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實用新型涉及測量臺階軸的量規(guī),具體涉及測量臺階軸中間臺階軸軸長最大和最小值的量規(guī)。
背景技術:
在一些機械設備中,有一種由多個臺階軸構成的臺階軸。如圖1所示,這種臺階軸1包括從左至右直徑逐漸減小的左臺階軸1-1、中間臺階軸1-3和右臺階軸1-5,且左臺階軸1-1、中間臺階軸1-3和右臺階軸1-5之間的直徑尺寸相差較小,有的只相差約1mm。同時,左臺階軸1-1的軸長很短、中間臺階軸1-3的軸長較長、右臺階軸1-5的軸長比中間臺階軸1-3的軸長也短得較多。因而,中間臺階軸1-3的軸長L(即左臺階軸1-1的右端面至中間臺階軸1-3的右端面之間的長度,下同)的測量存在較大困難,難以精確測量。現(xiàn)有的一種測量臺階軸1的中間臺階軸1-3軸長最大和最小值的量規(guī),參見圖2,該量規(guī)由薄板材料制成,包括量規(guī)體5和由該量規(guī)體5的四端垂直向外延伸的第一測量腳5-1、第一加長腳5-2、第二測量腳6-3和第二加長腳5-4,其第一測量腳5-1的左端面到第一加長腳5-2的左端面的距離M與被測臺階軸1的中間臺階軸1-3的軸長L的最大值相等且第一加長腳5-2的上表面與第一測量腳5-1的上表面之間的高度差等于中間臺階軸1-3的直徑D1與右臺階軸1-5的直徑D2之差的二分之一,其第二測量腳5-3的左端面到第二加長腳5-4的左端面的距離N與被測臺階軸1的中間臺階軸的軸長L的最小值相等且第二加長腳5-4的上表面與第二測量腳5-3的的上表面的高度差等于中間臺階軸1-3的直徑D1與右臺階軸1-5的直徑D2之差的二分之一。測量時,先將量規(guī)5的第一測量腳5-1的左端面緊緊貼合在臺階軸1的左臺階軸1-1的右端面1-2上,再向臺階軸1的軸心滑動量規(guī)5,通過第一加長腳5-2的左端面是否能進入中間臺階軸1-3的右端面1-4內(nèi)來判斷中間臺階軸1-3的軸長L的最大值是否在規(guī)定的范圍內(nèi);然后,將量規(guī)5的第二測量腳5-3的左端面緊緊貼合在臺階軸1的左臺階軸1-1的右端面1-2上,再向臺階軸1的軸心滑動量規(guī)5,通過第二加長腳5-4的左端面是否能進入中間臺階軸1-3的右端面1-4內(nèi)來判斷中間臺階軸1-3的軸長L的最小值是否在規(guī)定的范圍內(nèi)。由于左臺階軸1-1的直徑D3與中間臺階軸1-3的直徑D2的尺寸相差較小,使左臺階軸1-1的右端面1-2的面積較小,因此測量時,量規(guī)5的第一測量腳5-1的左端面和第二測量腳5-3的左端面與臺階軸1的左臺階軸1-1的右端面1-2貼合的面積較小,向臺階軸1的軸心滑動量規(guī)5時容易偏擺松動,導致測量不準確,需要多次測量才能夠判斷臺階軸1的中間臺階軸1-3的軸長L的最大值和最小值是否在規(guī)定的范圍內(nèi),從而確定該中間臺階軸1-3的軸長L是否合格。即便如此也經(jīng)常出現(xiàn)誤判,導致臺階軸1經(jīng)常報廢而不能裝配使用。
技術實現(xiàn)要素:
針對上述現(xiàn)有技術所存在的缺陷,本實用新型要解決的技術問題是提供一種測量準確、效率較高的測量臺階軸的中間臺階軸軸長最大值的量規(guī)。
為解決上述技術問題,本實用新型采取如下技術方案;
測量臺階軸中間臺階軸軸長最大值的量規(guī),其特征是:所述量規(guī)包括連接體和分別連接于該連接體兩端且朝向上延伸的通端卡腳和通端測腳,
