專利名稱:包括放電單元的二次鋰電池的制作方法
技術領域:
本發(fā)明涉及二次鋰電池,特別涉及延遲或防止由于電池的內部溫度異常 上升導致的爆炸現(xiàn)象的二次鋰電池。
背景技術:
諸如二次鋰離子電池的二次鋰電池每單位容量具有高能量密度,因此作 為電源用于各種便攜的電子設備中,例如筆記本電腦、便攜式攝影機、攝影機、和掌上電腦(PDA),以及便攜式電話。然而,如果處于過度充電或充 分充電狀態(tài)下的電池的溫度上升,電池可膨脹,由此在大約150°C時導致爆 炸。在一些情況下電池爆炸可伴隨著起火。此外,當消費者的皮膚暴露在從 電池產(chǎn)生的有毒氣體中時,可產(chǎn)生皮膚刺激,并且在嚴重情況下,可出現(xiàn)炎 癥或呼吸問題。在本技術領域電池爆炸廣為人知。然而,此現(xiàn)象由突然的溫 度上升導致,由此沒有可靠的解決方案來防止爆炸的危險。圖l是傳統(tǒng)的二次鋰離子電池在大約150°C的溫度下爆炸的照相圖像。 當電池內的氣體從安全孔釋放時發(fā)生爆炸。在圖1中,深孔10形成在電池 的安全孔周圍。與電池的最初大小相比,正好爆炸之前電池極度膨脹。即, 由于電池的內壓增加電池極度膨脹,當電池的內部壓力達到預定水平,在此 水平下電池的外殼承受不了內壓時,電池爆炸導致氣體從安全孔釋放。圖2A示出了在用于便攜式電話中的二次鋰離子電池中,電壓關于時間 和溫度的特性。二次鋰離子電池具有標準充電電壓3.7V,充分充電電壓4.2V, 以及充電電流830mAh (標準)和1900mAh (大容量)。參考圖2A,當溫度超過大約100°C時,由于電池內部擊穿電壓逐漸降 低。在大約123。C時,用于電源故障模式下的電壓突然下降,并且由于小于 100mA的低電流便攜式電話不能工作,由此可觀察到電壓的稍微增加。在大 約164。C時,電壓突然降低。在大約173。C時,電池發(fā)生爆炸。由于電池爆 炸,在大約173°C時幾乎觀察不到電壓。隨著電池的內部溫度超過大約100°C,由于電池的內部改變電壓降低。
在大約123。C時,便攜式電話從無線網(wǎng)絡斷開且甚至關閉。在大約164。C時, 電壓達到大約0V。在大約173。C時,發(fā)生爆炸。即在大約90。C時,充分充 電的電池經(jīng)歷較大的內部改變,由此變得如此不穩(wěn)定以至于不能確保穩(wěn)定的 電源供應。在大于90。C的溫度下,電池不能再使用,因為其已經(jīng)失效。圖2B示出了在與圖2A中使用的同樣的電池中電流關于時間和溫度的 特性。參考圖2B,在電源故障模式(5mA)和正常模式(100mA)期間, 電池正常工作,直到達到大約123 。C的溫度。在123。C之上,電池特性降 低。即在大約123。C時,電池的電源供應停止,由此只有很小的電流13口流 過電池。在大約164。C時,電流降低到大約零。直到達到173。C的溫度,才 可檢測到零電流。在173。C時,電池發(fā)生爆炸。此時,放電量大約0.03%。 即在大約123°C時,電流突然下降且電池的電源供應停止。在大約173。C時, 電池發(fā)生爆炸??紤]到上述的電池爆炸現(xiàn)象,二次鋰離子電池設置有安全系統(tǒng),例如在 其內部的正溫度系數(shù)(PTCs)和在其外部的保護電路,以保護它們免于由于 過電流、過量放電或過熱導致的爆炸或起火的危險。當電池溫度上升到預定 水平時,PTCs中斷電流朝向電池的流動。此時,中斷電流大約3A或更大。 即過電流流動經(jīng)過電池,直到達到大約3A的電流。同樣,隨著電池的溫度 增加,電池變得不穩(wěn)定。上述的安全系統(tǒng)僅僅在-20。C到60。C的溫度范圍內 工作,在該溫度范圍內便攜式電話可正常使用和工作。因而,除了用于釋放 完全填充在電池內的氣體的安全孔之外,沒有能夠延遲或防止暴露在高溫中 的二次鋰電池;t暴炸的安全裝置。
發(fā)明內容
