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發(fā)明涉及紙幣交易裝置,優(yōu)選適用于例如投入紙幣等介質進行期望交易的現金自動交易裝置(ATM:Automatic Teller Machine)等。
背景技術:
以往,在金融機構或店鋪等中使用的現金自動交易裝置等中,根據與顧客之間的交易內容,例如使顧客存入紙幣或硬幣等現金,并且向顧客支付現金。作為現金自動交易裝置,例如具有在與顧客之間進行紙幣授受的紙幣入出款部、鑒別所投入的紙幣的幣種和真?zhèn)尾⑶易R別紙幣的冠字號的鑒別部、暫且保留所投入的紙幣的暫且保留部、輸送紙幣的輸送部、按照每個幣種存儲紙幣的循環(huán)庫。
在這種現金自動交易裝置中,在紙幣通過鑒別部時,讀取并取得該紙幣的冠字號(例如參照日本特開2010-282535號公報)。
技術實現要素:
發(fā)明要解決的課題
在這種現金自動交易裝置中,當在一次交易中一張紙幣有時多次通過鑒別部時,每次取得并保存冠字號,因此,有可能重復保存同一紙幣的冠字號,實際交易的紙幣的張數和已保存的冠字號的個數有可能不同,有可能無法確??煽啃浴?/p>
本發(fā)明正是考慮到以上情況而完成的,提出一種能夠提高可靠性的紙幣交易裝置。
用于解決課題的手段
在本發(fā)明的紙幣交易裝置中設置有:輸送部,其輸送紙幣;鑒別部,其設置在輸送部中,讀取紙幣的冠字號;存儲部,其保存由鑒別部讀取到的冠字號;以及控制部,其不使存儲部保存在鑒別部中暫且被讀取了冠字號后由輸送部輸送到鑒別部并再次被讀取冠字號的預定紙幣的冠字號。
該紙幣交易裝置能夠防止保存多個同一紙幣的冠字號。
發(fā)明效果
根據本發(fā)明,能夠防止保存多個同一紙幣的冠字號。而且,本發(fā)明可實現能夠提高可靠性的紙幣交易裝置。
附圖說明
圖1是示出現金自動交易裝置的結構的立體圖。
圖2是示出現金自動交易裝置的控制結構的框圖。
圖3是示出紙幣入出款機的結構的左側視圖。
圖4是示出入款處理順序的流程圖。
圖5是示出收納處理順序的流程圖。
圖6是示出出款處理順序的流程圖。
圖7是示出拒收紙幣收納處理順序的流程圖。
圖8是示出入款處理中的紙幣的路徑的概略圖。
圖9是示出收納處理中的紙幣的路徑的概略圖。
圖10是示出出款處理中的紙幣的路徑的概略圖。
圖11是示出拒收紙幣收納處理中的紙幣的路徑的概略圖。
圖12是示出重復冠字號刪除確認畫面的概略圖。
具體實施方式
下面,使用附圖對用于實施發(fā)明的方式(以下稱作實施方式)進行說明。
[1.實施方式]
[1-1.現金自動交易裝置的結構]
如圖1中示出的外觀那樣,現金自動交易裝置1以箱狀的殼體2為中心構成,例如設置在金融機構等中,在與顧客之間進行入款交易和出款交易等與現金有關的交易。殼體2在顧客面對其前側的狀態(tài)下容易進行紙幣的投入和基于觸摸面板的操作等的部位設置有接待部3。
接待部3設置有卡出入口4、入出款口5、操作顯示部6、數字鍵7和票據發(fā)行口8,在與顧客之間直接轉交現金或存折等,并且進行與交易有關的信息的通知和操作指示的受理??ǔ鋈肟?是插入或排出現金卡等各種卡的部分。在卡出入口4的里側設置有讀取各種卡中磁記錄的賬號等的圖2所示的卡處理部11。入出款口5是被投入由顧客入款的紙幣并且排出向顧客出款的紙幣的部分。并且,入出款口5通過對開閉器進行驅動而敞開或封閉。操作顯示部6是在交易時顯示操作畫面的LCD(Liquid Crystal Display)和輸入交易種類的選擇、密碼或交易金額等的觸摸面板一體化而得到的。數字鍵7是受理數字“0”~“9”等的輸入的物理鍵,在密碼或交易金額等的輸入操作時使用。票據發(fā)行口8是在交易處理結束時發(fā)行打印有交易內容等的票據的部分。另外,在票據發(fā)行口8的里側設置有在票據上打印交易內容等的票據處理部(未圖示)。
