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實用新型涉及一種連接裝置,特別是涉及一種用于連接汽車車輪與K&C試驗臺的裝置。
背景技術:
K&C(懸架運動學及柔順性)試驗臺是獲取車輛底盤參數的重要試驗設備,車輛在K&C試驗過程中,需要在車輪位置安裝拉線傳感器,以獲取車輛的四輪定位的相關參數?,F有技術中的拉線傳感器與車輪的連接裝置使用起來不方便,不易操作。
技術實現要素:
本實用新型要解決的技術問題是提供一種操作簡便的、便于裝拆的拉線傳感器與車輪的連接裝置。
本實用新型拉線傳感器與車輪的連接裝置包括連接件和套裝在所述連接件上的鎖緊件,
所述連接件一端為實心結構,所述連接件的其余部分為中空桿套,所述實心結構上開設有沿其長度方向的通孔,所述通孔內固定安裝有從所述中空桿套內穿入從所述通孔中穿出的桿件,穿出部分的桿件上固定安裝有用于放置拉線傳感器的圓盤,所述中空桿套用于套裝所述輪胎螺栓,所述中空桿套上開設有若干個沿其長度方向的條形槽,所述中空桿套上設置有一段錐形結構,所述錐形結構的截面沿著靠近實心結構的方向逐漸減?。?/p>
所述鎖緊件套裝在所述連接件上,且能夠壓緊在所述錐形結構上,通過沿所述錐形結構的長度方向移動所述鎖緊件實現對輪胎螺栓的鎖緊和松開。
本實用新型拉線傳感器與車輪的連接裝置,其中所述連接件的實心結構和所述錐形結構之間設置有外螺紋段,所述鎖緊件的一端設置有與所述外螺紋段相配合的內螺紋段。
本實用新型拉線傳感器與車輪的連接裝置,其中所述內螺紋段的結構為螺母結構。
本實用新型拉線傳感器與車輪的連接裝置,其中所述通孔為螺栓孔,所述桿件為螺栓桿件。
本實用新型拉線傳感器與車輪的連接裝置,其中所述桿件通過第一螺母固定在所述通孔內。
本實用新型拉線傳感器與車輪的連接裝置,其中所述圓盤通過第二螺母固定在所述桿件上。
本實用新型拉線傳感器與車輪的連接裝置,其中所述連接件的另一端為螺母端。
本實用新型拉線傳感器與車輪的連接裝置與現有技術不同之處在于本實用新型拉線傳感器與車輪的連接裝置,連接件的一端通過其上安裝的桿件實現拉線傳感器的安裝與固定,連接件的另一端通過中空桿套套裝在車輪輪胎螺栓上實現對車輪的連接,再通過鎖緊件在連接件的錐形結構的長度方向上的移動實現對車輪輪胎螺栓的鎖緊固定和松開,當車輪輪胎螺栓處于鎖緊固定狀態(tài)時,通過本裝置實現對拉線傳感器和車輪的連接,進而可以通過K&C試驗臺來獲取車輛的四輪定位相關參數;當試驗結束后,松開車輪輪胎,將本裝置拆下,同時取下拉線傳感器即可。本裝置操作方便,便于裝拆。
本實用新型拉線傳感器與車輪的連接裝置中所述連接件與所述鎖緊件為螺紋連接,便于鎖緊件在所述連接件上的移動,同時防止固定好鎖緊件后防止鎖緊件相對連接件發(fā)生位移;所述內螺紋段結構為螺母結構,便于用扳手操作實現鎖緊件在連接件上的移動,防止扳手直接操作在鎖緊件上導致鎖緊件發(fā)生損壞;通孔與桿件之間通過螺紋連接實現桿件在通孔上的連接,通過第一螺母實現桿件在通孔內的固定,操作簡便;通過第二螺母實現圓盤在桿件上的固定,進而實現利用本裝置對拉線傳感器的固定,操作方便;由于在有些情況下,輪胎螺栓安裝力矩較小,或使用一段時間后鎖緊件與連接件的錐形結構之間的摩擦力變大,在用扳手旋松鎖緊件時,鎖緊件與連接件一同旋轉,導致把輪胎螺栓帶出來,為了避免上述問題,連接件的另一端設計成螺母端,或者當拆卸時把輪胎螺栓帶出時,通過扳手固定連接件的螺母端,再用另一個扳手擰松鎖緊件,然后再去除輪胎螺栓。
下面結合附圖對本實用新型的新型拉線傳感器與車輪的連接裝置作進一步說明。