技術問題本發(fā)明提供了 一種包括能夠延遲或防止電池爆炸的放電單元的二次鋰 電池。技術方案根據(jù)本發(fā)明的一方面,提供了一種二次鋰電池,其包括具有正極和負極 的電池主體;以及并聯(lián)于電池主體設置的放電單元。放電單元包括連接到電 池主體的正極和負極中的 一個的第 一 電極;連接到電池主體的正極和負極中 的另一個的第二電極;以及放電材料薄膜,其設置在第一電極和第二電極之
間,在預定溫度之上產(chǎn)生突然放電。;改電材料薄膜可以是具有103至1050的過渡電阻差(AR)以及500Q或 更小的金屬相電阻的突變的金屬-絕緣體過渡材料薄膜。突變的金屬-絕緣體 過渡材料薄膜可由下面中的至少一種制成(i)絕緣體,以及具有低空穴濃 度的p型無機化合物半導體,其包括氧、從族III-V或II-VI化合物選^^的半 導體元素、過渡金屬元素、稀土元素、以及鑭元素;(ii)絕緣體和具有低空 穴濃度的p型有機化合物半導體;以及(iii)絕緣體、具有低空穴濃度的p 型半導體以及具有低空穴濃度的p型氧化物半導體。突變的金屬-絕緣體過 渡材料薄膜可以是氧化釩(VOx)薄膜。氧化釩(VOx)薄膜的絕緣體到金 屬的轉變溫度大約68°C。第一電極和第二電極中的每一個形成從包括Mo、 W、 Al、 Ni/Mo/Au、 Cr/Au、 Ni/Au、 W/Au、 Ti/Au、 Mo/Au、 Ru/Au和Ir/Au的組中選出的一種制 成的單層或多層。第一電極和第二電極之間的間距可為3到100口。第一電極和第二電極可彼此分開預定的間距,使得它們的相對端彼此平 行。當從上面觀看時,第一電極和第二電極中的每一個為具有多個凹進和突 出的梳狀結構,使得第一電極與第二電極配合。第一電極和第二電極中的每一個可由多個具有同樣形狀的副電極組成, 并且第一電極和第二電極中的每一個的副電極可并聯(lián)。每個并聯(lián)的副電極可 具有大約1.0到2.0Q的電阻。根據(jù)本發(fā)明的另一方面,提供了一種二次鋰電池,其包括具有正極和負 極的電池主體;并聯(lián)于電池主體設置的電池保護電路;串聯(lián)地設置在電池主 體的正極和電池保護電路之間的正溫度系數(shù)(PTC);以及與電池主體并聯(lián) 設置的放電單元。放電單元包括連接到電池主體的正極和負極中的 一個的第 一電極,連接到電池主體的正極和負極中的另一個的第二電極,以及放電材 料薄膜,設置在第一電極和第二電極之間,包括在預定溫度之上的突然放電。有益效果圖1是傳統(tǒng)的二次鋰離子電池在大約150。C的溫度下爆炸的照相圖像; 圖2A示出了在傳統(tǒng)的大容量電池中電壓關于時間和溫度的特性,并且 圖2B示出了在與圖2 A中使用的同樣的電池中電流關于時間和溫度的特性; 圖3A是示出用于本發(fā)明的第一實施例的放電單元的第一和第二電極的 示例性電極樣式的俯視圖,圖3B是示出包括突變的金屬-絕緣體過渡(MIT) 材料薄膜的放電單元的示意性的透視圖,并且圖3C是其中正溫度系統(tǒng)(PTC ) 裝置連接到圖3B的放電單元的電池的電路圖;圖4A示出了在包括放電單元的電池中電壓關于時間和溫度的特性,并 且圖4B示出了使用與圖4A中同樣的電池時電流關于時間和溫度的特性;圖5A是示出用于本發(fā)明的第二實施例的放電單元的第一和第二電極的 示例性電極樣式的俯視圖,圖5B示出了在包括使用圖5A的電極樣式制造 的放電單元的大容量電池中電壓關于時間和溫度的特性,并且圖5C示出了 使用與圖5B中同樣的電池時電流關于時間和溫度的特性;以及圖6是顯示本發(fā)明的第二實施例的包括放電單元的二次鋰離子電池甚至 在大約208°C時還沒有爆炸的照相圖像。
