專利名稱:在基材上形成穿導孔的方法及具有穿導孔的基材的制作方法
技術領域:
本發(fā)明關于一種在基材上形成穿導孔的方法及具有穿導孔的基材,詳言之,關于 一種在基材穿導孔的側壁上形成絕緣層的方法及具有穿導孔的基材。
背景技術:
參考圖1至圖3,顯示已知在基材上形成穿導孔的方法的示意圖。首先,參考圖1, 提供一基材1,該基材1具有一第一表面11及一第二表面12。接著,于該基材1的第一表 面11上形成數(shù)個溝槽13。接著,利用化學氣相沉積法(Chemical VaporDeposition, CVD) 形成一絕緣層14于該等溝槽13的側壁,且形成數(shù)個容置空間15。該絕緣層14的材質通常
為二氧化硅。接著,參考圖2,填入一導電金屬16于該等容置空間15內(nèi)。該導電金屬16的材 質通常為銅。最后,研磨或蝕刻該基材1的第一表面11及第二表面12,以顯露該導電金屬 16,如圖3所示。在該已知的方法中,由于該絕緣層14利用化學氣相沉積法所形成,因此該絕緣層 14在該等溝槽13的側壁的厚度會有先天上的限制,通常小于0. 5 μ m。此外,該絕緣層14 在該等溝槽13的側壁的厚度會有不均勻的問題,亦即,位于該等溝槽13上方側壁上的絕緣 層14的厚度與位于該等溝槽13下方側壁上的絕緣層14的厚度并不會完全一致。因而造 成電容不一致的情況。因此,有必要提供一種在基材上形成穿導孔的方法,以解決上述問題。
發(fā)明內(nèi)容
本發(fā)明提供一種在基材上形成穿導孔的方法,其包括以下步驟(a)提供一基材, 該基材具有一第一表面及一第二表面;(b)形成一開槽于該基材的第一表面,該開槽具有 一側壁及一底面;(c)形成一導電金屬于該開槽的該側壁與該底面,而形成一中心槽;(d) 形成一環(huán)槽于該基材的第一表面,該環(huán)槽圍繞該導電金屬;(e)形成一絕緣材料于該中心 槽及該環(huán)槽內(nèi);及(f)去除部分該基材的第二表面,以顯露該導電金屬及該絕緣材料。本發(fā)明更提供一種在基材上形成穿導孔的方法,其包括以下步驟(a)提供一基 材,該基材包括一基材本體及一線路層,該基材本體具有一第一表面及一第二表面,該線路 層位于該基材本體的第二表面;(b)形成一開槽于該基材本體的第一表面,該開槽具有一 側壁及一底面,其中該開槽貫穿該基材本體,且顯露該線路層;(C)形成一導電金屬于該開 槽的該側壁與該底面,而形成一中心槽,其中該導電金屬接觸該線路層;(d)形成一環(huán)槽于 該基材本體的第一表面,該環(huán)槽圍繞該導電金屬;及(e)形成一絕緣材料于該中心槽及該 環(huán)槽內(nèi)。本發(fā)明再提供一種具有穿導孔的基材,其包括一基材、一導電金屬及一絕緣材料。 該基材包括一基材本體及一線路層。該基材本體具有一第一表面、一第二表面及一穿導孔。 該穿導孔貫穿該基材本體。該線路層位于該基材本體的第二表面。該導電金屬位于該穿導孔內(nèi)。該導電金屬具有一環(huán)狀側部及一底部,其中該環(huán)狀側部內(nèi)定義為一中心槽。一環(huán)槽 形成于該環(huán)狀側部及該穿導孔的側壁之間。該底部接觸該線路層。該絕緣材料位于該中心 槽及該環(huán)槽內(nèi)。在本發(fā)明中,可以在該穿導孔內(nèi)形成較厚的絕緣材料。再者,該絕緣材料在該穿導 孔內(nèi)并不會有厚度不均勻的問題。并且,本發(fā)明可以利用聚合物作為絕緣材料,因而可以針 對特定的工藝選用不同的聚合物材質。此外,該絕緣材料同時形成于該中心槽及該環(huán)槽內(nèi)。 因此,可簡化該基材的工藝,且降低制造成本。
