亚洲成年人黄色一级片,日本香港三级亚洲三级,黄色成人小视频,国产青草视频,国产一区二区久久精品,91在线免费公开视频,成年轻人网站色直接看

連接器的制作方法

文檔序號:11622324閱讀:132來源:國知局
連接器的制造方法與工藝

本發(fā)明涉及連接器。



背景技術:

在專利文獻1中公開了一種連接器,包括:陽側殼體,其具有罩部;多個陽端子零件,其安裝于陽側殼體;以及動板,其收納于罩部內,將陽端子零件的突片定位。當進入到罩部內的陰側殼體向嵌合方向移動時,伴隨于此,動板從初始位置向嵌合位置移動。

在罩部的內壁形成有初始位置保持突起,該初始位置保持突起用于限制初始位置的動板落入到嵌合位置。另外,在動板上形成有能彈性變形的壁部。在從兩殼體嵌合的狀態(tài)使陰側殼體向罩部外脫離時,陰側殼體通過與壁部卡定從而將動板從嵌合位置拉回到初始位置。

現(xiàn)有技術文獻

專利文獻

專利文獻1:日本特開2007-317442號公報

在使陰側殼體嵌入到罩部內的過程中,壁部在暫時彈性變形后彈性復原并成為與陰側殼體卡定的狀態(tài)。通過該卡定,動板成為能被陰側殼體從嵌合位置拉回到初始位置的狀態(tài)。

在陰側殼體和壁部卡定的過程中,產生由于彈性變形的壁部的彈性復原力引起的阻力,因此擔心作業(yè)性下降。作為其對策,考慮到將壁部和陰側殼體的卡定量減少。但是,那樣的話,在陰側殼體將動板從嵌合位置拉回到初始位置的過程中,有可能壁部從陰側殼體脫離。



技術實現(xiàn)要素:

本發(fā)明是基于如上述的情況完成的,其目的在于提高使陰側殼體與動板卡定時的作業(yè)性。

本發(fā)明的特征在于,包括:陽側殼體,其安裝有多個陽端子零件;罩部,其形成于所述陽側殼體,將所述多個陽端子零件的突片包圍;動板,其在將多個所述突片定位的狀態(tài)下收納于所述罩部內,能在初始位置與嵌合位置之間移動;初始位置保持突起,其形成于所述罩部的內壁,限制初始位置的所述動板落入到嵌合位置;陰側殼體,其通過在所述罩部內與所述動板平行地移動,從而相對于所述陽側殼體嵌合/脫離;一對彈性卡定片,其能彈性變形,以從在與所述動板的移動方向交叉的方向上分離的兩位置與所述動板的移動方向大致平行地突出的方式形成于所述動板;以及卡定部,其形成于所述陰側殼體,通過所述卡定部與所述彈性卡定片卡定,從而所述陰側殼體能將嵌合位置的所述動板拉回到初始位置,且通過使所述彈性卡定片從所述卡定部與所述彈性卡定片不卡定的位置彈性變形,從而所述卡定部能移位到與所述彈性卡定片卡定的卡定位置,所述動板能以使所述彈性卡定片的突出方向傾斜的形式彈性地彎曲變形,所述初始位置保持突起配置成在與所述一對彈性卡定片的分離方向相同的方向上空開間隔地成對,且在所述一對彈性卡定片的分離方向上配置于與所述一對彈性卡定片不同的位置。

發(fā)明效果

當在動板通過與初始位置保持突起的卡定而保持于初始位置的狀態(tài)下陰側殼體進入到罩部內時,卡定部按壓彈性卡定片。此時,動板在與和初始位置保持突起的抵接位置不同的位置上,經由彈性卡定片受到來自陰側殼體的按壓力。于是,根據(jù)杠桿原理,動板彎曲。通過該彎曲,彈性卡定片相對于陰側殼體的卡定部的卡定量減少,所以卡定部到達卡定位置時的彈性卡定片的彈性變形量變小。由此,在使陰側殼體與動板卡定時,由于彈性卡定片的彈性復原力引起的阻力減小,所以作業(yè)性提高。

