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發(fā)明涉及電子商務領域,特別涉及一種基于電商平臺的增強現實位置導引方法及其系統(tǒng)。
背景技術:
隨著互聯(lián)網的普及和電子商務的迅速發(fā)展,人們的購物形式正在逐步發(fā)生改變,通過電子商務網站實現商品交易越來越頻繁,網絡購物者群體也越來越龐大。在此基礎上,傳統(tǒng)的物流模式面臨著諸多挑戰(zhàn),特別針對同城物流這一領域,如何能將物品快速及時的送到消費者手上,成為電子商務企業(yè)重點研究的方向。為此,市場上陸續(xù)出現一些能夠對收貨地址進行導航的智能配送終端,來提高物品派送的效率。
然而,現有的應用在智能配送終端上的對收貨地址進行導航的技術只能夠對收貨地址進行大概定位,不能夠準確的定位出地址對應的詳細位置,且在收貨地址對應的建筑物結構復雜、入口較多、房間位置不易查找的情況下,會延長配送員在建筑內的尋找時間,從而影響配送效率,給相應的電商企業(yè)造成不利的負面影響。
技術實現要素:
發(fā)明目的:針對上述情況,為了克服背景技術中的缺點,本發(fā)明實施例提供了一種基于電商平臺的增強現實位置導引方法及其系統(tǒng),能夠有效解決上述背景技術中涉及的問題。
技術方案:一種基于電商平臺的增強現實位置導引方法,所述方法包括:
獲取與配送地址對應建筑物的實景圖以及各房間在所述實景圖中所處位置,其中,配送地址由第一位置與第二位置組成;
根據配送地址以及各房間在所述實景圖中所處位置對所述實景圖中對應的入口位置以及收貨房間位置進行標記,并將標記后的所述實景圖傳送給電商服務器;
所述電商服務器獲取電商配送終端的位置數據,并在判斷出該位置數據距離配送地址中的第一位置小于預設閾值時,向與所述電商服務器建立無線連接且與所述電商配送終端相關聯(lián)的智能眼鏡發(fā)送拍攝信號以及標記后的所述實景圖;
所述智能眼鏡根據拍攝信號拍攝真實場景圖像并將拍攝的真實場景圖像與所述實景圖進行比對,在比對出相符時,根據所述實景圖中的位置標記在真實場景圖像中的入口位置以及收貨房間位置上疊加虛擬標記物。
作為本發(fā)明的一種優(yōu)選方式,所述電商服務器獲取電商配送終端的位置數據,包括:
獲取正在導航至所述配送地址的電商配送終端的位置數據。
作為本發(fā)明的一種優(yōu)選方式,所述智能眼鏡在真實場景圖像中的入口位置以及收貨房間位置上疊加虛擬標記物的同時,還包括:
在真實場景圖像中的入口位置以及收貨房間位置附近疊加虛擬導引箭頭。
作為本發(fā)明的一種優(yōu)選方式,所述實景圖包括外部實景圖以及內部實景圖,所述收貨房間位置包括外部收貨房間位置以及內部收貨房間位置;其中,所述智能眼鏡將拍攝的真實場景圖像與所述實景圖進行比對,在比對出相符時,根據所述實景圖中的位置標記在真實場景圖像中的入口位置以及收貨房間位置上疊加虛擬標記物,包括:
將拍攝的真實場景圖像分別與所述外部實景圖以及內部實景圖進行比對,在比對出與所述外部實景圖相符時,根據所述外部實景圖中的位置標記在真實場景圖像中的入口位置以及外部收貨房間位置上疊加虛擬標記物;在比對出與內部實景圖相符時,根據所述內部實景圖中的位置標記在真實場景圖像中的內部收貨房間位置上疊加虛擬標記物。
一種基于電商平臺的增強現實位置導引系統(tǒng),所述系統(tǒng)包括:
實景圖獲取模塊,用于獲取與配送地址對應建筑物的實景圖以及各房間在所述實景圖中所處位置,其中,配送地址由第一位置與第二位置組成;
位置標記模塊,用于據配送地址以及各房間在所述實景圖中所處位置對所述實景圖中對應的入口位置以及收貨房間位置進行標記,并將標記后的所述實景圖傳送給電商服務器;