圖1至圖3顯示已知在基材上形成穿導孔的方法的示意圖;圖4至圖19顯示本發(fā)明在基材上形成穿導孔的方法的第一實施例的示意圖;圖20至圖32顯示本發(fā)明在基材上形成穿導孔的方法的第二實施例的示意圖;圖33顯示本發(fā)明具有穿導孔的基材的第三實施例的示意圖;及圖34顯示本發(fā)明具有穿導孔的基材的第四實施例的示意圖。
具體實施例方式參考圖4至圖19,顯示本發(fā)明在基材上形成穿導孔的方法的第一實施例的示意 圖。參考圖4及圖5,其中圖4為基材的俯視圖,圖5為圖4中沿著線5-5的剖面圖。首先, 提供一基材21,該基材21具有一第一表面211及一第二表面212。該基材21可為一具有 功能的晶圓(Functional Wafer)、一不具功能的晶圓(Dummy Wafer)或一硅基材。接著, 形成一開槽231 (圖6)于該基材21的第一表面211,該開槽231具有一側壁232及一底面 233,在本實施例中,形成一第一光阻層241于該基材21的第一表面211,且于該第一光阻層 241上形成一第一開口 242。接著,參考圖6,根據(jù)該第一開口 242,以蝕刻方式于該基材21上形成該開槽231。 該開槽231位于該基材21的第一表面211,且具有該側壁232及該底面233。之后,移除該 第一光阻層241。接著,參考圖7,利用電鍍方式,形成一導電金屬222于該開槽231的該側壁232及 該底面233及該基材21的第一表面211,而形成一中心槽234。在本實施例中,該導電金屬 222的材質為銅,且該導電金屬222的厚度等于或大于6 μ m。接著,參考圖8,以蝕刻或研磨的方式,去除位于該基材21的第一表面211的導電
222 ο接著,參考圖9至圖11,形成一環(huán)槽235于該基材21的第一表面211,該環(huán)槽235 圍繞該導電金屬222 (圖11)。參考圖9及圖10,其中圖9為基材的俯視圖,圖10為圖9中 沿著線10-10的剖面圖。在本實施例中,形成一第二光阻層243于該基材21的第一表面 211,且于該第二光阻層243上形成一第二開口 244。該第二開口 244的位置相對于該開槽 231的位置,且該第二開口 244的直徑大于該開槽231的直徑。接著,參考圖11,根據(jù)該第 二開口 244,以蝕刻方式于該基材21上形成該環(huán)槽235,該環(huán)槽235圍繞該導電金屬222,且 并未貫穿該基材21。在本實施例中,該環(huán)槽235的底壁與該導電金屬222的底部切齊,亦即,該環(huán)槽235的深度與該導電金屬222的高度相同。然而,可以理解的是,該環(huán)槽235的深度也可以小于 該導電金屬222的高度,使得該導電金屬222的底部嵌于該基材21,如圖12所示。接著,參考圖13,移除該第二光阻層243。接著,參考圖14至圖17,形成一絕緣材料22于該中心槽234及該環(huán)槽235內(nèi)。在 本實施例中,該絕緣材料22為一聚合物263,且位于該環(huán)槽235內(nèi)的該絕緣材料22的厚度 為3-10 μ m。在本發(fā)明中,該絕緣材料22形成于該中心槽234及該環(huán)槽235的方法包含但 不限于以下三種。第一種方式,先形成(例如噴涂(Dispersing))該聚合物263于該基材21的第一 表面211上,且于該中心槽234及該環(huán)槽235的相對位置,如圖14所示?;蚩删植啃纬?例 如噴涂(Dispersing))該聚合物263于該中心槽234及該環(huán)槽235的相對位置。接著,再 以真空吸附方式將該聚合物263吸入(Impelling)該中心槽234及該環(huán)槽235內(nèi),以形成 該絕緣材料22,如圖15所示。