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發(fā)明涉及堤防技術領域,特別涉及一種堤防水位檢測和報警裝置。
背景技術:
堤防是世界上最早廣為采用的一種重要防洪工程,堤防是指沿河、渠、湖、海岸或行洪區(qū)、分洪區(qū)、圍墾區(qū)的邊緣修筑的擋水建筑物,其是用于防御洪水泛濫,保護居民和工農(nóng)業(yè)生產(chǎn)的主要措施。為了維護堤防工程完整,確保工程安全,充分發(fā)揮地方工程的防洪、排澇、抗風浪和風暴潮的作用,對堤防進行管理是比較關鍵的一項工作。在堤防管理的過程中,常需要對河流的水位進行檢測到預警。然而,傳統(tǒng)水位檢測的方法十分復雜,只能將水提取檢測,且檢測過程耗費大量人力物力,而且檢測時間長,檢測結果分析困難,當下暴雨河流水位上漲時無法及時預警,從而不能及時對河流情況做出處理。
公開于該背景技術部分的信息僅僅旨在增加對本發(fā)明的總體背景的理解,而不應當被視為承認或以任何形式暗示該信息構成已為本領域一般技術人員所公知的現(xiàn)有技術。
技術實現(xiàn)要素:
本發(fā)明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種堤防水位檢測和報警裝置,從而克服現(xiàn)傳統(tǒng)的提防水位檢測方法十分復雜、檢測時間長且無法及時預警的缺點。
為實現(xiàn)上述目的,本發(fā)明提供了一種堤防水位檢測和報警裝置,其中,包括:支架;報警裝置,其設置于所述支架上;吊桿,其上端固定于所述支架上;檢測筒,其下端設置有開口,且該檢測筒固定于所述吊桿的下端;水位尺,其表面設置有水位刻度,該水位尺的下端活動穿過所述檢測筒的頂壁后向下延伸到所述檢測筒的內(nèi)腔的底部,且該水位尺的上端設置有一限位板;導體桿,其固定于所述水位尺的下端;該導體桿包括第一導桿和第二導桿;所述第一導桿的一端凹設有一滑槽,所述第二導桿的一端活動套設于所述滑槽內(nèi),且所述第二導桿的一端與所述滑槽的槽底之間夾設有一彈簧;所述第一導桿的另一端和所述第二導桿的另一端均頂靠在所述檢測筒的內(nèi)壁面上,且所述檢測筒的內(nèi)壁面的上部設置有兩個接通槽,所述第一導桿的另一端和所述第二導桿的另一端各位于一個所述接通槽的正下方;兩個接線端,兩個該接線端各設于一個所述接通槽內(nèi),當兩個該接線端被接通時,所述報警裝置便能進行通電報警;以及浮板,其掛設于所述導體桿的下端,且該浮板能夠沿著所述檢測筒的內(nèi)腔進行上下滑動。
優(yōu)選地,上述技術方案中,所述支架上設置有太陽能電池板。
優(yōu)選地,上述技術方案中,所述報警裝置包括報警燈和蜂鳴器。
與現(xiàn)有技術相比,本發(fā)明具有如下有益效果:
本發(fā)明集水位檢測和自動報警于一體,當水位變化時,浮板會隨著水位進行升降,從而帶動水位尺進行升降,以通過水位尺上的水位刻度在檢測筒4的頂壁處的數(shù)值便可直接得到當前的水位值,且當暴雨洪澇等導致河流水位急劇上升到危險值時,導體桿便隨著浮板一起上升到與兩個接通槽對應的位置,此時彈簧把第一導桿和第二導桿向兩個接通槽內(nèi)彈出,從而使兩個接線端被接通,報警裝置便馬上進行自動進行報警,其結構簡單,檢測方便且報警及時。
附圖說明
圖1是根據(jù)本發(fā)明堤防水位檢測和報警裝置的結構示意圖。
主要附圖標記說明:
1-支架;2-報警裝置;3-吊桿;4-檢測筒,41-接通槽;5-水位尺,51-限位板;6-導體桿,61-第一導桿,62-第二導桿,63-彈簧;7-接線端;8-浮板;9-太陽能電池板。
具體實施方式
下面結合附圖,對本發(fā)明的具體實施方式進行詳細描述,但應當理解本發(fā)明的保護范圍并不受具體實施方式的限制。
除非另有其它明確表示,否則在整個說明書和權利要求書中,術語“包括”或其變換如“包含”或“包括有”等等將被理解為包括所陳述的元件或組成部分,而并未排除其它元件或其它組成部分。