在殼體2內設置有對現金自動交易裝置1整體進行統(tǒng)一控制的主控制部9、進行與紙幣有關的各種處理的紙幣入出款機10等。主控制部9以未圖示的CPU(Central Processing Unit)為中心構成,通過從由ROM(Read Only Memory)、RAM(Random Access Memory)、硬盤驅動器或閃存等構成的存儲部30中讀出并執(zhí)行規(guī)定程序,控制各部進行入款交易或出款交易等各種處理。
下面,設現金自動交易裝置1中的利用者面對的一側為前側,設其相反側為后側,設從面對該前側的利用者觀察左和右分別為左側和右側,進而定義上側和下側進行說明。
[1-2.紙幣入出款機的內部結構]
在紙幣入出款機10中,如圖2和圖3所示,控制部12對各部(紙幣入出款部16、輸送部24、鑒別部18、暫且保留部20、循環(huán)庫26、拒收庫28和忘取庫22)進行統(tǒng)一控制。
控制部12以未圖示的CPU為中心構成,通過從由ROM、RAM、硬盤驅動器或閃存等構成的存儲部14中讀出并執(zhí)行規(guī)定程序,控制各部進行入款交易或出款交易等各種處理。存儲部14與交易信息一起存儲鑒別部18鑒別紙幣而得到的鑒別結果和紙幣的冠字號的識別結果、對紙幣的張數進行計數而得到的計數結果等。
在紙幣入出款機10的內部,在上側設置有紙幣入出款部16、判定紙幣的幣種和真?zhèn)蔚蔫b別部18以及暫且保留入款紙幣等的暫且保留部20等。
紙幣入出款部16一張一張地分離顧客投入的紙幣并向輸送部24送出。并且,紙幣入出款部16分別保持向輸送部24送出的紙幣和作為不可入款紙幣而返回到紙幣入出款部16的紙幣。并且,紙幣入出款部16在該紙幣入出款部16內部設置有檢測是否存在向輸送部24送出的紙幣的未圖示的紙幣檢測傳感器。
輸送部24利用未圖示的輥或帶等,沿著圖中粗線所示的輸送路徑在短邊方向上輸送長方形的紙幣。輸送部24以在前后方向上貫穿插入鑒別部18的方式輸送紙幣,分別連接該鑒別部18的后側與暫且保留部20和紙幣入出款部16。并且,輸送部24連接鑒別部18的前側與紙幣入出款部16、循環(huán)庫26、拒收庫28和忘取庫22。在輸送部24的分支點設置有選擇器(未圖示),根據控制部12的控制進行轉動,由此切換紙幣的輸送目的地。在該輸送部24中,在多個部位設置有檢測紙幣的紙幣檢測傳感器,將紙幣的檢測結果送出到控制部12。
鑒別部18一邊在其內部輸送紙幣,一邊使用光學元件或磁檢測元件等鑒別該紙幣的幣種和真?zhèn)我约皳p傷程度等(完損程度),將其鑒別結果通知給控制部12。并且,鑒別部18從拍攝到的紙幣的圖像數據,讀取并識別按照每個紙幣賦予且預先印刷在該紙幣的一面上的由英文數字等構成的紙幣識別信息即冠字號。此時,鑒別部18將識別出的字作為識別結果通知給控制部12。與其對應地,控制部12根據取得的鑒別結果和識別結果決定紙幣的輸送目的地。
暫且保留部20暫且保留在入款時由顧客投入到紙幣入出款部16中的紙幣,在確定入款之前暫且保留由鑒別部18鑒別為能夠入款的可入款紙幣。另一方面,被鑒別為無法入款的不可入款紙幣被排出到紙幣入出款部16。并且,暫且保留部20在能夠出款的紙幣被出款之前暫且保留在出款時由鑒別部18鑒別為無法出款的不可出款紙幣,然后,將該不可出款紙幣排出到拒收庫28。
