三基膜層1c之間,那么金屬薄片層2可更有效地得到保護,于是起穩(wěn)定阻礙作用的金屬薄片層2更有效地得到保護。
當在圖13到16中示出的每個電池盒形成片10中的表面上印制字母和圖畫的圖案時,圖案印制在待粘結到相鄰層表面上的第一基膜層的內(nèi)表面上,用于第二次表面裝飾,接著第一基膜層疊加到相鄰層。這樣即使形成片10的表面磨損,印制的圖案也不會被破壞。
從上面的描述中很明顯地看出,本發(fā)明提供了輕質(zhì)、薄型、柔性的電池盒形成片,該形成片在各種機械強度、抵抗不良影響的能力、不透水和氣、隔熱性和可加工性以及可高效生產(chǎn)方面很出色,并可避免容納在通過加工電池盒形成片形成的電池盒內(nèi)的元件受水潮的不良影響,同時阻止電池接頭被金屬薄片層短路,確保了安全和高效地制造。
第五實施例下面參照圖17到20來描述本發(fā)明的第五實施例。在第五實施例中的電池盒形成片10為下面疊片(1)到(4)中任何一個。電池盒形成片的第一基膜層、第二基膜層和第三基膜層均為雙軸取向聚乙烯對苯二酸鹽膜、雙軸取向尼龍膜或雙軸取向聚丙烯膜,作為形成片最內(nèi)層的酸改性樹脂層含有一種或幾種抗阻塞劑、潤滑劑和滑動劑。第五實施例中的電池盒形成片在其它方面基本上與在第二實施例中的相同。
(1)第一基膜層/金屬薄片層/酸改性聚烯烴樹脂層(最內(nèi)層)(2)第一基膜層/金屬薄片層/聚烯烴樹脂層/酸改性聚烯烴樹脂層(最內(nèi)層)(3)第一基膜層/金屬薄片層/第三基膜層/酸改性聚烯烴樹脂層(最內(nèi)層)(4)第一基膜層/金屬薄片層/第三基膜層/聚烯烴樹脂層/酸改性樹脂層(最內(nèi)層)當必要時,在疊片(1)到(4)的鄰近層之間形成有粘結層(未示出)。
在疊片(1)和(3)每個中的用于熱封的熱粘樹脂層(密封層)為酸改性聚烯烴樹脂層的單層結構,在疊片(2)和(4)每個中的熱粘樹脂層為由聚烯烴樹脂層和作為最內(nèi)層的酸改性聚烯烴樹脂層的雙層疊片,在下面描述中,雙軸取向聚乙烯對苯二酸鹽膜、雙軸取向尼龍膜或雙軸取向聚丙烯膜分別用PET膜、ON膜和OPP膜來表示。
作為中間層的金屬薄片層作為防不透水和氣的良好的阻礙層。金屬薄片層通過例如為PET膜、ON膜和OPP膜之一或幾種的第一和第三基膜層得到保護,于是在金屬薄片層上不會有裂縫和針孔,因此疊片具有各種強度和抵抗不良影響的能力。
最內(nèi)密封層為酸改性聚烯烴樹脂層的單層結構,或者為聚烯烴樹脂層和酸改性聚烯烴樹脂層的雙層疊片。
在兩種情況下,最內(nèi)層均為酸改性聚烯烴樹脂層。酸改性聚烯烴樹脂層不僅對本身有熱粘性,而且對如銅或鋁的金屬也有熱粘性。由于酸改性聚烯烴樹脂層含有一種或幾種防阻塞劑、潤滑劑和滑動劑,電池盒形成片滿足于滑動和防阻塞性能。
因此,電池盒形成片中樹脂層帶有一種或幾種防阻塞劑、潤滑劑和滑動劑,電池盒形成片滿足于滑動和防阻塞性能。
因此,電池盒形成片可方便地加工,并當加工該形成片而形成電池盒時可良好地進行熱封,當在電池盒中組裝電池的元部件時,電池盒的一端可方便地打開,接頭59和60經(jīng)過伸出的電池盒的開口端可滿意地得到熱封。
由聚烯烴樹脂層和酸改性聚烯烴樹脂層組成的雙層疊片的密封層具有良好的熱粘性。由于具有相對較高吸溫性能的酸改性聚烯烴樹脂層可以很薄,于是含在酸改性聚烯烴樹脂層中的水分很少,電池的組成材料不會受到含在酸改性聚烯烴樹脂層中的水分的負面影響。
由于酸改性聚烯烴樹脂層比較薄,于是酸改性聚烯烴樹脂量和含在酸改性聚烯烴樹脂層中的防阻塞劑、潤滑劑量和/或滑動劑的量很少,材料的成本也就很低,在經(jīng)濟性方面具有優(yōu)越性。
形成金屬薄片層,于是該金屬薄片層的至少一個端部邊緣位于另一層端部的內(nèi)側,而不暴露在電池盒形成片的端部邊緣。
當采用電池盒形成片10使得其中金屬薄片層的端部邊緣所處于其它層邊緣內(nèi)側的端部邊緣部分對應于電池盒的開口端時,即使從電池盒中向外伸出的接頭59和60折彎,該接頭59和60也不會被金屬薄片層2所短路,提高了電池盒的安全性。
下面描述電池盒形成片的材料和電池盒形成片的制造方法。
如上所述,本發(fā)明的電池盒形成片帶有具有良好不透水和氣特性的而作為中間層的金屬薄片層,第一基膜層形成在金屬薄片層的外表面或者第一基膜層和第三基膜層形成在金屬薄片層的相對兩個表面上,例如為酸改性聚烯烴樹脂層或酸改性聚烯烴樹脂層和聚烯烴樹脂層組成的疊片的密封層形成在金屬薄片層的內(nèi)表面,作為最內(nèi)層的酸改性聚烯烴樹脂層含有防阻塞劑、潤滑劑和/或滑動劑。
為中間層的金屬薄片層作為防透氣的阻礙層,該層可以是鋁片或銅片。鋁片最好,因為鋁片便宜并且可加工性良好。金屬薄片層的適當厚度在5到25μm。
第一和第三基膜層例如可以是PET膜、ON膜、聚乙烯萘二甲酸酯膜、聚酰亞胺膜或聚碳酸酯膜??紤]到各種強度和抵抗性、包括耐久性、可加工性和經(jīng)濟性等性能,PET膜、ON和OPP膜特別合適。
具體地說,PET膜具有較低的吸溫性能,而在硬度、抗拉強度、彎曲強度、沖擊強度、耐磨損性、耐熱性和防水性方面良好。于是,PET膜具有大體上均衡的性能,而缺點很少。
ON膜具有相對較高的吸濕性能,然而ON膜有柔性,在剌穿強度、沖擊強度、抗彎強度和耐低溫性方面良好。
OPP膜在防潮性能、防水性能、防化學性、抗拉強度和抗彎強度方面良好。特別地,低成本是OPP膜的最大優(yōu)點。
基膜的厚度在5到100μm、最好在12到30μm范圍內(nèi)。
如上所述,作為最內(nèi)層的密封層最好不僅對其本身有熱粘性,而且對金屬制成的接頭也有熱粘性,并具有較低的吸濕性能,以保護通過加工電池盒形成片而形成的電池盒中容納的電池材料不受水分的負面影響。
為了滿足上述要求,本發(fā)明采用了酸改性聚烯烴樹脂層或聚烯烴樹脂層和酸改性聚烯烴樹脂層(最內(nèi)層)的疊層,并在作為最內(nèi)層的酸改性聚烯烴樹脂層中添加了防阻塞劑、潤滑劑和/或滑動劑,以提高酸改性聚烯烴樹脂層的滑動和防阻塞性能。
密封層的聚烯烴樹脂層例如可以由聚乙烯樹脂、聚丙烯樹脂、乙烯-丙烯共聚物、乙烯-α-烯烴共聚物、乙烯-乙酸乙烯酯共聚物、乙烯-丙烯酸酯共聚物、乙烯-甲基丙烯酸酯共聚物、這些樹脂的三元共聚物及把這些樹脂中的某些混合而制備的樹脂。
密封層的酸改性聚烯烴樹脂層可以由例如下面之一來制成乙烯-丙烯酸共聚物、乙烯-異丁烯酸共聚物和對聚烯烴樹脂接枝共聚產(chǎn)生的樹脂,接枝共聚產(chǎn)生的樹脂如聚乙烯樹脂、聚丙烯樹脂、乙烯-丙烯共聚物、乙烯-α-烯烴共聚物、乙烯-乙酸乙烯酯共聚物、乙烯-丙烯酸酯共聚物、乙烯-甲基丙烯酸酯共聚物和這些樹脂的三元共聚物,以及通過不飽和羧酸和不飽和羧酸的酸酐進行共聚而得到的改性樹脂,這些不飽和羧酸和不飽和羧酸的酸酐例如為丙烯酸、異丁烯酸、馬來酸、馬來酸酐、檸康酸酐、衣康酸和衣康酸酐。具有酸含量在0.01到10%重量比范圍內(nèi)的酸改性聚烯烴樹脂層不僅對本身有熱粘性,而且對金屬也有熱粘性,具有滿意的膜形成性能,并且方便使用。
如果酸含量小于0.01%重量比,那么樹脂不足以熱粘結在金屬上,而如果酸的含量高于10%重量比,那么樹脂的膜形成性能較差。
通過把帶羧基的樹脂交聯(lián)產(chǎn)生的離聚物通過Na+離子或Zn2+離子而含在樹脂中,這些離聚物是用于形成熱粘樹脂層的合適材料。
密封層的厚度在10到120μm的范圍內(nèi),最好在20到100μm的范圍內(nèi)。
當密封層為由聚烯烴樹脂層和酸改性聚烯烴樹脂層組成雙層疊片時,酸改性聚烯烴樹脂層可以較薄,厚度最好在1μm或大于1μm。假定密封層的厚度在100μm,酸改性聚烯烴樹脂層的厚度可以在1到50μm的范圍內(nèi),最好在5到25μm的范圍內(nèi)。
酸改性聚烯烴樹脂層是柔軟的,并具有自我粘結性。于是,電池盒形成片具有較低的滑動性能,通過加工電池盒形成片而形成的“袋子”的內(nèi)表面彼此粘結在一起。
本發(fā)明在作為最內(nèi)層的酸改性聚烯烴樹脂層中添加了防阻塞劑、潤滑劑和/或滑動劑,以解決上述問題。
防阻塞劑、潤滑劑和或滑動劑可以采用已公知的。適合的防阻塞劑為氧化硅、沸石、滑石粉、硅藻土、二羧酸酰胺和聚乙烯,適合的潤滑劑為硬脂酰醇和氟烴彈性體,適合的滑動劑為硬脂酸酰胺、油酸酰胺、芥酸酰胺和亞乙基二硬脂(bisstearic)酸酰胺。
這些添加劑的各自含量不能公平地確定。如果只有氧化硅加在了酸改性聚烯烴樹脂中,那么氧化硅和樹脂的適當?shù)谋壤秊?.2到0.5份重量氧化硅比100份重量的樹脂。如果采用了如硬脂酸酰胺或油酸酰胺的脂肪硬脂酸酰胺,那么硬脂酸酰胺和樹脂的適當比例為0.5到1.0份重量脂肪酸酰胺比100份重量的樹脂。
下面描述用于形成電池盒的疊片的制造方法。
作為中間層的金屬薄片層和第一或第三基膜層可通過已知的例如利用兩組分聚氨酯粘結劑的干壓方法或擠壓的方法疊壓,擠壓方法擠壓在待疊加的分層之間熱粘樹脂層中的熔化熱粘樹脂,如聚乙烯樹脂,并壓縮分層的疊片和夾在分層之間的熱粘樹脂層。
密封層形成在由第一基膜層和金屬薄片層組成的疊片的表面;也就是說,密封層形成在金屬薄片層的表面上或第二基膜層的表面上。密封層粘結的表面上涂覆有固定材料(底漆)。含有防阻塞劑和/或其它添加劑的酸改性聚烯烴樹脂通過擠壓形成需要的厚度,或者聚烯烴樹脂和含有防阻塞劑和/或其它添加劑的酸改性聚烯烴樹脂分別通過在金屬薄片層或第二基膜層上進行混合擠壓而以需要的厚度形成。密封層可通過管狀膜擠壓方法或多層膜管狀擠壓方法形成需要的厚度,同時通過干壓方法或擠壓方法疊加到金屬薄片層或基膜層。
具有不暴露邊緣的金屬薄片層的電池盒形成片可通過把第一或第三基膜層和金屬薄片疊加而方便地制造,于是金屬薄片層的相對端邊緣距基膜的相應端部邊緣的內(nèi)側為10mm,并且沿距金屬薄片的相對端部邊緣的外側1到2mm線把基膜的相對端邊緣部分剪去。
下面參照附圖具體地描述第四實施例。
圖中所示的例子是示意性的,而不是限定性的。在所有附圖中類似或相應的部分用相同的標號來表示。
圖17到圖20為本發(fā)明的電池盒形成片例子的典型剖面圖。
參見圖17,電池盒形成片10通過把作為最外層的第一基膜層1a、熱粘樹脂層5a、金屬薄片層2、熱粘樹脂層5b和作為最內(nèi)層的含有一種或多種防阻塞劑、潤滑劑和滑動劑的酸改性聚烯烴樹脂的密封層3依次疊加而形成。如圖17所示,作為中間層的金屬薄片層2的右端邊緣位于其它層的內(nèi)側邊緣,而沒有暴露在電池盒形成片10的端部邊緣。
參見圖18,該電池盒形成片10與圖17中所示的電池盒形成片10僅僅不同在于圖18中所示的電池盒形成片10具有作為最內(nèi)層的密封層3,該密封層3由聚烯烴樹脂層3a和含有一種或多種防阻塞劑、潤滑劑和滑動劑的酸改性聚烯烴樹脂層3b組成。圖18中示出的電池盒形成片10通過把第一基膜層1a、熱粘樹脂層5a、金屬薄片層2、熱粘樹脂層5b和由聚烯烴樹脂層3a和含有一種或多種防阻塞劑、潤滑劑和滑動劑的酸改性聚烯烴樹脂組成的密封層3依次疊加而形成。
如圖18所示,金屬薄片層的右端邊緣位于其它層的內(nèi)側邊緣,而沒有暴露在電池盒形成片10的端部邊緣。
參見圖19,除了圖17示出的電池盒形成片10的組成部分外,圖19中的電池盒形成片10具有夾在金屬薄片層2和含有一種或多種防阻塞劑、潤滑劑和滑動劑的酸改性聚烯烴樹脂組成的密封層3之間的第三基膜層1c。電池盒形成片10通過把作為最外層的第一基膜層1a、熱粘樹脂層5a、金屬薄片層2、熱粘樹脂層5b、第三基膜層1c和含有一種或多種防阻塞劑、潤滑劑和滑動劑的酸改性聚烯烴樹脂的密封層3依次疊加而形成。
如圖19所示,金屬薄片層2的右端邊緣位于其它層的內(nèi)側邊緣,而沒有暴露在電池盒形成片10的端部邊緣。
參見圖20,該電池盒形成片10與圖19中所示的電池盒形成片10僅僅不同在于圖20中所示的電池盒形成片10具有作為最內(nèi)層的密封層3,該密封層3由聚烯烴樹脂層3a和含有一種或多種防阻塞劑、潤滑劑和滑動劑的酸改性聚烯烴樹脂層3b組成。圖20中示出的電池盒形成片10通過把作為最外層的第一基膜層1a、熱粘樹脂層5a、金屬薄片層2、熱粘樹脂層5b、第三基膜層1c、聚烯烴樹脂層3a和含有一種或多種防阻塞劑、潤滑劑和滑動劑的酸改性聚烯烴樹脂層3b依次疊加而形成。
如圖20所示,金屬薄片層2的右端邊緣位于其它層的內(nèi)側邊緣,而沒有暴露在電池盒形成片10的端部邊緣。
在圖17到20中示出的電池盒形成片10中,第一基膜層1a和第三基膜層1c均最好為PET膜、ON膜或OPP膜,金屬薄片層2為鋁片。
夾在第一基膜層1a和金屬薄片層2之間的熱粘樹脂層5a可使第一基膜層1a和金屬薄片層2良好地粘結在一起。當?shù)谝换?a和金屬薄片層2通過干壓方法而疊加在一起時,熱粘層5a為兩組分聚氨酯粘結劑層,而當?shù)谝换?a和金屬薄片層2通過擠壓方法疊加時,粘結層5a為如聚乙烯樹脂的熱粘樹脂層。
當采用電池盒形成片10,使得其中金屬薄片層的端部邊緣處在其它層邊緣內(nèi)側的端部邊緣部分對應于電池盒51的開口端時,即使從電池盒51中向外伸出的接頭59和60折彎,該接頭59和60也不會被金屬薄片層2所短路,提高了電池盒51的安全性。
在圖17和18示出的電池盒形成片10中,粘結層5b形成在密封層3一側面上的金屬薄片層2的內(nèi)表面上,該粘結層使密封層3緊密地固定在金屬薄片層2上。當通過擠壓涂覆方法或多層混合擠壓涂覆方法使密封層3形成在金屬薄片層2上時,固定涂覆層用作粘結層5b。當通過干壓方法或擠壓方法使膜疊壓在金屬薄片層2上而形成密封層3時,那么用于干壓的粘結層或如聚乙烯樹脂的熱粘樹脂層可用作粘結層5b。
在圖19和20中示出的電池盒形成片10中,粘結層5b夾在金屬薄片層2和第三基膜層1c之間,以使金屬薄片層2和第三基膜層1c緊密地粘結在一起。與形成在金屬薄片層2的外表面上的粘結層5a類似,粘結層5b通過干壓方法或多層混合擠壓方法而形成,該粘結層為用于干壓的粘結層或例如為聚乙烯樹脂層的熱粘樹脂層。
在上述電池盒形成片10中,密封層3固定在第三基膜層1c的內(nèi)表面,該表面在圖19和20中看為下表面。未示出的粘結層最好夾在第三基膜層1c和密封層3之間。當通過擠壓涂覆方法或多層混合擠壓涂覆方法形成密封層3時,形成作為粘結層的固定層。當通過干壓方法或擠壓方法把密封膜疊壓到第三基膜層1c上而形成密封層3時,形成例如為聚乙烯樹脂層的用于干壓的粘結層或熱粘樹脂層。
在圖17中示出的電池盒形成片10中,例如為PET膜、ON膜或OPP膜的最外層第一基膜層1a保護作為中間層的金屬薄片層2,并為電池盒形成片10提供了各種機械強度和各種抵抗性,該機械強度包括抗拉強度、刺穿強度和抗彎強度;抵抗性包括耐磨性、防水性、耐化學性、耐熱性和耐低溫性等。作為中間層的例如鋁片的金屬薄層2為電池盒形成片10提供了良好的防透水和氣性能。為含有防阻塞劑、潤滑劑和滑動劑其中一種或多種的酸改性聚烯烴樹脂層(后面稱“含防阻塞劑的酸改性聚烯烴樹脂層”)的最內(nèi)密封層3為電池盒形成片10提供了良好的熱粘性能和滿意的滑動和防阻塞性能。
因此,當形成了具有帶一個開口端的袋子的形狀的電池盒,電池盒形成片可通過熱封有效地結合在一起,電池盒的開口端可方便地打開,當把電池的組成材料放入到電池盒中并且把開口端關閉可通過熱封而方便地關閉,經(jīng)過該開口端,接頭59和60可從電池盒中伸出,該電池盒可通過良好地熱封電池盒的開口端而得到密封。
由于形成了電池盒形成片10的金屬薄片層2,使其至少一端邊緣位于其它層的邊緣的內(nèi)側,而沒有暴露在電池盒形成片10的端部邊緣,當使用電池盒形成片10使得金屬薄片層沒有暴露的端部對應于電池盒的開口端,此時即使接頭折彎,從電池盒中伸出的接頭也不會被金屬薄片層2短路,這進一步增加了安全性。
圖18中示出的電池盒形成片10帶有密封層3,該密封層3為由聚烯烴樹脂3a和含防阻塞劑的酸改性聚烯烴樹脂層組成的雙層疊片,而不是圖17中示出的電池盒形成片10采用的含防阻塞劑的酸改性聚烯烴樹脂層的密封層3。
這樣,圖18中示出的電池盒形成片10除了圖17中示出的電池盒形成片10的效果外,還具有良好的熱粘性、滑動和防阻塞性能,因為含有防阻塞劑的酸改性聚烯烴樹脂層3b以最小的必要厚度形成,所以即使這種樹脂層3b吸收水分,該樹脂層3b中的含水量也很少,這樣電池的組成材料不會受含在酸改性聚烯烴樹脂層3b中的水分的負面影響。
圖19中示出的電池盒形成片10除了具有圖17中示出的該片的部分外,還具有夾在金屬薄片層2和含防阻塞劑的酸改性聚烯烴樹脂的密封層3之間的第三基膜層1c,而圖20中示出的電池盒形成片10除了具有圖18中示出的該片的部分外,還具有夾在金屬薄片層2和密封層3的聚烯烴樹脂層3a之間的第三基膜層1c。
圖19和圖20中示出的電池盒形成片10的附加的第三基膜層1c為該電池盒形成片10提供了比圖17和18中示出的電池盒形成片10的更大的各種強度和抵抗力。由于金屬薄片層2可通過第一基膜層1a和延伸在其相對兩側的第三基膜層1c而得到安全保護,于是金屬薄片層2可高可靠性地穩(wěn)定地發(fā)揮其良好的防透水和氣性能。
特別地,當具有較低吸濕性能和在各種強度和抵抗性特別是耐熱性方面良好的PET膜作為第三基膜層1c來使用時,即使該膜暴露在高溫和高壓下,PET膜既不會破損,也不會被撕裂,并可靠地保護金屬薄片層2,于是在形成電池盒時,電池盒形成片可安全地得到熱封。
如果金屬薄片層為9μm厚的鋁薄片,那么在40℃溫度和90%的相對濕度下,金屬薄片具有0.01g/m2·24hr或更低的水蒸氣滲透性。很容易地加強了水蒸氣的不透性。
下面為上述圖17到20中示出的疊片的典型例子。
圖17中示出的疊片①PET膜(12μm厚)/鋁片(9μm厚)/酸改性的聚烯烴樹脂層(50μm厚)(最內(nèi)層)②ON膜(15μm厚)/鋁片(9μm厚)/酸改性的聚烯烴樹脂層(50μm厚)(最內(nèi)層)。
③OPP膜(20μm厚)/鋁片(9μm厚)/酸改性的聚烯烴樹脂層(50μm厚)(最內(nèi)層)。
圖18中示出的疊片①PET膜(12μm厚)/鋁片(9μm厚)/聚烯烴層(35μm厚)/酸改性的聚烯烴樹脂層(15μm厚)(最內(nèi)層)②ON膜(15μm厚)/鋁片(9μm厚)/聚烯烴層(35μm厚)/酸改性的聚烯烴樹脂層(15μm厚)(最內(nèi)層)。
③OPP膜(20μm厚)/鋁片(9μm厚)/聚烯烴層(35μm厚)/酸改性的聚烯烴樹脂層(15μm厚)(最內(nèi)層)。
圖19中示出的疊片①PET膜(12μm厚)/鋁片(9μm厚)/PET膜(12μm厚)/酸改性的聚烯烴樹脂層(40μm厚)(最內(nèi)層)②ON膜(15μm厚)/鋁片(9μm厚)/PET膜(12μm厚)/酸改性的聚烯烴樹脂層(40μm厚)(最內(nèi)層)。
③OPP膜(20μm厚)/鋁片(9μm厚)/PET膜(12μm厚)/酸改性的聚烯烴樹脂層(40μm厚)(最內(nèi)層)。
圖20中示出的疊片①PET膜(12μm厚)/鋁片(9μm厚)/PET膜(12μm厚)/聚烯烴樹脂層(30μm厚)/酸改性的聚烯烴樹脂層(10μm厚)(最內(nèi)層)②ON膜(15μm厚)/鋁片(9μm厚)/PET膜(12μm厚)/聚烯烴樹脂層(30μm厚)/酸改性的聚烯烴樹脂層(10μm厚)(最內(nèi)層)。
③OPP膜(20μm厚)/鋁片(9μm厚)/PET膜(12μm厚)/聚烯烴樹脂層(30μm厚)/酸改性的聚烯烴樹脂層(10μm厚)(最內(nèi)層)。
④PET膜(12μm厚)/鋁片(9μm厚)/ON膜(12μm厚)/聚乙烯層(30μm厚)/酸改性的聚烯烴樹脂層(10μm厚)(最內(nèi)層)當在圖17到20中示出的每個電池盒形成片10中的表面上印制字母和圖畫的圖案時,圖案印制在待粘結到相鄰層表面上的第一基膜層的內(nèi)表面上,用于第二次表面裝飾,接著第一基膜層疊加到相鄰層。這樣即使形成片10的表面磨損,印制的圖案也不會被破壞。
從上面的描述中可清楚地看出,本發(fā)明提供輕質(zhì)、薄型、柔性的電池盒形成片,該形成片具有基本塑料層,在各種機械強度、抵抗不良影響的能力、不透水和氣、隔熱性和對由金屬片或類似形成的接頭有熱粘性,可避免接頭的短路、可方便地處理以及可高效地加工,并且?guī)в芯哂休^低吸濕性能和在滑動和防阻塞性能方面良好的密封層。
第六實施例下面參照圖21到23來描述本發(fā)明的第六實施例。在第六實施例中的電池盒形成片10為下面疊片(1)到(3)中任何一個。第六實施例中的電池盒形成片基本上與在第一實施例中的相同,不同之處在于第六實施例中的電池盒形成片采用厚度在10到100μm范圍內(nèi)的疊加到金屬薄片層的一個或兩個表面上的聚烯烴樹脂層。
(1)第一基膜層/金屬薄片層/酸改性聚烯烴樹脂層(最內(nèi)層)(2)第一基膜層/金屬薄片層/聚烯烴樹脂層/第三基膜層/熱粘性樹脂層(最內(nèi)層)(3)第一基膜層/聚烯烴樹脂層/金屬薄片層/第三基膜層/聚烯烴樹脂層/第三基膜層/熱粘性樹脂層(最內(nèi)層)作為中間層的金屬薄片層為電池盒形成片提供了不透水和氣的性能,第一和第三基膜層為電池盒形成片提供了各種強度和抵抗性,使金屬薄片層避免了在其上產(chǎn)生裂縫和針孔,以使金屬薄片層穩(wěn)定地保持其阻礙性能。
聚烯烴樹脂層以厚度在10到100μm范圍內(nèi)形成在金屬薄片層的一個或兩個表面上。制成聚烯烴樹脂層的聚烯烴樹脂具有較高的熱粘性,具有相對較低的熔點或軟化點,在熱流動性方面良好。
于是,當對疊片的端部邊緣進行熱封而形成電池盒時,高溫和高壓特別施加到端部邊緣上,以對電池盒的開口端進行熱封。由于當受熱時,聚烯烴樹脂變成流體,并具有足夠的厚度,聚烯烴樹脂層可受熱軟化,從電池盒的開口端的邊緣中擠出,于是覆蓋住了暴露在開口端邊緣的金屬薄片層。
因此,從電池盒中伸出以在電池盒外面延伸的接頭59和60與金屬薄片層不接觸,即使是在接頭折彎時,這就提高了電池盒的安全性。
由于電池盒形成片的最內(nèi)層為熱粘樹脂層,在把電池的組成部分材料放入到電池盒后,電池盒形成片的開口端可容易地通過熱封而密封,該電池盒形成片具有通過加工電池盒形成片而形成的袋子的形狀。
上述疊片的第一基膜層和第三基膜層均為雙軸取向聚乙烯對苯二酸鹽膜、雙軸取向尼龍膜或雙軸取向聚丙烯膜。
在下面描述中,雙軸取向聚乙烯對苯二酸鹽膜、雙軸取向尼龍膜或雙軸取向聚丙烯膜分別用PET膜、ON膜和OPP膜來表示。
PET膜、ON膜和OPP膜在強度、抵抗性、可印刷性和包括方便疊壓的可加工性方面良好,并很容易得到便宜、經(jīng)濟性的一般性用途的膜,強度包括抗拉強度、抗彎強度、沖擊強度和刺穿強度;抵抗性包括防水性、耐化學性、抗溶解性、耐磨性、耐熱性和耐低溫性等。
