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實用新型涉及一種石油開采井下作業(yè)工藝及井下泵機組,特別涉及一種油管內單管柱正循環(huán)噴射泵機組采油裝置。
背景技術:
目前,石油井上使用的井下泵機組開采裝置,一般采用常規(guī)的采油設備,如抽油機、電潛泵、螺桿泵等,上述各種采油工藝和設施為石油開采作出了貢獻,但其同時存在著如下的缺點或不足:①只要井下泵出現故障,都必須上提管柱進行更換或維修,施工過程繁雜,耗時費力,工藝步驟復雜;②施工周期長,油水氣井生產時效(采油時率)低;③施工成本高,多次起下管柱造成人力、物力、財力的浪費;④操作人員勞動強度大,重復施工次數多,安全系數低;⑤容易造成油層或環(huán)境污染;⑥機械采油設備故障率高,易導致施工失敗等。
技術實現要素:
本實用新型的目的就是針對現有技術存在的上述缺陷,提供一種油管內單管柱正循環(huán)噴射泵機組采油裝置。
其技術方案是:包括外油管(1)、內油管(2)、泵芯(3)、提升裝置(4)、工作筒(5)、封隔器(6)、單流閥球(7)、篩管(8)、絲堵(9),所述的外油管(1)內腔設有工作筒(5),所述工作筒(5)的上部連接內油管(2),工作筒(5)的下部外壁與外油管(1)的內壁之間設有封隔器(6),工作筒(5)的底部設有篩管(8)和絲堵(9);所述工作筒(5)的上部安裝泵芯(3),泵芯(3)與內油管(2)之間通過提升裝置(4)連接,工作筒(5)的下部設有單流閥球(7),使井液由下向上單向流動。
上述的泵芯(3)包括導流頭(3.1)、進液孔(3.2)、密封圈(3.3)、噴嘴(3.4)、擴散管(3.5)、出液部(3.6)、擴散腔(3.7)、出液孔(3.8),所述導流頭(3.1)的下部設有進液孔(3.2),動力液通過進液孔(3.2)進入泵芯(3),并通過噴嘴(3.4)噴出,噴嘴(3.4)為錐形結構,所述噴嘴(3.4)的下部對應為擴散管(3.5),擴散管(3.5)的內腔為上窄下寬的錐形的擴散腔(3.7),擴散腔(3.7)的底部通過出液孔(3.8)連通到工作筒(5)和外油管(1)之間的環(huán)空;擴散管(3.5)與工作筒(5)之間的環(huán)空為出液部(3.6)。
上述的泵芯(3)的外壁設有凹槽,提升裝置(4)通過凹槽與內油管(2)配合。
上述的工作筒(5)的下部設有環(huán)形凸臺(10),單流閥球(7)坐在環(huán)形凸臺(10)上。
上述的外油管(1)為3?"油管。
上述的內油管(2)為1.9"油管。
本實用新型與現有技術相比較具有如下優(yōu)點:
1.管柱施工簡單,降低現場作業(yè)工人勞動強度,減少施工時間和施工費用;
2.方便有效控制開采速度,使開采工藝的實施達到最佳效果;
3.更換泵芯不用上作業(yè)施工隊伍;
4.利用水力噴射泵的強抽吸能力,將泵掛深度下至油層頂部;
5.井斜度不會影響該工藝裝置的正常工作;
6.縮短油井的施工周期,大大延長生產時率;
7.可實現對稠油、高含蠟、高凝油井、排水采氣井的正常開采;
8.日常管理,操作方便、靈活,需要調整產量時,只需在地面控制一定壓力即可實現;
9.成功率高,防止泵芯堵塞,在泵芯內、地面高壓雙重過濾的獨特設計,確保施工的成功率;
10.根據油井產量情況,可液力起下泵芯,調整泵芯參數,發(fā)揮地層的最大能量,滿足現場生產要求;
11.減少由于多次施工造成的地層污染和環(huán)境污染;