所述通端卡腳包括由連接體的前后側向上延伸且其內(nèi)為半圓形面的過渡體和由該過渡體豎直向上延伸、相互間距相對兩個卡腳體,所述過渡體的半圓形面的直徑與被測量臺階軸的中間臺階軸的直徑相對應,所述兩個卡腳體內(nèi)側面之間的距離大于被測量臺階軸的中間臺階軸的直徑,每個卡腳體由過渡體的半圓形面的頂部至其自身頂部的高度大于被測量臺階軸的中間臺階軸的半徑,每個卡腳體的左端面至通端測腳的左端面之間的長度與被測量臺階軸的中間臺階軸的軸長的最大值相同,
所述通端測腳連接于連接體的右端,其上平面到通端卡腳的過渡體的半圓形面的中心線之間的縱向距離小于被測臺階軸的中間臺階軸的直徑與右臺階軸的直徑差的一半。
優(yōu)選地,所述測腳上設有消氣槽,該消氣槽位于測腳的左端底部,其由連接體的上表面向上延伸的高度不小于3mm,向右延伸的寬度不小于0.5mm。
優(yōu)選地,所述卡腳體前后面之間的寬度不小于6mm、左右面之間的厚度不小于8mm。
優(yōu)選地,所述通端測腳前后面之間的寬度不小于8mm。
本實用新型要解決的另一個技術問題是提供一種測量準確、效率較高的測量臺階軸的中間臺階軸軸長最小值的量規(guī)。
為解決上述技術問題,本實用新型采取如下技術方案;
測量臺階軸中間臺階軸軸長最小值的量規(guī),其特征是:所述量規(guī)包括連接體和分別連接于該連接體兩端且朝向上延伸的止端卡腳和止端測腳,
所述止端卡腳包括由連接體的前后側向上延伸且其內(nèi)為半圓形面的過渡體和由該過渡體豎直向上延伸、相互間距相對兩個止端卡腳體,所述過渡體的半圓形面的直徑與被測量臺階軸的中間臺階軸的直徑相對應,所述兩個止端卡腳體內(nèi)側面之間的距離大于被測量臺階軸的中間臺階軸的直徑,每個止端卡腳體由過渡體的半圓形面的頂部至其自身頂部的高度大于被測量臺階軸的中間臺階軸的半徑,每個止端卡腳體的左端面至止端測腳的左端面之間的長度與被測量臺階軸的中間臺階軸的軸長的最小值相同,
所述止端測腳連接于連接體的右端,其上平面到過渡體的半圓形面的中心線的縱向距離小于臺階軸1的中間臺階軸的直徑與右臺階軸的直徑差的一半。
優(yōu)選地,所述測腳上設有消氣槽,該消氣槽位于測腳的左端底部,其由連接體的上表面向上延伸的高度不小于3mm,向右延伸的寬度不小于0.5mm。
優(yōu)選地,所述止端卡腳體前后面之間的寬度不小于6mm、左右面之間的厚度不小于8mm。
優(yōu)選地,所述止端測腳前后面之間的寬度不小于8mm。
優(yōu)選地,所述止端測腳上設有消氣槽,該消氣槽位于止端測腳的左端底部,其由連接體的上表面向上延伸的高度不小于3mm,向右延伸的寬度不小于0.5mm。
與現(xiàn)有技術相比,本實用新型包含如下有益效果;
1)本實用新型的量規(guī)可以在機床上使用,準確度和工作效率均較高。
2)測量臺階軸中間臺階軸軸長最大值的量規(guī)能夠在測量臺階軸的中間臺階軸軸長時,將兩個卡腳體的左端面與臺階軸的左臺階軸右端面緊緊貼合。顯然,兩個卡腳體比現(xiàn)有技術的量規(guī)只用一個第一測量腳的左端面的左端面與臺階軸1的左臺階軸的右端面貼合的面積較大。于是,測量臺階軸中間臺階軸軸長最大值的量規(guī)在測量時,不會偏擺松動。因此測量比較準確,不需要多次測量就能夠判斷臺階軸的中間臺階軸的軸長的最大值是否在規(guī)定的范圍內(nèi),不會出現(xiàn)誤判,從而能夠保證臺階軸質量和精度。
