專利名稱:可變電容器的制作方法
技術領域:
本發(fā)明涉及適用于控制電氣設備或電子設備中的電壓或電流的可變電容器,具體 地,涉及可變電容器的電極結構。
背景技術:
近年來,電子技術的便利性和效率性得到了很大發(fā)展,并且由IT(信息技術)和 AV(影音)設備所代表的電子設備在全球范圍內加速擴張。同時,全球環(huán)境和地球資源的限 制問題強烈突顯出來,迫切需要設備的節(jié)能技術。例如,電子設備的電源的效率持續(xù)提高,一些開關電源已經(jīng)達到了 90%或更高的 高效率。然而,在實際情況中,考慮到成本和噪聲,許多低效率電源仍在使用。此外,即使是高效電源也受輸入電源電壓的變化、部件的變化、以及負載電流的改 變的影響,在例如低功耗的情況下效率會大大降低。一般來說,電源被設計成在設備的額定負載(功率)時具有高效率。然而,在實際 的設備中,運行功率總是不斷發(fā)生變化,效率也同時發(fā)生變化。以電視接收機為例,根據(jù)音 頻輸出和屏幕亮度,電視接收機的功率變化很大。換句話說,存在對應于負載電流大小的最 佳輸入電壓。此外,電源受商用電源電壓變化的影響,因而,其在實際操作中具有低于說明的電 源效率。無論電源系統(tǒng)是開關調節(jié)器系統(tǒng)還是串聯(lián)調節(jié)器系統(tǒng),這都是存在的。圖6是示出變壓器效率的曲線圖。例如,一般來說,因為即使在空載時也會產(chǎn)生空 載損耗73,所以在空載時變壓器具有最小的效率,此后,效率71隨著負載電流的增加而上 升。然而,負載損耗72以負載電流的平方產(chǎn)生。因此,當電流超過一定范圍時,負載損耗72 就成為全部損耗中的主要因素,因此,效率71改為降低。作為實際上沒有使用變壓器的電源,例如,在如圖7所示的利用電容器降低電壓 的電源中,交流(AC) 100V的商用電源81的一端通過電容器82連接至由二極管橋構成的整 流電路83的一個輸入端。商用電源81的另一端連接至整流電路83的另一個輸入端。用 于電壓調節(jié)的齊納二極管85和平滑電容器86彼此并聯(lián)連接在整流電路83的一個輸出端 84a和另一個輸出端84b之間。圖7所示的這種不使用變壓器的電源直接對商用電源81進行整流,之后,通過形 成調節(jié)器的齊納二極管85在輸出端84a和84b之間獲得穩(wěn)定的直流電壓(DC)。此時,電容器82預先降低電壓,以減輕構成調節(jié)器的齊納二極管85的負荷。因此,電容器82通常用在低功率的場合中。這是因為隨著由電容器82導致的壓 降,電壓與電流不同相,因此不會發(fā)生功率損耗。因此,電容器82用在例如用于待機功率的 電源中。然而,根據(jù)負載變化,該電路的整流輸出會發(fā)生變化。因此,一般地,對電路進行配置以調整到最大負載,并且在輕負載時通過調節(jié)器消耗功率,由此產(chǎn)生穩(wěn)定的電壓。此外,根據(jù)頻率和負載電流的變化,電容器82兩端的壓降會產(chǎn)生很大的變化。因 此,電容器82不能夠用于涉及高負載電流以及大的負載變化的設備中。因此,在這種情況 下,電容器82限用于例如待機功率等幾十mW的非常低的功率,。在通過繼電器等進行消耗較高功率的操作時,可以通過與電容器82并聯(lián)地連接 另一個預定的電容器來增加由沒有使用變壓器的圖7所示電源所提供的功率。然而,處理 寬的負載范圍又要求多個電容器的切換。理論上可以通過繼電器等進行多個電容器的切換,但是考慮到空間和成本以及較 慢的響應、切換時噪聲的出現(xiàn)、不能連續(xù)改變電容量、以及較差的耐用性,這么做是不實際 的。因此,需要可以根據(jù)負載變化連續(xù)改變電容量值的設備。順便指出,例如存在使用二極管兩端之間的電容作為用于高頻電路中的電容器 (可以電控制其電容量)的變容二極管。然而,因為變容二極管的電容量值、耐壓等不是很 適合,所以變容二極管不能用于功率控制。