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發(fā)明涉及一種電表管理系統(tǒng),特別涉及一種網(wǎng)絡通信電能管理系統(tǒng)。
背景技術:
一直以來,感應式機械電能表具有較大的市場,但機械電表有著較大的缺點,機械電能表因采用機械轉動方式工作,摩擦力不穩(wěn)定,因此穩(wěn)定性較差,經(jīng)運輸后準確度就可能超差,在安裝之前必須重新調(diào)校,安裝運行后隨著使用時間的增加,穩(wěn)定性又會逐漸變差。機械電能表由于采用磁路結構非線性失真大,一致性差,因此要采用各種補償機構,采用補償機構又降低了穩(wěn)定性,也不利于生產(chǎn)使用中的調(diào)校。傳統(tǒng)電表管理系統(tǒng)采用直接抄寫或有線傳輸?shù)姆绞竭M行數(shù)據(jù)讀取和控制,人力成本和布線成本較高,不宜與大面積推廣使用,而且人工抄寫還存在一定的誤差。
技術實現(xiàn)要素:
本發(fā)明的目的在于克服現(xiàn)有技術中所存在的上述不足,提供一種采集精度高、穩(wěn)定性強、多傳輸方式的網(wǎng)絡通信電能管理系統(tǒng)。為了實現(xiàn)上述發(fā)明目的,本發(fā)明提供了以下技術方案:
一種網(wǎng)絡通信電能管理系統(tǒng),其特征在于包括:智能電能表:用于管理用戶用電量,記錄用戶預購電信息,使用RS485總線和電力載波與供電控制中心通信;供電控制中心:管理所有智能電能表和用戶信息;路由器:通過WIFI與智能電能表通信,通過網(wǎng)絡與供電控制中心通信;便攜終端:通過紅外與智能電能表通信,通過USB與供電控制中心通信;IC卡:用戶通過IC卡存儲用戶用電信息,實現(xiàn)智能電能表與供電控制中心的信息互交。
進一步的,所述智能電能表包括:電流采集電路、電壓采集電路、與電流采集電路和電壓采集電路連接的電能計量模塊、電能計量模塊連接有單片機模塊和檢測接口電路、與單片機模塊和電能計量模塊連接的電壓轉換模塊;電流采集電路包括分流電路和電流濾波模塊,電壓采集電路包括電壓衰減電路和電壓濾波模塊;單片機模塊還連接有RS485接口電路、載波通信電路、ESMA安全模塊、IC接口電路、繼電器驅(qū)動電路、顯示模塊、EEPROM存儲模塊、開蓋檢測電路、網(wǎng)絡通信模塊。
進一步的,電壓轉換模塊結構為:變壓器T1的正輸出端通過正向連接二極管D1到芯片IC1的輸入端,芯片IC1的輸出端作為模塊電壓輸出端,芯片IC1的輸入端分別通過正向極性電容E1和電容C2接地,芯片IC1的輸出端分別通過正向極性電容E2和E3接地,芯片IC1使用芯片78L05。
進一步的,檢測接口電路結構為:電路輸入端通過電阻R3連接并聯(lián)的發(fā)光二極管D4和發(fā)光二極管D3的正極,發(fā)光二極管D4和發(fā)光二極管D3的負極連接光電耦合器U1的輸入端,光電耦合器U1的輸出端作為檢測接口電路的輸出端。
進一步的,繼電器驅(qū)動電路結構為:第一輸入端通過電阻R41連接到三極管Q1的基極,三極管Q1的基極通過電阻R40接地,三極管Q1的發(fā)射極連接三極管Q1的基極,三極管Q1的集電極通過電阻R42連接到三極管Q5的基極;三極管Q3的發(fā)射極接地,三極管Q3的集電極連接到三極管Q6的集電極;三極管Q5的發(fā)射極連接VCC,三極管Q5的集電極連接三極管Q4的集電極;三極管Q4的發(fā)射極接地,三極管Q4的基極連接三極管Q2的發(fā)射極,第二輸入端通過電阻R44連接到三極管Q2的基極,三極管Q2的基極通過電阻R45接地,三極管Q2的集電極連接三極管Q6的基極,三極管Q6的發(fā)射極連接到VCC,三極管Q5的集電極作為第一輸出端,三極管Q6的集電極作為第二輸出端,第一輸出端與第二輸出端之間還連接有瞬態(tài)抑制二極管DB1。
進一步的,RS485接口電路電路結構為:第一輸入端通過電阻R51連接到光電耦合器U51的負輸入端,電路第二輸入端通過電阻R52連接到光電耦合器U52的負輸入端;光電耦合器U51和光電耦合器U52的正輸入端均連接到VCC;光電耦合器U51的正輸出端通過電阻R54連接到VCC,其負輸出端接地,其正輸出端還連接到芯片U6的DI端,芯片U6采用MAX3085;光電耦合器U52的負輸出端通過電阻R55接地,其負輸出端連接芯片U6的RE端和DE端;光電耦合器U53的正輸入端連接VCC,負輸入端通過電阻R56連接到芯片U6的RO端,正輸出端通過電阻R53連接到VCC,其負輸出端接地;芯片U6的A端作為IC接口電路的第一輸出端,第一輸出端通過電阻R58接VCC,芯片U6的B端連接熔斷器F1后作為IC接口電路的第二輸出端,芯片U6的B端通過電阻R57接地;芯片A端和B端間連接有瞬態(tài)抑制二極管DB2。