在下文中將參考其中示出了本發(fā)明示例性的實施例的附圖詳盡地描述 本發(fā)明。然而,本發(fā)明能夠以許多不同的形式而具體化,并且本發(fā)明不應解 釋成限于在此提出的實施例。相反地,提供這些實施例使得公開內容全面且本發(fā)明的二次鋰電池的放電單元可包括突變的金屬-絕緣體過渡(MIT ) 材料薄膜。此突變的MIT材料薄膜可具有過渡電阻差(AR) 103到105Q, 并且金屬相電阻500?;蚋?。突變的MIT材料薄膜可由下面中的至少 一種 制成,(i)絕緣體,以及具有低空穴濃度的p型無機化合物半導體,其包括氧、從族m-v或n-vi化合物選擇的半導體元素、過渡金屬元素、稀土元素、以及鑭元素;(ii)絕緣體和具有低空穴濃度的p型有機化合物半導體;以及 (iii)絕緣體、具有低空穴濃度的p型半導體、以及具有低空穴濃度的p型 氧化物半導體。在本發(fā)明的示例性的實施例中,突變的MIT材料薄膜是氧化釩(VOx) 薄膜。氧化釩薄膜和裝置制造技術在Korean Phys. Soc. Vol. 44, p88以及New J. Phys. Vol. 6, p52中已7>開。在才艮據(jù)本發(fā)明的實施例的二次鋰電池中,在 預定的不會發(fā)生爆炸的溫度下引起突然放電。例如,當突變的MIT材料薄 膜是氧化釩(VOx)薄膜時,在大約68°C時產(chǎn)生突然放電。即當二次鋰電 池達到大約68。C時,其在很短時間內突然放電。此外,根據(jù)本發(fā)明的實施 例的二次鋰電池包括具有低電阻特性的突變的MIT材料薄膜以及抵抗高電流的電極,突變的MIT材料薄膜使得大電流可在金屬-絕緣體過渡之后流動。 由于在此使用,"延遲或防止爆炸,,的狀態(tài)傳達出可防止電池膨脹的含意。 因此,本發(fā)明的目的是提供能夠防止或延遲電池爆炸并且可防止電池膨脹的 二次鋰電池。 第一實施例圖3A是示出可用作根據(jù)本發(fā)明的第一實施例的放電單元的第一電極 102和第二電極104的示例性電極樣式的俯視圖。參考圖3A,第一電極102和第二電極104可分別形成為,第一電極樣 式102a中的一個和其相應的第二電^f及樣式104a中的一個,或第一電^f及樣式 102b中的一個和其相應的第二電極樣式104b中的一個。第一電極樣式102a 的一端和第二電極樣式104a的相反端可以是波動的。第一電極樣式102b和 第二電極樣式104b可彼此分開預定距離,使得它們的相反端彼此平行。詳 細地,當從上面觀看時,第一電極樣式102a和第二電極樣式104a的每一個 可具有多個凹進和突出的梳狀結構,使得每個第 一 電極樣式與其相對應的第 二電極樣式104a配合。同樣地,當?shù)谝浑姌O樣式102a的一端與第二電極樣 式104a的相反端交迭時,第一電極樣式102a、第二電極樣式104a以及突變 的MIT材料薄膜(參見圖3B中的204)之間的接觸表面區(qū)域可增加,由此 減小電阻。此時,第一電極樣式102a與第二電極樣式104a配合,使得第一 電極樣式102a與第二電極樣式104a之間有預定的間隔。同時,每個第一電 極樣式102a和102b的電阻可與每個相對應的第二電極樣式104a和104b中 的一個相同。圖3B是示出包括具有金屬-絕緣體過渡特性的突變的MIT材料薄膜204 的放電單元200的示意性的透視圖。在此,為了示出方便,圖3B示出了圖 3A的電極樣式102b中的一個和電極樣式104b中的一個,分別作為第一電 極102和第二電極104。參考圖3B,放電單元200包括諸如氧化釩薄膜的突變的MIT材料薄膜 204,其在襯底202上具有預定寬度;以及覆蓋襯底202和突變的MIT材料 薄膜204的上側的第一電極102和第二電極104,使得突變的MIT材料薄膜 204的上側中心部分暴露。即突變的MIT材料薄膜204設置在第一電極102 和第二電極104之間。例如,襯底202可由硅或藍寶石制成。在此,L代表
