專利名稱:壓接鉗的制作方法
技術領域:
本發(fā)明涉及用于處理工件的壓接鉗、壓接鉗的部件以及壓接鉗套裝。特別是涉及用于在接觸元件的圓周上壓入多個缺口的壓接鉗。為此,壓接鉗具有至少三個可在不同的方向上操縱的壓模,所述壓模引起工件、特別是接觸元件的塑性變形。在所述類型的壓接鉗的情況下期望的是,不是接觸元件的整個圓周變形,而是有針對性地在接觸元件的圓周上以盡可能均勻的方式引入多個單個的缺口并且將可非常靈敏地選擇的壓入深度引入到接觸元件中。所產(chǎn)生的缺口一方面應使待與接觸元件連接的導體盡可能少地損壞或變形。另一方面應在接觸元件與導體之間實現(xiàn)固定連接。當聯(lián)接件作為接觸元件與光導體、特別是玻璃纖維導體或聚合物導體與壓接鉗連接時,這種相反的要求例如特別是有問題的。在這種情況下,根據(jù)過大的壓入深度,所述光導體的每個太大的變形均會使得聯(lián)接件區(qū)域中的光損失增大?!?br>
背景技術:
由本申請人的公司公開了所述類型的壓接鉗,其特別是在文獻DE 10140 270 B4和DE 10 2005 003 615 B3中有所描述。在所述壓接鉗的情況下,四個壓模相對于用于工件、在此是用于接觸元件的接收部徑向地在鉗頭中被導向。隨著壓接鉗的手動杠桿的擺動,通過驅動機構使擺動環(huán)圍繞所述接收部擺動。所述擺動環(huán)具有操縱面,所述操縱面隨著圍繞接收部的擺動凸輪狀地操縱壓模的對應操縱面,由此產(chǎn)生相對于接收部徑向的壓接力。在這些公開的實施方式的另外的細節(jié)方面參見下面對附圖I至6的說明。根據(jù)DE 10 140270 B4可采用可更換的鉗頭。例如由文獻DE-OS I 136 391、US3, 028,776 和 US 3,177,695 公開了另外的用于在具有三個或更多可在不同的方向上操縱的壓模的接觸元件的圓周中加工缺口的現(xiàn)有技術。文獻US2,002,502公開了卷邊鉗,其中,兩個手動杠桿X形地彼此鉸接。在于所述手動杠桿的把手對置的端部區(qū)域處,鉗頭通過螺釘鉸接在所述手動杠桿上。所述鉗頭同樣具有通過螺釘閉合的殼體。隨著手動杠桿的擺動,擺動環(huán)在所述殼體中擺動。所述擺動環(huán)具有凸輪狀的操作面,所述操作面與四個壓模的對應操作面形成交互作用。所述壓模在一個導向體的徑向凹槽中被導向。隨著所述擺動環(huán)的擺動,壓模被徑向向內(nèi)朝著布置在接收部中的插接件的方向加載。壓緊僅僅被確定用于一種類型的壓模和用于一種插接件類型的一種壓接過程。在所述文獻中沒有提及鉗頭的更換。殼體的打開僅僅是為了維護的目的。US7, 461,448 B2公開了一種機動操縱的壓接工具,其通過基礎單元和快速更換鉗頭構成??焖俑鼡Q鉗頭在此構造為一個結構單元,在該結構單元中集成了裝配殼體、基體、凸輪和致動器。專利申請US 2004/0128818 Al同樣公開了一種顯然不可更換的、耦合在手動杠桿上的鉗頭,在該鉗頭的內(nèi)部,多個通過楔面引導的壓??蓮较蛳騼?nèi)運動到用于醫(yī)藥器械、特別是血管支架的接收部上。
US 3,028,776 A公開了一種另外的壓接工具,其具有固定的并且顯然不可更換地保持在手動杠桿上的鉗頭。
發(fā)明內(nèi)容
本發(fā)明的任務在于,建議一種壓接鉗的部件、一種壓接鉗和一種壓接鉗套裝,其具有——擴展的應用或工作可能性和/或
——例如在工具箱中需要小的儲藏空間。本發(fā)明的任務通過獨立權利要求的特征解決。由從屬權利要求中可得出本發(fā)明的另外的優(yōu)選構型。本發(fā)明首先基于下述知識,即,開頭所述的、由現(xiàn)有技術公開的壓接鉗僅僅允許可利用該壓接鉗實現(xiàn)的壓接過程的有限的適配。雖然該壓接鉗具有用于壓入深度的調(diào)節(jié)裝置,但是該壓接鉗不能確保壓接過程超過所述壓入深度、例如以不同的壓入輪廓或待產(chǎn)生的缺口或用于不同待壓接的接觸元件的壓接過程的適配性,從而使得相應不同的壓接過程需要不同的壓接鉗。在該背景下,本發(fā)明考慮了不同類的壓接鉗的設計細節(jié),在所述不同類別的壓接鉗的情況下,僅僅兩個印模半部彼此同軸地相向運動,以便改善電方面的導線連接、管連接、接頭適配器或電纜接頭套管。對于這些不屬于相同類別的壓接鉗來說,特別是DE 20100 031 Ul和DE 10 2008 012011 B3公開了兩個印模半部,它們可更換地保持在鉗頭中,這通過印模半部之間的槽-鍵連接和鉗頭的相對運動的壓接顎實現(xiàn)。根據(jù)本發(fā)明,首次對于具有三個在不同方向操縱的壓模的壓接鉗允許壓模的可更換性,由此例如可將具有不同壓接輪廓和/或不同壓入深度的壓模結合同一鉗頭和壓接鉗體使用。由此例如得到壓接鉗的利用可能性對于不同工件的擴展、可產(chǎn)生不同的缺口和/或可實現(xiàn)的壓入深度的可能性的擴展。以前對于這種擴展的運行方式和應用的頻譜必須采用多個壓接鉗,而根據(jù)本發(fā)明,壓接鉗的鉗頭或基體結合不同的壓模使用,由此降低制造和購置成本并且工人僅需攜帶或操縱少的工具和重量。