進一步的,所述網(wǎng)絡通信模塊包括天線模塊和WIFI模塊,所述WIFI模塊使用CC1110芯片最小化系統(tǒng)結構,所述天線模塊結構為:第一輸入端依次連接電感L35和電容C33接地,第二輸入端連接電容C38接地,第一輸入端還依次連接電容C34和電感L38到第二輸入端,電容C34和電感L38間的節(jié)點依次通過電感L36、電感L37、電容C37和電阻R35連接到板載天線,電感L37兩端還分別通過電容C35和電容C36接地。天線匹配電路電容C37和電阻R33間的節(jié)點還通過電阻R36連接到SMA接頭。
進一步的,所述紅外通信模塊包括紅外發(fā)送電路和紅外接收電路,所述紅外發(fā)送電路結構為:紅外發(fā)送電路結構為:集成運放U11A的負輸入端作為電路輸入端,其正輸入端接地,集成運放U11A的電源端通過電阻R16連接到電源VCC,集成運放U11A輸出端與電路輸入端間連接有電阻R11;集成運放U11A輸出端通過電阻R12連接到反向器U12A輸入端,反相器U12A輸入端還依次正向連接二極管D11和電阻R14到反相器U12A的輸出端,反相器U12A輸入端連接到反相器U13A的輸入端;電源端VCC依次通過電阻R16和電阻R15連接到紅外發(fā)射管正輸入端,反相器U3A的輸出端連接紅外發(fā)射管負輸出端。
進一步的,紅外接收電路結構為:集成運放U25A的負輸入連接紅外接收管負極,紅外接收管正極接地;集成運放U25A的正輸入端連接到負電壓源,其輸出端與負輸入端之間連接電阻R27,集成運放U25A輸出端依次通過電阻R28和電容C23連接到集成運放U26A的負輸入端;集成運放U26A的正輸入端接地,集成運放U26A的負輸入端與其輸出端之間連接電阻R29,集成運放U26A的輸出端通過電阻R20后作為電路輸出端,電路輸出端還通過電容C24接地。
綜上所述,本發(fā)明結構簡單,總體穩(wěn)定性好,工作中的調(diào)校周期長,測量精度高,適用范圍廣,功耗低。
本發(fā)明不僅具有RS485總線和電力載波電能管理系統(tǒng)的傳統(tǒng)傳輸方式,還可以通過網(wǎng)絡來電能系統(tǒng)進行數(shù)據(jù)傳輸,通過便攜終端通過紅外信號對智能電能表進行抄寫和控制,用戶即通過IC卡購買電量,也可以通過網(wǎng)絡購買電量,實現(xiàn)了多方式的數(shù)據(jù)傳輸管理。
附圖說明:
圖1為本發(fā)明的原理結構圖;
圖2為本發(fā)明的智能電能表結構圖;
圖3為本發(fā)明的電源轉換模塊電路圖;
圖4為本發(fā)明的檢測接口電路圖;
圖5為本發(fā)明的繼電器驅(qū)動電路圖;
圖6為本發(fā)明的485通信電路圖;
圖7為本發(fā)明的wifi模塊電路電路圖;
圖8為本發(fā)明的天線模塊電路圖;
圖9為本發(fā)明紅外發(fā)送電路圖;
圖10為本發(fā)明紅外接收電路圖。
具體實施方式
下面結合試驗例及具體實施方式對本發(fā)明作進一步的詳細描述。但不應將此理解為本發(fā)明上述主題的范圍僅限于以下的實施例,凡基于本發(fā)明內(nèi)容所實現(xiàn)的技術均屬于本發(fā)明的范圍。
實施例
如圖1所示,一種網(wǎng)絡通信電能管理系統(tǒng),在于包括:智能電能表:用于管理用戶用電量,記錄用戶預購電信息,使用RS485總線和電力載波與供電控制中心通信;供電控制中心:管理所有智能電能表和用戶信息;路由器:通過WIFI與智能電能表通信,通過網(wǎng)絡與供電控制中心通信;便攜終端:通過紅外與智能電能表通信,通過USB與供電控制中心通信;IC卡:用戶通過IC卡存儲用戶用電信息,實現(xiàn)智能電能表與供電控制中心的信息互交。
如圖2所示,智能電能表包括:電流采集電路、電壓采集電路、與電流采集電路和電壓采集電路連接的電能計量模塊、電能計量模塊連接有單片機模塊和檢測接口電路、與單片機模塊和電能計量模塊連接的電壓轉換模塊;電流采集電路包括分流電路和電流濾波模塊,電壓采集電路包括電壓衰減電路和電壓濾波模塊;單片機模塊還連接有RS485接口電路、載波通信電路、ESMA安全模塊、IC接口電路、繼電器驅(qū)動電路、顯示模塊、EEPROM存儲模塊、開蓋檢測電路、網(wǎng)絡通信模塊。
