專利名稱:連接器裝置的制作方法
技術領域:
本發(fā)明涉及一種具有嵌合檢測機構的連接器裝置。
背景技術:
一種已知的、用于向電動汽車中的各種設備供應電力的連接器裝置具有應裝配在一起的設備側連接器和線束側連接器。該設備側連接器具有嵌合凹部(fit-onconcavity),其限定了與接線盒(J/B)的外表面一體地形成的陽性殼體,并且,匯流條形式的陽性端子從該嵌合凹部的內表面突出。所述J/B容納在金屬外殼中。陽性殼體的嵌合凹部具有布置在該外殼中的開口的后側上的開口表面。線束側連接器具有陰性殼體,并且,與電線末端連接的陰性端子被容納在該陰性殼體中。線束側連接器經由所述外殼的開口而裝 配在設備側連接器上,以將對應的陰性端子接頭和陽性端子接頭連接在一起。還安裝有屏蔽罩以覆蓋所述陽性殼體,并且該屏蔽罩通過擰緊螺栓而固定至所述外殼。為了進行維護,可以將上述連接器裝置的線束側連接器從設備側連接器中移出。結果,設備側連接器的陽性端子經由所述外殼的開口而暴露于外部。設備側連接器具有電源電路,并且,不小心觸碰到陽性端子接頭的操作者可能會遭到電擊。因此,在這兩個連接器之間設置了嵌合檢測機構,以檢測這兩個連接器的嵌合和分離,并根據(jù)對這兩個連接器之間的嵌合和分離的檢測來執(zhí)行用于切斷電源電路的聯(lián)鎖功能。美國專利No. 3,820,355中描述了具有這種聯(lián)鎖功能的連接器裝置。用于上述聯(lián)鎖功能的常規(guī)嵌合檢測機構包括布置在設備側連接器旁邊的兩個突片狀嵌合檢測端子以及與線束側連接器相關聯(lián)的短路線束。該短路線束具有與彎曲成發(fā)夾狀的電線的兩端連接的陰性端子。當兩個連接器裝配在一起時,所述突片狀嵌合檢測端子與短路線束的陰性端子裝配,從而使電源電路具有導通狀態(tài)。當兩個連接器彼此分離時,所述突片狀嵌合檢測端子與短路線束的對應的陰性端子分離,從而切斷所述電源電路。已安裝有設備側連接器的J/B被容納在所述外殼內,并通過螺栓等而固定至所述外殼。與J/B安裝在所述外殼上有關的公差可能導致所述外殼的開口的尺寸與陽性連接器的嵌合凹部的開口平面的尺寸之間的差異。因此,線束側連接器的陰性殼體的嵌合深度可能相對于設備側連接器的陽性殼體的嵌合凹部而變化。兩個連接器上的供電用陰性端子和陽性端子較大。因此,盡管嵌合深度在公差范圍內變化,也確保連了接狀態(tài)。另一方面,嵌合檢測端子接頭較小,并且,當嵌合深度在公差范圍內較小時,所述突片狀嵌合檢測端子通常不能與配合陰性端子連接。結果,電源電路保持切斷。為了防止發(fā)生這種情形,可以將突片狀嵌合檢測端子的長度設定得較大。然而,當嵌合深度在公差范圍內較大時,突片的前端會經過陰性端子的連接部并撞擊芯線的暴露部分,該芯線被壓接至布置于此陰性端子的連接部后方的筒狀部。因此,難以解決該問題?;谏鲜銮樾我淹瓿闪吮景l(fā)明,并且其目的是不管將設備側連接器安裝在外殼上時的公差程度如何,都能夠確實地檢測設備側連接器與線束側連接器之間的嵌合。發(fā)明內容
本發(fā)明提供了一種具有設備外殼的連接器裝置,該設備外殼具有開口。設備側連接器在該外殼內布置在面向所述開口的位置處并具有第一連接端子。線束側連接器連接至線束的末端并具有與所述第一連接端子連接的第二連接端子。該線束側連接器經由所述外殼的開口而裝配在設備側連接器上,并且,設置在線束側連接器上的安裝部固定至所述外殼。該連接器裝置還包括嵌合檢測機構,該嵌合檢測機構布置在設備側連接器和線束側連接器處,用于檢測所述設備側連接器與線束側連接器之間的連接。設備側連接器的嵌合檢測機構包括兩個嵌合檢測陽性端子。線束側連接器的嵌合檢測機構包括短路端子和兩個繼電器端子。該短路端子具有聯(lián)接部和從聯(lián)接部突出的兩個銷。每個繼電器端子均具有形成在沿其長度方向的兩個相反端處的、間隔開的連接部,用于將所述短路端子的銷與陽性端子連接。線束側連接器具有短路端子,并且短路端子的銷與繼電器端子的連接部連接。