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發(fā)明涉及一種便攜式電子裝置及其天線結構,尤涉及一種機體可分離使用的便攜式電子裝置及同時設置于分離機體的可擴展的天線結構。
背景技術:
目前常見的二合一筆記本電腦,即屏幕可與鍵盤分離使用。為使屏幕可單獨作為平板電腦使用,故天線通常僅設置于屏幕。另外,由于屏幕需能單獨使用,故屏幕還需容置處理模塊及其他電子元件,甚至一些用于與周邊裝置連接的連接器,使得屏幕整個機體可供設置天線的空間進一步縮小,使得天線效能不佳,進而消耗更多的電力在無線電信號的接收、傳送上。當屏幕與鍵盤結合使用時,二合一筆記本電腦通常會被期待能在高效能狀態(tài)運行相當一段時間。但如前述說明,若涉及無線傳輸,二合一筆記本電腦在高效能狀態(tài)可運行的時間將可預見地明顯減少。
技術實現(xiàn)要素:
鑒于背景技術中的問題,本發(fā)明的目的之一在于提供一種便攜式電子裝置,具有可擴展的天線結構,使得在不同的使用狀態(tài)中,天線結構的表面積可盡量擴大,以增進天線效能。
根據本發(fā)明的便攜式電子裝置包含一第一機體、一第二機體、一結構連接機構及一可擴展的天線結構。該第一機體與該第二機體通過該結構連接機構可分離地連接,該結構連接機構包含一第一銜接結構及一第二銜接結構,該第一銜接結構設置于該第一機體,該第二銜接結構設置于該第二機體。該可擴展的天線結構包含一第一輻射體及一第二輻射體,該第一輻射體設置于該第一機體并具有一第一接觸部,該第二輻射體設置于該第二機體并具有一第二接觸部。其中,當該第一銜接結構與該第二銜接結構可分離地銜接時,該第一機體與該第二機體通過該結構連接機構連接,且該第一接觸部接觸該第二接觸部使得該第一輻射體及該第二輻射體形成單一輻射體。由此,該單一輻射體的表面積均比該第一輻射體或該第二輻射體大,故原則上該單一輻射體可提供較佳的天線效能。
本發(fā)明的另一目的在于提供一種可擴展的天線結構,使得在不同的使用狀態(tài)中,天線結構的表面積可盡量擴大,以增進天線效能。
根據本發(fā)明的可擴展的天線結構設置于兩個可分離地連接的機體,該可擴展的天線結構 包含一第一輻射體及一第二輻射體。該第一輻射體設置于該兩個機體其中的一個,該第一輻射體具有一第一接觸部。該第二輻射體設置于該兩個機體其中的另一個,該第二輻射體具有一第二接觸部,當該兩個機體連接時,該第一接觸部接觸該第二接觸部使得該第一輻射體及該第二輻射體形成單一輻射體。同樣地,該單一輻射體的表面積均比該第一輻射體或該第二輻射體大,故原則上該單一輻射體可提供較佳的天線效能。
相較于習知技術,當本發(fā)明應用于二合一筆記本電腦時,在屏幕與鍵盤結合使用時,根據本發(fā)明的可擴展的天線結構可提供較大的天線輻射面積,故能以相對較小的電力傳送、接收無線電信號,解決習知技術中因天線效能不佳造成電力過度消耗的問題。
關于本發(fā)明的優(yōu)點與精神可以通過以下的具體實施方式及附圖得到進一步的了解。
附圖說明
圖1為根據本發(fā)明的一實施例的一便攜式電子裝置組合使用時的示意圖。
圖2為圖1中便攜式電子裝置分離使用時的示意圖。
圖3為圖1中便攜式電子裝置的功能模塊圖。
圖4為圖1中便攜式電子裝置的可擴展的天線結構的第一輻射體與第二輻射體結合的示意圖。
圖5為圖1中便攜式電子裝置的第一銜接結構與第一輻射體的分解示意圖。
圖6為圖5中第一銜接結構與第一輻射體的組合沿線x-x的剖視圖。
圖7為圖2中第二銜接結構與第二輻射體的組合沿線y-y的剖視圖。
圖8為根據另一實施例的第一連接器與第二連接器的組合示意圖。
圖9為根據另一實施例的第一接觸部及第二接觸部接觸的示意圖。
附圖標記說明:
1-便攜式電子裝置;10-第一機體;100-第一殼體;1002-側表面;102-處理模塊;104-觸控顯示模塊;106-無線通訊模塊;12-第二機體;120-第二殼體;1202-表面;122-控制模塊;124-輸入模塊;242-鍵盤;1244-觸控板;14-結構連接機構;140-第一銜接結構;1400-插槽;142-第二銜接結構;1420-插柱;16-電連接機構;160-第一電連接器;1600-電連接端子;162-第二電連接器;1620-電連接端子;18-可擴展的天線結構;180-第一輻射體;1800-第一接觸部;1802-饋入部;1804-接地部;182-第二輻射體;1820-第二接觸部。
具體實施方式
請參閱圖1至圖3,圖1為根據本發(fā)明的一實施例的一便攜式電子裝置1組合使用時的 示意圖,圖2為便攜式電子裝置1分離使用時的示意圖,圖3為便攜式電子裝置1的功能模塊圖。便攜式電子裝置1包含一第一機體10、一第二機體12、一結構連接機構14、一電連接機構16及一可擴展的天線結構18。第一機體10與第二機體12通過結構連接機構14可分離地連接。當第一機體10與第二機體12通過結構連接機構14結構連接在一起且通過電連接機構16電連接,整體作為單一裝置使用;當第一機體10與第二機體12分離時,第一機體10可獨立操作。
進一步來說,第一機體10包含一第一殼體100、一處理模塊102、一觸控顯示模塊104及一無線通訊模塊106,處理模塊102、觸控顯示模塊104及無線通訊模塊106設置于第一殼體100,處理模塊102分別與觸控顯示模塊104及無線通訊模塊106電連接。處理模塊102控制觸控顯示模塊104的顯示及接收觸碰功能。處理模塊102控制無線通訊模塊106發(fā)送或接收無線電信號。第二機體12包含一第二殼體120、一控制模塊122及一輸入模塊124??刂颇K122及輸入模塊124設置于第二殼體120??刂颇K122與輸入模塊124電連接。結構連接機構14包含兩個第一銜接結構140(在圖2中以虛線繪示其輪廓)及兩個對應的第二銜接結構142。第一銜接結構140設置于第一機體10的第一殼體100,第二銜接結構142設置于第二機體12的第二殼體120。電連接機構16包含一第一電連接器160(在圖2中以虛線繪示其輪廓)及一第二電連接器162。第一電連接器160設置于第一機體10的第一殼體100并與處理模塊102電連接,第二電連接器162設置于第二機體12的第二殼體120并與控制模塊122電連接。可擴展的天線結構18包含一第一輻射體180及一第二輻射體182。第一輻射體180設置于第一機體10并具有一第一接觸部1800、一饋入部1802及一接地部1804,饋入部1802及接地部1804與無線通訊模塊106電連接,第二輻射體182設置于第二機體12并具有一第二接觸部1820。當該二第一銜接結構140與該二第二銜接結構142對應地可分離地銜接時(在圖3中以虛線表示),第一機體10的第一殼體100與第二機體12的第二殼體120通過結構連接機構14連接,第一電連接器160與第二電連接器162電連接(在圖3中以虛線表示),且第一接觸部1800接觸第二接觸部1820(在圖3中以虛線表示)使得第一輻射體180及第二輻射體182形成單一輻射體。
其中,此單一輻射體是指輻射電流來自同一饋入部1802,但不限于單一電流路徑。另外,第一輻射體180及第二輻射體182所需的輪廓由天線技術領域人員,根據產品要求,通過適當的設計、試驗而可獲得,不另贅述。另外,若第一接觸部1800與第二接觸部1820的接觸產生第一輻射體180結構延伸的效果,則處理模塊102可能需調整可擴展的天線結構18的工作頻率及耦合效應;這也可由天線技術領域人員通過適當的設計、試驗而可完成,不另贅述。在本實施例中,第一輻射體180與第二輻射體182形成的該單一輻射體的結構邏輯如圖4所 示,第二輻射體182自第一輻射體180的一末端延伸(即通過第二接觸部1820接觸第一接觸部1800),但本發(fā)明不以此為限。由此,當第一接觸部1800接觸第二接觸部1820時,處理模塊102控制無線通訊模塊106通過第一輻射體180及第二輻射體182體形成的該單一輻射體發(fā)送或接收無線電信號。當第一機體10與第二機體12分離時,第一接觸部1800與第二接觸部1820也分開,處理模塊102只能控制無線通訊模塊106通過第一輻射體180發(fā)送或接收無線電信號。