附圖說明

圖1是表示實施例1的連接器中將陽側殼體和陰側殼體嵌合的狀態(tài)的側剖視圖。

圖2是表示陽側殼體中動板保持于初始位置的狀態(tài)的側剖視圖。

圖3是陽側殼體的主視圖。

圖4是表示陰側殼體中將動板卸下的狀態(tài)的主視圖。

圖5是動板的主視圖。

圖6是動板的仰視圖。

圖7是沿圖3的x-x線的剖視圖。

圖8是圖7的局部放大剖視圖。

圖9是表示使陰側殼體與動板卡定的過程的局部放大剖視圖。

圖10是表示陰側殼體與保持于初始位置的動板卡定的狀態(tài)的局部放大剖視圖。

圖11是表示陰側殼體和陽側殼體嵌合的狀態(tài)的局部放大剖視圖。

圖12是在陰側殼體將動板拉回到初始位置的過程中動板與初始位置保持突起抵接的狀態(tài)的局部放大剖視圖。

圖13是表示在陰側殼體將動板拉回到初始位置的過程中動板開始跨越初始位置保持突起的狀態(tài)的局部放大剖視圖。

圖14是表示陰側殼體從保持于初始位置的動板開始脫離的狀態(tài)的局部放大剖視圖。

具體實施方式

本發(fā)明也可以為,在所述一對彈性卡定片的分離方向上,所述一對彈性卡定片配置于比所述一對初始位置保持突起靠端部側。在動板彎曲時,越接近端部則彈性卡定片的傾斜越大,所以著眼于這方面,將彈性卡定片配置于比初始位置保持突起靠端部側。由此,動板彎曲時的彈性卡定片的傾斜變大,所以彈性卡定片和陰側殼體的卡定部的卡定量變小。

本發(fā)明也可以為,在所述一對彈性卡定片的分離方向上,所述一對彈性卡定片對稱地配置,且所述一對初始位置保持突起對稱地配置。根據(jù)該構成,動板在彎曲時不變形為波形,所以曲率變大。由此,動板彎曲時的彈性卡定片的傾斜變大,所以彈性卡定片和陰側殼體的卡定部的卡定量變小。

<實施例1>

以下,參照圖1-圖14對將本發(fā)明具體化的實施例1進行說明。此外,在以下的說明中,關于前后方向,將圖1、2中的右方定義為前方。關于上下方向,將圖1-5所表示的方向原樣地定義為上方、下方。關于左右方向,將圖3-6所表示的方向原樣地定義為左方、右方。本實施例1的連接器a構成為具備:陽側連接器m,如圖1、2所示,其安裝于電路基板p;以及陰側連接器f,如圖1所示,其相對于陽側連接器m能嵌合/脫離。

<陽側連接器m>

陽側連接器m構成為具備合成樹脂制的陽側殼體10、多個陽端子零件13、以及合成樹脂制的動板30。陽側殼體10具備壁狀的端子保持部11、以及從端子保持部11向前方呈大致方筒狀突出的罩部12。如圖3、4所示,端子保持部11和罩部12的主視形狀呈左右方向長的大致長方形。

在端子保持部11處保持有多根細長的陽端子零件13。陽端子零件13是側視形狀彎曲為大致l字形的形狀,構成為包括:突片14,其在前后方向延伸并貫通端子保持部11;以及基板連接部15,其從突片14的后端向下方伸出并與電路基板p連接。突片14中突出到比端子保持部11靠前方的部分由罩部12統(tǒng)一包圍。罩部12內的空間成為用于使陰側連接器f嵌合并且使動板30移動的動作空間16。

如圖4所示,在構成罩部12的上壁部17的內表面(與動作空間16面對的下表面)形成有左右對稱的一對初始位置保持突起18。初始位置保持突起18為從比左右方向上的上壁部17的兩端稍微靠中央的位置突出的形式。在構成罩部12的下壁部19的內表面(與動作空間16面對的上表面)也與上壁部17同樣,形成有左右對稱的一對初始位置保持突起18。初始位置保持突起18為從比左右方向上的上壁部17的兩端稍微靠中央的位置突出的形式。并且,上壁部17的左側的初始位置保持突起18和下壁部19的左側的初始位置保持突起18在左右方向上配置于相同位置。另外,上壁部17的右側的初始位置保持突起18和下壁部19的右側的初始位置保持突起18也在左右方向上配置于相同位置。

