專利名稱:可充電電池的制作方法
技術領域:
本發(fā)明涉及一種可充電電池,特別是涉及其中棵電池容易與保護電路板 結合以及其間的粘附力增強的可充電電池。
背景技術:
一^:地,可充電電池如果其^:充電可以重復^f吏用,這與一次性電池不同。 可充電電池已經主要被用作通訊、信息處理和多媒體用電子器件的電源。由 于可充電電池是具有超輕、高能量密度、高輸出電壓、低自放電速率、環(huán)境 友好和長壽命的電源,所以近來它已經引起注意并得到快速發(fā)展??沙潆婋姵馗鶕姌O活性材料分為鎳金屬氬化物(Ni - MH)電池和鋰 離子電池,具體地,該鋰離子電池根據電解質可以被分為兩種類型 一種采 用液體電解質,另一種采用固體聚合物電解質或凝膠態(tài)電解質。另外,鋰離 子電池根據容納電極組件的容器的形狀可分為多種類型例如罐形和袋形。鋰離子電池比一次性電池具有更高的單位重量能量密度,因此實現(xiàn)了超 輕量電池,單位電池的平均電壓為3.6V,這是Ni-Cd電池、4臬金屬氫電池和 任何其它可充電電池的平均電壓的三倍。此外,鋰離子電池具有20。C下小于 大約5%的自放電速率,這是Ni-Cd電池或Ni-MH電池的自放電速率的大約 1/3;而且鋰離子電池是環(huán)保的,這是因為鋰離子電池不采用重金屬例如Cd 或Hg;鋰離子電池還具有在穩(wěn)態(tài)下充電/放電超過1000次的優(yōu)點。因此,隨 著最近信息和通信技術的發(fā)展而得到快速的發(fā)展。鋰離子電池通過接收由陽極板、陰極板和間隔件構成的電極組件而形 成,該電極組件被層疊和巻繞。該電極組件放置在由鋁或鋁合金形成的罐體 中,在該罐體中注入電解質溶液,該罐的上開口被蓋組件緊密密封。罐體由鋁或鋁合金形成的原因是因為鋁比其它導電金屬輕,可以減少電 池的重量,而且即使在高壓下使用很長時間該鋁也不會被腐蝕。這種鋰離子 電池通常具有不與罐體電連接的一個電極端子和與罐體連接的另一電極端 子。因此,電池的罐體本身成為其中的一個電極端子。另 一方面,在由于機械碰撞或過充電/過放電導致外短路或內短路的情況 下,鋰離子電池存在由于電壓的突然升高而導致的爆炸的危險。為了避免這 種危險,鋰離子電池通常,皮接收在與安全裝置如正溫度系數(shù)(PTC)元件、 熱熔絲和保護電路模塊電連接的電池組件中。該安全裝置通過稱為引線板的 導電結構與棵電池的陽極端子或陰極端子聯(lián)接,并當電池溫度到達較高水平 或電池電壓由于過充電或過^t電突然增加時,通過中斷電流防止電池損壞。另 一方面,電池組件根據外形分為兩類,硬包裝(hard pack)電池和內 包裝(inner pack)電池。該硬包裝電池是在電連接到外部裝置的外部端子暴露 的狀態(tài)下塑料樹脂殼整體地模制在電池的外側的類型。該內包裝電池是在外 部端子暴露的狀態(tài)下塑料樹脂殼非分離地模制在電池的外側的類型。至少部 分暴露的外殼通常由與外部裝置的殼體相同的材料構成,因為硬包裝電池安 裝到外部裝置上時至少其外側的一部分是暴露的。因此,具有硬包裝電池易 于安裝到外部裝置上的優(yōu)點,但是該電池的殼體的問題是,其必須被制備成 適合于外部裝置的形狀和結構。另一方面,因為當內包裝電池安裝到外部裝置中時要聯(lián)接另外的裝飾外殼,所以與硬包裝電池相比存在令人煩惱的裝載 問題,但是同時具有不管外部裝置的形狀和結構都可以使用的優(yōu)點。因此,起來了??秒姵卦谂c保護電路板相對的一側形成陽極端子和陰極端子。陽極端子 是由鋁或鋁合金形成的蓋板本身,陰極端子是在蓋板上如同凸出物樣突出并 通過介于周圍的絕緣墊圈與蓋板電分離的端子。保護電路板在樹脂形成的面板上形成電路并在外側表面上形成外部端 子。電路部分形成在保護電路板上形成有外部端子的背面上,即內側表面。 此外,引線板設置在棵電池和保護電路板之間。引線板包括陽極引線板和陰極引線板,傳統(tǒng)陽極引線板的一側與保護電 路板聯(lián)接,另一側與蓋板聯(lián)接。陽極引線板由鎳或鎳合金制得,以及蓋板由 鋁或鋁合金制得。