12.充分發(fā)揮水力噴射泵采油工藝獨特優(yōu)勢,完成難開發(fā)油氣井的開采。
附圖說明
附圖1是本實用新型的結構示意圖;
上圖中:外油管1、內油管2、泵芯3、提升裝置4、工作筒5、封隔器6、單流閥球7、篩管8、絲堵9、環(huán)形凸臺10;導流頭3.1、進液孔3.2、密封圈3.3、噴嘴3.4、擴散管3.5、出液部3.6、擴散腔3.7、出液孔3.8。
具體實施方式
以下結合附圖對本實用新型的優(yōu)選實施例進行說明,應當理解,此處所描述的優(yōu)選實施例僅用于說明和解釋本實用新型,并不用于限定本實用新型。
本實用新型提到的一種油管內單管柱正循環(huán)噴射泵機組采油裝置,其技術方案是:包括3?"的外油管1、1.9"的內油管2、泵芯3、提升裝置4、工作筒5、封隔器6、單流閥球7、篩管8、絲堵9,所述的外油管1內腔設有工作筒5,所述工作筒5的上部連接內油管2,工作筒5的下部外壁與外油管1的內壁之間設有封隔器6,工作筒5的底部設有篩管8和絲堵9;所述工作筒5的上部安裝泵芯3,泵芯3與內油管2之間通過提升裝置4連接,工作筒5的下部設有單流閥球7,使井液由下向上單向流動。
其中,泵芯3包括導流頭3.1、進液孔3.2、密封圈3.3、噴嘴3.4、擴散管3.5、出液部3.6、擴散腔3.7、出液孔3.8,所述導流頭3.1的下部設有進液孔3.2,動力液通過進液孔3.2進入泵芯3,并通過噴嘴3.4噴出,噴嘴3.4為錐形結構,所述噴嘴3.4的下部對應為擴散管3.5,擴散管3.5的內腔為上窄下寬的錐形的擴散腔3.7,擴散腔3.7的底部通過出液孔3.8連通到工作筒5和外油管1之間的環(huán)空;擴散管3.5與工作筒5之間的環(huán)空為出液部3.6。
另外,泵芯3的外壁設有凹槽,提升裝置4的內側與凹槽配合,外側與內油管2配合,通過內油管2實現泵芯3的上提與下放;其中,提升裝置4采用提升皮碗和支撐件連接組成。
上述的工作筒5的下部設有環(huán)形凸臺10,單流閥球7坐在環(huán)形凸臺10上,所述單流閥球為投入式,防止施工過程中雜質、落物沉積到單流閥球上部,影響正常投產。
本實用新型安裝好并連接井口,注入井中的動力液是自1.92油管中注入,沿1.92油管下行至工作筒,進入泵芯,驅動泵芯工作,返出的地層液與動力液的混合液,沿1.92油管與3?"油管之間的環(huán)空返至地面。
本實用新型包括以下連續(xù)步驟:(A)井中下入設計管柱;(B)進行油管密封驗證施工作業(yè);(C)進行采油(排水采氣)生產;
所述(A)步驟包括以下工序:1、連接井下工具:篩管+單流閥+封隔器+3?"油管內單管柱正循環(huán)采油(排水采氣)工藝及裝置+1.9"油管; 2、在井內現有3?"油管內,下入該機組到預定位置;
所述(B)步驟包括以下工序:1、投入單流閥球;2、驗證封隔器密封性能;3、驗證1.92油管密封性能,滿足要求;
所述(C)步驟包括以下工序:①從井口投入泵芯;②使泵芯至裝置的工作筒內;③根據要求,確定合理的工作壓力;④由裝置對處理井進行排液生產。
以上所述,僅是本實用新型的較佳實施例,任何熟悉本領域的技術人員均可能利用上述闡述的技術方案對本實用新型加以修改或將其修改為等同的技術方案。因此,依據本實用新型的技術方案所進行的任何簡單修改或等同置換,盡屬于本實用新型要求保護的范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