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種新型繼電器的制造方法
【專利摘要】一種新型繼電器,本實用新型包括:基座、線圈、軛鐵、銜鐵、簧片、觸頭、導線、接線板、輸出端、支架、壓簧鉚釘、壓簧、常閉輸入極、常閉輸入極觸點、常開輸入極、常開輸入極觸點、常開輸入極接線柱、線圈接線柱、固定鉚釘、拉簧;線圈經(jīng)軛鐵固置在基座上的殼體內(nèi),由線圈接線柱連接線圈形成控制電路,由簧片、輸出端、常閉輸入極、常開輸入極共同構(gòu)成工作電路,由工作電路及控制電路共同構(gòu)成本實用新型主體;線圈密封設(shè)置確保線圈不被靜電塵污染,避免電路閉合時產(chǎn)生的瞬間電弧對線圈的損壞,延長了線圈的使用壽命。
【專利說明】一種新型繼電器
【技術(shù)領(lǐng)域】
[0001]本實用新型涉及一種新型繼電器。
【背景技術(shù)】
[0002]繼電器是一種電子控制器件,它具有控制系統(tǒng)(又稱輸入回路)和被控制系統(tǒng)(又稱輸出回路),通常應(yīng)用于自動控制電路中,實際上使用較小的電流去控制較大的電流的一種“自動開關(guān)”。在電路中起著自動調(diào)節(jié)、安全保護、轉(zhuǎn)換電路等作用,應(yīng)用極為廣泛。目前市場上使用的繼電器的不足是加工單件化,成本較高,體積重量大,使用壽命短,驅(qū)動功耗大,開關(guān)速度低。而國外使用的一些微機械繼電器,對多回路觸點的開合控制性還不能滿足同步閉合,且線圈耗能較高,產(chǎn)品一致性差。同時,有些繼電器在使用時還與被控制的電器元件并聯(lián)或串聯(lián),繼電器在工作狀態(tài)下其吸合電流(即繼電器產(chǎn)生閉合動作所需要的最小電流)或釋放電流(即繼電器產(chǎn)生釋放動作所需要的最大電流)也在不斷交替變化,而實際應(yīng)用中,閉合電流遠遠大于釋放電流,繼電器的這種不穩(wěn)定特性,往往對電路中的被控電器的正常工作產(chǎn)生一定的影響,同時由于吸合電流往往要高出給定電流的1.5倍,才能確保繼電器的正常工作,電磁線圈在高低變化的電流作用下,極易發(fā)熱以致?lián)p毀線圈。
【發(fā)明內(nèi)容】
[0003]一種新型繼電器,本實用新型包括:基座(I)、線圈(2)、軛鐵(3)、銜鐵(4)、簧片(5)、觸頭(5’)、導線(6)、接線板(7)、輸出端(8)、支架(9)、壓簧鉚釘(10)、壓簧(11)、常閉輸入極(12)、常閉輸入極觸點(12’)、常開輸入極(13)、常開輸入極觸點(13’)、常開輸入極接線柱(14)、線圈接線柱(15)、固定鉚釘(16)、拉簧(17);線圈(2)經(jīng)軛鐵(3)固置在基座
(I)上的殼體內(nèi),由線圈接線柱(15)連接線圈(2)形成控制電路,由簧片(5)、輸出端(8)、常閉輸入極(12)、常開輸入極(13)共同構(gòu)成工作電路,由工作電路及控制電路共同構(gòu)成本實用新型主體;其特征在于:所述的基座(I)為正方形塑膠澆鑄而成,其中部設(shè)置線圈殼體,所述的支架(9)為“L”型,其底部彎折部嵌置在線圈殼體的底部,線圈(2)固置于該殼體內(nèi),并經(jīng)軛鐵(3)固定,支架(9)上部設(shè)置卡口,銜鐵(4)卡置于支架(9)的卡口內(nèi),銜鐵(4)的ill端伸向輒鐵(4)上方,后端經(jīng)拉黃(17)牽拉固定,拉黃(17)下端掛接在支架(9)底部,黃片(5 )后端彎折處設(shè)置缺口,固定鉚釘(16 )搭扣在簧片(5 )彎折處的缺口內(nèi),并鉚置在銜鐵
[4]上,簧片(5)前端靠近軛鐵(3)處設(shè)置圓孔,壓簧(11)為錐形彈簧,壓簧鉚釘(10)穿過壓簧(11)再穿過簧片(5)前部的圓孔鉚置在銜鐵(4)上,并使簧片(5)與銜鐵(4)之間留有上下松動而不至于前后移動的余地,簧片(5)前端部鉚置觸頭(5’),觸頭(5’)被簧片(5)自然分成上下兩部分;常閉輸入極(12)與常開輸入極(13)固置在基座(I)上,并處于觸頭(5’)的兩側(cè),常閉輸入極(12)的端部固置常閉輸入極觸點(12’),且該觸點處于觸頭(5’)的上方,常開輸入極(13)的端部固置常開輸入極觸點(13’),該觸點處于觸頭(5’)的下方,觸頭(5’)分別與常閉輸入極觸點(12’)及常開輸入極觸點(13’)上下對應(yīng);所述的常開輸入極接線柱(14)與常開輸入極(13)連接,常閉輸入極(12)連接另一接線柱,該接線柱處于常開輸入極接線柱(14)對應(yīng)的另一側(cè),所述的線圈接線柱(15)有兩個,分別處于線圈(2)的兩側(cè),所述的輸出端(8)經(jīng)導線(6)連接在簧片(5)的后端。
