預測交通狀況和行車時間的制作方法
【技術領域】
[0001]本發(fā)明涉及地圖與導航,更具體地,涉及預測交通狀況和行車時間。
【背景技術】
[0002]目前,電子地圖廣泛應用于移動應用或桌面應用中。只要網絡支持,人們可以隨時隨地查看電子地圖,查找自己想要了解的目的地。電子地圖上可以顯示當前交通狀況。例如,綠色代表暢通路段,黃色代表行駛緩慢路段,紅色則代表擁堵路段。人們在駕車出行時,可以參考地圖上顯示的交通狀況,一方面可以對行程有一定的心理預期,另一方面可以在一定程度上選擇相對順暢的路線以避免擁堵。
[0003]但是,人們往往是在出行之前看地圖,以便對行程進行了解或規(guī)劃。也就是說,看地圖時的交通狀況并不等于實際出行到某個路段時的交通狀況。
[0004]在一些電子導航應用上,會提供多條候選行車路線。對于這多條候選路線,電子導航會估計出可能需要的時間,以供人們在選擇路線時參考。但是,電子導航所估計出的時間一般都是基于當前的交通狀況。由于選擇路線時的交通狀況并不等于實際出行到該路段時的交通狀況,所以估計出的時間實際上與實際出行時該路線所花費的時間相差較多。
【發(fā)明內容】
[0005]考慮到以上的情況,希望在地圖中加入預測未來時間的交通狀況的元素。而且,當人們選擇行車路線時,可以提供對未來交通狀況的預測從而更準確地估計所花費的行車時間,以供參考。
[0006]根據本發(fā)明的一個方面,提供了一種在地圖上體現預測交通狀況的方法,包括如下步驟:將地圖上的道路進行分段;獲取各個分段道路的當前交通狀況與之前時間的交通狀況;基于當前交通狀況與之前時間的交通狀況,計算各個分段道路的交通狀況變化趨勢;基于各個分段道路的當前交通狀況與交通狀況變化趨勢,估計各個分段道路的未來時間的交通狀況;以及將估計出的各個分段道路的未來時間的交通狀況呈現在地圖上。
[0007]優(yōu)選地,所述交通狀況是通行速度,通過將當前通行速度與之前時間的通行速度進行比較而計算各個分段道路的交通狀況變化趨勢。
[0008]優(yōu)選地,所述交通狀況是擁堵指數,通過將當前擁堵指數與之前時間的擁堵指數進行比較而計算各個分段道路的交通狀況變化趨勢。
[0009]優(yōu)選地,除了基于各個分段道路的當前交通狀況與交通狀況變化趨勢,還基于未來各個分段道路上將要發(fā)生的事件,估計各個分段道路的未來時間的交通狀況。
[0010]優(yōu)選地,以不同顏色呈現具有不同交通狀況的地圖上的分段道路。
[0011]根據本發(fā)明的另一個方面,提供了一種預測行車時間的方法,包括如下步驟:根據出發(fā)地和目的地,在地圖上識別出一條或多條候選行車路線;將每條候選行車路線進行分段;獲取每條候選行車路線的各個分段道路的當前交通狀況與之前時間的交通狀況;基于每條候選行車路線的各個分段道路的當前交通狀況與之前時間的交通狀況,計算每條候選行車路線的各個分段道路的交通狀況變化趨勢;根據當前交通狀況,估計每條路線中到達各個分段道路的時間;基于各個分段道路的當前交通狀況與交通狀況變化趨勢,估計各個分段道路在所估計到達的時間的交通狀況;基于各個分段道路在所估計到達的時間的交通狀況,估計每條候選行車路線的各個分段道路的行車時間;以及根據每條候選行車路線的各個分段道路的行車時間而估計總行車時間。
[0012]優(yōu)選地,所述交通狀況是通行速度,通過將當前通行速度與之前時間的通行速度進行比較而計算各個分段道路的交通狀況變化趨勢。
[0013]優(yōu)選地,所述交通狀況是擁堵指數,通過將當前擁堵指數與之前時間的擁堵指數進行比較而計算各個分段道路的交通狀況變化趨勢。