第一電極102和第二電極104之間的間距,并且W代表每個第一電才及102 和第二電極104的寬度。L可為3到50口且W可為10到2500口。突變的MIT 材料薄膜204的上表面與第一電極102或第二電極104的上表面之間的間距 可為900到3000口。第一電極102和第二電極104可形成由Mo、 W、 Al、 Ni/Mo/Au、 Cr/Au、 Ni/Au、 W/Au、 Ti/Au、 Mo/Au、 Ru/Au、或lr/Au制成的 單層或多層。第一電極102和第二電極104可通過噴濺、蒸發(fā)、真空蒸發(fā)、 或E射線蒸發(fā)而形成。當給包括放電單元200的電池充電時,具有非常高的電流密度106A/cm2 或更高的電流流過。因此,在突變的MIT材料薄膜204和第 一 電極102和 第二電極104之間的接觸區(qū)域可產(chǎn)生熱,由此導致對突變的MIT材料薄膜 204、第一電極102或第二電極104的損害。然而,當使用第一電極102和 第二電極104時,突變的MIT材料薄膜204以及第一電極102和第二電極 104,在如下的突然;故電狀態(tài)下不會損壞電池電壓4.2V、電流大約1A、溫 度150°C、時間20小時。同時,大多數(shù)市售的二次鋰離子電池設置有PTC裝置作為過電流保護 裝置。在這點上,為了引起高溫下突然放電使用了 MIT材料薄膜,其中PTC 裝置連接到放電單元的電池的電路圖如圖3C所示。參考圖3C,放電單元 200的第一電極(參見圖3B中的102)或第二電極(參見圖3B中的104) 連接到電池主體300的正極引線302或負極引線304以及PTC裝置310。放 電單元200的第一電極和第二電極相應地并聯(lián)到正極引線302和負極引線 304,由此放電單元200可產(chǎn)生放電,而不管PTC裝置310的操作。如果方文 電單元200的第一電極102連接在PTC裝置310和保護電路320的第一4妻 線端322之間,并且放電單元200的第二電極104并聯(lián)到電池主體300的負 極引線304,突然放電可被PTC裝置310中斷。因此,優(yōu)選的是放電單元 200和PTC裝置310分別連接到保護電路320的第二接線端324和第一接線 端322。此時,放電單元200附著在電池主體300的表面或內部,以快速響 應電池主體300的溫度改變。圖4A示出了時間和溫度與設置有包括一對第一和第二電極的放電單元 200的電池充電電壓的關聯(lián)。詳細地,圖4A示出了在包括大約68。C時突然 放電且具有大約4Q的金屬相電阻的放電單元200的二次鋰電池中電壓關于 時間和溫度的特性。圖4B示出了在與圖4A中同樣的條件下電流關于時間 和溫度的特性。此時,使用如圖2A和2B中的同樣的電池。參考圖4A,充電電壓維持在大約4.2V,直到達到大約68。C的溫度。在 大約68。C時,由于突變的金屬-絕緣體過渡(a部分)充電電壓降到4.0V。 然后,充電電壓逐漸降到大約3.7V,直到達到大約91°C的溫度。當溫度達 到大約91。C時,充電電壓突然降低,此后在大約148°C時幾乎達到0V。在 大約194。C時,發(fā)生爆炸。即包括放電單元200的電池的爆炸溫度比沒有包 括放電單元200(參見圖2A)的電池的爆炸溫度(大約173。C)要高大約14。C。 即在大約68。C時由于金屬-絕緣體過渡充電電壓稍微降低,在大約91。C時由 于突然的電壓降低便攜式電話關閉。在大約148。C時,充電電壓幾乎為OV。 在大約194。C時,發(fā)生爆炸。參考圖4B,在大約68。C時,由于突變的金屬-絕緣體過渡(b部分)充 電電流從lmA增加到0.6A。在大約91。C時,充電電流降到0.4A。在68到 91。C溫度范圍內,產(chǎn)生放電,持續(xù)大約16分鐘(c部分)。在大約91。C時, 充電電流突然降低。在大約148。C時,充電電流幾乎達到0A。在大約194。C 時,發(fā)生爆炸。此時,放電量大約5%。即在大約68°C時由于金屬-絕緣體 過渡充電電流急劇增加。直到大約91°C時才產(chǎn)生大電流力t電。在大約91°C 時,充電電流突然下降。在大約148°C時,充電電流幾乎達到0A,并且在 大約194。C時,發(fā)生爆炸。 第二實施例圖5A是示出用于根據(jù)本發(fā)明的第二實施例的放電單元的第 一和第二電 極的示例性電極樣式150的俯視圖,圖5B示出了在包括使用圖5A的電極 樣式的放電單元的大容量電池中電壓關于時間和溫度的特性,并且圖5C示 出了在與圖5B同樣的條件下電流關于時間和溫度的特性。