因此,不能容易地將陽極引線板焊接到蓋板上。換句話說, 因為陽極引線板與蓋板的結合需要焊接分別由不同材料組成的金屬,因此結 合的效率變低、粘附力也變弱,特別是對于鋁來說,電阻小,存在不能采用 電阻焊接方法的問題。另外,參照圖6,引線板300存在由于其自身長度增加了棵電池100和保護電路板(未示出)之間間隔距離的問題。因此,存在電池的縱向尺寸增 加,導致電池的單位體積容量降低的問題。發(fā)明內容因此,本發(fā)明的目的是提供一種可充電電池,其可以通過提高引線板和 蓋板的焊接效率,容易地將引線板與蓋板結合,并增強引線板和蓋板之間的 粘附力。本發(fā)明的另一個目的是提供一種可充電電池,其可以通過降低保護電路 板和棵電池之間的間隔距離來提高單位體積容量。本發(fā)明的其它優(yōu)點、目的和特點部分將在下面的說明書中示出,部分對 于本領域技術人員在閱讀以下內容時將變得顯而易見,或者可以從本發(fā)明的 實踐中了解到。根據本發(fā)明的一個方面,提供了一種可充電電池,其包括棵電池、保 護電路板、電聯(lián)接棵電池和保護電路板的引線板及平板,該平板附接到棵電 池的蓋板上并將引線板和蓋板結合。所述平板可以由兩層或兩層以上的金屬層形成。該平板可以包括與引線 板聯(lián)接的、由鎳金屬層形成的上金屬層和與蓋板聯(lián)接的、由鋁金屬層形成的 下金屬層。所述棵電池和保護層可以通過引線板相互平行設置。該引線板可以具有 內彎曲部分,并可以繞內彎曲部分的中心軸彎曲180度。所述引線板可以包括陽極引線板和陰極引線板,該陽極引線板的一側焊 接到保護電路板上,另一側焊接到平板的上金屬層上;該陰極引線板的一側 焊接到保護電路板上,另一側焊接到棵電池的電極端子上。組合殼體可以具有位于其下部的套筒表面,以便以套筒形式聯(lián)接到棵電 池的上端部。該組合殼體可以由其內部具有空間的注^t成型殼體形成。該組 合殼體可以形成外部端子孔,以將保護電路板的外部端子露出在組合殼體外 部。該組合殼體的套筒表面結合到棵電池上。其中組合殼體和棵電池相互結 合的可充電電池的周圍表面可以被纏繞起來。所述可充電電池還可以包括安全裝置,該安全裝置的一側聯(lián)接至棵電池 的電極端子,另一側聯(lián)接至引線板。該安全裝置可以由正溫度系數(shù)(PTC) 元件形成得。
通過參照下述結合附圖的詳細描述,對本發(fā)明更加完整的理解和很多附 加優(yōu)點在變得顯而易見的同時還更容易理解,其中附圖中相同的附圖標記表示相同或相似的組分,其中圖1是示出本發(fā)明的一個實施例的可充電電池的部分透視圖; 圖2是示出本發(fā)明的一個實施例的可充電電池的分解透視圖; 圖3a和3b是示出根據本發(fā)明的一個實施例的保護電路板和棵電池的打開和閉合形狀的圖;圖4是示出將保護電路板聯(lián)接到棵電池的L-形引線板的圖,這構成本發(fā)明的另一實施例;圖5是示出本發(fā)明的一個實施例的棵電池的截面圖;圖6是示出與引線板聯(lián)接的可充電電池的部分放大透視圖;圖7是示出保護電路板的打開位置的圖,該保護電路板與本發(fā)明的另一實施例的棵電池聯(lián)接。
具體實施方式
在下文中,將參照附圖詳細描述本發(fā)明的優(yōu)選實施例。本發(fā)明的方面和 特點以及用于實現(xiàn)該方面和特點的方法通過參考參照附圖詳細描述的實施 例而顯而易見。然而,本發(fā)明不限于下文中描述的實施例,而是可以以多種 方式實現(xiàn)的。在說明書中限定的方案,例如詳細的結構和元件,只是為本領 域技術人員提供的用于全面理解本發(fā)明的具體的細節(jié),本發(fā)明僅由所附權利 要求的范圍限定。在本發(fā)明的整個說明書中,相同的附圖標記用于表示多個 附圖中的相同元件。參照圖1和2,可充電電池包括棵電池100、電連接到棵電池100的保 護電路板200,將棵電池100電連接到保護電路板200的引線板(未示出) 和覆蓋棵電池100、保護電路板200和引線板(未示出)的上端部的組合殼 體400。