但是本發(fā)明不局限于將根據(jù)現(xiàn)有技術DE 20 100 031 Ul和DE 10 2008012 011B3的可更換的印模半部轉用到本發(fā)明類型的具有至少三個壓模的壓接鉗上,這些壓模在不同的方向上相對于接收部被徑向地操縱,這在壓模的自由度數(shù)量的多樣化方面已經(jīng)相對于現(xiàn)有技術取得了出人意料的效果。相反,本發(fā)明的基于另外的知識,即,一套壓模的單個壓模的拆卸以及將一套新壓模的單個壓模到鉗頭中的裝配是非常費時的并且要求工人特別是施工現(xiàn)場具有高的熟練程度、高的精度和高的細心程度。例如,對于一套新壓模的裝配必須將所有壓模放在精確的位置上,在所述位置中,操縱面在確定的部位處與配對操縱面形成相互作用。在此,壓模裝配的耗費隨著壓模的數(shù)量增高。另一方面,必須避免之前已經(jīng)裝配好的壓模由于另外的壓模的裝配而離開其預先確定的裝配部位。在該背景下,本發(fā)明首次建議采用更換盒。所述更換盒通過一件式或多件式的基體形成。該更換盒具有一個連接區(qū)域,通過所述連接區(qū)域可將該更換盒與壓接鉗的鉗頭可松脫地連接。在此,可采用任意的連接類型,例如借助于卷邊、鎖止、螺接、通過磁力將更換盒保持在鉗頭上等等。在更換盒中接收和保持至少三個可在不同方向上操控的壓模,從而使得它們例如在更換過程中或在運輸過程中不會從更換盒中丟失。另一方面,所述更換盒對于壓模至少確保自由度,所述自由度對于工件的壓接是必需的。為了在此對于多種可能的構型僅僅列舉一個實例,更換盒的集體可在壓接過程中已經(jīng)在一個自由度的方向上對壓模進行引導,從而使得這種功能從鉗頭移到更換盒中。然而也可以的是,壓模相對于基體以多個自由度引導并且只有在更換盒裝配在鉗頭上時將壓模的自由度限制在一個負責壓接工件的方向上。根據(jù)本發(fā)明,基體與壓模構成一個裝配單元,所述裝配單元 可通過所述連接區(qū)域與鉗頭連接或者從該鉗頭上拆卸。為了更換壓模、特別是為了改變壓入深度和/或為了改變壓入輪廓,僅需將更換盒從鉗頭上拆卸下來并且將另一更換盒與鉗頭裝配在一起。對于不處于使用位置壓模的儲存來說,壓模在更換盒中的布置也是有利的,因為單個壓模不會丟失和/或不會將不同的、松散地儲存的壓模彼此混淆,從而為了在施工現(xiàn)場更換一套壓模不必進行費時的分揀和選擇。本發(fā)明的更換盒具有耦合區(qū)域,通過所述耦合區(qū)域可將用于壓模的操縱力從壓接鉗的鉗頭傳遞給更換盒。在此,可存在一個或多個耦合區(qū)域。根據(jù)本發(fā)明,所述耦合區(qū)域具有由壓模構成的配對操縱面,所述配對操縱面與鉗頭的操縱面形成相互作用。根據(jù)本發(fā)明,所述壓模在更換盒上具有能夠自由接近的配對操縱面。所述配對操縱面對于裝配在鉗頭上的更換盒來說與鉗頭的操縱面形成相互作用,以便將操縱力施加到壓模上。根據(jù)本文開頭所述的現(xiàn)有技術,將壓接鉗的一個形成操縱面的操縱元件(例如擺動環(huán))集成在可更換的鉗頭的殼體中,而在鉗頭中必須存在一個另外的用于使鉗頭與驅動機構耦合的驅動元件。由此,根據(jù)現(xiàn)有技術,對于多個可更換的鉗頭來說必須對于每個鉗頭分別存在操縱元件,這使得成本和重量升高。根據(jù)本發(fā)明,可使用唯一的鉗頭,所述鉗頭具有唯一的布置在其中的操縱元件例如擺動環(huán)或者也可以具有多個這種操縱元件,所述擺動環(huán)然后通過操縱元件的操縱面與更換盒的配對操縱面的接觸而將壓接力傳遞給壓模(必要時利用變速器)。因此,根據(jù)本發(fā)明可節(jié)省成本和重量。為了僅需提及本發(fā)明更換盒的幾個另外的可能的優(yōu)點,該更換盒可確保一個更換盒的壓模在彼此關聯(lián)的位置中與鉗頭裝配在一起。沒有必要將壓模分別單個地與鉗頭精確裝配和壓模彼此間的謹慎的定向。相反,還可以隨著壓模與鉗頭的裝配通過所述更換盒確保將其他壓模同時并且在精確的位置中裝配。壓模能夠以任意方式在更換盒的基體中或上保持和/或引導,而不會由此脫離本發(fā)明的框架。對于本發(fā)明的特別的構型來說,基體通過導向板、例如圓環(huán)盤構成。導向板具有多個徑向取向的、優(yōu)選均勻地沿圓周方向分布的導向縫槽。在所述導向縫槽中可分別插入一個壓模。通過這種方式就已經(jīng)可借助于更換盒、在此借助于導向板確保壓模在壓接過程中的導向,因此該功能并非設置在鉗頭中。另一方面,通過采用具有導向縫槽的導向板可省掉壓模和適當?shù)膶蛩ā按┤搿钡脚渲媒o鉗頭的導向縫槽中的步驟,因為壓模已經(jīng)在更換盒中被引導。由此,簡化了更換所述更換盒時的裝配。同時,排出了由于沒有將壓模正確地放入到徑向取向的導向槽中而導致的故障條件。在導向槽中的導向能夠以任意方式進行,例如通過導向靴等。在特別的構型中,壓模具有導向栓或者壓模能夠與導向栓耦合,所述導向栓然后在導向縫槽中被導向。導向栓在導向縫槽中的這種接收方式提供了簡單且成本低廉但是仍然具有期望自由度的可靠導向。在此原則上可以的是,每個壓模僅僅具有一個導向栓,所述導向栓在導向縫槽中被導向,由此可能對于導向縫槽中的壓模仍保留一個附加的圍繞導向栓的旋轉自由度,這可通過更換盒的其他措施或者只有通過將更換盒與鉗頭連接才能消除。同樣可以的是,采用兩個或更多導向栓,它們在導向縫槽中這樣地被導向,使得僅僅保留一個沿著導向縫槽的滑移自由度。