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實用新型涉及通訊技術領域,特別涉及一種電容筆裝置。
背景技術:
前眾多大屏智能手機均配有自帶電容筆,電容筆是利用導體材料制作的具有導電特性、用來觸控電容式屏幕完成人機對話操作用的筆。隨著APP的開發(fā),現(xiàn)在的電容筆已不簡單是替代手指操控功能,越來越多的專業(yè)人士已經(jīng)使用主動式電容筆在移動設備上進行工作,如:筆記記錄、繪畫創(chuàng)作、文檔標準,繪畫等。然而現(xiàn)有技術中絕大多數(shù)電容筆在插入手機殼腔體時僅僅依靠其本身的摩擦力由用戶自己手動抽出(參見圖1),存在如下缺點:
1.手動抽出必需手雙同時進行操作,一手拿手機另一只手拿電容筆;
2.電容筆僅僅通過殼體配合實現(xiàn)定位,抽出只能由用戶自己用力拔出;
3.目前市面上同質(zhì)化嚴重、消費者審美疲勞;
4.缺乏科技感與趣味性。
上述問題迄待解決。
技術實現(xiàn)要素:
為了解決上述問題,本實用新型的一個方面提供了一種電容筆裝置,包括:電容筆和用以容納該電容筆的筆腔,筆腔與電容筆的外形相適應,筆腔的底部設置有PUSH-PUSH彈出機構;筆腔的側壁上設置有彈性壁,用以把插入筆腔的電容筆固定在筆腔中的特定位置,此時PUSH-PUSH彈出機構處于壓縮狀態(tài);當電容筆受到外力的按壓時,電容筆向插入筆腔的方向移動并進一步按壓PUSH-PUSH彈出機構,使得PUSH-PUSH彈出機構變?yōu)閺棾鰻顟B(tài),電容筆受到相反方向的彈力并擺脫彈性壁的制約向脫離筆腔的方向移動。
通過這樣的結構,電容筆可以借助于PUSH-PUSH彈出機構,插入筆腔的時候,用戶按一下就卡入,再按一下就彈出,用戶可以輕松實現(xiàn)單手插入及拔出電容筆,簡單方便的同時也增加了現(xiàn)代感和趣味性。
進一步,電容筆的外周面上設置有一凹槽,彈性壁的內(nèi)側表面上設置有至少一凸起,電容筆在筆腔中移動時,凸起滑入凹槽使得電容筆被限位在筆腔內(nèi)特定的位置。
通過這樣的結構,借助于彈性壁恢復原位的力量將電容筆定位在筆腔中。
較佳地,凹槽的寬度為1~2毫米,深度為0.15~0.35毫米。
較佳地,凹槽的寬度為1.8毫米,深度為0.18毫米。
進一步,電容筆由筆尖、筆頭、筆身組成,凹槽位于筆頭和筆身之間。
較佳地,筆頭為圓臺形。
更進一步,圓臺形的錐角為5~10度。
通過這樣的結構,能減少筆頭與筆腔之間的摩擦力,使得電容筆更容易插入及彈出筆腔。
較佳地,圓臺形的錐角為5度。
進一步,電容筆還包括尾端,尾端與筆身相連接,尾端的外徑大于筆身。
更進一步,筆腔內(nèi)設置有臺階孔,臺階的深度和尾端的長度用以限制電容筆在筆腔內(nèi)的行程。
通過這樣的結構,借助于筆腔內(nèi)的臺階對尾端的插入深度即電容筆在筆腔內(nèi)的行程可以控制,可以避免電容筆插入筆腔時用力過度損傷PUSH-PUSH彈出機構。設計時可以根據(jù)電容筆以及手機的尺寸進行調(diào)整。
與現(xiàn)有技術相比,本實用新型技術方案設置有以下有益效果:
本實用新型的一種電容筆裝置,通過按壓筆頭后自動彈出,能實現(xiàn)單手操作,結構可靠性好,方便組裝、用戶體驗佳、更具趣味性與實用性。經(jīng)過測試,該實用新型具有可行性并能順利通過通用手機可靠性標準。
附圖說明
圖1是現(xiàn)有技術的一種電容筆裝置的示意圖;
圖2是本實用新型的一個較佳實施例的一種電容筆裝置的剖視圖;
圖3是本實用新型的一個較佳實施例的一種電容筆裝置的筆腔的局部放大示意圖;