[0014]優(yōu)選地,除了基于各個分段道路的當前交通狀況與交通狀況變化趨勢,還基于未來各個分段道路上將要發(fā)生的事件,估計各個分段道路的未來時間的交通狀況。
[0015]優(yōu)選地,通過將每條候選行車路線的各個分段道路的行車時間相加而得到每條候選行車路線的總行車時間。
【附圖說明】
[0016]下面參考附圖結合實施例說明本發(fā)明。在附圖中:
[0017]圖1是根據本發(fā)明實施例的在地圖上體現預測交通狀況的方法的流程圖。
[0018]圖2是根據本發(fā)明實施例的預測行車時間的方法的流程圖。
【具體實施方式】
[0019]下面將詳細描述本發(fā)明的具體實施例。
[0020]圖1是根據本發(fā)明實施例的在地圖上體現預測交通狀況的方法的流程圖100。
[0021]根據圖1中所示,在步驟101,首先將地圖上的道路進行分段。目前的電子地圖基本都會對地圖上的道路進行分段,用來標注不同的交通狀況。例如,道路的分段可以基于距離,例如,每I公里或每500米、100米、50米、10米或者任意其他適當距離作為一段;道路的分段也可以基于交通信號燈的設置,例如,每兩個(或更多個)交通信號燈之間的道路作為一段;道路的分段也可以基于街區(qū)的規(guī)劃,例如,每個街區(qū)、每個十字路口之間的道路作為一段。理論上,道路分段越細,所反映出來的交通狀況也就越精確,但同時對于電子地圖的計算與存儲的要求也就越高。此外,應該注意,在同一條道路上或同一條路線上,道路的分段標準可以不同,因此,有的路段是500米,有的路段I公里。
[0022]在步驟103,獲取各個分段道路的當前交通狀況與之前時間的交通狀況。
[0023]獲取道路的交通狀況的方式有很多種。例如,考察一定時間內通過此路段的汽車的行駛速度、一定時間內通過此路段的首尾相接的汽車的數目等。根據不同的方式,反映交通狀況的物理量可以是行車速度,也可以是擁堵指數。例如,以行車速度作為反映交通狀況的物理量,時速40-60公里可認為是暢通,時速20-40公里可認為是行駛緩慢,時速20公里以下可認為是擁堵,時速5公里以下可認為是嚴重擁堵,等等。在另一例子中,以擁堵指數作為反映交通狀況的物理量,例如,可以使用0-10的擁堵指數,擁堵指數越大,表明交通狀況越擁堵;反之,擁堵指數越小,則表明交通狀況越通暢。擁堵指數可以基于一定時間內通過此路段的汽車的行駛速度得到,也可以基于一定時間內通過此路段的首尾相接的汽車的數目等得到。
[0024]在步驟103中,可以通過當地交通管轄機關實測的公開實時數據而得到當前交通狀況,例如該路段的通行速度或擁堵指數。同時,可以根據歷史大數據,查到該路段在之前時間的交通狀況,例如該路段在當時的通行速度或擁堵指數。
[0025]在本發(fā)明中,一段時間可以指的是5分鐘、1分鐘、15分鐘或者任意其他適當時間段之前。
[0026]在步驟105,基于當前交通狀況與之前時間的交通狀況,計算各個分段道路的交通狀況變化趨勢。在一個實施例中,將當前交通狀況與之前時間的交通狀況進行比較,以計算各個分段道路的交通狀況變化趨勢。
[0027]例如,交通狀況變化趨勢可以是速度的變化趨勢,即將當前通行速度與之前時間的通行速度進行比較。具體地說,將當前通行速度與之前時間的通行速度之差與之前時間的通行速度相比,得到的比值為速度變化趨勢指數。例如,某一路段的當前通行速度為50公里/小時,15分鐘之前的通行速度為40公里/小時,則15分鐘內的速度變化趨勢指數為:(50-4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