專利名稱:充電器結構的制作方法
技術領域:
本發(fā)明涉及一種手機的充電器結構,特別是指一種可以簡化設計工時、降低材料 成本的充電器結構。
背景技術:
手機是現(xiàn)代生活中一種非常普遍的電子通訊產(chǎn)品,而手機在使用時必須使用充電 器連接電源來對手機當中的電池充電,以提供手機正常運作所需的電力。所述的充電器的插頭端通常包括一本體以及一組突出本體可供插入插座的電源 插接端子,并且,為了方便隨身隨帶使用,所述的電源插接端子通常為轉動設置,以方便不 使用時可以收納在本體內,避免電源插接端子突出于本體造成攜帶時的不便。雖然,前述充電器插頭端的轉動式電源插接端子設計,可以達到容易收納的目的, 但是,在將電源插接端子插入插座時,卻容易發(fā)生電源插接端子受力轉動而難以對位插入 插座的問題,因此,便有廠商針對此問題,特別設計出一款改良式的充電器,所述的改良式 充電器的設計特征在于其電源插接端子具有分段轉動的功能,不僅不容易隨意受力轉動, 而且所述的電源插接端子僅以完全收納在本體的內,或以最大體積突出于本體的兩個轉動 位置分段轉動,以達到使用方便的目的。如圖1至圖3所示,所述的改良式充電器的結構包括一第一殼體90、一第二殼體 80、一設置在第一、第二殼體90、80之間的電路板70、以及一設置在第一、第二殼體90、80之 間的插頭單元60,其中所述的第一殼體90挖設有供前述插頭單元60穿出的通孔以及收納插頭單元60 的收納空間;前述第二殼體80在相對應第一殼體的側面一體延伸有一固定部81,所述的固 定部81外型概呈矩形凸塊,所述的固定部81的左右兩側分別挖設一組第一缺口 811,所述 的組第一缺口 811可供前述插頭單元60設置,并且,在固定部81的前后兩側設置一組彈性 限位夾板812,所述的組限位夾板812與前述插頭單元60的外型相適配,可以彈性夾持插 頭單元60以令插頭單元60限位轉動;再者,為方便插頭單元60設置在固定部81上,還可 進一步在限位夾板812上再分別挖設至少一組第二缺口 813以方便插頭單元60轉動。前述插頭單元60包括一矩形轉動桿61,所述的轉動桿61兩側垂直設置一組電源 插接端子62,并在轉動桿61兩側平行延伸一組導接端63,其中,所述的轉動桿61可設置在 前述限位夾板812中,并由限位夾板812彈性夾持而無法自由轉動,且由于為矩形外型,所 以僅能以固定90度角限位轉動,前述電源插接端子62也隨著轉動桿61的轉動限制,并僅 能在前述固定部81的第二缺口 813中限位轉動;另外,所述的導接端63與電源插接端子62 電氣連接,并可供插頭單元60架設在固定部81的第一缺口 811上。前述電路板70設置在插頭單元60與第二殼體80之間,與前述插頭單元60電氣 連接,并且,為了方便插頭單元60架設在固定部81上,所述的電路板70挖設一開口 71,所 述的開口 71外型配合固定部81的外觀,可供固定部81穿過令固定部81的限位夾板812、 第一缺口 811以及第二缺口 813突出于電路板70上,繼而方便插頭單元60架設在固定部81上。此外,為方便插頭單元60與電路板70相互導通,還可以進一步在電路板70上設 置一組導線,在第一殼體90上設置一組導電片91,所述的導電片91與導接端63電氣接觸 連接,并且也與電路板70的導線相互電氣連接,進以令插頭單元60可與電路板70相互電 氣連接。再者,所述的電路板70上設置有復數(shù)電路元件以及一連接埠可與待充電產(chǎn)品電 氣連接,當插頭單元60插入插座連接電源時,電路板70憑借復數(shù)電路元件可以將電源轉化 成適合待充電產(chǎn)品充電的電氣規(guī)格,以供待充電產(chǎn)品充電。綜上所述現(xiàn)有充電器插頭端構造,由于所述的插頭單元60設置有矩形轉動桿61, 并且搭配了固定部81的限位夾板812設計,使得矩形轉動桿61轉動的時候,每次都會固定 以90度的角度分段轉動,以方便使用者在將插頭單元60的電源插接端子62插入插座的時 候,電源插接端子不會隨意轉動造成對位困難,進以增加使用上的便利性。