在線束側連接器經由所述外殼的開口而裝配在設備側連接器上之后,線束側連接器的安裝部被固定至所述外殼。結果,兩個連接器的對應的連接端子相互連接,并且設備側連接器的兩個嵌合檢測陽性端子連接至繼電器端子的連接部。結果,兩個陽性端子變成導通的,并且能夠檢測到兩個連接器已經裝配在一起。由于制造公差,所述外殼的開口的尺寸與設備側連接器的裝配表面的尺寸之間可能存在差異。因此,線束側連接器相對于設備側連接器的嵌合深度可能發(fā)生變化。然而,通過在從設備側連接器的兩個陽性端子的前端至形成在繼電器端子的兩個連接部之間的縫隙的范圍內改變這兩個陽性端子的突出長度,吸收了這種變化。結果,確保了繼電器端子與陽性端子之間的連接。線束側連接器的嵌合檢測部具有短路端子和繼電器端子,并且,能夠通過位于繼電器端子的前側連接部和后側連接部之間的縫隙來吸收將設備側連接器安裝在所述外殼上時的公差。因此,能夠確實地檢測兩個連接器之間的嵌合。能夠使用現(xiàn)有的產品來作為短路端子和繼電器端子。因此,本發(fā)明的這種構造比常規(guī)的短路線束更便宜。在線束側連接器的裝配端表面上形成有安裝孔,并且該安裝孔在線束側連接器的前端處敞口。在該安裝孔的內表面上形成有壓配凹槽,并且所述短路端子的聯(lián)接部能夠壓配合到該壓配凹槽中。外罩也能夠從前方插入到安裝孔中。該外罩具有兩個容納室,并且繼電器端子能夠從后方插入到所述容納室中。在所述容納室的前端形成有端子插入口,并且該端子插入口能夠接納嵌合檢測陽性端子。在所述外罩與安裝孔之間形成有移出防止部,用于防止所述外罩從安裝孔中移出。線束側連接器的嵌合檢測部是通過將短路端子插入到安裝孔的壓配凹槽中并將短路端子固定至該壓配凹槽而形成的。另外,短路端子的銷分別插入到繼電器端子中,以將繼電器端子的后側連接部連接至短路端子的銷。然后,所述外罩插入到安裝孔中,從而將繼電器端子容納在各個容納室中,并且,所述移出防止部將所述外罩固定至安裝孔,以防止所述外罩移出。兩個陽性端子從設備側連接器的裝配端表面突出,并且被一個壁包圍。所述外罩安裝在線束側連接器的安裝孔內,并且,在該安裝孔的內周表面與所述外罩的外周表面之間存在間隙,并且所述壁能夠插入到該間隙中。在所述外罩的外表面的內側端形成有用于防止所述外罩徑向移位的肋。能夠將所述外罩插入到安裝孔中并防止其徑向移位。因此,在預先安裝的繼電器端子位于容納室內的同時,能夠將所述外罩平滑地插入到安裝孔中,所以所述外罩能夠有效地插入到安裝孔中。當兩個嵌合檢測陽性端子彼此電連接時,設備側連接器上的電源電路是導通的,而當嵌合檢測陽性端子彼此不電連接時,該電源電路被切斷。所述嵌合檢測機構能夠有效用作電源電路的中斷裝置。所述設備外殼由金屬制成。在線束側連接器上安裝有屏蔽罩,以包圍其他的連接端子。安裝板從該屏蔽罩突出,并且通過金屬的緊固接頭而固定至所述設備外殼的外表面。這種構造能夠有效用于具有屏蔽功能的連接器裝置。根據(jù)本發(fā)明,不管將設備側連接器安裝在所述外殼上時的公差程度如何,都能夠確實地檢測到該設備側連接器與線束側連接器之間的嵌合。
圖I是示出了根據(jù)本發(fā)明的線束側連接器和設備側連接器的分解截面圖。圖2是設備側連接器的平面圖。圖3是線束側連接器的透視圖。圖4是陰性殼體的側視圖。圖5是陰性殼體的平面圖。圖6是陰性殼體的正視圖。圖7是陰性殼體的后視圖。圖8是屏蔽罩安裝在線束側連接器上之前的、線束側連接器的正視圖。圖9是線束側連接器的嵌合檢測部的分解透視圖。圖10是從嵌合檢測部的底表面觀察到的、示出了該嵌合檢測部的組裝操作的分解截面圖。圖11是從嵌合檢測部的側面觀察到的、示出了該嵌合檢測部的組裝操作的分解截面圖。圖12是繼電器端子的側視圖。圖13是繼電器端子的底視圖。圖14是繼電器端子的側視圖。圖15是繼電器端子的側視截面圖。圖16是外罩的側視圖。圖17是外罩的正視圖。圖18是外罩的后視圖。圖19是從線束側連接器的后表面觀察到的透視圖。圖20是示出了設備側連接器和線束側連接器彼此已經正確裝配的狀態(tài)的截面圖。圖21是示出了設備側連接器和線束側連接器彼此已經正確裝配的狀態(tài)的平面圖。