具有一般良好性能的上述結構的電池盒形成片可以較低成本高效地生產(chǎn)。
疊加到金屬薄片層上的聚烯烴樹脂層由酸改性聚烯烴樹脂或通過利用單位點催化劑共聚后產(chǎn)生的乙烯-α-烯烴共聚物。
酸改性聚烯烴樹脂和通過利用單位點(single site)催化劑共聚后產(chǎn)生的乙烯-α-烯烴共聚物具有比例如聚乙烯樹脂和聚丙烯樹脂的聚烯烴樹脂較低的熔化點或軟化點,當受熱時變成流體。這樣,酸改性聚烯烴樹脂和通過利用單位點催化劑共聚后產(chǎn)生的乙烯-α-烯烴共聚物很容易地熱軟化,并從電池盒的開口端的邊緣中擠出,覆蓋住了暴露在開口端邊緣的金屬薄片層,當形成片端部邊緣被熱封時。
由于酸改性聚烯烴樹脂在對金屬的熱粘性方面特別突出,酸改性聚烯烴樹脂層可通過擠壓方法而緊密地疊壓到金屬薄片層上。由于通過利用單位點催化劑共聚后產(chǎn)生的乙烯-α-烯烴共聚物具有較窄的分子重量分布和穩(wěn)定的共聚合比例,并且在低溫熱封性方面良好,于是通過利用單位點催化劑共聚后產(chǎn)生的乙烯-α-烯烴共聚物可在熱封時容易從形成片的端部邊緣中擠出,并可恰當?shù)赜糜诟采w住金屬薄片的端部邊緣。
作為疊片最內(nèi)層的熱粘樹脂層可以為酸改性聚烯烴樹脂層的單層結構,或者是聚烯烴樹脂層和酸改性聚烯烴樹脂層的雙層疊片。
作為疊片最內(nèi)層的熱粘樹脂層可以由聚乙烯樹脂和聚烯烴樹脂任何一種制成。酸改性聚烯烴樹脂不僅對本身有熱粘性,而且對金屬也有熱粘性。
當熱粘樹脂層僅為酸改性聚烯烴樹脂層時,具有通過加工電池盒形成片而形成的袋子形狀的電池盒開口端可容易通過熱封而密封,即使有金屬薄片層制成的接頭從“袋子”的開口端伸出。
當熱粘樹脂層為聚烯烴樹脂層和酸改性聚烯烴樹脂層的雙層疊片時,酸改性聚烯烴樹脂層可以非常薄。這樣,即使在儲存過程中,酸改性聚烯烴樹脂層吸收水分,那么在酸改性聚烯烴樹脂層中含有的水分也非常少,因此酸改性聚烯烴樹脂層對金屬制成的接頭保持良好的熱粘性,同時容納在電池盒中的電池的組成材料可避免遭受水分的負面影響。
下面描述本發(fā)明的用于制造電池盒形成片的材料和加工該材料的方法。
根據(jù)本發(fā)明,作為中間層的電池盒形成片具有不透水和氣性能特別好的金屬薄片層,厚度在10到100μm范圍內(nèi)的聚烯烴樹脂層疊加到金屬薄片層的一個或兩個表面上,在各種強度和抵抗性方面良好的第一或第三基膜層固定到中間層的相對兩端,并且熱粘樹脂層作為最內(nèi)層來形成。
鋁片和銅片為用于形成作為中間層的不透氣金屬薄片層的合適材料。鋁片為用于形成該金屬薄片層的最好材料,因為鋁片便宜、方便加工并且容易粘結到膜上。
金屬薄片層的適當厚度為在5到25μm范圍內(nèi)。厚度小于5μm的金屬薄片層不需要,因為在那么薄的金屬薄片上容易形成針孔,這樣就減小了金屬薄片層的阻礙性能。厚度大于25μm的金屬薄片層也太厚,使塑料容易變形,具有不經(jīng)濟的缺點。
例如,如果金屬薄片層為9μm厚的鋁片,那么在40℃的溫度和90%的相對濕度下,金屬薄片具有0.01g/m2·24hr或更低的水蒸氣滲透性。金屬薄片層的防水蒸氣滲透性可輕易地增強。
如上所述,當形成片的邊緣進行熱封時,鄰接薄片層的聚烯烴樹脂層從電池盒的開口端的邊緣擠出,于是覆蓋了暴露在開口端邊緣的金屬薄片層。于是,聚烯烴樹脂層的最佳厚度在10到100μm范圍內(nèi)。
厚度小于10μm的聚烯烴樹脂層不需要,因為其很難經(jīng)過電池盒的開口端的邊緣中擠出以覆蓋金屬薄片層。厚度大于100μm的的聚烯烴樹脂層又太厚,用于熱封而通過傳導加熱聚烯烴樹脂層的時間花費太多,減小了可加工性,具有不經(jīng)濟的缺點。
聚烯烴樹脂層必須具有良好的熱流動性和較高的熱粘性,同時具有適當?shù)暮穸?。用于形成聚烯烴樹脂層的合適材料為聚乙烯樹脂、聚乙烯共聚物以及烯烴彈性體的混合物。聚乙烯樹脂最好是那些密度在0.910到0.940g/cm3的范圍內(nèi)、MFI(熔融流動指數(shù))在4.0到14.0g/10min的范圍內(nèi)的樹脂。
當強調(diào)熱流動性和對金屬的熱粘性的重要性時,最好制成一些酸改性聚烯烴樹脂和利用單位點催化劑通過共聚生成的乙烯-α-烯烴共聚物的聚烯烴樹脂層。
例如上述酸改性聚烯烴樹脂為對乙烯-丙烯酸酯共聚物、乙烯-甲基丙烯酸酯共聚物、聚乙烯樹脂、聚丙烯樹脂以及通過接枝共聚生成的樹脂進行修改產(chǎn)生的樹脂,接枝共聚產(chǎn)生的樹脂包括乙烯-丙烯共聚物、乙烯-α-烯烴共聚物、乙烯-乙酸乙烯酯共聚物、乙烯-丙烯酸酯共聚物、乙烯-甲基丙烯酸酯共聚物和通過不飽和羧酸和不飽和羧酸的酸酐進行共聚而得到的這些樹脂的三元共聚物,這些不飽和羧酸和不飽和羧酸的酸酐例如為丙烯酸、異丁烯酸、馬來酸、馬來酸酐、檸康酸酐、衣康酸和衣康酸酐。
通過把帶羧基的樹脂交聯(lián)產(chǎn)生的離聚物通過Na+離子或Zn2+離子而含在樹脂中,這些離聚物是用于形成熱粘樹脂層的合適材料。
這些酸改性聚烯烴樹脂的最佳酸含量在0.01到10%重量比的范圍內(nèi)。如果酸含量小于0.01%重量比,酸改性聚烯烴樹脂對金屬的熱粘性不足。而酸含量超過10%重量比的酸改性聚烯烴樹脂在膜形成性能方面較差,因此不是最佳的。
第一和第三基膜層例如可以是PET膜、ON膜、OPP膜、聚乙烯萘二甲酸酯膜、聚酰亞胺膜或聚碳酸酯膜。考慮到各種強度和抵抗性、包括耐久性、可加工性和經(jīng)濟性的特性,PET膜、ON膜及OPP膜是最合適的。
雖然PET膜、ON膜和OPP膜彼此在性能上沒有特別的差別,但是PET膜具有較低的吸濕性能,而在硬度、抗拉強度、抗磨損和耐熱方面很好,而ON膜具有相對較高的吸濕性能,在柔性、抗拉強度、刺穿強度、彎曲強度和抗低溫方面很好。OPP膜具有非常弱的吸濕性能,而在防潮性能、抗拉強度和抗化學性方面良好。
這些膜的厚度在5到100μm范圍內(nèi),最好在12到30μm范圍內(nèi)。
作為最內(nèi)層的熱粘樹脂層為疊片提供了用于制造電池盒而必要的熱粘性能,該電池盒具有通過加工疊片而形成的袋子形狀。熱粘樹脂對本身有熱粘性,最好穩(wěn)定以及對含在電池盒中的電解質(zhì)的膨脹和腐蝕作用不敏感,具有較低的吸濕性能,可以使包括電解質(zhì)的電池元件不受水分的影響。
考慮上述需要的條件,用于形成熱粘樹脂層的適當材料為聚乙烯樹脂、聚丙烯樹脂、乙烯-丙烯樹脂、乙烯-α-烯烴共聚物、乙烯-乙酸乙烯酯共聚物、乙烯-丙烯酸酯共聚物、乙烯-甲基丙烯酸酯共聚物和這些樹脂的三元共聚物。這些材料可單獨或混合使用。
如上所述,在一些情況下,當在電池盒中密封電池的元件時,接頭59和60在待熱封的電池盒的端部伸出。在這種情況下,熱粘樹脂層必須熱粘結到接頭59和60上。
在上述的待疊壓到金屬薄片層上的聚烯烴樹脂層的酸改性聚烯烴樹脂為基本上滿足這些需要的熱粘樹脂。
雖然酸改性聚烯烴樹脂具有對金屬的加強的熱粘性,該酸改性聚烯烴樹脂具有親水性,而具有相對較高的吸濕性能。
這樣,如果酸改性聚烯烴樹脂的熱粘樹脂層作為電池盒形成片的最內(nèi)層,那么雖然由電池盒形成片形成并容納有電池的電池盒在潮濕的環(huán)境儲存較長時間,該最內(nèi)層也只吸收很少的水分。于是,酸改性聚烯烴樹脂的相對較高的吸濕性能對如電解質(zhì)的電池元件材料是有害的。
因此,作為最內(nèi)層最好使用酸改性聚烯烴樹脂層或聚烯烴樹脂層和薄酸改性聚烯烴樹脂層的疊片,以即使當酸改性聚烯烴樹脂層吸水時,也會使酸改性聚烯烴樹脂層中的含水量很少。
聚烯烴樹脂層由從相對較多的各種樹脂中選擇的樹脂形成,這些樹脂為聚乙烯樹脂、聚丙烯樹脂、乙烯-丙烯樹脂、乙烯-α-烯烴共聚物、乙烯-乙酸乙烯酯共聚物、乙烯-丙烯酸酯共聚物、乙烯-甲基丙烯酸酯共聚物和這些樹脂的三元共聚物。這些材料可單獨或混合使用。
熱粘樹脂層的最佳厚度在10到100μm范圍內(nèi)。當采用聚烯烴樹脂層和酸改性聚烯烴樹脂層的疊片時,酸改性聚烯烴樹脂層的最佳厚度在1到50μm范圍內(nèi),最好在5到25μm范圍內(nèi)。
厚度小于1μm的酸改性聚烯烴樹脂層不能給金屬提供充足的熱粘性,而厚度超過50μm的酸改性聚烯烴樹脂層也不好,因為這么厚的酸改性聚烯烴樹脂層能保持大量的水分。
電池盒形成片的第一和第三基膜層、金屬薄片層、鄰接金屬薄片層的聚烯烴樹脂和熱粘樹脂層可通過正確利用已知的方法進行疊加,這些已知方法例如為擠壓方法、干壓方法、擠壓涂覆方法和多層混合擠壓涂覆方法。
在疊加的方法和疊加的次序上沒有特別的限制;疊加方法和疊加的次序可以選擇,在考慮疊片的性能、生產(chǎn)力、損耗率等方面可選擇確定。
疊片(1)的電池盒形成片具有第一基膜層/聚烯烴樹脂層/金屬薄片層/第三基膜層/熱粘樹脂層(最內(nèi)層)結構,該疊片是這樣形成的以預定厚度擠壓熔化聚烯烴樹脂,于是通過擠壓方法使其夾在第一基膜層和金屬薄片層之間,并且壓縮聚烯烴樹脂層、第一基膜層和金屬薄片層并且把它們疊加,通過干壓方法把第三基膜層疊加到金屬薄片層的表面上,并通過擠壓涂覆方法或多層混合擠壓涂覆方法把熱粘樹脂層疊加到第三基膜層上。
如果最內(nèi)層熱粘樹脂層為由聚烯烴樹脂層和酸改性聚烯烴樹脂層組成的疊片,那么聚烯烴樹脂層和酸改性聚烯烴樹脂層的疊壓膜可通過多層管狀膜擠壓方法來形成,疊壓膜的聚烯烴樹脂層通過干壓方法固定到第三基膜層上。同樣的方法還在制作下面結構(2)和(3)中采用。
如果必要的話,一起粘結的表面上可涂覆有固定涂料(一種底漆),以當采用擠壓方法和擠壓涂覆方法時加強粘結層之間的粘性。
疊片(2)的電池盒形成片具有第一基膜層/金屬薄片層/聚烯烴樹脂層/第三基膜層/熱粘樹脂層(最內(nèi)層)結構,該疊片是這樣形成的通過干壓方法把第一基膜層和金屬薄片層粘結在一起,擠壓熔化的聚烯烴樹脂,以通過擠壓方法使其夾在金屬薄片層和第三基膜層之間,壓縮聚烯烴樹脂層、金屬薄片層和第三基膜層并且把它們疊加,通過使用與制作疊片(1)的電池盒形成片中采用相同方法把熱粘樹脂層疊加到第三基膜層上。
疊片(3)的電池盒形成片具有第一基膜層/聚烯烴樹脂層/金屬薄片層/聚烯烴樹脂層/第三基膜層/熱粘樹脂層(最內(nèi)層)的結構,該疊片在結構上與疊片(1)和(2)的電池盒形成片相似,同時可通過正確地使用擠壓方法、干壓方法、擠壓涂覆方法和多層混合涂覆方法中某些方法來制作。
在疊片(1)、(2)和(3)中,疊加到金屬薄片層上的聚烯烴樹脂層可通過管狀膜擠壓方法或類似方法以預定厚度預先形成,同時通過干壓方法粘結到金屬薄片層上。
下面參照附圖具體描述第六實施例的例子。
圖中所示的例子是示意性的,而不是限定性的。在所有附圖中類似或相應的部分用相同的標號來表示。
圖21到圖23為本發(fā)明的電池盒形成片例子的典型剖面圖。
圖21中示出的電池盒形成片10對應于疊片(1),通過把作為最外層的第一基膜層1a、聚烯烴樹脂層6a、金屬薄片層2、第三基膜層1c和熱粘樹脂層3依次疊加而形成。
圖22中示出的電池盒形成片10對應于疊片(2),通過把作為最外層的第一基膜層1a、金屬薄片層2、聚烯烴樹脂層6a、第三基膜層1c和熱粘樹脂層3依次疊加而形成。
圖23中示出的電池盒形成片10對應于疊片(3),通過把作為最外層的第一基膜層1a、聚烯烴樹脂層6a、金屬薄片層2、聚烯烴樹脂層6b、第三基膜層1c和熱粘樹脂層3依次疊加而形成。
當形成圖21到23中示出的電池盒形成片時,最好采用PET膜、ON膜或OPP膜,以形成第一基膜層1a和第三基膜層1c。
金屬薄片或類似的接頭59和60在電池盒的開口端伸出,該電池盒具有通過對本發(fā)明的電池盒形成片進行加工而形成的袋子形狀,并且在嚴格的熱封條件下對開口端進行熱封。因此,第三基膜層1c必須足夠強固,以抵抗在熱封過程中作用在其中的接頭59和60的撕裂作用,同時可靠地保護作為中間層的金屬薄片層,同時第三基膜層必須在機械強度和耐熱性方面良好??紤]到上述條件,PET膜最好用于形成第三基膜層1c。
第一基膜層1a和第三基膜層1c可以是相同或不同種類的膜。
鋁片是用于形成金屬薄片層2的最佳材料。聚烯烴樹脂層6a和鄰接金屬薄片層2的聚烯烴樹脂層6b的厚度在10到100μm范圍內(nèi)。
然而熱粘樹脂層3可以是聚烯烴樹脂的單層,但是當接頭59和60為裸露金屬薄片時,最好形成具有對金屬有較高粘性的酸改性聚烯烴樹脂的熱粘樹脂層3。更好的是,通過把聚烯烴樹脂層和酸改性聚烯烴樹脂層疊加以形成熱粘樹脂層3,以限制該熱粘樹脂層3中含水量增加到最小程度,含水量增加是由于酸改性聚烯烴樹脂層吸收的水分而導致的。
下面為圖21到23中示出的上述疊片的典型例子。
圖21中示出的疊片①PET膜(12μm厚)/酸改性的聚烯烴樹脂層(50μm厚)/鋁片(9μm厚)/PET膜(12μm厚)/聚乙烯樹脂層(30μm厚)/酸改性的聚烯烴樹脂層(10μm厚)(最內(nèi)層)②ON膜(15μm厚)/通過利用單位點催化劑產(chǎn)生的乙烯-α-烯烴共聚物層(50μm厚)/鋁片(9μm厚)/酸改性的聚烯烴樹脂層(10μm厚)(最內(nèi)層)。
③OPP膜(20μm厚)/通過利用單位點催化劑產(chǎn)生的乙烯-α-烯烴共聚物層(50μm厚)/鋁片(9μm厚)/PET膜(12μm厚)/聚乙烯樹脂層(30μm厚)/酸改性的聚烯烴樹脂層(10μm厚)(最內(nèi)層)。
圖22中示出的疊片①PET膜(12μm厚)/鋁片(9μm厚)/酸改性的聚烯烴樹脂層(50μm厚)/PET膜(12μm厚)/聚乙烯樹脂層(30μm厚)/酸改性的聚烯烴樹脂層(10μm厚)(最內(nèi)層)②ON膜(15μm厚)/鋁片(9μm厚)/通過利用單位點催化劑產(chǎn)生的乙烯-α-烯烴共聚物層(50μm厚)/PET膜(12μm厚)/聚乙烯樹脂層(30μm厚)/酸改性的聚烯烴樹脂層(10μm厚)(最內(nèi)層)。
③OPP膜(20μm厚)/鋁片(9μm厚)/通過利用單位點催化劑產(chǎn)生的乙烯-α-烯烴共聚物層(40μm厚)/聚烯烴樹脂層(35μm厚)/PET膜(12μm厚)/聚乙烯樹脂層(30μm厚)/酸改性的聚烯烴樹脂層(10μm厚)(最內(nèi)層)。
圖23中示出的疊片①PET膜(12μm厚)/酸改性的聚烯烴樹脂層(30μm厚)/鋁片(9μm厚)/酸改性的聚烯烴樹脂層(30μm厚)/PET膜(12μm厚)/聚乙烯樹脂層(30μm厚)/酸改性的聚烯烴樹脂層(10μm厚)(最內(nèi)層)②ON膜(15μm厚)/通過利用XXXX催化劑產(chǎn)生的乙烯-α-烯烴共聚物層(30μm厚)/鋁片(9μm厚)/通過利用單位點催化劑產(chǎn)生的乙烯-α-烯烴共聚物層(30μm厚)/PET膜(12μm厚)/聚乙烯樹脂層(30μm厚)/酸改性的聚烯烴樹脂層(10μm厚)(最內(nèi)層)。
③OPP膜(20μm厚)/通過利用單位點催化劑產(chǎn)生的乙烯-α-烯烴共聚物層(30μm厚)/鋁片(9μm厚)/通過利用單位點催化劑產(chǎn)生的乙烯-α-烯烴共聚物層(30μm厚)/PET膜(12μm厚)/聚乙烯樹脂層(30μm厚)/酸改性的聚烯烴樹脂層(10μm厚)(最內(nèi)層)。
在這種結構的電池盒形成片10中,作為中間層的金屬薄片層2由鄰接金屬薄片層2的相對兩個表面的第一基膜層1a和第三基膜層1c來保護。于是,第一基膜層1a和第三基膜層1c為電池盒形成片10提供了良好的機械強度和抵抗性能,機械強度包括抗拉強度、沖擊強度、刺穿強度和抗彎強度;抵抗性包括耐磨性、防水性、抗溶解性、耐化學性、耐熱性和耐低溫性。例如為鋁薄片層的金屬薄片層作為防透水和氣的可靠阻礙層。作為最內(nèi)層的酸改性聚烯烴樹脂的熱粘樹脂層4不僅對本身有熱粘性,而且對金屬也有熱粘性。由聚烯烴樹脂層和酸改性聚烯烴樹脂組成的疊片的熱粘樹脂層4不僅對本身和金屬有熱粘性,而且可有效地增強電池盒形成片10的防透水性。
由于聚烯烴樹脂層6a夾在金屬薄片層2和第一基膜層1a之間,聚烯烴樹脂6b夾在金屬薄片層和第三基膜層1c之間,或聚烯烴樹脂層6a夾在金屬薄片層2和第一基膜層1a之間,同時聚烯烴樹脂層6b夾在金屬薄片層和第三基膜層1c之間,聚烯烴樹脂層6a和6b的厚度在10到100μm的范圍,聚烯烴樹脂層6a的一部分、或者聚烯烴樹脂層6a和6b的一部分經(jīng)過通過加工電池盒形成片形成的“袋子”開口端的邊緣擠出,以在熱封條件下通過熱封“袋子”的端部邊緣而覆蓋暴露在開口端邊緣的金屬薄片層2的端部表面。接著,從電池盒中伸出以在電池盒外面延伸的接頭59和60即使折彎也不會與金屬薄片層接觸,提高了電池的安全性。
當在圖21到23中示出的電池盒形成片10的表面上印制字母和圖畫的圖案時,圖案印制在待粘結到相鄰層表面上的第一基膜層的內(nèi)表面上,用于第二次表面裝飾,接著第一基膜層疊加到相鄰層。這樣即使形成片10的表面磨損,印制的圖案也不會被破壞,同時具有較好的耐磨性。
從上面的描述中很明顯地看出,本發(fā)明提供輕質(zhì)、薄型、柔性的電池盒形成片,該形成片在各種機械強度、抵抗不良影響的能力、不透水和氣、隔熱性和可加工性很出色,并可避免容納在通過加工電池盒形成片形成的電池盒內(nèi)的元件遭受水潮的不良影響,同時即使當從電池盒中伸出以在電池盒外面延伸的金屬薄片接頭折彎時,也阻止了接頭和電池盒形成片作為中間層的金屬薄片層之間的偶然接觸,并且可高效加工。
第七實施例下面參照圖24到28來描述本發(fā)明的第七實施例。在本發(fā)明第七實施例中的電池盒形成片基本上與在第一實施例中的相同,不同之處在于第七實施例中的電池盒形成片通過把至少一種基膜層和熱粘樹脂層進行疊加而形成,以及熱粘樹脂層以一定圖案形成。
電池盒形成片和形成其內(nèi)表面的熱粘樹脂層彼此接觸地放置在一起,并且例如通過熱封而粘結在一起,以形成具有一個開口端的袋子的形狀。聚合物電池50a的元件材料在電池盒內(nèi)組裝,接頭59和60經(jīng)過開口端從電池盒內(nèi)伸出,于是可在外面延伸,于是電池盒的開口端可通過熱封而密封起來,以完成電池的加工。
雖然對熱粘樹脂層的圖案沒有特別的限制,但是熱粘樹脂層的圖案具有相應于沿電池盒形成片的邊緣延伸的熱封寬度的寬度部分。熱粘樹脂層可通過制備熱粘樹脂的涂料而形成,并通過凹版印刷、絲網(wǎng)印刷或橡皮版印刷把涂料印制在預定圖案的熱粘樹脂層上,并把印制好的熱粘樹脂層干燥。
基膜層為電池盒形成片提供各種強度和抵抗性能,以圖案形成的熱粘樹脂層可使熱粘樹脂得到有效的利用,避免了熱粘樹脂的浪費,利用熱粘樹脂的最少必要量而實現(xiàn)了有效的熱封。
由于帶圖案的熱粘樹脂層可通過印刷的方式形成,同時熱粘樹脂以滴涂的形式來使用,可從多種樹脂中選擇最佳熱粘樹脂,帶圖案的熱粘樹脂層可通過需要量的熱粘樹脂以需要圖案來形成。
疊片可另外帶有防透水和氣的阻礙層。阻礙層可以是金屬薄片、金屬薄層、無機氧化物或如聚偏二氯乙烯樹脂、聚丙烯腈樹脂或皂化乙烯-乙酸乙烯酯共聚物的樹脂。
具有上述阻礙層的疊片不透水和氣。
當形成具有這種阻礙層的疊片時,最好把阻礙層夾在基膜層之間。這樣夾在基膜層之間的阻礙層免受破壞,并可更有效地發(fā)揮其性能。
在那些阻礙層之間的金屬薄片層具有最大的阻礙性能。具有增強阻礙性能的電池盒形成片可通過在基膜層之間夾金屬薄片層來提供。
當作為阻礙層的疊片的中間層為無機氧化物或如聚偏二氯乙烯、聚丙烯腈樹脂或皂化乙烯-乙酸乙烯酯共聚物樹脂的薄膜層,疊片的所有組成層為電的非導體。于是,即使接頭為裸露的金屬薄片,該接頭也不會被疊片所短路。這樣,提供了在阻礙性能和安全方面良好的電池盒形成片。
基膜層為雙軸取向聚乙烯對苯二酸鹽膜、雙軸取向尼龍膜或雙軸取向聚丙烯膜。
在下面描述中,雙軸取向聚乙烯對苯二酸鹽膜、雙軸取向尼龍膜或雙軸取向聚丙烯膜分別用PET膜、ON膜和OPP膜來表示。
由于上述膜在各種強度和抵抗力、可印刷性和包括能進行疊加的可加工性方面良好,并且相對便宜,很容易地形成了具有滿意性能的經(jīng)濟型電池盒形成片。
現(xiàn)在結合實例來描述制作本發(fā)明的電池盒形成片的材料和過程。
如上所述,本發(fā)明的電池盒形成片用于形成容納電池元件材料以形成電池的電池盒。該疊片為通過對至少一個基膜和以圖案形式形成的熱粘樹脂層進行疊加而形成的疊片。當必要時,不透水和氣的阻礙層夾在基膜層之間。
基膜層可以是例如PET膜、ON膜、OPP膜、聚乙烯萘二甲酸酯膜、聚酰亞胺膜或聚碳酸酯膜或類似膜。當除了考慮到各種強度和抵抗性外,考慮可印刷性、包括疊加的可加工性和經(jīng)濟性效果方面時,PET膜、ON膜和OPP膜為特別合適的材料。
具體地說,PET膜具有較低的吸濕性能,而在硬度、抗拉強度、抗彎性能、沖擊性能、抗磨損、耐熱性和防水方面很好。因此,PET膜具有較好的平衡性能而幾乎沒有缺點。
ON膜雖然吸濕性較高,但是在柔性、刺穿強度、沖擊強度、彎曲強度和抗低溫方面很好。
OPP膜在防潮性能、防水性能、抗化學性、抗拉強度和抗彎強度良好,而且便宜,這是其明顯的優(yōu)點。
這些基膜層的厚度最好在5到100μm的范圍內(nèi),在12到30μm范圍內(nèi)更好。
基膜層可以是上述任何一種膜的單層,或者可以是通過把這些不同種類的膜放置在一起形成的疊片。
如上所述,不透水和氣的阻礙層可以是金屬薄片、金屬薄膜、無機氧化物的薄膜層或是如聚偏二氯乙烯、聚丙烯腈樹脂或皂化乙烯-乙酸乙烯酯共聚物的樹脂層。
鋁片或銅片是適合的金屬薄片。鋁片是用于形成金屬薄片層的最佳材料,因為鋁片便宜,容易加工并且容易粘結到膜上。
金屬薄片層的適當厚度在5到25μm范圍內(nèi)。
如果金屬薄片層為9μm厚的鋁片,那么在40℃溫度和90%的相對濕度下,金屬薄片具有小于0.01g/m2·24hr或更低的良好的較低水蒸氣滲透性,防水蒸氣滲透性可輕易地增強。
適于形成阻礙層的金屬為鋁、錫、鎳和類似的金屬。鋁為最佳材料。適于形成阻礙層的無機氧化物為二氧化硅、氧化鋁、氧化鈦、氧化鐵和氧化鎂。二氧化硅和鋁氧是特別適合的材料。
具有阻礙性能的薄膜層可通過真空蒸發(fā)、濺射方法或類似方法以厚度為100到2000的范圍形成在塑料基膜上。
薄膜層對基膜的表面的粘性可通過對基膜的表面進行處理(subjecting)而增強,這些薄膜層其中之一可以公知的預處理方式而形成在基膜表面上,該預處理例如為電暈放電處理或等離子處理或用如氨基甲酸乙酯樹脂的底漆涂覆。