前述固定部81的限位夾板812與插頭單元60的轉動桿61的設計,雖然可增加了 使用上的便利性,但是,所述的固定部81是由第二殼體80—體延伸成型,因此必須要在電 路板70上挖設開口,才能配合大體積的固定部81穿過設置,因此,增加了電路板70制作的 困難度,當然也相對提高了電路板70的制作成本。再者,由于電路板70上需要挖設面積較大的開口 71,也導致電路板70上的電路布 線必須集中在某些特定區(qū)塊,因此,也容易導致crosstalk(串音)等電子雜訊干擾產(chǎn)生;并 且,也限縮了電源或接地的布線線寬,大幅增加了設計人員的設計難度,造成設計工時的延長。有鑒于此,本發(fā)明人乃累積多年相關領域的研究以及實驗,特發(fā)明出一種充電器 結構,不僅可以有效減少制作工時,同時還能達到降低制作成本的目的。
發(fā)明內容
本發(fā)明的目的是在提供一種充電器結構,不僅具有分段轉動容易收納與使用的功 能,同時,還能達到簡化設計難度、縮短制作工時以及降低制造成本的目的。為達成上述目的,本發(fā)明一種充電器結構,包括一第一殼體、一第二殼體、一容置 在第一、第二殼體之間的電路板、一定位蓋板以及一插頭單元,其特征在于第一殼體相對于第二殼體一側設置有一供前述定位蓋板嵌入固定的定位柱;前述第二殼體與第一殼體相互蓋合,且所述的第二殼體相對于定位蓋板一側設置 有一限位柱;前述電路板設置在定位蓋板與第二殼體之間,與插頭單元電氣連接,所述的電路 板上挖設有一供限位柱穿過的穿孔;前述定位蓋板安裝在電路板與插頭單元之間,限位柱穿過穿孔底抵限位定位蓋 板,定位蓋板蓋合插頭單元于第一殼體上令插頭單元分段轉動。其中,第一殼體上設置有一收納板,所述的收納板相對于第二殼體一側設置有一 前述定位柱,定位蓋板相對于收納板的一側延伸有一限位部,所述的限位部上挖設有一供 定位柱嵌入固定的限位孔。其中,第一殼體挖設有一組供前述插頭單元穿出的通孔,且收納板相對于定位柱的另一側設置有一收納插頭單元的收納空間。其中,定位蓋板的前后兩側設置一組彈性限位夾板,且插頭單元包括一設置在限 位夾板之間的轉動桿,限位夾板彈性夾持轉動桿令轉動桿限位轉動。其中,轉動桿為矩形,限位夾板彈性夾持轉動桿令轉動桿以固定角度限位轉動。其中,插頭單元進一步包括一組垂直設置在轉動桿兩側的電源插接端子以及一組 平行延伸設置在轉動桿兩側的導接端,且所述的定位蓋板進一步在其左右兩側挖設有一組 供導接端架設的定位孔,并在限位夾板上再挖設至少一組供電源插接端子轉動設置的容置 缺口。其中,電路板上設置一組導電架,所述的導電架與導接端電氣接觸連接,令電源插 接端子與電路板相互電氣連接。相較于現(xiàn)有技術,本發(fā)明不僅具有可以分段轉動的插頭單元,以方便攜帶與使用, 更重要的是在設計端就可簡化電路板的電路布線難度,縮短制作工時,同時還能將降低電 路板的制作難度,以達到降低成本的功效。實施時,前述第二殼體的限位柱穿過電路板的穿孔底抵前述定位蓋板,進而令定 位蓋板對插頭單元產(chǎn)生限位,并且,因為第二殼體限位柱搭配了定位蓋板的彈性限位夾板 設計,使得矩形轉動軸轉動的時候,每次都會固定以90度的角度分段轉動,以方便使用者 在將插頭單元的電源插接端子插入插座的時候,電源插接端子不會隨意轉動造成對位困 難,進以增加使用上的便利性。并且,本發(fā)明小面積限位柱的設計可以有效縮小挖設在電路板上穿孔的大小,不 僅可以簡化電路板的制作難度,以降低制作成本,同時,小面積穿孔的設計,也使得電路板 上可供電路布線的空間大增,也相對降低電路布線的難度,可以有效縮減設計工時。