圖22是示出了設備側連接器和線束側連接器已經正確裝配在一起的局部剖切透視圖。圖23是示出了如下情況下的嵌合檢測機構的截面圖即,設備側連接器已經在公差范圍的大致中心處安裝于線束側連接器上。圖24是示出了如下情況下的嵌合檢測機構的截面圖即,設備側連接器已經在公差范圍的上限側安裝于線束側連接器上。圖25是示出了如下情況下的嵌合檢測機構的截面圖即,設備側連接器已經在公差范圍的下限側安裝于線束側連接器上。
具體實施例方式圖I至25中示出了根據(jù)本發(fā)明的連接器裝置,并且該連接器裝置是用于將蓄電 池與安裝在汽車上的設備相連接的電氣系統(tǒng)的一部分。該連接器裝置包括設備側連接器20,該設備側連接器20安裝在外殼10中;以及線束側連接器30,該線束側連接器30連接至線束的末端并構造成與設備側連接器20配合。設備側連接器20包括與接線盒22 (下文中稱為J/B 22) 一體地形成的陽性殼體21以及位于該J/B 22的外表面上的嵌合凹部23。如圖2所示,嵌合凹部23是沿左右方向被劃分為三個區(qū)域的寬矩形。寬的匯流條25從嵌合凹部23的中央?yún)^(qū)域和左側區(qū)域的內部底表面突出。匯流條25沿著陽性殼體21的左右方向并排布置成使得其板平面處于同一平面內。匯流條25的突出尺寸等于嵌合凹部23的深度的大約70%。低的分隔壁26位于匯流條25之間。設備側連接器20的嵌合檢測部27位于嵌合凹部23中的如圖2所示的右側區(qū)域處。更具體地,兩個陽性突片28從該右側區(qū)域的內表面的中央部突出,并且沿左右方向以預定的間隔并排布置。陽性突片28的突出尺寸大于嵌合凹部23的深度的30%。U形壁29從嵌合凹部23的右側區(qū)域的內表面突出,并且包圍陽性突片28的三個側面。該壁29比陽性突片28突出得稍多。盡管圖中未示出,但在設備側連接器20上構造有電源電路。當陽性突片28彼此電連接時,該電源電路具有導通狀態(tài),而當陽性突片28彼此未電連接時,該電源電路被電切斷。其內安裝有設備側連接器20的J/B 22被容納在由諸如鋁的金屬制成的外殼10內,以提供屏蔽功能。更具體地,如圖I所示,矩形開口 11位于外殼10上并且比設備側連接器20的嵌合凹部23的開口稍大。該J/B 22通過未圖示的螺栓而固定至外殼10,使得設備側連接器20的嵌合凹部23與所述開口 11對準。如圖3所示,線束側連接器30具有陰性端子31,該陰性端子31固定至電線w的末端并容納在陰性殼體35中。屏蔽罩80被裝配在陰性殼體35的后端上。陰性端子31是通過對具有良好導電性的金屬板進行壓制加工而形成的。如圖22所示,陰性端子31具有扁平四棱柱狀的連接部32,并且,設置在設備側連接器20上的匯流條25被裝配在連接部32中并連接至該連接部32。筒狀部33布置在連接部32后方,并且壓接至已通過從電線w的末端剝落掉絕緣材料而暴露的芯線wa上。因此,筒狀部33固定至電線w的末端。
陰性殼體35由合成樹脂制成,并且如圖4至圖7所示,陰性殼體35具有能夠緊密地裝配在陽性殼體21的嵌合凹部23內的扁平塊狀。陰性殼體35沿其左右方向被劃分為三個區(qū)域。從前側看時,在陰性殼體35的中央部和左側部上形成有空腔36,并且前壁37在每個空腔36的前方。前壁37具有能夠接受所配合的匯流條25的端子插入口 38。在每個空腔36的頂面上形成有矛桿36A(參見圖6),并且該矛桿36A能夠鎖定至通過陰性端子31的連接部32而形成的矛桿孔32A。在陰性殼體35的前表面上的位于空腔36之間的位置處形成有引導凹槽39,并且該引導凹槽39能夠接納分隔壁26,該分隔壁26豎立在配合的陽性殼體31的嵌合凹部23的內表面上。