3)測量臺階軸中間臺階軸軸長最小值的量規(guī)能夠在測量臺階軸的中間臺階軸軸長時,將兩個止端卡腳的左端面與臺階軸的左臺階軸右端面緊緊貼合。顯然,兩個止端卡腳比現(xiàn)有技術的量規(guī)只用一個第一測量腳的左端面的左端面與臺階軸的左臺階軸的右端面貼合的面積較大。于是,測量臺階軸中間臺階軸軸長最小值在測量時,不會偏擺松動。因此測量比較準確,不需要多次測量就能夠判斷臺階軸的中間臺階軸的軸長的最小值是否在規(guī)定的范圍內(nèi),不會出現(xiàn)誤判,從而能夠保證臺階軸質量和精度。
4)很明顯,測量臺階軸中間臺階軸軸長最大值的量規(guī)與測量臺階軸中間臺階軸軸長最小值的量規(guī)的不同之處僅僅在于前者是每個卡腳體的左端面至通端測腳的左端面之間的長度與被測量臺階軸的中間臺階軸的軸長的最大值相同,后者是每個止端卡腳體的左端面至止端測腳的左端面之間的長度與被測量臺階軸的中間臺階軸的軸長的最小值相同,其它組成部分均相同。因而兩個量規(guī)的結構比較簡單,制造也比較容易。
附圖說明
圖1是臺階軸的結構示意圖;
圖2是現(xiàn)有技術的測量臺階軸中間臺階軸軸長最大值和最小值的量規(guī)的使用狀態(tài)示意圖;
圖3是本實用新型測量臺階軸中間臺階軸軸長最大值的量規(guī)的結構示意圖;
圖4是圖3的右視圖;
圖5是本實用新型測量臺階軸中間臺階軸軸長最小值的量規(guī)的結構示意圖;
圖6是圖5的右視圖;
圖7是本實用新型測量臺階軸中間臺階軸軸長最大值的量規(guī)的使用狀態(tài)示意圖;
圖8是本實用新型測量臺階軸中間臺階軸軸長最小值的量規(guī)的使用狀態(tài)示意圖。
具體實施方式
下面結合附圖對本實用新型的優(yōu)選實施方式作詳細的說明。
參見圖3、圖4和圖7,本實用新型測量臺階軸中間臺階軸軸長最大值的量規(guī)2,包括連接體2-3和分別連接于該連接體2-3兩端且朝向上延伸的通端卡腳2-1和通端測腳2-2,所述通端卡腳2-1包括由連接體2-3的前后側向上延伸且其內(nèi)為半圓形面的過渡體2-1-2和由該過渡體2-1-2豎直向上延伸、相互間距相對兩個卡腳體2-1-1,所述過渡體2-1-2的半圓形面的直徑與被測量臺階軸1的中間臺階軸的直徑D1相對應,所述兩個卡腳體2-1-1內(nèi)側面之間的距離B1大于被測量臺階軸1的中間臺階軸1-3的直徑D1,每個卡腳體2-1-1由過渡體2-1-2的半圓形面的頂部至其自身頂部的高度L3大于被測量臺階軸1的中間臺階軸1-3的半徑,每個卡腳體2-1-1的左端面至通端測腳2-2的左端面之間的長度L1與被測量臺階軸1的中間臺階軸1-3的軸長L的最大值相同,所述通端測腳2-2連接于連接體2-3的右端,其上平面G到通端卡腳2-1的過渡體2-1-2的半圓形面的中心線之間的縱向距離L9小于被測臺階軸的中間臺階軸1-3的直徑D1與右臺階軸1-5的直徑D2差的一半。
由圖3、圖4和圖7可見,所述測腳2-2上設有消氣槽2-2-1,該消氣槽2-2-1位于測腳2-2的左端底部,其由連接體2-3的上表面向上延伸的高度B4不小于3mm,向右延伸的寬度H不小于0.5mm。這使得測腳2-2左端的加工比較容易。
所述卡腳體2-1-1前后面之間的寬度B3不小于6mm、左右面之間的厚度L8不小于8mm。這使得卡腳體2-1-1具有較好的強度。
所述通端測腳2-2前后面之間的寬度B2不小于8mm。這使得通端測腳2-2具有較好的強度。