在本實施例中,結構連接機構14使用兩組相同的銜接結構(一組銜接結構即包含一個第一銜接結構140及一個匹配的第二銜接結構142),但本發(fā)明不以此為限。例如使用一組或三組以上的銜接結構,且各組銜接結構也無需相同。此外,在本實施例中,第一接觸部1800設置于第一銜接結構140,第二接觸部1820設置于第二銜接結構142,使得第一接觸部1800與第二接觸部1820隨著第一銜接結構140與第二銜接結構142銜接而接觸。請并參閱圖5至圖7。圖5為第一銜接結構140與第一輻射體180的組合示意圖,圖6為第一銜接結構140與第一輻射體180的組合沿圖5中線x-x之剖視圖,圖7為第二銜接結構142與第二輻射體182的組合沿圖2中線y-y的剖視圖。在圖5至圖7中,第一輻射體180與第二輻射體182僅為示意,其具體輪廓視實際應用時而定。在本實施例中,第一銜接結構140包含一插槽1400,第二銜接結構142包含與插槽1400匹配的一插柱1420,第一銜接結構140與第二銜接結構142通過插柱1420插入插槽1400中而銜接。第一接觸部1800露出設置于插槽1400內,第二接觸部1820露出設置于插柱1420上,使得當插柱1420插入插槽1400中時,第一接觸部1800接觸第二接觸部1820。
在實際操作上,第一接觸部1800與第二接觸部1820的接觸幾何輪廓可為任何形式,僅需能相互接觸即可,例如直接以兩平面的形式實現(xiàn)。在本實施例中,第一接觸部1800為一彈片,第二接觸部1820為一平面,該彈片采用彎曲的懸臂結構的形式實現(xiàn),該彈片突出于插槽1400的內側壁,該平面露出于插柱1420的外表面,故于插柱1420插入插槽1400中時,能確保該彈片接觸到該平面(即第一接觸部1800接觸第二接觸部1820),此有助于提升接觸的可靠度及耐疲勞度。此外,在實際操作上,第二接觸部1820能以埋入射出的方式嵌入插柱1420的外表面上,但本發(fā)明不以此為限。另外,第二接觸部1820也可以改由曲面的形式實現(xiàn),其仍能有效接觸該彈片。同理,在實際操作上,也可將第二接觸部1820改為彈片結構,第一接觸部1800改為一平面或曲面,同樣可實現(xiàn)電性接觸的功效,也有助于提升接觸的可靠度及耐疲勞度。另外,在本實施例中,插槽1400設置于第一殼體100,插柱1420設置于第二殼體120,在實際操作上,插槽1400及插柱1420可分別與第一殼體100及第二殼體120一體成形,但本發(fā)明不以此為限。另外,在實際操作上,插槽1400可改為設置于第二殼體 120,插柱1420則對應地改為設置于第一殼體100,也就是第一銜接結構140包含插柱1420,第二銜接結構142包含插槽1400,同樣能發(fā)揮第一銜接結構140與第二銜接結構142可分離地連接的功效。
此外,在本實施例中,當第一銜接結構140與第二銜接結構142銜接時,第一電連接器160與第二電連接器162也電連接。所以在實際操作上,第一接觸部1800也可改為設置于第一電連接器160中,第二接觸部1820則對應地改為設置于第二電連接器162,使得當第一電連接器160與第二電連接器162連接時,第一接觸部1800也能接觸第二接觸部1820,進而實現(xiàn)第一輻射體180及第二輻射體182形成單一輻射體的效果。如圖8所示的一實施例,第一電連接器160采用凹槽結構的形式實現(xiàn),并在凹槽內露出多個電連接端子1600,第二電連接器162采用插柱結構的形式實現(xiàn),并在外表面露出多個電連接端子1620,使得當第二電連接器162插入第一電連接器160中時,電連接端子1620與電連接端子1600電連接,以實現(xiàn)第一電連接器160與第二電連接器162的電連接。在此實施例中,第一接觸部1800為一彈片,突出于凹槽的內側壁,第二接觸部1820為一平面,露出于插柱的外表面,所以當插柱插入凹槽時,第一接觸部1800接觸第二接觸部1820,使得第一輻射體180及第二輻射體182形成單一輻射體。補充說明,前述關于圖6及圖7中的第一接觸部1800及第二接觸部1820的接觸幾何輪廓的說明在這里也是適用的,不另贅述。