如果阻礙層為如聚偏二氯乙烯、聚丙烯腈樹脂或皂化乙烯-乙酸乙烯酯共聚物的樹脂膜,那么該樹脂可通過干壓方法或擠壓方法擠出,以夾在基膜之間。聚偏二氯乙烯樹脂可在涂料中制備,聚偏二氯乙烯樹脂的涂料可通過涂覆工藝在基膜上的膜中擴散。皂化乙烯-乙酸乙烯酯共聚物的樹脂可通過擠壓工藝在基膜表面上的膜中形成。
這種樹脂的阻礙層的適當厚度在5到25μm范圍。
作為中間層的形成圖案的熱粘樹脂層(密封層)可通過凹版印刷、橡皮版印刷或絲網(wǎng)印刷印刷方式形成。
用于形成熱粘樹脂層的材料根據(jù)使用的工藝方法在溶液、乳濁液或懸浮液中制備。
熱粘樹脂必須不僅對本身有熱粘性,而且也對電極表面有熱粘性。滿足上述需要的熱粘樹脂例如為乙烯-α-烯烴共聚物、乙烯-乙酸乙烯酯共聚物、乙烯-丙烯共聚物、乙烯-甲基丙烯酸酯、乙烯-丙烯酸酯共聚物、乙烯-異丁烯酸共聚物、聚偏二氯乙烯樹脂、氨基甲酸乙酯乙烯氯乙烯乙酸酯共聚物等。這些樹脂可單獨使用或混合使用。
根據(jù)熱粘樹脂層在待形成的表面的材料、端子表面質(zhì)量和這些樹脂的類似特性而選擇適當?shù)臉渲?br>
熱粘樹脂層的每單位面積的適當重量在4到10g/m2(固體含量)的范圍。
如果熱粘樹脂層對基膜的粘性不足,那么基膜的表面可通過公知的預處理方法來進行預處理,該預處理方法為電暈放電處理、等離子處理或輝光放電處理或用底漆涂覆。
下面參照附圖對第七實施例的實例進行描述。
圖中所示的例子是示意性的,而不是限定性的。在所有附圖中類似或相應的部分用相同的標號來表示。
圖24和25為本發(fā)明的電池盒形成片的例子的典型剖面圖。
圖26為帶有熱粘樹脂層并且內(nèi)表面朝上平放的電池盒形成片的平面圖,該熱粘樹脂層在最內(nèi)層形成圖案。
圖27為通過圖26中示出的本發(fā)明電池盒形成片加工而形成的電池盒的實例的透視圖。
圖28為通過利用圖27中的電池盒來制作的電池的正面視圖。
參照圖24,電池盒形成片10通過在基膜層(第一基膜層1a)的一個表面(內(nèi)表面)上以圖案形成熱粘樹脂層3而形成。
基膜層1a可以是單層膜或通過例如干壓方法或擠壓方法的公知方法形成的疊層膜。
下面是疊層膜的代表性例子。下面描述疊層膜,其中省略采用的預處理工藝和熱粘層的描述。
(1)PET膜(25μm厚)/帶圖案的熱粘樹脂層(5μm厚)(密封層)(2)OPP膜(30μm厚)/帶圖案的熱粘樹脂層(5μm厚)(密封層)(3)ON膜(25μm厚)/帶圖案的熱粘樹脂層(5μm厚)(密封層)(4)PET膜(12μm厚)/OPP膜(20μm厚)/帶圖案的熱粘樹脂層(5μm厚)(密封層)(5)PET膜(12μm厚)/ON膜(15μm厚)/帶圖案的熱粘樹脂層(5μm厚)(密封層)圖25中示出的電池盒形成片10具有疊片結構,該結構通過把第一基膜層1a(最外層)、阻礙層12、第三基膜層1c和形成在第三基膜層1c的帶圖案的熱粘樹脂層依次疊加而形成。
基膜層1a和1c可以是單層膜或通過把一組膜通過干壓方法或擠壓方法疊加而形成的疊層膜。
下面為疊層膜的代表性例子。下面將描述疊層,其中省略采用的預處理工藝和粘結層。
(1)PET膜(12μm厚)/鋁片(9μm厚)/PET膜(12μm厚)/帶圖案的熱粘樹脂層(5μm厚)(密封層)(2)ON膜(15μm厚)/鋁片(9μm厚)/PET膜(12μm厚)/帶圖案的熱粘樹脂層(5μm厚)(密封層)(3)OPP膜(20μm厚)/鋁片(9μm厚)/PET膜(12μm厚)/帶圖案的熱粘樹脂層(5μm厚)(密封層)(4)PET膜(12μm厚)/鋁片(9μm厚)/OPP膜(20μm厚)/帶圖案的熱粘樹脂層(5μm厚)(密封層)(5)PET膜(12μm厚)/鋁片(9μm厚)/ON膜(15μm厚)/帶圖案的熱粘樹脂層(5μm厚)(密封層)(6)PET膜(12μm厚)/二氧化硅薄膜層(600厚)/PET膜(12μm厚)/帶圖案的熱粘樹脂層(5μm厚)(密封層)(7)ON膜(15μm厚)/二氧化硅薄膜層(600厚)/PET膜(12μm厚)/帶圖案的熱粘樹脂層(5μm厚)(密封層)(8)OPP膜(20μm厚)/二氧化硅薄膜層(600厚)/PET膜(12μm厚)/帶圖案的熱粘樹脂層(5μm厚)(密封層)(9)PET膜(20μm厚)/二氧化硅薄膜層(600厚)/OPP膜(20μm厚)/帶圖案的熱粘樹脂層(5μm厚)(密封層)(10)PET膜(12μm厚)/二氧化硅薄膜層(600厚)/ON膜(15μm厚)/帶圖案的熱粘樹脂層(5μm厚)(密封層)(11)PET膜(12μm厚)/聚偏二氯乙烯薄膜層(3μm厚)/PET膜(12μm厚)/帶圖案的熱粘樹脂層(5μm厚)(密封層)(12)ON膜(15μm厚)/聚偏二氯乙烯薄膜層(3μm厚)/PET膜(12μm厚)/帶圖案的熱粘樹脂層(5μm厚)(密封層)(13)OPP膜(20μm厚)/聚偏二氯乙烯薄膜層(3μm厚)/PET膜(12μm厚)/帶圖案的熱粘樹脂層(5μm厚)(密封層)(14)PET膜(12μm厚)/聚偏二氯乙烯薄膜層(3μm厚)/OPP膜(20μm厚)/帶圖案的熱粘樹脂層(5μm厚)(密封層)(15)PET膜(12μm厚)/聚偏二氯乙烯樹脂層(3μm厚)/ON膜(15μm厚)/帶圖案的熱粘樹脂層(5μm厚)(密封層)
(16)PET膜(12μm厚)/ON膜(15μm厚)/鋁片(9μm厚)/PET膜(12μm厚)/帶圖案的熱粘樹脂層(5μm厚)(密封層)(17)ON膜(15μm厚)/OPP膜(20μm厚)/鋁片(9μm厚)/PET膜(12μm厚)/帶圖案的熱粘樹脂層(5μm厚)(密封層)(18)PET膜(12μm厚)/OPP膜(20μm厚)/鋁片(9μm厚)/PET膜(12μm厚)/帶圖案的熱粘樹脂層(5μm厚)(密封層)(19)PET膜(12μm厚)/ON膜(15μm厚)/皂化乙烯-乙酸乙烯酯共聚物層(20μm厚)/PET膜(12μm厚)/帶圖案的熱粘樹脂層(5μm厚)(密封層)(20)ON膜(15μm厚)/PET膜(12μm厚)/皂化乙烯-乙酸乙烯酯共聚物層(20μm厚)/PET膜(12μm厚)/帶圖案的熱粘樹脂層(5μm厚)(密封層)(21)PET膜(12μm厚)/OPP膜(15μm厚)/皂化乙烯-乙酸乙烯酯共聚物層(20μm厚)/PET膜(12μm厚)/帶圖案的熱粘樹脂層(5μm厚)(密封層)圖26為帶有熱粘樹脂層并且內(nèi)表面朝上放置的電池盒形成片的平面圖,該熱粘樹脂層有圖案形成在其最內(nèi)層。
參見圖26,電池盒形成片10帶有熱粘樹脂層3,該樹脂層3以具有沿邊緣延伸的部分的圖案。
電池盒形成片10沿折線16折成兩片,折線16把電池盒形成片10分成兩個相等的半份,于是熱粘樹脂層3的對應部分彼此接觸,形成在折疊電池盒形成片10的兩個側邊緣部分的熱粘樹脂層3的部分被熱封,如圖27所示,以形成具有一個開口端的電池盒51。
電池盒51具有帶一個開口端的袋子的形狀,該電池盒可通過把兩個呈疊加結構的電池盒形成片10放置在一起以使熱粘樹脂層3的對應部分彼此接觸,并熱封疊加結構的三個邊緣部而形成。
圖27中示出的電池盒51具有通過把電池盒形成片、兩個相對熱封側邊緣部17和開口上端18折疊而形成的底部。
電池盒形成片51可通過把電池盒形成片10沿折疊線16把處于兩片的電池盒形成片10折疊而形成,其中折疊線16把把電池盒形成片10分成兩個相等的半份,于是熱粘樹脂層3的對應部分可彼此接觸,并且對形成在折疊電池形成片10的兩個側邊緣部的熱粘樹脂層3進行熱封,于是形成了熱封邊緣部17。由于熱粘樹脂層3的具有預定寬度的部分形成在電池盒51的開口上端18的上端邊緣部的內(nèi)表面上,于是電池50a的元件材料可在電池盒51中組裝,接頭59和60可經(jīng)過開口上端18而從內(nèi)部延伸出,于是可在電池盒51的外面延伸,然后可對開口上端18熱封。
圖28中示出的聚合物電池組件50通過在圖27中示出的電池盒51對電池50a的元件材料進行組裝,使接頭59和60經(jīng)過開口上端18從內(nèi)部伸出,于是該接頭可在電池盒51的外面延伸,并對上部熱封邊緣部進行熱封,其中接頭59和69密封地夾在電池盒51的上端邊緣部。
從上述描述中清楚地看出,本發(fā)明提供輕質(zhì)、薄型、柔性、在各種機械強度、抵抗不良影響的能力、不透水和氣、方面均很出色的疊片。由于疊片帶有在其內(nèi)表面上以圖案形成的熱封樹脂層,于是熱粘樹脂層僅形成在疊片的必要部位上,具有袋子形狀的電池盒可有效地形成,而沒有浪費材料。用于制作電池的電池盒形成片可有效地形成,通過在電池盒內(nèi)對電池的元件材料進行組裝,使接頭經(jīng)過開口上端從內(nèi)部伸出以使接頭在電池盒的外面進行延伸,并對接頭伸出的電池盒開口端邊緣部進行熱封而制造電池。
第八實施例下面參照圖29到33來描述本發(fā)明的第八實施例。在本發(fā)明第八實施例中的電池盒形成片基本上與在第一實施例中的相同,不同之處在于第八實施例中的電池盒形成片具有至少由疊加膜形成的部分,該疊加膜通過把作為中間層的鋁片層夾在合成樹脂層之間而形成,在疊片膜的至少一個表面上形成有壓力減緩部,該壓力減緩部帶有通過用激光束照射而形成的切口。
在本發(fā)明中,術語“壓力減緩部”(防破裂結構)是指通過對為中間層的鋁片層一側的合成樹脂層部分或全部的線性部分進行熔化及蒸發(fā)并用激光束進行照射而形成的結構。
另外,術語“防爆裂結構”是指具有減小斷裂強度、具有在疊加膜上以預定形狀形成的切口并當疊加膜爆裂以前,壓力超過預定范圍時可使疊加膜斷裂的結構。
上述結構的電池盒形成疊膜帶有作為中間層的鋁片,具有不能使水和氣透過的良好的阻礙性能,并具有防爆裂結構,該結構具有通過在中間層的至少一側形成切口而形成的減小斷裂強度。當加工電池盒形成膜時,鋁片層不會被破壞,并可保持其良好的阻礙性能。通過對電池盒形成疊加膜改變形狀而形成電池盒,當該電池中的壓力增加到預定水平時,防爆裂結構破裂以釋放電池盒中的壓力,于是電池盒不會爆裂。這樣,電池盒在安全方面是良好的。
作為壓力減緩部的防爆裂結構的斷裂強度在5到10kg/cm2的范圍內(nèi)。
由于通過防爆裂結構可對電池盒的爆裂強度調(diào)整到適當值,于是即使在電池盒中的壓力不正常增加時,電池盒也不會爆裂,因為防爆裂結構在電池盒爆裂之前破裂,這樣會增加電池盒的安全性。
如果防爆裂結構的斷裂強度小于5kg/cm2時,那么疊加膜的斷裂強度特別低,疊膜可在電池使用過程中被破壞。如果防爆裂結構的斷裂強度大于10kg/cm2時,那么電池盒可能要爆裂,產(chǎn)生危險,同時防爆裂結構就不起作用了。
壓力減緩部可帶有相互交叉或在某一點相遇的直線切口。
這種直線切口可以方便調(diào)整壓力減緩部斷裂強度的最低限,減小了斷裂強度與需要值的偏差,形成了穩(wěn)定的防爆裂結構。
疊膜可帶有形成在其兩個表面上的壓力減緩部,以使彼此吻合。
疊膜可設置作為防爆裂結構的壓力減緩部的斷裂強度以另外的減小值,這種形成在疊膜上的兩個表面上的壓力減緩部減小了斷裂強度與需要值的偏差,并確保了另外安全防爆裂結構的變形。
電池盒是通過對疊片加工形成的袋子形狀,對該“袋子”的周圍部位進行熱封,并在周圍部位設有壓力減緩部。
這種結構的電池盒可僅由有疊膜來形成。這樣,電池盒為薄型、輕質(zhì)并很便宜。由于電池盒在其周圍部位帶有壓力減緩部,于是受到的力可通過電池盒的壓力而容易隱含在壓力減緩部中。于是更加強了防爆裂結構的可靠性。
下面描述本發(fā)明帶防爆裂結構的電池盒材料實例以及制造這種電池盒的方法。
如上所述,本發(fā)明的帶防爆裂結構的電池盒用于通過在電池盒內(nèi)組裝電池元件材料來制造電池。電池盒至少具有由通過把作為中間層的鋁片層夾在合成樹脂層之間而形成的疊膜而形成的部分,作為防爆裂結構的壓力減緩部帶有利用激光束照射而形成的切口,該防爆裂結構形成在疊膜的至少一個表面上。
雖然最好是使電池盒通過使帶防爆裂結構的疊膜形成袋子形狀來僅由疊膜來形成,但是電池盒可通過把帶為壁件的防爆裂結構的疊片固定到由模制塑料形成的框架上。
疊膜通過把分別作為電池盒外壁和內(nèi)壁的人工合成樹脂層疊加到鋁片層的相對兩個表面上而形成,該鋁片層作為阻礙層、激光阻截層和中間層。
外合成樹脂層具有各種強度和抵抗性,具有切口的壓力減緩部通過利用激光束照射而形成在樹脂層上。于是外合成樹脂層必須吸收激光束,同時必須在吸收激光束后產(chǎn)生熱、熔化及蒸發(fā)。最好是外合成樹脂層是可印刷的和可疊加及類似的可加工性。用于形成外合成樹脂層的合適材料例如為雙軸取向聚乙烯對苯二酸鹽樹脂膜、雙軸取向尼龍樹脂膜、雙軸取向聚乙烯苯二甲酸鹽樹脂膜或雙軸取向聚丙烯樹脂膜。外合成樹脂層可以是這些膜之一,或可以是把這些膜的一些疊加而形成的疊膜。
在后面描述中,雙軸取向聚乙烯對苯二酸鹽膜、雙軸取向尼龍膜或雙軸取向聚丙烯膜分別用PET膜、ON膜和OPP膜來表示。
具體地說,PET膜具有較低的吸濕性能,而在硬度、抗拉強度、彎曲強度、沖擊強度、耐磨損性、耐熱性和防水性方面良好。由于PET膜具有較好的平衡性能,并且具有相對便宜和經(jīng)濟性的優(yōu)點,PET膜為合適材料。
雖然與PET膜相比,ON膜具有相對較高的吸濕性能,然而ON膜在柔性、刺穿強度、沖擊強度、抗彎強度和耐低溫性方面良好。當這些性能重要時,采用ON膜是合適的。
OPP膜在防潮性能、防水性能、防化學性、抗拉強度和抗彎強度方面良好,并且便宜,這是OPP膜的明顯優(yōu)點。
外合成樹脂層可通過把上述膜通過干壓或類似方法疊加到作為中間層的鋁片上而形成。
作為外合成樹脂層的塑料膜的厚度最好在8到80μm的范圍內(nèi),在12到30μm范圍內(nèi)更好。
疊膜的內(nèi)合成樹脂層必須能加強疊膜,能保護中間鋁片層,能用激光束來加工,不僅對本身有熱粘性,而且對接頭的表面也有熱粘性,使疊膜形成為袋子形狀,并使“袋子”的開口端具有良好的熱封。
由于形成滿足上述樹脂層(膜)的需要的單層內(nèi)合成樹脂層很困難,于是最好形成有至少兩層的疊片的內(nèi)合成樹脂層。
例如,內(nèi)合成樹脂層可以是由與形成外合成樹脂層類似的塑料膜層和熱粘樹脂層(密封層)組成的雙層結構。內(nèi)合成樹脂層可以疊加到中間鋁片層的內(nèi)表面上,以作為最內(nèi)層。
用于形成熱粘樹脂層的適當材料為聚乙烯樹脂、乙烯-α-烯烴共聚物、乙烯-乙酸乙烯酯共聚物、乙烯-丙烯酸酯共聚物、乙烯-甲基丙烯酸酯共聚物、乙烯-丙烯酸共聚物、乙烯-甲基異丁烯酸共聚物、酸改性聚烯烴樹脂和離聚物。這些材料可單獨或混合使用。
根據(jù)接頭(涂覆的或未涂覆的)的表面質(zhì)量可從這些樹脂中選擇適當?shù)臉渲?br>
用于形成內(nèi)合成樹脂層的塑料膜不需要很厚;塑料膜的適當厚度在大約8到30μm的范圍內(nèi)。
最內(nèi)層熱粘樹脂層的厚度優(yōu)選在15到100μm范圍內(nèi),更優(yōu)選地在30到80μm范圍內(nèi)。
中間鋁片層的厚度最好在5到25μm的范圍內(nèi),在7到25μm的范圍內(nèi)更好。
厚度小于5μm的鋁片層是不需要的,因為在這么薄的鋁片層上可能形成有許多針孔,減小了使水和氣不能穿過鋁片層的阻礙性能。厚度大于25μm的鋁片層也是不需要的,因為這么厚的鋁片層具有特別高的阻礙能力,并且為壓力減緩部提供了額外高的斷裂強度。
例如,如果9μm厚的鋁片用于形成中間層,那么在40℃溫度和90%的相對濕度下,該中間層具有小于0.01g/m2·24hr或更低的水蒸氣滲透性。于是中間層的防水滲透性可輕易地增強。
根據(jù)本發(fā)明,由上述材料形成的疊膜的一部分可利用激光照射,通過熔化和蒸發(fā)鋁片層的相對兩側上的部分或所有合成樹脂層的直線部以形成壓力減緩部。壓力減緩部用作減小斷裂強度在5到10kg/cm2范圍內(nèi)的防爆裂結構。
用于形成壓力減緩部的切口可通過已公知的激光投射裝置來形成。帶有二氧化碳氣體激光器的激光投射裝置特別適用。
二氧化碳氣體激光器發(fā)射10.6m波長的激光。適合于形成疊膜合成樹脂層的上述材料PET膜、ON膜和OPP膜在吸收上述由二氧化碳激光器發(fā)射的波長的激光后發(fā)熱,因此帶切口的壓力減緩部可方便地在這些膜上形成。
通常用作熱粘樹脂的低密度聚乙烯樹脂很少吸收該波長的激光束,而把該激光束傳輸。這樣,當用該波長的激光束照射時,低密度的聚乙烯樹脂不能發(fā)熱,因此不能用激光束來加工。然而低密度聚乙烯樹脂膜可和PET膜、ON膜和OPP膜結合使用,并且因為在用激光束照射時,PET膜、ON膜和OPP膜發(fā)熱,低密度聚乙烯樹脂膜由于受熱而熔化,所以在低密度聚乙烯樹脂膜上形成有切口。
因此,如果疊膜的內(nèi)合成樹脂層為由PET膜、ON膜或OPP膜與低密度聚乙烯樹脂的熱粘樹脂層組成的雙層疊片,那么帶有直線切口圖案的壓力減緩部可通過例如如下方法形成去除內(nèi)合成樹脂層的兩個組成層的一部分,臨時熔化低密度聚乙烯樹脂層的部分,并使該聚乙烯樹脂層的熔化部分通過正確確定內(nèi)合成樹脂的兩個組成層膜的相應厚度并正確調(diào)整用激光束照射的條件去修補最初的形狀而形成,其中帶直線空腔的壓力減緩部的形狀為通過僅去除PET膜、ON膜或OPP膜的部分而形成的。
下面參照附圖將更詳細地描述本發(fā)明。在實際應用中,本發(fā)明不限于附圖中示出的實例。
圖29為本發(fā)明的用于形成帶防爆裂結構的電池盒疊膜的典型剖面圖。
圖30(a)、30(b)、30(c)和30(d)為通過利用激光束照射形成在疊膜上的直線切口的代表性圖案。
圖31(a)和31(b)為形成在疊膜上的壓力減緩部實例的典型剖面圖。
圖32為本發(fā)明的帶防爆裂結構并具有帶三個被熱封側邊的袋子圖案的電池盒的展開圖。
圖33為采用圖32中展開圖中示出的電池盒的電池的正視圖。
參見圖29,疊片10具有作為中間層的鋁片層(金屬薄片層)2、疊加到鋁片層2的外表面(在圖29中看為上表面)上的外合成樹脂層(第一基膜層)1a和疊加到鋁片層2的內(nèi)表面(在圖29中看為下表面)上的內(nèi)合成樹脂層(第三基膜層)1c。
具體地說,外合成樹脂層1a為PET膜、ON膜或OPP膜,同時內(nèi)合成樹脂層1c也為PET膜、ON膜或OPP膜。最內(nèi)層的熱粘樹脂層3疊加到內(nèi)合成樹脂層1c上。
外合成樹脂層1a和內(nèi)合成樹脂層1c均為PET膜、ON膜或OPP膜之一或由PET膜、ON膜和OPP膜及另外的膜之一或幾個組成的疊膜。
最內(nèi)層熱粘樹脂層3可以是單層結構或多層結構。
雖然最好把為PET膜、ON膜或OPP膜的第一基膜層1a和第三基膜層1c通過利用粘劑的公知干壓方法而疊加到中間鋁片層2上,也可通過利用熱粘樹脂的擠壓方法疊加到鋁片層2上。
雖然通過擠壓涂覆方法很容易和簡單地形成最內(nèi)層熱粘樹脂層3,熱粘樹脂層3可通過利用干壓方法或擠壓方法把熱粘樹脂膜疊加到第三基膜層1c上。
下面是疊膜的代表性實例。在下面描述中,省略了預處理工藝和在形成疊膜中使用的粘結層。
(1)PET膜(16μm厚)/鋁片(9μm厚)/PET膜(12μm厚)/熱粘樹脂層(40μm厚)(密封層)(2)ON膜(15μm厚)/鋁片(9μm厚)/PET膜(12μm厚)/熱粘樹脂層(40μm厚)(密封層)(3)OPP膜(20μm厚)/鋁片(9μm厚)/PET膜(12μm厚)/熱粘樹脂層(40μm厚)(密封層)(4)PET膜(16μm厚)/鋁片(9μm厚)/OPP膜(20μm厚)/熱粘樹脂層(40μm厚)(密封層)(5))PET膜(16μm厚)/鋁片(9μm厚)/ON膜(15μm厚)/熱粘樹脂層(40μm厚)(密封層)(6)ON膜(15μm厚)/PET膜(12μm厚)/鋁片(9μm厚)/PET膜(12μm厚)/熱粘樹脂層(40μm厚)(密封層)(7)PET膜(12μm厚)/ON膜(15μm厚)/鋁片(9μm厚)/PET膜(12μm厚)/熱粘樹脂層(40μm厚)(密封層)(8)PET膜(12μm厚)/OPP膜(15μm厚)/鋁片(9μm厚)/PET膜(12μm厚)/熱粘樹脂層(40μm厚)(密封層)根據(jù)本發(fā)明,切口通過利用激光束照射上述疊膜以一定的圖案形成,以形成具有范圍在5到10kg/cm2斷裂強度的防爆裂結構。
對切口的圖案沒有特別的限制,考慮到疊膜的合成樹脂的質(zhì)量和厚度,該切口可以任選的圖案形成。
圖30(a)到30(d)中示出的切口的圖案在對于形成壓力減緩部20是適合的。
圖30(a)到30(d)中所有用于形成壓力減緩部20的圖案是從中心點徑向延伸的切口形成的。
圖30(a)中示出的圖案通過從中心點以120°角度間隔徑向延伸三個直切口而形成。圖30(b)中示出的圖案是通過從中心點以90°角度間隔徑向延伸四個直切口而形成。圖30(c)中示出的圖案是通過從中心點以60°角度間隔徑向延伸六個直切口而形成。圖30(d)中示出的圖案是通過從中心點以45°角度間隔徑向延伸八個直切口而形成。
帶大量切口圖案的壓力減緩部20具有較低的斷裂強度??紤]到疊膜片的結構而選擇圖30(a)到30(d)中示出的壓力減緩部20中適當一個。雖然對圖案的尺寸沒有特別的限制,但是直切口的適當長度在大約10到15mm的范圍內(nèi),因此圖案的外接園的適當直徑在大約20到30mm范圍內(nèi)。
雖然具有上述切口圖案的壓力減緩部20可僅形成在疊膜的一側,但是當壓力減緩部20形成在兩個合成樹脂層上以彼此吻合時,疊膜的斷裂強度可進一步減小。
圖31(a)和圖31(b)為分別形成在疊膜的兩個相對合成樹脂層上的壓力減緩部20的典型剖面圖,該疊膜均由PET膜(最外層)1a、鋁片層2、PET膜層1c和聚烯烴樹脂層(密封層)3疊加而形成。
根據(jù)內(nèi)合成樹脂層1c厚度和用激光束照射的條件,當最內(nèi)層聚烯烴樹脂層3為例如低密度聚乙烯樹脂的不吸收激光的樹脂層時,該合成樹脂層1c可采取圖31(a)示出的樣式或采取圖31(b)中示出的樣式。
圖31(a)中示出的壓力減緩部20通過把合成樹脂層1a和1c及密封層3的直線部去除而形成。如果聚烯烴樹脂層的厚度為40μm或更多,同時激光束的能量調(diào)整到某一固定水平時,那么為PET膜層的內(nèi)合成樹脂層1c和聚烯烴樹脂層熔化并破損,如圖31(b)所示,為聚烯烴樹脂層的密封層3可在內(nèi)合成樹脂層1c上修補最初形狀以形成直線空腔。
圖32為本發(fā)明的帶防爆裂結構并具有三側邊熱封袋子的形狀的電池盒51展開圖。
在該展開圖中示出的電池盒通過對圖29中示出的疊片進行成型而形成。該疊片10為具有預定尺寸的矩形形狀,帶有均具有四個直切口的壓力減緩部20,切口從中心點以90°角度間隔在兩個相對表面徑向延伸,以在折線16附近的位置彼此對應,折線16把疊片10分成兩個相等的半份,該疊片10還在側邊緣部帶有側邊密封部17a、17b、17c和17d,在端部邊緣部帶有端部密封部18a和18b。