本發(fā)明的此實施 例的放電單元除了第一和第二電極以外,具有與圖3B所示的實施例同樣的 結構。參考 圖5A,電極樣式150的結構使得通過導線156,第一電極152并聯(lián) 及第二電極154并聯(lián)。包括第一電極152和第二電極154的放電單元可具有 1.0到2.0Q的電阻,優(yōu)選的是1.33Q,其比根據(jù)第一實施例的包括一對電極 的放電單元的電阻要小。因此,本實施例的放電單元可導致比第一實施例的 更高的同樣時間的電流放電,使得電池更穩(wěn)定。參考圖5B,由于并聯(lián)的第一和第二電極152和154 (d部分)的低電阻
特性,在大約68。C時,可觀察到相對較大的電壓下降(從4.2V到3.2V)。 直到103°C,放電電壓逐漸從3.2V降到2.9V。在大約146°C時,放電電壓 幾乎達到0V。然而,直到達到大約208°C的溫度,沒有觀察到爆炸。即當 MIT材料薄膜處于金屬相狀態(tài)時,本實施例的放電單元展現(xiàn)出非常低的電阻 特征。在大約68。C時,由于金屬-絕緣體過渡充電電壓從大約4.1V劇烈地降 到3.2V。與第一實施類似,當溫度進一步增加時,充電電壓突然降低(大約 103。C時)。然而,即使當溫度達到大約208。C,也沒有觀察到電池爆炸。參考圖5C,在過渡溫度(e部分)處,充電電流增加到大約1A。直達 大約103。C,由于》丈電大約30分鐘(f部分)充電電流降到0.8A。直到大約 146°C,放電電流降低得更突然。然而,直到達到大約208。C的溫度,電池 變得稍微膨脹,但是沒有發(fā)生由內部氣體釋放導致的爆炸(參見圖6)。即本發(fā)明的此實施例的放電單元是復合裝置,其中第一電極152并聯(lián)并 且第二電極154并聯(lián),并且當其MIT材料薄膜處于金屬相狀態(tài)時,具有非 常低的電阻特性。在大約68。C時,由于金屬-絕緣體過渡充電電流急劇增力口。 直到大約103。C時,產(chǎn)生放電。在103。C以上時,充電電流急劇降低。在本發(fā)明的此實施例中沒有發(fā)生電池爆炸,可由放電量大約為13.5%, 比根據(jù)第一實施例的如圖4B所示的放電量(5%)要大來解釋。電池充電是 陰極LiCo02的鋰離子堆積到石墨陽極的行為。鋰離子在LiCo02內是穩(wěn)定的。 因此,當產(chǎn)生放電時,電池維持在更穩(wěn)定的狀態(tài)下。在此狀態(tài)下,即使溫度 增加,電池沒有急劇膨脹。工業(yè)實用性如上所述,根據(jù)本發(fā)明的二次鋰電池的放電單元包括突變的MIT材料 薄膜,并且由此突然地釋放充在二次鋰電池內的電荷。因此,可防止或延遲 電池爆炸。此外,即使溫度增加,也可防止電池膨脹。雖然本發(fā)明參考其示例性的實施例而特別地顯示和描述,但是本領域4支 術人員應理解在未脫離由所附的權利要求限定的本發(fā)明的精神和范圍的前 提下可進行各種形式和細節(jié)上的變化。
權利要求
1.一種二次鋰電池,包括具有正極和負極的電池主體;以及并聯(lián)于所述電池主體設置的放電單元,所述放電單元包括連接到所述電池主體的正極和負極中的一個的第一電極;連接到所述電池主體的正極和負極中的另一個的第二電極;以及放電材料薄膜,設置在所述第一電極和第二電極之間,包括在預定溫度之上的突然放電。
2. 如權利要求1所述的二次鋰電池,其中所述放電材料薄膜是具有103 至1050的過渡電阻差(AR)以及500Q或更小的金屬相電阻的突變的金屬-絕緣體過渡材料薄膜。
3. 如權利要求2所述的二次鋰電池,其中所述突變的金屬-絕緣體過渡 材料薄膜可由下面中的至少一種制成,(i)絕緣體,以及具有低空穴濃度的p型無機化合物半導體,其包括氧、從族in-v或n-vi化合物選擇的半導體元素、過渡金屬元素、稀土元素、以及鑭元素;(ii)絕緣體和具有低空穴濃 度的p型有機化合物半導體;以及(iii)絕緣體、具有低空穴濃度的p型半 導體以及具有低空穴濃度的p型氧化物半導體。