并且,在紙幣入出款機10的內部,在下側設置有不同幣種的循環(huán)庫26、存儲在鑒別部18中鑒別為破損紙幣(所謂的殘券)的紙幣和判別為偽造券的紙幣和5千券或2千券等無法回流的幣種的紙幣的拒收庫28、以及回收并存儲在交易時顧客忘記從紙幣入出款部16取出的紙幣的忘取庫22。循環(huán)庫26、拒收庫28和忘取庫22構成為相對于設置在紙幣入出款機10上的槽拆裝自如。循環(huán)庫26利用收納排出機構取入并收納從輸送部24輸送來的紙幣,并且排出收納著的紙幣將其供給到輸送部24。
在該結構中,在現金自動交易裝置1中,主控制部9和控制部12根據鑒別部18對紙幣的鑒別結果和識別結果等控制各部進行紙幣的入款處理和出款處理等。
[1-3.入款處理]
接著,使用圖4所示的流程圖對基于現金自動交易裝置1的入款處理的具體處理順序進行詳細說明。另外,在圖8~圖11中,簡化紙幣入出款機10內部進行圖示。
在顧客進行入款交易的情況下,紙幣入出款機10的控制部12從存儲部14中讀出并執(zhí)行入款處理程序,由此開始進行圖4所示的入款處理順序RT1,轉移到步驟SP1。在步驟SP1中,控制部12打開入出款口5的開閉器,向紙幣入出款部16內投入紙幣,一張一張地向鑒別部18輸送該紙幣,由此使其進行鑒別而取得鑒別結果,轉移到步驟SP2。在步驟SP2中,控制部12在鑒別部18中識別紙幣的冠字號而取得識別結果,作為入款處理中的該紙幣的冠字號存儲在存儲部14中,轉移到步驟SP3。在步驟SP3中,控制部12在鑒別部18中對紙幣的張數進行計數,取得計數結果并將其存儲在存儲部14中,轉移到步驟SP4。
在步驟SP4中,控制部12判定鑒別結果是否正常。這里,當得到肯定結果時,這表示由于鑒別結果正常因而紙幣是可入款紙幣,此時,控制部12轉移到步驟SP5。在步驟SP5中,如圖8所示,控制部12將選擇器(未圖示)切換至路線R1,從鑒別部18向暫且保留部20輸送紙幣,轉移到步驟SP9。另一方面,當在步驟SP4中得到否定結果時,這表示紙幣是不可入款紙幣,此時,控制部12轉移到步驟SP6。在步驟SP6中,如圖8所示,控制部12將選擇器(未圖示)切換至路線R2,從鑒別部18向紙幣入出款部16輸送紙幣,轉移到步驟SP7。
在步驟SP7中,控制部12判定是否產生了重試過度。這里,在現金自動交易裝置1中,在達到重試上限張數之前,將在鑒別部18中判定為是不可入款紙幣而返回到紙幣入出款部16中的紙幣再次輸送到鑒別部18進行再次鑒別(重試)。當再次鑒別后的紙幣的張數(重試次數)到達重試上限張數時,產生重試過度。當在步驟SP7中得到否定結果時,這表示由于未產生重試過度因而從紙幣入出款部16送出后續(xù)紙幣,此時,控制部12轉移到步驟SP8。在步驟SP8中,控制部12將當前返回到紙幣入出款部16中的紙幣的存儲在存儲部14中的冠字號設定為在后面處理中從存儲部14刪除的刪除對象冠字號,轉移到步驟SP9。這里,控制部12不將產生重試過度而返回到紙幣入出款部16中的紙幣的冠字號設定為刪除對象冠字號。
在步驟SP9中,控制部12利用紙幣檢測傳感器判定紙幣入出款部16內是否存在應該送出到輸送部24的紙幣。這里,當得到肯定結果時,這表示所投入的紙幣還殘留在紙幣入出款部16中,此時,控制部12返回步驟SP1,從紙幣入出款部16向輸送部24送出下一個紙幣。另一方面,當在步驟SP9中得到否定結果時,這表示從紙幣入出款部16向輸送部24送出了所投入的全部紙幣,此時,控制部12轉移到步驟SP10。另一方面,當在步驟SP7中得到肯定結果時,這表示由于產生重試過度因而不從紙幣入出款部16送出后續(xù)紙幣,此時,控制部12轉移到步驟SP10。
在步驟SP10中,控制部12刪除存儲部14中重復存儲的冠字號即重復冠字號中的、在步驟SP8中設定為刪除對象冠字號的冠字號,由此,僅將由于進行了在入款處理中判定為不可入款紙幣而返回到紙幣入出款部16中的紙幣的再次鑒別因而多次取得的同一紙幣的冠字號中的、最后取得的冠字號保留在存儲部14中,刪除在入款處理中在此以前取得的該紙幣的冠字號,轉移到步驟SP11。