如圖3所示,電壓轉換模塊結構為:變壓器T1的正輸出端通過正向連接二極管D1到芯片IC1的輸入端,芯片IC1的輸出端作為模塊電壓輸出端,芯片IC1的輸入端分別通過正向極性電容E1和電容C2接地,芯片IC1的輸出端分別通過正向極性電容E2和E3接地,芯片IC1使用芯片78L05。
如圖4所示,檢測接口電路結構為:電路輸入端通過電阻R3連接并聯(lián)的發(fā)光二極管D4和發(fā)光二極管D3的正極,發(fā)光二極管D4和發(fā)光二極管D3的負極連接光電耦合器U1的輸入端,光電耦合器U1的輸出端作為檢測接口電路的輸出端。
如圖5所示,繼電器驅(qū)動電路結構為:第一輸入端通過電阻R41連接到三極管Q1的基極,三極管Q1的基極通過電阻R40接地,三極管Q1的發(fā)射極連接三極管Q1的基極,三極管Q1的集電極通過電阻R42連接到三極管Q5的基極;三極管Q3的發(fā)射極接地,三極管Q3的集電極連接到三極管Q6的集電極;三極管Q5的發(fā)射極連接VCC,三極管Q5的集電極連接三極管Q4的集電極;三極管Q4的發(fā)射極接地,三極管Q4的基極連接三極管Q2的發(fā)射極,第二輸入端通過電阻R44連接到三極管Q2的基極,三極管Q2的基極通過電阻R45接地,三極管Q2的集電極連接三極管Q6的基極,三極管Q6的發(fā)射極連接到VCC,三極管Q5的集電極作為第一輸出端,三極管Q6的集電極作為第二輸出端,第一輸出端與第二輸出端之間還連接有瞬態(tài)抑制二極管DB1。
如圖6所示,RS485接口電路電路結構為:第一輸入端通過電阻R51連接到光電耦合器U51的負輸入端,電路第二輸入端通過電阻R52連接到光電耦合器U52的負輸入端;光電耦合器U51和光電耦合器U52的正輸入端均連接到VCC;光電耦合器U51的正輸出端通過電阻R54連接到VCC,其負輸出端接地,其正輸出端還連接到芯片U6的DI端,芯片U6采用MAX3085;光電耦合器U52的負輸出端通過電阻R55接地,其負輸出端連接芯片U6的RE端和DE端;光電耦合器U53的正輸入端連接VCC,負輸入端通過電阻R56連接到芯片U6的RO端,正輸出端通過電阻R53連接到VCC,其負輸出端接地;芯片U6的A端作為IC接口電路的第一輸出端,第一輸出端通過電阻R58接VCC,芯片U6的B端連接熔斷器F1后作為IC接口電路的第二輸出端,芯片U6的B端通過電阻R57接地;芯片A端和B端間連接有瞬態(tài)抑制二極管DB2。
如圖7和圖8所示,網(wǎng)絡通信模塊包括天線模塊和WIFI模塊,WIFI模塊使用CC1110芯片最小化系統(tǒng)結構,所述天線模塊結構為:第一輸入端依次連接電感L35和電容C33接地,第二輸入端連接電容C38接地,第一輸入端還依次連接電容C34和電感L38到第二輸入端,電容C34和電感L38間的節(jié)點依次通過電感L36、電感L37、電容C37和電阻R35連接到板載天線,電感L37兩端還分別通過電容C35和電容C36接地。天線匹配電路電容C37和電阻R33間的節(jié)點還通過電阻R36連接到SMA接頭。
紅外通信模塊包括紅外發(fā)送電路和紅外接收電路,如圖9所示紅外發(fā)送電路結構為:紅外發(fā)送電路結構為:集成運放U11A的負輸入端作為電路輸入端,其正輸入端接地,集成運放U11A的電源端通過電阻R16連接到電源VCC,集成運放U11A輸出端與電路輸入端間連接有電阻R11;集成運放U11A輸出端通過電阻R12連接到反向器U12A輸入端,反相器U12A輸入端還依次正向連接二極管D11和電阻R14到反相器U12A的輸出端,反相器U12A輸入端連接到反相器U13A的輸入端;電源端VCC依次通過電阻R16和電阻R15連接到紅外發(fā)射管正輸入端,反相器U3A的輸出端連接紅外發(fā)射管負輸出端。
如圖10紅外接收電路結構為:集成運放U25A的負輸入連接紅外接收管負極,紅外接收管正極接地;集成運放U25A的正輸入端連接到負電壓源,其輸出端與負輸入端之間連接電阻R27,集成運放U25A輸出端依次通過電阻R28和電容C23連接到集成運放U26A的負輸入端;集成運放U26A的正輸入端接地,集成運放U26A的負輸入端與其輸出端之間連接電阻R29,集成運放U26A的輸出端通過電阻R20后作為電路輸出端,電路輸出端還通過電容C24接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