圖4是本實用新型的一個較佳實施例的一種電容筆裝置的局部放大剖視圖;
圖5是本實用新型的一個較佳實施例的一種電容筆裝置的電容筆的主視圖。
具體實施方式:
為了使本申請所揭示的技術內(nèi)容更加詳盡與完備,可參照附圖以及本實用新型的下述各種具體實施例,附圖中相同的標記代表相同或相似的組件。然而,本領域的普通技術人員應當理解,下文中所提供的實施例并非用來限制本實用新型所涵蓋的范圍。此外,附圖僅僅用于示意性地加以說明,并未依照其原尺寸進行繪制。
下面參照附圖,對本實用新型各個方面的具體實施方式作進一步的詳細描述:
如圖2所示,本實用新型的一個方面提供了一種電容筆裝置,包括:電容筆1和用以容納該電容筆1的筆腔2,筆腔2與電容筆1的外形相適應,筆腔2的底部設置有PUSH-PUSH彈出機構4;筆腔2的側壁上設置有彈性壁3,用以把插入筆腔2的電容筆1固定在筆腔2中的特定位置,此時PUSH-PUSH彈出機構4處于壓縮狀態(tài);當電容筆1受到外力的按壓時,電容筆1向插入筆腔2的方向移動并進一步按壓PUSH-PUSH彈出機構4,使得PUSH-PUSH彈出機構4變?yōu)閺棾鰻顟B(tài),電容筆1受到相反方向的彈力并擺脫彈性壁3的制約向脫離筆腔2的方向移動。
通過這樣的結構,電容筆可以借助于PUSH-PUSH彈出機構,插入筆腔的時候,用戶按一下就卡入,再按一下就彈出,用戶可以輕松實現(xiàn)單手插入及拔出電容筆,簡單方便的同時也增加了現(xiàn)代感和趣味性。
在本實施例中,如圖5所示,電容筆1的外周面上設置有凹槽15,如圖3和圖4所示,彈性壁3的內(nèi)側表面上設置有一凸起31,電容筆1在筆腔2中移動時,凸起31滑入凹槽15使得電容筆1被限位在筆腔2內(nèi)特定的位置。
通過這樣的結構,借助于彈性壁恢復原位的力量將電容筆定位在筆腔中。
在本實施例中,凹槽的寬度為1.8毫米,深度為0.18毫米。
本實用新型的另一實施例中,凸起的數(shù)目也可以為多個。
如圖5所示,電容筆1由筆尖11、筆頭12、筆身13組成,凹槽15位于筆頭和筆身之間。
本實施例中,筆頭12為圓臺形。該圓臺形的錐角為5度。
在本實用新型的再一實施例中,筆頭12和筆尖11也可以為一整體結構,比如棱錐形。
通過這樣的結構,能減少筆頭與筆腔之間的摩擦力,使得電容筆更容易插入及彈出筆腔。
電容筆1還包括尾端14,尾端14與筆身13相連接,尾端14的外徑大于筆身13。
如圖2所示,筆腔2內(nèi)設置有臺階孔,臺階的深度和尾端14的長度用以限制電容筆1在筆腔2內(nèi)的行程。
通過這樣的結構,借助于筆腔內(nèi)的臺階對尾端的插入深度即電容筆在筆腔內(nèi)的行程可以控制,可以避免電容筆插入筆腔時用力過度損傷PUSH-PUSH彈出機構。設計時可以根據(jù)電容筆以及手機的尺寸進行調(diào)整。
與現(xiàn)有技術相比,本實用新型技術方案設置有以下有益效果:
本實用新型的一種電容筆裝置,通過按壓筆頭后自動彈出,能實現(xiàn)單手操作,結構可靠性好,方便組裝、用戶體驗佳、更具趣味性與實用性。經(jīng)過測試,該實用新型具有可行性并能順利通過通用手機可靠性標準。
雖然本實用新型已以優(yōu)選實施例揭示如上,然而其并非用以限定本實用新型。本實用新型所屬技術領域的技術人員,在不脫離本實用新型的精神和范圍內(nèi),當可作出各種的更動與修改。因此,本實用新型的保護范圍當視權利要求書所界定的范圍為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