電連接器的制造方法
【專利摘要】本發(fā)明揭示了一種電連接器,安裝于電路板邊緣設置的開口槽內(nèi),包括:絕緣本體以及收容于所述絕緣本體內(nèi)的若干導電端子,所述絕緣本體上設置有對接空間,所述導電端子包括主體部以及自所述主體部前端向后彎折并傾斜延伸的彈性臂,所述彈性臂伸入所述對接空間內(nèi),所述電連接器還包括至少一對安裝片,所述安裝片設置在所述絕緣本體兩側。與現(xiàn)有技術相比,由于本發(fā)明電連接器的側壁上設置有安裝片,從而使得對接連接器與電連接器對接時,消費者施加的力完全由所述安裝片承擔,保護了導電端子與電路板的焊接處,進而確保了所述電連接器與電路板之間的電性連接的穩(wěn)定性。
【專利說明】電連接器
【技術領域】
[0001] 本發(fā)明涉及一種電連接器,尤其涉及一種可提高與電路板電性連接穩(wěn)定性的電連接器。
【背景技術】
[0002]隨著消費者對于電子產(chǎn)品體積以及重量減低的需求,在筆記本型電腦的市場上開始推出了多款超薄型電腦,帶動整個筆記本型電腦的市場走向薄型化的趨勢。然而,為了實現(xiàn)薄型化的外觀設計,一般標準型電連接器的高度往往成為安排內(nèi)部結構時最大的問題點,因而出現(xiàn)了沉板型電連接器。
[0003]目前,沉板型RJ45連接器與電路板的整體固定一般是通過各導電端子與電路板的焊接實現(xiàn)的,RJ45連接器的絕緣殼體于電路板沒有直接連接關系。當對接連接器與RJ45連接器對接時,消費者所施加的力完全由導電端子與電路板的焊接處承擔,這樣就很容易對導電端子與電路板焊接處造成破壞,從而使RJ45連接器喪失功效。
[0004]鑒于上述問題,有必要對現(xiàn)有的電連接器作進一步改進,以解決上述問題。
【發(fā)明內(nèi)容】
[0005]針對現(xiàn)有技術的不足,本發(fā)明解決的技術問題是提供一種電連接器,該電連接器的側壁上設置有安裝片,從而使得對接連接器與本發(fā)明電連接器對接時,消費者施加的力完全由所述安裝片承擔,保護了導電端子與電路板的焊接處,進而確保了所述電連接器與電路板之間的電性連接的穩(wěn)定性。
[0006]為解決上述技術問題,本發(fā)明的技術方案是這樣實現(xiàn)的:
一種電連接器,安裝于電路板邊緣設置的開口槽內(nèi),包括:絕緣本體以及收容于所述絕緣本體內(nèi)的若干導電端子,所述絕緣本體上設置有對接空間,所述導電端子包括主體部以及自所述主體部前端向后彎折并傾斜延伸的彈性臂,所述彈性臂伸入所述對接空間內(nèi),所述電連接器還包括至少一對安裝片,所述安裝片設置在所述絕緣本體兩側。
[0007]進一步地,所述絕緣本體具有一對相對設置的側壁,所述安裝片安裝于所述側壁上。
[0008]進一步地,所述安裝片具有本體安裝部、自所述本體安裝部的底部彎折延伸的過渡部以及自所述過渡部遠離所述本體安裝部的一側彎折延伸的板端安裝部,所述本體安裝部固持于所述側壁上。
[0009]進一步地,所述本體安裝部與所述板端安裝部延伸方向平行,并分別位于所述過渡部兩側。
[0010]進一步地,所述本體安裝部與所述板端安裝部延伸方向平行,并位于所述過渡部同側。
[0011]進一步地,所述側壁上設置有安裝槽,所述安裝片的本體安裝部插置于所述安裝槽內(nèi)。[0012]進一步地,所述安裝槽包括在上下方向貫穿所述側壁的貫穿槽以及一對位于所述貫穿槽兩側的卡槽,所述貫穿槽與所述卡槽相連通。
[0013]進一步地,所述絕緣本體具有與所述側壁相垂直的頂壁以及連接所述側壁、所述頂壁的后壁,所述對接空間由所述頂壁、側壁以及后壁圍設而成,所述對接空間呈半開放式,同時朝至少兩個方向開口。
[0014]進一步地,所述頂壁與所述后壁上開設有若干個用來收容所述導電端子的端子收容槽,所述端子收容槽沿對接方向延伸并向后貫穿所述后壁。
[0015]進一步地,所述后壁的外側向外凸伸有位于兩側壁之間的固定板,所述固定板上設置有若干個用來導引所述導電端子的導引槽。
[0016]本發(fā)明的有益效果是:相較于現(xiàn)有技術,由于本發(fā)明電連接器的側壁上設置有安裝片,從而使得對接連接器與電連接器對接時,消費者施加的力完全由所述安裝片承擔,保護了導電端子與電路板的焊接處,進而確保了所述電連接器與電路板之間的電性連接的穩(wěn)定性。