一般地,通過介電常數(shù)、電極面積、以及電極之間的距離來確定電容器(例如包括 近年來使用MEMS(微電子機械系統(tǒng))的可變電容器)的電容量。因此,其有能力控制介電 常數(shù)、電極面積、以及電極之間的距離中的一個或多個。電容器的電容量的控制(該控制是 在MEMS中實際提出的)是通過移動電極來改變電極之間的距離或相對的電極面積的方法。專利文獻1(日本專利公開第Sho 62-259417號)披露了通過向陶瓷電容器施加 50V的電壓從而改變介電常數(shù)來使電容量改變70%的實例。提出改變?yōu)V波電路的截止頻率 或時間常數(shù)振蕩器電路的振蕩頻率作為應用。
發(fā)明內容
上述電子設備或電子電路中的功率損耗不僅會導致用戶所使用的功率和所承擔 的額外電負荷的增加,而且會導致地球資源的浪費和全球變暖的加速。期望可以將功率損 失減到最小。在使用具有簡單電路和低噪聲的電源變壓器的串聯(lián)調節(jié)器系統(tǒng)中,通過連接至商 用電源的電源變壓器來將電壓降至所需電壓,其后通過二極管整流,然后通過大電容量電 容器進行濾波。由于整流輸出是不穩(wěn)定的,因此,通過用于控制晶體管端子之間的壓降的調 節(jié)器來穩(wěn)定電壓。這種情況下的壓降為直流壓降,并且壓降基本上全部轉換為熱量,使得產(chǎn)生很大 的功率損耗。電源變壓器和其他部件的特性的變化、負載電流的大小等顯著影響必要的壓 降量。當為電子設備的穩(wěn)定運行設置容限時,在通常狀態(tài)下功率損耗急劇增加,在極端情況 下會導致30%的效率。在開關調節(jié)器系統(tǒng)中,通過半導體元件的通-斷控制來穩(wěn)定電壓。因此,功率損耗 較小,并且獲得高效率。雖然如此,效率也會根據(jù)輸入或負載條件而改變,并且在輕負載條 件等情況下效率也會降低。因此,期望能夠處理較寬的輸入范圍和負載變化。因此,對于功率使用,需要具有用于改變電容量的控制端、大的電容量、高耐壓、以 及允許高電流的可變電容器,以及進一步需要高可靠性。通常地,在這種可變電容器中,控制電壓為常數(shù)以及原則上沒有電流流過。盡管當控制電壓改變時會有瞬時電流流過,但是電流值非常低。這種功率控制設備的一個主要優(yōu) 點在于控制所需的這種最小功率。因此,所需的技術要求在用于控制的電極與用于輸入和 輸出的電極之間存在極大的不同,由此,需要考慮制造中的可靠性和生產(chǎn)率??紤]到上述問題做出本發(fā)明,期望提供一種可變電容器,其能夠以低功率損耗和 低噪聲、低成本、以及高可靠性來控制交流(AC)功率。在根據(jù)本發(fā)明實施例的可變電容器的電極結構中,為了增加可允許的電流值,相 較于輸入-輸出電極,將控制外部電極(其中沒有電流流過)的尺寸做的更小,從而可以減 少昂貴材料的使用量。如在普通的電容器中,輸入-輸出端子設置在短邊側,以使得可以使用現(xiàn)有設備。 可靠性可能稍低的控制端子設置在長邊側并以單獨的工藝制造,使得降低了設備的附加成 本??蛇x地,通過將兩種端子都設置在長邊側,即使是雙面的端子結構,不用減小輸 入_輸出外部電極的尺寸,也可以確??煽啃?。此外,關于內部電極,電極之間的距離基本上彼此相等,并且輸入_輸出電極被夾 置在控制電極之間。因此,保持了結構對稱,并且獲得了穩(wěn)定的特性。根據(jù)本發(fā)明實施例的可變電容器的電極結構,用于內部電極及用于輸入和輸出的 外部電極的規(guī)格可以與用于內部電極及用于控制的外部電極的規(guī)格不同,因此,易于使可 靠性和生產(chǎn)率相互協(xié)調。當將控制端子設置在長邊側時,通過減小電極尺寸可以廉價地制 造四端子可變電容器。當將輸入-輸出端子和控制端子都設置在長邊側時,可以容易地形成從相同端子 面上的內部電極到外部電極的連接。因此,可以通過部件方向的很小的變化很容易地對可 變電容器進行處理、可以減小電極尺寸、以及可以以低成本制造可變電容器。除了減小電極 尺寸之外,還可以使用廉價的鎳作為控制電極的材料,減小了電極的厚度。