參照圖5,棵電池100包括電極組件110、接收電極組件110的罐l20和緊密密封罐120的上開口的蓋組件130。通過層疊和巻繞涂敷陽極活性材 料的陽極板111、涂敷陰極活性材料的陰極板112和插在陽極板111和陰極板112之間的間隔件113而形成電極組件110。陽極突片114電連接至沒有涂敷陽極活性材料的陽極板111的陽極集電 體,陰極突片115電連接至沒有涂敷陰極活性材料的陰極板112的陰極集電 體。該陽極突片114和陰極突片115可以分別稱為第一突片和第二突片。在 陽極突片114和陰極突片115之間可以測量或測定電極組件產生的電壓。為 了防止兩電極板和電極突片之間的短路,絕緣帶可以形成為圍繞陽極突片 114和陰極突片115從電極組件110中伸出的邊緣區(qū)。此外,間隔件113的 寬度可以形成為比陽極板111和陰極板112寬,以防止電極板之間的短路。另 一方面,絕緣殼140可以形成在電極組件110的上表面上,以防止電 極組件110和蓋組件130之間的短路,以及覆蓋電極組件110的上端部。該 絕緣殼140由具有絕緣性能的聚合物樹脂制得。此外,在絕緣殼140的中央 部形成孔,使得陰極突片115能夠通過該孔, 一電解液通孔141形成在該絕 緣殼上。罐120由鋁或鋁合金制得、大致形成為平行六面體矩形的形狀以及通過 罐120的上表面的開口容納電極組件110。該罐120存儲電極組件110和電 解液。此外,罐120本身可以作為電極端子。蓋組件130包括平板狀的蓋板132,該蓋板132具有與罐120的上表面 的開口相應的尺寸和形狀。端子孔132a形成在蓋板132的中央部分,管狀 墊圏133形成在穿過端子孔132a的電極端子和蓋板132之間,用于電絕緣。 絕緣板134放置在蓋板132的下表面上,端子板135放置在絕緣板134的下 表面上。電極端子131的底部電連接至端子板135。從陽極板111伸出的陽 極突片114焊接到蓋板132的下表面,從陰極板112伸出的陰極突片115焊 接到電極端子131的下表面。電解液注入孔132b形成在蓋4反132上,蓋132c》文置在電解液注入孔 132b上以在電解液注入后密封電解液注入孔132b。球形蓋132c由鋁或含鋁 金屬材料制得,并被放置在電解液注入孔132b上且機械堵塞電解液注入孔 132b。此外,蓋132c可以焊接到電解液注入孔132b周圍的蓋板132上。安 全排氣口 132d形成在蓋板132的另一側。如果電池的內壓升高超過預定水 平,則該安全排氣口破裂以防止電池著火或爆炸。參照圖2至5,平板150附接在蓋板132上以連接蓋板132和引線板300。 平板150由兩層或兩層以上的金屬層構成。平板150形成為由不同金屬形成的包層金屬層。該包層金屬層可以通過諸如熱軋、冷軋或爆炸焊接的工藝焊 接具有不同性能的兩種或以上金屬而形成。此外,平板150包括由鎳金屬層形成的、與引線板300聯(lián)接的上金屬層 151和由鋁金屬層形成的、與蓋板132聯(lián)接的下金屬層152。從而,如果引 線板300由與上金屬層151相同的材料制得,則引線板300能夠容易地焊接 到平板150的上金屬層151上;如果蓋板132用與下金屬層152相同的材料 制得,則該蓋板132可以容易地焊接到平板150的下金屬層152上。此外, 平板150、引線板300和蓋板132的相應焊接是具有相同材料的金屬焊接, 因此粘結強度也得到提高。保護電路板200形成為具有與蓋板132相同或相近的尺寸和形狀的板的 形狀,并包括保護電路,以通過防止電池過充電或過放電來提高電池的安全 性。此外,與外部裝置聯(lián)接的外部端子210設置在保護電路板200上。形成 在保護電路板200上的保護電路和每個外部端子210通過穿過保護電路板 200的導電結構電連才妄。引線板300的一側聯(lián)接至棵電池100,其另 一側聯(lián)接至保護電路板200。 引線板300包括陽極引線板310 (第一引線板)和陰極引線板320 (第二引 線板)。引線板300 (第一引線板310或第二引線板320)具有第一板311、 第二板312和樞軸部分313。