在步驟SP11中,控制部12從紙幣的計數結果中減去已刪除的冠字號的個數,轉移到步驟SP12,結束入款處理順序RT1。
這樣,在入款處理中,現金自動交易裝置1在產生重試過度之前,在鑒別部18中再次鑒別由鑒別部18暫且讀取了冠字號的不可入款紙幣,因此,每當通過鑒別部18時取得紙幣的冠字號,在入款處理中,有可能多次取得同一紙幣的冠字號。
與此相對,現金自動交易裝置1將輸送到與被輸送可入款紙幣的暫且保留部20不同的輸送目的地即紙幣入出款部16,然后再次在鑒別部18中被讀取冠字號的預定的不可入款紙幣的冠字號,設定為刪除對象冠字號并從存儲部14中刪除,由此,能夠使實際計數而得到的紙幣的張數和已保存的冠字號的個數相同。
[1-4.收納處理]
接著,使用圖5所示的流程圖對基于現金自動交易裝置1的收納處理的具體處理順序進行詳細說明。紙幣入出款機10的控制部12在上述入款處理后進行收納處理時,從存儲部14中讀出并執(zhí)行收納處理程序,由此開始進行圖5所示的收納處理順序RT2,轉移到步驟SP21。在步驟SP21中,控制部12向鑒別部18輸送在入款處理中保持在暫且保留部20中的紙幣,由此使其進行鑒別而取得鑒別結果,轉移到步驟SP22。在步驟SP22中,控制部12在鑒別部18中識別紙幣的冠字號而取得識別結果,作為收納處理中的該紙幣的冠字號存儲在存儲部14中,轉移到步驟SP23。在步驟SP23中,控制部12在鑒別部18中對紙幣的張數進行計數,取得計數結果并將其存儲在存儲部14中,轉移到步驟SP24。
在步驟SP24中,控制部12判定鑒別結果是否正常。這里,當得到肯定結果時,這表示由于鑒別結果正常因而紙幣是可循環(huán)紙幣,此時,控制部12轉移到步驟SP25。在步驟SP25中,如圖9所示,控制部12將選擇器(未圖示)切換至路線R3,從鑒別部18向各循環(huán)庫26輸送紙幣,轉移到步驟SP27。另一方面,當在步驟SP24中得到否定結果時,這表示紙幣是不可循環(huán)紙幣,此時,控制部12轉移到步驟SP26。在步驟SP26中,如圖9所示,控制部12將選擇器(未圖示)切換至路線R4,從鑒別部18向拒收庫28輸送紙幣,轉移到步驟SP27。
在步驟SP27中,控制部12判定通過鑒別部18而朝向循環(huán)庫26或拒收庫28的紙幣是否產生了堵塞等故障。這里,當得到否定結果時,控制部12轉移到步驟SP30。另一方面,當在步驟SP27中得到肯定結果時,此時,控制部12轉移到步驟SP28,使紙幣的輸送停止,使該紙幣返回到暫且保留部20,轉移到步驟SP29。在步驟SP29中,控制部12將當前返回到暫且保留部20中的紙幣的存儲在存儲部14中的冠字號設定為在后面處理中從存儲部14刪除的刪除對象冠字號,進行錯誤處理后轉移到步驟SP21,再次從暫且保留部20送出該紙幣并將其輸送到鑒別部18。
另一方面,在步驟SP30中,控制部12判定在暫且保留部20內是否存在應該輸送到鑒別部18的紙幣。這里,當得到肯定結果時,這表示在入款處理中收納在暫且保留部20中的紙幣還殘留在暫且保留部20中,此時,控制部12返回步驟SP21,從暫且保留部20向輸送部24送出下一個紙幣。另一方面,當在步驟SP30中得到否定結果時,這表示從暫且保留部20向輸送部24送出了全部紙幣,此時,控制部12轉移到步驟SP31。
在步驟SP31中,控制部12刪除存儲部14中重復存儲的冠字號即重復冠字號中的、在步驟SP29中設定為刪除對象冠字號的冠字號,由此,僅將由于在收納處理中產生故障而進行了再次鑒別因而多次取得的同一紙幣的冠字號中的最后取得的冠字號保留在存儲部14中,刪除在收納處理中在此以前取得的該紙幣的冠字號,轉移到步驟SP32。
