專利名稱:連接器的制作方法
技術領域:
本實用新型涉及電連接器領域,更具體地涉及輸入/輸出(I/O)連接器領域。
背景技術:
典型的I/O連接器系統(tǒng)包括一電纜組件和一安裝在電路板上的連接器。電纜組件通常包括在一電纜的相對端上的ー對插頭連接器,其被設置為在一期望的距離上傳輸信號。安裝在電路板上的連接器典型地是位于一面板中的ー插座,該插座被設置為收容插頭連接器并與摘頭連接器對接。隨著數(shù)據(jù)傳輸率的増大,一個難以克服的問題是用于在插頭連接器之間的用于傳輸信號的介質(zhì)的物理限制。例如,無源電纜對于較短距離而言具有成本效益,但是隨著信號頻率的提升傾向于受到距離的限制。有源銅電纜和光纖電纜非常適合在較長距離上傳輸信號,但是需要能源,因此如果連接器系統(tǒng)未被適當?shù)卦O計則容易產(chǎn)生散熱的問題。一個解決方案是在插座上使用一跨接散熱器(riding heat sink),雖然現(xiàn)有解決方案有些效果,但是在提供足夠的散熱處理能力上仍存在困難。因此,進ー步改進其熱管理將會得到某些人的欣賞。
實用新型內(nèi)容有鑒于現(xiàn)有技術的上述問題,本實用新型提供一種能夠改進熱管理的連接器。為此,本實用新型提供一種連接器,包括:ー罩體,所述罩體限定了一第一端口和一第二端ロ ;ー殼體,所述殼體位于所述罩體中,所述殼體包括位于所述第一端ロ中的一第一卡槽和位于所述第二端ロ中的一第二卡槽;ー傳熱板,所述傳熱板具有沿所述第一端ロ和第二端ロ豎直延伸的一主壁、一第一側壁和一第二側壁;一第一彈性指狀部載板,所述第一弾性指狀部載板被安裝在所述第一側壁上并且支撐有多個彈性指狀部,所述第一弾性指狀部載板上的多個彈性指狀部被設置為接合被插入到所述第一端ロ中的ー模塊;以及ー第ニ弾性指狀部載板,所述第二弾性指狀部載板被安裝在所述第二側壁上并且支撐有多個彈性指狀部,所述第二弾性指狀部載板上的多個彈性指狀部被設置為接合被插入到所述第二端口中的一模塊。優(yōu)選地,所述主壁支撐有多個鰭片。優(yōu)選地,所述鰭片與所述主壁為一整體。優(yōu)選地,所述第一側壁支撐附加的多個鰭片。優(yōu)選地,所述附加的多個鰭片與所述第一側壁為一整體。優(yōu)選地,所述第一側壁和第二側壁分別位于各自端ロ的相同側。優(yōu)選地,所述多個弾性指狀部排列為多個行。[0014]優(yōu)選地,至少ー彈性指狀部載板被焊接到所述側壁。優(yōu)選地,所述第一弾性指狀部載板包括一豎直壁和一保持腳。優(yōu)選地,所述第一弾性指狀部載板還包括設置為接合所述罩體的一個壁的一保持構件。優(yōu)選地,所述主壁與所述第一側壁的其中之一支撐有ー散熱元件。優(yōu)選地,所述主壁與所述第一側壁各支撐有ー散熱元件。插座連接器包括設置為用以收容ー對接模塊的一端ロ。該端ロ設有多個被設置為接合該對接模塊的弾性指狀部。弾性指狀部與ー傳熱板熱連通,該傳熱板被設置為用以提供限定該端ロ的壁的一部分。鰭片能夠被安裝在傳熱板上。在工作時,模塊的熱能從模塊傳遞到弾性指狀部,并且其熱能依次從彈性指狀部傳遞到傳熱板,然后到鰭片(如果包括的話)。連接器系統(tǒng)能夠被設置為使得空氣從前向后流動,因此所示出的連接器系統(tǒng)適于用在例如通常將空氣從托架的ー側(例如,前側或后側)引導到托架的另ー側的托架系統(tǒng)的結構中。如果期望,插座能夠是具有兩個豎直對齊的端ロ的ー疊置的連接器構造。通過使用本實用新型,能夠改進現(xiàn)有技術中連接器的散熱問題,而且具有較佳的散熱效果。