第二種方法,先形成數(shù)個第一排氣孔237及數(shù)個第二排氣孔238,如圖16及圖17 所示,其中圖16為基材的俯視圖,圖17為圖16中沿著線17-17的剖面圖。該等第一排氣 孔237連通該中心槽234至該基材21的第二表面212,該等第二排氣孔238連通該環(huán)槽235 至該基材21的第二表面212。接著,形成(例如噴涂(Dispersing))該聚合物263于該基 材21的第一表面211上,且于該中心槽234及該環(huán)槽235的相對位置,或可局部形成(例 如噴涂(Dispersing))該聚合物263于該中心槽234及該環(huán)槽235的相對位置。接著,填 入該聚合物263至該中心槽234、該環(huán)槽235、該等第一排氣孔237及該等第二排氣孔238 內(nèi),以形成該絕緣材料22。第三種方式以噴涂方式(Spray Coating)使該聚合物263霧化且沉積于該中心槽 234及該環(huán)槽235內(nèi),以形成該絕緣材料22。接著,參考圖18及圖19,蝕刻或研磨該基材21的第一表面211,以去除位于該基 材21的第一表面211的絕緣材料22 (該聚合物263)?;蛘撸晕g刻或研磨的方式,去除部 分該基材21的第一表面211及第二表面212,以顯露該導電金屬222及該絕緣材料22,以 制得本發(fā)明的具有穿導孔的基材2的第一實施例。在本實施例中,該絕緣材料22及該導電 金屬222形成一穿導孔。較佳地,形成至少一重布層(Redistribution Layer) 37 (圖33)于該基材21的該 第一表面211或該第二表面212,或者,于該基材21的該第一表面211及該第二表面212。在本發(fā)明中,可以在該穿導孔之中心槽234及環(huán)槽235內(nèi)形成較厚的絕緣材料22。 再者,該絕緣材料22在該穿導孔之中心槽234及環(huán)槽235內(nèi)并不會有厚度不均勻的問題。 并且,本發(fā)明可以利用聚合物263作為絕緣材料22,因而可以針對特定的工藝選用不同的 聚合物材質。此外,該絕緣材料22同時形成于該中心槽234及該環(huán)槽235內(nèi),亦即,該絕緣 材料22于同一步驟內(nèi),同時形成于該中心槽234及該環(huán)槽235內(nèi),而可省略一道步驟。因 此,可簡化該基材2的工藝,且降低制造成本。參考圖20至圖32,顯示本發(fā)明在基材上形成穿導孔的方法的第二實施例的示意 圖。參考圖20及圖21,其中圖20為基材的俯視圖,圖21為圖20中沿著線21-21的剖面 圖。首先,提供一基材,該基材可為一具有功能的晶圓(Functional Wafer),其包括一基材 本體31及一線路層314。該基材本體31具有一第一表面311及一第二表面312,且該線路
6層314位于該基材本體31的第二表面312。較佳地,該基材更包括一保護層313 (即一氧化 層)位于該線路層314及該基材本體31的第二表面312之間。接著,形成一開槽331 (圖22)于該基材本體31的第一表面311。該開槽331具有 一側壁332及一底面333。在本實施例中,形成一第一光阻層341于該基材本體31的第一 表面311,且于該第一光阻層341上形成一第一開口 342。接著,參考圖22,根據(jù)該第一開口 342,以蝕刻方式于該基材本體31上形成該開槽 331。該開槽331位于該基材本體31的第一表面311,且具有該側壁332及該底面333。該 開槽331貫穿該基材本體31及該保護層313,且顯露該線路層314。之后,移除該第一光阻 層 341。接著,參考圖23,利用電鍍方式,形成一導電金屬322于該開槽331的該側壁332 及該底面333及該基材本體31的第一表面311,而形成一中心槽334。該導電金屬322接 觸該線路層314。