每個陰性端子31均從后方插入到對應的空腔36中,并使矛桿36A撓性地變形。完全插入后的陰性端子31撞擊到前壁37。然后,矛桿36A朝著其初始狀態(tài)彈性恢復并裝配在矛桿孔32A中,從而,陰性端子31不能從空腔36中移出。在正視圖中,線束側連接器30的嵌合檢測部40構造在陰性殼體35的右側區(qū)域中。更具體地,在陰性殼體35的右側區(qū)域中的前端處形成有橫截面為方形的安裝孔41,并且該安裝孔4的深度I為陰性殼體35的整個長度的大約1/4。形成在配合的陽性殼體21的嵌合檢測部27處的壁29能夠緊密地裝配在安裝孔41內。在安裝孔41的內表面的后側上形成有孔42。如圖9至圖11所示,短路端子50、外罩60和一對繼電器端子55插入到安裝孔41中,以形成嵌合檢測部40,該外罩60容納所述一對繼電器端子55。短路端子50是通過對具有良好導電性的金屬板進行壓制加工而形成的,并且短路端子50包括矩形的聯(lián)接板51。兩個銷52從聯(lián)接板51的前端并排突出,并且彼此以如下的間隔隔開該間隔等于陽性殼體21的嵌合檢測部27的陽性突片28之間的間隔。每個銷52大約為陽性突片28的長度的一半。在聯(lián)接板51的兩側邊緣上形成有嚙合突起(cuttingprojection)53。方形的安裝管44從安裝孔41的內表面的中央部突出,并且在橫截面方面比安裝孔41稍小。安裝管44的突出長度是安裝孔41的長度的大約1/3。肋45豎立在安裝管44的右側表面(在正視圖中)上,位于該右側表面的中央高度位置處,用于防止外罩60誤插入到安裝孔41中。從安裝管44的內端算起,肋45的長度為安裝管44的大約2/3。在安裝管44的左側內表面和右側內表面上形成有壓配凹槽46,并且壓配凹槽46能夠容納短路端子50的聯(lián)接板51的左側邊緣和右側邊緣。如圖10所示,壓配凹槽46的長度稍微超過聯(lián)接板51的長度。因此,隨著短路端子50的聯(lián)接板51被擠壓到壓配凹槽46中,該聯(lián)接板51的側邊緣上的嚙合突起53嚙合到壓配凹槽46的底部中。當聯(lián)接板51撞擊到壓配凹槽46的內表面時,停止擠壓操作。這防止了被擠壓到壓配凹槽46中的聯(lián)接板51從壓配凹槽46中移出。此時,銷52的大約80%的長度從安裝管44的前側突出。所述兩個繼電器端子55具有相同構造,并且是通過對具有良好導電性的金屬板進行壓制加工而形成的。如圖12至圖15所示,每個繼電器端子55均具有底板56和四棱柱狀的連接部57,所述連接部57從底板56的兩端延伸。每個繼電器端子55的長度等于從安裝孔41的入口到其安裝管44的前側的深度。彈性接觸條57A從每個連接部57的頂部向內彎曲而形成山峰形狀。如圖23所示,每個連接部57均比正確壓配到壓配凹槽46中的短路端子50的每個銷52從安裝管44向安裝管44的前端突出的突出長度稍長。在前側后側連接部和后側連接部57之間形成有比每個連接部57的一半長度長的縫隙58。
在每個連接部57的側表面的上邊緣上形成有穩(wěn)定器59。外罩60由合成樹脂制成。如圖16至圖18所示,外罩60具有沿著外罩60的前后方向較長的矩形棱柱狀的外罩主體61。方形的裝配管70與外罩主體61的后端連續(xù)形成,并且能夠緊密地裝配在安裝管44的外周上。外罩主體61的外部構造稍小于安裝孔41。在外罩主體61的外周表面與安裝孔41的內周表面之間確保了方形的外周間隙62(參見圖20),并且該外周間隙62能夠容納在設備側連接器20的嵌合檢測部27中布置的陽性突片28的外周上豎立的突出壁29。整個外罩60的長度幾乎等于安裝孔41的深度。在外罩主體61內、在分隔壁63的兩個相反側形成有容納室64,并且整個長度的繼電器端子55能夠從后方緊密地插入到容納室64中。突片插入口 65穿過每個容納室64的前壁64A而形成,并且能夠接納在陽性殼體21的嵌合檢測部27上形成的陽性突片28。在每個容納室64的頂面的左側邊緣和右側邊緣上形成有引導凹槽66,并且引導凹槽66能夠接納繼電器端子55的穩(wěn)定器59。裝配管70的外部構造被形成為使得其左側表面和右側表面被緊密裝配在安裝孔41的左側內表面和右側內表面之間。然而,在裝配管70的上表面與安裝孔41的上表面之間以及在裝配管70的下表面與安裝孔41的下表面之間形成有間隙。