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種顯示面板及顯示裝置的制造方法
【技術領域】
[0001]本發(fā)明涉及觸控顯示領域,特別涉及一種顯示面板及包括該顯示面板的顯示裝置。
【背景技術】
[0002]在顯示領域,隨著顯示技術的發(fā)展,觸控屏(Touch Panel)已經普及到生活中,觸控屏按照工作原理可以大致分為電容式、電阻式、紅外線式、電磁式等。其中,電容式觸控屏主要包括自電容式和互電容式兩種類型。另一方面,有機發(fā)光顯示器,即一般所稱為的0LED顯示器,由于其自身具有發(fā)光的功能,與傳統(tǒng)的液晶顯示器相比,具有更低的功耗,同時還要擁有高亮度和高響應速度,已經成為顯示領域目前主流的研究對象。
[0003]現(xiàn)有技術中,通常采用On-Cell (觸控裝置設置在顯示面板上)、OGS (One GlassSolut1n,單片玻璃制程)等技術將觸控層與有機發(fā)光顯示器結合。雖然這些技術具有比較成熟的結構和工藝,但結構復雜、部件多、厚度大、成本高、工藝造成的良率也較低,水氧阻隔特性較差,且難以實現(xiàn)柔性顯示。
【發(fā)明內容】
[0004]有鑒于此,本發(fā)明提供一種制備結構工藝簡單、厚度小、具有內嵌式觸控結構(In-cell)、可實現(xiàn)柔性顯示并且能夠有效阻隔水氧的顯示面板及顯示裝置。
[0005]本發(fā)明實施例提供一種顯示面板,包括:一基板;形成于所述基板上的顯示器件、觸控電極層和觸控信號線;所述觸控電極層和所述觸控信號線同層設置;所述觸控電極層和所述觸控信號線與所述顯示器件之間設置有第一阻擋層;所述第一阻擋層包括至少一層有機膜層和至少一層無機膜層;所述有機膜層和所述無機膜層層疊間隔設置。
[0006]本發(fā)明實施例還提供一種顯示裝置,該顯示裝置包括上述顯示面板。
[0007]與現(xiàn)有技術相比,本發(fā)明提供的顯示面板顯示面板采用有機膜層和無機膜層層疊間隔設置形成的第一阻擋層對顯示器件進行封裝,結構簡單且能夠有效阻隔水氧。無機膜層具有十分優(yōu)秀的水氧阻隔特性,但剛性相對較強;有機膜層的水氧阻隔特性相對無機膜層較弱,但能夠消除無機膜層所產生的應力,因而采用有機膜層和無機膜層層疊間隔的方式設置,既能保證優(yōu)秀的水氧阻隔特性,又能使得第一阻擋層整體的應力最小化,減少對顯示器件的不良影響。而該顯示面板的觸控電極層為單層結構,且觸控電極層和觸控信號線同層設置,與雙層觸控結構相比,不需要進行打孔設計以連接觸控電極并將觸控電極與觸控信號線連接,從而可以保證第一阻擋層中各膜層緊密連續(xù),不會破壞膜層的完整性,既能實現(xiàn)觸控功能,又完全不影響阻擋層的水氧阻隔特性,且單層觸控結構也使得顯示面板更加輕薄。此外,該單層觸控結構不需要將顯示器件中用于顯示的電極復用作觸控電極,結構更加簡單,更易于實現(xiàn)觸控功能。因此,包括該顯示面板的顯示裝置在實現(xiàn)觸控功能的同時阻擋層的水氧阻隔特性也不受影響,結構也更加簡單。
【附圖說明】
[0008]為了更清楚地說明本發(fā)明實施例中的技術方案,下面將對實施例描述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圖作簡單地介紹,顯而易見地,下面描述中的附圖僅僅是本發(fā)明的一些實施例,對于本領域普通技術人員來講,在不付出創(chuàng)造性勞動的前提下,還可以根據(jù)這些附圖獲得其他的附圖。
[0009]圖1是本發(fā)明實施例提供的顯示面板的一種剖面圖;
[0010]圖2是圖1示出的顯示面板的一種觸控電極層的俯視圖;
[0011]圖3是圖1示出的顯示面板的另一種觸控電極層的俯視圖;
[0012]圖4是本發(fā)明實施例提供的顯示裝置的一種剖面圖;
[0013]圖5是本發(fā)明實施例提供的顯示裝置的另一種剖面圖。
【具體實施方式】
[0014]下面將結合本發(fā)明實施例中的附圖,對本發(fā)明實施例中的技術方案進行清楚、完整地描述,顯然,所描述的實施例僅僅是本發(fā)明一部分實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實施例?;诒景l(fā)明中的實施例,本領域普通技術人員在沒有作出創(chuàng)造性勞動前提下所獲得的所有其他實施例,都屬于本發(fā)明保護的范圍。