在本實施例中,該導電金屬322的材質為銅,且該導電金屬322的厚度等 于或大于6 μ m。接著,參考圖24,以蝕刻或研磨的方式,去除位于該基材本體31的第一表面311的 導電金屬322。接著,參考圖25至圖27,形成一環(huán)槽335于該基材本體31的第一表面311,該環(huán)槽 335圍繞該導電金屬322 (圖27)。參考圖25及圖26,其中圖25為基材的俯視圖,圖26為 圖25中沿著線26-26的剖面圖。在本實施例中,形成一第二光阻層343于該基材本體31的 第一表面311,且于該第二光阻層343上形成一第二開口 344。該第二開口 344的位置相對 于該開槽331的位置,且該第二開口 344的直徑大于該開槽331的直徑。接著,參考圖27, 根據(jù)該第二開口 344,以蝕刻方式于該基材本體31上形成該環(huán)槽335。該環(huán)槽335圍繞該 導電金屬322。在本實施例中,該環(huán)槽335貫穿該基材本體31,但并未貫穿該保護層313。接著,參考圖28,移除該第二光阻層343。接著,參考圖29至圖30,形成一絕緣材料32于該中心槽334及該環(huán)槽335內(nèi)。在 本實施例中,該絕緣材料32為一聚合物363,且位于該環(huán)槽335內(nèi)的該絕緣材料32的厚度 為3-10 μ m。在本發(fā)明中,該絕緣材料32形成于該中心槽334及該環(huán)槽335的方法包含但 不限于以下二種。第一種方式,先形成(例如噴涂(Dispersing))該聚合物363于該基材本體31的 第一表面311上,且于該中心槽334及該環(huán)槽335的相對位置,如圖29所示?;蚩删植啃?成(例如噴涂(Dispersing))該聚合物363于該中心槽334及該環(huán)槽335的相對位置。接 著,再以真空吸附方式將該聚合物363吸入(Impelling)該中心槽334及該環(huán)槽335內(nèi),以 形成該絕緣材料32,如圖30所示。第二種方式以噴涂方式(Spray Coating)使該聚合物363霧化且沉積于該中心槽 334及該環(huán)槽335內(nèi),以形成該絕緣材料32。接著,參考圖31及圖32,蝕刻或研磨該基材本體31的第一表面311,以去除位于 該基材本體31的第一表面311的絕緣材料32 (該聚合物363),以制得本發(fā)明的具有穿導孔 的基材3的第二實施例。在本實施例中,該絕緣材料32及該導電金屬322形成一穿導孔。接著,參考圖33,形成一鈍化層38 (Passivation Layer)于該基材本體31的第一 表面311 ;形成一開口于該鈍化層38 ;及形成一重布層37于該基材本體31的第一表面311及該開口內(nèi)。然而,可以理解的是,若該聚合物363 (圖30)為感光材料,位于該基材本體31 的第一表面311的絕緣材料32 (該聚合物363)不必移除。接著,形成一開口于該聚合物 363上,及形成一重布層37于該開口內(nèi),如圖34所示。再參考圖33,顯示本發(fā)明具有穿導孔的基材的第三實施例的示意圖。該具有穿導 孔的基材4包括一基材、一導電金屬322及一絕緣材料32。該基材包括一基材本體31及一 線路層314。該基材本體31具有一第一表面311、一第二表面312及一穿導孔315。該穿導 孔315貫穿該基材本體31。該線路層314位于該基材本體31的第二表面312。該導電金屬322位于該穿導孔315內(nèi)。該導電金屬322具有一環(huán)狀側部3221及 一底部3222,其中該環(huán)狀側部3221內(nèi)定義為一中心槽334。