對于本發(fā)明的特別的構型來說,導向栓具有整平部,所述整平部貼靠在所述導向縫槽的限界壁上以進行扭轉限制或扭轉止動,所述限界壁形成導向面。對于該構型來說,(特別是利用唯一一個導向栓)可避免壓模相對于導向板并且從而相對于更換盒扭轉。另一方面,借助于所述整平部還可能增大導向栓和所述導向縫槽的限界壁的導向面的接觸面,這導致了該區(qū)域中的面壓力的降低。對于所提及的導向栓的可能的多功能使用來說,其還可(在有些情況下除了其在導向縫槽中沿著導向縫槽被導向、扭轉止動以及使導向栓與壓模剛性連接之外)用于特別的目的為此,導向栓具有一個頭部,所述頭部在背離所述壓模的側上貼靠在所述導向板上。對于該構型來說,導向板在導向縫槽的區(qū)域中在導向栓的與所述頭部對置的側上被“俘 獲”在導向栓的頭部與壓模之間。通過這種方式,所述至少一個導向栓利用壓模進行保險以防從導向板沿一個相對于導向栓的縱軸線方向同軸的方向從導向板中脫出。更換盒的基體原則上可任意地構成。在本發(fā)明更換盒的一個特別的實施方式中,所述基體通過遮蓋裝置例如圓環(huán)盤形成,通過所述遮蓋裝置例如至少部分地遮蓋導向縫槽、導向栓和/或導向板。借助于所述遮蓋裝置一方面可避免污物進入到更換盒和/或鉗頭的內(nèi)部,另一方面,所述遮蓋裝置可避免在壓接過程中以大的壓接力運動的導向栓、壓?;蚋鼡Q盒的其他活動構件對于壓接鉗的使用者造成傷害或者對于周圍環(huán)境造成損害。如前面已經(jīng)提及的那樣,更換盒與鉗頭之間的連接可任意地產(chǎn)生。根據(jù)本發(fā)明更換盒的一個進一步方案,所述連接區(qū)域具有保持在所述基體上的螺釘,所述螺釘能夠旋擰到所述鉗頭的螺紋孔中。例如所述螺釘可構造有滾花的頭部,從而所述螺釘也可以用手在無需采用工具的情況下操縱。壓模這樣地保持在更換盒上,使得壓模可與鉗頭形成相互作用,其中,也能夠在一定程度上一方面透穿更換盒并且另一方面透穿鉗頭。對于本發(fā)明的一個特別的構型來說,所述壓模從所述更換盒的基體突出。如果所述基體貼靠的鉗頭的配對面上,則所述壓模進入到鉗頭的特別是單側敞開的內(nèi)部,在所述內(nèi)部,所述壓模與鉗頭特別是在鉗頭的操縱面與壓模的配對操縱面之間具有相互作用的情況下形成相互作用?;诒景l(fā)明的另一解決方案的任務通過壓接鉗給出,其能夠以先前提及類型的不同更換盒工作。對于本發(fā)明的一個特別的實施方式來說,在該壓接鉗的鉗頭中形成至少一個用于更換盒的壓模的接收空間。在此,其可以是貫通的接收空間,所述接收空間優(yōu)選構造為環(huán)形空間并且全體壓模都設置在該接收空間中。同樣可以的是,在鉗頭中設置單個的接收空間用于更換盒的每個壓模。在此,對于拆卸下來更換盒來說,所述至少一個接收空間在橫向于鉗頭平面或所述壓模的運動平面的方向上敞開。由此,更換盒可以從該側接近所述鉗頭,由此使得從更換盒的基體突出的壓模然后進入到所述至少一個接收空間中。在本發(fā)明的另外的構型中,所述至少一個接收空間通過操縱面限界。如果更換盒與鉗頭裝配,則鉗頭的操縱面至少在壓接過程的過程中貼靠在壓模的配對操縱面上以便將壓接力施加到壓模上。壓接鉗在此具有一驅動機構,所述驅動機構將手動杠桿的運動轉化為所述操縱面的運動,所述操縱面然后由于與所述配對操縱面的相互作用而導致壓模在徑向方向上關于用于工件的接收部運動。完全可以的是,用于各個壓模的操縱面設置在單獨的結構元件或驅動元件上。但是對于本發(fā)明的一個優(yōu)選的構型來說,在鉗頭中存在一隨著手動杠桿的操縱而圍繞所述接收部扭轉的擺動環(huán),所述擺動環(huán)形成所述操縱面。由此,所述操縱面的位置和取向在結構方面通過擺動環(huán)的幾何結構預給定。通過該簡單的方式特別是可同時確保以期望的同步性和各個壓模的壓入深度的期望關系來操縱壓模。完全可以的是,在具有更換盒的壓接鉗上僅僅設置操縱面和配對操縱面,利用它們進行壓接,也就是可激發(fā)所述壓模徑向向內(nèi)的運動。于是,反向的運動可例如由操作人員手動地進行,其方式是,將壓模徑向向外壓。替代或附加地也可以的是,當壓接過程結束時, 壓模通過至少一個彈簧元件徑向向外往回運動。對于本發(fā)明的一個特別的構型來說,存在不僅用于使壓模徑向向內(nèi)運動而且用于使壓模徑向向外運動的操縱面和配對操縱面,由此提高操作可靠性并且即使在壓模在壓接過程的過程中稍稍卡死的情況下也可使壓模遠離所述用于工件的接收部運動,這可通過在不同的相對運動方向上操縱手動杠桿進行。在本發(fā)明的優(yōu)選的構型中,在壓接鉗中存在一強制閉鎖裝置,借助于所述強制閉鎖裝置可簡化操作并且提高操作安全性。這種強制閉鎖裝置在壓接過程中對多個壓接級進行保險,從而使得操作人員僅僅可執(zhí)行部分壓接并且在所述部分壓接之后當短時間內(nèi)沒有操縱力施加到手動杠桿上時保持所達到的壓接級,而不會使壓模向外運動。另一方面所述強制閉鎖裝置只有當壓接鉗的壓接行程完全完成時才允許壓接鉗的打開并且從而允許壓模的打開。由此避免利用壓接鉗引起接觸元件的不滿足要求的壓接。