在步驟SP32中,控制部12從紙幣的計數結果中減去已刪除的冠字號的個數,轉移到步驟SP33,結束收納處理順序RT2。
這樣,在收納處理中,現金自動交易裝置1在向作為收納庫的拒收庫28或循環(huán)庫26進行輸送時,在鑒別部18中再次鑒別由鑒別部18暫且讀取了冠字號后產生故障而返回到暫且保留部20中的紙幣,因此,每當通過鑒別部18時取得紙幣的冠字號,在收納處理中,有可能多次取得同一紙幣的冠字號。
與此相對,現金自動交易裝置1將由鑒別部18讀取了冠字號后暫且返回到暫且保留部20,然后再次在鑒別部18中被讀取冠字號的預定紙幣的冠字號,設定為刪除對象冠字號并從存儲部14中刪除,由此,能夠使實際收納的紙幣的張數和已保存的冠字號的個數相同。
[1-5.出款處理]
接著,使用圖6所示的流程圖對基于現金自動交易裝置1的出款處理的具體處理順序進行詳細說明。紙幣入出款機10的控制部12在顧客進行出款交易的情況下,從存儲部14中讀出并執(zhí)行出款處理程序,由此開始進行圖6所示的出款處理順序RT3,轉移到步驟SP41。在步驟SP41中,控制部12在顧客經由操作顯示部6選擇出款交易并輸入出款金額后,根據請求金額識別每個必要幣種的紙幣張數,開始進行出款張數的計數,轉移到步驟SP42。
在步驟SP42中,控制部12根據與請求金額對應的每個幣種的紙幣張數,從各循環(huán)庫26送出紙幣并將其輸送到鑒別部18,由此使其進行鑒別而取得鑒別結果,轉移到步驟SP43。在步驟SP43中,控制部12在鑒別部18中識別紙幣的冠字號而取得識別結果,作為出款處理中的該紙幣的冠字號存儲在存儲部14中,轉移到步驟SP44。在步驟SP44中,控制部12在鑒別部18中對紙幣的張數進行計數,取得計數結果并將其存儲在存儲部14中,轉移到步驟SP45。
在步驟SP45中,控制部12判定鑒別結果是否正常。這里,當得到肯定結果時,這表示由于鑒別結果正常因而紙幣是可出款紙幣,此時,控制部12轉移到步驟SP46。在步驟SP46中,控制部12使出款張數的計數增加1,轉移到步驟SP47。在步驟SP47中,如圖10所示,控制部12將選擇器(未圖示)切換至路線R5,從鑒別部18向紙幣入出款部16輸送紙幣,轉移到步驟SP50。
另一方面,當在步驟SP45中得到否定結果時,這表示紙幣是不可出款紙幣,此時,控制部12轉移到步驟SP48。在步驟SP48中,如圖10所示,控制部12將選擇器(未圖示)切換至路線R6,從鑒別部18向暫且保留部20輸送紙幣,轉移到步驟SP49。在步驟SP49中,控制部12將當前收納在暫且保留部20中的紙幣的存儲在存儲部14中的冠字號設定為在后面處理中從存儲部14刪除的刪除對象冠字號,轉移到步驟SP50。
在步驟SP50中,控制部12判定出款張數的計數是否達到與請求金額對應的紙幣的張數。這里,當得到否定結果時,這表示紙幣入出款部16中還未積聚與請求金額對應的紙幣張數的紙幣,此時,控制部12返回步驟SP42,從循環(huán)庫26向鑒別部18送出下一個紙幣。另一方面,當在步驟SP50中得到肯定結果時,這表示紙幣入出款部16中積聚了與請求金額對應的紙幣張數的紙幣,此時,控制部12打開開閉器,通過將紙幣入出款部16內積聚的紙幣轉交給利用者而進行出款,轉移到步驟SP51,結束出款處理順序RT3。
[1-6.拒收紙幣收納處理]