電商服務器,用于通過位置獲取模塊獲取電商配送終端的位置數據,通過位置判斷模塊判斷該位置數據與配送地址中的第一位置的距離并在判斷出該位置數據距離配送地址中的第一位置小于預設閾值時,通過數據傳輸模塊向與所述電商服務器建立無線連接且與所述電商配送終端相關聯(lián)的智能眼鏡發(fā)送拍攝信號以及標記后的所述實景圖;
智能眼鏡,用于通過圖像比對模塊根據拍攝信號拍攝真實場景圖像并將拍攝的真實場景圖像與所述實景圖進行比對,在比對出相符時,通過視覺渲染模塊根據所述實景圖中的位置標記在真實場景圖像中的入口位置以及收貨房間位置上疊加虛擬標記物。
作為本發(fā)明的一種優(yōu)選方式,所述電商服務器還用于通過所述位置獲取模塊獲取正在導航至所述配送地址的電商配送終端的位置數據。
作為本發(fā)明的一種優(yōu)選方式,所述智能眼鏡還用于通過所述視覺渲染模塊在真實場景圖像中的入口位置以及收貨房間位置附近疊加虛擬導引箭頭。
作為本發(fā)明的一種優(yōu)選方式,所述實景圖包括外部實景圖以及內部實景圖,所述收貨房間位置包括外部收貨房間位置以及內部收貨房間位置;其中,所述智能眼鏡還用于通過所述圖像比對模塊將拍攝的真實場景圖像分別與所述外部實景圖以及內部實景圖進行比對,在比對出與所述外部實景圖相符時,通過所述視覺渲染模塊根據所述外部實景圖中的位置標記在真實場景圖像中的入口位置以及外部收貨房間位置上疊加虛擬標記物;在比對出與內部實景圖相符時,通過所述視覺渲染模塊根據所述內部實景圖中的位置標記在真實場景圖像中的內部收貨房間位置上疊加虛擬標記物。
本發(fā)明實現以下有益效果:通過在實景圖中的位置標記在真實場景圖像中的入口位置以及收貨房間位置上疊加虛擬標記物,使得配送員能夠通過佩戴智能眼鏡觀看出在真實場景上疊加的虛擬標記物,根據疊加的虛擬標記物進行準確的路線行走,減少查看終端的步驟,快速找到收貨人的具體位置,提高物品配送速度;還通過在真實場景圖像中的入口位置以及收貨房間位置附近疊加虛擬導引箭頭,對配送員進行快速的路線引導;還通過在真實場景圖像中的內部收貨房間位置上疊加虛擬標記物,有效幫助配送員找到指定的房間。
附圖說明
此處的附圖被并入說明書中并構成本說明書的一部分,示出了符合本公開的實施例,并于說明書一起用于解釋本公開的原理。圖1為本發(fā)明提供的基于電商平臺的增強現實位置導引方法流程圖;
圖2為本發(fā)明提供的外部實景圖;
圖3為本發(fā)明提供的內部實景圖;
圖4為本發(fā)明提供的基于電商平臺的增強現實位置導引系統(tǒng)結構圖。
具體實施方式
下面將結合本發(fā)明實施例中的附圖,對本發(fā)明實施例中的技術方案進行清楚、完整地描述,顯然,所描述的實施例僅僅是本發(fā)明一部分實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實施例。
實施例一
請參考圖,圖1為本發(fā)明提供的基于電商平臺的增強現實位置導引方法流程圖。具體的,本實施例提供一種基于電商平臺的增強現實位置導引方法,所述方法包括以下步驟:
101:獲取與配送地址對應建筑物的實景圖以及各房間在所述實景圖中所處位置,其中,配送地址由第一位置與第二位置組成;
102:根據配送地址以及各房間在所述實景圖中所處位置對所述實景圖中對應的入口位置以及收貨房間位置進行標記,并將標記后的所述實景圖傳送給電商服務器;
103:所述電商服務器獲取電商配送終端的位置數據,并在判斷出該位置數據距離配送地址中的第一位置小于預設閾值時,向與所述電商服務器建立無線連接且與所述電商配送終端相關聯(lián)的智能眼鏡發(fā)送拍攝信號以及標記后的所述實景圖;