在裝配管70的上側外表面和下側外表面的左右兩端形成有肋71。上肋和下肋71被緊密裝配在安裝孔41的上壁和下壁之間。在裝配管70的正視圖中的右側壁上形成有退避凹槽72,并且該退避凹槽72能夠容納形成在安裝孔41的右側表面上的肋45。在外罩60的裝配管70與安裝孔41內的安裝管44之間設置有鎖定機構。更具體地,如圖11所示,在安裝管44的上下表面上、在沿寬度方向的中央位置處靠近前端地形成有鎖定突起47。另外,在裝配管70的上下表面上形成有鎖定凹槽73。當裝配管70被擠壓至安裝孔41內的、預定的正確位置時,鎖定突起47裝配在鎖定凹槽73中。屏蔽罩80安裝在陰性殼體35的后端。屏蔽罩80是通過對諸如鋁板等的金屬板進行壓制加工或深沖壓而形成的,從而形成能夠裝配在陰性殼體35后端的橢圓形管的形狀。凸緣81在屏蔽罩80的前邊緣上突出并且能夠安裝在陰性殼體35上。山形的延伸部82在凸緣81的上部處突出,并且具有用于容納螺栓14的插入孔83。屏蔽罩80從后方裝配在陰性殼體35上,并且,陰性殼體35的后端的外表面上的引導肋75引導此裝配操作。在陰性殼體35的上表面和下表面上各形成有兩個引導肋75,并且在陰性殼體35的左側豎直表面和右側豎直表面的中央部上各形成有一個引導肋75。每個引導肋75均從陰性殼體35的后邊緣延伸,并且向前延續(xù)了陰性殼體35的整個長度的大約1/3。在每個引導肋75的前端處形成有較高突起75A,并且該較高突起75A朝著后方逐漸變矮。止動件76在每個引導肋75的前端處從陰性殼體35的外表面垂直地向外突出。鎖定條78在陰性殼體35的上下表面上的、對應的一對引導肋75之間呈懸臂狀。在鎖定條78的前端處形成有鎖定突起79,用于將屏蔽罩80的后邊緣鎖定至該鎖定突起79。
屏蔽罩80在鎖定條78彈性彎曲的情況下從后方沿著引導肋75裝配在陰性殼體35上。在該裝配操作的最后階段,屏蔽罩80受到擠壓,并且屏蔽罩80的前邊緣被緊密地裝配在引導肋75的較高突起75A上。當屏蔽罩80的前邊緣撞擊到止動件76時,該擠壓操作停止。此時,鎖定條78彈性恢復至其初始狀態(tài),并且鎖定突起79將屏蔽罩80的后邊緣鎖定至該鎖定突起79。因此,如圖19所示,屏蔽罩80在不松動的情況下安裝在陰性殼體35的后端的外周上,并且防止了屏蔽罩80移出。以上述方式安裝在陰性殼體35上的屏蔽罩80被固定至外殼10的外表面。因此,外殼10的開口 11被設定尺寸以將六個止動件76裝配在開口 11的內側。嵌合檢測部40安裝在線束側連接器30上。最初,放置在圖10和圖11所示的狀態(tài)下的短路端子50被擠壓到在安裝孔41中形成于后側的安裝管44的壓配凹槽46中,并且固定至該壓配凹槽46。此時,如圖23所示,短路端子50的兩個銷52的大約前側百分之80從安裝管44的前表面突出。
之后,在底板56布置于繼電器端子55的上側的情況下,左側和右側繼電器端子55的后側連接部57被擠壓到銷52上。當繼電器端子55的后端撞擊到安裝管44的前表面時,每個繼電器端子55停止移動。此時,在銷52使彈性接觸條57A彈性彎曲的情況下,每個銷52的前端進入到彈性接觸條57A與連接部57的底表面(該底表面與彈性接觸條57A相對)之間,并且到達超過彈性接觸條57A的頂點的位置。然后,外罩60在如下姿勢下從裝配管70側插入到安裝孔41中S卩,如圖17所示,裝配管70的上側外表面和下側外表面上的四個肋71被定向為形成“H”形,并且兩個突片插入口 65位于外罩主體61的前表面的下側區(qū)域中。裝配管70的外表面和肋71被緊密地裝配在安裝孔41的內周表面上。因此,外罩60不會松動,并且沿著安裝孔41的軸線以直行姿勢被擠壓到安裝孔41中。隨著外罩60的該擠壓操作的進行,每個繼電器端子55從后方進入裝配管70中。之后,繼電器端子55移動到外罩主體61的對應的容納室64中,并且在繼電器端子55的穩(wěn)定器59被裝配于引導凹槽66中且由引導凹槽66引導的情況下相對于外罩主體61向前移動。