本實用新型經(jīng)由示例示出但不限于附圖,附圖中相同的附圖標記指代相同元件,其中:圖1示出了一連接器組件的一實施例的一立體圖。圖2示出了圖1所示的連接器組件的一立體分解圖。圖3示出了一疊置的插座連接器的一實施例的一立體圖。圖4示出了圖3所示的疊置的插座連接器的一局部立體分解圖。圖5示出了圖3所示的疊置的插座連接器的另一局部立體分解圖。圖6示出了沿圖1中的線6-6截取的一部分插座連接器系統(tǒng)的ー實施例的一立體截面圖。圖7示出了一插座連接器的一端ロ的一實施例的一截面的局部側視圖。圖8示出了沿圖1中的線8-8截取的一部分插座連接器系統(tǒng)的ー立體截面圖。圖9示出了ー熱管理系統(tǒng)的ー實施例的一立體分解圖。圖10示出了從ー模塊傳熱的一流程圖。圖11示出了 一插座連接器的一實施例的一立體圖。圖12示出了圖11所示的插座連接器的一局部立體分解圖。圖13不出了一傳熱板的一實施例的一立體圖。圖14示出了 一傳熱板的一實施例的一立體分解圖。圖15A示出了沿圖11所示的實施例中的線15-15截取的一橫截面的一立體圖。圖15B示出了圖15A所示的實施例的另ー立體圖。
具體實施方式
以下的詳細說明描述了多個示意性實施例,且并非旨在限制于這些明白地公開的組合。因此,除非另外說明,本文中公開的特征可組合在一起,以構成出于簡明的目的而未另外示出的其它組合。如能夠從圖中理解的,一插座連接器10通常被安裝在ー擋板20 (示出了部分擋板20)的后面。如果擋板被認為位于插座的一前面并且其相對端被認為是一后面,則一系統(tǒng)構造可允許空氣從前向后流動。如果該系統(tǒng)構造被設置為允許空氣從前向后流動,那么擋板20可以包括進氣ロ 25,進氣ロ 25能夠由擋板上的一個或多個期望形狀的孔形成。如能夠理解的,孔的大小以及這些孔的排布主要由冷卻該系統(tǒng)所需要的期望的氣流所決定,因此本領域技術人員將能夠基于系統(tǒng)要求來確定期望的進氣ロ 25的構造。ー連接器系統(tǒng)I包括位于ー電路板5上的一連接器10,并包括位于擋板20的多個開ロ 22中的多個端ロ 30,端ロ 30被設置為用于收容對接的插頭連接器。如所示出的,該設計允許空氣穿過擋板20。一 EMI密封件26和ー墊片28有助于將連接器10密封于擋板20。如所示出的,一屏蔽組件50包括將ー第一、第二插座90結合在一起的ー頂蓋51。如所示出的,可選擇的頂蓋51包括一孔40,該孔40能夠用來引導氣流離開電路板5,同時還要使兩個相鄰的插座連接器結合在一起。因為頂蓋51在兩個罩體組件100之間延伸,所以頂蓋還傾向形成能夠被設置為從前向后引導空氣的一后通路42。如所示出的,每個插座90均包括罩體組件100,該罩體組件100包括一主體部IOOb和一后部100a,并且還包括安裝到該主體部IOOb的壁105的兩傳熱板125、125’。一中央導接件110位于傳熱板125、125’之間,并且包括能夠支撐傳熱板125的一表面111。如能夠理解的,該表面能夠是階梯狀的,進而為傳熱板125提供充足的空間。當然,應注意,所示出的插座90提供有疊置的兩端ロ 30。具有單個端ロ的插座連接器的一較低的外形形式也是合適的,并且能夠省略可選擇的中央導接件110,而且具有單個傳熱板125。還應注意的是,雖然所示出的系統(tǒng)包括可以考慮設置在端ロ 30的頂側和底側的兩弾性指狀部載板151、152,但是也可以考慮其它構造。對于具有較低散熱問題的構造,例如,可使用單個彈性指狀部載板。弾性指狀部載板和傳熱板也可被設置為當ー傳熱區(qū)域位于模塊的上方或下方(而不是如圖所不的側面)時接合ー模塊的ー側或兩側(而不是ー模塊的頂部和底部)。姆個罩體組件100包圍一殼體200,該殼體200包括支撐兩鼻部215、215’的一主體部210。每個鼻部215、215’分別支撐ー卡槽220、220’,該卡槽220、220’設置為用于收容來自對接模塊的ー插卡。一前罩體壁230包括有助于限定圍繞主體部210的一導電壁的多個尾部232。