一環(huán)槽335形成于該導電金屬 322的環(huán)狀側部3221及該穿導孔315的側壁之間,且該導電金屬322的底部3222接觸該線 路層314。在本實施例中,該導電金屬322的材質為銅,且該導電金屬322的厚度等于或大 于 6 μ m0該絕緣材料32位于該中心槽334及該環(huán)槽335內(nèi)。在本實施例中,該絕緣材料32 為一聚合物363,且位于該環(huán)槽335內(nèi)的該絕緣材料32的厚度為3_10 μ m。較佳地,該基材4更包括一保護層313 (即一氧化層)及一重布層37。該保護層 313位于該線路層314及該基材本體31的第二表面312之間,且該導電金屬322貫穿該保 護層313。該重布層37位于該基材本體31的第一表面311,其中該重布層37接觸該導電金 屬322。在本實施例中,該聚合物363(圖30)為感光材料,且具有一開口。該重布層37位 于該開口內(nèi)。然而,可以理解的是,若該聚合物363 (圖30)并非感光材料,位于該基材本體31 的第一表面311的該絕緣材料32 (該聚合物363)必須被移除。接著,形成一鈍化層38于 該基材本體31的第一表面311,形成一開口于該鈍化層38,且形成一重布層37于該基材本 體31的第一表面311及該開口內(nèi)。因此,該基材更包括該鈍化層38,其位于該基材本體31 的第一表面311,其中該鈍化層38具有一開口,且該重布層37位于該開口內(nèi)。再參考圖34,顯示本發(fā)明具有穿導孔的基材的第四實施例的示意圖。本實施例的 具有穿導孔的基材5與第三實施例的具有穿導孔的基材4(圖33)大致相同,其中相同的組 件賦予相同的編號。本實施例與第三實施例的不同處在于,在本實施例中,形成該絕緣材料 32的聚合物363 (圖30)為感光材料,該絕緣材料32亦位于該基材本體31的第一表面311, 且具有一開口,該重布層37位于該開口內(nèi)。惟上述實施例僅為說明本發(fā)明的原理及其功效,而非用以限制本發(fā)明。因此,習于 此技術的人士對上述實施例進行修改及變化仍不脫本發(fā)明的精神。本發(fā)明的權利范圍應如 權利要求書所列。
權利要求
1.一種在基材上形成穿導孔的方法,包括(a)提供一基材,該基材具有一第一表面及一第二表面;(b)形成一開槽于該基材的第一表面,該開槽具有一側壁及一底面;(c)形成一導電金屬于該開槽的該側壁與該底面,而形成一中心槽;(d)形成一環(huán)槽于該基材的第一表面,該環(huán)槽圍繞該導電金屬;(e)形成一絕緣材料于該中心槽及該環(huán)槽內(nèi);及(f)去除部分該基材的第二表面,以顯露該導電金屬及該絕緣材料。
2.如權利要求1的方法,其中該步驟(d)包括 (dl)形成一第二光阻層于該基材的第一表面;(d2)于該第二光阻層上形成一第二開口,該第二開口的位置相對于該開槽的位置,且 該第二開口的直徑大于該開槽的直徑;及(d3)根據(jù)該第二開口于該基材上形成該環(huán)槽。
3.如權利要求1的方法,其中該步驟(d)中,該環(huán)槽并未貫穿該基材。
4.如權利要求1的方法,其中該步驟(d)中,該環(huán)槽的深度小于或等于該導電金屬的高度。
5.如權利要求1的方法,其中該步驟(e)包括(el)形成一聚合物于該中心槽及該環(huán)槽的相對位置;及(e2)以真空吸附方式將該聚合物吸入該中心槽及該環(huán)槽內(nèi),以形成該絕緣材料。
6.如權利要求1的方法,其中該步驟(e)包括(el)形成數(shù)個第一排氣孔及數(shù)個第二排氣孔,該等第一排氣孔連通該中心槽及該基材 的第二表面,該等第二排氣孔連通該環(huán)槽及該基材的第二表面; (e2)形成一聚合物于該中心槽及該環(huán)槽的相對位置;及(e3)填入該聚合物至該中心槽、該環(huán)槽、該等第一排氣孔及該等第二排氣孔內(nèi),以形成 該絕緣材料。