在該擠壓操作的最后階段中,外罩60被擠壓到安裝孔41中。因此,裝配管70緊密地裝配在安裝管44的外周上,并且肋45裝配在退避凹槽72中。如果外罩60上下顛倒地插入到安裝孔41中,則繼電器端子55的穩(wěn)定器59將撞擊到容納室64的入口的邊緣,由此,防止了對外罩60的擠壓。即使該擠壓操作繼續(xù)進行,裝配管70的未設有退避凹槽72的側壁的后邊緣將撞擊到肋45,從而防止進一步的擠壓。因此,能夠檢測到外罩60的錯誤姿勢。然后,可以將外罩60顛倒過來以修正錯誤姿勢,并將其再次插入到安裝孔41中。當每個繼電器端子55的前側連接部57的前表面被擠壓并撞擊到對應的容納室64的前壁64A時,外罩60的該擠壓操作停止。此時,如圖23所示,安裝管44的鎖定突起47被裝配在裝配管70的鎖定凹槽73的后邊緣上。因此,將外罩60安裝在安裝孔41中,并能夠防止外罩60移出。此時,每個繼電器端子55均在其整個長度上完全容納在外罩主體61的容納室64內。外罩主體61的前表面布置成與設在安裝孔41的前端處的所述開口幾乎齊平,并且繼電器端子55的前側連接部57緊接在每個容納室64的前壁64A的突片插入口 65后方的位置。如上所述,短路端子50的對應的銷52的預定長度被插入到后側連接部57中。因此,繼電器端子55和短路端子50被正確連接。在外罩主體61的外周表面與安裝孔41的內周表面之間形成有間隙62,并且該間隙62能夠容納在設備側連接器20的嵌合檢測部27中布置的陽性突片28的外周上豎立的突出壁29。然后,屏蔽罩80以上述方式緊密地安裝在陰性殼體35的后部上。鎖定條78防止屏蔽罩80移出。此時,與電線w的末端連接的陰性端子31插入到陰性殼體35的空腔36中,并且防止陰性端子31移出。在兩個電線w上裝配有由編織線構成的屏蔽用圓柱體(未示出)并且該屏蔽用圓柱體(未示出)連接至屏蔽罩80。如圖I中的箭頭X所示,線束側連接器30的陰性殼體35經由外殼10的開口 11而裝配在設備側連接器20的陽性殼體21的嵌合凹部23中。如圖20所示,當安裝在線束側連接器30上的屏蔽罩80的凸緣81撞擊到開口 11的外周時,該擠壓操作停止。即,陰性殼體35被正確裝配在陽性殼體21的嵌合凹部23中。同時,如圖21所示,從外殼10的開口 11的邊緣突出的螺栓14穿過屏蔽罩80的凸緣81的延伸部82的插入孔83而插入。然后,通過在螺栓14上旋擰螺母并擰緊該螺母,將凸緣81 固定至外殼10。由此,將設備側連接器20的匯流條25和線束側連接器30的對應的陰性端子31彼此正確連接。此外,處于如下范圍內的區(qū)域被屏蔽,該范圍即從電線w到匯流條25與對應的陰性端子31彼此裝配在一起的部分。在線束側連接器30的嵌合檢測部40的外罩60裝配在設備側連接器20的嵌合檢測部27上的壁29內側的情況下,繼續(xù)進行將連接器20和30裝配在一起的該操作。因此,陽性突片28朝著外罩60的前表面移動,并且穿過容納室64的前壁64A的突片插入口 65并進入容納在容納室64中的繼電器端子55的前側連接部57中。每個陽性突片28的前端在彈性接觸條57A與連接部57的底面之間移動并使彈性接觸條57A彈性彎曲。當兩個殼體21和35已經正確裝配在一起時,如圖20和圖23所示,陽性突片28的前端越過彈性接觸條57A的頂點,并到達位于前側連接部和后側連接部57之間的縫隙58的入口附近的位置。因此,陽性突片28和與之對應的繼電器端子55的前側連接部57彼此電連接。設備側連接器20的嵌合檢測陽性突片28經由短路端子50而連接至兩個繼電器端子55,并且,設置在設備側連接器20上的電源電路變成導通的,由此,檢測到兩個連接器20和30已經正確裝配在一起。設備側連接器20的J/B 22通過螺栓等而安裝在外殼10中。由于制造公差,外殼10的開口 11的尺寸與陽性殼體21的嵌合凹部23的開口平面的尺寸之間可能存在差異。因此,當陰性殼體35裝配在設備側連接器20的陽性殼體21的嵌合凹部23中時,線束側連接器30的陰性殼體35的嵌合深度可能發(fā)生變化。