如所示出的,多個光導管245可定位并設置為在兩鼻部215、215’之間向前延伸。如果期望的話,傳熱板能夠豎直地延伸超過單個端ロ。例如,圖9中示出的傳熱板125可被設置為使得一主壁(main wall) C豎直地延伸兩個端ロ的高度,每個側壁A、B均接合插入到對應端ロ中的一插頭的ー單側(側壁B接合頂側,側壁A接合底側)。還應注意,如果期望的話,傳熱板不一定是一件,而可以由多件所構成。如能夠理解的,這就允許傳熱板具有沿兩個疊置端ロ豎直延伸的一主壁,同時還提供用于接合被插入的一插頭連接器的兩個表面的多個側壁。如能夠進一歩理解的,主壁C將沿著ー個(或多個)端ロ的一第一側30a,側壁A將沿著端ロ的ー側面30b,并且側壁B將沿著端ロ的ー側面30c。應當注意的是,側面30b、30c能夠是相同端ロ的兩相對側面,或者是兩個不同端ロ的兩個不同側面。還應進ー步注意的是,盡管所示出的傳熱板被繪制為具有一 U形的設計,但是可以去除其ー側,以提供更像ー L形的形狀。還可以將彈性指狀部直接設置在主壁上,但這種構造趨向于減少能夠被移除的熱能的數(shù)量。另外,如果期望更復雜的ー傳熱板,則傳熱板可具有由一蒸汽腔(vaporchamber)或者具有比一銅板的熱阻更低的一些其它系統(tǒng)來構成主壁。然而,對于大多數(shù)的應用而言,由銅板構成的傳熱板將足夠了。另外還應注意的是,鰭片300無需設置在連接器之間的側面上(如圖所示)。這種系統(tǒng)提供了某些益處,但是如果該系統(tǒng)被設計為得益于連接器上方的氣流,那么可能更期望的是,傳熱板將熱能向上引導到連接器的上方,并且鰭片300 (或者其它的期望的熱能傳遞系統(tǒng),例如可以采用液體冷卻等)被定位在連接器10的上方。如能夠理解的,所示出的構造有益地具有容許疊置構造的能力,并且還利用矩形模塊(例如SFP型模塊)在頂面和底面上所具有的増大的表面積來最小化熱阻的優(yōu)點。另外,在兩相對側上提供弾性指狀部載板有助于提供一個機械平衡系統(tǒng),因為兩相對的彈性指狀部易于使模塊對中。應當注意的是,每個弾性指狀部161所提供的接觸力能夠根據(jù)期望的熱阻(増大接觸力將易于改善導熱)和期望的模塊插入力(増大接觸力將易于増大需要的插入力)而變化。因此,能夠按需要調(diào)整外形和接觸力,以滿足系統(tǒng)要求,其中該接觸力可以是在但不限于每個弾性指狀部約100到400克カ的范圍。如所示出的,傳熱板125包括多個通道130。所示出的通道130延伸通過傳熱板125,并且當彈性指狀部161、161’的觸點162、162’接合到插入的模塊上時,通道130為彈性指狀部161、161’的尾部163、163’提供位移區(qū)域。因此,當對接模塊沿ー第一方向166插入時,彈性指狀部161、161’分別沿ー第二方向164和一第三方向165平移,并且第二方向164和第三方向165彼此相反。如能夠理解的是在可選實施例中,通道提供的功能也可由傳熱板125中未延伸通過傳熱板的多個凹陷或多個凹槽來提供。因此,傳熱板125中的位移區(qū)域可以是不延伸穿過傳熱板的凹陷或通道。每個彈性指狀部載板151、152、153、154包括多個彈性指狀部161,每個彈性指狀部均包括接觸表面162、162’和尾部163、163’。如所示出的,彈性指狀部161排成多個列160,每列包括多個彈性指狀部161。應注意的是,所示出的多個列的樣式使其筆直向前,以使傳熱板125中的通道130與尾部163、163’對齊,從而當模塊被插入到端ロ 30中時,尾部163、163’能夠移位到通道130中。然而,多個列的使用可以是不需要的,也可以按照期望設置為其它樣式。彈性指狀部161被設置為接合一個被插入的模塊,以便給被插入的模塊提供多個熱觸點。