圖1A、圖1B、圖1C、和圖ID示出了根據(jù)本發(fā)明實施例的可變電容器外觀和電極的 實例,圖IA示出了將輸入_輸出電極設置在短邊側以及將控制電極設置在長邊側的實例, 圖IB示出了將控制電極和輸入-輸出電極都設置在長邊側的實例,圖IC示出了將控制電 極和其中每一個均被分為兩部分的輸入-輸出電極都設置在長邊側的實例,以及圖ID示出 了將輸入_輸出電極和其中每一個均被分為兩部分的控制電極都設置在長邊側的實例;圖2A和圖2B示出了可變電容器的內部電極結構,圖2A示出了表示電連接的電路 結構,以及圖2B示出了內部電極和內部電極到外部電極的連接的疊層結構的實例;圖3A、圖3B、和圖3C示出了普通疊層陶瓷電容器的結構,圖3A為局部剖面透視 圖,圖3B為內部透視圖,以及圖3C為局部截面圖;圖4A和圖4B是輔助說明可變電容器的操作實例的示圖,圖4A為電路圖,以及圖 4B為操作曲線圖;圖5是示出在控制電極之間距離較小的情況下的內部電極結構的示意圖;圖6是示出變壓器的效率的示意圖;以及圖7是示出通過電容器降低電壓的示意圖。
具體實施例方式下文中,將參照附圖描述根據(jù)本發(fā)明實施例的可變電容器的電極最佳模式的實 例。圖3A、圖3B、和圖3C示出了普通疊層陶瓷電容器的結構,圖3A為局部剖面透視 圖,圖3B為內部透視圖,以及圖3C為局部截面圖。一般地,如圖3A和圖3B所示,通過將交替層疊的多層介電陶瓷53和多層內部電 極52相結合來形成疊層陶瓷電容器。通過將作為用于內部電極52的材料的金屬細粉末 (Pd或Pd/Ag或M)制成膏狀來制備導電膏。使用導電膏在作為電介質的陶瓷綠帶上執(zhí)行 印刷。陶瓷綠帶具有用于溫度補償?shù)难趸伝蜾喕?,或者具有用作高介電常?shù)基的鈦酸 鋇基。然后,將多個陶瓷綠帶和導電膏層交替地層疊為層疊形式,通過加熱和壓力接合, 以及在減小氣壓的條件下以高溫燒結來將多個陶瓷綠帶和導電膏層結合為一體。從而,將 介電陶瓷層53和內部電極層52彼此結合為一體。然后,形成作為用于外部連接端子的端子電極51,其中,端子電極51被從內部電 極52引出到外部。從而獲得完整的電子部件。如圖3C所示,M鍍層56設置在基部電極 55上,且進一步在Ni鍍層56的上表面上設置Sn鍍層,從而,端子電極51形成鍍電極制品 54。圖4A和圖4B示出了根據(jù)本實施例的可變電容器的操作實例。圖4A為電路圖,以 及圖4B為操作曲線圖。在圖4A中,AC輸入61連接至可變電容器63的輸入端65??勺?電容器63的輸出端66連接至負載64??勺冸娙萜?3的控制端67和68連接至控制單元 62。例如,在圖4B(a)的實例中,當增加控制電壓時,可變電容器63的介電常數(shù)改變, 并且可變電容器63的電容量值降低。結果,對于AC輸入61,可變電容器63的輸入端65和 輸出端66之間的輸入-輸出壓降69增加,使得施加給負載64的輸出電壓降低。在這種可變電容器63的使用中,例如,在燈調光電路或電子設備待機時,可通過 降低電路的輸入電壓來減小待機功率。此時,由于控制器件為電容器,所以電壓和電流彼此 不同相,因此,原則上不產(chǎn)生功率損耗。圖4B(b)示出了改變吸收AC輸入61的電壓變化的壓降70,從而實現(xiàn)穩(wěn)定的實例。 可以通過檢測施加給負載64的電壓、將該電壓與參考電壓進行比較、以及反饋誤差電壓來 實現(xiàn)穩(wěn)定。在根據(jù)本實施例的可變電容器的主要應用中,可變電容器被設置在電源電路等 中,并通過控制電壓進行控制來優(yōu)化電流或電壓。因此,幾A至幾mA的電流在輸入-輸出 電極中流動。因此,需要輸入-輸出電極具有較低的引起功率損耗并產(chǎn)生熱量的等效電阻 值、以及高可靠性。另一方面,由于電壓控制的設備工作原理,穩(wěn)定狀態(tài)下控制電極中沒有電流流過, 并且僅在瞬時狀態(tài)下在控制電極中有電流流過。