【專利附圖】
【附圖說明】[0017]圖1為本發(fā)明第一實施例電連接器的使用狀態(tài)圖。
[0018]圖2為本發(fā)明第一實施例電連接器與電路板的分解示意圖。
[0019]圖3為本發(fā)明第一實施例電連接器的立體示意圖。
[0020]圖4為本發(fā)明第一實施例電連接器的另一視角的立體圖。
[0021]圖5為本發(fā)明第一實施例電連接器的絕緣本體的立體示意圖。
[0022]圖6為本發(fā)明第一實施例電連接器的絕緣本體的另一視角的立體示意圖。
[0023]圖7為本發(fā)明第一實施例電連接器的導電端子的立體示意圖。
[0024]圖8為本發(fā)明第一實施例電連接器的安裝片的立體示意圖。
[0025]圖9為本發(fā)明第二實施例電連接器的立體示意圖。
[0026]圖10為本發(fā)明第二實施例電連接器的使用狀態(tài)圖。
[0027]圖11為本發(fā)明第二實施例電連接器的安裝片的立體示意圖。
[0028]圖12為本發(fā)明第三實施例電連接器的立體示意圖。
[0029]圖13為本發(fā)明第三實施例電連接器的使用狀態(tài)圖。
[0030]圖14為本發(fā)明第三實施例電連接器的安裝片的立體示意圖。
【具體實施方式】
[0031]為了使本發(fā)明的目的、技術方案和優(yōu)點更加清楚,下面結合附圖和具體實施例對本發(fā)明進行詳細描述。
[0032]請參閱圖1和圖2所示,本發(fā)明第一實施例的電連接器100安裝在電路板40上,其包括絕緣本體110、收容于所述絕緣本體110內(nèi)的導電端子120以及安裝在所述絕緣本體110兩側的安裝片130。
[0033]請參閱圖3至圖6所示,所述絕緣本體110具有頂壁111、與所述頂壁111相垂直的一對側壁112以及連接所述頂壁111、側壁112的后壁113,所述頂壁111、側壁112以及后壁113圍設而成用來收容對接連接器的對接空間114。所述對接空間114為半開放式空間,即同時朝向對接連接器插入方向與電路板方向曝露于空氣中。所述頂壁111與后壁113上開設有若干個用來收容所述導電端子120的端子收容槽151。所述兩個側壁112上分別開設有一對安裝槽161,所述安裝槽161包括兩個卡槽162以及一個在上下方向貫穿所述側壁112的貫穿槽163,所述貫穿槽163位于所述兩個卡槽162之間。所述卡槽162、所述貫穿槽163相互連通。所述端子收容槽151沿對接方向延伸并向后貫穿所述后壁113。所述后壁113的外側向外凸伸有位于兩側壁112之間的固定板172,所述固定板172上設置有間隔設置的若干個用來導引所述導電端子120的第一導引槽173以及第二導引槽174,所述第一導引槽173在水平方向上長于所述第二導引槽174。
[0034]請參閱圖7所示,所述導電端子120包括第一導電端子121和第二導電端子122,所述第一導電端子121和所述第二導電端子122間隔設置。所述第一導電端子121、第二導電端子122都包括收容于所述端子收容槽151內(nèi)的主體部181、自所述主體部181的前端向后彎折并傾斜延伸的彈性臂182、自所述主體部181的后端向后彎折形成L型的固定部183以及自所述固定部183后端彎折延伸形成的焊腳184。在水平方向上,所述第一導電端子121的固定部183長于所述第二導電端子122的固定部183。所述彈性臂182伸入所述對接空間114內(nèi),且其前端抵止于后壁113端子收容槽151的內(nèi)壁上以便定位所述彈性臂182。所述固定部183分別收容于所述第一、第二導引槽173、174。所述焊腳184焊接于所述電路板40上。
[0035]請參閱圖8所示,所述安裝片130包括本體安裝部131、自所述本體安裝部131的底部向下彎折延伸的過渡部132以及自所述過渡部132遠離所述本體安裝部131的一側彎折延伸的板端安裝部133。在第一實施例中,所述本體安裝部131與所述板端安裝部133延伸方向平行,并分別位于所述過渡部132的兩側。所述本體安裝部131的兩側緣設置有倒刺191。當將所述本體安裝部131自上而下插入所述安裝槽161后,所述倒刺191與所述卡槽162進行硬干涉,從而將所述安裝片130固定在所述安裝槽161里。 [0036]請參閱圖1并結合圖2所示,所述電路板40上開設有開口槽42以及固定孔43。所述電連接器100部分位于所述開口槽42內(nèi),并且所述電連接器100的底表面低于所述電路板40的上表面41。所述安裝片130的板端安裝部133自上而下插入所述固定孔43內(nèi),從而將所述電連接器100固定在所述電路板100上。