為了通過壓模的更換不僅可實現(xiàn)壓接鉗的改變的操作和特性,可在一個本發(fā)明的壓接鉗中補充地采用調(diào)節(jié)裝置,通過所述調(diào)節(jié)裝置能夠調(diào)節(jié)壓接鉗的壓接行程,這可對于壓模的最大打開位置和/或壓模的最大閉合位置和由此引起的壓入深度適用。本發(fā)明的另外的建議涉及一種壓接鉗套裝,在所述壓接鉗套裝中包含一個帶有多個更換盒的壓接鉗。這種壓接鉗套裝允許壓接鉗以不同的更換盒、壓接輪廓和壓入深度工作,而根據(jù)現(xiàn)有技術為此需要大量完整的具有多個鉗頭和鉗基體的壓接鉗。本發(fā)明的有利的進一步構型由權利要求、說明書和附圖中得出。特征和特征組合的在本說明書引言中提及的優(yōu)點僅僅是示例性的并且可替代或附加地起作用,而不必強制實現(xiàn)本發(fā)明實施方式的優(yōu)點。從附圖中、特別是從示出的幾何結構和多個構件彼此間的相對尺寸以及其相對布置和作用連接中得出另外的特征。本發(fā)明不同實施方式的特征或不同權利要求的特征的組合也是可以的并且在此給出啟示。這也涉及下述特征,其在各單獨的附圖中示出或者在其
中提及。這些特征也可以與不同權利要求的特征組合。同樣,在權利要求中提及的特征也可以對于本發(fā)明的另外的實施方式省掉。
下面借助于附圖中示出的優(yōu)選實施例進一步解釋和描述本發(fā)明。圖I示出根據(jù)DE 10 2005 003 615 B3的壓接鉗的前視圖(現(xiàn)有技術);
圖2示出圖I中的壓接鉗的側視圖(現(xiàn)有技術);圖3示出圖I和2中的壓接鉗的內(nèi)部結構(現(xiàn)有技術);圖4示出相應于圖3的壓接鉗,但是不具有壓模(現(xiàn)有技術);圖5示出具有壓模的鉗頭的視圖,其在圖I至4中的壓接鉗中使用(現(xiàn)有 技術);圖6示出圖5中的鉗頭在按照剖割線VI-VI剖割時的剖面圖(現(xiàn)有技術);圖7示出本發(fā)明的壓接鉗的立體圖,其具有基體和裝配好的更換盒;圖8示出圖7中的壓接鉗的立體圖,具有從基體上拆卸的更換盒;圖9示出本發(fā)明的更換盒的立體圖;圖10示出圖9中的更換盒的立體解體圖;圖11示出壓模通過導向板的導向縫槽中的整平導向銷進行的裝配,用于形成用于圖9和10中的按照本發(fā)明的更換盒的子結構組件;圖12示出本發(fā)明的具有圖7和8中的更換盒的壓接鉗的解體圖;圖13示出本發(fā)明的壓接鉗,其中,用實線示出打開位置以及用虛線示出閉合位置,并且沒有示出覆蓋鉗頭中的接收空間以及布置在其中的壓模的結構元件。
具體實施例方式圖I示出按照現(xiàn)有技術的壓接鉗I的外觀圖。該壓接鉗I具有鉗頭2,一個固定的手動杠桿4和一個可動的手動杠桿5可圍繞一個共同的中心軸3彼此相對扭轉地支承在該鉗頭中。所述兩個手動杠桿4、5配備有由彈性體材料構成的把手6。固定的手動杠桿4在鉗頭2的區(qū)域中過渡到一導向體7中(也參見圖2和3),所述導向體通過蓋板8覆蓋。導向體7和蓋板8與所述固定的手動杠桿4 一起構成所述壓接鉗I的一個可共同運動的部分。從圖3可看出,導向體7具有圓環(huán)形的凹陷部9,一個擺動環(huán)10可圍繞中心軸3擺動地支承在所述凹陷部中。擺動環(huán)10與所述可動的手動杠桿5固定地連接或者是該手動杠桿的組成部分。在兩個手動杠桿4、5之間設置強制閉鎖裝置11,所述強制閉鎖裝置確保壓接鉗I的每個壓接行程只能完全實施并且只有當強制閉鎖裝置11松脫或者釋放打開行程時所述壓接鉗才打開。在所述固定的手動杠桿4上此外設有調(diào)節(jié)裝置12。該調(diào)節(jié)裝置12的重要組成部分是一個調(diào)節(jié)螺釘13,其可旋轉地、但是不可軸向運動地支承在旋轉軸承14中。調(diào)節(jié)裝置12與一個調(diào)節(jié)元件15共同作用,所述調(diào)節(jié)元件可以在圖3和4中看到。該調(diào)節(jié)元件15可調(diào)節(jié)地支承在所述固定的手動杠桿4上。凹陷部16提供一個圍繞中心軸3的圓弧狀的輪廓。調(diào)節(jié)元件15的配屬的邊緣區(qū)域同樣具有圍繞中心軸3的圓弧的形狀。強制閉鎖裝置11具有基本上兩個部分,即一個齒段17和一個可旋轉地被支承的止動爪18。齒段17同樣構造并且設置在一個圍繞中心軸3的圓弧上,該齒段在此是調(diào)節(jié)元件15的組成部分。換言之,調(diào)節(jié)元件15的邊緣區(qū)域構造為齒段17。由此,通過將調(diào)節(jié)元件15相對于所述固定的手動杠桿4向著可動的手動杠桿5的方向的調(diào)節(jié),齒段17也被調(diào)節(jié)。止動爪18以公知的方式設有彈簧(未示出),該止動爪在此位置固定地、可扭轉地支承在所述可動的手動杠桿5上??梢钥闯?,對于強制閉鎖裝置11的齒段17與止動爪18之間的相互作用關鍵的是,這兩個元件設置在不同的部件上。例如,也可以考慮相反的布置方式,其方式是,齒段17位置固定地構造在可動的手動杠桿5上,而止動爪18安置在調(diào)節(jié)元件15上。兩個手動杠桿4和5的最大壓緊通過具有止擋對的終端位置限定裝置限定。所述止擋對包括止擋19和配對止擋20。止擋19和配對止擋20的功能可相互調(diào)換,也就是說,可以隨意地稱呼其為止擋或配對止擋。即,止擋19可構成在或設置在調(diào)節(jié)元件15上。由此,止擋19以與齒段17相同的程度相對于所述固定的手動杠桿4移動或調(diào)節(jié)。相反,配對止擋20位置固定地安裝在或構造在所述可動的手動杠桿5上。所述的這四個部件——也就是齒段17、止動爪18、止擋19和配對止擋20這樣地分布并且相對于手動杠桿4和5設置,使得總是有強制閉鎖裝置11的一個部件和止擋對的一個部件相互組合并且配置給手動杠桿4、5之一,而另兩個部件配置給相應另外的手動杠桿。
