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發(fā)明涉及帶觸摸屏的智能電子設備的應用及系統,尤其涉及一種提升黑屏手勢響應速度的方法。
背景技術:
現有的手機、平板電腦等智能電子設備都具體觸摸屏,提供觸摸的輸入方式,使人們的操作更加便捷,而為了在此基礎上提供更進一步便捷的輸入方式,從而出現了黑屏手勢。
黑屏手勢是目前智能手機一個獨具特色又具有科技未來感的功能,當待機黑屏的手勢操作功能被開啟后,在手機待機黑屏的狀態(tài)下也可以實現屏幕手勢操作,從而觸發(fā)手機內部相應的功能或軟件。例如,在黑屏手勢開啟的狀況下,可以支持雙擊、C、M、O、E、V、S、Z、左滑、右滑、上滑、下滑等的手勢識別并打開預設置的某項功能或打開相對應的軟件。
但是現有的黑屏手勢功能還存在以下技術缺點:
1、啟動黑屏手勢程序速度慢;
2、黑屏手勢解除鎖屏界面速度慢,容易導致出現閃屏現象,影響用戶體驗;
3、黑屏動畫不流暢;
4、軟件架構耦合嚴重,沒有做到解耦形成獨立功能模塊的設計。
技術實現要素:
本發(fā)明為了解決上述現有技術中存在的技術問題,提出一種提升黑屏手勢響應速度的方法,包括如下步驟:
步驟1:黑屏手勢事件被相應的手勢觸發(fā);
步驟2:快速解除智能電子設備的鎖屏功能;同時,調用黑屏手勢后臺跨進程服務;
步驟3:調用系統亮屏功能;
步驟4:屏幕亮屏并解鎖完成后,執(zhí)行所述手勢對應的預設置指令。
本技術方案中,所述步驟2中快速解除智能電子設備的鎖屏功能具體的操作步驟為:跨進程調用鎖屏服務,執(zhí)行移除鎖屏界面功能,并回調智能電子設備的操作系統完成解鎖的信號。
優(yōu)選的,所述手勢包括雙擊、通過觸摸輸入字母和符號、通過觸摸朝不同方向滑動。
第一種方式可以在步驟3中,將黑屏手勢界面窗口設置為可見狀態(tài),在步驟4中,屏幕亮屏并解鎖完成后,調動手勢動畫功能,顯示通過手勢輸入的結果,經過一定的間隔時間后,將黑屏手勢界面窗口設置為不可見狀態(tài),再執(zhí)行所述手勢對應的預設置指令。
第二種方式僅當輸入的手勢為通過觸摸輸入字母和符號時,在步驟3中,將黑屏手勢界面窗口設置為可見狀態(tài),在步驟4中,屏幕亮屏并解鎖完成后,調動手勢動畫功能,顯示通過手勢輸入的結果,經過一定的間隔時間后,將黑屏手勢界面窗口設置為不可見狀態(tài),再執(zhí)行所述手勢對應的預設置指令。
上述兩種方式的間隔時間為0.5-2秒。
本發(fā)明通過上述技術方案有效地降低了黑屏手勢的操作速度,并且同時也降低了與原生系統的耦合率,有利于后期進一步改進和維護。
附圖說明
圖1為現有技術的流程圖;
圖2為本發(fā)明的流程圖。
具體實施方式
下面結合附圖對本發(fā)明的原理及結構進行詳細說明,本發(fā)明的實施例以手機作為例。
如圖1所示,現有技術中啟動黑屏手勢的方法的具體步驟在于,當黑屏手勢事件被相應的手勢觸發(fā)后,將創(chuàng)建一個黑屏手勢程序,而創(chuàng)建一個黑屏手勢程序,在Android系統中平均耗時需要1366ms(見下表一),然后通過該黑屏手勢程序來調用手機操作系統自帶的亮屏和解鎖功能,手機系統自帶的亮屏功能很快,僅僅只需要開啟手機背光即可,但是手機系統自帶的解鎖功能非常慢,平均需要355ms(見下表一),這里所指的解鎖僅僅是滑動解鎖、觸摸解鎖等不包含密碼解鎖的手機解鎖功能。等到屏幕亮屏和解鎖完成后,還會啟動手勢動畫功能,手勢動畫功能會去顯示剛剛用戶輸入的手勢具體是什么,例如是輸入了雙擊、還是輸入了字母C等等,動畫顯示完畢后,才會執(zhí)行該手勢對應的預設置指令功能,完成黑屏手勢操作的全過程。