接著,使用圖7所示的流程圖對基于現金自動交易裝置1的拒收收納處理的具體處理順序進行詳細說明。紙幣入出款機10的控制部12在上述出款處理后進行拒收紙幣收納處理時,從存儲部14中讀出并執(zhí)行拒收紙幣收納處理程序,由此開始進行圖7所示的拒收紙幣收納處理順序RT4,轉移到步驟SP61。在步驟SP61中,控制部12向鑒別部18輸送在出款處理中保持在暫且保留部20中的紙幣,由此使其進行鑒別而取得鑒別結果,轉移到步驟SP62。
在步驟SP62中,控制部12在鑒別部18中識別紙幣的冠字號而取得識別結果,作為拒收紙幣收納處理中的該紙幣的冠字號存儲在存儲部14中,轉移到步驟SP63。在步驟SP63中,控制部12在鑒別部18中對紙幣的張數進行計數,取得計數結果并將其存儲在存儲部14中,轉移到步驟SP64。在步驟SP64中,控制部12判定鑒別結果是否正常。這里,當得到肯定結果時,這表示由于鑒別結果正常因而紙幣是可循環(huán)紙幣,此時,控制部12轉移到步驟SP65。在步驟SP65中,如圖11所示,控制部12將選擇器(未圖示)切換至路線R7,從鑒別部18向各循環(huán)庫26輸送紙幣,轉移到步驟SP67。另一方面,當在步驟SP64中得到否定結果時,這表示紙幣是不可循環(huán)紙幣,此時,控制部12轉移到步驟SP66。在步驟SP66中,如圖11所示,控制部12將選擇器(未圖示)切換至路線R8,從鑒別部18向拒收庫28輸送紙幣,轉移到步驟SP67。
在步驟SP67中,控制部12判定通過鑒別部18而朝向循環(huán)庫26或拒收庫28的紙幣是否產生了堵塞等故障。這里,當得到否定結果時,控制部12轉移到步驟SP70。另一方面,當在步驟SP67中得到肯定結果時,此時,控制部12轉移到步驟SP68,使紙幣的輸送停止,使該紙幣返回到暫且保留部20,轉移到步驟SP69。在步驟SP69中,控制部12將當前返回到暫且保留部20中的紙幣的存儲在存儲部14中的冠字號設定為在后面處理中從存儲部14刪除的刪除對象冠字號,進行錯誤處理后轉移到步驟SP61,再次從暫且保留部20送出該紙幣并將其輸送到鑒別部18。
另一方面,在步驟SP70中,控制部12判定在暫且保留部20內是否存在應該輸送到鑒別部18的紙幣。這里,當得到肯定結果時,這表示在出款處理中收納在暫且保留部20中的紙幣還殘留在暫且保留部20中,此時,控制部12返回步驟SP61,從暫且保留部20向輸送部24送出下一個紙幣。另一方面,當在步驟SP70中得到否定結果時,這表示從暫且保留部20向輸送部24送出了全部紙幣,此時,控制部12轉移到步驟SP71。
在步驟SP71中,控制部12刪除存儲部14中重復存儲的冠字號即重復冠字號中的、在出款處理順序RT3(圖6)的步驟SP49和拒收紙幣收納處理順序RT4的步驟SP69中設定為刪除對象冠字號的冠字號。由此,在出款處理中收納在暫且保留部20中的紙幣此后被輸送到拒收庫28或循環(huán)庫26時,僅將由于再次通過鑒別部18而多次取得的同一紙幣的冠字號和由于在拒收紙幣收納處理中產生故障而進行再次鑒別因而多次取得的同一紙幣的冠字號中的、最后取得的該紙幣冠字號保留在存儲部14中,刪除在出款處理和拒收紙幣收納處理中在此以前取得的冠字號,轉移到步驟SP72。
在步驟SP72中,控制部12從紙幣的計數結果中減去已刪除的冠字號的個數,轉移到步驟SP73,結束拒收紙幣收納處理順序RT4。
這樣,在出款處理和拒收紙幣收納處理中,現金自動交易裝置1在向拒收庫28或循環(huán)庫26輸送由鑒別部18暫且讀取了冠字號的不可出款紙幣時,在鑒別部18中進行再次鑒別,因此,每當通過鑒別部18時取得紙幣的冠字號,在出款處理中,有可能多次取得同一紙幣的冠字號。
與此相對,現金自動交易裝置1將輸送到與被輸送可出款紙幣的紙幣入出款部16不同的輸送目的地即暫且保留部20,然后再次在鑒別部18中被讀取冠字號的預定的不可出款紙幣的冠字號,設定為刪除對象冠字號并從存儲部14中刪除,由此,能夠使實際計數而得到的紙幣的張數和已保存的冠字號的個數相同。