因此,恐怕將不能檢測到連接器20和30之間的正確連接。然而,線束側連接器30的嵌合檢測部40是通過將繼電器端子55連接至短路端子50而形成的。因此,如圖I中的箭頭A所示,在陽性殼體21的嵌合凹部23的開口平面在安裝公差內、以較長的間隔與外殼10的開口 11隔開(即,如圖24所示,陰性殼體35在陽性殼體21的嵌合凹部23中的嵌合深度較短)的情況下,盡管陽性突片28到外罩60內的進入尺寸較短,但陽性突片28的前端也到達了超過繼電器端子55的前側連接部57的彈性接觸條57A的頂點的位置。因此,確保了陽性突片28與連接部57之間的電連接。
如圖I中的箭頭B所示,在陽性殼體21的嵌合凹部23的開口平面在安裝公差內與外殼10的開口 11緊密地隔開(即,陰性殼體35在陽性殼體21的嵌合凹部23中的嵌合深度較長,如圖25所示)的情況下,陽性突片28的前端停留在位于前側連接部57與后側連接部57之間的縫隙58內。然而,陽性突片28到外罩60內的進入尺寸長,因此,陽性突片28的前端進入外罩60中并超過繼電器端子55的前側連接部57。因此,陽性突片28的前端不與后側連接部57等干涉,并且確保了陽性突片28與前側連接部57之間的電連接。因此,不管將設備側連接器20的J/B 22安裝在外殼10上時的公差范圍內的誤差程度如何,都能夠正確地檢測到連接器20和30的適當連接。如上所述,線束側連接器30的嵌合檢測部40具有短路端子50和繼電器端子55。因此,能夠通過位于繼電器端子55的前側連接部和后側連接部57之間的縫隙58來吸收將設備側連接器20安裝在外殼10上時的公差,并且能夠確實地檢測到連接器20和30之間的連接。短路端子50和繼電器端子55是現(xiàn)有產品。因此,這種結構很便宜。
能夠通過將短路端子50、繼電器端子55和外罩60依次插入到安裝孔41中來組裝線束側連接器30的嵌合檢測部40,從而有效執(zhí)行組裝工作。在設備側連接器20的嵌合檢測部27的壁29裝配在位于外罩主體61的外周表面與安裝孔41的內表面之間的間隙62中的情況下,外罩60安裝在安裝孔41中。裝配管70與外罩主體61的后端連續(xù)地形成,并且裝配管70大于外罩主體61。另外,在裝配管70的上側外表面和下側外表面上形成有肋71。因此,裝配管70的包括肋71在內的外部構造能夠緊密地裝配在安裝孔41的內周表面上。因此,外罩60能夠在不徑向移位的情況下平滑地插入到安裝孔41中,并且,已經預先安裝在安裝孔41中的繼電器端子55被平滑地容納在容納室64內。結果,能夠有效執(zhí)行將外罩60插入到安裝孔41中的操作。本發(fā)明不限于上文中參照附圖描述的實施例。例如,下列實施例也包括在本發(fā)明的技術范圍內繼電器端子能夠預先容納在所述外罩內,并且所述外罩能夠被朝向安裝孔擠壓,以把通過壓配合而安裝在壓配凹槽中的短路端子插入到繼電器端子中。圖示的嵌合凹部形成在所述J/B的外表面中。然而,也可以在所述J/B的外表面上形成有蓋子,并且所述嵌合凹部可以位于該蓋子內。所述屏蔽罩的構造以及與所述外殼固定的位置的數(shù)量可以不同于所示的實施例中示出的構造和數(shù)量。本發(fā)明也適用于具有如下連接器的裝置該連接器布置在面板的后側并且經由該面板中的開口而裝配至配合連接器。本發(fā)明也適用于防水連接器裝置。
權利要求
1.一種連接器裝置,包括 設備外殼(10),所述設備外殼(10)具有開ロ(11); 設備側連接器(20),所述設備側連接器(20)具有至少ー個設備連接端子(25),所述設備側連接器(20)布置在所述外殼(10)內井面向所述開ロ(11); 線束側連接器(30),所述線束側連接器(30)連接至線束(w)的端部,并具有至少ー個與所述設備連接端子(25)相連的線束連接端子(31),所述線束側連接器(30)經由所述外殼(10)的開ロ(11)而與所述設備側連接器(20)連接;以及 