在構成罩部12的左右兩側壁部20的內表面(與動作空間16面對的面)形成有左右對稱的一對防脫突起21。一對防脫突起21配置于上下方向上的中央位置。一對防脫突起21配置于動作空間16中的左右方向最端部。因此,左右空開間隔地成對的上述初始位置保持突起18在左右方向上位于比一對防脫突起21靠中央側。另外,在前后方向上,所有的初始位置保持突起18位于比防脫突起21靠后方(罩部12的里側)。

如圖1-4所示,在上壁部17形成有從其內表面向下方突出的左右對稱的一對肋22。肋22具備:在動作空間16內引導前后移動的動板30和陰側連接器f的功能;以及限制動板30或陰側連接器f以不正確的方向收納到動作空間16內的功能。

如圖5所示,動板30是使板面相對于前后方向垂直地朝向的呈大致長方形的板狀的構件。動板30在將多個陽端子零件13的突片14在上下方向及左右方向上定位的狀態(tài)下能在罩部12(動作空間16)內向前后方向平行移動。在動板30上形成有用于使各突片14貫通的多個定位孔31。多個突片14通過與定位孔31嵌合從而在上下方向及左右方向上定位。

在動板30的外周緣中的上緣部形成有左右對稱的一對保持用突部32。在動板30的外周緣中的下緣部也與上緣部同樣,形成有左右對稱的一對保持用突部32。保持用突部32在左右方向上配置于與初始位置保持突起18大致相同的位置。上緣部的左側的保持用突部32和下緣部的左側的保持用突部32在左右方向上配置于相同位置。上緣部的右側的保持用突部32和下緣部的右側的保持用突部32也在左右方向上配置于相同位置。

在動板30的外周緣中的左右兩側緣部形成有左右對稱的一對防脫用突部33。一對防脫用突部33配置于上下方向上的中央位置。一對防脫用突部33以與上述的一對防脫突起21對應的方式配置于動板30中的左右方向最端部。因此,左右空開間隔地成對的上述保持用突部32在左右方向上位于比一對防脫用突部33靠中央側。

在動板30上形成有左右對稱的一對彈性卡定片34,一對彈性卡定片34呈向前方呈懸臂狀伸出的形式。彈性卡定片34形成使板厚方向朝向左右方向的板狀。因此,彈性卡定片34能向左右方向(板厚方向)彈性變形。彈性卡定片34的能彈性變形的方向是罩部12內的動板30的移動方向、及相對于罩部12內的陰側連接器f的移動方向大致垂直的方向。

如圖7所示,在左側的彈性卡定片34的伸出端部(前端部)形成有向右方突出的形式的卡定突起35。在右側的彈性卡定片34的伸出端部(前端部)形成有向左方突出的形式的卡定突起35。如圖8所示,在卡定突起35的前表面形成有相對于前后方向傾斜的前側錐面36。在卡定突起35的后表面形成有相對于前后方向傾斜的后側錐面37。

一對彈性卡定片34配置于比上下方向上的中央稍微靠下側。另外,彈性卡定片34在左右方向上配置于比動板30的兩端稍微靠中央的位置。即,在左右方向上,一對彈性卡定片34位于比左右空開間隔地成對的保持用突部32靠端部側,并位于比左右空開間隔地成對的防脫用突部33靠中央側。在將動板30收納于罩部12(動作空間16)內的狀態(tài)下,一對彈性卡定片34的卡定突起35位于比左右空開間隔地成對的初始位置保持突起18靠端部側,并位于比左右空開間隔地成對的防脫突起21靠中央側。

如圖5、8所示,在動板30上形成有左右對稱的一對狹縫38。狹縫38是在上下方向細長、并在前后貫通動板30的形式。狹縫38在左右方向上配置于彈性卡定片34與防脫用突部33之間。狹縫38在上下方向上的形成范圍成為包含彈性卡定片34的區(qū)域。另外,在動板30上以在前后貫通的形式形成有左右對稱的一對起???9。起???9是在通過模具將卡定突起35(動板30)成型時形成的,在左右方向及上下方向上配置于與卡定突起35對應的區(qū)域(即,與彈性卡定片34相鄰的位置)。