與趨向于使用單個板來接合模塊的現(xiàn)有設計相比,這種設計的有益之處在于,多個彈性指狀部161能夠單獨地接合模塊的表面,因此更適合于應對模塊的表面平整度的變化。盡管總的表面積(與通常和跨接散熱器設計一起使用的大板相比)已經(jīng)減小,但是已經(jīng)確定使用多個彈性指狀部實際上非常有效,并且實際上能夠有些出人意料地在模塊與弾性指狀部載板之間提供比通常在模塊與具有一平面的一浮動散熱器之間提供的熱阻更低的熱阻。熱阻能夠通過増大與每個彈性指狀部相關聯(lián)的彈簧カ以及通過改變弾性指狀部的數(shù)量來加以管理??偟膩碚f,對彈簧カ和弾性指狀部數(shù)量的限制將基于可接受的最大插入力和需要從待插入的模塊移除的熱能。[0051]弾性指狀部載板能夠被安裝在傳熱板125上,以便最小化兩個結構之間的熱阻。例如,在一實施例中,弾性指狀部載板能夠用一回流焊エ藝被焊接到傳熱板。在一實施例中,回流焊エ藝能夠結合鰭片300到傳熱板的安裝來進行,以便提供一高效率的制造エ藝。當然,也可使用其它的安裝方法(例如使用一導熱粘合劑或諸如此類)。雖然焊接連接方法能夠提供非常低的熱阻,但是使用導熱粘合劑(當保持得薄吋)也是適合的,因為其總表面積足以在兩個對接結構之間提供低熱阻。應注意,在一實施例中,傳熱板與弾性指狀部載板可以組合成一単體結構,然而這種結構對大規(guī)模生產(chǎn)更具有挑戰(zhàn)性,因此認為兩件式結構提供了更低的總成本。鰭片300被設置為提供一増大的表面積,以便改進從插座向流經(jīng)插座的空氣的熱傳遞。如所示出的,鰭片300被設置為給從前向后流動的空氣提供良好的傳熱(或反之亦然)。然而,鰭片300的形狀能夠變化,以便適合期望的氣流方向,因此所示出的形狀僅為示意性的。應當注意的是,鰭片是可選的,也可以使用傳熱板的表面來代替鰭片。另外,為液體冷卻而設置的系統(tǒng)可提供擱置在傳熱板上并設置為使熱量傳導離開傳熱板的ー導管。另夕卜,如果期望使用鰭片,則鰭片可形成為傳熱板的一部分。然而,如能夠理解的,與傳熱板分開來形成鰭片的ー個優(yōu)點是,鰭片能被設計為用于特殊的氣流構造并位于期望的方位(例如,在連接器的側面上、在連接器的上方等),因此為連接器的設計提供了相當多的靈活性。如能夠從圖8理解的,鰭片300可在兩個疊置的連接器之間占據(jù)相當大的空間。因此,如在此討論的可以改變鰭片300的大小和位置以允許減小端ロ 30之間的間隔。因此,一般來說,模塊的熱能被傳遞到弾性指狀部(并因此被傳遞到彈性指狀部載板)。如果彈性指狀部載板被焊接到傳熱板,則彈性指狀部載板與傳熱板之間的熱阻能夠是最小的。類似地,如果可選的鰭片被焊接到傳熱板,則熱阻能夠最小化。因此,參照圖10中所示的熱能路徑,可以使模塊與鰭片之間的溫差小于15°C,而在某些實施例中約為10°C。一般來說,最大的溫度下降(除了鰭片與流經(jīng)鰭片的任何外部空氣之間的溫度下降之外)將存在模塊與弾性指狀部載板之間,而在一實施例中,模塊與弾性指狀部之間的溫差能夠基本上大于其它部件之間的溫差。盡管預期有多種多樣的實施例,但是應注意的是,所示出的模塊與鰭片之間的熱通路設置使得通道能夠與預期的熱通路對齊,并因此僅對熱阻有最小影響。如能夠從圖10中理解的,在步驟400中,當一模塊插入連接器時,由模塊產(chǎn)生熱能。接下來,在步驟410中,熱能通過彈性指狀部被引導離開該模塊。然后在步驟420中,熱能被傳遞到傳熱板。最后,在步驟430中,熱能被傳遞到一系統(tǒng)以引導熱能離開該系統(tǒng)(步驟430,例如但沒有限制能夠由鰭片300執(zhí)行)。然而,應當注意的是在某些系統(tǒng)中能夠省略鰭片(或任何特殊的傳熱系統(tǒng)),因為引導熱能離開模塊的改進性能已經(jīng)足以冷卻該系統(tǒng)。