·
從圖3和4可看出,調(diào)節(jié)元件15板狀地構成。在調(diào)節(jié)元件15的中部區(qū)域中設置長形孔21。該長形孔21的邊緣區(qū)域構造為楔面22。所述楔面22以一個角度設置,所述角度基本上相對于構造為板23的調(diào)節(jié)元件15的主延伸方向傾斜地延伸。長形孔21被一個楔24穿過。所述楔24可垂直于板23的主延伸平面調(diào)節(jié)并且具有楔面25,該楔面配置給調(diào)節(jié)元件15的楔面22或與調(diào)節(jié)元件15的楔面22相互作用。在其他方面,楔24具有帶螺紋的孔26。所述楔24在該部位處被調(diào)節(jié)螺釘13穿過,所述調(diào)節(jié)螺釘如上所述可旋轉地、但是不可軸向移動地支承在該鉗中并且具有與楔24的孔26的螺紋配合的配對螺紋。由此已經(jīng)可以看出,在調(diào)節(jié)裝置12的調(diào)節(jié)螺釘13扭轉時,楔24相對于調(diào)節(jié)元件15移位,從而通過兩個楔面22和25的彼此貼靠進行調(diào)節(jié)元件15圍繞中心軸3相對于固定的手動杠桿4朝可動的手動杠桿5的方向或反方向的相對移動。該運動方向通過圖3和4中的雙箭頭27表示。由此可看出,在調(diào)節(jié)裝置12的調(diào)節(jié)螺釘13扭轉時,調(diào)節(jié)元件15相對于固定的手動杠桿4移位。在該移位或移動和調(diào)節(jié)的情況下,齒段17和止擋19以相同的方式并且以相同的程度遠離所述固定的手動杠桿4朝著可動的手動杠桿5的方向或者反方向運動。為了顯示該位置或運動方向,在調(diào)節(jié)元件15的板23上成形出一個指示器28,其與蓋板8或固定的手動杠桿4上的刻度29 (圖I)協(xié)同工作。從圖3至6可看出壓接鉗的另外的細節(jié)。在導向體7中以可運動的方式設置四個壓模30。這些壓模30可相對于中心軸3并且從而相對于固定的手動杠桿4純徑向移動地支承在導向體7的徑向的導向縫槽31中。壓模30在其向著中心軸3的自由端上具有尖端或壓接輪廓32,后者在操縱壓接鉗I時在未示出的、待被壓接的接觸元件中留下一些缺口,確切地說,如這里在實施例中所示的那樣,留下四個相同壓入深度的缺口。壓模30的數(shù)量至少為三個。但是也可以設置四個(如圖所示)或更多壓模30。為了壓接,將接觸元件(其通常構造為套筒)和需與其壓接的導體垂直于圖1、3和4的圖紙平面插入到圍繞中心軸3的、形成用于工件的接收部的凹槽中并且以公知的方式壓接。壓模30的徑向運動被分為一個用于壓接的前進行程(在所述前進行程中,把手4、5被相互壓緊)和一個在壓接鉗打開時反方向的后退行程。為了實現(xiàn)所述前進行程,與可動的把手5連接的擺動環(huán)10在與每個單個的壓模30對應的情況下具有各一個凸輪面或操縱面33,后者與每個壓模30上的相應的配對操縱面34協(xié)同工作??衫斫獾氖牵倏v面33相對于擺動環(huán)10的切向圓周方向傾斜地構造和設置。壓模30的后退行程也以強制控制的方式并且從而形狀鎖合地進行。為了這個目的,擺動環(huán)10配備有凸輪面或操縱面35,后者與壓模30上的相應的配對操縱面41協(xié)同工作,如同附圖中可看出的那樣。當壓接鉗I例如在錯誤壓接的情況下首先保留在手動杠桿4、5的壓緊位置中并且壓模30的壓接輪廓32在所述接觸元件中卡死時,壓模30的以這種方式形狀鎖合地構成的后退行程具有特別的優(yōu)點。通過在打開方向上作用于手動杠桿4和5的相應力作用能夠以強制方式進行壓接鉗I的打開和壓模30與接觸元件的松脫。在常規(guī)運行中,對于兩個手動杠桿4和5之間的打開行程利用打開彈簧36,所述打開彈簧可由套筒狀的元件構成,在該套筒狀的元件中安置圓柱形的壓力彈簧。打開彈簧36支承或安裝在所述固定的手動杠桿4中。從圖3也可看到一個靠置彈簧37,其在此構造為扭桿彈簧或蝶形彈簧。該靠置彈簧37的任務是,在任何時刻都確保楔面22和25彼此靠置。圖4示出類似于圖I至3中的壓接鉗的視圖,但是實施方式有所改變。在鉗頭2的區(qū)域中沒有示出壓模30,從而可清楚地看到導向體7以及中部區(qū)域中的凹陷部的構造。擺動環(huán)10支承在這里,所述擺動環(huán)與可動的手動杠桿5 —體地構成。用于每個壓模的邊緣敞開的凹槽可分別看到一個用于前進行程的操縱面33和一個另外的用于后退行程的操縱面35。導向體7和擺動環(huán)10處于鉗頭2的主延伸平面的一個共同的平面中,其結果是,通過·擺動環(huán)10和壓模30的布置沒有增加鉗頭2的結構高度。該實施方式特別適合于壓接軸向長度小和/或直徑小的接觸元件。