動板30中被狹縫38和起???9夾著的寬度狹窄部40容易變形。并且,彈性卡定片34的基端部與該寬度狹窄部40相連。因此,彈性卡定片34能以使彈性卡定片34自身彎曲的方式向左右方向彈性變形,同時能以伴隨寬度狹窄部40的彈性變形向左右方向搖動的方式改變方向。

如圖3、5所示,在動板30上形成有左右對稱的一對第1槽部41。第1槽部41是從動板30的上緣部向下方切入的形式,能在前后方向與罩部12的肋22滑動接觸。在動板30上形成有左右對稱的一對第2槽部42。第2槽部42是從動板30的下緣部向上方切入的形式。在左右方向上配置于與第1槽部41相同的位置。第2槽部42的上下方向的長度短于肋22及第1槽部41的上下方向的長度。

一對第1槽部41和一對第2槽部42在左右方向上配置于相同位置,動板30的上下尺寸在形成有第1槽部41和第2槽部42的部分局部地變小。另外,一對第1槽部41和一對第2槽部42在左右方向上配置于比一對彈性卡定片34靠中央側的位置。由此,能以第1槽部41和第2槽部42的形成區(qū)域作為邊界,將動板30劃分為沒有形成彈性卡定片34的中央?yún)^(qū)域43和形成有一對彈性卡定片34的左右一對端部側區(qū)域44。

動板30呈板狀,因此能以在整體上使前表面凹陷的形式(即,一對彈性卡定片34的卡定突起35彼此接近的形式)彈性地彎曲變形,并且能以在整體上使后表面凹陷的形式(即,一對彈性卡定片34的卡定突起35彼此分離的形式)彈性地彎曲變形。而且,如上所述,第1槽部41及第2槽部42的形成區(qū)域的上下尺寸局部地減小,所以更容易彈性變形。

動板30在陰陽兩連接器f、m未嵌合的狀態(tài)下收納于罩部12(動作空間16)內,如圖2、7、8所示,保持于初始位置。位于初始位置的動板30,通過動板30的兩對保持用突部32從前方抵接于罩部12的兩對初始位置保持突起18,從而被限制向朝向罩部12的里面的后方(嵌合位置側)的移動。初始位置保持突起18和保持用突部32的抵接位置是在左右方向(一對彈性卡定片34分離的方向)上與彈性卡定片34不同的位置,且是在左右方向上比彈性卡定片34靠中央側的位置。

另外,位于初始位置的動板30通過動板30的一對防脫用突部33從后方與罩部12的一對防脫突起21抵接,從而被限制向從罩部12脫離的前方(嵌合位置側)的移動。防脫突起21和防脫用突部33的抵接位置是在左右方向(一對彈性卡定片34分離的方向)上與彈性卡定片34不同的位置,且是在左右方向上比彈性卡定片34靠端部側的位置。

<陰側連接器f>

陰側連接器f構成為包括陰側殼體50和多個陰端子零件(省略圖示)。陰側殼體50是將合成樹脂制的殼體主體51和安裝于殼體主體51的正面52(在以陽側殼體10為基準的情況下為后表面)的合成樹脂制的前置止動體56組裝而構成的。形成于殼體主體51內的多個端子收納室53單個地收納有多個陰端子零件。

在殼體主體51的左右兩端部形成有左右對稱的一對卡定空間54。一對卡定空間54在殼體主體51的正面52開口。一對卡定空間54配置于在上下方向及左右方向上與一對彈性卡定片34對應的位置。在一對卡定空間54內形成有左右對稱的一對卡定部55。

前置止動體56具有將殼體主體51的正面52覆蓋的保持器主體部57。在保持器主體部57上形成有與各端子收納室53對應的多個端子插入口58。當將陽側連接器m和陰側連接器f嵌合時,陽端子零件13的突片14貫通端子插入口58與端子收納室53內的陰端子零件連接。同樣,在保持器主體部57上形成有將一對卡定空間54與陰側殼體50的外部連通的左右對稱的一對連通孔59。在連通孔59的開口緣部中在左右方向及上下方向上與卡定部55重疊的位置(對應的位置)上形成有錐狀的導向緣部60。