然而在許多應用中,模塊增加的功率輸出可使得具有某些傳熱系統(tǒng)是較為理想的。圖11-圖15B示出了包括以上所討論的特征的變型的一插座連接器210的另ー實施例。如所示出的,插座連接器210包括設置成包圍ー殼體400的一罩體組件350。罩體組件350 (如所示出的,能夠由許多獨立的元件組合在一起而構成)包括允許ー散熱系統(tǒng)301被使用的ー側孔360和ー頂孔355。散熱系統(tǒng)301包括帶有ー主壁302、一上側壁306和一下側壁304的一傳熱板301a。當然,如果期望,可増加一些其它數(shù)量的側壁,并且如果期望,可只使用一個側壁(盡管這一系統(tǒng)將趨向于對ー非疊置的構造最有益)。[0058]如能夠理解的,主壁302沿兩個端ロ 230a、230b豎直延伸,由此避免了在兩個端ロ之間進行熱轉移的需要(因此有助于保持低熱阻)。如果期望,并如所示出的,主壁302能夠甚至在頂部端ロ的上方延伸,以便提供額外的表面積。如能夠理解的,當以上關于圖1-圖9討論的兩片鰭片和壁的設計是合適的時侯,圖11-圖15B中所示出的傳熱板的主壁302能夠經(jīng)由擠壓形成,使得可選擇的鰭片307與主壁302為一整體,由此減少兩個元件之間潛在的熱轉移。鰭片307充當一散熱元件。當然,具有填充液體的容器的液冷方案也可用作散熱元件,以幫助傳遞的熱能離開主壁302或多個側壁的其中ー個(由此來代替鰭片)。可預期的是,液冷方案的使用將使傳熱板和散熱元件的整體稍微地更復雜(例如,散熱元件可受益于被焊接到傳熱板)。上側壁306包括沿一第一方向X延伸離開上側壁306的多個鰭片309,同時主壁302包括沿一第二方向Y延伸離開傳熱板302的多個鰭片307,其中第一方向X和第二方向Y垂直。這種構造的ー個優(yōu)點是,當鰭片允許被非常適合地位于相應連接器的側面和頂部時,可以采用擠壓鰭片的設計。 所示出的上側壁306支撐ー彈性指狀部載板316,該彈性指狀部載板316包括被設置成接合罩體組件350的壁的一指狀部317。該彈性指狀部載板316還支撐能夠起類似以上討論的弾性指狀部161的作用的多個彈性指狀部318。特別地,這些彈性指狀部延伸離開其支撐側壁,并設置為向支撐側壁偏斜。ー個差異是,弾性指狀部318不包括需要在該支撐側壁中的具有一凹部的尾部。如能夠理解的,包括或不包括尾部將取決于引入線(lead-1n)的期望接觸界面和期望數(shù)量。所示出的弾性指狀部載板315、316還包括一豎直壁321和支撐在對應端ロ的底部下方延伸的一保持腳320,且能夠包括一保持構件322,這兩者都有助于將散熱系統(tǒng)301固定到對應的罩體組件。然而,應當注意的是豎直壁321、保持腳320和保持構件322是可以選擇的,可根據(jù)應用使用其中之一或另ー個(或省略兩者)。為了將側壁304、306固定到主壁302,可設置槽311a、311b來幫助將側壁固定到位。在一實施例中,側壁304、306能夠被焊接到位。當期望將彈性指狀部載板也焊接到位時(盡管可以不需要這種結構),如果所有部件一下子即可被焊接在一起,就能夠獲得一定的規(guī)模效益。如能夠從圖15A和圖15B理解的,所示出的設計的一個益處是能夠移走被插入的模塊的頂部的熱能。隨著熱能的増加,模塊的頂部趨向于最熱,由此所示出的設計保持該系統(tǒng)相對地更緊湊,并在使熱能從模塊導出該系統(tǒng)時相對地更有效率。圖11-圖15B所示出的設計的ー個益處是,其結構緊湊并由此有利于增加能夠位于特定空間里的連接器的數(shù)量。當然,這種附加的緊湊性減小了可選擇的鰭片的表面積,從而限制了散熱能力??深A期的是,對于某些設計可能更期望移除主壁上的鰭片并用液冷腔來代替上側壁上的鰭片。因此,所示出的連接器系統(tǒng)不限干與ー個特定的散熱系統(tǒng)一起工作。本文提供的公開內(nèi)容描述了優(yōu)選實施例和示意性實施例的多個特征。本領域技術人員將意識到在權利要求書和公開內(nèi)容的范圍和精神內(nèi)還有許多其它的實施例、更改和變型。