電流值為幾HiA至幾μΑ,從而,與輸入-輸 出電極電流值相比非常小。因此,稍微高一些的等效電阻不會存在問題。因此,在如圖1Α、圖1Β、圖1C、和圖ID所示的用于輸入和輸出以及用于控制的內部電極和外部電極的結構實例中,電極的形狀和排列位置均可以改變。以片式疊層陶瓷電容 器為例,圖1A、圖1B、圖1C、和圖ID示出了在各個陶瓷綠帶上的外部電極和內部電極的形 狀。圖1A、圖1B、圖1C、和圖ID示出了根據(jù)本實施例的可變電容器的外觀和電極的實 例。圖IA示出了將輸入-輸出電極設置在短邊側以及將控制電極設置在長邊側的實例。圖 IB示出了將控制電極和輸入-輸出電極都設置在長邊側的實例。圖IC示出了將控制電極 和其中每一個均被分為兩部分的輸入-輸出電極都設置在長邊側的實例。以及圖ID示出 了將輸入_輸出電極和其中每一個均被分為兩部分的控制電極都設置在長邊側的實例。在圖1A、圖1B、圖1C、和圖ID中,在第一行中提供了從上方觀看的示意圖;在第二 行中提供了從側面觀看的示意圖;在第三行中提供了從上方觀看輸入_輸出電極a時的示 意圖;在第四行中提供了從上方觀看輸入-輸出電極b時的示意圖;在第五行中提供了從 下方觀看控制電極a時的示意圖;以及在第六行中提供了從下方觀看控制電極b時的示意 圖。圖IA示出了將輸入-輸出電極(端子)1和2設置在短邊側以及將控制電極(端 子)3和4設置在長邊側的實例。如第一行中從上方觀看的示意圖以及第二行中從側面觀 看的示意圖所示,控制電極(端子)3和4設置在長邊側,因此,允許高電流值且要求高可靠 性的輸入-輸出電極1和2可具有與普通的疊層陶瓷電容器相同的結構。因此,提供了容 易以低成本獲得高可靠性的優(yōu)點。在第三行中當從上方觀看輸入-輸出電極a時(在相對于第一行中的示意圖的水 平相反方向上示出輸入_輸出電極a)的示意圖,以及在第四行中當從上方觀看輸入_輸出 電極b時(在相對于第一行中的示意圖的水平相反方向上示出輸入-輸出電極b)的示意 圖中所示的輸入-輸出電極a(l)和b(2)形成在陶瓷綠帶上。如圖中的圓圈所示,在左側 或右側(在短邊側)設置用于外部電極的引出開口 5或6。類似地,在第五行中從下方觀看控制電極a時的示意圖中以及第六行中從下方觀 看控制電極b時的示意圖中所示的控制電極a(4)和b(3)形成在陶瓷綠帶上。然而,控制電 極與輸入-輸出電極不同之處在于其引出開口 7和8設置在上側和下側上(在長邊側上)。其上形成有輸入-輸出電極a(l)和b(2)以及控制電極a(4)和b(3)的陶瓷綠帶, 和圖2B所示的AC電極43和控制電極44的交替層疊一樣進行交替地層疊,并且連接至用 于外部引出的外部電極45和46。為了有助于理解,圖IA將輸入-輸出電極a (1)和輸入-輸出電極b (2)示為不同 的電極。然而,當旋轉180度時,兩個電極相同。對于控制電極a(4)和b(3)來說也是一樣 的,當旋轉180度時兩個控制電極是相同的。因此,兩個圖樣(即,用于輸入-輸出電極的 一個圖樣,用于控制電極的一個圖樣)滿足作為電極形狀。由于控制電極a(4)和b(3)的低允許電流值,因此可以減小引出部7和8的電極 尺寸和電極厚度,并且減少諸如鈀等的昂貴的貴金屬的量。可選地,可以使用諸如鎳等的更 加廉價的賤金屬。減小厚度不僅減小了材料成本,而且降低了部件高度,從而可以使部件小型化???選地,通過以相同高度堆疊更多數(shù)量的疊層可以增加電容量。盡管圖中沒有示出,但是可將 輸入_輸出電極設置在長邊側,以及可將控制電極設置在短邊側。