并且,在拒收紙幣收納處理中,現金自動交易裝置1在向拒收庫28或循環(huán)庫26進行輸送時,在鑒別部18中再次鑒別由鑒別部18暫且讀取了冠字號后產生故障而返回到暫且保留部20中的紙幣,因此,每當通過鑒別部18時取得紙幣的冠字號,在拒收收納處理中,有可能多次取得同一紙幣的冠字號。
與此相對,現金自動交易裝置1將由鑒別部18讀取了冠字號后暫且返回到暫且保留部20,然后再次在鑒別部18中被讀取冠字號的預定紙幣的冠字號,設定為刪除對象冠字號并從存儲部14中刪除,由此,能夠使實際收納的紙幣的張數和已保存的冠字號的個數相同。
[1-7.重復冠字號刪除確認畫面]
當由銀行職員經由操作顯示部6進行操作以確認在規(guī)定交易即入款處理中存儲在存儲部14中的紙幣的冠字號時,控制部12使作為提示部的操作顯示部6顯示圖12所示的重復冠字號刪除確認畫面DIP1。該重復冠字號刪除確認畫面DIP1是使銀行職員確認在由銀行職員選擇出的交易中保存在存儲部14中的冠字號和已刪除的冠字號的畫面,顯示用于提示存儲部14中保存的冠字號的保存冠字號顯示部A1、以及用于提示暫且存儲在存儲部14中但由于被設定為刪除對象冠字號而從存儲部14中刪除的冠字號的刪除冠字號顯示部A2。此時,保存冠字號顯示部A1中提示的冠字號的個數與紙幣的計數結果相同。銀行職員確認保存冠字號顯示部A1中提示的冠字號,確認是否與實際的紙幣之間沒有不同,由此,能夠與實際的紙幣對應地可靠地確認規(guī)定交易中的紙幣的冠字號。
并且,重復冠字號刪除確認畫面DIP1顯示用于提示存儲部14中保存的冠字號中的重復的冠字號的重復冠字號顯示部A3。這樣,賦予了保存在存儲部14中而未被刪除的重復的冠字號的紙幣是偽造券的可能性較高,因此,銀行職員能夠通過確認重復冠字號顯示部A3中提示的冠字號,識別偽造券的可能性較高的紙幣。
[1-8.效果]
以往,在存儲部14中保存了重復的冠字號的情況下,無法判別是保存了多個多次通過鑒別部18的同一紙幣的冠字號,還是保存了多個不同紙幣(例如偽造券)的同一冠字號。并且,例如在入款處理中,雖然顧客投入了10張紙幣,但是,當保存了11個以上的冠字號時,所投入的紙幣的張數和所保存的冠字號的個數不同。
與此相對,現金自動交易裝置1將在鑒別部18中暫且讀取了冠字號后再次在鑒別部18中被讀取冠字號的預定紙幣的冠字號設定為刪除對象冠字號,然后,通過從存儲部14中刪除被設定為刪除對象冠字號的冠字號,由此不進行保存。
由此,現金自動交易裝置1能夠防止保存多個同一紙幣的冠字號而僅保存一個,能夠使實際計數而得到的紙幣的張數和已保存的冠字號的個數相同。
并且,為了不重復保存冠字號,在鑒別部18中讀取了與存儲部14中已經存儲的冠字號相同的冠字號的情況下,還可考慮刪除存儲部14中已經存儲的冠字號。但是,即使是同一紙幣,最初在鑒別部18中讀取到的冠字號的識別結果和此后在鑒別部18中讀取到的冠字號的識別結果也不一定相同,因此,在這種方法中,有可能無法準確地刪除同一紙幣多次通過鑒別部18而讀取到的多個冠字號中的、比最后讀取到的冠字號靠前讀取到的冠字號。
與此相對,現金自動交易裝置1例如不將在入款處理中輸送到暫且保留部20的紙幣的冠字號設定為刪除對象冠字號,另一方面,將輸送到紙幣入出款部16然后再次鑒別的預定紙幣的冠字號設定為刪除對象冠字號。即,現金自動交易裝置1是根據紙幣的輸送狀況來刪除冠字號。由此,現金自動交易裝置1能夠準確地刪除同一紙幣多次通過鑒別部18而讀取到的多個冠字號中的、比最后讀取到的冠字號靠前讀取到的冠字號。