電池盒具有矩形袋子的形狀并具有帶端部密封部18a和18b的開口端,可通過把疊片10沿折線16折疊成兩片而形成,于是熱粘樹脂層可彼此接觸,并通過熱封使側邊密封部17a和17b、側邊密封部17c和17d粘結在一起。
如圖33所示,聚合物電池盒50帶有具有壓力減緩部20的防爆裂結構,該電池盒通過如下來形成在具有袋子形狀的電池盒50中對電池元件材料進行組裝,使接頭59和60經(jīng)過開口上端18從內(nèi)部伸出以使其在電池盒51外面延伸,并且通過把密封地夾在電池盒51的上端邊緣部之間的接頭59和60熱封而使熱粘樹脂層粘結在一起最終使開口上端密封。
圖33為在電池盒51中使用的電池組件50的正視圖,該電池盒通過對圖32中示出的處于展開圖的疊片10進行成型而形成。電池盒51通過把疊片10折疊成兩片并且把側邊密封部17a和17b、側邊密封部17c和17d通過熱封粘結在一起而形成。電池的元件材料經(jīng)過開口上端放置到電池盒51中,接頭59和60經(jīng)過開口上端從電池盒51內(nèi)部伸出,于是可在電池盒外面延伸,開口上端通過把端部18a和18b利用熱封而粘結在一起。電池盒51在其底部帶有具有壓力減緩部20的防爆裂結構。
從上述描述中清楚地看出,根據(jù)本發(fā)明,電池盒通過對疊膜進行加工而形成,該疊膜是通過使中間鋁片層夾在合成樹脂層之間而制成的,電池盒為輕質(zhì)、薄型、柔性、在各種強度和抵抗性、防止透水和氣的阻礙性能以及熱封性能方面均很出色,該電池盒還帶有防爆裂結構,在如果由于電池組件不正確使用而發(fā)熱,從而壓力增加到預定上限時,那么該結構減緩電池盒中的壓力,并能確保高度安全和有效地制造。
第九實施例下面參照圖34到36來描述本發(fā)明的第九實施例的電池盒形成片。第九實施例中的電池盒形成片為聚合物電池盒形成片。電池盒形成片為疊片結構第一基層/金屬薄片層/粘性樹脂層/第三基層/熱粘樹脂層。金屬薄片層和第三基膜層,第三基膜層和熱粘樹脂層通過夾壓方法或擠壓涂覆方法而疊加。粘性樹脂層和/或熱粘樹脂層由酸改性聚烯烴樹脂制成。酸改性聚烯烴樹脂具有100℃或更高的熔點。在第九實施例中的電池盒形成片在其它方面與在第一實施例中的基本上相同。
圖34為第九實施例中電池盒形成片的典型剖面圖;圖35為第九實施例中的另一個電池盒形成片的典型剖面圖;圖36(a)為本發(fā)明的聚合物電池組件的透視圖以及圖36(b)為沿圖36(a)中X-X線的剖面圖。
參見圖36,本發(fā)明的聚合物電池組件具有電池50a、接頭59和60以及把電池50a、接頭59和60密封在其中的電池盒51。接頭59和60從電池盒51的內(nèi)部伸出,以使其在電池盒51的外面延伸,接頭59和60的一部分在電池盒51的密封部17通過粘結而固定到電池盒的內(nèi)層。
上述結構的電池盒形成片和與其互相接觸的熱粘樹脂層放置在一起,電池盒形成片的周圍邊緣部通過熱封而粘結在一起,以形成具有袋子形狀和開口端部的電池盒51。包括正極和負極以及電解質(zhì)的電池50a的元件材料放入到電池盒51內(nèi),接頭59和60從電池盒51的內(nèi)部伸出,以使其在電池盒51的外面延伸,開口上端通過把熱粘樹脂層,以及熱粘樹脂層和接頭59和60通過熱封而粘結在一起,以完成電池組件的加工。
于是,熱粘樹脂層由熱粘樹脂形成,該熱粘樹脂不僅對本身有熱粘性,而且對由如銅片或鋁片的導電材料制成的接頭59和60也有熱粘性。
用于聚合物電池組件的電池盒形成片為疊片,該疊片由外基層、作為阻礙層的金屬薄片層和熱粘樹脂層組成。一般地,第三基膜層夾在金屬薄片層和熱粘樹脂層之間,以阻止由于金屬薄片層的彎曲或刺穿而導致的金屬薄片層上針孔擴展和破裂。在這種結構的電池盒形成片上,中間金屬薄片層提供了良好的不透水氣的阻礙性能,形成在金屬薄片層的一個表面上的基層以及形成在金屬薄片層另一個表面上的基層或熱粘樹脂層保護金屬薄片層,于是避免了裂縫和針孔的擴展,保持了良好的阻礙性能。
形成在金屬薄片層的外表面或內(nèi)表面的基層保護著金屬薄片層,同時為疊片提供了強度和需要的性能。最內(nèi)層熱粘樹脂層為疊片提供了熱封性能。
由于金屬薄片層夾在至少不導電的第一基層和不導電的第三基層之間,于是電池盒形成片起到不導電疊片的作用。
經(jīng)過研究發(fā)現(xiàn),當電池盒形成片為通過把阻礙層夾在外第一基層和內(nèi)第三基層之間而形成的疊片時,密封在對電池盒形成片進行成型而形成的電池盒中的電池可避免受到外界和內(nèi)部的震動或刺穿作用。
具有袋子形狀的電池盒通過熱封把疊片粘結在一起。這樣,每個疊片的最內(nèi)層為熱粘樹脂層。熱粘樹脂層由熱粘結到金屬制成的接頭T上的酸改性聚烯烴樹脂形成。
形成熱粘樹脂層的酸改性聚烯烴樹脂不僅對本身有良好的粘性,而且對如銅或鋁的金屬也有熱粘性。這樣,電池盒的開口端可被熱封。
疊片一般由公知的干壓方法形成,當使用通過加工疊片而形成的電池盒時,由于在存儲過程中因老化導致而破損,疊片有時脫層。通過對脫層原因分析發(fā)現(xiàn),因為電解質(zhì)是有機的碳酸鹽溶劑,并且粘劑在該有機溶劑中是可溶的,所以在長期存儲中用于干壓方法的粘劑在聚合物電池的電解質(zhì)中溶解了。這樣,作為電池元件的電解質(zhì)長時間滲透到電池盒的樹脂層中,并達到樹脂層和粘結層之間的交界面,溶解了粘劑,導致疊片的最后脫層。
有時電池組件在高溫環(huán)境下使用或放置。如果電池盒不是耐熱的,那么當電池盒暴露在高溫環(huán)境下時,電池盒的熱封部就有可能不密封,電解質(zhì)泄露。例如,電池組件需要經(jīng)受稱為“儀表盤測試”的測試,其中裝有電池組件的電子裝置放置在汽車中。更具體地說,當電池組件放置在100℃的環(huán)境4小時后,要求不能有任何液體從電池組件中泄露出來。
經(jīng)過對各種疊片的結構和疊片的材料研究發(fā)現(xiàn),通過下面結構的疊片可解決上述問題,同時用于聚合物電池的電池盒的必要條件可滿足,在獲得研究的結果后設計出本發(fā)明。
作為疊片的基本元件的第一基層必須強度足夠高,并且當制造疊片時要滿足良好的印刷、疊加及類似的可加工性,同時必須具有包括耐磨性和作為電池組件表面層類似必要的各種性能。
包括聚合物電池的電池盒體必須具有使水和氣不能透過的阻礙性能。本發(fā)明采用金屬薄片作為阻礙層。第三基層粘結到金屬薄片的內(nèi)表面上,以保護阻礙層并加強電池盒。最內(nèi)層由熱粘樹脂形成。這樣,本發(fā)明的疊片包括的必需元件為作為阻礙層的金屬薄片、基層和熱粘樹脂層。
金屬薄片層和第三基層通過利用粘結樹脂的夾壓方法而粘結在一起。在該疊片中,熱粘樹脂層由可耐100℃或更高的溫度的酸改性聚烯烴樹脂形成。
下面描述本發(fā)明的聚合物電池盒51。
根據(jù)本發(fā)明,在有機溶劑中不可溶的溶劑可溶解的粘劑的粘結層在形成內(nèi)疊片中的阻礙層的內(nèi)側中不使用,內(nèi)疊片層通過利用粘劑樹脂的夾壓方法而疊加,內(nèi)疊片的最內(nèi)層熱粘樹脂層通過擠壓涂覆方法來形成。
在金屬薄片層的外側的外疊片的組成層可通過上述干壓方法而疊加。
由于在金屬薄片層的內(nèi)側的內(nèi)疊片在沒有使用任何溶劑溶解粘結層的情況下建立,于是不可能產(chǎn)生由于電解質(zhì)進入到粘結交界面并由電解質(zhì)對粘結層溶解而使內(nèi)疊片分層。
下面描述用于形成聚合物電池的本發(fā)明的形成電池盒形成片的疊片的各層。
如上所述,本發(fā)明的電池盒形成片具有作為中間層并具有不讓水和氣透過的阻礙性能的金屬薄片層,在各種強度和抵抗性方面良好的第一、第三和另一個第三基層正確地布置在金屬薄片層的外表面和內(nèi)表面,熱粘樹脂層作為最內(nèi)層。
用于形成具有阻氣性能的中間金屬層的適當材料為鋁片、銅片或類似金屬薄片。鋁片是形成金屬薄片層的最佳材料,因為鋁片便宜、容易加工并容易粘結到膜上。金屬薄片層的適當厚度在5到25μm范圍內(nèi)。
用于形成基層的適當材料例如為雙軸聚乙烯對苯二酸鹽樹脂膜(后面稱為“PET膜”或“PETs”)、雙軸取向尼龍樹脂膜(后面稱為“ON膜”或“ON”)、雙軸取向聚丙烯樹脂膜(后面稱為“OPP膜”或“OPP”)、聚乙烯萘二甲酸酯樹脂膜、聚酰亞胺樹脂膜、聚碳酸酯樹脂膜及其類似膜??紤]到包括耐久性、可加工性和經(jīng)濟效果等方面的性能,PET膜和ON膜特別合適。
雖然PET膜和ON膜之間在性能上沒有明顯差別,但是PET膜具有較低的吸濕性能,而在硬度、抗磨損和耐熱方面很好,而ON膜具有相對較高的吸濕性能,在柔性、刺穿強度、彎曲強度和耐低溫方面很好。
這些基膜的厚度在5到100μm范圍之間,最好在12到30μm范圍之間。
如上所述,作為最內(nèi)層的熱粘樹脂層最好不僅對本身熱粘結,而且也熱粘結在金屬制成的接頭上,同時具有較低的吸濕性能和較低的吸水性,以限制水滲漏到電解質(zhì)中。另外最好熱粘樹脂層很穩(wěn)定,不易膨脹,對電解質(zhì)的腐蝕作用不敏感。
考慮到上述需要的條件,用于形成熱粘樹脂的合適材料為乙烯-乙酸乙烯基酯共聚物、乙烯-丙烯酸酯共聚物、乙烯-甲基丙烯酸酯共聚物以及通過把聚乙烯樹脂或聚丙烯樹脂與上述共聚物中一個或一些混合而制備的聚烯烴樹脂。特別地,熱粘樹脂最好為乙烯-丙烯酸共聚物、乙烯-異丁烯酸共聚物、通過對聚乙烯樹脂、聚丙烯樹脂和接枝共聚產(chǎn)生的樹脂改性的樹脂,這些接枝共聚產(chǎn)生的樹脂包括乙烯-丙烯共聚物、乙烯-α-烯烴共聚物、丙烯-α-烯烴共聚物、乙烯-乙酸乙烯酯共聚物、乙烯-丙烯酸酯共聚物、乙烯-甲基丙烯酸酯共聚物和通過不飽和羧酸和不飽和羧酸的酸酐而得到的這些樹脂的三元共聚物,這些不飽和羧酸和不飽和羧酸的酸酐例如為丙烯酸、異丁烯酸、馬來酸、馬來酸酐、檸康酸酐、衣康酸和衣康酸酐。
在上述樹脂中具有100℃或更高的熔點的某些樹脂可用于形成具有良好耐熱性的電池盒。如果形成熱粘樹脂層的酸改性聚烯烴樹脂的熔點低于100℃,那么當電池組件暴露在高溫下時,電池盒的密封部可能不密封,而電解質(zhì)泄露出來。
當由在電池盒內(nèi)裝有電池而形成的電池組件暴露在高溫下時,電池盒不密封,電解質(zhì)泄露出。
酸改性聚烯烴樹脂的酸含量最好在0.01到10%的重量比范圍內(nèi)。如果酸含量小于0.01%重量比,那么樹脂不足以熱粘結在金屬上,而如果酸的含量高于10%重量比,那么樹脂的膜形成性能較差。
熱粘樹脂層的適當厚度在10到100μm的范圍內(nèi)。
各個分層可通過已知的夾壓方法疊加到金屬薄片層的內(nèi)側,夾壓方法擠壓在待疊加的兩層膜之間熔化的熱粘樹脂,并壓縮層膜和夾在膜之間的熱粘樹脂層。
上述酸改性聚烯烴樹脂可作為粘性樹脂來使用。
最內(nèi)層熱粘樹脂層可通過把熔化的酸改性聚烯烴樹脂直接擠出在第三基膜層上。當使本發(fā)明的疊片作為形成聚合物電池盒的疊片時,鑒于在金屬薄片層內(nèi)側的疊層可通過使用作為粘性樹脂的酸改性聚烯烴樹脂的干壓方法而形成,而不是通過使用有機粘劑的干壓方法,于是在金屬薄片層的外側的疊層可通過干壓方法來形成。
現(xiàn)在參照附圖來更具體地描述本發(fā)明。
圖中所示的例子是示意性的,而不是限定性的。在所有附圖中類似或相應的部分用相同的標號來表示。
圖34和圖35為本發(fā)明用于形成電池盒51的電池盒形成片例子的典型剖面圖。
參見圖34,電池盒形成片10通過把第一基層(第一基膜層)1a、粘性樹脂層5、金屬薄片層2、粘性樹脂層4、第三基層(第三基膜層)1c和熱粘樹脂層3依次疊加而形成。
第一基層1a為PET膜或ON膜。金屬薄片層2例如為鋁片。粘性樹脂層和熱粘樹脂層3均由其中酸含量在0.01到10%重量比范圍內(nèi)的酸改性聚烯烴樹脂層組成。
例如為PET膜或ON膜的第一基膜層1a形成了電池盒形成片10的最外層,為電池盒形成片10提供了機械強度和抵抗性能,機械強度包括抗拉強度、刺穿強度和彎曲強度;抵抗性能包括耐磨損性、防水性、抗化學性、耐熱性和耐低溫性等。例如作為中間層的為鋁片層的金屬薄片層作為防水和氣的阻礙層。作為最內(nèi)層的熱粘樹脂層3為酸含量在0.01到10%重量比范圍內(nèi)的酸改性聚烯烴樹脂層,它為電池盒形成片10提供了良好的熱封性能。
如果金屬薄片層為9μm厚的鋁片,那么在40℃溫度和90%的相對濕度下,金屬薄片具有0.01g/m2·24hr或更低的水蒸氣滲透性。防水蒸氣滲透性可輕易地增強。
下面為上述疊片的典型例子。
(1)PET(12μm厚)/鋁片層(9μm厚)/酸改性聚烯烴樹脂層(15μm厚)/PET(12μm厚)/酸改性聚烯烴樹脂層(30μm厚)(2)PET膜(12μm厚)/鋁片層(9μm厚)/酸改性聚烯烴樹脂層(15μm厚)/ON膜(15μm厚)/酸改性聚烯烴樹脂層(30μm厚)(3)ON膜(15μm厚)/鋁片層(9μm厚)/酸改性聚烯烴樹脂層(15μm厚)/PET(12μm厚)/酸改性聚烯烴樹脂層(30μm厚)(4)ON膜(15μm厚)/鋁片層(9μm厚)/酸改性聚烯烴樹脂層(15μm厚)/ON膜(15μm厚)/酸改性聚烯烴樹脂層(30μm厚)電池盒形成片10帶有另外的第三基層1c,以提高各種機械強度和抵抗性。由于金屬薄片層2夾在第一基層1a和第三基層1c之間,于是金屬薄片層2更安全地免受外界和內(nèi)部沖擊、磨損、物理和化學作用,并提供了更穩(wěn)定的阻礙作用。
參見圖35,電池盒形成片10通過把第一基層1a、金屬薄片層2、粘性樹脂層5、第三基層1c、熱粘樹脂層4、附加第三基膜層1d和熱粘樹脂層3依次疊加而形成,第一基膜層1a為最外層。
電池盒形成片10帶有附加第三基層1d,以提高在中間金屬薄片層3的內(nèi)側上的第三基層1c的性能,同時電池盒形成片10具有增強的強度。第一基層1a和第三基層1c及附加第三基層1d為PET膜或ON膜。
雖然所有的基層可以是相同種類的膜,但是考慮到使第一基層1a和第三基層1c或附加第三基膜層1d彌補各自的缺點并發(fā)揮出最大的優(yōu)點,最好采用不同類型的膜,例如PET膜或ON膜可分別作為第一基層1a和第三基層1c或附加第三基膜層1c。
圖35中示出的電池盒形成片10在中間金屬薄片層2的內(nèi)側上具有兩層基層,該電池盒形成片10比圖34中示出的電池盒形成片10具有更高的強度。在這些疊片中,鑒于與第一基層1a和金屬薄片層2結合的粘性樹脂層5既可通過干壓方法也可通過夾壓方法來形成,于是在金屬薄片層2內(nèi)側的疊層通過利用粘性樹脂4的夾壓方法而結合在一起,這些疊層例如為金屬薄片層2和第三基層1c,第三基層1c和附加第三基層1d,熱粘樹脂層3通過擠壓涂覆方法形成。在干壓方法中的粘性樹脂和用于形成熱粘樹脂層的樹脂為酸改性聚烯烴樹脂。
第三基層1c和附加第三基層1d的表面可通過公知的表面處理方法來完成,以提高酸改性聚烯烴樹脂對表面的粘性,這些處理方法例如為電暈放電處理、火焰處理或等離子體處理。疊片可在把組成層膜疊加以加強金屬薄片層或基層與熱粘樹脂之間的粘性后被壓縮和受熱(在加熱后)。
如圖35所示,第一基層1a形成在金屬薄片層2和粘性樹脂層4的外側,第三基層1c、粘性樹脂層4、附加第三基層1d和熱粘性樹脂層3按上述次序形成在金屬薄片層的內(nèi)側。熱粘樹脂層3為通過擠壓方法形成的最內(nèi)層。金屬薄片層2和第三基層1c,第三基層1c和附加第三基層1d通過利用酸改性聚烯烴樹脂的夾壓方法結合在一起。在該疊片中,需要使用用于形成第三基層1c和附加第三基層1d的ON膜。
在本發(fā)明的電池盒形成片中,基層1a、1c和1d提供了各種提高的機械強度和抵抗力,金屬薄片層2夾在第一基層1a和第三基層1c之間,附加的第三基層1d疊加到第三基層1c上,以通過使金屬薄片層2免受內(nèi)部的沖壓作用而為電池盒形成片提供改進的阻礙性能。
當在圖34和圖35中示出的每個電池盒形成片10中的表面上印制字母和圖畫的圖案時,圖案印制在待粘結到相鄰層表面上的第一基層1a的內(nèi)表面上,用于第二次表面裝飾,接著第一基層疊加到相鄰層。這樣即使形成片10的表面磨損,印制的圖案也不會被破壞。
從上面的描述中很明顯地看出,本發(fā)明提供了輕質(zhì)、薄型、柔性的電池盒形成片,該形成片在各種機械強度、耐熱性、不透水和氣性、隔熱性和可加工性以及可高效生產(chǎn)方面非常出色。
由于在金屬薄片層內(nèi)側的內(nèi)疊層的形成沒有利用溶劑可溶解粘劑的粘性層,于是內(nèi)疊層不會由于電池的電解質(zhì)而脫層。
由于粘性樹脂和熱粘性樹脂層是由熔點為100℃的酸改性聚烯烴樹脂形成的,于是當電池組件暴露在高溫下時,電池盒的密封部不會不密封,電解質(zhì)不會泄露。
第十實施例現(xiàn)在參照圖37到44來描述本發(fā)明的第十實施例中的電池組件。在利用電池盒的第十實施例中的電池組件的特征是接頭覆蓋有絕緣片,該絕緣片帶有至少一個用于使每個接頭在電池盒的外面延伸的開口。絕緣片的外表面通過熱封與電池盒的內(nèi)表面結合,絕緣片具有至少一個帶可粘結到接頭上的層膜,絕緣片具有聚乙烯對苯二酸鹽樹脂、聚酰亞胺樹脂或聚碳酸酯樹脂,并且電池盒和/或絕緣片印制有圖案。第十實施例在其它方面與第一實施例基本上相同。
本發(fā)明的電池組件為通過把電池密封在電池盒中而形成,扁平接頭從電池中伸出,接頭覆有絕緣膜,開口形成在絕緣膜的預定部位上,以使電池與待用電池通電的裝置連接。
圖37(a)為電池組件的透視圖,圖37(b)為帶覆蓋有保護膜的接頭的電池透視圖,圖37(c)為沿圖37(a)中X1-X1(X2-X2)線的剖面圖。
圖38(a)和38(b)為幫助解釋在電極上覆蓋絕緣膜的方法的透視圖,該圖分別示出了在覆蓋前的狀態(tài)和覆蓋后的狀態(tài)。圖39(a)為本發(fā)明的在最佳實施例中的電池盒的透視圖,該電池盒處于密封電池前的狀態(tài),而圖39(b)為沿圖39(a)中的(X2-X2)線的剖面圖。圖40為具有與上述實施例中電池盒結構的電極相似的電極的電池盒的俯視圖。圖41(a)為沿圖40中的X3-X3(X4-X4)線的剖面圖,圖41(b)為在圖41(a)中的部位W的放大圖,圖42(a)為沿圖40中的線Y1-Y1的剖面圖,圖42(b)為沿圖42(a)中線Y2-Y2的剖面圖,圖43(a)、圖43(b)和圖43(c)為幫助解釋本發(fā)明的電極保護膜的結構的典型剖面圖,圖44(a)為現(xiàn)有技術電池盒的典型剖面圖,圖44(b)為現(xiàn)有技術的電池組件,及圖44(c)為沿箭頭Z方向的放大圖。
參見圖44(a)和44(c),當制作電池盒51的柔性包裝片10帶有如金屬薄片的導電層2時,包裝片10的導電層2在電池盒51的端面10a露出,如果接頭59和60為如金屬薄片的柔性片時,那么就可能在接頭59和60與暴露在端面10a的導電層2的邊緣之間發(fā)生偶然接觸。片10通過利用粘性層5a和5b把第一基膜層1a、金屬薄片層2、第三基膜層1c、熱粘樹脂層3疊加而形成。
如果發(fā)生了上述偶然接觸,那么由于放電,電池的電動勢減小或減小到零。如果這種偶然接觸發(fā)生在裝有電池的裝置中時,那么該裝置可能失靈或損壞。
本發(fā)明的發(fā)明人進行了認真的研究以解決上述問題,同時通過制成下面結構的電極來解決問題。
在圖37中可以看出,條形接頭59和60的暴露部分從電池盒51的端部向外伸出,該接頭覆蓋有絕緣電極保護膜61以避免意外的接觸。
對用電極保護膜61的覆蓋接頭59和60的方法沒有特別的限制,但是除了下面描述的以外接頭59和60不應該完全地被覆蓋,至少與將要用電池組件供電的裝置的輸入接頭接觸的接頭59和60的接觸部分(后面稱為“接觸部”)必須暴露出來。
更具體地說,開口62在電極保護膜61上形成,電極保護膜61套入接頭59和60上,于是可覆蓋接頭59和60的兩個表面。在這種狀態(tài)下,對應于開口62的接頭59和60的接觸部可暴露,以用于與裝置的輸入接頭連接。
電極保護膜61必須通過粘劑嚴密地附著在接頭59和60上,于是不會使接觸部覆蓋有粘劑的絕緣膜。
雖然需要使用用于形成本發(fā)明的電池盒51的熱封方法,但是也可采用使用粘劑的方法,而代替熱封方法,可形成滿足本發(fā)明的電池盒51和電極結構。
用于形成電池盒51的材料必須能形成密封結構,并且有可在長時間內(nèi)保持不能使水和氣透過電池盒51的良好阻礙性能,同時具有作為基本熱學條件的耐熱性和耐低溫性。形成電池盒的最外層和最內(nèi)層的材料必須是電的的非導體。
具有上述需要的物理性能的電池盒形成片10可由各種材料形成。需要的話,電池盒形成片為由柔性膜和金屬薄片疊加而形成的疊片。這種疊片可使膜和金屬薄片發(fā)揮最好的物理性能,使膜和金屬薄片相互補充。
電池盒51可通過任何一種適當?shù)姆椒▉硇纬桑摲椒òɡ谜硠┑姆椒?、利用超聲波的方法、利用高頻波的方法和利用熱和壓力的熱封方法。
根據(jù)本發(fā)明,用于形成電池盒51的疊片的內(nèi)層需要由熱粘材料制成,電池盒由對疊片的必要部位熱封而形成。
現(xiàn)在具體描述本發(fā)明的電池盒形成疊片10。
圖37(d)示出了疊片的實例。疊片的結構為最外層1a/阻礙層2/加強層1c/密封層3(最內(nèi)層)這些層通過干壓或夾壓方法來疊加。
疊片的厚度最好在50到200μm范圍內(nèi)。厚度小于50μm的疊片在防透水和氣性能方面較差,可能使水進入到電解質(zhì)中。厚度超過200μm的疊片不符合提供重量和尺寸盡可能小的聚合物電池組件的基本思想,這么大厚度的疊片的不透水和氣的效果并不隨著其厚度增加而增大。
疊片層的材料可根據(jù)疊片的需要的物理性能而可選擇地確定。
疊片的具體結構是PET(最外層)/AL/PET(或Ny)/密封層(最內(nèi)層)PET聚乙烯對苯二酸鹽;AL鋁(薄片);Ny尼龍最外層(第一基膜層)1a為電池盒的外表面層。于是,最外層1a必須是不導電的,必須是平滑的表面,必須有足夠的抵抗化學和磨損的能力,必須具有足夠高的抗拉強度和刺穿強度以及必須使電池免受外界有害的破壞、物理和化學作用。特別是雙軸取向PET樹脂膜的雙軸取向樹脂膜是用于制作最外層1a的最佳材料。
最外層1a的需要厚度在5到30μm范圍內(nèi)。如果最外層1a的厚度小于5μm,那么最外層1a的刺穿強度不夠,針孔很可能形成在最外層1a上。如果最外層1a的厚度大于30μm,那么最外層1a將對疊片的熱封產(chǎn)生不良影響。