在這種情況下,可以進一步增加輸入-輸出電極的尺寸,使得進行更加穩(wěn)定的連 接,從而可以提高可靠性。在該實例中,用于端子安裝的端子面的數(shù)量是四個,其等于端子數(shù)。例如,因此在 制造或修理時,操作者難以用鑷子等拾起可變電容器。另一方面,在圖IB中,僅在長邊側設置端子面,從而通過輸入-輸出電極11和13 以及控制電極12和14的四個端子可以實現(xiàn)將端子面減少至兩個端子面,而不會減小輸 入-輸出電極11和13的尺寸。例如,兩個端子面提供了在制造或修理時操作者易于用鑷 子等拾起可變電容器的制造上的優(yōu)點。在該實例中,左側電極的電極尺寸與右側電極的不同,并且在左側電極和右側電 極之間存在熱容差。因此,在長邊方向上易于出現(xiàn)熱量不平衡,并且可能引起諸如一側高的 焊接缺陷。此外,盡管其無極性,也要對這些部件進行定向,因此,存在不能在同一電路圖樣 上以水平相反方向安裝可變電容器的可能。另一方面,通過在長邊方向上將輸入_輸出電極分為兩個左側輸入_輸出電極和 兩個右側輸入-輸出電極(即,圖IC中的輸入-輸出電極21、22、23、和24)并將這些輸 入-輸出電極平均設置在左側和右側,或者在長邊方向上將控制電極分為兩個左側控制電 極和兩個右側控制電極(即,圖ID中的控制電極33、34、35、和36)并將這些控制電極平均 設置在左側和右側來達到熱平衡。因此,提高了焊接的可靠性。當旋轉180度時,圖IC中所示的輸入_輸出電極21和22以及輸入-輸出電極23 和24是相同的。類似地,當旋轉180度時,控制電極25和控制電極26是相同的。當旋轉180度時,圖ID中所示的輸入-輸出電極31和輸入-輸出電32是相同的。 類似地,當旋轉180度時,控制電極33和34以及控制電極35和36是相同的。因此,在圖IC和圖ID的情況下,兩個圖樣(即,用于輸入-輸出電極的一個圖樣, 以及用于控制電極的一個圖樣)滿足作為電極的形狀。從而,在相同的電路圖樣上可將可 變電容器安裝在相反方向上。雖然在圖IC和圖ID的情況中增加了端子數(shù),但當電極的總 面積與圖IA中的電極總面積相同時,材料成本可保持為與圖IA中的材料成本相同。圖2A和圖2B示出了根據(jù)本實施例的可變電容器的內部電極結構。圖2A示出了 表示電連接的電路結構。圖2B示出了內部電極以及內部電極到外部電極的連接的疊層實 例。在圖2A中,AC輸入41的一個電極連接至第一層中的一個輸入-輸出電極ACal和 第二層中的一個輸入-輸出電極ACa2。AC輸入41的另一個電極連接至第一層中的另一個 輸入-輸出電極ACbl和第二層中的另一個輸入-輸出電極ACb2??刂戚斎?2的一個電極連接至第一層中的一個控制電極al、第二層中的一個控 制電極a2、以及第三層中的一個控制電極a3??刂戚斎?2的另一個電極連接至第一層中 的另一個控制電極bl和第二層中的另一個控制電極b2。第一層中的一個輸入-輸出電極ACal和第一層中的另一個控制電極bl之間的距 離Lac等于第一層中的一個控制電極al和第一層中的一個輸入-輸出電極ACal之間的距 離Ldc,其中,L表示電介質的厚度。在圖2B中,交替層疊地形成其上形成有AC電極43 (其由圖2A所示的輸入-輸出 電極形成)的陶瓷綠帶、以及其上形成有控制電極44(其由圖2A所示的控制電極形成)的
8陶瓷綠帶,并且連接至用于外部引出的各個外部電極46和45。如圖2A所示,在本實施例中,控制電極al和a3設置在最外圍,并且將它們設為相 同電位。在本實施例中,控制電極數(shù)(5個)比與輸入-輸出電極(4個)形成對的內部電 極數(shù)(4對)多一個。此外,控制電極被設置在輸入-輸出電極之間的中間位置處,且電介質厚度 (dielectric thickness) L與輸入-輸出電極和控制電極之間的厚度相同。由此,考慮將由 控制輸入電壓42生成的控制電場平均地施加給包括最外圍電介質的所有電介質。因此,可以獲得在寬范圍內可穩(wěn)定控制其電容量的可變電容器。由于多個疊層的 電介質具有相同的厚度,所以連接至輸入-輸出電極的輸入-輸出端子之間的耐壓與連接 至控制電極的控制端子之間的耐壓彼此基本相等。此外,本發(fā)明不限于此,并且可以通過減小控制電極之間的距離來降低控制輸入 電壓42。圖5示出了這種情況下內部電極的結構實例。