104:所述智能眼鏡根據拍攝信號拍攝真實場景圖像并將拍攝的真實場景圖像與所述實景圖進行比對,在比對出相符時,根據所述實景圖中的位置標記在真實場景圖像中的入口位置以及收貨房間位置上疊加虛擬標記物。
在步驟101中,配送地址對應建筑物的實景圖可通過地圖網站進行獲取、利用拍攝設備實地進行拍攝獲取中的任意一種或任意兩種的結合。其中,通過地圖網站進行獲取具體為在地圖網站上輸入配送地址以獲取出與配送地址對應的地圖數據,然后通過操作將地圖數據顯示為實景模式,對實景模式中的與配送地址對應的畫面進行截圖。各房間在所述實景圖中所處位置可通過從建筑開發(fā)商或承建商處獲取,或者實地進行獲取,例如獲取出實景圖中每個房間對應的房間號。
其中第一位置與第二位置的劃分為:例如,設定配送地址1為:A市B區(qū)C路D小區(qū)3棟901室,則A市B區(qū)C路D小區(qū)3棟為第一位置,901室為第二位置;設定配送地址2為A市B區(qū)C路D大廈B棟901室,則A市B區(qū)C路D大廈為第一位置,B棟901室為第二位置。
步驟102中,具體將對配送地址中對應的房間進行標記,對距離房間最近的入口進行標記。例如,以配送地址1為例,具體將找出901室在所述實景圖中所處的位置,對所述實景圖中距離901室最近的入口位置以及收貨房間901室的位置進行標記。
步驟103中,所述電商服務器獲取電商配送終端的位置數據,包括:獲取正在導航至所述配送地址的電商配送終端的位置數據。其中,所述電商服務器將向所有的電商配送終端發(fā)送配送地址獲取請求,電商配送終端根據配送地址獲取請求將正在導航的配送地址反饋給所述電商服務器,所述電商服務器對反饋的配送地址進行識別,然后向對應的電商配送終端獲取位置數據,即電商配送終端當前所處的位置數據。其中,預設閾值可根據實際需求進行對應設置,例如可設置為20米,即所述電商服務器判斷該位置數據距離配送地址中的第一位置是否小于20米,若判斷出小于則認為配送員抵達目的地樓下,如此則向與所述電商服務器建立無線連接且與所述電商配送終端相關聯(lián)的智能眼鏡發(fā)送拍攝信號以及標記后的所述實景圖,其中,所述電商配送終端與智能眼鏡相關聯(lián)是指由同一個配送員攜帶或佩戴的設備,對兩者進行關聯(lián)綁定。
在步驟104中,所述智能眼鏡將利用攝像頭對前方的真實場景進行實時拍攝,并將實時場景圖像與所述實景圖進行比對,其中比對相符是指兩者圖像中的場景一致,景深一致,比對相符時將根據所述實景圖中的位置標記在真實場景圖像中的入口位置以及收貨房間位置上疊加虛擬標記物,其中虛擬標記物可以是一個圖像,或者是文字,例如在真實場景圖像的入口位置上疊加出文字“入口”,在真實場景圖像的收貨房間位置上疊加出文字“目的地房間”。
作為本發(fā)明的一種實施方式,所述智能眼鏡在真實場景圖像中的入口位置以及收貨房間位置上疊加虛擬標記物的同時,還包括:在真實場景圖像中的入口位置以及收貨房間位置附近疊加虛擬導引箭頭。
其中,虛擬導引箭頭可優(yōu)選為貼附在地面上。
請參考圖2以及圖3,圖2為本發(fā)明提供的外部實景圖;,圖3為本發(fā)明提供的內部實景圖。作為本發(fā)明的一種實施方式,所述實景圖包括外部實景圖以及內部實景圖,所述收貨房間位置包括外部收貨房間位置以及內部收貨房間位置;其中,所述智能眼鏡將拍攝的真實場景圖像與所述實景圖進行比對,在比對出相符時,根據所述實景圖中的位置標記在真實場景圖像中的入口位置以及收貨房間位置上疊加虛擬標記物,包括:
將拍攝的真實場景圖像分別與所述外部實景圖以及內部實景圖進行比對,在比對出與所述外部實景圖相符時,根據所述外部實景圖中的位置標記在真實場景圖像中的入口位置以及外部收貨房間位置上疊加虛擬標記物;在比對出與內部實景圖相符時,根據所述內部實景圖中的位置標記在真實場景圖像中的內部收貨房間位置上疊加虛擬標記物。