參見圖5、圖6和圖8,本實用新型測量臺階軸中間臺階軸軸長最小值的量規(guī)量規(guī)3,包括連接體3-3和分別連接于該連接體3-3兩端且朝向上延伸的止端卡腳3-1和止端測腳3-2,所述止端卡腳3-1包括由連接體3-3的前后側向上延伸且其內(nèi)為半圓形面的過渡體3-1-2和由該過渡體3-1-2豎直向上延伸、相互間距相對兩個止端卡腳體3-1-1,所述過渡體3-1-2的半圓形面的直徑與被測量臺階軸1的中間臺階軸1-3的直徑D1相對應,所述兩個止端卡腳體3-1-1內(nèi)側面之間的距離B1大于被測量臺階軸1的中間臺階軸1-3的直徑D1,每個止端卡腳體3-1-1由過渡體3-1-2的半圓形面的頂部至其自身頂部的高度L3大于被測量臺階軸1的中間臺階軸1-3的半徑,每個止端卡腳體3-1-1的左端面至止端測腳3-2的左端面之間的長度L1與被測量臺階軸1的中間臺階軸1-3的軸長L的最小值相同,所述止端測腳3-2連接于連接體3-3的右端,其上平面G到過渡體3-1-2的半圓形面的中心線的縱向距離L9小于臺階軸1的中間臺階軸1-3的直徑D1與右臺階軸1-5的直徑D2差的一半。
所述測腳3-2上設有消氣槽3-2-1,該消氣槽3-2-1位于測腳3-2的左端底部,其由連接體3-3的上表面向上延伸的高度B4不小于3mm,向右延伸的寬度H不小于0.5mm。這使得測腳3-2左端的加工比較容易。
所述止端卡腳體3-1-1前后面之間的寬度B3不小于6mm、左右面之間的厚度L8不小于8mm。這使得止端卡腳體3-1-1具有較好的強度。
所述止端測腳3-2前后面之間的寬度B2不小于8mm。這使得止端測腳3-2具有較好的強度。
本實用新型使用過程如下;
參見圖7和圖8,
1)測量臺階軸的中間臺階軸軸長的最大值,當臺階軸1在機床上加工完后,直接將測量臺階軸中間臺階軸軸長最大值的量規(guī)2的兩個卡腳體2-1-1卡在臺階軸1的中間臺階軸1-3上,并將兩個卡腳體2-1-1的左端面緊貼在臺階軸1的左臺階軸1-1的右端面1-2上,并向臺階軸1的軸心方向滑動,當通端測腳2-2的左端面能夠進入臺階軸的中間臺階軸1-3的右端面1-4時,臺階軸1的中間臺階1-3軸長L的最大值合格;當通端測腳2-2的左端面不能進入臺階軸1的中間臺階軸1-3的右端面1-4時,臺階軸1的中間臺階軸1-3軸長L的實際尺寸大于規(guī)定軸長的最大值,臺階軸1的中間臺階軸1-3的軸長L不合格,需要對其繼續(xù)進行加工;
2)測量臺階軸的中間臺階軸軸長的最小值,當臺階軸1在機床上加工完后,直接將測量臺階軸中間臺階軸軸長最小值的量規(guī)3的兩個止端卡腳體3-1-1卡在臺階軸1的中間臺階軸1-3上,并將兩個止端卡腳體3-1-1的左端面C緊貼在臺階軸1的左臺階軸1-1的右端面1-2上,并向臺階軸1的軸心方向滑動,當止端測腳3-2的左端面D不能進入臺階軸1的中間臺階軸1-3的右端面1-4時,臺階軸1的中間臺階軸1-3軸長L的最小值合格;當止端測腳3-2的左端面D能進入臺階軸1的中間臺階軸1-3的右端面1-4時,臺階軸1的中間臺階軸1-3軸長L的實際尺寸小于規(guī)定軸長的最小值,零件報廢;
3)判斷臺階軸的中間臺階軸軸長是否在合格范圍內(nèi);
當測量臺階軸中間臺階軸軸長最大值的量規(guī)2的通端測腳2-2的左端面能夠臺階軸1的中間臺階軸1-3的右端面1-4,測量臺階軸中間臺階軸軸長最小值的量規(guī)3的止端測腳3-2的左端面不能進臺階軸1的中間臺階軸1-3的右端面1-4時,臺階軸1的中間臺階軸1-3軸長L的實際尺寸在規(guī)定軸長的最小值和最大值之間,臺階軸的中間臺階軸1-3軸長L合格。
上面結合附圖對本實用新型的優(yōu)選實施方式做了詳細說明,但是本實用新型并不限于上述實施方式,在所屬技術領域普通技術人員所具備的知識范圍內(nèi),還可以在不脫離本實用新型宗旨的前提下作出各種變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