<陽側連接器m和陰側連接器f的嵌合>

當將陰側連接器f嵌合于陽側殼體10時,在動板30保持于初始位置的狀態(tài)下使陰側連接器f進入到罩部12內。在進入的過程中,前置止動體56的一對導向緣部60與一對彈性卡定片34的前側錐面36抵接而向后方按壓動板30,但是動板30因為使其保持用突部32卡定到初始位置保持突起18,所以不向后方移動。因此,伴隨陰側連接器f的進入進行,彈性卡定片34由于前側錐面36和導向緣部60的傾斜而向左右方向彈性變形。

并且,如圖10所示,在陰側殼體50達到相對于動板30正確卡定的狀態(tài)時,前置止動體56的正面61與動板30的前表面抵接,并且彈性卡定片34的卡定突起35進入到卡定空間54內,彈性卡定片34彈性復原,后側錐面37相對于卡定部55從前方卡定。通過該后側錐面37和卡定部55的卡定,動板30相對于陰側殼體50向后方的相對移位被限制。

在一邊使彈性卡定片34彈性變形一邊使其進入到卡定空間54內時,導向緣部60按壓前側錐面36的位置在左右方向上比初始位置保持突起18和保持用突部32的卡定位置靠端部側。因此,根據(jù)杠桿原理,動板30以使其后表面凹陷的形式彈性地彎曲變形。此時,端部側區(qū)域44相對于中央?yún)^(qū)域43向后方(圖9中的下方)相對移位。彈性卡定片34因為從端部側區(qū)域44向前方突出,所以如圖9所示,伴隨動板30的彎曲而左右傾斜。伴隨該傾斜,卡定突起35(前側錐面36)以相對于導向緣部60相對地向左右方向遠離的方式移位,所以卡定突起35和錐面的左右方向的卡定量減少。

因此,前側錐面36通過卡定突起35所需的彈性卡定片34的彈性變形量減小彈性卡定片34傾斜的量,并且彈性卡定片34的彈性復原力減小。即,陰側連接器f在一邊使彈性卡定片34彈性變形一邊與動板30卡定時,由于彈性卡定片34的彈性復原力引起的阻力減小,所以作業(yè)性變得良好。

當從陰側連接器f與動板30卡定的狀態(tài)開始進一步進行陰側連接器f的嵌入并按壓動板30時,動板30彈性變形,保持用突部32從初始位置保持突起18脫離,初始位置的動板30與陰側連接器f成為一體地向嵌合位置側(罩部12的里側)移動。并且,如圖1、11所示,當動板30的正面與罩部12的里端面(端子保持部11的前表面)抵接而到達嵌合位置時,兩連接器f、m(兩殼體10、50)成為正規(guī)的嵌合狀態(tài)。

<陽側連接器m和陰側連接器f的脫離>

在使嵌合的兩連接器f、m脫離時,將陰側連接器f相對于陽側連接器m向其前方拉開。此時,陰側連接器f的卡定部55與動板30的彈性卡定片34的卡定突起35(后側錐面37)卡定,所以動板30與陰側殼體50一起向初始位置側(罩部12的前端側)移動。在陰側殼體50將動板30拉回到初始位置的過程中,如圖12所示,動板30的保持用突部32相對于罩部12的初始位置保持突起18從后方抵接,所以限制動板30向初始位置側的移動。因此,彈性卡定片34通過后側錐面37的傾斜使卡定突起35向脫離卡定部55的方向彈性變形。

但是,卡定部55與彈性卡定片34卡定的位置在左右方向上比初始位置保持突起18和保持用突部32的抵接位置靠端部側。因此,根據(jù)杠桿原理,動板30以使其前表面凹陷的形式彈性地彎曲變形。此時,端部側區(qū)域44向比中央?yún)^(qū)域43靠前方(圖13中的上方)相對移位,所以在動板30的前表面與陰側殼體50的正面61之間空出間隙sa。該間隙sa的動板30的中央?yún)^(qū)域43比動板30的端部側區(qū)域44大。彈性卡定片34從端部側區(qū)域44向前方突出,所以如圖13所示,伴隨動板30的彎曲而左右傾斜。

伴隨該傾斜,卡定突起35(后側錐面37)以相對于卡定部55相對地向左右方向接近的方式移位,所以卡定突起35和卡定部55的左右方向的卡定量增大,卡定部55和后側錐面37(卡定突起35)難以脫離。由此,在動板30的彈性卡定片34和陰側殼體50的卡定部55保持卡定狀態(tài)的情況下保持用突部32通過初始位置保持突起18。由此,動板30被陰側殼體50可靠地拉回到初始位置。