附圖說明
圖1為本實用新型拉線傳感器與車輪的連接裝置的主視圖;
圖2為本實用新型拉線傳感器與車輪的連接裝置的拆卸狀態(tài)圖;
圖3為本實用新型拉線傳感器與車輪的連接裝置的剖面圖;
圖4為本實用新型拉線傳感器與車輪的連接裝置的使用狀態(tài)圖。
具體實施方式
如圖1、圖2和圖3所示,本實用新型拉線傳感器與車輪的連接裝置包括連接件1和套裝在連接件1上的鎖緊件2,連接件1一端為實心結構11,連接件1的其余部分為中空桿套12,實心結構11上開設有沿其長度方向的通孔111,通孔111內通過第一螺母5固定安裝有從中空桿套12內穿入從通孔111中穿出的桿件3,穿出部分的桿件3上通過第二螺母6固定安裝有用于放置拉線傳感器的圓盤,中空桿套12用于套裝輪胎螺栓4,中空桿套12上開設有若干個沿其長度方向的條形槽121,中空桿套12上設置有一段錐形結構122,錐形結構122的截面沿著靠近實心結構11的方向逐漸減小,
繼續(xù)參見圖2,鎖緊件2為套筒,鎖緊件2套裝在連接件1上,且能夠壓緊在錐形結構122上,通過沿錐形結構122的長度方向移動鎖緊件2實現對輪胎螺栓4的鎖緊和松開。
其中為了便于鎖緊件2在所述連接件1上的移動,同時防止固定好鎖緊件2后防止鎖緊件2相對連接件1發(fā)生位移,連接件1與鎖緊件2之間采用螺紋連接,具體形式為:連接件1的實心結構11和錐形結構122之間設置有外螺紋段123,鎖緊件2的一端設置有與外螺紋段123相配合的內螺紋段21。
其中為了便于用扳手操作實現鎖緊件2在連接件1上的移動,防止扳手直接操作在鎖緊件2上導致鎖緊件2發(fā)生損壞,內螺紋段21的結構為螺母結構。
其中通孔111與桿件3可以采用螺紋連接的形式,即通孔111設計成為螺栓孔,桿件3設計成為螺栓桿件。
如圖4所示,本實用新型拉線傳感器與車輪的連接裝置使用時:首先將鎖緊件2套裝在連接件1上,然后旋動鎖緊件2并旋動到合適的位置,即使連接件1可以套在輪胎螺栓4上。繼續(xù)旋緊鎖緊件2,并用扳手在鎖緊件2的內螺紋段21施加一定的力矩,使得鎖緊件2不斷壓緊連接件1的錐形結構122,保證連接件1緊緊卡住輪胎螺栓4。
然后再把用于安裝拉線傳感器的圓盤安裝在桿件3上,并用第二螺母6旋緊固定,最后在圓盤上安裝拉線傳感器,安裝完畢。然后開始試驗,來獲取車輛的四輪的相關參數。
試驗結束后,從圓盤上拆下拉線傳感器,然后旋松第二螺母6,拆下圓盤。用扳手旋松鎖緊件2,直至能夠從連接件1上取下輪胎螺栓4。
一般情況下輪胎螺栓4能夠順利從連接件1上取下,但是在有些情況下,輪胎螺栓4安裝力矩較小,或使用一段時間后鎖緊件2與連接件1的錐形結構122之間的摩擦力變大,在用扳手旋松鎖緊件2時,鎖緊件2與連接件1一同旋轉,導致把輪胎螺栓4帶出來,為了避免上述問題,連接件1的另一端設計成螺母端13,或者當拆卸時把輪胎螺栓4帶出時,方便通過扳手固定連接件1的螺母端13,再用另一個扳手擰松鎖緊件2,然后再去除輪胎螺栓4。
使用時,首先將一扳手固定在連接件1的螺母端13,然后在利用另一個扳手旋松鎖緊件2,從而可以防止連接件1隨鎖緊件2一同旋轉,同時也避免了輪胎螺栓4被一同帶出的情況。
以上所述的實施例僅僅是對本實用新型的優(yōu)選實施方式進行描述,并非對本實用新型的范圍進行限定,在不脫離本實用新型設計精神的前提下,本領域普通技術人員對本實用新型的技術方案作出的各種變形和改進,均應落入本實用新型權利要求書確定的保護范圍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