另外,在實際操作上,第一接觸部1800及第二接觸部1820也可無需通過銜接結構140、142及電連接器160、162而仍能相互接觸。如圖9所示的一實施例,當第一機體10與第二機體12通過結構連接機構14可分離地連接時,第一機體10的第一殼體100的一側表面1002與第二機體12的第二殼體120的對應的表面1202接觸。在此實施例中,第一接觸部1800可露出于該側表面1002設置,第二接觸部1820則對應地露出于該對應的表面1202設置,所以當第一機體10與第二機體12通過結構連接機構14可分離地連接時,第一接觸部1800接觸第二接觸部1820,使得第一輻射體180及第二輻射體182形成單一輻射體。此外,在實際操作上,如果在第一機體10與第二機體12連接時,該側表面1002與該表面1202無法緊密接觸而存有一間隙時,第一接觸部1800或第二接觸部1820可突出于該側表面1002或該表面1202設置,使得第一接觸部1800與第二接觸部1820仍能保持接觸。另外,在此實施例中,第一接觸部1800及第二接觸部1820不以平面結構為限,前述關于圖6及圖7中的第一接觸部1800及第二接觸部1820的接觸幾何輪廓的說明在這里也是適用的,不另贅述。
如圖1及圖2所示的實施例中,第一機體10為一平板電腦,第二機體12為一輸入裝置,其輸入模塊124包含一鍵盤1242及一觸控板1244;對于整個裝置架構而言,第二機體12可視為第一機體10的具有擴充座的周邊裝置。就使用功能上而言,便攜式電子裝置1可視為二 合一的筆記本電腦,即第一機體10可單獨使用為平板電腦,第一機體10與第二機體12連接后可作為一般筆記本電腦使用。但本發(fā)明均不以此為限。例如兩個可單獨使用的裝置,也可通過如本發(fā)明的結構連接機構及電連接機構連接而協(xié)同運行,而且采用本發(fā)明擴展天線輻射體的技術以使天線效能提升。
如前文說明,根據本發(fā)明的可擴展的天線結構(例如前述天線結構18)包含兩個輻射體(例如前述輻射體180、182),分別設置于兩個可分離地連接的機體(例如前述機體10、12)。這兩個機體在連接時,無論是通過配對的結構、對接的連接器、或是機體結構輪廓相互抵靠(例如其中一機體具有凹槽,供另一機體的側邊插入或抵靠)等,該兩個機體將有實體結構的接觸。在實際操作上,本發(fā)明所屬技術領域中具有通常知識人員基于實際結構,不需過度實驗即可將該兩個輻射體的接觸部(例如前述接觸部1800、1820)結合于該實體接觸的結構(例如前述銜接結構140、142或電連接器160、162)中,使得在該結構銜接的同時,該兩個輻射體的接觸部一并接觸?;蛘呤?,利用該兩個機體因結構銜接而能維持穩(wěn)定的相對位置的特性,將該二輻射體的接觸部相對設置于機體上,使得于兩個機體在連接時,該兩個輻射體的接觸部無需設置于該兩個機體用以連接的銜接結構中,也能相互接觸。該兩個輻射體無論通過前述何者接觸方式,均能實現(xiàn)增加天線結構輻射表面積,提升天線效能,解決習知技術中因天線效能不佳造成電力過度消耗的問題。補充說明,雖然在前述實施例中機體10、12間的通訊是通過實體的電連接器160、162實現(xiàn),但由于該兩個輻射體的結構非限于通過電連接器160、162的銜接而實現(xiàn),所以實際操作上機體10、12間的通訊也可以以無線方式實現(xiàn)。
以上所述僅為本發(fā)明的較佳實施例,凡依本發(fā)明權利要求書所做的均等變化與修飾,都應屬本發(fā)明的涵蓋范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