當保持用突部32通過初始位置保持突起18時,彎曲變形的動板30彈性復原。另外,卡定部55與彈性卡定片34的卡定突起35(后側錐面37)卡定并保持拉伸彈性卡定片34的狀態(tài),所以動板30被陰側殼體50向前方拉伸。但是,防脫用突部33與防脫突起21卡定,由此動板30被限制該程度以上的前方移位。因此,伴隨陰側連接器f的脫離進行,彈性卡定片34由于后側錐面37的傾斜而向左右方向彈性變形,并從卡定部55脫離。

此時,卡定部55拉伸卡定突起35的位置在左右方向上比防脫突起21和防脫用突部33的卡定位置靠中央側。因此,根據(jù)杠桿原理,動板30以使其后表面凹陷的形式彈性地彎曲變形。此時,端部側區(qū)域44向比中央?yún)^(qū)域43靠后方(圖14中的下方)相對移位,在動板30的端部側區(qū)域44的前表面與陰側殼體50的正面61之間空出間隙sb。

彈性卡定片34因為從端部側區(qū)域44向前方突出,所以如圖14所示,伴隨動板30的彎曲而左右傾斜。伴隨該傾斜,卡定突起35(后側錐面37)以相對于卡定部55相對地向左右方向遠離的方式移位,所以卡定突起35和卡定部55的左右方向的卡定量減少。因此,卡定部55通過卡定突起35所需的彈性卡定片34的彈性變形量減少彈性卡定片34傾斜的量。由此,彈性卡定片34的彈性復原力減小。即,陰側連接器f在一邊使彈性卡定片34彈性變形一邊從動板30脫離時,由于彈性卡定片34的彈性復原力引起的阻力減小,所以作業(yè)性變得良好。

<實施例的作用及效果>

(1)本實施例的陽側連接器m包括:陽側殼體10,其安裝有多個陽端子零件13;罩部12,其形成于陽側殼體10,將多個陽端子零件13的突片14包圍;動板30,其在將多個突片定位的狀態(tài)下收納于罩部12內,能在初始位置與嵌合位置之間移動;以及初始位置保持突起18,其形成于罩部12的內壁,限制初始位置的動板30落入到嵌合位置。陰側連接器f(陰側殼體50)通過在罩部12內與動板30平行且一體地移動,從而相對于陽側殼體10嵌合/脫離。

在動板30上以從在與移動方向交叉的左右方向分離的兩位置與動板30的移動方向大致平行地(向前方)突出的方式形成有一對彈性卡定片34。一對彈性卡定片34能向左右方向彈性變形。另一方面,在陰側殼體50上形成有卡定部55,通過卡定部55與彈性卡定片34卡定,從而陰側殼體50能將嵌合位置的動板30拉回到初始位置。該卡定部55通過從不與彈性卡定片34卡定的位置(比彈性卡定片34靠前方的位置)使彈性卡定片34彈性變形,從而能移位到與彈性卡定片34卡定的卡定位置(相對于卡定突起35從后方卡定的位置)。

另外,動板30能以使彈性卡定片34的突出方向左右傾斜的形式彈性地彎曲變形。初始位置保持突起18配置成在與一對彈性卡定片34的分離方向相同的左右方向上空開間隔地成對。這一對初始位置保持突起18在一對彈性卡定片34的分離方向(左右方向)上配置于與一對彈性卡定片34不同的位置。

根據(jù)該構成,當在動板30通過與初始位置保持突起18的卡定而保持于初始位置的狀態(tài)下陰側殼體50進入到罩部12內時,卡定部55按壓彈性卡定片34的卡定突起35。此時,動板30在與初始位置保持突起18的抵接位置不同的位置上,經由彈性卡定片34受到來自陰側殼體50的按壓力。于是,根據(jù)杠桿原理,動板30彎曲。通過該彎曲,彈性卡定片34傾斜,所以彈性卡定片34相對于卡定部55的卡定量減少,卡定部55到達卡定位置(與后側錐面37卡定的位置)時的彈性卡定片34的彈性變形量變小。因此,在使陰側殼體50與動板30卡定時,由于彈性卡定片34的彈性復原力引起的阻力減小,所以作業(yè)性提高。