[0037]請參閱圖9、圖10以及圖11所示,本發(fā)明第二實施例電連接器200的結構與第一實施例電連接器100的結構大體相同,相同部分的結構在此不做重復描述。另外,本實施例安裝片230的本體安裝部231自下而上插入所述絕緣本體210的安裝槽261內(nèi),所述板端安裝部233自下而上插入電路板40的固定孔43。
[0038]請參閱圖12、圖13以及圖14所示,本發(fā)明第三實施例電連接器300的結構與第一實施例電連接器100的結構大體相同,相同部分的結構在此不做重復描述。另外,本實施例安裝片330的本體安裝部331與板端安裝部333延伸方向平行,并且位于過渡部332的同一側。本體安裝部331自上而下插入絕緣本體310的安裝槽361,板端安裝部333自下而上插入電路板40的固定孔43。
[0039]相較于現(xiàn)有技術,由于本發(fā)明電連接器100、200、300的側壁上設置有安裝片130、230、330,從而使得對接連接器與電連接器100、200、300對接時,消費者施加的力完全由所述安裝片130、230、330承擔,保護了導電端子120、220、320與電路板40的焊接處,進而確保了所述電連接器100、200、300與電路板40之間的電性連接的穩(wěn)定性。
[0040]特別需要指出,對于本領域的普通技術人員來說,在本發(fā)明的教導下所作的針對本發(fā)明的等效變化,仍 應包含在本發(fā)明申請專利范圍所主張的范圍中。
【權利要求】
1.一種電連接器,安裝于電路板邊緣設置的開口槽內(nèi),包括:絕緣本體以及收容于所述絕緣本體內(nèi)的若干導電端子,所述絕緣本體上設置有對接空間,所述導電端子包括主體部以及自所述主體部前端向后彎折并傾斜延伸的彈性臂,所述彈性臂伸入所述對接空間內(nèi),其特征在于:所述電連接器還包括至少一對安裝片,所述安裝片設置在所述絕緣本體兩側。
2.如權利要求1所述的電連接器,其特征在于:所述絕緣本體具有一對相對設置的側壁,所述安裝片安裝于所述側壁上。
3.如權利要求2所述的電連接器,其特征在于:所述安裝片具有本體安裝部、自所述本體安裝部的底部彎折延伸的過渡部以及自所述過渡部遠離所述本體安裝部的一側彎折延伸的板端安裝部,所述本體安裝部固持于所述側壁上。
4.如權利要求3所述的電連接器,其特征在于:所述本體安裝部與所述板端安裝部延伸方向平行,并分別位于所述過渡部兩側。
5.如權利要求3所述的電連接器,其特征在于:所述本體安裝部與所述板端安裝部延伸方向平行,并位于所述過渡部同側。
6.如權利要求4或5所述的電連接器,其特征在于:所述側壁上設置有安裝槽,所述安裝片的本體安裝部插置于所述安裝槽內(nèi)。
7.如權利要求6所述的電連接器,其特征在于:所述安裝槽包括在上下方向貫穿所述側壁的貫穿槽以及一對位于所述貫穿槽兩側的卡槽,所述貫穿槽與所述卡槽相連通。
8.如權利要求4或5所述的電連接器,其特征在于:所述絕緣本體具有與所述側壁相垂直的頂壁以及連接所述側壁、所述頂壁的后壁,所述對接空間由所述頂壁、側壁以及后壁圍設而成,所述對接空間呈半開放式,同時朝至少兩個方向開口。
9.如權利要求8所述的電連接器,其特征在于:所述頂壁與所述后壁上開設有若干個用來收容所述導電端子的端子收容槽,所述端子收容槽沿對接方向延伸并向后貫穿所述后壁。
10.如權利要求9所述的電連接器,其特 征在于:所述后壁的外側向外凸伸有位于兩側壁之間的固定板,所述固定板上設置有若干個用來導引所述導電端子的導引槽。
【文檔編號】H01R12/51GK103904501SQ201210582400
【公開日】2014年7月2日 申請日期:2012年12月28日 優(yōu)先權日:2012年12月28日
【發(fā)明者】游萬益, 戴宏騏, 吳軍賢, 楊琇棉 申請人:凡甲電子(蘇州)有限公司, 凡甲科技股份有限公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