上述創(chuàng)建一個黑屏手勢程序需要調用系統函數onCreate()、onStart()、onResume(),因此,導致啟動一個程序需要消耗的時間較長,而且若是創(chuàng)建的程序的大小和復雜度越高,啟動所需時間會越多。加上調用系統自帶的解鎖功能、用戶手動操作等一系列步驟,基本上現有技術的黑屏手勢功能的完全實現至少需要耗費3000ms,這個時間對于用戶在智能手機的操作中基本上是很難容忍的。
此外,上述操作當中,由于調用系統自帶的解鎖功能,而解鎖功能也同樣需要耗費一定的時間,快速亮屏之后,將先顯示解鎖畫面,再顯示手勢動畫,這兩個界面的前后顯示的時間間隔非常短,引發(fā)人們視覺上的不適,容易造成閃屏,嚴重影響用戶體驗。
表一 現有技術的部分步驟耗時的實驗數據
如圖2所示,本發(fā)明提出的提升黑屏手勢響應速度的方法,在黑屏手勢功能被開啟的狀態(tài)下,手機黑屏后,輸入相應的手勢,黑屏手勢事件將被相應的手勢觸發(fā);然后不調用系統自帶的解鎖功能,采用快速解除手機鎖屏功能的方法,對手機屏幕進行解鎖;與此同時,調用黑屏手勢后臺跨進程服務,調用系統亮屏功能;待屏幕亮屏并解鎖完成后,執(zhí)行用戶輸入的手勢對應的預設置指令,完成黑屏手勢操作的全過程。
首先,本發(fā)明具體快速解除手機鎖屏功能的操作步驟采用跨進程調用鎖屏服務,僅僅執(zhí)行移除鎖屏界面功能,然后回調手機操作系統完成解鎖的信號,整個解鎖就完成了,這個快速解鎖過程在Android系統中平均耗時僅需要49ms,這一步驟的速度降為原解鎖的九分之一,見下表二。
表二 本發(fā)明與現有技術的解鎖步驟耗時的實驗對比數據
其次,在快速解鎖的同時,未采用創(chuàng)建程序的方法,而是調用黑屏手勢后臺跨進程服務,來調用系統的亮屏功能,在Android系統中調用服務平均耗時6ms,速度大大降低,見下表三。此外,對于開發(fā)人員尤其是系統二次開發(fā)人員來說,減少對系統原生軟件耦合非常有必要,因為Android系統軟件迭代速度快,如果代碼基于系統原有模塊進行開發(fā),一旦代碼更新了對移植和維護工作帶來很大麻煩,且一有問題調試也及其不方便。現有黑屏手勢技術方案中有些方案是基于鎖屏流程原理進行開發(fā),即黑屏手勢觸發(fā)事件通過鎖屏流程傳遞完成黑屏手勢邏輯,該方案基于系統鎖屏模塊進行開發(fā),缺點是軟件耦合性差依賴鎖屏模塊,導致原生系統軟件可能出現版本迭代而兼容性差。本發(fā)明在黑屏手勢模塊建立自己的跨進程服務只接受黑屏手勢觸發(fā)事件及處理手勢全部流程,即使后續(xù)軟件有UI變更和bug修改只需要在黑屏手勢模塊維護即可,不需在鎖屏模塊進行修改,做到軟件解耦的軟件框架設計。
表三 創(chuàng)建程序與調用服務耗時的實驗對比數據