圖4與圖3相比示出強制閉鎖裝置11的各元件的另外的分配。根據(jù)圖3,齒段17設置在固定的手動杠桿4上,而現(xiàn)在根據(jù)圖4,齒段17位置固定地位于可動的手動杠桿5上。板23形式的調(diào)節(jié)元件15如先前那樣在固定的手動杠桿4上圓弧形地圍繞中心軸3被導向并且可調(diào)節(jié)地被支承。但是調(diào)節(jié)元件15朝著可動的手動杠桿5的方向延長,以便使得止動爪18從現(xiàn)在起可轉動地支承在調(diào)節(jié)元件15上。示出了其余的用于止動爪18的懸掛彈簧以及其在調(diào)節(jié)元件15上的懸掛點。圖4給出了壓接鉗I的設定好的閉合位置,從而使得終端位置限定裝置的止擋19和配對止擋20彼此靠置,如通過直線的、無級調(diào)節(jié)的終端位置限定裝置所確定的那樣。圖5和6示出鉗頭2與驅動器的特殊構造松脫??煽吹骄哂协h(huán)狀凹陷部9的導向體7,不僅擺動環(huán)10而且壓模30都安裝在所述凹陷部中。導向環(huán)10和壓模30在投影中不重疊,從而實現(xiàn)了特別窄的結構方式(圖6)。可理解的是,導向體7與所述驅動器的一個部分連接并且擺動環(huán)10與所述驅動器的另一部分連接。栓38負責實現(xiàn)這一點,其例如與可動的手動杠桿5在驅動方面連接。對應的另外的手動杠桿4也可運動地與導向體7連接。在導向體7上還可以支承著一個定位器42,該定位器用于使待壓接的接觸元件相對于鉗頭2精確定位。由DE 10 2005 617 B3公開了本申請人的另一相同類型的壓接鉗。在本發(fā)明的框架內(nèi)可以的是,利用具有不同鉗頭的手動杠桿運行壓接鉗的基本模塊,其中,至少一個鉗頭被構造為適合于利用下面描述的更換盒運行,而至少一個另外的鉗頭用于其他任意的使用目的,特別是用于不同于操縱手動杠桿的壓接的功能和/或用于切割。在圖7至13中示出按照本發(fā)明的壓接鉗I,其在基本功能方面很大程度上相應于圖I至6中的壓接鉗。出于該原因,對于本發(fā)明的構型方案的描述部分地使用與圖I至6的實施方式相同的參考標號,如果用所述參考標號表征的結構元件至少部分地在其基本設計結構、幾何結構和/或其功能方面一致的話。圖7示出具有固定的手動杠桿4和可動的手動杠桿5的壓接鉗I。該壓接鉗配備有調(diào)節(jié)裝置12以及定位器42,其中,所述調(diào)節(jié)裝置12和定位器42分別是該壓接鉗I的可選的結構元件?;w43通過鉗頭2構成,更換盒46通過連接元件44a、44b(在此通過螺釘45a,45b)保持在所述基體上。圖8示出與基體43分開的更換盒46,其用于松脫的連接元件44?;w43在鉗頭2的區(qū)域中通過配置給固定的手動杠桿4的導向體7以及通過配置給可動的手動杠桿5的擺動環(huán)10構成。相應于圖I至6中的導向縫槽31的、徑向取向的導向縫槽47或導向體7的導向槽以及凹槽48構成共同的、在第一粗略近似中L形的接收空間49。對于圖7至13中所示的具有四個壓模的壓接鉗I來說,四個導向縫槽47、四個凹槽48和四個接收空間49均勻地沿圓周方向分布。接收空間49在擺動環(huán)10的區(qū)域中在徑向外部通過操縱面33以及在徑向內(nèi)部通過操縱面35限界,所述操縱面相對于切向方向至少在部分區(qū)域中傾斜。接收空間49相對于基體43的由環(huán)形的導向體7構成的、面 向更換盒46的靠置面50縮回。在圖8中在背離基體43側的視向的情況下示出更換盒46——壓模30掩蓋在所述更換盒46中,而圖9從面向基體43的側示出更換盒46。更換盒46也通過基體51構成。所述基體51以板式結構方式構成并且具有圓環(huán)盤52以及同樣圓環(huán)形的導向板53。圓環(huán)盤52以及導向板53彼此同心地布置,其中,圓環(huán)盤52的內(nèi)直徑稍小于導向板53的外直徑,其中,在通過這種方式構成的圓環(huán)盤52與導向板53的覆蓋區(qū)域中,固定元件54將導向板53與圓環(huán)盤52剛性地連接。所述連接元件44a、44b延伸穿過所述圓環(huán)盤52的凹槽。特別是從圖10可看出,導向板53具有四個從邊緣55出發(fā)的導向縫槽56,所述導向縫槽在徑向內(nèi)部封閉。在徑向外部,導向縫槽56在裝配狀態(tài)中通過與圓環(huán)盤52重疊而被覆蓋。從每個壓模30橫向于四個壓模30的主延伸平面地延伸著一個由壓模30承載的導向栓57,所述導向栓例如旋抒到或壓入到壓模30中。導向栓57在從壓模30伸出的端部區(qū)域中具有一個頭部58以及一個設置在壓模30與頭部58之間的導向區(qū)域59。如圖I所示,壓模30分別可從外部插入到導向縫槽56中,其中,通過導向區(qū)域59將導向栓57徑向導入到導向縫槽56中。導向板53于是被俘獲在壓模30 —側與導向栓57的頭部58之間,從而使得只有當壓模30通過導向栓57徑向朝外從導向縫槽56中出來時壓模30才可以從導向板53上松脫。但是,通過圓環(huán)盤52與導向板53借助于固定元件54的裝配以及所提及的重疊,導向栓57不再能從導向縫槽56中出來,因為導向栓57徑向朝外的最大運動通過以下方式受到限制,即,所述頭部58靠置在圓環(huán)盤52的內(nèi)面39上。