如圖2所示,結合配送地址1,當所述智能眼鏡比對出真實場景圖像與所述外部實景圖相符時,則根據所述外部實景圖中的位置標記在真實場景圖像中的入口位置以及外部收貨房間(901室)位置上疊加虛擬標記物;如圖3所示,當所述智能眼鏡比對出真實場景圖像與所述內部實景圖相符時,則根據所述內部實景圖中的位置標記在真實場景圖像中的內部收貨房間位置上(901室)疊加虛擬標記物,具體可在內部收貨房間的門上疊加虛擬標記物,其中,內部實景圖在本實施例中優(yōu)選為走廊,實際應用中可以設定為其它環(huán)境,在此不贅述。
實施例二
請參考圖4,圖4為本發(fā)明提供的基于電商平臺的增強現實位置導引系統(tǒng)結構圖。具體的,本實施例提供一種基于電商平臺的增強現實位置導引系統(tǒng),所述系統(tǒng)包括:
實景圖獲取模塊201,用于獲取與配送地址對應建筑物的實景圖以及各房間在所述實景圖中所處位置,其中,配送地址由第一位置與第二位置組成;
位置標記模塊202,用于據配送地址以及各房間在所述實景圖中所處位置對所述實景圖中對應的入口位置以及收貨房間位置進行標記,并將標記后的所述實景圖傳送給電商服務器203;
電商服務器203,用于通過位置獲取模塊204獲取電商配送終端205的位置數據,通過位置判斷模塊206判斷該位置數據與配送地址中的第一位置的距離并在判斷出該位置數據距離配送地址中的第一位置小于預設閾值時,通過數據傳輸模塊207向與所述電商服務器203建立無線連接且與所述電商配送終端205相關聯(lián)的智能眼鏡208發(fā)送拍攝信號以及標記后的所述實景圖;
智能眼鏡208,用于通過圖像比對模塊209根據拍攝信號拍攝真實場景圖像并將拍攝的真實場景圖像與所述實景圖進行比對,在比對出相符時,通過視覺渲染模塊210根據所述實景圖中的位置標記在真實場景圖像中的入口位置以及收貨房間位置上疊加虛擬標記物。
作為本發(fā)明的一種實施方式,所述電商服務器203還用于通過所述位置獲取模塊204獲取正在導航至所述配送地址的電商配送終端205的位置數據。
作為本發(fā)明的一種實施方式,所述智能眼鏡208還用于通過所述視覺渲染模塊210在真實場景圖像中的入口位置以及收貨房間位置附近疊加虛擬導引箭頭。
作為本發(fā)明的一種實施方式,所述實景圖包括外部實景圖以及內部實景圖,所述收貨房間位置包括外部收貨房間位置以及內部收貨房間位置;其中,所述智能眼鏡208還用于通過所述圖像比對模塊209將拍攝的真實場景圖像分別與所述外部實景圖以及內部實景圖進行比對,在比對出與所述外部實景圖相符時,通過所述視覺渲染模塊210根據所述外部實景圖中的位置標記在真實場景圖像中的入口位置以及外部收貨房間位置上疊加虛擬標記物;在比對出與內部實景圖相符時,通過所述視覺渲染模塊210根據所述內部實景圖中的位置標記在真實場景圖像中的內部收貨房間位置上疊加虛擬標記物。
應理解,在實施例二中,上述各個模塊的具體實現過程可與上述方法實施例(實施例一)的描述相對應,此處不再詳細描述。
上述實施例二所提供的位置導引系統(tǒng),僅以上述各功能模塊的劃分進行舉例說明,實際應用中,可以根據需要而將上訴功能分配由不同的功能模塊完成,即將位置導引系統(tǒng)的內部結構劃分成不同的功能模塊,以完成以上描述的全部或者部分功能。
上述實施例只為說明本發(fā)明的技術構思及特點,其目的是讓熟悉該技術領域的技術人員能夠了解本發(fā)明的內容并據以實施,并不能以此來限制本發(fā)明的保護范圍。凡根據本發(fā)明精神實質所作出的等同變換或修飾,都應涵蓋在本發(fā)明的保護范圍之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