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發(fā)明涉及一種鏡片疵病的檢測方法,屬于光學領域。
背景技術:
目前,鏡片疵病檢測依然全部采用人工檢測的方式完成,而人工檢測很大程度上依賴于檢測人員的經驗和技術,且易受主觀因素、個體差異等因素影響,誤檢率較高。專利號為201310543428.6和201310543198.3的發(fā)明專利均對鏡片視覺檢測系統(tǒng)進行了深入研究,但未提及鏡片疵病的自動檢測系統(tǒng)。
技術實現要素:
針對人工檢測存在的不足,本發(fā)明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種鏡片疵病的檢測方法,用于提高檢測準確率和效率,為鏡片在線檢測提供基礎。
本發(fā)明的一種鏡片疵病的檢測方法技術方案為:
1)、采用光柵對背光源進行調制,可增強鏡片表面疵病與完好區(qū)域的對比度;
2)、通過直線絲杠滑臺帶動光柵運動,其移動距離與光柵條紋間隔相等,通過對鏡片圖像采集兩次即可采集鏡片所有位置的明、暗場圖像;
3)、檢測過程中,鏡片與相機之間相對位置不發(fā)生改變,根據圖像保序性原則對所采集的兩幅圖像中的明、暗場進行拼接;
4)、在暗場圖像中,通過灰度閾值分割方式提取灰度值高于暗場條紋區(qū)域,所提取的疵病主要包括基片點、加硬點、亮斑、氣泡、劃傷等缺陷,并連接同線和八鄰域內的特征點,綜合灰度和形態(tài)特征將疵病點進行分類;
5)、在明場圖像中,通過灰度閾值分割方式提取灰度值低于暗場條紋區(qū)域,所提取的疵病主要包括點顆粒、雜質等缺陷,并連接同線和八鄰域內的特征點,綜合灰度和形態(tài)特征將疵病點進行分類。
本發(fā)明,可實現對鏡片疵病的在線檢測以及信息的實時處理與共享。
附圖說明
以下結合附圖和具體實施方式對本發(fā)明作進一步詳細說明。
圖1是本發(fā)明檢測流程圖。
具體實施方案
以下結合附圖介紹本發(fā)明詳細技術方案:如圖1所示,一種鏡片疵病的檢測方法,其具體實施步驟如下:
1)采用光柵對背光源進行調制,可增強鏡片表面疵病與完好區(qū)域的對比度;
2)通過直線絲杠滑臺帶動光柵運動,其移動距離與光柵條紋間隔相等,通過對鏡片圖像采集兩次即可采集鏡片所有位置的明、暗場圖像;
3)檢測過程中,鏡片與相機之間相對位置不發(fā)生改變,根據圖像保序性原則對所采集的兩幅圖像中的明、暗場進行拼接;
4)在暗場圖像中,通過灰度閾值分割方式提取灰度值高于暗場條紋區(qū)域,所提取的疵病主要包括基片點、加硬點、亮斑、氣泡、劃傷等缺陷,并連接同線和八鄰域內的特征點,綜合灰度和形態(tài)特征將疵病點進行分類;
5)在明場圖像中,通過灰度閾值分割方式提取灰度值低于暗場條紋區(qū)域,所提取的疵病主要包括點顆粒、雜質等缺陷,并連接同線和八鄰域內的特征點,綜合灰度和形態(tài)特征將疵病點進行分類。