如圖3a和3b所示,第 一板311聯(lián)接至保護電 路板200,第二板312聯(lián)接至蓋板132。該第一板311和第二板312通過樞 軸部分313連接。該引線板300可以繞樞軸部分313彎曲或折疊。引線板300 機械地將電路板200支撐在靠近蓋板132的位置上,并使保護電路板200平 行于蓋板132。在一個示例中,如圖3a所示,兩者都聯(lián)接至保護電路板200上的第一 引線板310和第二引線板320分別聯(lián)接至電極端子131和平板150上。如圖 3b所示,如果引線板300繞樞軸部分313折疊(通過繞樞軸部分313將第一 板311旋轉180度),則保護電路板200下拉到蓋板132上,并使保護電路 板200與蓋板132平行設置。在該位置,引線板的第一板311面對引線板的 第二板312,保護電路板200與棵電池100緊密組裝。因此,在棵電池100 和保護電路板200之間的空間顯著地減少了 ,這提高了電池的單位體積容量。在另一示例中,參照圖4,引線板350成L形。引線板350具有第一板 351、第二板352和樞軸部分353。該第一板351聯(lián)接至保護電路板200,第二板352聯(lián)接至蓋板132。在這種情況下,引線板350繞樞軸部分353彎曲 大約90度。換句話說,第一板351設置為基本上垂直于第二板352。如上所述,平板可具有下金屬層和上金屬層。該平板的下金屬層聯(lián)接蓋 板。該下金屬層可以通過激光焊接或超聲波焊接焊接到蓋板。其中一個引線 板可以通過電阻焊接聯(lián)接至平板的上金屬層。參照圖7,保護電路板200聯(lián)接至陰極引線板320的一側,棵電池100 的電極端子131聯(lián)接至陰極引線板320的另一側。保護電路板200同時還聯(lián) 接至陽極引線板310的一側,并且平板150聯(lián)接陽極引線板310的另一側。 然而,在這種情況下,安全裝置500形成在平板150和陽極引線板310的另 一側之間。換句話說,陽極引線板310通過安全裝置500聯(lián)接至平板150。安全裝置500被安裝用于防止可充電電池的過電流、過充電和過放電。 熔絲、雙金屬、正溫度系數(shù)(PTC)元件等可被用作安全裝置500。安全裝 置500可以是PTC元件,其中當溫度升高超過預定水平時該PTC元件快速 地阻斷電流,以及當溫度再次維持在一定范圍內時該PTC元件快速地恢復 電流。如圖1和2所示,組合殼體400覆蓋保護電路板200并聯(lián)接至棵電池100 的上部。組合殼體400具有有著內部空間的容器的形狀。保護電路板200設 置在該組合殼體400的空間內,并且只要該組合殼體400聯(lián)接至該棵電池 100,該保護電路板200就被組合殼體400和棵電池100的上表面封閉。該 組合殼體400可以是注模成型的殼體或容器。具有容器形狀的組合殼體400在一個表面上具有開口 。組合殼體400的 開口具有沿著開口的邊緣形成的突出表面的套筒420。只要組合殼體400聯(lián) 接至棵電池,套筒420就以套筒420圍繞棵電池100的上表面周邊的方式聯(lián) 接至棵電池100的上端部。因此,棵電池100的上端部纟皮組合殼體400的套 筒覆蓋。套筒420提高了電池的安全性。組合殼體400的套筒420可以結合至棵電池,以防止組合殼體400脫離 棵電池100上端部。套筒420和棵電池100的結合將提高組合殼體400和棵 電池100之間的粘結強度。組合殼體400和棵電池100之間的粘結強度可以 通過圍繞組合殼體400和棵電池100的聯(lián)接區(qū)周圍纏繞膠帶來得到增強。外部端子孔410形成在組合殼體400上,使得形成在保護電路板200上 的外部端子210可以暴露于組合殼體400的外側,以聯(lián)接外部裝置。外部端子孔410形成在組合殼體400的表面上,該表面是與組合殼體400的開口的 相對側。外部端子孔410的位置和尺寸^:置為與外部端子210的相對應。