圖1顯示了根據(jù)本發(fā)明優(yōu)選實施方式的一種堤防水位檢測和報警裝置的結構示意圖,該堤防水位檢測和報警裝置包括支架1、報警裝置2、吊桿3、檢測筒4、水位尺5、導體桿6、接線端7以及浮板8,參考圖1,報警裝置2設置于支架1上,報警裝置2包括報警燈和蜂鳴器。優(yōu)選地,支架1上設置有太陽能電池板9,以用于為報警裝置2提供電能。吊桿3的上端固定于支架2上,檢測筒4呈圓筒狀,其下端設置有開口,以使水能夠進入到檢測筒4內(nèi)。且檢測筒4固定于吊桿3的下端,支架1通過吊桿3來支撐檢測筒4,水位上升時,檢測筒4能夠穩(wěn)定地浸入于水下而不發(fā)生晃動。水位尺5的表面設置有水位刻度,水位尺5的下端活動穿過檢測筒4的頂壁后向下延伸到檢測筒4的內(nèi)腔的底部,且水位尺5能夠進行上下滑動。水位尺5的上端設置有一限位板51,限位板51能夠卡在檢則筒4的頂壁上,從而限制水位尺5的最低位置。
繼續(xù)參考圖1,導體桿6固定于水位尺5的下端,其位于檢測筒4的內(nèi)腔中,并能夠隨著水位尺5進行上下滑動。導體桿6包括第一導桿61和第二導桿62,水位尺5的下端可以與第一導桿61或第二導桿62進行連接。第一導桿61的一端凹設有一滑槽,第二導桿62的一端活動套設于滑槽內(nèi),且第二導桿的一端與滑槽的槽底之間夾設有一彈簧63,彈簧63處于壓縮狀態(tài)。第一導桿61的另一端和第二導桿62的另一端均頂靠在檢測筒4的內(nèi)壁面上,且檢測筒4的內(nèi)壁面的上部設置有兩個接通槽41,第一導桿61的另一端和第二導桿62的另一端各位于一個接通槽41的正下方,當?shù)谝粚U61和第二導桿62上升到與兩個接通槽41對應的位置時,在彈簧的作用下,第一導桿61和第二導桿62便能夠彈入到接通槽41中,水位尺5與檢測筒4的頂壁之間的配合留有足夠的空隙使水位尺5隨著第一導桿61或第二導桿62進行水位移動。兩個接線端7各設于一個接通槽41內(nèi),當兩個接線端7被接通時,報警裝置2便能進行通電報警。浮板8掛設于導體桿6的下端,浮板8可以掛設于第一導桿61或第二導桿62上,浮板8與檢測筒4的內(nèi)壁面之間留有足夠的空隙使浮板8能夠隨著第一導桿61或第二導桿62進行水位移動。浮板8能夠沿著檢測筒4的內(nèi)腔進行上下滑動。浮板8能夠漂浮于水面上,當水位變化時,浮板8隨著水位進行升降。當水面低于浮板8時,在重力的作用下,水位尺5完全降下到限位板51卡在檢測筒4的頂壁上,此時可以是保持浮板8、導體桿6和水位尺5均完全容納于檢測筒4的內(nèi)腔中,以通過檢測筒4對各部件進行有效防護,并減少在檢測過程受到的外界因素的干擾。
本發(fā)明集水位檢測和自動報警于一體,當水位變化時,浮板8會隨著水位進行升降,從而帶動水位尺5和導體桿6進行升降,以通過水位尺5上的水位刻度在檢測筒4的頂壁處的數(shù)值便可直接得到當前的水位值,且當暴雨洪澇等導致河流水位急劇上升到危險值時,導體桿6便隨著浮板8一起上升到與兩個接通槽41對應的位置,此時彈簧63把第一導桿61和第二導桿62向兩個接通槽41內(nèi)彈出,第一導桿61、第二導桿62和彈簧63能夠?qū)щ?,從而使兩個接線端7被接通,報警裝置2便馬上自動進行報警,其結構簡單,檢測方便且報警及時。為了保證報警的靈敏性,可以使第二導桿62套設在滑槽的一端的外壁面與第一導桿61的滑槽的內(nèi)壁面之間保持局部或全部接觸,從而確保能夠使兩個接線頭7正常接通。另外,為了在第一導桿61和第二導桿62彈出到接通槽41內(nèi)后重新復位,可以把檢測筒4的頂壁設置成能夠開閉的頂蓋,或者在檢測筒4的側壁上與兩個接通槽41對應的位置設置有能夠開閉的門體結構。
前述對本發(fā)明的具體示例性實施方案的描述是為了說明和例證的目的。這些描述并非想將本發(fā)明限定為所公開的精確形式,并且很顯然,根據(jù)上述教導,可以進行很多改變和變化。對示例性實施例進行選擇和描述的目的在于解釋本發(fā)明的特定原理及其實際應用,從而使得本領域的技術人員能夠?qū)崿F(xiàn)并利用本發(fā)明的各種不同的示例性實施方案以及各種不同的選擇和改變。本發(fā)明的范圍意在由權利要求書及其等同形式所限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