最好挨著最外層1a形成阻礙層(金屬薄片層)。阻礙層2具有防止水和氣透過電池盒的阻礙性能。用于形成阻礙層2的適當材料為乙烯乙烯醇共聚物及其類似共聚物,通過蒸發(fā)在聚乙烯對苯二酸鹽膜及其類似膜上涂覆金屬、二氧化硅和無機氧化物的涂覆膜以及在膜上涂覆帶聚偏二氯乙烯樹脂的阻礙涂覆劑而產(chǎn)生的涂覆膜。最好是用如鋁片的金屬薄片作為阻礙層2。形成阻礙層2的鋁片的需要厚度在5到30μm范圍內(nèi)。厚度小于5μm的鋁片有許多針孔而在阻礙性能方面較差。厚度大于30μm的鋁片在形成電池盒時對疊片的熱封產(chǎn)生不良影響。
最好在阻礙層2的內(nèi)表面上形成加強層(第三基膜層)1c,以提高加工疊片而形成的電池盒的強度。特別需要使電池盒防鋒利突出物的刮傷和刺穿作用。加強層1c可以是雙軸取向的樹脂膜,最好是雙軸取向的PET膜或Ny膜。加強層1c具有的需要厚度在5到30μm范圍內(nèi)。加強層1c對裝在電池盒內(nèi)的電池的抵抗刺穿作用方面較差,針孔容易在加強層1c上形成,如果加強層的厚度小于5μm時,那么電解質(zhì)可能泄露以及疊片可能脫層。如果厚度大于30μm,那么加強層1c會對疊片的密封性形成不良影響。
在形成電池盒21時,疊片的密封層(熱粘樹脂層3)的必要部分通過熱封結合在一起。如上所述,考慮到操作的便利和密封性能,需要通過熱封方法對疊片加工而形成電池盒。當疊片的密封層的必要部分通過熱封方法而結合在一起時,密封層由熱粘樹脂材料制成。熱粘樹脂材料必須對接頭59和60或者對電極保護膜61有熱粘性。
密封層3由對其本身和金屬薄片制成的接頭或者電極保護膜有熱粘性的材料形成。適合形成密封層3的材料例如為乙烯丙烯酸樹脂(EAA)、乙烯-異丁烯酸樹脂(EMAA)、乙烯-乙基丙烯酸酯樹脂(EEA)和離聚物。
密封層3既可通過把上述樹脂其中之一的膜疊加到加強層1c上形成,也可通過對上述樹脂其中之一熔化并通過擠壓器擠出到加強層1c的表面上而形成。
密封層3的需要厚度在10到100μm的范圍。如果密封層3的厚度小于10μm,那么密封層3的刺穿強度不夠,針孔很有可能形成在密封層3上,電解質(zhì)可能泄露并且疊片可能脫層。如果密封層的厚度大于100μm,由密封層3吸收的水量較大,則水可能穿過密封層3。
如上所述,最外層1a、阻礙層2、加強層1c和密封層3可通過利用聚氨酯粘劑的干壓方法疊加,或通過在鄰近層之間擠出粘性樹脂的夾壓方法來疊加。
下面描述和本發(fā)明有關的端子。接頭59和60為金屬薄片或類似的扁平端子。如上所述,接頭59和60除了要與電池組件將供電的裝置的輸入端子接觸的接觸部外,其暴露部覆蓋有絕緣電極保護膜61。特別地,對應于電池51的端部邊緣10a的接頭59和60的部分被安全地覆蓋了,以避免不必要的麻煩,該不必要麻煩是由于在接頭59和60與暴露在電池盒51的端部邊緣10a的導電層2之間的意外接觸產(chǎn)生的。
參見圖38(a),開口62形成在電極保護膜61的預定部位上,電極保護膜61折疊成兩片。開口62是這樣形成的,當電極保護膜61折疊成兩片時,以使其對應于接頭59和60的接觸部。接頭59和60位于折疊電極保護膜61的兩片之間,電極保護膜61的兩片通過熱封或類似方法而結合在一起,于是可夾在接頭59和60之間。
接頭59和60可通過下面方法而覆蓋有電極保護膜61通過在覆蓋有電極保護膜61的內(nèi)表面上涂覆有粘劑,并把電極保護膜61折疊成兩片,于是夾在接頭59和60之間,并壓縮折疊電極保護膜61與接頭59和60以預定時間。
雖然接頭59和60可能在電池盒51內(nèi)的電池50a附近帶有未覆蓋的部分67,特別地,位于電池盒51端部邊緣10a的部分被安全地覆蓋了,以免發(fā)生因接頭59、60的彎折而引起與電池盒51端部邊緣10a的導電層(金屬薄片層)接觸的故障。
下面描述覆蓋接頭59和60的電極保護膜61。電極保護膜可以是任何一種,只要該膜是不導電的,并且可通過熱封粘結到接頭59和60上。電極保護膜61可以是如圖43(a)中所示的膜(粘結層71)、如圖43(b)中所示的由支持層72和粘結層71組成的兩層膜或如圖43(c)所示的由粘結層71、外層73和夾在粘結層71和外層73之間的支持層72組成的三層膜。
如上所述,最好通過與用熱封方法形成電池盒類似的熱封方法來對端子覆蓋電極保護膜。
粘結層71和電極保護膜61的外層73由可熱粘結到金屬薄片制成的端子的材料形成,如乙烯丙烯酸樹脂(EAA)、乙烯-異丁烯酸樹脂(EMAA)、乙烯-乙基丙烯酸酯樹脂(EEA)和離聚物。
支持層72由當受熱時尺寸不變的膜來形成,并具有較高的抗拉強度。用于形成支持層72的最佳材料為聚乙烯對苯二酸鹽樹脂、聚酰胺樹脂、聚酰亞胺樹脂、聚碳酸酯樹脂的雙軸取向膜。
電極為導電材料的平條。用于形成電極的適當材料為包括鋁、銅和錫的金屬薄片以及這些金屬的某些合金。
下面描述在本發(fā)明中使用的電極保護膜61。接頭59和60除了要與電池組件將供電的裝置的輸入端子接觸的接觸部外,其暴露部覆蓋有絕緣電極保護膜61。雖然接頭59和60的其它部位可被覆蓋或不覆蓋,但是需要對接頭59和60除了接觸部外的盡可能最大部位上覆蓋有電極保護膜61,因為從電池盒伸出的電極是柔性的,在電池組件使用之前或使用過程中接頭可能變形,電池不能正確地連接到裝置上。
如圖38所示,開口62形成在電極保護膜61的預定部位上,電極保護膜61折疊成兩片。開口62是這樣形成的,當電極保護膜61折疊成兩片時它可對應于接頭59和60的接觸部并可套入接頭59和60。該折疊的電極保護膜61套在接頭59和60上,于是可覆蓋接頭59和60的兩個表面,并可在接頭59和60的外端外面延伸。
這樣接頭59和60的接觸部暴露在開口62里,作為電池的接線端子。開口可僅在接頭59和60的一側或在兩側而形成在電極保護膜61中。還可能這樣形成開口,使得當接頭59和60覆蓋有電極保護膜61時,可使接頭59和60的端部邊緣部或接頭的相應的外側邊緣部暴露。
接頭59和60必須覆蓋有電極保護膜61,于是可暴露接觸部的表面。至少與電極保護膜61的接頭59和60結合的層是由與接頭59和60熱粘結的材料形成的。開口62形成在電極保護膜61中,接著電極保護膜61通過熱封而與接頭59和60結合。當粘劑涂在電極保護膜61的表面上,以使電極保護膜61與接頭59和60結合時,開口62首先形成在電極保護膜61上,接著電極保護膜61的表面除了對應開口62的區(qū)域外均涂有粘劑。然后,電極保護膜61可與接頭59和60粘結。
更好的是,電極保護膜61具有至少可在一側熱粘結到接頭59和60上的熱粘性材料層,并帶有開口62,該電極保護膜61折疊成兩片,以使接頭59和60夾在熱粘層的兩部分之間,對電極保護膜61與接頭59和60一起加熱并壓縮,使接頭59和60覆蓋有電極保護膜61。
由于從電池盒外面伸出的電極被這樣覆蓋,于是避免了故障,該故障是由于在接頭59和60與暴露在電池盒51端部邊緣10a中的導電層2之間的意外接觸而導致的,同時加強了從電池盒51向外面伸出的接頭59和60一部分。
本發(fā)明的電池盒51通過加工疊片而形成。最外層1a可以是透明膜及廠商名稱,同時可在透明膜上印制有關于使用或警告的說明。必要時,一些信息可印刷在電極保護膜61上。當信息需要印刷在電極保護膜61上時,通過把在其內(nèi)表面上印制有信息的支持層72、粘結層71和/或外層72疊加而形成的疊膜可用作電極保護膜61。由于這樣形成的印刷層可通過在另外層之間反面印刷而形成,于是印刷層不會磨損,同時可通過印上不是特別防磨損的普通印刷墨水而形成。
實例通過下面的過程形成用于形成電池盒51的疊片10。作為中間阻礙層2的15μm厚的鋁片(可從Mitsubishi Aluminum Co.購買)可用兩組分聚氨酯粘結劑疊加到作為最外層的12μm厚聚乙烯對苯二酸鹽膜(“RUMIRA”,可從Toray Industries,Inc.購買)上。
聚氨酯粘結劑具有作為主要組分的異氰酸酯(“TAKERAKKUA511”,可從Takeda Chemical Industries,Ltd.購買)和聚烯烴(“POLYOL A50”,可從Takeda Chemical Industries,Ltd.購買)。兩組聚氨酯粘劑的每單位面積的涂覆重量在3到5g/m2范圍內(nèi)。
作為加強層1c的12μm厚雙軸取向尼龍膜(“ENBUREMU”,可從Yunichika K.K.購買)通過利用相同的聚氨酯粘劑的干壓方法疊加到鋁片表面上,接著50μm厚的乙烯-異丁烯酸樹脂(EMAA)(“NYUKURERU”,可從Mitsui Porikemikaru K.K.購買)層作為密封層3通過擠壓方法形成在尼龍膜的表面上。
用作電極保護膜61的膜通過下面的過程形成。兩個20μm厚的乙烯-異丁烯酸樹脂(EMAA)(“NYUKURERU”,可從MitsuiPorikemikaru K.K.購買)層通過擠壓方法形成在12μm厚的聚乙烯對苯二酸鹽膜(“RUMIRA”,可從Toray Industries,Inc.購買)的兩個表面上。
接著,如圖39(a)所示的具有密封部65和開口端66的電池盒51通過對疊片10加工而制作。從電池50a伸出的接頭59和60為厚度40μm、寬度為15mm和長度為30mm的銅片條。開口62形成在電極保護膜上,接頭59和60通過參照圖38的前面描述的方法覆蓋有電極保護膜。
接頭59和60從電池50a中伸出并覆蓋有電極保護膜61,帶有接頭59和60的電池50a經(jīng)過開口端66插入到電池51中,開口端66被熱封,以使覆蓋有電極保護膜61的接頭59和60夾在電池盒51開口端66的邊緣部之間,以完成如圖40所示的聚合物電池組件50。
在該實例中,開口62(和接頭59和60的接觸部)是橢圓形的,接頭59和60的接觸部的兩個表面暴露著。
如圖41和42中所示,在聚合物電池組件50的電池盒51的電極結構中,電極保護膜61的開口62(接頭59和60的接觸部)形成在靠近接頭59和60的末端的位置,靠近電池盒51的端部邊緣10a的部分接頭59和60覆蓋有絕緣電極保護膜61。這樣,由于短路造成的故障根本不可能產(chǎn)生。
在覆蓋有電極保護膜61的電池盒50的電極結構中,即使在接頭59和60彎曲時,該接頭59和60不會短路,電極很難彎曲,同時接頭59和60也被加強了。
電極絕對不會被形成電池盒的疊片的金屬薄片所短路,確保了電池盒和電極的穩(wěn)定性能。
由于電極覆蓋有絕緣片,加強了從電池盒的端部邊緣伸出的端子部分的硬度,當使用電池時,端子從來不會折彎,提高了端子的穩(wěn)定性。
第十一實施例下面參照圖45到48來描述本發(fā)明的第十一實施例,其中與第一實施例中相似或?qū)牟考孟嗤臉颂杹肀硎?,其中對它們的描述將省略?br>
現(xiàn)在參照附圖來描述當有氣體產(chǎn)生時本發(fā)明的結構和功能。
圖45(a)為第十一實施例的聚合物電池組件的俯視圖;圖45(b)為沿圖45(a)中X1-X1線的剖面圖,其中聚合物電池組件處于打開狀態(tài);圖45(c)為沿圖45(a)中X1-X1線的剖面圖,其中聚合物電池組件處于關閉狀態(tài);圖45(d)為圖45(b)中的部位Y1的放大圖;以及圖45(e)為圖(c)中部位Y2的放大圖。圖46(a)為本發(fā)明的使用板簧的按壓裝置的透視圖;圖46(b)為本發(fā)明的使用盤簧的按壓裝置的透視圖;圖46(c)為沿圖46(a)中X2-X2線的剖面圖;以及圖46(d)為沿圖46(b)中X3-X3線的剖面圖。圖47為安裝到即將由聚合物電池組件供電的裝置上的按壓裝置的示意剖面圖,圖48為本發(fā)明的用于形成聚合物電池組件的電池盒的疊片的典型剖面圖。
本發(fā)明包括當在聚合物電池組件的電池盒中產(chǎn)生氣體時關閉該聚合物電池組件的電池的機構,其中并沒有改變聚合物電池組件的基本結構。
用于形成聚合物電池組件的電池盒的疊片具有各種強度和抵抗性、不透水和氣的阻礙性能及熱封性能。接頭中的一個或兩個具有第一部分和第二部分,該第一部分從電池延伸到電池和電池盒密封端之間的中間位置,第二部分從中間位置經(jīng)過電池盒密封端伸出到電池盒外面,接頭的第一部分和第二部分的對應端部重疊,于是可電連接,以形成重疊的接觸部。
參見圖45(a)和45(b),該圖示出了本發(fā)明第十一實施例中聚合物電池組件,電池盒51具有帶四個密封側部的袋子形狀,電池50a密封在電池盒51中。接頭59和60經(jīng)過電池盒51的密封端78從電池50a中伸出。接頭59具有第一部分59a和第二部分59b,該第一部分59a在電池50a和略微超出電池50a與密封部78之間的中間位置的位置之間延伸;第二部分59b從中間位置略微靠后的位置經(jīng)過密封部78而延伸到電池盒51的外面,于是第一部分59a和第二部分59b的對應端部相互重疊,以形成重疊接觸部77。接頭60具有第一部分60a和第二部分60b,該第一部分60a在電池50a和略微超出電池50a與密封部78之間的中間位置的位置之間延伸;第二部分60b從中間位置略微靠后的位置經(jīng)過密封部78而延伸到電池盒51外面,于是第一部分60a和第二部分60b的對應端部相互重疊,以形成重疊接觸部77。
當接頭59和60處于圖45(b)中的狀態(tài)時,電池50a可提供電源。
聚合物電池50可通過把電池元件材料在電池盒51內(nèi)組裝、對電池盒抽真空及對電池盒51密封而制造,上述元件材料包括電解質(zhì)、浸漬有電解質(zhì)的電解質(zhì)載體、正極、負極和接頭。在正常狀態(tài)下,重疊的接觸部77保持聯(lián)接狀態(tài),如圖45(b)或(d)所示,因為電池盒51由氣壓所壓縮,同時接頭59(60)的第一部分59a(60a)和第二部分59b(60b)相互保持接觸狀態(tài)。
如果在聚合物電池組件50的電池盒51中產(chǎn)生氣體時,那么電池盒51中的壓力增加,如圖45(d)中箭頭所示,在重疊接觸部77周圍的電池盒的一部分膨脹,當電池盒51中的壓力進一步增加時,電池盒51的重疊接觸部77也會進一步膨脹到圖45(e)中所示的狀態(tài)。接著,接頭59(60)的第一部分59a(60a)和第二部分59b(60b)相互分開,然后,聚合物電池組件關斷。從圖45(e)很明顯地看出,如果接頭59(60)通過粘劑固定到電池盒51的內(nèi)表面上時,那么重疊接觸部77更肯定會分開。
如果第一部分59a(60a)固定到電池盒51的下壁,第二部分59b(60b)固定到電池盒51的上壁,那么當在電池盒51中產(chǎn)生氣體時,重疊接觸部77更肯定會分開。
考慮到方便操作及免受外界壓力干擾,本發(fā)明的聚合物電池組件50可裝在由硬材料制成的外電池盒51a中。當聚合物電池組件50裝在這種硬材料制成的外電池盒51a中時,按壓裝置可裝在外電池盒51a中,以可靠地按壓重疊接觸部。
按壓裝置可通過適當方法按壓重疊接觸部,只要按壓裝置允許重疊接觸部77分開,以在聚合物電池組件50中產(chǎn)生氣體并且聚合物電池組件50的電池盒中壓力增加時阻斷電流。
例如,如圖46(a)所示,按壓裝置可帶有位于外電池盒51a內(nèi)部的板簧76P,或者如圖46(b)所示可帶有位于外電池盒51a內(nèi)部的盤簧76S。
雖然圖46中示出的按壓裝置為利用彈簧典型的一種,但是對按壓裝置的材料和結構沒有任何限制,按壓裝置可由氣體壓力從重疊接觸部中釋放壓力。
例如,重疊接觸部77可通過未示出的彈性件來按壓,可設置于可在用于壓下重疊接觸部77的位置給外電池盒51a的邊上施加壓縮力的高度處。
雖然按壓裝置固定在本發(fā)明聚合物電池組件50中的外電池盒51a的內(nèi)表面上,但是按壓裝置也可安裝在將由聚合物電池組件50供電的裝置79的電池腔內(nèi)。
如上所述,本發(fā)明的電池盒51由柔性疊加材料形成,該疊加材料具有可為電池盒51提供需要功能的性能。疊片的形狀象袋子,電池放置在“袋子”中,“袋子”被密封以完成聚合物電池組件50的制造。
如圖48所示,疊片主要由第一基膜層1a、金屬薄片層2、第三基膜層1c和熱粘樹脂層3組成。
下面描述用于形成本發(fā)明聚合物電池組件50的材料和形成電池盒51的疊片結構。在多數(shù)情況下,本發(fā)明的電極結構的接頭59和60是如鋁片或銅片等金屬薄片,電池盒51是由柔性疊片制成的。
裝有聚合物電池組件50a的電池盒51由不透水和腐蝕氣體的疊片制成,該疊片并可使聚合物電池50a免受在運輸和使用過程中由于刺穿和磨損造成的破壞。
可使用如圖48所述的結構中的疊片10。
(外側)最外層/阻礙層/加強層/密封層(內(nèi)側)這些層可通過干壓或夾壓方法而疊加。
疊片10的厚度最好在50到400μm范圍內(nèi)。厚度小于50μm的疊片在不透水能力和強度方面較差,可能使水穿過進入到電解質(zhì)中。厚度超過400μm的疊片在熱封性能方面較差,增加了電池的重量,電池盒沒有遵守提供最少重量的聚合物電池組件的基本思想。厚度超過400μm疊片的阻礙水和氣通過的效果并不隨著其厚度增加而增大。疊片層的材料可根據(jù)疊片需要的物理性能而可選擇地確定。下面是疊片的材料和結構的實例。
(最外層)PET/AL/PET(或Ny)/EMAA(內(nèi)層)其中PET為聚乙烯對苯二酸鹽樹脂,AL為鋁(薄片),Ny為尼龍樹脂以及EMAA為乙烯-異丁烯酸共聚物。
最外層(第一基膜層)1a為電池盒的外層。這樣,最外層1a必須是不導電的,必須具有平滑的表面,必須有足夠的抵抗化學和磨損的能力,必須具有足夠高的抗拉強度和刺穿強度以及必須使電池免受外界有害的破壞、物理和化學作用。特別是雙軸取向PET樹脂膜的雙軸取向樹脂膜是用于制作最外層1a的最佳材料。最外層1a的需要厚度在5到30μm范圍內(nèi)。如果最外層1a的厚度小于5μm,那么最外層1a的刺穿強度不夠,氣孔很可能形成在最外層1a上。如果最外層1a的厚度大于30μm,那么最外層1a將對疊片的熱封產(chǎn)生不良影響,同時將減少生產(chǎn)效率。
最好挨著最外層1a形成阻礙層(金屬薄片層)2。阻礙層2具有防止水和氣透過電池盒的阻礙性能。最好使用例如為鋁片的金屬薄片作為阻礙層2。用于形成阻礙層2的鋁片的需要厚度在5到30μm范圍內(nèi)。厚度小于5μm的鋁片具有許多針孔,在阻礙性能方面較差。厚度大于30μm的鋁片對電池盒的生產(chǎn)有負作用。當電池盒由帶如鋁片的金屬薄片的疊片形成時,接頭T可能被導電的暴露邊緣而短路。雖然如果阻礙層2由不導電材料形成,那么包括短路的故障可避免,但是使用這種材料不可避免地在疊片的阻礙性能方面減小。
需要在阻礙層2的內(nèi)表面上形成加強層(第三基膜層)1c,以加強由加工疊片而形成的電池盒51的強度。特別需要使電池盒加強抵抗鋒利突出物的破壞作用的能力。加強層1c為雙軸取向樹脂膜,最好為雙軸取向聚乙烯對苯二酸鹽或尼龍膜。加強層1c具有在5到30μm范圍內(nèi)的厚度。加強層1c在抵抗裝在電池盒內(nèi)的電池50a的刺穿作用方面較差,如果厚度小于5μm,那么針孔可能形成在加強層1c上。如果厚度大于30μm,那么加強層1c可能對疊片的密封能力形成負影響。
形成電池51的疊片10的最內(nèi)層為熱粘樹脂層3。當形成電池盒51時,熱粘樹脂層3的必要部分通過熱封而結合在一起。如上所述,考慮到操作的方便和密封能力,需要通過熱封方法通過對疊片的加工形成電池盒。當通過熱封方法形成電池盒51時,熱粘樹脂層3由熱粘性材料制成。熱粘性材料必須是對其本身和金屬薄片形成的接頭T有熱粘性。用于形成熱粘性層3的需要材料為聚烯烴共聚物,該共聚物包括乙烯丙烯酸樹脂(EAA)、乙烯-異丁烯酸樹脂(EMAA)、乙烯-乙基丙烯酸酯樹脂(EEA)和離聚物。
熱粘樹脂層3既可通過把上述樹脂其中之一的膜疊加到加強層1c上形成,也可通過對上述樹脂其中之一熔化并通過擠壓器擠出到加強層1c的表面上而形成。熱粘樹脂層3的需要厚度在10到100μm的范圍。如果熱粘樹脂層3的厚度小于10μm,那么熱粘樹脂層3的刺穿強度不夠,針孔很有可能形成在熱粘樹脂層3上。如果熱粘樹脂層3的厚度大于100μm,那么用于形成電池盒51的熱封操作花費很多時間,減小了生產(chǎn)效率。
如上所述,最外層1a、阻礙層2、加強層1c和熱粘樹脂層3可通過利用聚氨酯粘劑的干壓方法疊加,或通過在鄰近層之間擠出粘性樹脂的夾壓方法來疊加。
裝有本發(fā)明的聚合物電池組件50的硬外電池盒51a由通常為硬塑料材料的硬材料制成,為由注模方法形成的扁平形狀。用于形成硬外電池盒51a的適當塑料材料為聚乙烯樹脂、聚丙烯樹脂、聚酯樹脂、聚酰胺樹脂、聚碳酸酯樹脂、聚苯乙烯樹脂、丙烯腈-丁二烯-苯乙烯樹脂和聚氨酯樹脂。
從上面描述中清楚地看出,根據(jù)本發(fā)明,聚合物電池組件可在沒有破壞電池51時關閉,因此內(nèi)容物不會雜散。
任選地,按壓裝置的操作壓力可通過利用能移動的彈簧而確定,于是當在電池盒中的壓力增加時,從重疊基礎部上去除壓力,聚合物電池組件具有簡單的結構并可有效地生產(chǎn)。
用于聚合物電池組件的傳統(tǒng)安全裝置的主要目的是氣體凈化,而本發(fā)明的聚合物電池組件的電池盒不允許在其中產(chǎn)生的氣體泄露。
實例制作具有下面電池盒的試驗薄型聚合物電池組件和接頭結構,同時評估其性能。
聚合物電池組件電池盒帶三個密封側邊,其外部尺寸為60mm×95mm的袋子形狀重疊接觸部帶有長度為5mm重疊接觸部的寬度為5mm的正極接頭。
形成電池盒的疊片PET(12μm厚)/AL(15μm厚)/DL/ON(15μm厚)/酸改性聚烯烴*1(40μm厚)注ON雙軸取向尼龍膜*1ADOMA NF0060,可從Mitsui Sekiyu Kagaku Kogyo K.K.購買)接頭可通過類似于點焊的點熱封而固定到電池盒的內(nèi)表面上。
電池盒通過真空包裝機械來密封。把將空氣吹到聚合物電池組件的電池盒中的橡皮閥固定到電池盒上。聚合物電池組件裝在裝置上。當電源從聚合物電池組件提供時,當空氣經(jīng)過橡皮閥進入到電池盒中,則電源中斷。
聚合物電池組件容納在由ABS樹脂制成的外盒體內(nèi),重疊接觸部由面積為3mm2的盤壓下。
容納在外盒體內(nèi)的聚合物電池組件裝到裝置上。當電源從聚合物電池組件提供時,如果空氣被吹入到電池盒中,電源被中斷。
當氣體在電池盒內(nèi)產(chǎn)生時,在沒有破壞電池盒的情況下,本發(fā)明的聚合物電池組件可關斷。這樣,電池盒的內(nèi)容物將不會雜散。