另一方面,可以利用模制樹脂替代組合殼體400,以通過熔融的方法剛 性地組合棵電池IOO、保護電路板200和電池的其它附件,從而構造電池。下文,將簡要地說明具有上述特點的本發(fā)明的實施例的可充電電池的制 作工藝。如圖3a和3b所示,棵電池100通過引線板300電聯(lián)接至保護電路板200。 為了將保護電路板200聯(lián)接至棵電池100的蓋板132,制備由包層金屬層形 成的平板150并將其形成在蓋板132上。如圖5所示,平板150由鎳制成的上金屬層151和鋁制成的下金屬層152 形成。平板150的下金屬層152首先焊接到鋁制成的蓋板132上。接下來, 鎳制成的陽極接線板310焊接到平板150的上金屬層151上。換句話說,陽 極引線板310由與平板150的上金屬層151相同的材料制成,蓋板132由與 下金屬層152相同的材料制成,從而提高焊接工藝的效率和增強粘結強度。 然而,在一個實施例中, 一安全裝置500可以形成在上金屬層151和陽極引 線沖反310之間。陰極引線板320的一側與棵電池100的電極端子131聯(lián)接,而陽極引線 板310的一側與平板150聯(lián)接。然后,陰極引線板320及陽極引線板310的 另 一側與保護電路板200聯(lián)接。在這個階段,保護電路板200和棵電池100 相互電聯(lián)接和機械聯(lián)接,但是如圖3a所示是打開狀態(tài)。如上所述,引線板具有樞軸部分,繞該樞軸部分,引線板可以折疊或彎 曲。通過使保護電路板200降到棵電池100的蓋板132上,保護電路板200 可以組裝得更加緊湊。陽極引線板310和陰極引線板320繞它們的樞軸部分 完全折疊,并且保護電路板200緊密地設置在蓋板132的頂部。因此,在保 護電路板200和蓋板132之間的空間體積顯著地減小了 ,并且電池的總尺寸 也顯著地減小了,從而提高了電池的單位體積容量。接下來,如圖1和2所示,組合殼體400聯(lián)接至棵電池100。其上安裝 保護電^各板200的凈果電池100的上表面插入組合殼體400的套筒420中。因 此,組合殼體封閉棵電池100的上表面和保護電路板200。外部端子孔410 的位置設計為與保護電路板200的外部端子210的位置匹配。因此,無論何 時,其上安裝保護電路板200的棵電池100的上表面插入組合殼體400的套筒420中,外部端子210都通過外部端子孔410暴露,從而可以聯(lián)接至外部裝置。本發(fā)明的可充電電池具有以下的優(yōu)點,首先,引線板沒有直接與蓋板組 合,其中蓋板由與引線板不同的材料制成,并且引線板和蓋板通過由彼此不 同的金屬形成的平板分別焊接到由相同材料形成的金屬層上,從而使它們可 以容易地彼此結合,并且粘附力得到增強。其次,利用引線板,保護電路板設置為與棵電池IOO平行以顯著地減少它們之間的空間,從而使得電池的單位體積容量增加。本領域技術人員應當理解,在不背離由所附權利要求限定的本發(fā)明的精 神和范圍的情況下,可以做出各種形式和細節(jié)上的替換、修改和改變。因此, 應當理解上述實施例僅是用來解釋,不能理解為對本發(fā)明的限定。本申請要求享有2007年1月18日提交的韓國專利申請 No. 10-2007-0005778的優(yōu)先權,該在先申請的全部內容通過引用結合于此。
權利要求
1、一種可充電電池,包括用于產生電力的裸電池,該裸電池包括第一突片和第二突片,在所述第一和第二突片之間確定所述電池的電壓,所述裸電池包括與所述第一突片聯(lián)接的蓋板和與所述第二突片聯(lián)接的電極端子;保護電路板;與所述裸電池和保護電路板的每一個電聯(lián)接的第一引線板;形成在所述裸電池的蓋板上的平板,該平板聯(lián)接至所述第一引線板。
2、 權利要求1所述的可充電電池,其中,該平板包括至少兩個金屬層。
3、 權利要求2所述的可充電電池,其中,所述平板包括與所述第一引 線板聯(lián)接的上金屬層和與所述蓋板聯(lián)接的下金屬層,所述上金屬層由包括鎳 的材料形成,所述下金屬層由包括鋁的材料形成。