由此,對于這種裝配狀態(tài)來說,壓模30防丟地保持在導向板53上(并且從而保持在圓環(huán)盤52上)。原則上,盡管存在該連接,仍可進行壓模30圍繞導向栓57的縱軸線的旋轉。這一點如圖11所示通過以下方式禁止,即,導向區(qū)域59配備有對置的、設置在平行的平面中的整平部60,所述整平部在導向縫槽56中貼靠在限定所述導向縫槽56的導向面61上以進行扭轉止動。圓環(huán)盤52的厚度稍大于所述頭部58的高度,從而使得導向栓不會在背離鉗頭2的側上從圓環(huán)盤52突出。對于所示的實施例來說,內(nèi)空間(所述內(nèi)空間通過靠置面60徑向朝外限界并且在一側上通過導向板53限界并且導向栓57的頭部58在該內(nèi)空間中運動)通過另外的圓環(huán)盤62封閉,所述另外的圓環(huán)盤從外部以未示出的方式固定在圓環(huán)盤52上。該圓環(huán)盤62具有內(nèi)孔,所述內(nèi)孔與導向板53的內(nèi)孔對齊地設置并且具有相同的直徑。通過所述內(nèi)孔可以接近壓接鉗I的用于工件的接收部。通過所描述的方式,更換盒46構造為一個單元63,壓模30防丟地保持在該單元中,但是具有一個自由度,用于使導向栓57沿著導向槽56徑向移動。
為了將更換盒46與壓接鉗I的基體43裝配,使由圓環(huán)盤52構成的靠置面63與由壓接鉗I的導向體7、鉗頭2或基體43構成的靠置面50貼靠。在該狀態(tài)下進行更換盒46與壓接鉗I的基體43的連接。在該裝配位置中,導向板53進入到環(huán)形的導向體7的內(nèi)孔中,其中,通過所述環(huán)形的導向體7的圓柱形的內(nèi)面與所述導向板53的圓柱形的外面64的相互作用可實現(xiàn)導向和/或定心作用。此外,在裝配狀態(tài)中,壓模30進入到接收空間49中,由此優(yōu)選已經(jīng)實現(xiàn)擺動環(huán)10的操縱面33與壓模30的配對操縱面34和或擺動環(huán)10的操縱面35與壓模30的配對操縱面41的接觸。在此,所述插入可通過適當?shù)膶蚧蚨ㄐ难b置或者導向或定心斜面或者導向或定心階段支持。還可以的是,與所示的實施例不同地,將壓模在預先確定的徑向裝配位置中保持在更換盒上,這可通過彈簧元件或相應的卡鎖或保持元件實現(xiàn)。在所闡述的裝配好的位置中,壓接鉗可以開始工作。由此,所示裝配要求更換盒46向著基體43接近、將壓模30放入到接收空間49中、同時使導向板53進入到環(huán)形的導向體中、使靠置面63靠置在靠置面50上并且最后通過連接元件44a和44b對該裝配位置進行保險。相反,通過松脫所述連接元件44a、44b進行拆卸,由此可將更換盒46作為一個單元從壓接鉗的基體43上移除并且將壓模30從接收空間49中共同地移除。更換盒46的連接區(qū)域65通過靠置面63和連接元件44構成。壓模30的配對操縱面34、41構成更換盒46的耦合區(qū)域66,通過該連接區(qū)域對于裝配在壓接鉗I的基體43上的更換盒46進行操縱力沿打開和閉合方向從基體43向更換盒46、也就是向壓模30的傳遞。在壓模30的徑向內(nèi)部形成一個用于工件的接收部67。可理解的是,該接收部67不僅穿過更換盒46而且穿過所述壓接鉗I的基體43延伸,其中,該接收部在裝配狀態(tài)中通過基體43與更換盒46的相互作用構成。對于例如根據(jù)DE 20 100 031 Ul和DE 10 2008 012Oil B3公知的具有可單個更換的印模半部的壓接鉗來說,印模半部在壓接期間在一個唯一的方向上、也就是沿著一個平移自由度或樞轉自由度運動,其中,對于一個方向朝向實現(xiàn)打開運動,而對于另一方向朝向實現(xiàn)閉合運動。根據(jù)本發(fā)明,壓模30在兩個、三個或更多方向上運動。對于所示的具有四個壓模30的實施例來說,兩個對置的壓模30的運動在相同的方向上、但是對于打開運動并且對于閉合運動的方向朝向不同地進行,而另外兩個對置的壓模30的運動在一個方向上進行,所述方向相對于前面提及的方向改變90°。可以的是,在一個壓接鉗套裝中設置多個根據(jù)圖9的更換盒46。在此,這些更換盒 46可是壓接鉗的松散的組成部分。也可以的是,更換盒46對于非使用狀態(tài)配備保護裝置、例如保護帽,所述保護帽至少遮蓋圖9中的前側以保護壓模免受損害和/或污物。還可以的是,將多個更換盒46對于非使用的運行狀態(tài)放入到一個共同的夾持裝置或遮蓋裝置中,后者施加先前提及的保護功能。參考標號表I 壓接鉗2 鉗頭3 中心軸4 固定的手動杠桿5 可動的手動杠桿6 把手
7導向體8蓋板9凹陷部
10擺動環(huán)11強制閉鎖裝置12調(diào)節(jié)裝置13調(diào)節(jié)螺釘14旋轉軸承15調(diào)節(jié)元件16凹陷部17齒段18止動爪19止擋20配對止擋21長形孔22楔面23板24楔25楔面26孔27雙箭頭28指示器29刻度30壓模31導向縫槽32壓接輪廓33操縱面34配對操縱面35操縱面36打開彈簧37靠置彈簧38栓39內(nèi)面41配對操縱面42定位器43基體44連接元件45螺釘46更換盒