圖1是現(xiàn)有充電器的立體分解圖;圖2是現(xiàn)有電源插接端子作動前的立體外觀示意圖;圖3是現(xiàn)有電源插接端子作動后的立體外觀示意圖;圖4是本發(fā)明的立體分解示意圖;圖5是本發(fā)明另一角度的立體分解示意圖;圖6是電路板設置在第二殼體的示意圖;圖7是定位蓋板將插頭單元蓋合在第一殼體的示意圖;圖8是本發(fā)明的立體外觀示意圖;圖9是本發(fā)明的剖面圖用來表示電源插接端子作動的示意圖。附圖標記說明10第一殼體;11收納板;12定位柱;13收納空間;14通孔;20第 二殼體;21限位柱;30電路板;31穿孔;32導電架;40定位蓋板;41限位部;411限位孔;42 定位孔;43限位夾板;44容置缺口 ;50插頭單元;51轉動桿;52電源插接端子;53導接端。
具體實施例方式以下依據(jù)本發(fā)明的技術手段,列舉出適在本發(fā)明的具體實施方式
,并配合圖式說 明如后如圖4、圖5所示,本發(fā)明一種「充電器結構」,包括一第一殼體10、一第二殼體20、一設置在第一、第二殼體10、20之間的電路板30、一定位蓋板40、以及一插頭單元50,其 中所述的第一殼體10上設置有一收納板11,所述的收納板11相對于第二殼體20 — 側設置有一定位柱12,所述的定位柱12可供前述定位蓋板40安裝時插設定位,并且,所述 的收納板11相對于定位柱12另一側設置有一可收納前述插頭單元50的收納空間13,再者 所述的第一殼體10還挖設有一組供前述插頭單元50穿出的通孔14。前述第二殼體20可與第一殼體10相互蓋合,以容置前述電路板30、一定位蓋板 40以及一插頭單元50,且所述的第二殼體20相對于定位蓋板40 —側設置有一限位柱21。如圖5、圖6所示,前述電路板30設置在定位蓋板40與第二殼體20之間,與插頭 單元50電氣連接,所述的電路板30上挖設有一外型配合限位柱21較小面積的穿孔31,所 述的穿孔31可供限位柱21穿過,使得所述的限位柱21可以底抵前述定位蓋板40,如圖7、 圖8所示。再者,所述的電路板30上設置有復數(shù)電路元件以及一連接埠可與手機電池電氣 連接,當插頭單元50插入插座連接電源時,電路板30憑借復數(shù)電路元件可以將電源轉化成 適用手機電池充電的電氣規(guī)格,以供手機電池充電。如圖6至圖8所示,前述定位蓋板40安裝在電路板30與插頭單元50之間,可將 前述插頭單元50蓋合在第一殼體10上,所述的定位蓋板40外型概呈π型蓋板,其相對于 前述收納板11的一側延伸有一限位部41,所述的限位部41上挖設有一限位孔411,所述的 限位孔411與前述收納板11上的定位柱12外型相適配,可供定位柱12嵌入固定,進以憑 借定位柱12對定位蓋板40產(chǎn)生定位的功效。再者,所述的定位蓋板40左右兩側還挖設有一組定位孔42,所述的組定位孔42可 供前述插頭單元50設置,并且,在定位蓋板40的前后兩側設置一組彈性限位夾板43,所述 的組限位夾板43與前述插頭單元50的外型相適配,可以彈性夾持插頭單元50以令插頭單 元50限位轉動;再者,為方便插頭單元50設置在定位蓋板40上,還可進一步在限位夾板43 上再挖設至少一組容置缺口 44以方便插頭單元轉動。前述插頭單元50是包括一矩形轉動桿51,所述的轉動桿51兩側垂直設置一組電 源插接端子52,并且在轉動桿51兩側平行延伸設置一組導接端53,其中,所述的轉動桿51 可設置在前述限位夾板43中,并由限位夾板43彈性夾持而無法自由轉動,僅能以固定角度 限位轉動,再者,所述的電源插接端子52也隨著轉動桿51的限位轉動,而在前述定位蓋板 40的容置缺口 44中限位轉動。另外,前述導接端53與電源插接端子52電氣連接,并可供插頭單元50架設在定 位蓋板40的定位孔42上,再者,為方便插頭單元50與電路板30相互導通,還可以進一步 在電路板30上設置一組導電架32,所述的導電架32可與導接端53電氣接觸連接,進以令 插頭單元50的電源插接端子52與電路板30相互電氣連接。實施時,前述第二殼體20的限位柱21穿過電路板30的穿孔31底抵前述定位蓋 板40,進而令定位蓋板40對插頭單元50產(chǎn)生限位,并且,因為第二殼體20上位柱21搭配 了定位蓋板40的彈性限位夾板43設計,使得矩形轉動軸51轉動的時候,每次都會固定以 90度的角度分段轉動,如圖9所示,以方便使用者在將插頭單元50的電源插接端子52插入 插座的時候,電源插接端子52不會隨意轉動造成對位困難,進以增加使用上的便利性。