在圖5中,AC輸入41的一個電極連接至第一層中的一個輸入-輸出電極ACal和 第二層中的一個輸入-輸出電極ACa2。AC輸入41的另一個電極連接至第一層中的另一個 輸入-輸出電極ACbl和第二層中的另一個輸入-輸出電極ACb2??刂戚斎?2的一個電極連接至第一層中的一個控制電極al、第二層中的一個控 制電極a2、第三層中的一個控制電極a3、以及第四層中的一個控制電極a4??刂戚斎?2的 另一個電極連接至第一層中的另一個控制電極bl、第二層中的另一個控制電極b2、第三層 中的另一個控制電極b3、以及第四層中的另一個控制電極b4。因此,每一個輸入-輸出電極均夾置在兩個控制電極之間,從而可以提高控制效率。第一層中的一個輸入-輸出電極ACal和第一層中的另一個控制電極bl之間的距 離Lac等于第一層中的一個控制電極al和第一層中的一個輸入-輸出電極ACal之間的距 離Ldcl,其中,L表示電介質的厚度。此外,第一層中的另一個控制電極bl和第二層中的一 個控制電極a2之間的距離Ldc2為上述距離Ldcl的兩倍。雖然通過以六面體結構的片式電容器為例進行了上面的描述,但可將本發(fā)明應用 于其他部件形狀和端子形狀,當然電容器不必為陶瓷電容器,只要可以變化地控制其電容
量即可。本發(fā)明不限于上述實施例,并且不需要說明,在不背離本發(fā)明精神的情況下,可以 適當?shù)馗淖儽景l(fā)明的結構。本領域的技術人員應該理解,在本發(fā)明的權利要求或等同物的范圍之內,根據(jù)設 計要求和其他因素,可以有多種修改、組合、再組合和改變。
權利要求
一種可變電容器,包括輸入 輸出端子,用于輸入交流信號和輸出輸出信號;以及控制端子,用于控制關于所輸入的所述交流信號的電壓的電容量值;其中,連接至所述輸入 輸出端子的用于輸入和輸出的外部電極的總面積大于連接至所述控制端子的用于控制的外部電極的總面積,或者連接至所述輸入 輸出端子的所述用于輸入和輸出的外部電極與連接至所述控制端子的所述用于控制的外部電極的結構不同。
2.根據(jù)權利要求1所述的可變電容器,其中,連接至所述控制端子的所述用于控制的外部電極以及連接至所述輸入-輸出端子的 所述用于輸入和輸出的外部電極均位于所述可變電容器的長邊側。
3.一種可變電容器,包括輸入-輸出端子,用于輸入交流信號和輸出輸出信號;以及控制端子,用于控制關于所輸入的所述交流信號的電壓的電容量值;其中,端子面的總數(shù)小于連接至所述輸入_輸出端子的用于輸入和輸出的外部電極以 及連接至所述控制端子的用于控制的外部電極的端子總數(shù)。
4.根據(jù)權利要求3所述的可變電容器,其中,連接至所述控制端子的所述用于控制的外部電極以及連接至所述輸入-輸出端子的 所述用于輸入和輸出的外部電極均位于所述可變電容器的長邊側。
5.根據(jù)權利要求4所述的可變電容器,其中,所述輸入-輸出端子或所述控制端子由引出到所述可變電容器外部的多個外部電極 構成。
6.根據(jù)權利要求5所述的可變電容器,其中,所述輸入-輸出端子或所述控制端子被構造為使得所述外部電極的熱容在所述可變 電容器的長邊側和短邊側方向上彼此基本平衡。
全文摘要
本發(fā)明提供了一種可變電容器,包括輸入-輸出端子,用于輸入交流信號和輸出輸出信號;以及控制端子,用于控制關于所輸入的交流信號的電壓的電容量值;其中,連接至所述輸入-輸出端子的用于輸入和輸出的外部電極的總面積大于連接至所述控制端子的用于控制的外部電極的總面積,或者連接至所述輸入-輸出端子的用于輸入和輸出的外部電極與連接至所述控制端子的用于控制的外部電極的結構不同。
文檔編號H01G7/06GK101950672SQ20101028753
公開日2011年1月19日 申請日期2007年4月18日 優(yōu)先權日2006年4月18日
發(fā)明者管野正喜 申請人:索尼株式會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