另外,在動板30彎曲時,越接近端部則彈性卡定片34的傾斜越大,所以著眼于這方面,在一對彈性卡定片34的分離方向上,將一對彈性卡定片34配置于比一對初始位置保持突起18靠端部側。由此,動板30彎曲時的彈性卡定片34的傾斜變大,所以彈性卡定片34和陰側殼體50的卡定部55的卡定量變小,使陰側殼體50與動板30卡定時的作業(yè)性提高。

另外,在一對彈性卡定片34的分離方向上,一對彈性卡定片34對稱地配置,且一對初始位置保持突起18也對稱地配置。根據(jù)該構成,動板30因為彎曲時不變形為波形,所以曲率變大。由此,動板30彎曲時的彈性卡定片34的傾斜變大,所以彈性卡定片34和陰側殼體50的卡定部55的卡定量變小,使陰側殼體50與動板30卡定時的作業(yè)性提高。

(2)另外,在構成本實施例的陰側連接器f的陰側殼體50上形成有卡定部55。通過卡定部55與彈性卡定片34卡定,從而陰側殼體50能使嵌合位置的動板30與初始位置保持突起18干擾并將其拉回到初始位置。在此基礎上,使得動板30能以使彈性卡定片34的突出方向左右傾斜的形式彈性地彎曲變形。并且,將初始位置保持突起18配置成在與一對彈性卡定片34的分離方向相同的左右方向空開間隔地成對,在一對彈性卡定片34的分離方向(左右方向)上將這一對初始位置保持突起18配置于與一對彈性卡定片34不同的位置。

根據(jù)該構成,在陰側殼體50將動板30拉回到初始位置的過程中,動板30與初始位置保持突起18干擾,此時,動板30在與和初始位置保持突起18的干擾位置不同的位置上經由彈性卡定片34受到來自陰側殼體50的拉伸力。于是,根據(jù)杠桿原理,動板30彎曲。通過該彎曲,彈性卡定片34傾斜,所以彈性卡定片34相對于陰側殼體50的卡定部55的卡定量增大。由此,動板30不從卡定部55脫離而通過初始位置保持突起18,并返回到初始位置。

另外,在動板30彎曲時,越接近端部則彈性卡定片34的傾斜越大,所以著眼于這方面,在一對彈性卡定片34的分離方向上,將一對彈性卡定片34配置于比一對初始位置保持突起18靠端部側。由此,動板30彎曲時的彈性卡定片34的傾斜變大,彈性卡定片34和陰側殼體50的卡定部55的卡定量變大,所以可保持彈性卡定片34和卡定部55的卡定狀態(tài),動板30能可靠地通過初始位置保持突起18。

另外,在一對彈性卡定片34的分離方向上,一對彈性卡定片34對稱地配置,且一對初始位置保持突起18對稱地配置。根據(jù)該構成,動板30因為在彎曲時不變形為波形,所以曲率變大。由此,動板30彎曲時的彈性卡定片34的傾斜變大,所以彈性卡定片34和陰側殼體50的卡定部55的卡定量也變大,能可靠地防止彈性卡定片34和卡定部55的脫離。

(3)另外,在構成本實施例的陽側連接器m的罩部12的內壁形成有防脫突起21,防脫突起21用于限制初始位置的動板30向脫離到罩部12的外部的方向(前方)移位。在陰側殼體50上形成有卡定部55,通過卡定部55與彈性卡定片34卡定,從而陰側殼體50能將嵌合位置的動板30拉回到初始位置。該卡定部55從相對于彈性卡定片34的卡定突起35從后方卡定的位置使彈性卡定片34彈性變形,從而能向不與彈性卡定片34卡定的位置(從卡定突起35向前方脫離的位置)移位。

在此基礎上,使得動板30能以使彈性卡定片34的突出方向左右傾斜的形式彈性地彎曲變形。并且,將初始位置保持突起18配置成在與一對彈性卡定片34的分離方向相同的左右方向空開間隔地成對,將這一對初始位置保持突起18在一對彈性卡定片34的分離方向(左右方向)上配置于與一對彈性卡定片34不同的位置。