通過電池盒內(nèi)的壓力作用在可移動彈簧上,中斷電源提供,因此按壓裝置的操作壓力可在不考慮溫度和容量的情況下可選擇地確定。
“袋子”的強度不需要減小,同時按壓裝置可在非常低的壓力下穩(wěn)定地操作。
第十二實施例下面參照圖49到54來描述本發(fā)明的第十二實施例,其中與第一實施例中相似或?qū)牟考孟嗤臉颂杹肀硎?,其中對它們的描述將省略?br>
圖49(a)為本發(fā)明的帶接頭的電池組件透視圖,圖49(b)為圖49(a)中G1部位的放大圖,圖49(c)為沿圖49(b)中X1-X1線的放大剖面圖,以及圖49(d)為示出了折彎接頭的局部典型剖面圖。圖50(a)為本發(fā)明的帶接頭的另一個電池組件的透視圖,圖50(b)為在圖50(a)中G2部位的放大視圖,圖50(c)為沿圖50(b)中X2-X2線的放大剖面圖以及圖50(d)為示出了折彎接頭的局部典型剖面圖。圖51為用于幫助解釋把本發(fā)明的電池放入到電池盒中過程的透視圖。圖52(a)、52(b)和52(c)為本發(fā)明的電池盒的平面圖,以及圖52(d)、52(e)和52(f)分別為圖52(a)、52(b)和52(c)中示出的電池盒的剖面圖。圖53為本發(fā)明的用于形成電池盒的疊片的典型剖面圖。圖54(a)和54(b)分別為未在卷軸上纏繞疊片的坯料平面圖,以及圖54(c)和54(d)為空電池盒的透視圖。
本發(fā)明的疊片10包括導電層(金屬薄片層)2。柔性接頭59和60從容納在柔性電池盒51中的電池中伸出,該接頭并從電池盒51中伸出。
疊片10具有如圖53中所示的結構。在下面描述中,假定疊片10具有如圖53中示出的結構。
(外側)最外層/阻礙層/加強層/熱粘樹脂層(內(nèi)側)例如為鋁片的金屬薄片作為截斷水和氣通過疊片10通道的阻礙層2。
疊片10可通過干壓方法或夾壓方法把組成層疊加而形成。
一般地,電池盒51通過用于形成袋囊的熱封方法對疊片10加工而形成,這些將在后面詳細描述。
容納電池50a的本發(fā)明的電池盒51形成為具有側邊密封部83或后密封部84的袋子形狀,例如是具有如圖52(a)和52(d)所示的三邊密封部的袋子、如圖42(b)和52(e)所示的具有四邊密封部的袋子或如圖52(c)和52(f)所示的枕頭狀袋子。
本發(fā)明的電池盒可以是這些“袋子”的任何一種。
圖52(d)、52(e)和52(f)分別為沿圖52(a)的X3-X3線、圖52(b)的X4-X4線和圖52(c)的X5-X5線的剖面圖。
經(jīng)過對尋找可避免在暴露在電池盒的端部表面的導電層2的邊緣和折彎接頭T之間的接觸的方法研究后發(fā)現(xiàn),當導電層2的邊緣凹進到形成電池盒51的疊片的端部邊緣后面時,其中接頭59和60突起延伸在電池盒51的外面,由于上述短路造成的故障可絕不發(fā)生(在后面稱為“邊緣凹進”)。導電層2的邊緣可完全地凹進或只有對應于接頭59和60的導電層2邊緣的一部分凹進。
具有上述邊緣凹口的電池盒可通過任何適當?shù)姆椒ㄐ纬?。下面為形成電池盒的方法的實例。最外?一般的為雙軸取向塑料膜)被印刷,阻礙層(金屬薄片)通過預定的方法疊加到最外層上。用于形成最外層的塑料膜的坯料和用于形成阻礙層的金屬薄片的坯料分別從膜的卷軸和金屬薄片卷軸上提供,塑料膜的坯料和金屬薄片的坯料疊加成初級疊片的坯料,初級疊片的坯料纏繞在卷軸上。
初級疊片的卷軸被旋轉(zhuǎn)的沖壓剪裁機沖壓成預定形狀和預定尺寸以形成如圖54(a)和54(b)所示的切口(邊緣凹口82),被沖壓的初級疊片的坯料纏繞在卷軸上。
當需要沿邊緣的整個長度形成邊緣凹口時,形成切口82,于是該切口可在如圖54(a)所示的初級疊片坯料的移動方向上延伸,于是不可能破壞初級疊片的坯料。
當需要僅在對應于接頭的邊緣部位上形成邊緣凹口時,形成切口82使該切口可如圖54(b)所示垂直于初級疊片的坯料方向上延伸。
接著,帶有切口82的初級疊片的坯料從卷軸上解繞,然后加強層1c和熱粘樹脂層3依次疊加到阻礙層2上,從而完成了疊片的制作。
切口82通過沖壓剪裁成適宜形成邊緣凹口的形狀和尺寸。
圖54(a)中所示的疊片具有用于形成帶有三個密封端電池盒的沿一個縱向列排列的區(qū)域。圖54(a)中所示的疊片的每個區(qū)域沿折線M折疊,以形成具有三個密封端的電池盒。圖54(b)中所示的疊片具有用于形成枕頭形電池盒的沿兩個縱向列排列的區(qū)域,例如一列由切線BC3和BC4來界定,另一列由切線BC5和BC6來界定。
如圖49(b)或50(b)所示,這樣形成的疊片具有通過去除最外層和阻礙層的部分來形成的部位,在對應于接頭59和60的位置帶有邊緣凹口的電池盒可通過加工疊片來形成。
當電池盒51通過加工疊片來形成時,邊緣凹口的形狀取決于切口82的形狀。邊緣凹口可沿邊緣的整個長度上形成,或該邊緣凹口可僅在對應于接頭59和60的邊緣位置形成。
這樣,對于電池盒就沒有可能使接頭59和60由疊片10的導電層2所短路。
當使用電池組件時,如圖49(d)或50(d)所示,即使接頭59和60折彎時,也幾乎不可能使接頭59和60與阻礙層2的凹進邊緣接觸。
下面描述用于形成電池盒疊片的材料和疊片的結構。
在多數(shù)情況下,接頭59和60是由例如鋁片或銅片等金屬薄片形成的。如上所述,接頭59和60是柔性而容易歪曲。聚合物電池組件50的電池盒51通過對帶導電層的柔性疊片加工而形成。
容納電池50a的電池盒51可由不透水和氣的疊片10來制成,該電池盒可使電池免遭破壞,該破壞可能是在運輸和使用過程中由刺穿和磨損及類似原因引起的。
可使用形成如圖53中示出的結構的疊片10。
(外側)最外層/阻礙層/加強層/熱粘樹脂層(內(nèi)側)通過干壓或夾壓對這些層疊加。
疊片10的厚度最好在50到400μm范圍內(nèi)。厚度小于50μm的疊片在不透水能力和強度方面較差,可能使水穿過進入到電解質(zhì)中。厚度超過400μm的疊片在熱封性能方面較差,增加了電池的重量,沒有遵守提供最少重量的聚合物電池組件的基本思想。厚度超過400μm疊片的阻礙水和氣通過的效果并不隨著其厚度增加而增大。
疊片層的材料可根據(jù)疊片需要的物理性能而可選擇地確定。下面是疊片的材料和結構的實例。
(最外層)PET/AL/PET(或Ny)/EMAA(內(nèi)層)其中PET為聚乙烯對苯二酸鹽樹脂,AL為鋁(薄片),Ny為尼龍樹脂以及EMAA為乙烯-異丁烯酸共聚物。
最外層(第一基膜層)1a為電池盒的外表面層。這樣,最外層1a必須是不導電的,必須具有平滑的表面,必須有足夠的抵抗化學和磨損的能力,必須具有足夠高的抗拉強度和沖壓強度以及必須使裝置免受外界有害的破壞、物理和化學作用。特別是雙軸取向PET樹脂膜的雙軸取向樹脂膜是用于制作最外層1a的最佳材料。最外層1a的需要厚度在5到30μm范圍內(nèi)。如果最外層1a的厚度小于5μm,那么最外層1a的刺穿強度不夠,針孔很可能形成在最外層1a上。如果最外層1a的厚度大于30μm,那么最外層1a將對疊片的熱封產(chǎn)生不良影響,同時將減小生產(chǎn)效率。
最好挨著最外層1a形成阻礙層(金屬薄片層)2。阻礙層2具有防止水和氣透過電池盒的阻礙性能。最好使用例如為鋁片的金屬薄片作為阻礙層2。用于形成阻礙層2的鋁片的需要厚度在5到30μm范圍內(nèi)。厚度小于5μm的鋁片具有許多針孔,在阻礙性能方面較差。厚度大于30μm的鋁片對電池盒的生產(chǎn)有負作用。當電池盒由帶如鋁片的金屬薄片的疊片形成時,接頭59和60可能被導電的暴露邊緣而短路。雖然如果阻礙層2由不導電材料形成,那么包括短路的故障可避免,但是使用這種材料不可避免地在疊片的阻礙性能方面減小。
需要在阻礙層2的內(nèi)表面上形成加強層(第三基膜層)1c,以加強由加工疊片而形成的電池盒51的強度。特別需要使電池盒加強抵抗鋒利突出物的破壞作用的能力。加強層1c為雙軸取向樹脂膜,最好為雙軸取向聚乙烯對苯二酸鹽或尼龍膜。加強層1c具有在5到30μm范圍內(nèi)的厚度。加強層1c在抵抗裝在電池盒內(nèi)的電池50a的刺穿作用方面較差,如果厚度小于5μm,那么針孔可能形成在加強層1c上。如果厚度大于30μm,那么加強層1c可能對疊片的密封能力形成不利影響。
形成電池51的疊片10的最內(nèi)層為熱粘樹脂層3。當形成電池盒51時,熱粘樹脂層3的必要部分通過熱封而結合在一起。如上所述,考慮到操作的方便和密封能力,需要通過熱封方法通過對疊片的加工形成電池盒。當通過熱封方法形成電池盒51時,熱粘樹脂層3由熱粘性材料制成。熱粘性材料必須是對其本身和金屬薄片形成的接頭59和60有熱粘性。用于形成熱粘性層3的需要材料為聚烯烴共聚物,該共聚物包括乙烯丙烯酸樹脂(EAA)、乙烯-異丁烯酸樹脂(EMAA)、乙烯-乙基丙烯酸酯樹脂(EEA)和離聚物。
熱粘樹脂層3既可通過把上述樹脂其中之一的膜疊加到加強層1c上形成,也可通過對上述樹脂其中之一熔化并通過擠壓器擠出到加強層1c的表面上而形成。
熱粘樹脂層3的需要厚度在10到100μm的范圍。如果熱粘樹脂層3的厚度小于10μm,那么熱粘樹脂層3的刺穿強度不夠,針孔很有可能形成在熱粘樹脂層3上。如果熱粘樹脂層3的厚度大于100μm,那么用于形成電池盒51的熱封操作花費很多時間,減小了生產(chǎn)效率。
如上所述,最外層1a、阻礙層2、加強層1c和熱粘樹脂層3可通過利用聚氨酯粘劑的干壓方法疊加,或通過在鄰近層之間擠出粘性樹脂的夾壓方法來疊加。
實例制造本發(fā)明的薄型電池組件(電子器件)。
接頭鋁片(50μm厚)盒體枕頭型袋子狀疊片最外層雙軸取向聚酯膜(12μm厚)阻礙層鋁片(12μm厚)加強層雙軸取向尼龍膜(20μm厚)熱粘樹脂層乙烯-丙烯酸酯(EMA)(60μm厚)最外層、阻礙層、加強層和熱粘樹脂層通過利用兩組粘劑的干壓方法來疊加。
邊緣凹口(1)整個邊緣,2mm凹口(2)部分邊緣3mm凹口接頭7mm寬(邊緣凹口寬度10mm)為短路測試而把在電池盒外面延伸的接頭折彎。接頭根本不可能和電池盒的導電層的邊緣接觸。
可避免接頭和導電層之間接觸的本發(fā)明的電池盒可用于容納各種電子器件。
第十三實施例下面參照圖55到57來描述本發(fā)明的第十三實施例,其中與第一實施例中相似或?qū)牟考孟嗤臉颂杹肀硎?,其中對它們的描述將省略?br>
圖55(a)為本發(fā)明的電池組件的透視圖,圖55(b)為圖55(a)中G1部位的放大圖,圖55(c)為沿圖55(b)中X1-X1線的放大剖面圖,圖56為用于幫助解釋把本發(fā)明的電池放入到電池盒中過程的透視圖。圖57(a)和57(b)分別為以不同方式涂有絕緣膜層的接頭的透視圖。
本發(fā)明的電池組件包括電池50a和柔性盒51,該電池帶有從其中伸出的柔性接頭59和60,柔性盒51由帶導電層2的疊片10形成并容納電池51a,于是接頭59和60可經(jīng)過熱封部94伸出。電池盒51具有可避免接頭59和60被疊片10的導電層2所短路的結構。
在多數(shù)情況下,接頭59和60是由例如銅片的金屬薄片形成的,呈柔性并易于彎曲。電池組件50的電池盒51是柔性的并具有導電層。在傳統(tǒng)的電池組件50中,接頭59和60特別靠近電池盒51的端部邊緣。于是當接頭59和60折彎時,該接頭59和60可能和形成電池盒51的疊片10中導電層的暴露邊緣接觸。如果接頭59和60與導電層的邊緣接觸,那么電池組件50不會正常工作,就可能發(fā)生故障。裝在電池組件中的電池可能放電,同時減小了存儲在其中的電能,并且在最壞的情況下,電池損壞而不能使用。
本發(fā)明的發(fā)明人作了認真的研究以解決上述問題,同時發(fā)現(xiàn)如圖55所示,當除了接觸部93外的接頭59和60均涂有絕緣膜92時,由于上述短路產(chǎn)生的故障絕不會發(fā)生。更具體地說,如圖57(a)或57(b)所示,本發(fā)明的電池組件的每個接頭59和60以需要形狀覆蓋有絕緣膜92。用于形成絕緣膜92的適當材料為含有作為主要成分的酸改性聚烯烴樹脂的熱熔樹脂、環(huán)氧樹脂、聚酰亞胺樹脂、活性丙烯酸樹脂和合成橡膠。
因為接頭非??拷B片的導電層的邊緣,同時有柔性和易彎曲,所以會發(fā)生由傳統(tǒng)疊片形成的電池盒部件造成的電極短路。在發(fā)現(xiàn)上述短路故障可通過對每個接頭的預定部位涂覆而避免后的基礎上設計了本發(fā)明,所述的預定部位包括電池盒的端部邊緣和帶預定形狀絕緣膜的接頭之間的邊界區(qū)。
絕緣膜92需要具有1013Ω或更多的絕緣電阻。
研究了用于形成上述絕緣膜的各種材料后,發(fā)現(xiàn)形成上述絕緣膜的適當材料為含有作為主要成分的酸改性聚烯烴樹脂的熱熔酸改性聚烯烴樹脂、環(huán)氧樹脂、聚酰亞胺樹脂、活性丙烯酸樹脂和合成橡膠。
更具體地說,熱溶酸改性聚烯烴涂覆材料為乙烯丙烯酸樹脂(EAA)、乙烯-異丁烯酸樹脂(EMAA)、乙烯-乙基丙烯酸酯樹脂(EEA)和離聚物。
接頭可通過下面方法涂有熱熔酸改性聚烯烴涂覆材料的絕緣膜,該方法為噴嘴(nozzle)涂覆方法、輥筒(roller)涂覆方法、縫隙(slot)涂覆方法、噴涂方法、熔化(melt-down)涂覆方法、轉(zhuǎn)輪(wheel)涂覆方法或屏蔽(screen)涂覆方法。絕緣膜可在把接頭固定到電池50a上后形成在接頭上,在金屬薄片沖壓或切成接頭之前形成在金屬薄片上。絕緣膜可在電池50a放入電池盒之前,利用熱溶施加器通過把熱溶酸改性聚烯烴樹脂施加在接頭59和60的預定部位而形成。
熱熔酸改性聚烯烴樹脂可通過凹板涂覆方法或輥筒涂覆方法施加到用于形成接頭59和60的金屬薄片的坯料預定部位上,坯料可切割或沖壓成預定尺寸的接頭59和60,同時接頭59和60還可與主要部位C結合。
絕緣膜92形成在延伸在電池盒51端部邊緣的外側和內(nèi)側的部分接頭59(60)部位上,接頭59(60)經(jīng)過該電池盒51延伸到外面。
假定圖57中示出的邊界線M與電池盒51的端部邊緣對應,絕緣膜92形成以在邊界線M的相對兩側預定長度上延伸。長度不小于疊片10的厚度,并且可以是足夠大的長度,以即使在接頭59和60彎曲時避免短路。
形成絕緣膜92,使其覆蓋接頭59和60的兩個表面。如果必要的話,如圖57(b)所示,接頭59和60的側面與兩個表面均涂有絕緣膜92。
電池50a插入到電池盒51中,如圖57(a)和57(b)所示,電池盒51的對應于邊界線M的部位被密封。電池盒51的該部位最好通過熱封方法密封,于是作為形成電池盒51的疊片10的最內(nèi)層密封層3與部分涂在接頭59和60上的絕緣膜92和沒有涂上絕緣膜的接頭59和60部分粘結。
涂覆在接頭59和60上的絕緣膜92可以是那些熱熔酸改性聚烯烴涂覆材料、環(huán)氧樹脂、聚酰亞胺樹脂、活性丙烯酸樹脂和合成橡膠。
用于形成絕緣膜92的環(huán)氧樹脂、聚酰亞胺樹脂、活性丙烯酸樹脂和合成橡膠可通過下面方法施加到形成接頭59和60的材料坯料的預定部位上,該方法為凹板印刷法、凹板膠印法、凸版印刷法、膠印法或絲網(wǎng)印刷法。
由環(huán)氧樹脂、聚酰亞胺樹脂、活性丙烯酸樹脂和合成橡膠形成的絕緣膜92的位置和面積可以與由熱熔酸改性聚烯烴樹脂形成的絕緣膜92相同。
實例實例1器件扁平電池組件盒體枕頭型袋子狀疊片PET/AL/ON/LLDPE接頭鋁片(50μm厚)絕緣膜酸改性聚烯烴樹脂(PURIMAKORU可從Dau KemikaruNippon K.K.購買)通過熱熔施加器涂覆30μm厚絕緣膜的形狀形成長度為16mm的絕緣膜,于是覆蓋了每個接頭的長度為8mm部分的兩個表面,該部分接頭從電池盒的端部邊緣延伸到電池盒外面,同時覆蓋了接頭的另一長度為8mm部分的兩個表面,該部分接頭從電池盒的端部邊緣延伸到電池盒內(nèi)部。
涂覆方法在接頭固定到器件的主要部分上后,該接頭通過熱熔施加器涂有絕緣膜。
扁平電池組件進行短路測試,其中在該測試中接頭從電池盒的端部邊緣中伸出,被強迫折彎,以使接頭與暴露在電池盒的端部邊緣的導電層邊緣接觸。短路沒有發(fā)生,證實了絕緣膜的可靠性能。
順便地說,在比較實例中的扁平電池組件在與上述實例制造的條件相同的條件制造,所不同的是,接頭不涂有絕緣膜,在比較實例中的扁平電池同樣進行短路測試。在比較實例中的扁平電池組件發(fā)生短路。
本發(fā)明的電極結構減小了接頭與電池盒的導電層接觸的可能性。本發(fā)明的電極結構用于各種器件的接頭。
第十四實施例下面參照圖58到60來描述本發(fā)明的第十四實施例,其中與第一實施例中相似或?qū)牟考孟嗤臉颂杹肀硎?,其中對它們的描述將省略?br>
這里描述的本發(fā)明的聚合物電池組件是示意性而不是限定性的,在不脫離本發(fā)明的范圍情況下,可進行許多變化。
圖58(a)為本發(fā)明的電池組件的透視圖,圖58(b)為圖58(a)中G1部位的放大圖,圖58(c)為沿圖58(b)中X1-X1線的放大剖面圖。圖59為用于幫助解釋把本發(fā)明的電池放入到電池盒中過程的透視圖。
圖60(a)和60(b)和60(c)分別為以不同方式涂有絕緣膜層的接頭的透視圖。
參見圖58(a)、58(b)和58(c),電池組件50具有柔性盒51,該柔性盒51由具有由導電材料形成的導電層2的疊片10(圖53)、容納在電池盒51中的電池50a和作為電極的柔性接頭59和60形成,該接頭從容納在電池盒51中的電池50a中伸出。每個接頭59和60的除了接觸部93以外在電池盒51外面延伸的部分覆蓋有熱粘性絕緣膜(絕緣覆蓋物)92,以避免接頭59和60與疊片10的導電層2接觸而短路。電池盒51通過下列方法而形成,把疊片10在圓筒結構上滾壓,在端部熱封部94對圓筒結構的相對端部和在后熱封部95的疊片10側邊緣部的連接處熱封。
在多數(shù)情況下,本發(fā)明電極結構的接頭59和60由例如銅片的金屬薄片形成,具有柔性而容易折彎。電池盒51由加工包括如金屬薄片的導電層2的柔性疊片10而形成。接頭59和60在電池盒51外面延伸的部分非??拷纬呻姵睾?1的疊片10的導電層2。于是,當接頭59后60折彎時,該接頭59和60可能和疊片10的導電層2的暴露邊緣接觸。如果接頭59和60與導電層2的邊緣接觸,那么電池組件50不能正常地工作,就可能出現(xiàn)故障。電池組件50的電池可能發(fā)生放電,減小了存儲在那里的電能,在最壞的情況下,電池報廢而不能使用。
本發(fā)明的發(fā)明人作了認真的研究以解決上述問題,同時發(fā)現(xiàn)如圖58所示,當在接頭59和60的在電池盒51外面延伸并靠近電池盒51端部邊緣的部分均涂有絕緣膜92時,由于上述短路產(chǎn)生的故障絕不會發(fā)生。
本發(fā)明電極結構的接頭59和60為銅、鋁、錫、金、銀或這些金屬的合金制成的柔性薄片。
對在電池盒51外面延伸的接頭59和60的預定區(qū)域并包括在電池盒51端部邊緣和帶絕緣膜92的接頭59和60之間的邊界進行涂覆,通過進行該涂覆可避免上述短路故障,本發(fā)明在上述發(fā)現(xiàn)的基礎上而設計。接頭59和60的預定區(qū)域是那些可能與電池盒51的導電層2暴露邊緣接觸的、在對應于電池盒51的端部邊緣的邊界線M處向電池盒51外面和里面延伸大約5mm到20mm長度的預定區(qū)域。在考慮到形成電池盒51的疊片10的厚度與接頭59和60的柔性后,可正確確定接頭59和60的預定區(qū)域。如圖58(a)所示,接頭的自由端部和靠近自由端部的部分沒有涂有絕緣膜,以使該部分作為接觸部93。
接觸部93不需要以矩形形成,每個接頭59和60在電池盒外面延伸的部分可完全涂有絕緣片92,該絕緣片92在對應于每個接頭59和60的端部帶有沖壓圓孔,每個接頭59和60的暴露在圓孔中的部分可作為接觸部。
現(xiàn)在描述用于本發(fā)明電極結構的粘性絕緣膜。
用于本發(fā)明電極結構的粘性絕緣膜92通過熱封粘結到接頭59和60與電池盒51的最內(nèi)層3上。當把粘性絕緣膜92圍繞挨著電池盒51的端部邊緣的接頭59(60)包裝并通過熱封粘結到其中時,粘性絕緣膜92可粘結到接頭59(60)和電池盒51的最內(nèi)層3上。于是,電池50a可良好地密封在電池盒51中。滿足上述要求的形成絕緣膜92的適當材料為包括乙烯丙烯酸樹脂(EAA)的酸改性聚烯烴樹脂、乙烯-異丁烯酸樹脂(EMAA)、乙烯-乙基丙烯酸酯樹脂(EEA)和離聚物。
當接頭59(60)連接到電池盒50(a)上時,如圖60(a)所示,通過把絕緣膜92放置在接頭59(60)的兩個表面上,并對絕緣膜92施加壓力和熱,而使接頭59(60)的預定區(qū)域涂有絕緣膜92。于是各自從對應于電池盒51端部邊緣的邊界線M兩側延伸的接頭59(60)部分可涂覆有絕緣膜92。
電池50a插入到電池盒51中,同時電池盒51的端部邊緣被熱封,于是使接頭59和60夾在電池盒51的兩壁之間。
如圖60(b)所示,接頭59和60的必要部位的側面和該接頭的兩個正面可涂覆有絕緣膜62,或者如圖60(c)所示,接頭59和60的必要部位夾在長度比接頭59和60寬的絕緣膜92之間。圖60(e)、60(f)和60(g)分別為沿圖60(a)、60(b)和60(c)中X2-X2線、X3-X3線和X4-X4線的剖面圖。
還可能把絕緣帶粘結到從卷軸上解繞的金屬薄片坯料上,把坯料切成如圖60(a)所示的接頭,并把接頭連接到電池上。于是帶有接頭的電池50a可插入到電池盒51中,并且電池盒51的開口端被熱封而使電池50a密封在電池盒51中。
如上所述,絕緣膜92由可牢固地粘結到金屬薄片或類似薄片制成的接頭59和60上的酸改性聚烯烴樹脂和例如聚乙烯樹脂的防水和氣性能好的聚烯烴樹脂形成。一般地,當只考慮牢固地熱粘結到金屬薄片或類似薄片上時,電池盒51的最內(nèi)層3由酸改性樹脂形成。根據(jù)本發(fā)明,接頭59和60與絕緣片92均可牢固地粘結到電池盒51的最內(nèi)層3上,當絕緣膜92僅由酸改性聚烯烴樹脂形成,以及聚烯烴樹脂密封層占據(jù)了端面的大部分時,酸改性聚烯烴樹脂層的端面僅在電池盒端面部分暴露出,該部分對應于從電池盒伸出的接頭59和60。因此,電池盒具有提高的防水性能,并能長時期內(nèi)保持該電子器件的性能。
實例器件電池組件盒體枕頭型袋子狀疊片PET(12μm厚)/AL(40μm厚)/ON(25μm厚)/CPP(70μm厚)粘性絕緣膜EMAA(30μm厚)接頭銅片(50μm厚)鋁片(50μm厚)扁平電池組件進行短路測試,其中在該測試中接頭從電池盒的端部邊緣中伸出,被強迫折彎,以使接頭與暴露在電池盒的端部邊緣的導電層邊緣接觸。短路沒有發(fā)生,證實了絕緣膜的可靠性能。