嵌合檢測機構(27,40),所述嵌合檢測機構(27,40)布置在所述設備側連接器(20)和所述線束側連接器(30)處,用于檢測所述設備側連接器(20)與所述線束側連接器(30)之間的連接,所述設備側連接器(20)的嵌合檢測機構(27)包括兩個嵌合檢測陽性端子(28),所述線束側連接器(30)的嵌合檢測機構(40)包括短路端子(50)和兩個繼電器端子(55),所述短路端子(50)具有聯(lián)接部(51)和從所述聯(lián)接部(51)突出的兩個銷(52),每個所述繼電器端子(55)均具有兩個間隔開的連接部(57),所述兩個間隔開的連接部(57)形成在所述繼電器端子(55)的兩個相反端并將所述短路端子(50)的銷(52)與所述陽性端子(28)連接。
2.根據(jù)權利要求I所述的連接器裝置,還包括設置在所述線束側連接器(30)上的安裝部(82),所述安裝部(82)固定至所述外殼(10)。
3.根據(jù)權利要求I所述的連接器裝置,其中,所述線束側連接器(30)具有前端以及在所述前端處開ロ的安裝孔(41),所述安裝孔(41)的內表面上形成有壓配凹槽(46),所述短路端子(50)的聯(lián)接部(51)被壓配合到所述壓配凹槽(46)中。
4.根據(jù)權利要求3所述的連接器裝置,還包括能夠從所述線束側連接器(30)的前端插入到所述安裝孔(41)中的外罩(60),所述外罩(60)具有兩個容納室(64),并且所述繼電器端子(55)分別布置在所述容納室¢4)中,所述容納室¢4)的前端分別形成有端子插入ロ(65),用于分別接納所述嵌合檢測陽性端子(28)。
5.根據(jù)權利要求4所述的連接器裝置,還包括移出防止部(47,73),所述移出防止部(47,73)形成在所述外罩(60)與所述安裝孔(41)之間,用于防止所述外罩(60)移出。
6.根據(jù)權利要求4所述的連接器裝置,其中,所述外罩(60)在所述安裝孔(41)的內周表面與所述外罩(60)的外周表面之間存在間隙的情況下安裝在所述線束側連接器(30)的所述安裝孔(41)內,所述設備側連接器(20)包括至少部分包圍所述陽性端子(28)的壁(29),所述壁(29)能夠插入到位于所述安裝孔(41)的內周表面與所述外罩(60)的外周表面之間的所述間隙中。
7.根據(jù)權利要求6所述的連接器裝置,還包括形成在所述外罩¢0)的外表面上的肋(75),用于防止所述外罩(60)的橫向移位。
8.根據(jù)權利要求I所述的連接器裝置,其中,當所述嵌合檢測陽性端子(28)彼此電連接時,所述設備側連接器(20)上的電源電路是導通的;而當所述嵌合檢測陽性端子(28)彼此不電連接時,所述電源電路被切斷。
9.根據(jù)權利要求I所述的連接器裝置,其中,所述設備外殼(10)由金屬制成;所述線束側連接器(30)上安裝有屏蔽罩(80),并且所述屏蔽罩(80)包圍所述線束連接端子(31);安裝板(81)從所述屏蔽罩(80)突出并且通過金屬緊固接頭(14)來固定至所述設備外殼(10)的外表 面。
全文摘要
本發(fā)明涉及一種連接器裝置,其具有安裝在外殼(10)中的設備側連接器(20)以及經由該外殼中的開口而裝配在設備側連接器上的線束側連接器(30)。在設備側連接器與線束側連接器之間設置有用于檢測該設備側連接器與線束側連接器的連接的嵌合檢測機構(27,40)。設備側連接器的嵌合檢測機構(27)具有兩個陽性突片(28)。線束側連接器的嵌合檢測機構(40)具有短路端子(50)和兩個繼電器端子(55)。短路端子具有聯(lián)接板(51)和從該聯(lián)接板突出的兩個銷(52)。繼電器端子在兩端具有連接部(57),用于將繼電器端子連接至短路端子的銷(52)并連接至陽性突片(28)。
文檔編號H01R13/66GK102646879SQ20121003041
公開日2012年8月22日 申請日期2012年2月10日 優(yōu)先權日2011年2月16日
發(fā)明者藤原道代 申請人:住友電裝株式會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