根據(jù)該構成,當被陰側殼體50拉回到初始位置的動板30與防脫突起21抵接時,動板30在與和防脫突起21的抵接位置不同的位置上經由彈性卡定片34受到來自陰側殼體50的拉伸力。于是,根據(jù)杠桿原理,動板30彎曲。通過該彎曲,彈性卡定片34相對于陰側殼體50的卡定部55的卡定量減少,所以卡定部55到達不與彈性卡定片34卡定的位置(向卡定突起35的前方脫離的位置)時的彈性卡定片34的彈性變形量變小。由此,在使陰側殼體50從動板30脫離時,由于彈性卡定片34的彈性復原力引起的阻力減小,所以作業(yè)性提高。

另外,在動板30彎曲時,越接近端部則彈性卡定片34的傾斜越大,所以著眼于這方面,在一對彈性卡定片34的分離方向上,將一對彈性卡定片34配置于比一對初始位置保持突起18靠端部側。由此,動板30彎曲時的彈性卡定片34的傾斜變大,彈性卡定片34和陰側殼體50的卡定部55的卡定量變小,所以使陰側殼體50從動板30脫離時的作業(yè)性提高。

另外,在一對彈性卡定片34的分離方向上,一對彈性卡定片34對稱地配置,且一對初始位置保持突起18也對稱地配置。根據(jù)該構成,動板30在彎曲時不變形為波形,所以曲率變大。由此,動板30彎曲時的彈性卡定片34的傾斜變大,所以彈性卡定片34和陰側殼體50的卡定部55的卡定量變小。由此,使陰側殼體50從動板30脫離時的作業(yè)性提高。

<其它的實施例>

本發(fā)明并不限定于通過上述記述及附圖說明的實施例,例如,如下實施例也包含于本發(fā)明的技術范圍。

(1)在上述實施例中,一對彈性卡定片配置于比一對初始位置保持突起靠端部側,但是不限于此,一對彈性卡定片也可以配置于比一對初始位置保持突起靠中央側。在該情況下,彈性卡定片的突起部只要設為朝外突出的形式即可。

(2)在上述實施例中,一對彈性卡定片配置于比一對防脫突起靠中央側,但是不限于此,一對彈性卡定片也可以配置于比一對防脫突起靠端部側。在該情況下,彈性卡定片的突起部只要設為朝外突出的形式即可。

(3)在上述實施例中,一對彈性卡定片對稱地配置,但是不限于此,一對彈性卡定片也可以是不對稱的配置。在該情況下也可以為,一方彈性卡定片配置于比初始位置保持突起靠近端部,另一方彈性卡定片配置于比初始位置保持突起靠近中央。在該情況下,動板以起伏的方式彎曲。

(4)在上述實施例中,一對初始位置保持突起對稱地配置,但是不限于此,一對初始位置保持突起也可以是不對稱的配置。在該情況下也可以為,一方彈性卡定片配置于比初始位置保持突起靠近端部,另一方彈性卡定片配置于比初始位置保持突起靠近中央。在該情況下,動板以起伏的方式彎曲。

(5)在上述實施例中,一對防脫突起對稱地配置,但是不限于此,一對防脫突起也可以是不對稱的配置。在該情況下也可以為,一方彈性卡定片配置于比防脫突起靠近端部,另一方彈性卡定片配置于比防脫突起靠近中央。在該情況下,動板以起伏的方式彎曲。

(6)在上述實施例中,陰側殼體的卡定部為突起狀,但是不限于此,陰側殼體的卡定部也可以為凹陷的形式。

(7)在上述實施例中,陽側連接器和陰側連接器經由桿嵌合/脫離,但是本發(fā)明也能適用于不使用桿使陽側連接器和陰側連接器嵌合/脫離的連接器。

(8)在上述實施例中,陽側殼體安裝于電路基板上,但是本發(fā)明也能適用于陽側連接器不安裝于電路基板的情況。

附圖標記說明

a:連接器

10:陽側殼體

12:罩部

13:陽端子零件

14:突片

18:初始位置保持突起

21:防脫突起

30:動板

34:彈性卡定片

50:陰側殼體

55:卡定部。

當前第1頁1 2 
網(wǎng)友詢問留言 已有0條留言
  • 還沒有人留言評論。精彩留言會獲得點贊!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