[0015]本發(fā)明實施例提供一種顯示面板。圖1是本發(fā)明實施例提供的顯示面板的一種剖面圖。如圖1所示,該顯示面板包括一基板10 ;形成于基板10上的顯示器件11、觸控電極層13和觸控信號線(圖1未示出);觸控電極層13和觸控信號線同層設置;觸控電極層13和觸控信號線與顯示器件11之間設置有第一阻擋層12 ;第一阻擋層包括至少一層有機膜層12a和至少一層無機膜層12b ;有機膜層12a和無機膜層12b層疊間隔設置。
[0016]相比現(xiàn)有技術,圖1示出的顯示面板采用有機膜層12a和無機膜層12b層疊間隔設置形成的第一阻擋層12對顯示器件11進行封裝,結構簡單且能夠有效阻隔水氧。無機膜層具有十分優(yōu)秀的水氧阻隔特性,但剛性相對較強;有機膜層的水氧阻隔特性相對無機膜層較弱,但能夠消除無機膜層所產生的應力,因而采用有機膜層12a和無機膜層12b層疊間隔的方式設置,既能保證優(yōu)秀的水氧阻隔特性,又能使得第一阻擋層整體的應力最小化,減少對顯示器件的不良影響。而該顯示面板的觸控電極層13為單層結構,且觸控電極層13和觸控信號線同層設置,與雙層觸控結構相比,不需要進行打孔設計以連接觸控電極并將觸控電極與觸控信號線連接,從而可以保證第一阻擋層12中各膜層緊密連續(xù),不會破壞膜層的完整性,既能實現(xiàn)觸控功能,又完全不影響阻擋層的水氧阻隔特性,且單層觸控結構也使得顯示面板更加輕薄。此外,該單層觸控結構不需要將顯示器件中用于顯示的電極復用作觸控電極,結構更加簡單,更易于實現(xiàn)觸控功能。
[0017]圖1示出的顯示面板,顯示器件11可以是有機發(fā)光顯示器件,但不限于有機發(fā)光顯示器件。有機發(fā)光顯示器件可以包括陰極層、陽極層、有機發(fā)光層和線路層。由于有機發(fā)光顯示器件對阻擋層的水氧阻隔特性要求很高,圖1示出的顯示面板能夠很好地滿足此要求。需要說明的是,當顯示器件11是有機發(fā)光顯示器件,由于有機發(fā)光顯示器件是電流驅動發(fā)光的,如果設計成雙層觸控結構,并將顯示器件中用于顯示的電極復用作觸控電極,則當從顯示階段切換到觸控階段,觸控電壓發(fā)生變化,則必然會導致用于顯示的電極的電流值發(fā)生變化,從而影響顯示面板的顯示灰度值,進而影響顯示面板的顯示效果,而圖1示出的顯示面板為單層觸控結構,不需要將顯示器件中用于顯示的電極復用作觸控電極,在觸控階段并不會影響顯示面板的顯示效果。
[0018]圖1示出的顯示面板,第一阻擋層12靠近顯示器件11的一側為無機膜層12b。由于顯示器件11需要第一阻擋層具有很好的水氧阻隔特性,而無機膜層12b相較有機膜層12a具有更加優(yōu)秀的水氧阻隔特性,因此在第一阻擋層12靠近顯示器件11的一側設置為無機膜層12b,能夠保證顯示器件11更有效地阻隔水氧。
[0019]圖1示出的顯示面板,第一阻擋層12中的有機膜層12a的厚度為500nm-15000nm,無機膜層12b的厚度為300nm-2000nm,第一阻擋層12整體的厚度為1 μπι-20 μπι。一般來說,有機膜層12a、無機膜層12b和第一阻擋層12的厚度越厚,第一阻擋層12的水氧阻隔特性越佳,但是在實際工藝過程中,需要綜合考慮整個薄膜封裝層的厚度對顯示面板的輕薄化的影響和其他工藝因素,故一般選擇上述的厚度范圍,使得第一阻擋層12既能具有優(yōu)秀的水氧阻隔特性,又不會影響顯示面板的輕薄化和工藝制作。
[0020]圖2是圖1示出的顯示面板的一種觸控電極層的俯視圖。如圖2所示,該觸控電極層13包括多個觸控電極131,多條觸控信號線132分別與多個觸控電極131電連接,多個觸控電極131通過自電容進行觸控檢測。上述多個觸控電極131可以成矩陣排列,觸控電極131沿矩陣行方向的寬度可以逐行減小,以使得觸控信號線131可以直接設置在相鄰矩陣列形成的間隙中,工藝上更易制作。
[0021]需要說明的是,以上只是觸控電極的一種排列方式,以解釋觸控電極131可以通過自電容進行觸控檢測,本發(fā)明提供的顯示面板的觸控電極的排列方式并不限于此。上述觸控電極131的形狀可以是矩形、菱形、三角形、圓形或任意不規(guī)則圖形,本發(fā)明對此不做限定。
[0022]圖3是圖1示出的顯示面板的另一種觸控電極層的俯視圖。如圖3所示,該觸控電極層13包括多個觸控電極131a和131b,觸控電極131a規(guī)則排列成多列,觸控電極131b與每列的觸控電極132a間隔排列,多條觸控信號線132a和132b分別與觸控電極131a和131b電連接,多個觸控電極131a和131b通過互電容進行觸控檢測。可選的,觸控電極131a沿行方向的寬度可以逐行減小,以使得觸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