順便地說,在比較實例中的扁平電池組件在與上述實例制造的條件相同的條件制造,所不同的是,接頭不涂有絕緣膜,在比較實例中的扁平電池同樣進行短路測試。在比較實例中的扁平電池組件發(fā)生了短路。
本發(fā)明的電極結構減小了接頭與電池盒的導電層接觸的可能性。本發(fā)明的電極結構用于各種器件的接頭。
當絕緣膜由酸改性聚烯烴樹脂制成時,電池盒的最內(nèi)層可由聚烯烴樹脂制成。于是用于電子器件的電池盒具有提高的防水性能,該電池盒不透水,避免了電子器件的性能降低。
第十五實施例下面參照圖61到64來描述本發(fā)明的第十五實施例,其中與第一實施例中相似或?qū)牟考孟嗤臉颂杹肀硎?,其中對它們的描述將省略?br>
本發(fā)明的電池組件具有這樣的結構,該結構可避免從容納在軟電池盒中電池伸出的接頭與疊片的導電材料接觸,并可避免由導電材料造成的短路,該軟電池盒由帶導電材料的疊片形成。
圖61(a)為本發(fā)明的電池組件的透視圖,圖61(b)為電池和容納電池的電池盒的透視圖,以及圖61(c)為電池盒的展開圖。圖62(a)為沿圖61中(a)X1-X1線的剖面圖以及圖62(b)為沿圖61(a)中X2-X2線的剖面圖。圖64(a)、圖64(b)和圖64(c)為本發(fā)明的平面圖,以及圖64(d)、64(e)和64(f)分別為沿圖64(a)、64(b)和64(c)的X2-X2、X3-X3、X4-X4線中示出的電池盒的剖面圖。
參見圖61,電池組件具有在預定位置帶有開口96的電池盒51以及密封在該電池盒51中的電池50a。暴露在開口96中的接頭59和60的部分作為接觸部。在后面將參照附圖描述本發(fā)明的實施例。本發(fā)明在實際應用中不限于下面具體描述的實施例,在不脫離本發(fā)明的范圍情況下可進行各種變化。
在多數(shù)情況下,本發(fā)明電池組件的電池盒51由不同材料的疊加層制成的疊片10形成。疊片10可帶有導電材料層,以保護器件不受沖壓和磨損作用以及避免由水和腐蝕氣體產(chǎn)生的化學變化。
在多數(shù)情況下,本發(fā)明的電池盒51如圖53所示通過熱封方法對疊片10加工而形成,其形狀為具有密封端面密封部94和后密封部95的袋子,更具體地說,電池盒51為如圖52(a)和52(d)所示的帶三個密封端的“袋子”、如圖52(b)和52(e)所示的帶四個密封端的“袋子”或者是如圖52(c)和52(f)所示的枕頭型“袋子”。在下面描述中,電池盒51假定為枕頭型的“袋子”。
本發(fā)明的電池組件50通過把帶接頭59和60的電池50a插入到電池盒51中,并對電池盒51的開口端部熱封而形成。容納有電池盒50a的電池盒51設有預定尺寸的開口96,該開口96設在對應于連接電池50a的接頭59和60的位置。當電池盒51的開口端部密封時,開口96分別對應于接頭59和60接觸部,開口96可在疊片10的兩個位置上形成,以分別在接頭59的一側和接頭60的一側形成兩個接觸部,或如圖61(b)和61(c)所示形成在疊片10的四個位置上,以分別在接頭59的兩側和接頭60的兩側形成四個接觸部和兩個接觸部。電池50a插入到電池盒51中,對接頭59和69經(jīng)過而伸出在外面的電池盒51開口端部密封,以完成電池組件50。在對電池盒51抽氣或?qū)﹄姵睾?1中減壓以使該電池盒51與電池盒50a緊密接觸后,對電池盒51的開口端部密封,從而使電池組件50方便使用。如上所述,包括在形成電池盒51的疊片10中的酸改性聚烯烴樹脂密封層粘結到接頭59和60上。于是,水和氣不能經(jīng)過接觸部的邊緣而進入到電池盒51中,因此電池盒50a可長期保持良好狀態(tài)。
電池盒51的開口96最好在對開口成型之前通過沖孔機利用成套沖模在疊片10中形成。本發(fā)明的電池組件50通過利用打包成型機的打包成型過程對電池盒51成型而制成,或通過把電池50a插入到電池盒51中,并通過自動包裝系統(tǒng)的一個過程對電池盒51成型而形成。在另一種情況下,疊片10以從疊片10的線軸上解繞的坯料而提供。當在疊片10的坯料上印制必要圖案時,抗蝕標記(resistermark)(可視標記)(eye mark)印制在疊片10的坯料上,該可視標記可通過光電裝置探測到,控制坯料的張力以使開口96形成在正確的位置上。
形成電池盒51的疊片10中的酸改性聚烯烴樹脂密封層通過熱封可確保與電池盒51內(nèi)表面粘結,以及電池盒51對接頭59和60的粘結。因此,接頭59和60可固定在電池盒51上,于是接頭59和60不易折彎,該接頭59和60也就不可能與暴露在電池盒51端部邊緣的導電層接觸。
如圖63所示,本發(fā)明的電池組件50的部分接頭59和60暴露出,使接觸部5與使用電池組件50的器件的電極接觸。由于形成電池盒51的疊片10通過熱封粘結到接頭59和60上,于是可完全地覆蓋除了接觸部的接頭59和60,覆蓋有疊片10的接頭59和60與裸露金屬薄片形成的接頭59和60相比較硬,接頭59和60不易彎曲,接頭59和60不可能與疊片10中導電層2的暴露邊緣接觸。
實例電池組件通過把帶300μm厚銅片接頭的扁平電池插入到電池盒并密封而制成。
扁平電池50m×500mm×2mm接頭100mm寬、20mm長、200μm厚,從電池一端伸出的兩個接頭盒體疊片(外側)PET(12μm厚)/AL(40μm厚)ON(25μm厚)/EAA(70μm厚)(內(nèi)側)枕頭型袋子寬度為75mm,長度為130mm,帶熱封端部和寬度為7mm的熱封后部在對疊片形成袋子之前在疊片中形成四個開口,以在每個接頭的兩個表面上形成接觸部。
組裝扁平電池插入到電池盒中,電池盒的開口端部用加熱到210℃的熱板熱壓兩秒,使電池盒熱封并粘結到接頭上,于是除了接觸部外的接頭完全覆蓋上電池盒。
為了進行短路測試,強迫折彎覆蓋有電池盒的接頭。接頭不與暴露在電池盒邊緣的鋁片邊緣接觸。
在本發(fā)明的電池組件中,接頭不可能被電池盒的導電層短路。由于除了接觸部的接頭完全覆蓋形成電池盒的疊片,于是被覆蓋的接頭是堅硬的而可作為穩(wěn)定的電極。
第十六實施例下面參照圖65到69來描述本發(fā)明的第十六實施例,其中與第一實施例中相似或?qū)牟考孟嗤臉颂杹肀硎荆渲袑λ鼈兊拿枋鰧⑹÷浴?br>
圖65(a)為本發(fā)明的電池組件的透視圖,圖65(b)為沿圖65(a)中箭頭G1方向的放大圖,圖65(c)為沿圖65(b)X1-X1線的剖面放大圖。圖66(a)為電池和具有容納電池開口端部的電池盒透視圖,以及圖66(b)為沿圖66(a)中X2-X2線的剖面圖。圖67為本發(fā)明電池盒的透視圖,以及圖68為本發(fā)明另一個電池盒的透視圖。
參見圖65(a)、圖65(b)和圖65(c),電池50a插入到由加工疊片10(圖53)而形成的柔性盒51中,其中疊片10具有由導電材料制成的導電層,從電池50a伸出的柔性接頭59和60在電池盒51的外面延伸。接頭59和60經(jīng)過而在外面伸出的電池盒51的端部邊緣部分覆蓋有薄層102,以避免接頭59和60被疊片10的導電層2短路。
在多數(shù)情況下,接頭59和60由例如為銅片的金屬薄片來形成,因此具有柔性而容易彎曲。電池盒51通過把具有金屬薄片或類似薄片制成的導電層2的疊片10折疊,并通過形成熱封部94和后熱封部95而制成。從電池盒51延伸到外面的接頭59和60特別靠近形成電池盒51的疊片10的導電層2邊緣。于是,如果接頭59和60彎曲時,那么該接頭59和60可能與暴露在電池盒51端部邊緣的疊片10的導電層2邊緣接觸。如果接頭59和60與導電層2的邊緣接觸,那么電池組件50不能正常地工作,而可能發(fā)生故障。于是電池組件的電池很可能發(fā)生放電而減少存儲的電能,在最壞情況下,電池損壞而不能使用。
本發(fā)明的發(fā)明人作了認真的研究以解決上述問題,同時發(fā)現(xiàn)當接頭59和60經(jīng)過而在外面延伸的電池盒51的端部邊緣覆蓋有覆蓋薄層102時,由于上述短路產(chǎn)生的任何故障絕不會發(fā)生,在上述發(fā)現(xiàn)基礎上設計了本發(fā)明。
現(xiàn)在將描述電池組件50的電池的形狀和形成電池盒的疊片。
電池組件50的電池盒51具有通過熱封方法加工疊片10而形成的袋子形狀。
現(xiàn)在將描述絕緣覆蓋薄層102,該絕緣薄層102用于覆蓋通過熱封開口端部98而形成的電池盒51的端部邊緣部分。
如圖67所示,分別對應于接頭59和60的電池盒51端部邊緣部分單獨覆蓋有覆蓋薄層102,該薄層102的寬度基本上等于接頭59和60的寬度,或者如圖68所示,對應于兩個接頭59和60的電池盒51每個端部邊緣部分覆蓋有單個覆蓋薄層102,該薄層102的寬度對應于相應于兩個接頭59和60端部邊緣部分的寬度。
覆蓋薄層102具有至少由不導電材料制成的外層和由可粘結到電池盒51上并且長時間不脫落的材料形成的內(nèi)層。覆蓋薄層102可用粘結劑或熱封方法粘結到電池盒51上。如上所述,用通常的方法形成制成電池盒51的疊片10的最外層膜1a,該膜很少具有熱封性,例如為雙軸取向聚乙烯對苯二酸鹽膜,因此電池盒必須在其外表面帶有熱粘層,以通過熱封方法把覆蓋薄片102粘結到電池盒51上。通過用粘性樹脂涂覆絕緣基膜形成的帶條(后面稱為“膠條”)作為本發(fā)明的覆蓋薄層102。
作為覆蓋薄層102的疊片的膠帶帶有具有良好彈性的絕緣基層102a。用于形成覆蓋薄層102的基層的適當材料為聚乙烯對苯二酸鹽雙軸取向膜以及尼龍樹脂膜、聚碳酸酯樹脂膜、聚乙烯樹脂膜、聚丙烯樹脂膜、聚氯乙烯樹脂膜、聚偏二氯乙烯樹脂膜、聚四氟乙烯樹脂膜及類似樹脂膜。這些材料的單軸或雙軸取向膜更好(圖69)。
考慮到粘結到電池盒的粘性,用于形成膠帶的粘結層102b的粘劑可從橡膠、合成橡膠和硅橡膠中選擇。基層的表面可通過利用聚硅銅或類似物質(zhì)的防水修面來修面。
覆蓋薄層102可固定到形成為袋子形狀的電池盒51上,于是在對電池盒51的開口端部98密封之前,覆蓋電池盒51的端部邊緣部分,該部分對應于接頭59和60,覆蓋薄層102或者可固定到疊片10的一部分上,該部分對應于電池盒51的接頭59和60經(jīng)過而伸出的部位,然后疊片10可成型為電池盒51。
覆蓋薄層102必須具有比接頭59和60寬度較大的寬度。考慮到減小接頭59和60與電池盒51的導電層之間接觸的可能性,最好使用寬度對應于帶有兩個接頭59和60電池盒的端部邊緣區(qū)域的覆蓋薄層102。
覆蓋薄層102具有位于電池盒51內(nèi)表面的長度為n1的內(nèi)部和位于電池盒的外表面的長度為n2的外部。如果覆蓋薄層102不從電池盒51上脫落,那么長度n1和n2足夠大。覆蓋薄層102長度為n1的內(nèi)部基本上不需要完全地粘結到接頭59和60上。長度n1必須比熱封部94的寬度小。
實例器件50mm×100mm×3.5mm的扁平電池組件電池盒PET(12μm厚)/AL(40μm厚)/ONy(25μm厚)/EAA(70μm厚)接頭30μm厚、14mm寬、45mm長的銅片,兩個接頭從電池組件的主要部分端部伸出覆蓋薄層聚乙烯對苯二酸鹽樹脂膜(25μm厚)和氨基甲酸乙酯粘性層(20μm厚)。
在該電池組件中,接頭不可能與電池盒的導電層接觸。該電池組件的結構用于各種器件中。
第十七實施例下面參照圖70和71來描述本發(fā)明的第十七實施例。參見圖70和圖71,粘結片112沿折疊線117折疊成兩頁,接頭59和60夾在粘結片112的兩頁之間。如圖71(a)所示,粘結片112沿折疊線117折疊成兩個對稱部分。粘結片112在對應于接頭59和60接觸部的位置設有開口113。如圖70(b)所示,接頭59和60夾在折疊的粘結片112兩頁之間,除了對應于接頭59和60外的粘結片112的兩頁粘結表面部分粘結在一起。如圖70(a)所示,電池50a插入到電池盒51中,電池盒51的開口端部在密封部94密封,從而完成了電池組件50的制作。
如圖71(b)所示,粘結片112包括基層112a和粘結層112b?;鶎?12a為適于粘結的不導電材料膜,例如為聚乙烯對苯二酸鹽、尼龍樹脂、氯乙烯樹脂、乙烯叉二氯樹脂、聚乙烯樹脂、聚丙烯樹脂、聚四氟乙烯及類似樹脂中之一的取向膜或非取向膜。
如上所述,當制作本發(fā)明的電池組件時,電池盒的開口端部用粘結片112來密封,該粘結片112夾在電池盒51的相對兩壁的端部邊緣部之間。形成電池盒51的疊片10的密封層3需要焊接到粘結片112的基層112a上。如果粘結片112的基層112a為雙軸取向的聚乙烯對苯二酸鹽膜,那么很難使形成電池盒51疊片10的密封層3和粘結片112通過熱封而粘結在一起。第二粘結層112c可容易粘結到形成電池盒51的疊片10的密封層3上,如圖71(c)所示,第二粘結層112c形成在粘結片112的表面層112a上。第二粘結層112c由與形成電池盒51密封層3相同種類的樹脂形成。粘結片112的粘結層112b由高度耐熱性材料形成,該耐熱材料可緊緊地粘結到接頭59和60上,并可避免粘結片112從接頭59和60上脫落下來,所述的高度耐熱材料例如為充油丁苯橡膠、氫化樹脂的甘油酯或石油烴。
第十八實施例現(xiàn)在參照圖72和73來描述本發(fā)明第十八實施例。第十八實施例中的電池組件51通過在具有提高阻礙性能的密封周圍部位115處對一對疊片10的周圍部位進行熱封而形成。
如果氧氣和水對電池盒51的內(nèi)容物是有害的,那么形成電池盒51的疊片10應帶有具有高度阻礙性能層。
粘結層在疊片的可粘性結合處使用以形成例如為袋子形狀的包裝盒,一般地說,該粘結層不具有任何阻礙性能,因此氧氣和水可穿過粘結層進入到包裝盒中,從而對包裝盒內(nèi)容物有負面影響。
這個問題可通過形成具有阻礙性能的樹脂粘結層而解決。然而,目前還不能得到既具有形成粘結層的足夠粘結強度又具有良好阻礙性能的樹脂。
如圖73(a)所示,粘結層的阻礙性能可通過減少粘結層(熱粘樹脂層3)的厚度而提高。如果粘結層特別薄,那么粘結層可熱變質(zhì),粘結層的強度減小,電池盒損壞。
通過把一對疊片10的周圍部分粘結到一起而形成密封周圍部115,如圖73(b)所示,該密封周圍部115折彎成剖面波浪狀。然而,當密封邊緣部折彎時,粘結層的強度減小,在某些情況下,電池盒損壞。
在研究了在不減小粘結層的粘結強度情況下提高密封邊緣部的阻礙性能后,發(fā)現(xiàn)上述問題可通過使形成電池盒前壁和后壁的疊片的相應阻礙層彼此靠近或接觸來解決。
下面參照附圖來描述實例中的電池盒。
每個具有阻礙層2和粘結層3的一對疊片10的周圍部分粘結在一起而形成密封周圍部115。如圖72(a)所示,在疊片10對的周圍部分中包括有阻礙層2的一部分,該阻礙層2的一部分可通過對該對疊片10中的兩個均加壓以彼此靠近或接觸,從而在該對疊片10的兩個中均形成凹槽116,以把粘結層3對應于凹槽116的部分擠到旁邊。
如圖72(b)所示,該對疊片10之一的阻礙層2一部分通過對該疊片10加壓可與另一個疊片10的阻礙層2靠近或接觸,以在前者的疊片10中形成凹槽116。
圖72(c)示出了通過把一對疊片10的周圍部粘結在一起形成的密封周圍部115,該密封周圍部115還帶有通過把密封周圍部115的邊緣部加壓而形成的收縮邊緣部,于是把粘結層3擠在旁邊,使該對疊片10的阻礙層2彼此靠近或接觸。
在圖72(c)中所示的密封周圍部115的改型中,疊片10對之一的周圍部的阻擋層2一部分可通過僅對該疊片10的邊緣部加壓而與另一個疊片10的阻礙層2靠近或接觸。
該對疊片10的在密封周圍部的兩個阻礙層2一部分可彼此靠近或接觸,于是通過利用熱板或超聲波方法把粘結層擠到旁邊。
在把疊片對粘結一起形成電池盒的密封過程之前、之后或之中,形成電池盒前壁或后壁的疊片可進行加工以形成凹槽。
阻礙層2和粘結層3是疊片的必要組成層膜。疊片可帶有包括加強層的附加層。
形成阻礙層2的適當材料為例如鋁片的金屬薄片;涂有例如通過真空蒸發(fā)形成鋁膜的金屬膜的樹脂膜或樹脂片;具有阻礙性能的樹脂膜或樹脂片,例如皂化乙烯-乙酸乙烯酯共聚物、聚酰胺樹脂,例如MXD尼龍6、聚丙烯腈樹脂和聚偏二氯乙烯;以及通過真空蒸發(fā)涂有無機氧化物膜的樹脂膜或樹脂片,該無機氧化物例如為二氧化硅(SiO2)、氧化鋁(AL2O3)或氧化鎂(MgO)。
上述無機氧化物之一的膜可通過化學氣相淀積方法(CVD)形成在樹脂膜或樹脂片上,該化學真空鍍膜方法例如為等離子體化學氣相淀積方法或物理氣相淀積方法(PVD方法),如真空蒸發(fā)方法。
通過真空淀積形成的無機氧化物膜可以是如二氧化硅、氧化鋁及類似氧化物之一的無機氧化物單層膜,也可以是具有一組這些無機氧化物中某些層的疊片。
多層膜可通過利用化學氣相淀積方法或物理氣相淀積方法組合來形成。通過蒸發(fā)形成這些膜在順序上沒有任何限制。
例如,可以先形成二氧化硅膜,接著形成鋁膜。順序可以顛倒。
無機氧化物膜和具有阻礙性能的阻礙膜的復合膜可通過利用真空蒸發(fā)在無機氧化物膜上涂有具有阻礙性能的樹脂而形成。
第十九實施例現(xiàn)在參照圖74和75來描述本發(fā)明的第十九實施例。形成電池盒的疊片通過通常使用的干壓方法制造,由于電池盒長時間存儲而老化,該疊片可能沿包含在疊片中的金屬薄片層和內(nèi)層之間的疊片平面而脫層。經(jīng)過對脫層原因研究可以發(fā)現(xiàn),由于電解質(zhì)為有機碳酸鹽溶劑,于是在干壓方法中使用的溶劑膠長時間內(nèi)可在作為聚合物電池組成部分的電解質(zhì)中溶解。電解質(zhì)逐漸滲透到電池盒的樹脂層中,到達樹脂層和粘結層之間的交接面,最終疊片沿粘結層脫層。
本發(fā)明的發(fā)明人發(fā)現(xiàn),通過等離子體弧處理對粘結到金屬薄片上的內(nèi)層表面加工可避免由于電解質(zhì)作用導致的疊片脫層,以及如果通過等離子體弧處理對具有待粘結到金屬薄片上的內(nèi)層表面修面,那么通過利用干壓方法或熱壓方法可制作出可阻止電解質(zhì)溶解作用的電池盒形成疊片。
通過等離子體弧處理可對待粘結到金屬薄片上的內(nèi)層表面修面。假定疊片10具有如圖74所示結構第一基膜層1a(PET)/LMD125(干壓)/鋁片層2/第三基膜層1c(ON)/熱粘樹脂層3(通過擠壓涂覆形成的酸改性聚烯烴樹脂層)。接著,在鋁片層2一側為ON膜層的第三基膜層1c的表面通過等離子體弧處理來形成等離子體弧處理層126。
當疊片10具有如圖75所示結構時第一基膜層1a(PET)/LMD125/鋁片層2/熱粘樹脂片127(熱壓)/第三基膜層1c(ON)/LMD 125/附加第三基膜層1d(EVOH)/熱粘樹脂層3(通過擠壓涂覆形成酸改性聚烯烴樹脂層),在鋁片層2一側的熱粘性片127表面可通過等離子體弧處理進行修面,以形成等離子體弧處理層126。圖74和75中所示的每個疊片具有外疊加結構122、內(nèi)疊加結構和熱粘樹脂層3。
當通過等離子體弧處理加工膜后,需要的話,膜放置在一個腔室內(nèi),該腔室抽成真空,例如為通過使稀有氣體透過含有官能團的溶液或者通過把含官能團氣體和稀有氣體混合而獲得的含官能團氣體的源氣體排放到該上述腔室中,通過離子發(fā)生器在腔室產(chǎn)生等離子體,從而對膜的表面用等離子體來處理。
稀有氣體包括Ar、He、Kr、Xe或Rn。最好使用Ar。和稀有氣體混合的氣體或稀有氣體經(jīng)過的溶液為酸、甲酮、乙醇、氟化氫、碳化氟、四氟化硅、氟化氮、碳氫化合物、芳香族化合物、二異氰酸鹽、丙烯酸單體、水蒸氣、氮氣、氫氣、鹵素及這些物質(zhì)的混合物。
膜的處理是通過在其連續(xù)移動時進行空氣壓力輝光放電等離子體弧處理來代替通過利用真空腔室進行等離子體弧處理。
根據(jù)本發(fā)明,需要通過可高效加工膜的空氣壓力輝光放電等離子體弧處理來對膜表面連續(xù)地進行加工。
當通過等離子體弧處理加工膜時,膜放置在容器中第一和第二電極之間,源氣體排入到該容器中,經(jīng)過第一和第二電極提供有射頻電壓,以在第一和第二電極之間產(chǎn)生輝光放電區(qū),同時膜穿過輝光放電區(qū)移動,以連續(xù)地進行等離子體弧處理。
內(nèi)疊片層結構123具有等離子體弧加工層126,通過把該層123粘結到外疊片結構122的金屬薄片層2上而獲得疊片10,加工疊片10形成電池盒,當通過利用該電池盒形成的電池組件在嚴格測試條件下進行長期存儲壽命測試時,疊片10不會脫層。
本發(fā)明的疊片的特征在于具有待粘結到金屬薄片層2上的內(nèi)疊片結構123的等離子體弧加工層。疊片的其它組成層表面不需要通過等離子體弧處理來修面。
例如,待粘結到金屬薄片層2上的第一基膜層1a的表面不需要通過等離子體弧處理來進行修面,因為雖然電池的電解質(zhì)透過熱粘樹脂層3和第三基膜層1c而到達金屬薄片層2的表面,并溶解粘性層而產(chǎn)生脫層,但是電解質(zhì)不能滲透到金屬薄片層。可以證明第三基膜層1c和熱粘樹脂層3彼此不分離,即使是要結合在一起的第三基膜層1c和熱粘樹脂層3相應表面不通過等離子體弧處理來進行修面,這被認為第三基膜層1c和熱粘樹脂層3是不分離的,并且在金屬薄片層和粘結到金屬薄片層的層膜之間的交界面上發(fā)生脫層,因為電解質(zhì)透過而不在使第三基膜層1c和熱粘樹脂層3粘結在一起的粘性層上聚集,既不能使熱粘樹脂溶解,又不能使該熱粘樹脂層腐蝕,溶解粘結到金屬薄片層上的粘結層而產(chǎn)生脫層。
實例下面描述本發(fā)明的實例。本發(fā)明在實際應用中并不限于下面描述的實例。
制造使用作為聚合物電解質(zhì)的鋰離子聚合物和碳件的電池50a。接頭59和60分別連接到收集極電極57和58的端部。接頭59和60的自由端部從電池盒51伸出到外面。接頭59和60分別是由銅(正極)和鋁(負極)制成的。電池50a密封在通過利用下面疊片形成的電池盒內(nèi),以形成電池組件,同時電池組件進行性能測試。
實例1PET(12μm厚)/LMD/AL/(15μm厚)/P·T ON/(15μm厚)/HS/(50μm厚)PET雙軸取向聚酯膜LMD由干壓形成的兩組聚氨酯粘劑層P·T等離子體弧處理ON雙軸取向尼龍樹脂膜HS通過擠壓涂覆形成的酸改性聚烯烴樹脂*1的熱粘結層*1ADOMA,可從Mitsui Sekiyu Kagaku Kogyo K.K.購買實例2PET(12μm厚)/LMD/AL/(15μm厚)/LMD/P·T ADF/(40μm厚)/ON/(15μm厚)/HS(50μm厚)ADF熱粘性片VE300(可從Tosero K.K.購買)Al和ON通過利用熱粘性片而熱壓粘結在一起,緊挨著AL的熱粘性片表面通過等離子體弧處理來修面。實例2在其它方面和實例1相同。