4、 權利要求1所述的可充電電池,其中,所述保護電路板設置為基本 平4亍于蓋4反。
5、 權利要求4所述的可充電電池,其中,所述第一引線板包括第一板、 第二板和連接第一板和第二板的樞軸部分,所述第一板與所述保護電路板聯(lián) 接,并且所述第二板與所述棵電池聯(lián)接,所述第一引線板以第一板面向第二 板的方式繞樞軸部分折疊。
6、 權利要求5所述的可充電電池,其中,還包括第二引線板,所述第 二引線板的一側與所述保護電路板聯(lián)接,并且第二引線板的另 一側與所述棵 電池的電極端子聯(lián)接。
7、 權利要求4所述的可充電電池,其中,所述第一引線板包括第一板、 第二板和連接第一板和第二板的樞軸部分,所述第一板與所述保護電路板聯(lián) 接,并且所述第二板與所述棵電池聯(lián)接,所述第一引線板以第一板基本上垂 直于第二板的方式繞樞軸部分彎曲。
8、 權利要求1所述的可充電電池,其中,還包括覆蓋所述棵電池的蓋 板、所述保護電路板和所述第一引線板的組合殼體。
9、 權利要求8所述的可充電電池,其中,所述組合殼體具有套筒,所 述組合殼體通過該套筒與所述棵電池聯(lián)接。
10、 權利要求9所述的可充電電池,其中,所述組合殼體包括其內部具有空間的注模成型的殼體。
11、 權利要求9所述的可充電電池,其中,所述組合殼體包括外部端子 孔,用于穿過所述組合殼體露出所述保護電路板的外部端子。
12、 權利要求9所述的可充電電池,其中,所述組合殼體的套筒結合到所述凈果電池上。
13、 權利要求9所述的可充電電池,其中,還包括將所述棵電池的聯(lián)接 區(qū)與所述組合殼體的套筒纏繞起來的帶。
14、 權利要求1所述的可充電電池,其中,還包括形成在所述平板和第 一 ? 1線板之間的安全裝置,所述安全裝置防止所述電池發(fā)生故障。
15、 權利要求14所述的可充電電池,其中,所述安全裝置包括正溫度 系數(shù)元件。
16、 權利要求1所述的可充電電池,其中,所述平板包括包層金屬。
17、 一種可充電電池,包括用于產生電力的棵電池,所述棵電池包括第一突片和第二突片,在所述 第 一和第二突片之間確定所述電池的電壓,所述棵電池包括與所述第 一突片 聯(lián)接的蓋板和與所述第二突片聯(lián)接的電極端子;保護電路板;與所述棵電池和保護電路板的每一個電聯(lián)接的第一引線板;以及 形成在所述棵電池的蓋板上的平板,所述平板包括與所述第一引線板聯(lián)接的上金屬層和與所述蓋板聯(lián)接的下金屬層,所述上金屬層和下金屬層由不同的材料制成。
18、 權利要求17所述的可充電電池,其中,所述蓋板用與所述平板的 下金屬層相同的材料制成,所述第 一引線板用與所述平板的上金屬層相同的 材料制成。
19、 權利要求17所述的可充電電池,其中,所述第一引線板包括第一 板、第二板和連接第一板和第二板的樞軸部分,所述第一板與所述保護電路 板聯(lián)接,所述第二板與所述棵電池聯(lián)接,所述第一引線板以第一板面向第二 板的方式繞樞軸部分折疊。
20、 權利要求19所述的可充電電池,其中,還包括第二引線板,所述 第二引線板的一側與所述保護電路板聯(lián)接,第二引線板的另 一側與所述棵電 池的電極端子聯(lián)才妄。
全文摘要
本發(fā)明涉及一種可充電電池,特別是一種具有裸電池、保護電路板、引線板和與裸電池的蓋板附接的平板的可充電電池。根據本發(fā)明,引線板不直接與蓋板結合,其中蓋板用與引線板不同的材料制得,并且通過由金屬形成的平板,引線板和蓋板分別被焊接到由相同材料形成的金屬層上,從而使得它們易于相互結合并使得粘附力增強。
文檔編號H01M2/34GK101226995SQ20081000957
公開日2008年7月23日 申請日期2008年1月18日 優(yōu)先權日2007年1月18日
發(fā)明者卞正德, 徐鏡源, 樸慶鎬, 郭銀玉, 錫 高 申請人:三星Sdi株式會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