并且,本發(fā)明小面積限位柱21的設計可以有效縮小挖設在電路板30上穿孔31的 大小,不僅可以簡化電路板30的制作難度,以降低制作成本,同時,小面積穿孔31的設計, 也使得電路板30上可供電路布線的空間大增,也相對降低電路布線的難度,可以有效縮減工時。以上說明對本發(fā)明而言只是說明性的,而非限制性的,本領域普通技術人員理解, 在不脫離權利要求所限定的精神和范圍的情況下,可作出許多修改、變化或等效,但都將落 入本發(fā)明的保護范圍之內。
權利要求
1.一種充電器結構,包括一第一殼體、一第二殼體、一容置在第一、第二殼體之間的電 路板、一定位蓋板以及一插頭單元,其特征在于第一殼體相對于第二殼體一側設置有一供前述定位蓋板嵌入固定的定位柱;前述第二殼體與第一殼體相互蓋合,且所述的第二殼體相對于定位蓋板一側設置有一 限位柱;前述電路板設置在定位蓋板與第二殼體之間,與插頭單元電氣連接,所述的電路板上 挖設有一供限位柱穿過的穿孔;前述定位蓋板安裝在電路板與插頭單元之間,限位柱穿過穿孔底抵限位定位蓋板,定 位蓋板蓋合插頭單元于第一殼體上令插頭單元分段轉動。
2.根據(jù)權利要求1所述的充電器結構,其特征在于,第一殼體上設置有一收納板,所述 的收納板相對于第二殼體一側設置有一前述定位柱,定位蓋板相對于收納板的一側延伸有 一限位部,所述的限位部上挖設有一供定位柱嵌入固定的限位孔。
3.根據(jù)權利要求2所述的充電器結構,其特征在于,第一殼體挖設有一組供前述插頭 單元穿出的通孔,且收納板相對于定位柱的另一側設置有一收納插頭單元的收納空間。
4.根據(jù)權利要求1所述的充電器結構,其特征在于,定位蓋板的前后兩側設置一組彈 性限位夾板,且插頭單元包括一設置在限位夾板之間的轉動桿,限位夾板彈性夾持轉動桿 令轉動桿限位轉動。
5.根據(jù)權利要求4所述的充電器結構,其特征在于,轉動桿為矩形,限位夾板彈性夾持 轉動桿令轉動桿以固定角度限位轉動。
6.根據(jù)權利要求4所述的充電器結構,其特征在于,插頭單元進一步包括一組垂直設 置在轉動桿兩側的電源插接端子以及一組平行延伸設置在轉動桿兩側的導接端,且所述的 定位蓋板進一步在其左右兩側挖設有一組供導接端架設的定位孔,并在限位夾板上再挖設 至少一組供電源插接端子轉動設置的容置缺口。
7.根據(jù)權利要求6所述的充電器結構,其特征在于,電路板上設置一組導電架,所述的 導電架與導接端電氣接觸連接,令電源插接端子與電路板相互電氣連接。
全文摘要
本發(fā)明是一種可簡化設計難度與降低制作成本的充電器結構,包括第一、第二殼體、一設置在第一、第二殼體之間的定位蓋板、一插頭單元以及一電路板,其中,所述的第一殼體上設置有一定位柱,所述的定位柱可供定位蓋板插設定位,第二殼體上設置有一限位柱,所述的限位柱以較小面積穿過電路板底抵定位蓋板,進而令定位蓋板對插頭單元產(chǎn)生限位,使得插頭單元轉動時產(chǎn)生分段定位的功效,相較于現(xiàn)有設置有分段轉動插頭單元的充電器,本發(fā)明不僅能夠降低電路板的設計難度,同時還具有減少制作成本的功效。
文檔編號H01M10/44GK102074764SQ20091022483
公開日2011年5月25日 申請日期2009年11月24日 優(yōu)先權日2009年11月24日
發(fā)明者李昌雄 申請人:西勝國際股份有限公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