47導向縫槽48凹槽49接收空間50靠置面51基體52圓環(huán)盤53導向板54固定元件 55邊緣56導向縫槽57導向栓58頭部59導向區(qū)域60整平部61導向面62圓環(huán)盤63靠置面64外面65連接區(qū)域66耦合區(qū)域67接收部
權利要求
1.一種用于壓接鉗(I)的更換盒(46),所述壓接鉗用于壓接工件、特別是用于在具有至少三個從不同側朝用于工件的接收部(67)的方向上引導的壓模(30)的接觸元件的圓周上壓入缺口,其中,所述壓模(30)具有能夠自由接近的配對操縱面(34,41),所述配對操縱面對于裝配在鉗頭上的更換盒(46)與所述鉗頭(2)的操縱面(33,35)形成相互作用,以便將壓接力施加到所述壓模(30)上。
2.如權利要求I所述的更換盒(46),其具有 a)—基體(51); b)其中,所述壓模(30)能夠相對于所述基體(51)移動; c)所述基體(51)與所述壓模(30)形成一個單元,所述單元能夠通過一連接區(qū)域(65)與鉗頭(2)連接;和 d)存在一通過所述配對操縱面(34,41)形成的耦合區(qū)域(66),通過所述耦合區(qū)域能夠將用于壓模(30 )的操縱力從所述鉗頭(2 )傳遞給所述轉換盒(46 )。
3.如權利要求2所述的更換盒(46),其特征在于,所述基體(51)通過導向板(53)形成,所述導向板具有徑向取向的導向縫槽(56),相應一個壓模(30)在所述導向縫槽中被導向。
4.如權利要求3所述的更換盒(46),其特征在于,所述壓模(30)具有導向栓(57)或者能夠與導向栓(57)耦合,所述導向栓在所述導向縫槽(56)中被導向。
5.如權利要求4所述的更換盒(46),其特征在于,所述導向栓(57)具有整平部(60),所述整平部貼靠在所述導向縫槽(56)的導向面(61)上以進行扭轉限制或扭轉止動。
6.如權利要求4或5所述的更換盒(46),其特征在于,所述導向栓(57)具有頭部(58),所述頭部在背離所述壓模(30)的側上貼靠在所述導向板(53)上。
7.如以上權利要求中任一項所述的更換盒(46),其特征在于,所述基體(51)通過遮蓋裝置(圓環(huán)盤62)形成。
8.如以上權利要求中任一項所述的更換盒(46),其特征在于,所述連接區(qū)域(65)通過保持在所述基體(51)上的螺釘(45)形成,所述螺釘能夠旋擰到所述鉗頭(2)的螺紋孔中。
9.如以上權利要求中任一項所述的更換盒(46),其特征在于,所述壓模(30)在橫向于所述壓模(30)的運動平面的方向上從所述基體(51)突出。
10.一種壓接鉗(I),其具有至少一個如權利要求I至9中任一項所述的更換盒(46)。
11.如權利要求10所述的壓接鉗(1),其特征在于, a)在該壓接鉗(I)的鉗頭(2)中形成至少一個用于更換盒(46)的壓模(30)的接收空間(49); b)對于拆卸下來更換盒(46)來說,所述至少一個接收空間(49)在橫向于所述壓模(30)的運動平面的方向上敞開。
12.如權利要求11所述的壓接鉗(I),其特征在于, a)所述至少一個接收空間(49)通過形成耦合區(qū)域的操縱面(33,35)限界,所述操縱面為了使更換盒(46 )與鉗頭(2 )裝配而貼靠在所述壓模(30 )的配對操縱面(34,41)上; b)其中,存在一驅動機構,所述驅動機構將手動杠桿(4,5)的運動轉化為操縱面(33,35)的運動,該運動導致壓模(30)在徑向方向上向著接收部(67)運動。
13.如權利要求12所述的壓接鉗(1),其特征在于,存在一隨著手動杠桿(4,5)的操縱而圍繞所述接收部(67)扭轉的擺動環(huán)(10),所述擺動環(huán)形成所述操縱面(33,35)。
14.如權利要求10至13中任一項所述的壓接鉗(I),其特征在于,存在操縱面(33,35)和配對操縱面(34,41 ),它們 a )不僅用于使壓模(30 )徑向向內(nèi)運動; b )而且用于使壓模(30 )徑向向外運動。
15.如權利要求10至14中任一項所述的壓接鉗(I),其特征在于,存在一強制閉鎖裝置(11 ),所述強制閉鎖裝置對多個壓接級進行保險并且只有當壓接鉗的壓接行程完全完成時才允許壓接鉗打開。
16.如權利要求15所述的壓接鉗(I),其特征在于,存在一調(diào)節(jié)裝置(12),通過所述調(diào)節(jié)裝置能夠調(diào)節(jié)所述壓接行程。
17.一種壓接鉗套裝,其具有一個壓接鉗(I)和多個如權利要求I至9中任一項所述的更換盒(46)。
全文摘要
本發(fā)明涉及一種更換盒(46),其能夠作為一個單元與壓接鉗(1)的基體(43)裝配和拆卸。在此,所述更換盒(46)具有至少三個壓模(30),所述壓模(30)隨著所述壓接鉗(1)的操縱被徑向地在用于工件的接收部的方向上壓接。
文檔編號H01R43/042GK102957078SQ20121030579
公開日2013年3月6日 申請日期2012年8月24日 優(yōu)先權日2011年8月24日
發(fā)明者K·巴滕費爾德 申請人:韋扎格有限責任公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