7.如權利要求1的方法,其中該步驟(f)之后更包括一形成至少一重布層于該基材的 該第一表面及該第二表面的其一或兩者的步驟。
8.一種在基材上形成穿導孔的方法,包括(a)提供一基材,該基材包括一基材本體及一線路層,該基材本體具有一第一表面及一 第二表面,該線路層位于該基材本體的第二表面;(b)形成一開槽于該基材本體的第一表面,該開槽具有一側壁及一底面,其中該開槽貫 穿該基材本體,且顯露該線路層;(c)形成一導電金屬于該開槽的該側壁與該底面,而形成一中心槽,其中該導電金屬接 觸該線路層;(d)形成一環(huán)槽于該基材本體的第一表面,該環(huán)槽圍繞該導電金屬;及(e)形成一絕緣材料于該中心槽及該環(huán)槽內(nèi)。
9.如權利要求8的方法,其中該步驟(d)包括 (dl)形成一第二光阻層于該基材本體的第一表面;(d2)于該第二光阻層上形成一第二開口,該第二開口的位置相對于該開槽的位置,且 該第二開口的直徑大于該開槽的直徑;及(d3)根據(jù)該第二開口于該基材本體上形成該環(huán)槽。
10.如權利要求8的方法,其中該步驟(e)包括(el)形成一聚合物于該中心槽及該環(huán)槽的相對位置;及(e2)以真空吸附方式將該聚合物吸入該中心槽及該環(huán)槽內(nèi),以形成該絕緣材料。
11.如權利要求8的方法,其中該步驟(e)之后更包括一形成一重布層于該基材本體的 該第一表面的步驟。
12.—種具有穿導孔的基材,包括一基材,包括一基材本體及一線路層,該基材本體具有一第一表面、一第二表面及一穿 導孔,該穿導孔貫穿該基材本體,該線路層位于該基材本體的第二表面;一導電金屬,位于該穿導孔內(nèi),該導電金屬具有一環(huán)狀側部及一底部,其中該環(huán)狀側部 內(nèi)定義為一中心槽,一環(huán)槽形成于該環(huán)狀側部及該穿導孔的側壁之間,該底部接觸該線路 層;及一絕緣材料,位于該中心槽及該環(huán)槽內(nèi)。
13.如權利要求12的基材,更包括一重布層,位于該基材本體的第一表面,其中該重布 層接觸該導電金屬。
14.如權利要求13的基材,更包括一鈍化層,位于該基材本體的第一表面,其中該鈍化 層具有一開口,該重布層位于該開口內(nèi)。
15.如權利要求12的基材,其中絕緣材料更位于該基材本體的第一表面,其中該絕緣 材料具有一開口,該重布層位于該開口內(nèi)。
全文摘要
本發(fā)明關于在基材上形成穿導孔的方法及具有穿導孔的基材。該方法包括(a)提供一基材,該基材具有一第一表面及一第二表面;(b)形成一開槽于該基材的第一表面,該開槽具有一側壁及一底面;(c)形成一導電金屬于該開槽的該側壁與該底面,而形成一中心槽;(d)形成一環(huán)槽于該基材的第一表面,該環(huán)槽圍繞該導電金屬;(e)形成一絕緣材料于該中心槽及該環(huán)槽內(nèi);及(f)去除部分該基材的第二表面,以顯露該導電金屬及該絕緣材料。藉此,可以在穿導孔內(nèi)形成較厚的絕緣材料,而且該絕緣材料在該穿導孔內(nèi)并不會有厚度不均勻的問題。此外,該絕緣材料同時形成于該中心槽及該環(huán)槽內(nèi)。因此,可簡化該基材的工藝,且降低制造成本。
文檔編號H01L21/60GK102005398SQ20101014421
公開日2011年4月6日 申請日期2010年3月12日 優(yōu)先權日2009年8月28日
發(fā)明者楊國賓, 王盟仁 申請人:日月光半導體制造股份有限公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