[0004]由于本實用新型采用線圈密封設(shè)置的方法,確保了線圈不被靜電塵埃所污染,避免工作電路閉合時產(chǎn)生的瞬間電弧對線圈的損壞,延長了線圈的使用壽命,同時簧片與銜鐵可分離式設(shè)計、兩個鉚釘及壓簧的應(yīng)用,是工作電路觸點的閉合或開啟更加緊密或徹底,避免了觸點閉合或開啟不緊密或不徹底造成的電弧或電路中電流的不穩(wěn)定性問題的產(chǎn)生。
【專利附圖】
【附圖說明】
[0005]參見附圖,圖1是本實用新型的結(jié)構(gòu)示意圖。
【具體實施方式】
[0006]下面結(jié)合附圖及具體實施例,對本實用新型的技術(shù)特征作進一步說明。
[0007]參見附圖,本實用新型包括:基座(I)、線圈(2)、軛鐵(3)、銜鐵(4)、簧片(5)、觸頭(5’)、導線(6)、接線板(7)、輸出端(8)、支架(9)、壓簧鉚釘(10)、壓簧(11)、常閉輸入極
(12)、常閉輸入極觸點(12’)、常開輸入極(13)、常開輸入極觸點(13’)、常開輸入極接線柱(14)、線圈接線柱(15)、固定鉚釘(16)、拉簧(17);線圈(2)經(jīng)軛鐵(3)固置在基座(I)上的殼體內(nèi),由線圈接線柱(15)連接線圈(2)形成控制電路,由簧片(5)、輸出端(8)、常閉輸入極(12)、常開輸入極(13)共同構(gòu)成工作電路,由工作電路及控制電路共同構(gòu)成本實用新型主體。
[0008]實施例,將本實用新型并入電路時,控制電路中線圈(2)無電流通過,簧片(5)與銜鐵(4)在拉簧(17)的作用下,觸頭(5’)與常閉輸入極觸點(12’)處于閉合狀態(tài),當對線圈(2)給電時軛鐵(3)產(chǎn)磁力,并吸引銜鐵(4)向下閉合,從而使簧片(5)的觸頭(5’)與常開輸入極觸點(13’)閉合,達到控制電路的目的。
【權(quán)利要求】
1.一種新型繼電器,包括:基座(I)、線圈(2)、軛鐵(3)、銜鐵(4)、簧片(5)、觸頭(5’)、導線(6)、接線板(7)、輸出端(8)、支架(9)、壓簧鉚釘(10)、壓簧(11)、常閉輸入極(12)、常閉輸入極觸點(12’)、常開輸入極(13)、常開輸入極觸點(13’)、常開輸入極接線柱(14)、線圈接線柱(15)、固定鉚釘(16)、拉簧(17);線圈(2)經(jīng)軛鐵(3)固置在基座(I)上的殼體內(nèi),由線圈接線柱(15)連接線圈(2)形成控制電路,由簧片(5)、輸出端(8)、常閉輸入極(12)、常開輸入極(13)共同構(gòu)成工作電路,由工作電路及控制電路共同構(gòu)成本實用新型主體;其特征在于:所述的基座(I)為正方形塑膠澆鑄而成,其中部設(shè)置線圈殼體,所述的支架(9)為“L”型,其底部彎折部嵌置在線圈殼體的底部,線圈(2)固置于該殼體內(nèi),并經(jīng)軛鐵(3)固定,支架(9)上部設(shè)置卡口,銜鐵(4)卡置于支架(9)的卡口內(nèi),銜鐵(4)的前端伸向輒鐵(4)上方,后端經(jīng)拉黃(17)牽拉固定,拉黃(17)下端掛接在支架(9)底部,黃片(5)后端彎折處設(shè)置缺口,固定鉚釘(16)搭扣在簧片(5)彎折處的缺口內(nèi),并鉚置在銜鐵(4)上,簧片(5)前端靠近軛鐵(3)處設(shè)置圓孔,壓簧(11)為錐形彈簧,壓簧鉚釘(10)穿過壓簧(11)再穿過簧片(5)前部的圓孔鉚置在銜鐵(4)上,并使簧片(5)與銜鐵(4)之間留有上下松動而不至于前后移動的余地,簧片(5)前端部鉚置觸頭(5’),觸頭(5’)被簧片(5)自然分成上下兩部分;常閉輸入極(12)與常開輸入極(13)固置在基座(I)上,并處于觸頭(5’)的兩側(cè),常閉輸入極(12)的端部固置常閉輸入極觸點(12’),且該觸點處于觸頭(5’)的上方,常開輸入極(13)的端部固置常開輸入極觸點(13’),該觸點處于觸頭(5’)的下方,觸頭(5’)分別與常閉輸入極觸點(12’)及常開輸入極觸點(13’)上下對應(yīng)。
2.根據(jù)權(quán)利要求1所述的一種新型繼電器,其特征在于:所述的常開輸入極接線柱(14)與常開輸入極(13)連接,常閉輸入極(12)連接另一接線柱,該接線柱處于常開輸入極接線柱(14)對應(yīng)的另一側(cè),所述的線圈接線柱(15)有兩個,分別處于線圈(2)的兩側(cè),所述的輸出端(8)經(jīng)導線(6)連接在簧片(5)的后端。
【文檔編號】H01H50/16GK203760394SQ201420100198
【公開日】2014年8月6日 申請日期:2014年3月7日 優(yōu)先權(quán)日:2014年3月7日
【發(fā)明者】王良軍 申請人:江蘇正啟電氣有限公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