4. 如權利要求2所述的二次鋰電池,其中所述突變的金屬-絕緣體過渡 材料薄膜是氧化釩(VOx)薄膜。
5. 如權利要求4所述的二次鋰電池,其中所述氧化釩(VOx)薄膜的 絕緣體到金屬的轉變溫度大約68°C。
6. 如權利要求1所述的二次鋰電池,其中所述第一電極和第二電極中 的每一個形成從包括Mo、 W、 Al、 Ni/Mo/Au、 Cr/Au、 Ni/Au、 W/Au、 Ti/Au、 Mo/Au、 Ru/Au和Ir/Au的組中選出的一種制成的單層或多層。
7. 如權利要求1所述的二次鋰電池,其中所述第一電極和第二電極之 間的距離為3到IOO口。
8. 如權利要求1所述的二次鋰電池,其中所述第一電極和第二電極彼 此分開預定的距離,使得它們的相對端彼此平行。
9. 如權利要求1所述的二次鋰電池,其中當從上面觀看時,所述第一 電極和第二電極中的每一個為具有多個凹進和突出的梳狀結構,使得所述第 一電極與所述第二電極配合。
10. 如權利要求1所述的二次鋰電池,其中所述第一電極和第二電極中 的每一個由多個具有同樣形狀的副電極組成,并且所述第一電極和第二電極 中的每一個的副電極并聯(lián)。
11. 如權利要求10所述的二次鋰電池,其中每個并聯(lián)的副電極具有大約1.0到2.0Q的電阻。
12. —種二次鋰電池,包括 具有正極和負極的電池主體; 并聯(lián)于所述電池主體^1置的電池保護電路;串聯(lián)設置在所述電池主體的正;f及和所述電池保護電^各之間的正溫度系 數(shù)(PTC);以及并聯(lián)于所述電池主體設置的放電單元, 所述放電單元包括連接到所述電池主體的正極和負極中的 一個的第 一 電極; 連接到所述電池主體的正極和負極中的另 一個的第二電極;以及 放電材料薄膜,設置在所述第一電極和第二電極之間,包括在預定溫度 之上的突然;故電。
13. 如權利要求12所述的二次鋰電池,其中所述放電材料薄膜是具有 103至105。的過渡電阻差(AR)以及500Q或更小的金屬相電阻的突變的金 屬-絕緣體過渡材料薄膜。
14. 如權利要求13所述的二次鋰電池,其中所述突變的金屬-絕緣體過 渡材料薄膜可由下面中的至少一種制成,(i)絕緣體,以及具有低空穴濃度的p型無機化合物半導體,其包括氧、從族in-v或n-vi化合物選擇的半導體元素、過渡金屬元素、稀土元素、以及鑭元素;(ii)絕纟彖體和具有低空穴 濃度的p型有機化合物半導體;以及(iii)絕緣體、具有低空穴濃度的p型 半導體、以及具有低空穴濃度的p型氧化物半導體。
15. 如權利要求13所述的二次鋰電池,其中所述第一電極和第二電極 彼此分開預定的距離,使得它們的相對端彼此平行。
16. 如權利要求13所述的二次鋰電池,其中當從上面觀看時,所述第 一電極和第二電極中的每一個為具有多個凹進和突出的梳狀結構,使得所述 第一電極與所述第二電極配合。
全文摘要
本發(fā)明提供了一種具有能夠延遲或防止電池爆炸的放電單元的二次鋰電池。二次鋰電池包括并聯(lián)設置在電池主體的放電單元。放電單元包括連接到電池主體的正極的第一電極、連接到電池主體的負極的第二電極、以及放電材料薄膜,其設置在第一電極和第二電極之間,包括在預定溫度之上突然放電。諸如突變的金屬-絕緣體過渡(MIT)材料薄膜的放電材料薄膜可導致突然放電,由此防止或延遲電池爆炸。
文檔編號H01M2/34GK101133505SQ200680006485
公開日2008年2月27日 申請日期2006年1月12日 優(yōu)先權日2005年1月14日
發(fā)明者姜光鏞, 孟成烈, 尹善真, 尹斗協(xié), 李镕旭, 林貞旭, 蔡秉圭, 金俸準, 金敬玉, 金炫卓 申請人:韓國電子通信研究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