最后,由于黑屏時接收的手勢有多種多樣,例如可以雙擊,可以通過觸摸輸入字母或者是字符,還可以通過觸摸朝不同方向滑動。這些手勢可以顯示相應的動畫,讓用戶確定自己是否輸入了正確的手勢,例如,在黑屏時劃寫一個V或者√,亮屏后可以將黑屏手勢界面窗口設置為可見狀態(tài),此時會顯示一個V,然后再打開手機的手電筒功能,以便讓用戶獲得一個更好的人機交互體驗。因此,本發(fā)明在步驟3中,可以將黑屏手勢界面窗口設置為可見狀態(tài),在步驟4中,屏幕亮屏并解鎖完成后,調動手勢動畫功能,顯示通過手勢輸入的結果,經過一定的間隔時間后,將黑屏手勢界面窗口設置為不可見狀態(tài),再執(zhí)行所述手勢對應的預設置指令。這個間隔時間的范圍為0.5-2秒,本領域內技術人員可以根據具體需要來調整。
不過,有的手勢比較明確,即便不顯示動畫,也基本上可以確保無誤,因此,僅僅只當用戶輸入的是比較難以辨別的數字或者是字符的時候,才啟動手勢動畫顯示,還可以進一步簡化流程,節(jié)約系統資源。
并且無論是全部都顯示手勢動畫,還是選擇性地顯示手勢動畫,由于將黑屏手勢界面窗口設置為可見這個操作以及調用系統亮屏功能這個步驟所消耗的時間都非常短,所以無需考慮兩者的先后順序。
本發(fā)明顯示手勢動畫,采用的技術方案是不同的手勢對應不同的圖片組合,間隔時間更換圖片,即實現動畫效果。其中手勢對應的圖片越多,加上合理的間隔時間,播放的動畫流暢度和用戶體驗會大大提升。在本實施例中,我們新增了手勢動畫圖片和調整了間隔時間,例如舊方案中畫字母C動畫,原先是10張圖,每張圖間隔80ms進行切換,即總動畫時間800ms,在新方案中我們通過準備20張圖每張圖間隔50ms,即總動畫時間1000ms,但是實際體驗不因為多出200ms而讓用戶感覺速度慢,由于動畫已執(zhí)行,放到用戶覺得動畫更加細膩和字母完成更流暢的感覺。所以本發(fā)明實例我們建議一定數量的手勢圖片和間隔時間能啟動改善用戶體驗的作用。
通過上述詳細的對比與說明,可以看出本發(fā)明可以帶來1300~1600ms的速度提升;本發(fā)明采用快速解鎖方式,減輕了與原系統的耦合性,屬于已知的最快的解鎖方式,因為現有的解鎖需要執(zhí)行層層的調用關系才能執(zhí)行到本快速解鎖模塊的核心步驟,并且本發(fā)明還將快速解鎖單獨做成一個解鎖模塊,在響應速度、解鎖效率、代碼解耦3方面都全面優(yōu)于基于鎖屏原理的方案,便于開發(fā)人員的軟件維護和管理;然后在手勢動畫方面,合理的手勢動畫圖片數量和間隔,可以改善視覺流暢度,這些細節(jié)的充分考慮,可以更好的提高用戶體驗。
基于上述闡述,使用本發(fā)明技術方案可以使黑屏手勢達到幾乎實時的響應,屏幕亮起即迅速執(zhí)行手勢動畫,執(zhí)行對應預設置指令。整個過程快速、連貫、流程,真正做到黑屏待機下通過手勢快捷響應,讓這個功能更加具有實用性。黑屏手勢核心思想在于速度,即使暗屏下也能快速響應,方便用戶智能化操作手勢,速度提高,不僅增加用戶的好感,而且也適合產品亮點的宣傳。解耦化的框架設計不僅使代碼更加獨立,而且使維護和管理更加簡單了。
以上具體實施例僅用以舉例說明本發(fā)明的結構,本領域的普通技術人員在本發(fā)明的構思下可以做出多種變形和變化,這些變形和變化均包括在本發(fā)明的保護范圍之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