比較實例1PET(12μm厚)/LMD/AL/(15μm厚)/LMD/ON/(15μm厚)/HS(50μm厚)比較實例1除了其中的ON膜沒有任何經(jīng)過等離子體弧處理的表面外而與實例1相同,比較實例2PET(12μm厚)/LMD/AL/(15μm厚)/LDM/ADF(40μm厚)/LMD/ON/(15μm厚)/HS(50μm厚)比較實例2除了其中的ADF沒有任何經(jīng)過等離子體弧處理的表面外而與實例2相同。
存儲壽命測試通過利用實例1和2和比較實例1和2的疊片制造的十個樣品電池組件存儲在40℃和90%的溫溫條件下六個月,接著測試樣品電池組件的性能。
結果實例1在所有樣品中沒有性能發(fā)生惡化。
實例2在所有樣品中沒有性能發(fā)生惡化。
比較實例1在所有樣品中出現(xiàn)脫層。
比較實例2在十個樣品中有三個出現(xiàn)脫層。
當需要在圖74和75中所示的疊片10的表面上印制字母和圖案時,該字母和圖案印制在作為最外層的第一基膜層內(nèi)表面上,該第一基膜層將與鄰近層表面結合,用于第二次表面刻蝕,然后第一基膜層疊加到鄰近層上。于是即使電池盒形成片的表面磨損時,印制的字母和圖案也不會被破壞。
從上面的描述中很明顯地看出,本發(fā)明提供輕質(zhì)、薄型、柔性的電池盒形成片,該形成片在各種機械強度、耐熱性、不透水和氣、隔熱性和可加工性以及可高效加工方面很出色。待粘結到金屬薄片層上的層膜表面的等離子體弧處理避免了形成電池組件的電池盒疊片當電池組件長時間存儲時的脫層。
粘性樹脂層和由酸改性聚烯烴樹脂形成的熱粘樹脂層具有100℃的熔點,即使當電池組件在高溫環(huán)境下存儲時,也可保證電池盒的密封部的密封,最終避免了電解質(zhì)的泄露。
第二十實施例現(xiàn)在參照圖76和77來描述本發(fā)明的第二十實施例。
傳統(tǒng)疊片利用尼龍膜作為第三基膜層,因為尼龍膜具有良好的抵抗電池元件突起刺穿作用的剌穿強度以及具有相對于形成熱粘性層的酸改性聚烯烴樹脂較高的粘性,該傳統(tǒng)疊片在加熱和加壓時不能變薄,并且用于熱封通過對電池盒的開口端部加熱和加壓而使熱粘樹脂層的厚度減小,在對加工疊片而形成的電池盒的開口端部密封時能避免疊片中的金屬薄片層與端子接觸。
參見圖76和77,疊片122具有外疊片結構122、內(nèi)疊片結構123和熱粘樹脂層3。
當通過對具有上述結構的疊片加工形成電池盒,并把電池密封在電池盒中,從而制造的電池組件在具有恒定溫度和溫度的環(huán)境下長時間存儲時,水就可能透過該電池盒。
經(jīng)過對滲水原因仔細研究發(fā)現(xiàn),水經(jīng)過電池盒51的端面,透過作為第三基膜層1c的尼龍膜,如圖77中箭頭所示,并透過電池盒51中的熱粘樹脂層3。
傳統(tǒng)疊片使用如尼龍6或尼龍66的常態(tài)鏈式脂肪族聚酰胺。
常態(tài)鏈式脂肪族聚酰胺是吸濕的。電池盒形成片10可使用具有較低吸濕性能材料的膜,如取向的聚酯樹脂膜。本發(fā)明的疊片使用可具有穩(wěn)定粘結強度而粘結到熱粘樹脂層上。本發(fā)明的發(fā)明人發(fā)現(xiàn)芳香族的聚酰胺樹脂具有較低吸濕性能,滿足用于第三基膜層1c需要的條件。
然而,芳香族聚酰胺樹脂膜堅硬并且具有應力開裂的缺點??梢园l(fā)現(xiàn)芳香族聚酰胺樹脂和常態(tài)鏈式脂肪族聚酰胺混合可形成穩(wěn)定層。
實例下面描述本發(fā)明的實例制造使用作為聚合物電解質(zhì)的鋰離子聚合物和碳件的電池。接頭59和60分別連接到集電極的電極57和58的端部。接頭59和60的自由端部從電池盒51伸出到外面。接頭59和60分別是由銅(正極)和鋁(負極)制成的。
實例1PET(12μm厚)/LMD/AL(15μm厚)/ADF(40μm厚)/ON-A(15μm厚)/HS(50μm厚)PET雙軸取向聚酯膜LMD由干壓形成的兩組聚氨酯粘劑層AL鋁片ADF由熱壓形成的酸改性聚烯烴樹脂膜ON-A雙軸取向芳香族尼龍樹脂膜(NOBAMIDDO X21,可從Mitsubishi Enginiyaringu Prastikku K.K.購買)HS通過擠壓涂覆形成的酸改性聚烯烴樹脂的熱粘結層實例2PET(12μm厚)/LMD/AL/(15μm厚)/ADF/(40μm厚)/ON-B/(15μm厚)/HS(50μm厚)ON-B100份重量芳香族尼龍樹脂和10份重量脂肪族尼龍樹脂混合的雙軸取向尼龍膜。
實例2中的疊片使用了NO-B作為其第三基膜層,在其它方面和實例1中的疊片相同。
比較實例1PET(12μm厚)/LMD/AL(15μm厚)/ADF(40μm厚)/ON-C/(15μm厚)HS(50μm厚)比較實例1除了該實例使用ON-C作為第三基膜層外,其疊片和實例1中的相同。
實例2除了該實例使用尼龍膜6作為第三基膜層外和實例1相同。
存儲壽命測試通過利用實例1和2和比較實例1和2的疊片制造的十個樣品電池組件存儲在40℃溫度和90%的溫濕條件下三個月,接著測試樣品電池組件的性能。
結果實例1和實例2中的所有樣品中沒有性能發(fā)生惡化。在比較實例1中十個樣品中有三個發(fā)生性能惡化。
實例2在所有樣品中沒有性能發(fā)生惡化。
當?shù)谌邮怯煞枷阕迥猃垬渲せ蛴煞枷阕鍢渲椭咀迥猃垬渲旌夏ば纬蓵r,電池盒形成疊片可以形成不能使水經(jīng)過端面而透過的電池盒。
當需要在圖76中所示的電池盒形成疊片10的表面上印制字母和圖案時,該字母和圖案印制在作為最外層的第一基膜層內(nèi)表面上,該第一基膜層將與外疊片結構122的鄰近層表面結合,用于第二次表面刻蝕。然后第一基膜層疊加到鄰近層上。于是即使電池盒形成片的表面磨損時,印制的字母和圖案也不會被破壞。
從上面的描述中很明顯地看出,本發(fā)明的電池盒形成疊片包括至少四個疊片層,即第一基膜層、金屬薄片層、第二基膜層和熱粘樹脂層,并使用芳香族或脂肪族樹脂作為第二基膜層,本發(fā)明提供輕質(zhì)、薄型、柔性的電池盒形成片,該形成片在各種機械強度、耐熱性、不透水和氣方面良好。即使在使用該電池盒的電池組件長時間存儲時,本發(fā)明的疊片也可避免水經(jīng)過電池盒而透過。
第二十一實施例現(xiàn)在參照圖78來描述本發(fā)明的第二十一實施例。
圖78(a)、78(b)、78(c)和78(d)示出了疊片10。在疊片10中,金屬薄片層2通過熱壓方法利用熱粘樹脂層127粘結到內(nèi)疊加結構123上。
實例1圖78(a)中所示的疊片10具有下面的結構。
PET(12μm厚)/LMD/AL(12μm厚)/ADF(50μm厚)/ON(15μm厚)/HS(50μm厚)在該結構中,PET表示雙軸取向聚酯樹脂膜(第一基膜層1a),LMD表示通過干壓形成的粘性層,AL表示鋁片(金屬薄片層2),ADF表示可從Tosero K.K.購買的VE300的粘性層(熱粘性樹脂層127),ON表示雙軸取向尼龍膜(ENBURUMU,可從Yunichika K.K.購買)(第三基膜層1c)以及HS表示可從Mitsui Sekiyu Kagaku Kogyo K.K.的ADOMA熱粘性層(熱粘樹脂層4)熱壓條件使用高頻焊接方法。ADF夾在ON和PET(12μm厚)/LMD/AL(12μm厚)疊加結構的AL之間,以形成層結構,壓力施加到層結構上,并通過19KHz的高頻電源把電流提供到層結構上。
實例2圖78(b)所示的疊片10具有下面的結構。
PET(12μm厚)/LMD/AL(12μm厚)/ADF(50μm厚)/ON(15μm厚)/LMD/EVOH/(20μm厚)/LMD/HS(40μm厚)在該結構中,EVOH表示可從Kuraray Co.,Ltd.購買的EVARU膜(附加第三基膜層1d)。
熱壓條件采用熱壓膠合方法。ADF夾在ON和PET(12μm厚)/LMD/AL(12μm厚)疊加結構的AL之間,以形成層結構,壓力和160℃的熱施加到層結構1秒鐘。
比較實例1圖78(c)中所示的疊片10具有下面的結構。
PET(12μm厚)/LMD/AL(12μm厚)/SL(15μm厚)/ON/(15μm厚)/HS(40μm厚)在該結構中,SL表示用于夾壓的粘性樹脂層128。作為粘性樹脂層的SL通過夾壓夾在ON和PET(12μm厚)/LMD/AL(12μm厚)疊加結構的AL之間以形成將AL和ON粘在一起的疊層結構。
比較實例2
圖78(d)所示的疊片10具有下面的結構。
PET(12μm厚)/LMD/AL(12μm厚)/LMD/ON/(15μm厚)/LMD/EVOH(20μm厚)/HS(40μm厚)疊加的條件ON和PET(12μm厚)/LMD/AL(12μm厚)疊加結構的AL通過利用雙組聚氨酯粘劑而粘結在一起。
結果通過利用這些疊片來制造電池盒,利用有機碳酸鹽溶劑的電解質(zhì)的電池分別密封在電池盒中,以形成樣品電池組件,對該樣品電池組件進行存儲壽命測試。
存儲壽命測試樣品電池組件存儲在40℃溫度和90%RH的溫濕條件下三個月,接著研究樣品電池組件的電池盒,觀察在形成電池盒的疊片中,金屬薄片層和粘結到該金屬薄片層上的內(nèi)層是否發(fā)生分離。研究的結果用比率來表示(發(fā)生分離的電池盒數(shù))/(樣品數(shù)(十個樣品))實例10/10實例20/10比較實例110/10比較實例22/10本發(fā)明的上述結構避免了金屬薄片層2和內(nèi)疊加結構123由于電解質(zhì)的作用的分離。第一基膜層1a和第三基膜層1c,或者第一基膜層1a、第三基膜層1c和附加第三基膜層1d提供了具有各種機械強度和抵抗力的疊片。由于金屬薄片層2夾在第一基膜層1a和第三基膜層1c之間,以及附加第三基膜層1d粘結到第三基膜層1c上,于是疊片具有較高的刺穿強度,特別是抵抗內(nèi)側的刺穿,金屬薄片層得到了保護,因此電池盒形成疊片具有穩(wěn)定的阻礙性能。
當需要在電池盒形成疊片10的表面上印制字母和圖案時,該字母和圖案印制在作為最外層的第一基膜層內(nèi)表面上,該第一基膜層將與鄰近層表面結合,用于第二次表面刻蝕,然后第一基膜層疊加到鄰近層上。于是即使電池盒形成片的表面磨損時,印制的字母和圖案也不會被破壞。
權利要求
1.一種電池盒形成疊片,用于形成容納電池的電池盒,所述電池盒形成疊片包括第一基膜層;及位于第一基膜層內(nèi)側的熱粘樹脂層。
2.根據(jù)權利要求1所述的電池盒形成疊片,還包括夾在第一基膜層和熱粘樹脂層之間的金屬薄片層。
3.根據(jù)權利要求2所述的電池盒形成疊片,還包括夾在第一基膜層和金屬薄片層之間的第二基膜層。
4.根據(jù)權利要求2所述的電池盒形成疊片,還包括夾在金屬薄片層和熱粘樹脂層之間的第三基膜層。
5.根據(jù)權利要求2所述的電池盒形成疊片,其特征在于熱粘樹脂層為酸改性聚烯烴樹脂層。
6.根據(jù)權利要求2所述的電池盒形成疊片,其特征在于熱粘樹脂層包括聚烯烴樹脂層和酸改性聚烯烴樹脂層。
7.根據(jù)權利要求2所述的電池盒形成疊片,其特征在于第一基膜層為雙軸取向聚乙烯對苯二酸鹽膜或雙軸取向尼龍膜。
8.根據(jù)權利要求7所述的電池盒形成疊片,其特征在于熱粘樹脂層由酸改性聚烯烴樹脂形成,該樹脂中酸含量在0.01到10%重量比的范圍內(nèi)。
9.根據(jù)權利要求2所述的電池盒形成疊片,其特征在于熱粘樹脂層包括聚烯烴樹脂層和其中酸含量在0.01到10%重量比范圍內(nèi)的酸改性聚烯烴樹脂層。
10.根據(jù)權利要求9所述的電池盒形成疊片,其特征在于第一基膜層為雙軸取向聚乙烯對苯二酸鹽膜或雙軸取向尼龍膜。
11.根據(jù)權利要求1所述的電池盒形成疊片,其特征在于第一基膜層為雙軸取向聚乙烯對苯二酸鹽膜、雙軸取向尼龍膜或雙軸取向聚丙烯膜,每層膜涂覆有二氧化硅層、氧化鋁層或聚偏二氯乙烯樹脂層。
12.根據(jù)權利要求11所述的電池盒形成疊片,其特征在于熱粘樹脂層為酸改性聚烯烴樹脂層或由聚烯烴樹脂層和酸改性聚烯烴樹脂組成,酸改性聚烯烴樹脂層由酸含量在0.01到10%重量比范圍的酸改性聚烯烴樹脂形成。
13.根據(jù)權利要求2所述的電池盒形成疊片,其特征在于金屬薄片層的尺寸比其它層要小,同時金屬薄片層的邊緣至少在電池盒形成疊片一端不暴露。
14.根據(jù)權利要求13所述的電池盒形成疊片,其特征在于熱粘樹脂層為酸改性聚烯烴樹脂層或由聚烯烴樹脂層和酸改性聚烯烴樹脂組成,酸改性聚烯烴樹脂層由酸含量在0.01到10%重量比范圍的酸改性聚烯烴樹脂形成。
15.根據(jù)權利要求2所述的電池盒形成疊片,其特征在于第一基膜層為雙軸取向聚乙烯對苯二酸鹽膜、雙軸取向尼龍膜或雙軸取向聚丙烯膜。
16.根據(jù)權利要求15所述的電池盒形成疊片,其特征在于熱粘樹脂層為酸改性聚烯烴樹脂層或由聚烯烴樹脂層和酸改性聚烯烴樹脂組成,以及酸改性聚烯烴樹脂層含有一種或幾種抗阻塞劑、潤滑劑和滑動劑。
17.根據(jù)權利要求16所述的電池盒形成疊片,其特征在于金屬薄片層的尺寸比其它層要小,同時金屬薄片層的邊緣至少在電池盒形成疊片一端不暴露。
18.根據(jù)權利要求2所述的電池盒形成疊片,其特征在于聚烯烴樹脂層形成在金屬薄片層其中的一個表面上,或者聚烯烴樹脂層形成在金屬薄片層的兩個表面上,聚烯烴樹脂層或?qū)咏M的厚度在10到100μm范圍內(nèi)。
19.根據(jù)權利要求18所述的電池盒形成疊片,其特征在于第一基膜層為雙軸取向聚乙烯對苯二酸鹽膜、雙軸取向尼龍膜或雙軸取向聚丙烯膜。
20.根據(jù)權利要求18所述的電池盒形成疊片,其特征在于聚烯烴樹脂層是由酸改性聚烯烴樹脂或通過利用單位點(singlesite)催化劑共聚后產(chǎn)生的乙烯-α-烯烴共聚物形成的。
21.根據(jù)權利要求18所述的電池盒形成疊片,其特征在于熱粘樹脂層為酸改性聚烯烴樹脂層或由聚烯烴樹脂層和酸改性聚烯烴樹脂組成。
22.根據(jù)權利要求1所述的電池盒形成疊片,其特征在于熱粘樹脂層以一定圖案形成在第一基膜層上。
23.根據(jù)權利要求22所述的電池盒形成疊片,其特征在于不透水和氣的阻礙層形成在第一基膜層和熱粘樹脂層之間。
24.根據(jù)權利要求23所述的電池盒形成疊片,其特征在于阻礙層為金屬薄片、金屬或無機氧化物薄膜,或聚偏二氯乙烯、聚丙烯腈,或皂化乙烯-乙酸乙烯酯共聚物層。
25.根據(jù)權利要求22所述的電池盒形成疊片,其特征在于第一基膜層為雙軸取向聚乙烯對苯二酸鹽膜、雙軸取向尼龍膜或雙軸取向聚丙烯膜。
26.根據(jù)權利要求4所述的電池盒形成疊片,其特征在于至少第一基膜層或第三基膜層帶有壓力減緩部,該壓力減緩部具有通過利用激光束照射而形成的切口。
27.根據(jù)權利要求26所述的電池盒形成疊片,其特征在于壓力減緩部具有在5到10kg/cm2范圍內(nèi)的斷裂強度。
28.根據(jù)權利要求26所述的電池盒形成疊片,其特征在于壓力減緩部具有一組相交的直的切口。
29.根據(jù)權利要求26所述的電池盒形成疊片,其特征在于第一基膜層和第三基膜層均分別在相應位置設有壓力減緩部。
30.根據(jù)權利要求26所述的電池盒形成疊片,其特征在于壓力減緩部位于電池盒的周圍部,該電池盒通過對熱粘樹脂層的周圍部熱封而形成。
31.根據(jù)權利要求4所述的電池盒形成疊片,其特征在于粘性樹脂層形成在金屬薄片層和第三基膜層之間,粘性樹脂層和第三基膜層通過夾壓而疊加在一起,以及熱粘樹脂層通過擠壓涂覆形成在第三基膜層上。
32.根據(jù)權利要求31所述的電池盒形成疊片,其特征在于粘性層或熱粘樹脂層是由酸改性聚烯烴樹脂形成的。
33.根據(jù)權利要求32所述的電池盒形成疊片,其特征在于酸改性聚烯烴樹脂具有100℃或更高的熔點。
34.根據(jù)權利要求1所述的電池盒形成疊片,還包括第二基膜層,該基膜層夾在第一基膜層和熱粘樹脂層之間。
35.根據(jù)權利要求34所述的電池盒形成疊片,還包括夾在第一基膜層和第二基膜層之間的皂化乙烯-乙酸乙烯酯共聚物層。
36.一種電池組件,包括電池;容納電池的電池盒;及連接到電池并從電池盒向外伸出的接頭。
37.根據(jù)權利要求36所述的電池組件,其特征在于接頭覆蓋有帶有開口的絕緣罩。
38.根據(jù)權利要求37所述的電池組件,其特征在于絕緣罩通過熱封粘結到電池盒的內(nèi)表面上。
39.根據(jù)權利要求37所述的電池組件,其特征在于絕緣罩可通過熱封粘結到接頭上。
40.根據(jù)權利要求37所述的電池組件,其特征在于絕緣罩具有由聚乙烯對苯二酸鹽樹脂、聚酰胺樹脂、聚酰亞胺樹脂或聚碳酸酯樹脂形成的支持層。
41.根據(jù)權利要求37所述的電池組件,其特征在于電池盒或絕緣罩印制有需要的符號。
42.根據(jù)權利要求36所述的電池組件,其特征在于每個接頭具有帶彼此重疊和接觸的相應部位的第一和第二部分,當在電池盒中產(chǎn)生氣體時,每個接頭的重疊部分離。
43.根據(jù)權利要求42所述的電池組件,其特征在于每個接頭的第一和第二部分的重疊部粘結到電池盒的相對兩壁。
44.根據(jù)權利要求42所述的電池組件,其特征在于在電池盒中安裝有用于按壓接頭的第一和第二部分的重疊部的按壓裝置。
45.根據(jù)權利要求44所述的電池組件,其特征在于按壓裝置包括板簧或盤簧。
46.根據(jù)權利要求44所述的電池組件,其特征在于按壓裝置包括彈性件。
47.根據(jù)權利要求36所述的電池組件,其特征在于電池盒通過對具有金屬薄片層的疊片加工而形成,金屬薄片的端部邊緣凹進在疊片的一端后面。
48.根據(jù)權利要求47所述的電池組件,其特征在于對應于接頭的金屬薄片層的端部邊緣的部分凹進在疊片的端部后面。
49.根據(jù)權利要求36所述的電池組件,其特征在于接頭覆蓋有以一定圖案形成的絕緣罩。
50.根據(jù)權利要求49所述的電池組件,其特征在于絕緣罩由熱溶樹脂形成,該熱溶樹脂含有作為主要成分的酸改性聚烯烴樹脂。
51.根據(jù)權利要求49所述的電池組件,其特征在于絕緣罩由環(huán)氧樹脂、聚酰亞胺樹脂、活性丙烯酸樹脂和彈性樹脂形成。
52.根據(jù)權利要求36所述的電池組件,其特征在于接頭覆蓋有可粘結到電池盒上的絕緣罩。
53.根據(jù)權利要求52所述的電池組件,其特征在于電池盒具有聚烯烴樹脂的內(nèi)層。
54.根據(jù)權利要求52所述的電池組件,其特征在于在電池盒一側的絕緣罩由酸改性聚烯烴樹脂形成。
55.根據(jù)權利要求36所述的電池組件,其特征在于每個接頭夾在一對絕緣罩之間,每個絕緣罩覆蓋電池盒的端部。
56.根據(jù)權利要求55所述的電池組件,其特征在于絕緣罩為膠帶。
57.根據(jù)權利要求56所述的電池組件,其特征在于絕緣粘性片固定到接頭表面的一部分上。
58.一種電池組件,包括電池;連接到電池上的接頭;及容納電池和接頭的電池盒;其特征在于電池盒的周圍部密封,對應于接頭的密封周圍部的部位設有開口。
59.根據(jù)權利要求58所述的電池組件,其特征在于電池盒具有由酸改性聚烯烴樹脂形成的內(nèi)層。
60.根據(jù)權利要求1所述的電池盒形成疊片,其特征在于每個帶有熱粘性層的一對疊片的周圍部通過熱封而粘結在一起,每個疊片具有夾在第一基膜層和熱粘樹脂層之間的阻礙層,及疊片的周圍部壓向彼此,以形成凹槽,于是疊片相應阻礙層彼此靠近或接觸。
61.根據(jù)權利要求1所述的電池盒形成片,其特征在于每個均帶有熱粘性層的一對疊片的周圍部通過熱封而粘結在一起。每個疊片具有夾在第一基膜層和熱粘樹脂層之間的阻礙層,及疊片中的一個的周圍部壓向另一個疊片,以在其中形成凹槽,于是前者的疊片的阻礙層和后者的疊片阻礙層靠近或接觸。
62.根據(jù)權利要求1所述的電池盒形成片,其特征在于每個均帶有熱粘性層的一對疊片的周圍部通過熱封而粘結在一起,每個疊片具有夾在第一基膜層和熱粘樹脂層之間的阻礙層,及疊片中的周圍部的邊緣部壓向彼此,以使疊片相應的阻礙層彼此靠近或接觸。
63.根據(jù)權利要求2所述的電池盒形成片,還包括夾在金屬薄片層和熱粘樹脂層之間的內(nèi)層,其特征在于內(nèi)層具有通過等離子體弧處理修面并和金屬薄片層接觸表面。
64.根據(jù)權利要求63所述的電池盒形成片,其特征在于通過等離子弧體處理修面的內(nèi)層表面可通過連續(xù)的空氣壓力輝光放電等離子體弧處理方法來形成。
65.根據(jù)權利要求2所述的電池盒形成片,還包括夾在金屬薄片層和熱粘樹脂層之間的內(nèi)層,其特征在于第一基膜層為取向的合成樹脂膜,內(nèi)層為取向的合成樹脂膜的第三基膜層,及第三基膜層為芳香族樹脂尼龍膜或芳香族樹脂和脂肪族尼龍樹脂混合的尼龍膜。
66.根據(jù)權利要求65所述的電池盒形成片,其特征在于第三基膜層為由100份重量的芳香族尼龍樹脂和5到100份重量的常態(tài)鏈式脂肪族尼龍樹脂混合制備的樹脂膜。
67.根據(jù)權利要求2所述的電池盒形成片,還包括夾在金屬薄片層和熱粘樹脂層之間的內(nèi)層,其特征在于金屬薄片層和內(nèi)層利用熱粘性片而粘結在一起。
68.根據(jù)權利要求67所述的電池盒形成片,其特征在于金屬薄片層和內(nèi)層通過高頻焊接方法或通過采用熱壓的熱壓方法利用熱粘性片粘結在一起。
69.根據(jù)權利要求67所述的電池盒形成片,其特征在于熱粘性片由酸改性聚烯烴樹脂形成。
全文摘要
電池組件(50)包括通過加工電池盒形成疊片(10)而形成的電池盒(51)、容納在該電池盒(51)中的電池50a和從電池盒(51)伸向外面的接頭(59,60)。電池盒形成疊片(10)通過對作為最外層的第一基膜層(1a)、金屬薄片層(2)和熱粘樹脂層(3)依次疊加而形成。第一基膜層(1a)為雙軸取向聚乙烯對苯二酸鹽樹脂膜或雙軸取向尼龍樹脂膜。金屬薄片層(2)由鋁或銅片制成。熱粘樹脂層(3)由聚烯烴樹脂制成,最好由酸改性聚烯烴樹脂制成。
文檔編號H01M2/02GK1262790SQ99800450
公開日2000年8月9日 申請日期1999年2月5日 優(yōu)先權日1998年2月5日
發(fā)明者山崎拓也, 小口清, 清水孝二, 須藤健一郎, 吉中努, 黑川英樹, 關野均, 吉川正浩, 宮間洋, 林克彥, 福田淳 申請人:大日本印刷株式會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