并且,現金自動交易裝置1不是在存儲了同一冠字號的情況下刪除一個冠字號,因此,有可能在存儲部14中保存多個賦予了同一冠字號的偽造券的冠字號。與此相對,現金自動交易裝置1在重復冠字號刪除確認畫面DIP1的重復冠字號顯示部A3中向銀行職員提示重復保存的冠字號,由此,能夠使銀行職員識別偽造券的可能性較高的紙幣。
根據以上結構,現金自動交易裝置1設置有:輸送部24,其輸送紙幣;鑒別部18,其設置在輸送部24中,讀取紙幣的冠字號;存儲部14,其保存由鑒別部18讀取到的冠字號;以及控制部12,其不使存儲部14保存在鑒別部18中暫且被讀取了冠字號后由輸送部24輸送到鑒別部18并再次被讀取冠字號的預定紙幣的冠字號。由此,現金自動交易裝置1能夠防止保存多個同一紙幣的冠字號。
[2.其它實施方式]
另外,在上述實施方式中,敘述了如下情況:每當在鑒別部18中一張一張地讀取紙幣的冠字號時,在設為刪除對象的情況下設定刪除對象冠字號,在完成入款處理、收納處理、出款處理或拒收紙幣收納處理時,統(tǒng)一從存儲部14中刪除被設定為刪除對象冠字號的冠字號。本發(fā)明不限于此,也可以在每當在鑒別部18中一張一張地讀取紙幣的冠字號時,最初就不使存儲部14存儲作為刪除對象的冠字號。
并且,在上述實施方式中,敘述了使操作顯示部6顯示重復冠字號刪除確認畫面DIP1的情況。本發(fā)明不限于此,也可以通過各種方法向銀行職員進行提示,例如在票據中印刷與重復冠字號刪除確認畫面DIP1對應的內容并從票據發(fā)行口8發(fā)行等。
進而,在本發(fā)明中,也可以在重復冠字號刪除確認畫面DIP1中顯示重復冠字號顯示部A3時,向銀行職員提示賦予了未刪除而保存在存儲部14中的重復的冠字號的紙幣是偽造券的可能性較高。
進而,在上述實施方式中,敘述了讀出并執(zhí)行存儲部14中預先存儲的入款處理程序、收納處理程序、出款處理程序和拒收紙幣收納處理程序的情況。本發(fā)明不限于此,例如也可以經由USB(Universal Serial Bus)等接口、IEEE(Institute of Electrical and Electronics Engineers)802.3ab等網絡或CD-ROM(Compact Disc-Read Only Memory)等外部存儲介質從外部取得并執(zhí)行入款處理程序、收納處理程序、出款處理程序和拒收紙幣收納處理程序。
進而,在上述實施方式中,敘述了如下情況:在進行現金交易的現金自動交易裝置1中,在讀取作為介質的紙幣的冠字號的情況下應用本發(fā)明。本發(fā)明不限于此,例如也可以在讀取對商品券、代金券、入場券等較薄的紙狀介質賦予的固有識別字符的各種裝置中應用本發(fā)明。并且,例如還可以在通過出入紙幣的紙幣入出款機或按照規(guī)定張數封裝紙幣的封裝小捆支付機等進行與紙幣或硬幣的交易有關的各種處理的多種裝置的組合而構成的現金處理裝置中應用本發(fā)明。
進而,在上述實施方式中,敘述了由作為輸送部的輸送部24、作為鑒別部的鑒別部18、作為存儲部的存儲部14、作為控制部的控制部12構成作為紙幣交易裝置的現金自動交易裝置1的情況。本發(fā)明不限于此,也可以由其它各種結構的輸送部、鑒別部、存儲部、控制部構成紙幣交易裝置。
產業(yè)上的可利用性
本發(fā)明能夠用于判別紙幣的冠字號進行管理的各種裝置。
日本申請2014-204070公開的整體通過參照而取入本說明書中。
與具體且單獨記載通過參照而取入各個文獻、特許申請和技術標準的情況同樣,在本說明書中通過參照而取入本說明書中記載的全部文獻、特許申請和技術標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