權利要求1.一種連接器,其特征在于,包括: ー罩體,所述罩體限定了一第一端口和一第二端ロ ; ー殼體,所述殼體位于所述罩體中,所述殼體包括位于所述第一端ロ中的一第一卡槽和位于所述第二端口中的一第二卡槽; ー傳熱板,所述傳熱板具有沿所述第一端口和第二端ロ豎直延伸的一主壁、一第一側壁和一第二側壁; 一第一弾性指狀部載板,所述第一弾性指狀部載板被安裝在所述第一側壁上并且支撐有多個彈性指狀部,所述第一弾性指狀部載板上的多個彈性指狀部被設置為接合被插入到所述第一端ロ中的ー模塊;以及 一第二弾性指狀部載板,所述第二弾性指狀部載板被安裝在所述第二側壁上并且支撐有多個彈性指狀部,所述第二弾性指狀部載板上的多個彈性指狀部被設置為接合被插入到所述第二端口中的一模塊。
2.如權利要求1所述的連接器,其特征在于,所述主壁支撐有多個鰭片。
3.如權利要求2所述的連接器,其特征在于,所述鰭片與所述主壁為一整體。
4.如權利要求2所述的連接器,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側壁支撐附加的多個鰭片。
5.如權利要求4所述的連接器,其特征在于,所述附加的多個鰭片與所述第一側壁為一整體。
6.如權利要求1所述的連接器,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側壁和第二側壁分別位于各自端ロ的相同側。
7.如權利要求1所述的連接器,其特征在于,所述多個弾性指狀部排列為多個行。
8.如權利要求1所述的連接器,其特征在于,其中至少ー彈性指狀部載板被焊接到所述側壁。
9.如權利要求1所述的連接器,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弾性指狀部載板包括一豎直壁和一保持腳。
10.如權利要求9所述的連接器,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弾性指狀部載板還包括設置為接合所述罩體的一個壁的一保持構件。
11.如權利要求1所述的連接器,其特征在于,所述主壁與所述第一側壁的其中之一支撐有ー散熱兀件。
12.如權利要求1所述的連接器,其特征在于,所述主壁與所述第一側壁各支撐有ー散熱元件。
專利摘要本實用新型涉及一種連接器,包括一罩體,限定了一第一端口和一第二端口;一殼體,位于罩體中,包括分別位于第一端口、第二端口中的一第一卡槽、一第二卡槽;一傳熱板,具有沿第一端口和第二端口豎直延伸的一主壁及一第一側壁和一第二側壁;一第一彈性指狀部載板,安裝在第一側壁上并且支撐多個彈性指狀部,第一彈性指狀部載板上的多個彈性指狀部被設置為接合被插入到第一端口中的一模塊;以及一第二彈性指狀部載板,安裝在第二側壁上并且支撐多個彈性指狀部,第二彈性指狀部載板上的多個彈性指狀部被設置為接合被插入到第二端口中的一模塊。在工作時,插入的模塊的熱能從模塊傳遞到彈性指狀部,然后被傳遞到傳熱板,之后被傳遞到散熱系統(tǒng)。
文檔編號H01R12/51GK202949055SQ20122064084
公開日2013年5月22日 申請日期2012年11月28日 優(yōu)先權日2012年5月1日
發(fā)明者肯特·E·雷尼爾, 杰里·A·龍 申請人:莫列斯公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